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力安宁刘德兴口述历史


巴力安宁刘德兴口述历史

摘要:南院口述历史小组在峇株巴辖巴力安宁访问了当地耆老刘德兴,得知有关巴力安宁的历史。

口述者基本资料:
口述者姓名:刘德兴
年龄:76
祖籍:潮州饶平人
移入大马:第二代
职业:杂货店店主
家庭背景及家庭成员:育有5子女
社会地位及社团职衔:育才小学董事
政治地位及政党职衔:巴力安宁马华分会财政

采访人:林惠芳
采访日期:2001211
采访地点:峇株巴辖(Parit Yaani)
口述整理:林惠芳

口述内容:

    沿著左边小小的溪水,我们走进了现仅有30多户人家的Parit Yaani难以想像,身边这仅如沟渠般宽的“河流”,竟然是两岸人民几代以来赖以维生的交通要道。

    岸的这一边,是一间间沿河散居的房子,屋与屋之间,总是隔著重重的园林,鲜少相接成列的。然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并不为此而隔阂,反而越趋接近了。

    车子在一间杂货店前停了下来,这是Parit Yaani唯一的杂货店,就坐落在育才小学附近、店主刘德兴,现年76岁,潮州饶平人,是移入马来半岛的第二代,现任马华当地分会财政,同时也是育才小学的董事、育有5名子女,现与潮籍妻子共同打理这一家店铺一一新合成。

    他的父亲与当地的“港主”是亲兄弟。远在大陆,当他们还仅有78岁的时候,就被父亲,即刘德兴的祖父分别卖给了林、刘、巫许三家,以获得金钱购买鸦片。刘、巫许两人被分散後,一直来到这里才得以相认,而林氏却仍没有音讯。

    刘德兴的父亲原本在永平种植甘蜜,後来他转而来到Parit Yaani发展。当时当地住的大多是华人,尤其以潮川人居多,而且遍野都是小胶园:这和现在的华巫参半、棕影丛丛的情景大相迳庭、60年代以来,居民纷纷改种油棕,昔日船儿载满胶片运往峇株巴辖的情境不复存在。

    刘德兴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9岁那年,他进入了华侨私垫就读三年级。12岁停学,华侨私塾是由港主捐地搭建的木屋,旧址就在现在育才小学的右邻、私垫的建成,上一条Parit的福州人张玉斗给予了当地人很大的帮助。那是一个福建人居多的地区,而张玉斗是那区的有钱人,曾出资开办福华学校。张氏与其弟二人与Parit Yaani的居民常有往来,并给予协助。

    很可惜的,这座私塾在日降後当地所发生的一件排华事件中被烧毁。於是一间临时学校就在现址对面开办了。一直到1955年,Parit Yaani居民合作与努力下,终於将现在的学校一砖一瓦地砌成。就连泥沙的搬运,也是由居民们以船只来回运载、堆积而成的。这时的小学已改名为华仁小学,到了70年代,政府接管了小学之後便又将之改名为育才小学,一直到今天,1975年左右,学校曾经达到130人的颠峰期,然而随峇株巴辖与永平的城市化发展,许多人都迁离这里,导致学生人数在80年代就开始下降。现在的育才小学仅存46人,而且其中的12人是巫裔学生。可幸的是,政府一直以来都给予学校津贴,协助学校的建设,减缓学校关闭的趋势。

    身为独生子的刘德兴,1819岁就成家。当日本人来侵时,他的父亲与巫许木兴的父亲(港主)、张玉斗等领袖为了保全村民的性命而在逃亡路途中被迫停下,迎向日军的来袭,主动投降。他母亲不愿单独离去,执意留下,悲愤地道:”我子也没,丈夫也没,我什么都不要了啦!”没办法,刘德兴只好和妻子逃进山芭,当天夜里,二人偷偷地跑回家,要拿点鸡鸭食物时,发现母视仍平安地在家。而父亲却被日军包围,绑到回教堂去了。次日他父亲便被带上山活活的晒死,仅有的尸骨才在後来被拾回。当时被抓的有十几人,有的被带到了Ayer Hitam海口处决,也有的被放了回来、日据时代,单单Parit Yaani这个小地方就有几十口人命牺牲了。

    正当日本人要投降时,Parit Yaani又发生了排华事件。那时日军从正路撤离时,有巫裔情报员在日军身边对居民指点,接著日军便将那些人抓出去。有的被杀,有的获释,日军一撤,对岸的巫族便过河来攻击他们。刘德兴一家人纷纷逃离,有的居民据说被对方擒去,但没被杀。Pari Yaani这一岸的巫族则与居民相处融治,之间并没有发生冲突。

    这件事过後居民们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刘德兴也继续了割胶的艰苦工作(之前,他曾当过两年多的猪肉屠夫,後来因英政府的限制而改行。)英殖民时代,在一位有经验的明友提议及协助下,新合成诞生了。从此刘德兴便经营杂货店,货物以自己的船只从峇株巴辖运来。该店至今也有50多年历史了。

    英殖民政府实施紧急法令时,曾将山上的居民迁栘至河边,凡被涉及的居民都会给予23百元的赔偿款项。然而这一“新村”并没有被铁栅围住,居民也可自由出入:英殖民政府将居民组成AP自卫队,後来又改组为Home Guard。这段期间,马共仅来骚扰他们一次。而在这次骚扰中,居民们使用了英国人给子的枪械与共产党进行火拼。枪林弹雨下,他们以沙包、盐包(150斤一包)抵挡,最终将马共击退。至此以後,大家都安乐的生活。


 右一为刘德兴,右三为杨龙角,中间者为巫许木兴。

资料来源:《潮人拓殖柔佛原始资料汇编》,页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