南洋商报 NANYANG SIANG PAU
言论 OPINION
2025年3月6日 星期四 A15
# **大马穷到要赚洋垃圾财?**
### **妮子视角**
**余佩妮**
《南洋商报》副刊高级记者
有一款电脑游戏《模拟城市》,玩家的任务是要从一片空旷荒芜的土地开始,建立和开发城市;城市的发展不是由玩家直接完成,而是随着达到某些条件后而发展起来,比如电力供应、充足的交通枢纽、合适税收、符合人口比例兴建医院、消防局和学校等,与真实世界的城市发展无异。
在城市未成熟发展之前,贫穷城市必须有金钱来源才可发展;除了来自人民的税收,另一个最快得到资金的,就是接收邻国或隔壁城市的垃圾,有了资金发展,自家城市却因为大量不属于自己的垃圾而无端制造各种问题。
这种设定与现实中的东南亚,包括马来西亚接收洋垃圾的窘境如出一辙。
最近,我国移民局和环境局联手,在柔佛普加本揭发一起有16个足球场大的电子垃圾工厂案件,这些垃圾主要是从发达国家以各种名义偷运来马来西亚,当中包含一些有害废弃物;这起案件再次响起了马来西亚人内心的警钟。
看似已远离马来西亚的洋垃圾,原来从来没有离开过,还是源源不断地偷运进马来西亚。
我们不得不思考,马来西亚作为东南亚的一部分,长期以来都受到洋垃圾问题的困扰。虽然政府近年来已加强监管,甚至曾宣布禁止进口塑料废料,但仍有不法商家通过各种方式偷运垃圾进来,问题屡禁不止。
## **短期带来经济利益**
为什么马来西亚仍然会接收洋垃圾?马来西亚是有穷到需要靠洋垃圾来发展?
老调重弹的如强化执法与惩罚、提高环保意识、与国际组织合作等解决方式,却不曾真正得到解决,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可以理解的是,处理洋垃圾虽然对环境有害,但它短期内确实能带来经济利益,回收业者可以从中提取有价值的材料,如金属、电子组件等,并转卖赚钱利润,短视而不理想的环境情况。
不过,如果无法有效处理已经在我国的洋垃圾,这些废料最终可能变成非法垃圾场,影响环境与社会。
## **监管体系有待改善**
虽然我国政府曾加强对进口垃圾的检查,但仍然无法全面杜绝,显示出监管体系仍有待改善;即使有法律禁止,洋垃圾仍然能进入马来西亚,显示出法律有漏洞。
不得不怀疑,是否有部分官员可能因利益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这些垃圾得以顺利入境?
马来西亚并非贫穷到必须依赖洋垃圾发展,而是部分企业和利益集团的短视行为,使问题持续恶化。
政府需真正强化监管体系,打击违法行为,并推动绿色经济,确保国家不再沦为发达国家的“垃圾场”,才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