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
七十年代,霹雳掀起一波又一波为独中筹款的热潮,奠下以后独中发展的基础。这一件我国华文教育史上的大事,就是大家熟悉的独中复兴运动。
为这个运动催生的主要人物,是当时身兼怡保培南国中副校长和独中校务主任的沈亭。
沈亭祖籍福建诏安,一九一五年在中国出生,父母是农民兼小商,受教育不多,育有五男二女,沈亭排第四。由于早年家境拮据,大姐和两个兄长没有机会上学,而当沈亭达到入学龄时,家庭始有能力送他进私垫接受启蒙教育,两年后转入学堂,沐浴五四运动带来的新学风,接受白话文教育。
一九三四年,沈亭在泉州平民中学高师毕业,再修一年农村教育,为的是献身教育,将所学教导农村子弟。毕业后便与田彦君结婚,田氏的母系成员已移居砂拉越,当时沈亭作了选择,一九三五年,廿岁的沈亭离开祖家往南洋谋生,但他并没去砂拉越,而是抵达马来西亚的门户槟城。
第二年,他受聘于槟城中华中学担任文史地教师,他当教师的愿望竟辗转在马来亚实现,直到一九八五年退休,在杏坛服务前后达半个世纪。不过,在日本侵略的三年八个月沦陷期间,学校停办,他经营小生意糊口,离开教育界约十年,一九五五年,重新拿起教鞭,在怡保培南中学教书,直到一九七五年退休,在培南教了廿年。
教书是沈亭数十年如一日的兴趣,即使后来当了深斋中学校长,仍旧喜欢在教室授课。沈老最近在家里接受笔者访问时,特别强调他喜欢教书这一点:
『做校长是不必兼课的,但我始终热爱教书,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一乐也。』我从教书中得到快乐。』
他说,他热爱华教是内心的一种自然流露。
一九七三年四月一日,在独中发展史上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因为这天是霹雳九间独中从濒临死亡边缘中,获得新生命的一个起点。
这一天,九间独中的负贵人,在怡保育才中学『蔡任平图书馆』举行联席会议,为独中自救共谋良策,沈亭在会上提出『为霹雳九间独中筹募一百万元发展基金』,这个建议为日后民间各阶层热烈响应支持的筹款运动,播下了种籽。
这一个为独中筹款的粗略概念,其实在一九七二年已在沈亭脑中酝酿:『命运相同的独中,应该团结起来,共谋对策。』
筹款只是手段,唤起华人对关怀独中的醒觉才是目的。但这个方向,是在筹款活动进人高潮以后才确立的,在揭橥的初阶段,无可讳言的,仅是对金钱物质的需求,以筹到足够经费办好独中而已。
历史的发展往往难以预料,就以这次独中复兴运动来说,参与其事者大概没想到,筹款活动竟得到广大社会中下层那么大的支持,不过他们很快便认清整个趋势,并在这个运动中继续扮演积极推动的角色。
沈亭对于筹款,可谓驾轻就熟。打从一九五五年在培南中学服务,便兼替学校鸠收捐款的工作,一九六二年培南改制,霹雳福建公会附设独中,沈亭一并兼管国中和独中的筹款事务。他在回忆录里写道:
『就是由这个兼职,对我后来从事维护华教的工作很有关系。并由于这些职务的纠缠,奠下了我日后参加挽救霹雳州华文独中工作的基础。』
因此,当独中出现危机时,沈亭便想到通过筹款去延续华文教育的命脉,唯跟过去不同的是,从前是为一间学校募捐,现在是为九间学校一起筹钱,其实他是希望经济宽裕后的独中可以统筹统办。
这里应交待一下,霹雳九间独中当时究竟处在怎样的困境,为何沈亭对独中的存亡,感受比一般人来得强烈。
华文中学在六十年代初改制后,霹雳共有十四间独中,但是,后来学生来源断绝,设备欠佳与师资缺乏的独中,便注定日走下坡,五间学校无法支撑而停办,它们是怡保女中,和丰兴中,天定县天定中学,华都牙也育群中学,以及美罗中华中学。
沈亭在『霹雳州华文独中复兴史』一文中,归纳独中所面对的困境:
1.学生人数少,程度又参差不齐,根本无序编班。
2.收费过高,家长无法负担;若收费少,学校无法维持。
3.因经济困难,待遇较差,好的师资无法长留,或以此为跳板。
4.学生素质差,读书风长无法养成,因而造成各种奇形怪状的乖张行为。
他说:『在各种急趋下坡的事实相因相承之下,造成了社会人士,学生家长对华文独中印象坏到极点,因而形成一股逆流,怀疑起华文独中究竟有没有前途来。』
除了家长对独中失去信心,在独中处于最低潮时期,连落第生都不愿上门,沈亭认为原因是独中设备太差,他慨叹:『这时的独中除一小部分之外,多数谈不上有设备。』
种种的不利因素,使霹雳的华文独立中学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专收落第生以求生存,沦为补习学校』,当时有人甚至刻薄地称独中为『学校渣滓』,因为它收容的全是政府中学过滤后的『臭铜烂铁』,无法制炼成钢。
根据统计,全霹雳九间独中在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三年,每年学生人数不超过二千。情况较严重的学校,计有育才、培南、育青和南华。
这段期间,沈亭为培南筹款,曾经好几次被一些董事和家长,当面把他当作『独中』大骂一顿,因为他们认为独中制造流氓阿飞。
而独中学生呢,有些根本不敢承认在独中念书,在外行走,怕人知道他是独中生,而避免穿着绣有独中标志的衣服。
独中的沦落,学生的自卑,沈亭本身的遭遇,在在使身历其境的沈亭有刻骨铭心的感受。他虽然在国中教书,也同时为培南独中寻求捐款,这使他与独中建立了关系,此外,他也为招生卖过力,亲自到一些新村,逐户拜访家长,希望他们把子女送进独中。
那时的独中正面临关闭,可以想象,招生成绩,即使登门拜访或沿门乞求,也总不会好到那里去,沈亭为此碰钉子,是毫不稀奇的。据说,当年某闻人曾讥笑,指他这么落力为独中筹款,只是为了自己的饭碗。
不论碰钉或讥嘲,都没打击沈亭为挽救独中的决心。或许沈亭有过『为自己饭碗』的想法,但这无法抹杀或矮化他维护华教的热忱与贡献。实际上沈亭从不讳言自己平凡,他的知交林青宗对他的评语是:『据我和他这么多年的交往,知道他一生不炫耀,平平凡凡的耕耘,平平凡凡的收获。他发起及推动霹雳州挽救华文独中的运动,他自谦是他本分内的工作。』
为自己饭碗是生活问题,生活对每一个人是基本条件,但沈亭对华教的贡献,并不囿限这个层次,他在整个复兴运动过程中的工作表现,是完全受到肯定的。因此,我们可以下这样的结论,『为生活』是沈亭日后贡献华教的一股原动力,但是在独中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点上,平凡的沈亭却做了不平凡的事情,在历史转变的时刻促成一股推动的力量。
沈亭提出了筹百万元基金的划时代的建议后,他已超越为单一独中募捐的局限,而提升到为九间独中筹款,在胡万铎的领导下,点燃了独中复兴的火炬,成就了『发展华文独中,捍卫母语教育』的民族教育事业。
胡万铎为沈亭的回忆录作序时,提到与沈亭的合作:
『回忆我初期参与华教工作,在那华文教育面对强横摧残的时刻,敢于毅然负起挽救独中的领导工作,这和沈亭先生的支持与合作是分不开的。』
他是肯定沈亭的贡献的,他对笔者说,为独中筹款奔波:『我跑这么多路,他也跑这么多路,难得的是像他这么大年龄,还能东奔西跑,永不言倦。』胡氏非常欣赏沈亭的演讲才华:『我从他那边学到很多东西,这包括了解教育和演讲技巧。』
一个波澜壮阔的运动,一定有促使它形成的许多因素,演讲便是其中一项。也许有人奇怪,为什么全国独中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在霹雳州,原因为其他各州独中的生存没受到覆亡的威胁,在学校校地、设备、师资与学生来源方面,不像霹雳那样贫瘠可怜与严重缺乏,因此不愿在沉默中死亡的霹雳独中,便展开轰轰烈烈的自救运动。
以下是霹雳独中复兴运动的历史总结:
1.华裔的一次民族醒觉运动。
2.恢复华社对独中办学的信心。
3.带动全国华文独中复兴,汇聚民间力量,为华教发展注入生命力。
4.否定六十年代独中的办学方针,首先倡议独中需有统一课程和统一考试。
5.打破五一三事件后一些言论禁区,井通过这个运动,争取民族教育的权力,进而朝向争取人民基本权益的方向发展。
走千里路的播种者——沈亭与独中筹款运动
郑万成
沈亭
七十年代,霹雳掀起一波又一波为独中筹款的热潮,奠下以后独中发展的基础。这一件我国华文教育史上的大事,就是大家熟悉的独中复兴运动。
为这个运动催生的主要人物,是当时身兼怡保培南国中副校长和独中校务主任的沈亭。
沈亭祖籍福建诏安,一九一五年在中国出生,父母是农民兼小商,受教育不多,育有五男二女,沈亭排第四。由于早年家境拮据,大姐和两个兄长没有机会上学,而当沈亭达到入学龄时,家庭始有能力送他进私垫接受启蒙教育,两年后转入学堂,沐浴五四运动带来的新学风,接受白话文教育。
来马实现当教师愿望
一九三四年,沈亭在泉州平民中学高师毕业,再修一年农村教育,为的是献身教育,将所学教导农村子弟。毕业后便与田彦君结婚,田氏的母系成员已移居砂拉越,当时沈亭作了选择,一九三五年,廿岁的沈亭离开祖家往南洋谋生,但他并没去砂拉越,而是抵达马来西亚的门户槟城。
第二年,他受聘于槟城中华中学担任文史地教师,他当教师的愿望竟辗转在马来亚实现,直到一九八五年退休,在杏坛服务前后达半个世纪。不过,在日本侵略的三年八个月沦陷期间,学校停办,他经营小生意糊口,离开教育界约十年,一九五五年,重新拿起教鞭,在怡保培南中学教书,直到一九七五年退休,在培南教了廿年。
教书是沈亭数十年如一日的兴趣,即使后来当了深斋中学校长,仍旧喜欢在教室授课。沈老最近在家里接受笔者访问时,特别强调他喜欢教书这一点:
『做校长是不必兼课的,但我始终热爱教书,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一乐也。』我从教书中得到快乐。』
他说,他热爱华教是内心的一种自然流露。
独中发展史的新页
一九七三年四月一日,在独中发展史上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因为这天是霹雳九间独中从濒临死亡边缘中,获得新生命的一个起点。
这一天,九间独中的负贵人,在怡保育才中学『蔡任平图书馆』举行联席会议,为独中自救共谋良策,沈亭在会上提出『为霹雳九间独中筹募一百万元发展基金』,这个建议为日后民间各阶层热烈响应支持的筹款运动,播下了种籽。
这一个为独中筹款的粗略概念,其实在一九七二年已在沈亭脑中酝酿:『命运相同的独中,应该团结起来,共谋对策。』
筹款只是手段,唤起华人对关怀独中的醒觉才是目的。但这个方向,是在筹款活动进人高潮以后才确立的,在揭橥的初阶段,无可讳言的,仅是对金钱物质的需求,以筹到足够经费办好独中而已。
历史的发展往往难以预料,就以这次独中复兴运动来说,参与其事者大概没想到,筹款活动竟得到广大社会中下层那么大的支持,不过他们很快便认清整个趋势,并在这个运动中继续扮演积极推动的角色。
沈亭对于筹款,可谓驾轻就熟。打从一九五五年在培南中学服务,便兼替学校鸠收捐款的工作,一九六二年培南改制,霹雳福建公会附设独中,沈亭一并兼管国中和独中的筹款事务。他在回忆录里写道:
『就是由这个兼职,对我后来从事维护华教的工作很有关系。并由于这些职务的纠缠,奠下了我日后参加挽救霹雳州华文独中工作的基础。』
筹款延续华教命脉
因此,当独中出现危机时,沈亭便想到通过筹款去延续华文教育的命脉,唯跟过去不同的是,从前是为一间学校募捐,现在是为九间学校一起筹钱,其实他是希望经济宽裕后的独中可以统筹统办。
这里应交待一下,霹雳九间独中当时究竟处在怎样的困境,为何沈亭对独中的存亡,感受比一般人来得强烈。
华文中学在六十年代初改制后,霹雳共有十四间独中,但是,后来学生来源断绝,设备欠佳与师资缺乏的独中,便注定日走下坡,五间学校无法支撑而停办,它们是怡保女中,和丰兴中,天定县天定中学,华都牙也育群中学,以及美罗中华中学。
霹州只剩下九间独中苟延残喘。
沈亭在『霹雳州华文独中复兴史』一文中,归纳独中所面对的困境:
1.学生人数少,程度又参差不齐,根本无序编班。
2.收费过高,家长无法负担;若收费少,学校无法维持。
3.因经济困难,待遇较差,好的师资无法长留,或以此为跳板。
4.学生素质差,读书风长无法养成,因而造成各种奇形怪状的乖张行为。
他说:『在各种急趋下坡的事实相因相承之下,造成了社会人士,学生家长对华文独中印象坏到极点,因而形成一股逆流,怀疑起华文独中究竟有没有前途来。』
除了家长对独中失去信心,在独中处于最低潮时期,连落第生都不愿上门,沈亭认为原因是独中设备太差,他慨叹:『这时的独中除一小部分之外,多数谈不上有设备。』
种种的不利因素,使霹雳的华文独立中学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专收落第生以求生存,沦为补习学校』,当时有人甚至刻薄地称独中为『学校渣滓』,因为它收容的全是政府中学过滤后的『臭铜烂铁』,无法制炼成钢。
根据统计,全霹雳九间独中在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三年,每年学生人数不超过二千。情况较严重的学校,计有育才、培南、育青和南华。
独中沦落千夫所指
这段期间,沈亭为培南筹款,曾经好几次被一些董事和家长,当面把他当作『独中』大骂一顿,因为他们认为独中制造流氓阿飞。
而独中学生呢,有些根本不敢承认在独中念书,在外行走,怕人知道他是独中生,而避免穿着绣有独中标志的衣服。
独中的沦落,学生的自卑,沈亭本身的遭遇,在在使身历其境的沈亭有刻骨铭心的感受。他虽然在国中教书,也同时为培南独中寻求捐款,这使他与独中建立了关系,此外,他也为招生卖过力,亲自到一些新村,逐户拜访家长,希望他们把子女送进独中。
那时的独中正面临关闭,可以想象,招生成绩,即使登门拜访或沿门乞求,也总不会好到那里去,沈亭为此碰钉子,是毫不稀奇的。据说,当年某闻人曾讥笑,指他这么落力为独中筹款,只是为了自己的饭碗。
不论碰钉或讥嘲,都没打击沈亭为挽救独中的决心。或许沈亭有过『为自己饭碗』的想法,但这无法抹杀或矮化他维护华教的热忱与贡献。实际上沈亭从不讳言自己平凡,他的知交林青宗对他的评语是:『据我和他这么多年的交往,知道他一生不炫耀,平平凡凡的耕耘,平平凡凡的收获。他发起及推动霹雳州挽救华文独中的运动,他自谦是他本分内的工作。』
为自己饭碗是生活问题,生活对每一个人是基本条件,但沈亭对华教的贡献,并不囿限这个层次,他在整个复兴运动过程中的工作表现,是完全受到肯定的。因此,我们可以下这样的结论,『为生活』是沈亭日后贡献华教的一股原动力,但是在独中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点上,平凡的沈亭却做了不平凡的事情,在历史转变的时刻促成一股推动的力量。
沈亭提出了筹百万元基金的划时代的建议后,他已超越为单一独中募捐的局限,而提升到为九间独中筹款,在胡万铎的领导下,点燃了独中复兴的火炬,成就了『发展华文独中,捍卫母语教育』的民族教育事业。
胡万铎为沈亭的回忆录作序时,提到与沈亭的合作:
『回忆我初期参与华教工作,在那华文教育面对强横摧残的时刻,敢于毅然负起挽救独中的领导工作,这和沈亭先生的支持与合作是分不开的。』
他是肯定沈亭的贡献的,他对笔者说,为独中筹款奔波:『我跑这么多路,他也跑这么多路,难得的是像他这么大年龄,还能东奔西跑,永不言倦。』胡氏非常欣赏沈亭的演讲才华:『我从他那边学到很多东西,这包括了解教育和演讲技巧。』
独中复兴历史总结
一个波澜壮阔的运动,一定有促使它形成的许多因素,演讲便是其中一项。也许有人奇怪,为什么全国独中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在霹雳州,原因为其他各州独中的生存没受到覆亡的威胁,在学校校地、设备、师资与学生来源方面,不像霹雳那样贫瘠可怜与严重缺乏,因此不愿在沉默中死亡的霹雳独中,便展开轰轰烈烈的自救运动。
以下是霹雳独中复兴运动的历史总结:
1.华裔的一次民族醒觉运动。
2.恢复华社对独中办学的信心。
3.带动全国华文独中复兴,汇聚民间力量,为华教发展注入生命力。
4.否定六十年代独中的办学方针,首先倡议独中需有统一课程和统一考试。
5.打破五一三事件后一些言论禁区,井通过这个运动,争取民族教育的权力,进而朝向争取人民基本权益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