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从扫厕所都是好教材
处于叛逆期、对前途感到迷惘的青少年,该如何让他们懂得爱自己、爱别人、爱大自然、爱世界?
日本,从扫厕所开始。
怎么跟孩子谈生命教育?看看宫崎骏的动画就知道。
宫崎骏的作品,往往隐含生命教育的意义,以不说教的方式,让孩子懂得爱人、疼惜大自然。
例如,《崖上的波妞》中,小男孩宗介在海边发现还是小金鱼形态的波妞,承诺要照顾她、保护她。《龙猫》里的小月,牵挂若住院的妈妈,还得帮爸爸照顾妹妹小梅,而拥有童心才看得到的龙猫出现,让这对小姐妹领略到天地的神奇奥妙、以及对大自然的尊敬。
喜欢小孩的宫崎骏,将生命教育融入自己的作品,也将这样的理念传达给吉卜力工作室的动画团队。在会议室里,摆着满满的儿童文学,只要宫崎骏说什么书好看,员工也都会跟着看,将爱护孩子的心意,透过动画来传达,让孩子们也懂得爱自己、爱别人、爱大自然、爱这个美好的世界。
从扫厕所学同理心
那么,处于叛逆期、对前途感到迷惘的青少年,该如何让他们学习尊重与同理心?
从扫厕所开始。
日本「扫除道」,是汽车零件公司皇帽(Yellow Hat)创办人键山秀三郎所发起的一套「从打扫厕所中,学习管理哲学」的理念。这也是统一超商董事长徐重仁连续七年发动企业扫厕所运动的源起,看似简单的扫除,尤其是打扫一股人认为肮脏难闻、最不愿意碰的厕所,其实可以发展出有逻辑、有方法、有组织力与行动力的「清扫哲学」。其中的关键精神,就是「凡事彻底」、「感恩借福」。
前东京副知事竹花丰在担任广岛警察本部部长时,就曾透过扫厕所来感化飚车族。当时,广岛的飚车族非常嚣张,严重威胁治安,即使被捕,释放后依然故我,甚至变本加厉。竹花丰认为,这些飚车的孩子走上岔路,大人应该及时拉回,而不是放弃他们,或认为「关起来就好」。因为,这些迷惘的青少年只是想要得到团体认同感,希望别人注意到他们的存在。
竹花丰从键山秀三郎的「扫除道」得到启发。他诱导飘车族思考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并争取社会大众的认同。于是,他带领这群青少年一起打扫公共厕所。有人半途落跑、有人应付了事,但也有许多飚车族本来有点厌恶扫厕所,后来却愈做愈起劲。他们说:「不知为什么,就是不想输给别人,希望把自己负责的马桶扫得比别人更干净!」结果,推动飚车族扫厕所之后,广岛犯罪率三年内降低三七%。
这样的「扫除道」,让青少年从中理解并体会清洁人员的辛苦,尊重看似卑微、却具有意义的工作,进而培养同理心。这是一种在课本之外、身体力行的生命教育。
五感与心灵的距离
日本文部科学省(教育部)以「活出生命力」定调,推行生命教育政策。包括三大主轴:「健康的身体」、「富有人性」、「确实的学力」。并邀请心理学家兼作家河合隼雄领衔编纂《心灵笔记本》道德教育教材,广发给各中小学。
主要做法包括:-、以阅读培养孩子的理性与感性,并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二、对电视、网络、电玩等可能传递性与暴力的媒介,妥善防治与管理。三、学校之间在生命教育方面互相合作。四、设置「心灵导师」,培训相关师资。五、各县市指定「体验活动促进小区及促进学校」,让学生实际体验各种生命经验,例如让城市的孩子到农渔村体验山林海洋之美。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从实际体验去学习生命教育。这也正是日本生命教育研究会会长近藤卓所主张的「五感教学法」。
近藤卓认为,五官的感觉是达到心灵触动最直接、最近的距离。例如,孩子感受母亲的爱,包括透过「视觉」记住妈妈的笑颜,以「嗅觉」呼吸妈妈的味道,以「听觉」记住妈妈的声音,以「触觉」感受妈妈的抚慰,以「味觉」将妈妈做的菜烙印成心中永恒的美味。这些透过五官的感知,让孩子产生心灵的触动,对事物的感受更敏锐,懂得以不同的方式去认知这个世界。
此外,「共感」也是生命教育的另一关键。无论是正面的情绪(喜悦、兴奋、快乐)或是负面的情绪(不安、愤怒、哀伤),甚至面临绝望、死亡等经验,都应该与孩子共享、共感这些情绪。透过跟家人、朋友拥有共同情感的经验,让孩子咸觉到自己不是孤零零一个人,有助于孩子接纳自己现在的样子,并能够去体贴别人的感受。
生命教育是一项不能只靠课堂上讲课来教授的课程。日本透过生动的教材、实际的体验,让学生在感知中学习生命的价值与真义,值得参考。
天下杂志2009年教育特刊2009.11.18 pg.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