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最难考A

星洲日报2010.09.25

母语最难考A
侯雅伦

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中,华文到底要考几分,才可拿到A?
这是很多考生心裡纳闷的问题,也是历届考生都想知道的答桉。
不过,这麽多年来我们都得不到一个答桉。只知道“SPM华文很难考,考A更不容易,即使它是我们的母语”。
得不到答桉,主要是因为这麽多年来,考试局在评分方面都缺乏透明度,没有列明各科评分的标准,所以让人摸不着头脑,为何华文科比其他科目都难考到A。
会考中要“考全A”,已经变成了很多优异生的目标。但是,华文科却成为了最大的难关。对很多华小毕生来说,即使升上中学要用马来文或英文应付各科考卷,都难不倒他们,绝对有把握拿A,唯独自己的母语华文科,却让他们担心在全科A的成绩单上有个“不美”的纪录。
根据数据显示,2009年的SPM中,华文科A+的考生只有0.2%,国文科A+的考生有5%、英文则有3%,甚至是伊班文的A+巴仙率比华文还高,华文A+巴仙率是这麽多科目中最低的。
不只如此,即使是初中评估考试,也有许多优异的考生在华文科摔跟斗,无法如愿拿到“十全十美”的成绩单。
也因为这样,很多华裔考生放弃考华文,而选择其他比较容易考A的科目。这并无关于他们爱不爱自己的母语,而是作出了较现实的考量,毕竟这是一个比A多,凭A争取奖学金升学的时代。
为甚麽华文难考A?是因为学生素质水平欠佳?还是考题与学生平时所学的有一段差距?或是批改考卷和打分的环节出现问题?还是人为的偏差?
其实,师资设备和华文节数的多寡,起着重要的影响。根据教总和国民型校长理事会所收集的资料报告指出,不管是国民型中学的每週五节华文课,或是国民中学的每週三节华文科,都不足以加强学生华文水平,加上师资不足,更难把中学阶段的华文学好。
长远下去,中学的华文水平进一步被弱化,也有更多人放弃选考华文,更将削弱华小日后的师资来源。
华基政党和有心人士不断鼓励华裔学生考选考华文,也让他们知道拥有华文科资格的好处,但我们仍然需要政府实行亲善的政策、改善师资和设备、调整教学时间的分配以及去除所有不必要的人为障碍,才能提供一个健全的环境,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装备,更有信心选考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