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搞好“海南学”

认真搞好“海南学”
安焕然
 
和其它华人帮群一样,从飘洋过海到扎根本土,海南人早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重视子女教育,海南人从过去的低声下气,如今已能吐气扬眉。而对本地的华教事业和文化传承上,当代海南籍文教精英亦常发挥了丘浚和海瑞精神。
 
既是扎根本土,也要放眼世界。海南人的全球串联亦具时代性。1989年,第一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在新加坡召开,400余位代表和57个海南乡团云集狮城,其中马来西亚的47个团体和314名代表,是会议的最大阵容。
 
世界海南联会的召开,象征了海南社群对文化、乡情和各项讯息、人脉网络的全球化互通与交流,意义深长。国境之南,不是天涯海角的尽头;世界之平,迎向大海,天涯路更宽。
 
“排外”、“重男轻女”并非海南人的“特性”。陈莉《海南行知书》就曾说,海南人很客气、热情,对外来者也较宽容。
 
1992年,海南大学主办首届“海南学”学术研讨会。会上,著名学者吴德耀教授提出:海南人应“以海为量”,“以天下为友”的“海量”精神为“海南精神”重要组成部分。希望海南人应当更刚健自强地、更虚怀若谷地,好好充实自己,脚踏实地,面向全球、走向世界。
 
海南人的精神特质和社会风貌,应从学术的角度,从点到面持续搜集,踏实地去研究。
 
90年代,海南大学周伟民教授曾呼吁建设“海南学”。他认为,“海南学”研究应是一个跨越地域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既探究海南本岛,也要研究世界各地的海南社群。周氏的“海南学”倡议,无疑是颇有见地的。很可惜,“海南学”谈了多年,至今落实的成果远远不如客家学、潮学。
 
2001年,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成立“马来西亚海南学研究中心”,是第一个“海南学”的研究机构。目前集合各方人力资源,正进行全马海南人的史料搜集工作。
 
2006年5月,在新山海南会馆号召下,柔佛州16间海南会馆集资12万令吉,与南方学院签署“搜集柔佛海南人史料合作计划”,并由南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执行。该项合作计划工委会主席为拿督张文强,总策划为郑良树教授,笔者为执行主任,参与的南方学院中文系学生有60余位。主要搜集柔佛各地海南人的相关文献、会馆特刊,以及田野调查和口述历史访问。
 
如今,两本相关论著终于出版。一本是笔者与吴华合着的《远观沧海阔──海南历史综述(海南岛.马来西亚.柔佛)》,另一本则是由吴华主编的《近看乡情浓──柔佛州海南族群资料专辑》。
 
这两本书各厚500多页,合计近百万言,希望通过柔佛州海南人史料搜集和整理工作,能起抛砖引玉之用,为海南社群以及华人历史研究,尽一份绵力。
 

星洲日报/边缘评论.安焕然.2009.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