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水资源策略的教训

东方日报2014.03.01

新加坡水资源策略的教训

    最近持续的干旱天气,打破了自1960年以来的气象纪录。周边的印尼和马来西亚,则因为季节性烧芭开始,又碰到同样干旱的天气,烟霾的污染情况加剧。

    大马更祸不单行,非但烧芭及丛林野火污染空气,水库蓄水量也因为持续干旱而显著下降,存水仅够3个月用量,加上一些河道出现污染,个别滤水厂被迫关闭,导致雪兰莪、马六甲、森美兰及柔佛北部等地区开始实施分区制水,逾8万户家庭面临断水或水压低情况,不但对居民造成极大的不便,也成为朝野政治斗争的课题。

    同样面对持续干旱天气的新加坡,刦没有陷入类似的困境。这个对比,显然很能说明一些问题。我们能摆脱先天水供不足的生存挑战,实现不再『靠天喝水』的制约,取决于数个关键因素。首先是决策者的战略眼光;其次是政府的执行能力;再来是全民的危机意识;最后是朝野的政治共识。缺乏上述条件,我们非但不能在水供上自给自足,甚至连维护主权的独立和尊严,可能都未必有绝对的保障。

    新加坡在独立不到10年的1973年,就做出了第一份水供总体规划。在条件成熟后,第一座新生水厂在2000年开始运作,2016年将迎来第5座,至今能满足我国30%的用水需求,2060年将提供一半的水供。第一座海水淡化厂则于2005年启用,第二座在去年投产,至今能提供10%的用水需求,2060年淡化水将占总水供的30%。这两大『国家水喉,按计划逐步实现,反映的是政府的执行力。水厂工程复杂,投资巨大,没有包括土地在内的详尽规划,以及公务员体系的廉洁与效能,恐怕难以做到。

    建国初期,新加坡也不时得面临水供不足的窘境,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国人,想必都有打开水喉没有自来水的经验。节约用水是当年政府推广的社会运动之一,水费毫无津贴,还得加付耗水税,也让民众养成珍惜自来水的习惯。此外,朝野虽然在不少公共课题上存在分歧,但都自觉不拿攸关国家生存利益的水供问题,作为政治博弈的工具。这种负责任的态度,让全国能够齐心应对共同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