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与瘦人巷

星洲日报2014.01.05

清真寺与瘦人巷蔡羽

    古晋印度街和甘蜜街是背靠背的两条平行大街,街上的店屋皆同期建成于19世纪末。然而,早在那之前,就有一座清真寺矗立于此。

    根据资料,清真寺大约建于1837年,初期应该只是极为简陋的亚答建筑,到了1876年扩建装修时,改以盐木为主要建材。一直以来,这座清真寺不但是当地印度穆斯林的祈祷和聚会场所,早年也迎来伦乐、山都望、浮刹等地的水客。这些水客带着土产和货物往返古晋市区和这些海口郊区做买卖,船只就停泊在砂拉越河边。其中,穆斯林水客们借住在清真寺里,并且也在此祈祷。除此之外,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也在清真寺里席地而睡,免除餐风露宿的窘境。

    因此,在不迁移清真寺的情况下,当初发展印度街和甘蜜街时,做了一番细心的规划。清真寺的大门面向砂拉越河,甘蜜街的店屋就分别在清真寺左右建起。印度街的部分,店屋就建在清真寺后方,但保留一条巷子;供祈祷的穆斯林出入。如此一来,就形成两条街的店屋群将清真寺围起来的格局,外人若没有细心留意,恐怕一时还不容易发现清真寺的所在。

    如果你步行于印度街或甘蜜街,发现华人商店中,突然出现接连几间印度人的商店,其实这个段落就是清真寺的位置,只需朝店后望去,就可以看见它。在这个段落经商的印度穆斯林,经营着香料铺、理发店、服饰店、布店、书店、咖啡店等。

    上世纪60年代,清真寺被官方命名为“古晋市清真寺”(Masjid Bandar Kuching),可是在民间,大家习惯把它唤做“印度回教堂”。

瘦人巷失去原本风味

    另一件有趣的事,值得带上一笔。

    话说古晋有一条“瘦人巷”,你找不到它的路牌,但是老古晋可以告诉你,这条隐蔽的巷子就是前面提及的清真寺旁边的小巷子,也是印度街通往甘蜜街的唯一巷子。这条巷子的出入口,在印度街门牌39A和甘蜜街门牌25A旁边,最窄处就位于25A香料铺转角处,一度只容一人侧身而过,如果遇上身形魁梧的胖子,真的就要卡在中间。

    据古晋资深媒体人郭良的采访,这条巷子原本只是普通的宽敞巷子,除了作为店屋间的防火巷,也为穆斯林祈祷时提供出入的便利。然而,巷子的地段属私人所有,在1950年代中期,有关的地主进行扩建,除了加建以上两间门牌带“A”的店面,也在巷子二楼高的位置加盖店铺,把印度街和甘蜜街的店屋连接起来,但依然保留底楼通道。经此工程,原本宽阔的巷子就变窄很多,才出现后来民间口耳相传的“瘦人巷”。

    如今这巷子虽小,却也不失精彩。除了有少数几间小铺,这里向来都人来人往。既有抄捷径的人潮,也有搬货的工人。由于一边是香料铺,令这巷子终年都充斥各种香料味道。而那极窄的转角,更是穿过这巷子时最令人难忘的回忆。可以这么说,这“瘦人巷”的趣味,是错有错着。

    公元2000年后,这里进行过一次整修,把巷子最窄处加宽了,早年那仅容一人通过的转角不复见。尽管是方便了行人,也加强了防火功能,对老古晋来说,却也有失去了原本风味之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