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英属新马华校教科书历史的考察


教育评论/2015年第4

近代英属新马华校教科书历史的考察
吴莹

摘要
海外华侨教育大都以中国为典范。以中国为本位的教科书在英属新马华校百年间的变迁既是当地华人社会追随中国本土教育的具体表现,也是近代海外华侨教育在异域环境下不断演进革新的缩影。

关键词英属新马 华侨教育 教科书 教材研究

作者吴莹,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 (江苏无锡 214182)

本文系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基础教育变革中教育家办学的文化反思”(编号11JJD880011) 的阶段性成果。

英属新马 ( 即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位于近代南洋地区的马来半岛,它是华人移民海外较早且分布较集中的区域,并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具有中华乡土特色的华侨社会。随着新移民的大量迁入与旧移民的自然繁殖,新马华社适龄学童骤增,鉴于殖民政府对华侨教育抱持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华人遂仿照中国旧式教育普遍设学。1904年,英属新马第一间新式华校———槟榔屿中华学校成立,标志着当地新式华侨教育的发轫。[1]其后,该地区华侨教育虽经受殖民当局的外压,但仍不断前行全面发展。作为近代英属新马华校的重要载体的教科书,除了英文课本由当地出版以及20世纪30年代后期少量的自编教材,其他基本来自中国内地。教材尽管在异域环境下难免有所变革,但以中国为本位始终是其显著特征。

一、步趋中国:英属新马华校新式教科书的勃兴与变革

中国新式学堂兴起以前,由于没有正规的教育制度,也没有现代意义上所谓的教科书。学塾的读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蒙养用书,如《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等,另一类是举业用书,如四书五经、史鉴、古文辞等。这些儒家经典教育以代圣人立言作为其价值追求。英属新马华人自设私塾或学塾的读本取自中国国内,旨在进行写字识字教育和伦理道德教化,并在此基础上加一些简易实用的珠算以求谋生之技。

具有近代意义的教科书实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产物。它较早出现在同治年间教会附设的学堂内,当时一些传教士出于教学需要编印教科书。相较于教会学校用书的浅显易懂和通俗实用,封建传统读物陈意过深,不甚适合学童阅读,因而国人开始了自编教科书的尝试。民国初期,学堂改称学校,各校废止读经。新文化运动兴起后,民主科学的口号盛行一时,出现白话文运动。新的教育形势给教科书的出版增添了新活力,以编辑印行教科书为专业的出版社不断出现,各类教科书大量涌现,繁茂纷呈。随着规模的扩大,有些机构开始在海外设立分局。鉴于华校的经济能力难以承受自己出版课本的费用,再加上专业人才的匮乏,因此这些海外代理或出版机构成为英属新马华校教科书的重要供应渠道。新马华校教科书逐渐走向由中国编纂、在当地出版的分级运作模式。

英属新马华社在辛亥革命后掀起了空前的兴学热潮。当时中国输往当地的教材,内容全是中国的史地文化。然而,英属新马地域辽阔,各地情形有异,完全照搬中国教科书并不合适。1917年黄炎培在考察英属等地的华侨教育后明确指出:现行教科书不适用于南洋。”[21935年,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设侨民教育编辑委员会,编撰高级小学用书 24 册,初级小学用书 36 册,称为南洋小学教科书。[3]但至1942年英属新马沦陷前,中国国内南洋系列的中学教科书仍付阙如。

一些出版机构编辑出版的专供南洋华侨小学使用的教科书及辅助教材书经由中国国民政府教育部审查、校订、整理后交由华校使用。尽管这些书封面都标示有南侨小学适用”“南洋华侨小学教科书等字样,但仍以中国为本位,并未体现明显的南洋特色。鉴于各方条件所限,英属新马在20世纪30年代各华校购用教科书占98% 。对于教科书脱离侨居地实际的问题,英属新马华社已有不满之声:我们非找一个对于南洋的情形很了解和熟悉的人来编不可,我们不能再给那些从来未踏过南岛一步的编著者闭门造车!”4]曾任马六甲培风学校校长的匡光照指出:中国教育部所颁行的小学课程标准,是根据中国社会情形编订的,和南洋华人社会的特殊情形多不相合。5

作为中国的侨民教育,尽管中国教科书存在不少问题,但仍为英属新马各华校所采用。对于华校的教科书,曾担任过英属新马华文副提学司的英国人巴素认为:华校向所用课本,全属中国出版,不合当地政府口味,因其内容全属中国方面者。有关马来亚历史、地理、贸易以及各民族事物等,则概未之见。华校教科书的中国本位的思想导向培植了华人的民族爱国意识,必然引起殖民地当局的不满。

二、政治猜忌:英殖民当局对新马华校教科书的严审与查禁

由于殖民政府对华文教育的漠视,近代英属新马华侨教育唯中国教育之马首是瞻。在清末政府、康有为改良派和孙中山革命派三股政治势力的影响下,新马新式华校纷纷兴办,教科书依赖中国供应。最初殖民当局一如既往冷眼观之,未加干涉。20世纪20年代前后,当地华人民族意识显著增强,热烈响应中国反帝爱国运动。同期,华校教科书充满反帝和排外思想,谴责列强侵略中国,呼吁国民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侮,引起英殖民当局的恐慌。他们认为中国教科书带有的政治色彩不利于其殖民统治,转而加以干预,对教科书严加审核,将其认为不适合者列为禁书。

1920年,英殖民政府颁布教育法令,强制所有学校及其董事和教师非注册不可,否则视为违法予以惩罚,籍以高压控制华校的政治倾向。当时新马华校所有课本输入时必须先经殖民当局教育部审查,如被发现有反英色彩等不适合的课文,必须在出售前将之删去,否则不能在学校教授,并规定只有盖上三州府华文副提学司批准印章的课本才准许各华校采用[6]。结果,教科书被审查割弃后,内容无法衔接,商务、中华等书局惟有在中国教科书基础上加以改编,以求适合英属新马华校。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强调华侨教育的统一管理,将三民主义作为新课本编纂的主导思想,籍此在华校中推行党化教育,强化华侨的民族认同。同期,对华校怀有偏见和恐惧感的殖民地官员金文泰出任海峡殖民地总督兼马来联邦钦差大臣,新马华校因而受到更严格的控制与监督,大批教科书被禁止。1932 11月,大一批华校教科书被禁,其内容分为五类:一是清末以来中英外交的详情; 二是中国是次殖民地国家的远近原委; 三是觉醒中国民众复兴民族的思想; 四是现代帝国主义者所处的阶级及其对付中国的政策; 五是启示中国青年认识本国今日所处的危殆地位。[7]这些书因涉及反英反帝、强调民族意识等内容而遭禁用。英殖民政府将其取缔,旨在根除新马华侨的民族主义思想。

近代新马华校教材紧随中国教育潮流,却时常因抵触殖民地的政策而被禁,但殖民当局并未提供合适的教材。当时国人感慨:1927年以前华侨小学的教材采用新学制”,1928年采用新时代,后因被禁而采用新中华,至 1931年底新中华也在被禁之列,于是小学教材无法推进,不得不回转去采新学制。假使新学制也在被禁之列,是不是要回转到经书制8 可贵的是,英属新马华人顶住压力始终坚持办学,华校在殖民政府的外压下仍持续成长。

三、文化使命:英属新马华校教科书的主要内容与特色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教科书的内容往往主导学生的思想观念。自清末至民国,新马华校的教科书与中国基本保持一致,内容上呈现出宣扬中华民族爱国意识与注重对祖国文化认同两大特色。

()宣扬救国强国的民族爱国意识

在近代亡国之忧的背景下,国人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动力反映在当时的教科书中,华校教材呈现出浓厚的保家卫国、反帝反殖、救国强国的思想意识。

鉴于国家面临亡国灭种之威胁,向民众灌输救国、爱国民族意识,成为晚清教科书的重要编辑原则。20世纪初,迫于西力冲击和中国国内情势的需求,清政府宣布变法新政等。作为我国近代第—部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完善的教科书,《最新国文教科书》(1906) 对此有所体现。[9]其高等小学第一册第一课 《预备立宪》收录了光绪皇帝颁布的谕旨,提及通过立宪制以廓清积弊、重振中国等。

危亡之际的中国激发起民众强烈的保家卫国意识意义尤为重大。《最新国文教科书》( 1906) 高等小学第二册的前两课即为《爱国一》《爱国二》文中指出,“爱身爱家之心以爱其国而已”,民众应爱国如爱己,在祖国有难时“为国捍患”,“使国家利权,不为外人所攘夺”,并强调爱国心为一国之元气,是决定国家强弱的关键,结合屡战屡败、割地赔款等耻辱,激励并警示四万万国民同心合力“可以雄视五洲”,否则国势芨芨若不终日”。[10

近代国人努力寻求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之道路,对此晚清教科书中也有不少文章述及通过发展经济、军事和教育等救国强国的方案。此外,教材中收录了不少自然科学类文章,以及强体尚武、破除迷信等提升民众素质的素材,引导塑造了新马华校学生的民族意识。民初教科书废除了清末的尊孔读经,以合乎共和民国政体为主旨,注重新国民素质的培育并强化国民民族意识的认同。

“五卅”运动以后,中国反帝倾向愈加强烈,新马华校教科书遭到殖民当局的严格审核和控制。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确立后,教科书充满了灌输三民主义党化教育、宣扬革命任务英勇事迹、宣传反帝爱国思想的内容。以被英殖民政府禁用的《新时代国语教科书》(1929) 和《新主义国语读本》(1930) 为例,书中追溯大量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事件,如《雪耻歌》《国耻纪念歌》等篇章,痛陈西方列强的凶残和清朝政府的腐朽,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强占租界、八国联军侵华等引致的割地赔款、不平等条约等祖国受屈辱的史实以简洁明了的行文呈现出来,警示教育学生,促成其反帝卫国的责任意识。

30 年代专为南洋华校编纂的教科书依然注重中华民族的精神复兴,渗透着对爱国意识的培育。1937年中华书局出版《新编南洋华侨高小国语读本》,涉及爱国报国振兴中华的课文就有40篇,约占全套教材课文的七分之二。

()注重中国人文史地的文化认同

20世纪30年代以前,华校教科书只描述中国国内的情况,全面介绍祖国的地大物博、历史的悠久、文化的辉煌,使华校学生对马来半岛的认识比不上对中国的认识深广。后来,因华校不满及殖民政府的管制而稍作修改,加入适应南洋环境的材料,但华校教科书仍以中国为本位,从人文史地等入手,培育侨民对祖国的文化认同。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的高级小学《南洋历史教学法》系列共4册。第一册20篇课文皆为中国史,从史前史讲到宋代,第二册从元朝讲到近代中国,第三册内容涉及中国与南洋交通史、东南亚各国华侨史及华侨在当地的贡献,第四册因史料所限尚不清楚,但无疑该套书以中国为主线和主体。

南洋华校社会科教科书稿本中虽增添了英属新马地区的基本素材,但仍广泛涵盖中国古代人物、政经史地、科技发明等内容,具有浓重的华夏文化色彩。即使是《常识》教科书,编者也通过向学生提示他们的华侨身份,增强其民族认同感。1939年世界书局出版的《常识》第三册第十九课《华侨》写道: 住在国外地方的中国人,叫做华侨; 华侨多贩买本国的货物,运到外国去卖 第二十课《华侨的爱国精神》华侨都很爱国,把经商赚得的钱,捐助给本国,用作建设事业,复兴中华民族。[11

近代中国对于海外华校的教科书编纂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和尝试,但并不尽如人意,主张重编华校教科书的呼吁不绝于耳。尽管如此,中国的教科书仍一直为英属新马华校所采用。学者陈志明在比较具有华文教育背景与英文教育背景的马来西亚华人文化意识及价值观时指出:“一般而言,华校生对中国历史、艺术、音乐和传统文化都有较深的体会他们从华文书籍学习中国的伦理观、历史知识及文化思想。相反的,英校生除了知道孔子、老子等几位著名的中国哲学家以外,对于一般华校生耳熟能详的中国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等,一无所知。12]由于长期浸濡在富有中国色彩的教科书中,新马华校的学生逐渐根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培育了热爱中国的情怀。继热烈响应五四”“五卅等爱国运动后,英属新马华校学生在三四十年代又积极投入抗日救国运动的浪潮,其实际行动体现了对祖国的认同与反哺。

参考文献:
[注1]陈育崧.椰阴馆文存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60.
[注2]黄炎培.南洋华侨教育商榷书()J].教育杂志,1917( 12)43.
[注3]朱敬先.华侨教育[M].台湾:中华书局,1973293294.
[注4]张曙光.不适土宜的华侨教育设施[M.新加坡:爱同教学研究会,19354950.
[注5]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8369.
[注6]唐青.新加坡华文教育M].台北:华侨出版社,1964250.
[注7]浪笙.南洋英荷各属对华侨之文化政策[J].申报月刊,1935( 10) 5051.
[注8]陈子实.英属马来亚之教育概况[J].南洋研究,1933( 5 /6) 31.
[注9]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中国近现代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81.
[注10]高凤谦,张元济,蒋维乔.最新国文教科书(高等小学第二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0623.
[注11]叶钟铃,黄佟葆.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回顾[M].新加坡:华裔馆,2005290.
[注12]陈志明.华人与马来西亚民族的形成[A].陈碧笙.华侨华人问题论文集[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