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太早站上『起跑点』

别让孩子太早站上『起跑点』


司徒达贤

台湾的问题在于筛选机制或竞赛起步太早,
迫使年轻人从国中开始就不得不参与这场生存竞争的比赛。
要真正落实生命教育,必须先改变升学制度。

    从前没有「生命教育」这个观念,我们都是从生活中学习如何与人相处、面对挫折、尊重别人、建立自信。年岁增长,逐渐不再有父母师长的耳提面命以后,也不得不在内心试着发展自省能力,对自己的情绪、无知、私心等,时时进行检视、检讨与修正。

    近来大家严肃地讨论生命教育,甚至将之视为教育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表示仅依赖每个人的自我努力,已不足以达到上述这些目标。为什么以前可以自行获得生命教育,而现在不行?追根究底,主要原因之一是,升学制度对年轻人身心成长所造成的压力与扭曲,使许多人失去了这方面自我学习与成长的能力。

    本文的核心观念是:几十年来,我们的制度将中学学业成绩与个人前程过度连结。如果此一连结能够解开或脱钩,大部份的问题应可获得解决。

孩子的「起步」太早

    换言之,为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任何社会都不得不设计一些筛选机制,让少部份有潜力、求上进的人有机会接受菁英教育。台湾的问题在于这些筛选机制或竞赛起步太早,迫使年轻人从国民中学开始就不得不参与这场生存竞争的比赛。大家所相信的基本规则是:国中时代就必须对课业全力以赴,因为考得上好高中,才有机会上好大学;上了好大学的好科系,才能出人头地。

    面对这样的竞争规则,任何一位父母都不敢让子女输在起跑点上,因此大部份学生,在国中时代即专心致志于人生的竞争,不仅学习的广度受到压缩,而长期不断的考试与升学淘汰,也为大多数年轻人带来终身难忘的挫折感与受伤的自我意识。

    以上是问题的成因,然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一九九一年,我接受大考中心委托而研究设计的一个方案--「预修甄试」,似乎还可以再考虑一次。

    方案很简单:高中生毕业后参加全国会考,通过及格标准后,有意愿继续读大学的人,前往大学预科修读大学的基础课程(当时针对社会科系建议的课程是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绪论),一年以后再参加全国统一命题的联合招生考试,依考试成绩填写志愿分发就学。

    当此升学制度建立后,便可更进一步推动五年一贯制的中学教育,省去「三年一考」的麻烦。

    「预修甄试」方案的优点甚多,因篇幅所限,只能简单列举如下:

    第一,中学的成绩不再成为进入大学的依据,青少年时期为了升学而造成的身心压力、挫折咸得以大幅减低。长大成人后,回忆起中学生活,不再是萝魇一场。

培养多元广博的学习

    第二,「学习」本是天性,许多大学生学习积极度不足,是因为在中学时期被填鸭式教育「搞坏了胃口」,对上课读书产生反感。若将读书的「工具性」抽离,大家自然会继续维持儿童时代对事事都感兴趣的学习态度。

    第三,去除了升学考试的压力,中学生可以广博地吸收各方面的知识,从多方面来探索自己的潜力与兴趣。理想中,五年一贯的中学教育,应广泛地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史与艺术美学这些「学科」,以及工艺、簿记、家政等「术科」。各种体育及课外社团活动当然也不能少,因为这些都是「全人教育」或「生命教育」的基础,在青少年时期即能有这些广博的接触与学习,将来的人生必然更为多元而丰富。然而,若不实施「预修甄试」的升学方式,这些理想永远不可能达到。

    第四,高中会考之目的不在评断学习成就的高低,而只是确保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达到可以及格的标准,这是中学教育的品管机制。有相当社会经验的人都同意,很多学问或知识,「知道就好」,不必为了多两、三分而记得滚瓜烂熟。

    第五,就社会人力结构的合理性来看,本来即不是人人都需要读大学。在此制度下,年轻人可以延后至十七、八岁再决定自己是否应该读大学,或进入技职体系。不需要在十三、四岁就为一个完全无法理解的「大学教育」而牺牲那么多。甚至误认为只要现在努力几年,将来进了大学即可「休养生息」,此一误解所造成的扭曲现象是:在成长发育期间是人生最用功的阶段,进到大学以后,本应好好做学问的,却因为长期累积的学习倦怠咸而散慢地过了四年。

    第六,网络发达与信息普及,使青少年从各种管道接收了太多未必正确的观念。此一升学制度可促进他们学习范围的广博,而交互式或更活泼的教学方式也会大幅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并进而协助他们更能有效选择吸收外界信息,乃至于确定人生方向。(作者为政大企管所系专任教授兼财团法人商业发展研究院董事长)

天下杂志2009年教育特刊2009.11.18 pg.30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