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在伏龙山的日子——怀念严元章博士

追忆在伏龙山的日子——怀念严元章博士
2012/04/08 星洲日报/地方版
~作者:吴华 


那天,在《星洲日报》<大柔佛版>拜读了有关严元章博士的藏书存放在峇株巴辖华仁中学图书馆的图文报道后,便勾起我追忆在峇株华中的日子,同时也怀念起严元章博士。


1955年,我在新加坡中正中学高中毕业后,便到笨珍培群中学执教三年(1956-1958年)。1958年底,培群中学校长林中杏要离开,当时教师是由校长聘请的,于是我也有离开培群中学的念头,刚好老同学王龙山是在峇株华侨中学任教,我便托他代为在华中找个职位。他要我将履历表交给他。当时,我并不敢想到会被录用。因为,当年的峇株华中在严元章博士掌校期间,所聘请的都是良师、学者,而我只不过是一名高中生,只教过三年的中学经验,怎能会被录取呢?但想不到严博士则要我到华中去晤面,面谈后,便当场把聘书交给我。由1959年起他不再担任校长,只是董事会顾问,校长罗纯良。但是,那一年的教师都由严博士推选的,南洋大学的高材生,如崔贵强、林通光等都是重金聘请而来。



人情味很重的长者


1959年,我被派去担任初中三B班的班主任,兼教华文,初中三学生要参加会考,我却担任了这重任,真是有点担忧会辜负校方的期待。那时的学生素质高,又勤劳用功读书,结果会考的成绩标青,总算为老师争光,因而,我便在华中执教了三年。由1962年起,罗纯良校长卸下校长职务,而由教英文的白纯瑜接任校长,我也在那一年离开了峇株华中。


我在华中执教3年(1958—1960年),但跟严博士同事只有一年,在1959年他被南洋大学聘请出任文学院院长。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但那是珍贵的一年。在那段日子中,同事之间,生活愉快。在办公室里或对学生训话时,严博士很严肃,但在课外,与同事相处却和霭可亲,容易相处,当他在打羽球时,好胜心很强,同事有时只好“放水”。


他喜欢跟同事聚餐,席间谈笑风生,毫无拘束。有些同事敬畏他,其实他是人情味很重的长者,若能陪他吃顿晚餐,他可以跟你谈中外古今,上至世界大事,下至生活琐事,从中可以学习不少新知识,人生处世之道。



学问渊博捍卫华教工作


他是一名教育家,也是捍卫华教工作者。当年林连玉先生是教总主席,严博士则是教总的顾问,也因为他捍卫华文教育,结果他离开峇株到新加坡当南大文学院院长后,政府便禁止他重返马来西亚(后来才解禁)。


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学者,学问渊博,记忆力强,教学认真,生活严肃,乐于提拔后辈,公私分明。当他在华中掌校时,许多老师都因慕名而来,为峇株华中服务。



在记忆中,给我印象较深的同事尚有:教中文的林清泉、黄炎、文怀朗、叶汉秋、冯绮璋(原名沈安琳),王诗锋等;数学老师:杜继彦、罗微光、陈文嘉;历史老师:颜清湟博士、崔贵强硕士;教地理老师:沈福祥等等,这些良师都先后离开了峇株华中,劳燕分飞,大都年老退休了。



增建校舍提高教师待遇


严元章博士是于1955年受聘为华中第六任校长,在接任前,为了礼聘良师在报端只刊登一则“广求良师启”广告,他在任期间(1955—1958)内增建校舍,充实设备,提高教师待遇,学生大增,成绩标青,因而校名远播四方,柔佛州内各地学子都慕名而来就读华中。他在任职期间内推行多项制度:(1)提倡美化环境教育,(2)推行荣誉考试,(3)推广课外活动,(4)举办同乐会,(5)工读制度,(6)助学资金制度。虽然严博士掌校只有短短的4年,但却奠定下华中发展的基础。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他把峇株巴辖改称为“芭都”;把校园后的一座山命名为“伏龙山”,1963年,校名也改为“华仁中学”。他已走完了生命历程,数年前在香港逝世,但依然情系华中,怀念伏龙山,把毕生的藏书运还芭都,存藏在华中图书馆,意义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