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2010.09.25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曹智雄表示,已接获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的指示,研究如何执行在华人居多的新住宅区,规划华小保留地。在这之前,马华署理总会长廖中莱也透露,慕尤丁原则上已同意,在超过3千间房屋而且以华人居多的新住宅区,自动为华小预设保留地。相信这是马华总会长蔡细历在今年5月正式向首相要求在第10大马计划中,批准新建10所华小及搬迁15所华小的行动,所获取的初步成绩。详情细节虽未公佈,若政府确实认真看待并让华小保留地制度化,对华教而言,不吝是个好消息。
事实上,根据政府发展蓝图的“小学规划指南”,早已规定拥有3千人口的住宅区即可兴建小学,然而,这些发展蓝图下所保留的小学校地,在教育部通过各种行政措施和政策限制下,实际上都只供兴建国小,即使在华裔人口居多住宅区,也只兴建国小。严格来说,从80年代初至今,全国各地所规划的大蓝图和地方蓝图之中,都没有明确说明兴建华小与澹小,许多华人聚居地区多年来对华小早已望眼欲穿。目前政府将原来的3千人口改为须超过3千间房屋始自动设华小保留地,条件虽更为苛刻,但若是能明文规定将兴建华小制度化,政府自动在应该有华小的社区兴建华小,则将令华社对政府的举措抱持正面看法。
不过,新住宅区预设华小保留地还有一些疑虑有待厘清,如:所谓新住宅区须华人居多,是否规定华人须佔有固定的巴仙率?建筑发展商在预设华小保留地之前,如何能确定新住宅区的种族人口比例,也是一个问题。倘若未来新住宅区都是三大种族溷杂聚居,则是否意味无需为华小设保留地?
另一方面,即使发展商愿意拨地或保留地兴建华小,但建校经费从何而来?教育部是否保证拨款建校?还是必须靠华社本身四处奔波筹款?廖中莱曾提及,往后所有在新住宅区新建华小的经费,由于是建在政府保留地上,所有的经费会由政府承担,因此不会再有半津贴或全津贴华小之分。倘若属实,这可能是华小未来能更蓬勃发展的开始。
50年来,全国华小面对的问题从校舍破旧、课室不足到学生爆满,都令华社头痛和感到心痛。政府在上届大选承诺兴建6所华小,迄今仍未实现,目前规划华小保留地问题,是否也能顺利通过与执行,不得不令华社抱持保留态度。华小建校路途已经颠簸艰辛,若再遇上政治因素的干扰,对华小发展只会造成更大伤害而无建设。雪州政府愿意拨地建校,然而,却未得教育部的配合,而使多片学校保留地未得到善用和浪费,便是一例。
除了新住宅区,政府也应在华裔人口居多及亟需华小的旧住宅区按需求而兴建华小,例如吉隆坡首邦市华裔人口密集,又如新山各华小爆满,这些地区都亟需新建华小来应付不断上升的新生人数。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无论是从国家发展或社会文明的角度来看,政府都必须对各源流学校一视同仁,让全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才是一劳永逸之策。
设保留地也要拨款建校
事实上,根据政府发展蓝图的“小学规划指南”,早已规定拥有3千人口的住宅区即可兴建小学,然而,这些发展蓝图下所保留的小学校地,在教育部通过各种行政措施和政策限制下,实际上都只供兴建国小,即使在华裔人口居多住宅区,也只兴建国小。严格来说,从80年代初至今,全国各地所规划的大蓝图和地方蓝图之中,都没有明确说明兴建华小与澹小,许多华人聚居地区多年来对华小早已望眼欲穿。目前政府将原来的3千人口改为须超过3千间房屋始自动设华小保留地,条件虽更为苛刻,但若是能明文规定将兴建华小制度化,政府自动在应该有华小的社区兴建华小,则将令华社对政府的举措抱持正面看法。
不过,新住宅区预设华小保留地还有一些疑虑有待厘清,如:所谓新住宅区须华人居多,是否规定华人须佔有固定的巴仙率?建筑发展商在预设华小保留地之前,如何能确定新住宅区的种族人口比例,也是一个问题。倘若未来新住宅区都是三大种族溷杂聚居,则是否意味无需为华小设保留地?
另一方面,即使发展商愿意拨地或保留地兴建华小,但建校经费从何而来?教育部是否保证拨款建校?还是必须靠华社本身四处奔波筹款?廖中莱曾提及,往后所有在新住宅区新建华小的经费,由于是建在政府保留地上,所有的经费会由政府承担,因此不会再有半津贴或全津贴华小之分。倘若属实,这可能是华小未来能更蓬勃发展的开始。
50年来,全国华小面对的问题从校舍破旧、课室不足到学生爆满,都令华社头痛和感到心痛。政府在上届大选承诺兴建6所华小,迄今仍未实现,目前规划华小保留地问题,是否也能顺利通过与执行,不得不令华社抱持保留态度。华小建校路途已经颠簸艰辛,若再遇上政治因素的干扰,对华小发展只会造成更大伤害而无建设。雪州政府愿意拨地建校,然而,却未得教育部的配合,而使多片学校保留地未得到善用和浪费,便是一例。
除了新住宅区,政府也应在华裔人口居多及亟需华小的旧住宅区按需求而兴建华小,例如吉隆坡首邦市华裔人口密集,又如新山各华小爆满,这些地区都亟需新建华小来应付不断上升的新生人数。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无论是从国家发展或社会文明的角度来看,政府都必须对各源流学校一视同仁,让全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才是一劳永逸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