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粿汁城市里的猪脚饭联想

星洲日报2012.01.01
在粿汁城市里的猪脚饭联想
林金城

    写成“粿汁”,是为了忠于原著,对古晋人而言,“粿杂”、“粿什”才是最熟悉的字眼。

    走在古晋的街上,处处可见卖粿汁的摊子,即便是全马其他潮州人聚集的大小城镇,如北马槟城,南马新山、麻坡和峇株巴辖一带,甚至越过长堤去到新加坡,也未曾见过此番潮味十足的满城粿汁景象。

    由于制作工序繁琐,通常这道传统小吃都不会出现在家庭食谱上,要吃都得走到街上去买。所以即便是潮州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如果不是生活在上述潮人比较聚集之地,有摊贩开业售卖的活,那肯定少有尝过这道原乡风味,对于其他籍贯人士,粿汁更无疑是个陌生名字。

    粿汁源自潮汕地区,是著名的潮州风味小吃,由粿片、卤汤和卤味(卤料头)3部分组成。粿片类似一股粿品,以米浆制成,在制作程序上分为炊蒸和煎烤两种。前者就如一般粿条做法一样,将米浆炊蒸成片,只是粿条切成条状,而粿片则切成三角形,不过现在多以机器制作,通常都切成四方形状;而后者则将米浆摊在乎底圆锅上煎烤成片,然后挂到竹竿上晾乾,再剪成三角棵片备用。至于卤料头,常见的有卤猪肠、卤肉、卤猪头皮,卤鸭肫、卤蛋和卤豆乾等,卤汤当然就是卤料时的汤汁了。

    在我国北马及砂拉越一带,粿汁的组合方式与潮州原乡类似,即三者合成一碗,唯一不同,也是造成风味迥然不同的,就是潮汕地区在煮粿片时还加入米浆,使汤汁形成黏稠状;南马及新加坡则将粿片和卤汤煮成一碗,另搭配一碟丰俭由人的卤味,与新山粿条仔相同,只是后者把三角形粿片换作切成细条状的粿条仔,形成独特的边城饮食风貌。

    从粿汁的组合,不难看出这道小吃的潮味特性。卤料头牵出潮州人引以为傲的卤水文化,和嗜吃猪腹内(猪内脏)的食俗,而粿片更反映了潮州粿品的无所不在。潮食专家张新民便认为粿汁是源于以前制作粿条时,不小心将粿片弄破,为了不要浪费便将它切成小片,连同用剩的米浆煮成一碗粿食,再浇上酱汁便成了粿汁的刍型。要是剩余的就只有米浆,那便浇在烧开的锅沿四周,烙定型后再铲入锅里,与水煮熟,吃时再浇上卤汁;前者是炊蒸式的起源,后者则是煎烤式的创始,专家推断,无论那种情况,都可能导致粿汁的诞生。

    推论毕竟还是推论,我对这起源说法兴趣不浓,倒是觉得潮式卤味与粿片的接合,是最自然、最潮州意象不过的了。遥想当年这道乡土小吃是如何随先辈落番南洋,又如何在不同条件下紧紧捉住了老一代人的味觉乡愁,在地图上以“食物”标签了一段段不容抹煞的移民史,让身处不同时空的我们还能以祖辈留存下来的“食物身分证”去展阅过去,甚至从而考究出更为详实的根本。

    然而,明明是“郭汁”,怎么在本地又会写成“粿杂”或“粿什”呢?想必都是方言转写使然。也曾听闻有店家因简体字里没有“粿”字,于是大发奇想,将炒郭条写成炒果条,粿汁写成“果汁”,结果闹出顾客要卖果汁来喝的笑话呢!

    如果要票选“粿汁城市”,古晋当之无愧。近10年来,我有计划的几乎走访了全马各地,还真的没有一座城市会那么无处不郭汁,在许多人都渐渐闻内脏色变的大趋势下,这“盛况”倒是今我想之不透,不禁兴致盎然起来。

    这让我想起古晋的另外一道名食“猪脚饭”。据知食前辈的说法,是同样源自老潮州的巧手,相信是早年摊贩从卤味饭、卤鸭饭,或粿汁中变化而来!其组合多样,盘盘碟碟铺展一桌,就包含了一盘猪脚卤味、一碟白饭、一碗卤汁、一碗稀薄的蔬菜咖哩,以及一小碟峇拉盏辣椒酱。

    虽然标榜猪脚,但除了卤猪脚,盘中还加入其他卤味,像卤肠,卤肉,卤猪皮,卤蛋和卤豆乾等,几乎跟粿汁里的卤昧没什么两样;反而比较特别的是,有些摊贩还多放一小撮的醋腌黄瓜辣椒丝,再洒把西马少见的芫荽苗,搭配起来正好可以解腻,有画龙点睛之效。

    一眼望去,组合里的前面3项:卤味、白饭和卤汁,显然就是潮州卤味饭的化身,而咖哩汁和峇拉盏辣椒酱的加入,却彻底颠覆了潮州,让南洋意象鲜明起来。深入思索,这似乎就是迎合本土口味而的精彩变身啊!环顾四周,总会发现顾客群中有许多伊班人,再回想一下,印象中在许多卖棵汁的摊前,也同样围有不少的原住民顾客呢!

    遂想起知食前辈曾说过,伊班人一般嗜吃猪肉和猪腹内,所以华人经营的肉骨茶、粿汁和猪脚饭,都成了他们的美味珍馐。

    我终于想通古晋为何能够成为一座“粿汁城市”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