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掀绿涛万顷~慕达灌溉区缩影
何乃健
《资料与研究》第10期 1994年7月1日
耕耘种稻历史悠久
马来半岛西北端沿海一带的沼泽地,大约于公元1世纪狼牙修立国时期,已经开始有水稻在河岸与洼地里疏落栽植的痕迹。作物学家相信,水稻最先通过海上贸易的航线,由南亚或其他东南亚的国家传入马来半岛。有充份的证据显示,水稻的传统栽培技术,在15世纪时从暹罗传入。到了3百多年前,大面积的水田,已在吉打北部与玻璃市南端的大平原里出现。这大片目前归入慕达农业发展局管辖的稻田,于1949年时已成为马来半岛最主要的稻产区。
在慕达水利计划还没有推行以前,农民只能在7、8月份雨季带来足够的水份时,才开始耕耘、培苗、插秧,然后在翌年的正月或2月收割。由于缺乏水供,从2月至6月的旱季里,农民只好休耕,在家憩息。在当时,慕达区中的6万馀户农民,绝大部分只拥有1点4公顷的田地,单靠稻米的收入仅够糊口,若发生水灾或亢旱,稻谷欠收,农民的生活就立即陷入水深火热中。在60年代中期,百份之七十二的稻农生活在贫穷线下,日子捉襟见肘。
四年建设面貌一新
为了提高稻农的收入,以及在白米生产方面达到自供自给,马来西亚政府决定向世界银行贷款,建筑慕达(MUDA)与柏都(PEDU)两个大水坝,并且在9万7千公顷的水田里,开浚2千馀公里的灌溉水道与排水沟渠,与1千馀公里的田间道路。慕达水利计划于1965年动工,经过漫漫4年馀的建设工作,终于在1970年的旱季开始进行双季稻的种植。慕达灌溉计划共分五个阶段来推展,由于策划周详,预备工作完善,至1974年,整个慕达区内百份之九十二的稻田已能够种植双季稻。每年单位面积的谷产,从60年代末期的每公顷3公吨左右的收成,提高至70年代末期的9点5公吨,在短短10年期间,增产超过3倍。每个农户的年均收入,由60年代中期的1千零九十二零吉,提高到1975年的4千零吉,整个慕达区内的贫穷率随之而显著降低。
回顾过去20馀年双季稻的发展与推行,肯定能帮助我们去认识与了解,前辈们胼手胝足地开拓这个庞大灌溉计划的困苦和艰辛,并且从前人经过多年奋斗而累积的丰富经验中,获取灵感和启示,以更大的毅力与信心,向充满挑战的21世纪迈进。
孕穗开花日照左右
马来半岛在日治时期,开始尝试双季稻的种植。当时来自日本的占领军为了增加粮食生产,从台湾引进了三个对光周期不敏感的稻种,在旱季里种植。水稻属于短日性植物,由于当时所有在马来半岛的传统栽培稻,都具有对短日照敏感反应的特性,所以当夏季日长夜短时,这些稻种将继续停留在营养生长的阶段,延迟开花、结实。日照随季节递换而逐渐短缩,直至日短夜长时,这些传统水稻才能进行生殖,孕穗开花。台湾引进的稻种由于对日照不敏感,所以在夏季也能正常开花结穗。这三种台湾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因为米质欠佳,种植的面积因而大大缩减,除了在威省、居林河与慕达河岸一带的少数农民,仍继续以这些稻种来种植双季稻之外,其他地区里已少人问津。
绿色革命改良品种
1964年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年份,马来西亚农业部在绿色革命的酝酿期里宣布,成功进行品种改良而推出一个适合在本地进行双期作的新稻种:马琳雅(Malinja),并于翌年再推出另一个品质更优良的稻种:马苏里(Mahsuri)。在同一个时期,由美国洛克菲勒财团与福特财团于1962年在菲律宾建立的国际水稻研究所,经过3年多的育种工作之后,培育出矮秆、抗倒伏、早熟、高产、生育期仅一百二十天左右的奇迹稻:国际稻八号(1R8)。我国也引种了IR8,并且为之取名为快活稻(Padi Ria)。慕达区在1967年推行大规模双季稻示范种植时,曾鼓励农民尝试栽植奇迹稻。
惧拖拉机吓跑稻魂
虽然水稻矮化育种,取代了千百年来传统的高秆稻种,以及由单季稻转变成双季稻,把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是水稻发展史上两项重要的突破,不过,要慕达区内惯于依据传统方式生活的农民,把旧的耕作方法放弃,全盘接受崭新的科技,在60年代中期,曾面对强大的阻力。一向依靠水牛犁田、整地的稻农,迷信耕作机械化之后,拖拉机会把守护禾苗的稻魂(Semangat Padi)吓跑,使稻作欠收。稻农也担忧第一期作的谷子,在7、8月成熟时,因为雨季莅临,来不及晒乾而萌芽,造成血本无归。农业部为了加强农民对双季稻种植的信心,成立了国家稻米局(LPN),以每担保证不少过十六零吉的谷价向农民收购稻谷,并且在各地设立了多个烘谷中心来解决湿壳的问题。农业部也同时设立了农业银行,提供贷款予稻农购买机械、肥料、农药。此外,慕达农业发展局(MADA)将整个灌溉区划分为27个行政单位(Locality),在每个面积约4、5千公顷的单位里建立一间农民协会,为每个单位中约2千户农家,提供谘询服务,以及各种生产与销售的便利。农会的组织也把农民的资金汇集起来,向农商领域进军。
60年代末积极进行的农业推广活动,改变了许多农民消极的态度,为双季稻的成功种植铺路。
科技成果农民振奋
70年代见证了新科技如何改变农村的面貌,把稻谷生产推向一个令人振奋的高潮。这10年期间最大的改变,是灌溉设施建立后提升了耕作密度,新的稻种也逐渐全面取代了传统的品种,拖拉机被广泛应用,肥料与农药被接受为达至高产的重要因素。
在品种改良方面,国际稻5号(1R5)取代了国际稻8号,在慕达区里以新的稻名:幸福稻(Padi Bahagia)介绍予农民,并且获得热烈的反应。此外,于1973年由菲律宾引进的另一个稻种C4-63,也以成功稻(Padi Jaya)的名称出现,广泛培植于慕达区里。由本地育种专家培育出来的稻种:1千干冬(Seribu Gantang)虽然未经正式推介,在70年代中期,却成为稻农的新宠。单单在1977年,1千干冬这个稻种已在慕达区内百分之七十六的水田里栽种。这个优良的新品种具有高产及耐酸质土壤的特性,所以在土质有问题的地区,特别受到农民欢迎。
亢旱害虫重重挑战
在70年代里,慕达区的农民面对了两个重大的挑战:由于亢旱持续,慕达与柏都水库里的蓄水降低至危险水平。负责管理这个全国最大米仓的慕达农业发展局(Mud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uthority简称:MADA)宣布:1978年第一季稻被迫停止种植。当局推行了一系列救灾的补助计划:贫农可以向MADA登记,参与清理灌溉沟渠的工作,以及在农会中养鸡,种植蔬菜,玉蜀忝等短期作物。农业部共动用8百万元来进行这项纾缓民困的救灾工作。
翌年的第一季水稻,原来很少在马来西亚的水田出现的褐飞虱与白背飞虱,突然在绿禾间崛起,成为危害最烈的害虫。褐飞虱不但刺吸稻汁,造成植株乾枯,稻穗萎缩,瘫痪倒伏,而且还能传播严重妨碍水稻正常生长的病毒。在慕达区里,大约2万1千馀公顷的水田受到这两种昆虫的威胁。为了克服虫害的问题,慕达农业发展局出动了直升机来喷射杀虫剂。快速的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短短三个星期内阻止了虫害蔓延,拯救了大部分正在成长的稻禾。受到严重损失的稻田,仅3百馀公顷而已。
1979年第二季稻,政府宣布给予稻农肥料津贴,令全国的稻农欢欣雀跃。那一季水稻的单位产量达到了4点8公顿,全年每公顷平均产量高达9点5公顿,创下了双季稻在70年代最高的收成。
采直播法突破传统
在80年代初期,联合收割机(Combine Harvester)经过了不断的试验与改良之后,已在慕达区里普遍取代了手作收割,大大减少了人力依赖。联合收割机也使到直播田里的收割难题迎刃而解。由于工业化计划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外流。造成了慕达区内劳工短缺,工资上涨。农民为了克服这两个问题,开始转向直播法,以取代传统的插秧法。这个重大的转变,促使马来西亚在发展直播的耕作技术方面,在这个区域里遥遥领先。
慕达区里推行的直播法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乾田直播与湿田直播。因为水源不足,乾田直播在第一季里,经过乾犁之后播种,再由雨水催苗,然后才灌水入田,能大量降低水份的消耗,并且能够在水库缺水时,仍然可以继续种稻。最明显的例子,是1987年的第一季,两个水库因为亢旱造成水位骤降。这个困境与1978年的亢旱无异,然而78年时的耕作法以插秧为主,灌溉停顿后,农民无法在秧田育苗,结果无法种稻;在87年,农民以乾田直播来取代秧田育苗,灌溉虽然停顿,田里的稻禾仍然可以靠雨水生长。不过由于禾本科的杂草丛生,野稗、畔茅、盖谷草蔓延,87年的收成每公顿平均只获得2点7公顿。然而,与9年前亢旱时颗粒无收比较,这个水平的收成已属难能可贵。
红稻病曾带来灾害
80年代初期,慕达区内曾发生了一场空前的天灾:由黑尾浮尘子(亦称黑尾叶蝉)传播的红稻病,在1981至84
年,共造成2万馀公顷的水稻受到感染而严重欠收。红稻病在马来西亚称为Penyakit Merah,与印尼的Penyakit Habang,以为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的东格鲁病(Tungro)同属一种病害,由两种病原的病毒,即球状颗粒与杆菌状病毒引起。染病的禾苗叶黄化与植株退化,完全不能结实。红稻病的蔓延,造成慕达区的平均稻产由每季每公顷4点5公顿,逊退至3顿左右。农民的每户平均收入,也由75年的4千零吉下降至82年的3千5百馀零吉,很多农民在困境中只好依靠借贷渡日。
水稻病虫害、杂草、以及水供短缺,是80年代与90年代初期里,稻农面对的最大威胁。慕达农业发展局为了隐定稻谷的生产,以及维持水田生态的平衡,决定采取数项重大的措施,并加强对农民的训练工作,以期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决策,是向农民宣布:每年2月的乾早期里,水库不再施放水供,所有农民必须依照慕达农业发展局与农民领袖磋商后,决定的耕作时间表操作。停施水供以促使农民休耕1个月,不但能控制病虫害蔓延,也能有效节制耗水量,以及方便农民晒田,使土壤竖实,农业机械在软土中深陷的难题因而减少,生产资源效率也获得提高。
培育新种恢复信心
此外,通过与其他国内与国外的农研机构的协作,新的稻种如国际稻42号(IR42)与本国培育的MR84号等优良的品种,由于抗病力强,产量高而隐定,使农民对双季稻的种植恢复了信心。
在水利发展方面,人造雨的试验,新水库的设立,灌溉系统的改良,水道密度的提高,农田用水的再循环,以及积极推行减少用水的乾田直播法,通过恰当的互相配合后,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红稻病自1985年起,已在慕达区内消声匿迹。从1989年至93年的第二季稻,平均稻产已提升至每顷可以收成与公吨以上。许多稻农在60年代初的收入,买不起一辆脚车,在90年代里,稻农平均年收9千馀零吉,贫穷率下降至百分之十八,属于赤贫的农民只有百分之五;几乎每户都有摩多单车与电视机,不少农民还拥有汽车,以及各种家用电器。
迎接廿一世纪挑战
从过去20馀年的观察与实践中,水稻工作者深切的体会到:人口的增加,耕地的减少,气侯的异常,农民人口老化与外流,将使到谷物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农业环境的污染,自然资源的破坏,将会造成生态变化。昆虫学家也深切了解,水田里许多天敌,会因农药的大量施用,而受到伤害,并且造成人为的灾难。因此综合生物防治等概念,必须被普遍接受,积极在农村里推展。
在下个世纪里,农田管理逐渐园丘化与企业化,将可以减轻小农户因人力短缺而带来的压力。到时,农村现代化与城市化,也会因为农村工业的推行,而不再遥不可及。
许多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革命的蓬勃期。通过遗传改良工作,将能培育出光合作用与吸取养分效率很高的稻种。这些新品种的水稻,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每一季可以在重公顷田里生产10至12公顿的稻谷。慕达农业发展局已定下一个大目标,要在公元2千年时,达到每季平均谷产每公顷6顿的收成。从科技发展的观点来衡量,这个目标不算过高,只要慕达区内6万3千个农户,都能以过去克服万难的精神,不屈不挠,积极向前迈步,比上述目标更高的收成都能够达到。
只要有决心,这片半岛北端的大平原,每一季都能在收割时,掀起金涛万顷。
16/5/94
何乃健
马华文坛著名的诗人与散文家何乃健,他是我国慕达农业发展局的一位水稻专家。
何乃健1972年在马大攻读农科毕业,留校及在沙登农学院坦任助教约半年,就到慕达农业发展局任职至今。
他曾受国际水稻研究所邀请到中国作翻译工作。他也曾为联合国粮农机构,以英文编写杂草管理教材。
在过去,他总共撰写了八十篇有关水稻问题的论文,在国际研讨会上宣读与专业刊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