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和之道——读严元章的《中国教育思想源流》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Review
10卷第4 201210

柔和之道——读严元章的《中国教育思想源流》

李孔文  王嘉毅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严元章(1909—1996),广东四会人,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教育家。他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慧,专攻教育科,获金陵大学文学土、中山大学教育硕士、伦敦大学哲学博土,师从英国著名比较教育学者汉斯,博士论文题目为《从历史、地理、文化、经济与政治因素比较中英两国的教育发展》,是对导师名著《比较教育:教育传统的研究》一书的发挥。严先生曾任四会中学校长、广州国光中学教务主任、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系副教授兼管训部主任、南宁师范学院教育学系教授兼教务主任、马来亚槟城韩江中学教务主任、麻坡中化中学副校长、峇株华侨中学(今之华仁中学)校长、马来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育顾问、新加坡南洋大学文学院院长、学生福利委员会主席、教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讲师。严先生从教40余年,致力于华文教育和民族文化的生存发展,热心于儿童教育工作和平民教育运动,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层面的华文教育以及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层面均有建树。代表作《中国教育思想源流》在其前作《教育论》基础上发展而成,于主体论、宗旨论、材料论、方法论、体制论、师道论、效果论、本质论、观点论九个方面,即“严氏九论”,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他的柔道教育思想。

一、柔道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


    严先生从教治学勤勉自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为柔道,实为柔和之道,或称柔和主义。柔道教育是严先生的教育理想,体现了他毕生的教育追求。追溯其柔道教育思想,前后发展40年,与其生活经历相当,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内地发轫期。1951年以前,教育家严元章的学习、教育工作和社会活动主要在内地与英伦。“柔道教育”的提法在他的教育著述中早有端倪,可从20世纪40年代大陆地区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着手了解。1946年春,他在广州发表一篇教育论文,首次提出“培养”的教育本质论。“培养”实为柔道教育思想的核心,在当时教育界颇具代表性。

    2.星马形成期。柔道教育一直以来就是教育家严元章的一个梦想,这个梦一做就是40多年。1951—1965年间,他在星马工作15年。1958年秋,他在马来亚写了一篇论文,在新加坡以《梦境中的中学》为题发表,从19581022日的《南洋商报》和19581021日的《星洲日报》上可以寻到,收录于《董总30年》,重提“培养”的教育本质论,同时将柔道教育思想的部分内容“松松散散地联系起来发表了”。从人与人的关系出发,严先生提出人师与经师的合体,突出了质与量的统一。善美巧真是从德艺技智四育中具体落实,教育的总任务就是培养理想的人性来发展理想的人生。柔道教育尚未定名,但是星马岁月对于他的教育思想构建确实积淀很多,梦境中的中学实为英才中学,近似于英国的贵族“公学”,为其柔道教育思想的最终成型奠定了基础。

    3.香江定型期。1965年以后,严先生寓居香港,在退休后有很多时间对柔道教育思想不断推敲琢磨。196923日,严先生应邀在香港教育司署成人教育工作人员晚会上作了自称“柔道教育”的演讲,发表在香港教育司署的《成人教育通讯》1970年第36期。1970年,严先生认为,与柔道教育相对立的是霸道教育,即控制儿童、控制青年的教育,不是开导儿童、开导青年的教育,是以力服人的教育,不是以德服人的教育。在批驳霸道教育的反教育性之后,严先生提出了以柔道教育取代霸道教育的主张。他从思想根源上揭示了柔道——儒家的“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道家的“报怨以德”以及“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1982910日,在迎接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新生时,他再次以指定“柔道教育”的题目演讲。1983年,严先生在广东一所中学的演讲中,提出要以“柔道教育”取代“书馆教育”。至此,柔道教育思想已具形态,从《教育论》中可以感受其核心理念,后于《中国教育思想源流》一书中作了系统阐述与完善。这个时期是柔道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成熟阶段。

二、《中国教育思想源流》与柔道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思想源流》集严先生柔道教育思想、主张之大成,观点鲜明,内容丰盈,思想深邃,视角独特。不难看出,严先生对柔道教育思想的阐发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配合融贯,食古采今,言之凿凿,其情真切。“严氏九论”中柔道教育思想的理路从四个层面推进。

    1.柔道教育思想的立论起点

    严先生的文笔纵横辟阖,才思汪洋恣肆,从其对“师生易位”的论述便可窥见一斑。他从教育事实分析教育思想,以教育关系中绕不开的师生关系立论,批驳崇尚天地君亲师那种董仲舒式教师主体的阴阳家倾向,斥其“下帷讲诵”,析出师为生纲这个第四纲,尊师重道是阴阳家对儒家的反叛,是中国教育思想的沉疴痼疾,矫正为孔子式学生主体的儒家正宗,以夫子躬亲垂范为例论述了师生易位,倍加看重子产拒天道、主人道的思想,分析孔子的仁道和荀子的天论皆与之有承继。此举实为中国教育思想正本清源,将顺应人生教育的师生关系作为立论的起点,为其柔道教育思想探源。他指出师生关系应该从疏远冷淡走向接近温暖亲和,倡导“爱学生,敬师长”,佐以叶圣陶先生的做法,强调钱梦龙“三主教学法”之首即为“学生为主体”,突出顾明远对“学生是教育主体”的概括,意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的人为教育的主体,重建孔子开创的宽柔教育,为提出柔道教育思想探寻了原点。确立学生发展本位意识需在师生教学互动中突出学生主体,以学生成长为根本。“爱生论”从“师权论”的蛰伏中解蔽出来,成为严先生柔道教育思想体系的立论基础。

    2.柔道教育思想展开的四个环节

    柔道教育思想从宗旨、材料、方法以及体制等四个环节得以具体展现。按照孔子的理解,教育目的在于用仁道去培养生活上有道德的人,即内圣外王的君子。人生教育的总任务要实现成人又成才的双重目的,从近景的“正人”走向远景的“通人”,从“专才”走向“全才”,是仁智合体的新人才,是品学兼优、德术兼备的新人才。在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前提下,发展群性和个性,教育的旨向在于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高度适应性。这与叶澜等人的理解是一致的。

    从教育方法层面,严先生与陶行知一样反对教授法、提倡教学法,他采用了“辅导法”的说法。严先生倾心于孔子、陆象山、颜元、李塨等人,主张向社会取材,积极发展实事教育和实物教育,补救朱熹理解的书本教育之失,充实人生教育的内容材料。

    材料的选择和组织遵循贵精不贵多、贵新不贵旧、贵近不贵远等原则,在必学和选学结合中,关注内容和排列问题,以校园材料和乡土材料为基准,然后外推至其他方面,对于本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严先生剖析了斯宾塞的三育,牵涉中国化的演化与差异,提出了德艺技智全面发展的四分主张,意在培养学生善美巧真的品质,立德立艺立功立言。他批驳许慎“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中的解释谬误和董仲舒“讲学”之不当,推崇孔子的“论学”,评述了“周公辅成王”和道家“辅万物”的方法论。他认为辅导有两个方面:一是自治辅导,可以采取个别感化、集体生活和社会服务来培养道德的人和守正不阿的正人;一是自学辅导,从卢仲衡、刘学浩和黎世法等人的实践印证言教、物教和身教三个部分的统整方式。另外,以夏丐尊和叶圣陶两人的具体做法强调不用任何惩罚方式、少用演讲式的重要性,进而突出人生教育是有爱无恨的教育,是有赏无罚的教育。

    教育体现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人生发展的年龄特征成为学制分级的根据,即少年教育、青年教育和成年教育,触及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师范教育的学术性、教师教育研究机构、教育类课程设置、师范院校的发展、教育著作等一系列与教育体制有关的问题。置身于严先生的时代考量柔道教育思想,其进步性与影响力确实令人景仰。

    3.柔道教育思想以师道影响效果

    “柔道”中的“道”来自教师的质素,亦即师爱。这是教师内心对学生的真爱、厚爱,犹如对自己的子女一般。严先生从《学记》出发,剖析了杨雄、韩愈等人对师道的阐释,以孔子的仁道为根本深化了对教师的认识,以六项二十八目来揭示“良师”的品质。他力陈郭太、陈白沙和孙夏峰等教师典范,诠释了为师之道:必须爱学生;无止境地爱,无限度地爱,五条件地爱。他妻于教育,视学生如子,如宋代隐士林逋梅妻鹤子般超脱凡俗,意境高远。他认为幸福生活在于给予而非索取,教师当怀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赤诚,屏蔽惩戒,力行关爱,将“爱学生”置于首位,为其“敬师长”作出垂范。

    教育作为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立功在于学生成人成才的长进再长进,需要摒除教育的急功近利。探索教育规律需要从观察人生、考究教育和推敲规律三步做起,改进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效果。以观察和家访为基本方式,记录学生的成人成才状况。由每天、每周、每月、学期和学年所形成的教学档案作为基础,按照等级评价法,不专以封闭性笔试,采用开放式和多元考核手段,参照家长的行为予以佐证。严先生的认识已经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对时下教育改革有很好的启示。

    4.柔道教育思想的本质

    严先生宅心仁厚,谦谦有君子儒雅之风。为了清源正本,他采用历史文本考古,梳理了《论语》、《孟子》、《荀子》和《学记》中的教育思想,概括出孔子侧重于教育方法、孟子侧重于教育本质、荀子侧重于教育宗旨、《学记》则褒贬各具。他将杜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改造为“教育即生长辅导,是助长;教育即生活辅导,是帮活”,深刻揭示了教育本质在于培养,这是先由内到外、后由外到内的双程循环。他从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王阳明养树论学、张扬元的养根读书和戴东原的学养血气中得到启发,更以徐特立、吴玉章、马叙伦、陶行知、陈望道、陈鹤琴、叶圣陶、朱光潜、傅任敢和段力佩等十位资深教育名家的“培养”语录为据,充分论述了教师要客观地为学生着想,好好地布置学校生活的环境,并且不断地充实精神的与物质的内容;教师要在爱生敬师的和谐气氛中辅导学生,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自治自学;全面发展学生德艺技智四育的潜能,自得长大成人成才——小成,达到教育的现实目标——大成,达到教育的超现实理想。

    严先生剖析了刚性的工业性教育观和软性的生物性教育观的弊端,指出了二者或失于外或失于内,提出了柔性的农业性教育观。训练、灌输、生长皆非教育,只有柔性的培养才是教育;不是熏陶冶铸式、也不是放任自流式,而是助长式和辅导式的培养。“柔”的性质不是柔软、不是柔弱,却是柔和。柔和的道理,是柔道,是柔和主义,极富有中国文化意味。严先生先从儒道墨三家寻找柔道教育思想的理论源头——儒家的宽柔、道家的自然主义和墨家的兼爱理论;再从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实践得出判断,孔子教育工作的总成就是柔道教育的远古创造。在批驳了杨雄对“孔子铸颜渊”的错误判定之后,严先生提出了孔子教人是那种循循善诱和风细雨般的培养和辅导。《尚书》“以宽立教”的原始思想,成为中国教育思想的优越正统;《中庸》用“宽柔以教”来充实观点,宽柔相济,相得益彰。胡安定、程明道等皆为“敷教在宽”,在典籍中深挖出徐干、韩愈、陆象山、王阳明作为宽柔养育的实践者,并对孙夏峰、陆桴亭、李二曲、颜元、戴东原、章学诚的观点进行整理,对蔡元培、徐特立、吴玉章、陈垣、陶行知、王瑶卿、朱光潜、陶淑范、陈鹤琴等九位教育家的宽柔养育思想要素加以爬梳。柔道教育思想在探讨过程中渐次升华为人生教育,宽柔养育作为四大要素在人生教育思想体系中得以贯通。

    严先生在《中国教育思想源流》开篇以“爱生论”点题,中间汇聚其柔道教育思想的富矿,结尾画龙点睛,不断自我发展,走向新的境界——人生教育,即
以辅导学生做人为主的宽柔教育,采用“凤头、猪肚、豹尾”的铺陈方式,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通篇思想犀利、结构整饬、层次分明、语言朴实、格调高雅。

三、柔道教育思想的意义


    研读严元章先生的教育著述,其思想光芒穿越时空,我们能感悟到柔道教育思想的隔世回响,尤其对华文教育影响深远。

    1.柔道教育思想顺应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

    严先生对教育的最大贡献,在于针对教育沉沦,厘清教育本质,彻底阐释教育最根本的症结,建立完整精密的教育理论体系。柔道教育思想是其作品《儒家中庸论》和《中国思想总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他从源头探索中国教育的传统,反对阴阳家的刚性,倡导儒家的柔性。师以孔子,怀有宽柔之心,以墨家“劝学”的真情挚爱感动学子,如雪后初霁、春风化雨,催动苗木葱茏、百花盛开。严先生认为,教师存在于学生的存在,学生并不存在于教师的存在,唯有先爱生、后尊师,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才能改进学生的管教、提高他们的成绩、扭转学校的风气、推动其他方面的教育改革。学生主体已成为教育共识,这是中国教育思想走向觉醒和成熟的标志之一。

    2.柔道教育思想有助于消解积弊,以柔克刚、刚柔相济。

    教育是慢的过程,具有春风化雨、泽被生灵的品性,是教师用自己的心智做出全然的利他行为。在工业性教育观下的尊师重道确实有对学生主体忽略和漠视的倾向,所以严先生提出了农业性教育观的柔道教育思想,其根本是对学生的爱,是将学生培养成独立生活的人——不只是能够独立思想、独自读书、自找材料、自做研究、自作文章,也能够发表独立主张、主持社会正义,并且能够独立谋生,做事又能够独当一面。他从人与人的关系即教育领域中道德意义的师生关系出发,应当“爱学生,敬师长”,确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提出君子、圣人、正人、通人、专才、全才的培养目标,以道为起点作形而上的理论检视、反思与重建。爱生敬师并不矛盾,消解极端化思维的积弊,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学生是可以通过宽柔的方式来加以养育,通过孔子对子路、冉有和公西华等不同品性学生因材施教的例子印证和重新诠释愤启悱发,和盘托出自己以“柔”统领的教育思想,即柔性的、柔和的、柔道的教育思想。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发生了教育领域哥白尼式革命;严元章的师生易位观同样在华文教育领域,尤其是受儒家思想深厚影响的华人范围内,发生了哥白尼式革命。

    3.柔道教育思想顺应世界教育发展潮流。

    历经40多年的荏苒岁月和躬亲实践,茕茕孑立的严元章先生在教育思想上反复推敲,力图作出古今融通与中西结合的尝试,本心皆为中国教育思想现代化与现代教育思想中国化的尝试。这两个尝试,第一个层次是方法论的探索,即古今中外法;第二个层次是教育思想现代化、本土化的探寻,是由表及里去探寻柔道教育的本质。严先生认为,宽柔养育的人生教育思想路线早已长期存在,只不过没有好好开发。在采取古今中外法之后,迟早会透过广泛的文教交流,由中国教育大道延长为世界教育大道。严先生对华社民族母语教育提出“双语教育比单语教育更吃香”的观点,此番教育培训的社会实践配合世界形势和客观要求,是对民族教育宏观和积极内涵的新补充。柔道教育思想既可促成民族素质的持续提高,也可放眼大同世界的无限好光景。

    4.柔道教育思想是富有中国气派的华文教育思想。

    华文教育是中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脉。服务于教总和董总多年,推崇母语母文教育,奉行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秉持刚正不阿的士子情怀,严先生总结了孔子及历代中国教育思想源流,结合了四方教育思想精要,开创了柔道教育思想体系,具有浓厚的本土气息和普世性的影响。他的柔道教育思想是富有中国气派的华文教育思想。严先生在晚年抱病卧于床榻撰写《中国教育思想源流》时思想有了升华。柔道教育思想的精髓为人生教育,意在以培养理想的人性来发展理想的人生,与大陆地区推展的“素质教育”和港澳台地区风行的“人本教育”一样,皆为宽柔教育理想的实践。

    好好地做人,好好地待人。这是严先生人生教育的精华所在,是他柔道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其农业性教育观“目中有人”的真实写照。严元章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如同他为华仁中学创作的校歌那样:“进步再进步,学静兼学动,成人又成才,有为且有容。”夜读《中国教育思想源流》,感悟到先生的
殷殷切切,犹如垂垂老者看淡世事风云的超然物外而对后世学人的剀切之辞。


收稿日期:2012-06-12
作者简介:李孔文,男,皖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嘉毅,男,甘肃省教育厅厅长,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西北师范大学华文教育基地项目;“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内访学研究”项目;“西北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严元章.中国教育思想源流[M].北京:三联书店,1993
[2]严元章.教育论[M].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88
[3]严元章.严元章文集[C].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等,2002
[4]邓日才.严元章纪念文集[C].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