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中发展策略

大马华文独中与技职教育

独中发展策略
黄复生

(一)回顾与前瞻

    当我们谈及独中应采取什么策略应付新时代的冲击,以确保生存与发展的时候,我们必须先回顾一下60年代迄今独中的生存与发展概况。

(二)六十年代

    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十年,改制的压力、外来势力企图利用华校的困扰以及华社对独中的信念不够坚定,使各地的独中为各自的生存而惨淡经营,自顾不暇,以致缺乏彼此联络,互相观摩。董教总当时最主要的任务是必须团结一切力量以争取华教的权益。

(三)七十年代

    到了七十年代,华社恢复对独中的信心,学生人数因而逐渐增加,基础好的独中开始扩建校舍,增添设备,愈办愈好。比较保守的独中虽也有进步,但步伐缓慢,以致两者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大。幸亏董教总加强组织,设立独中工委会,开始了全国独中运动,在精神上领导华教。不过,在办学方面各独中则仍然各自为政,沟通尚嫌不够,并未实际上真的集中全马办学的人於一堂,寻求更有效更积极的办学策略。

(四)八十年代

    过去的十年是我们马来西亚华教的丰收时代。上述各种缺点都或多或少有些改善,尤其是独中统一考试的学术资格获得多方面的承认,加强了我们的信心。80年代初是电脑资讯急速发展的时期。华文独中对电脑教育的注重并不落在其他源流学校之后,一些大型独中的校方率先引进电脑课程,正如70年代的扩建校舍及设备一样,因此带动了其他独中友校一同发展。接下来是独中工委会设立技职教育局,以实际援助各校的行动配合大力宣传,自一九八七年以来华社普遍接受技职教育概念,已有多间独中开办或即将开办技职课程。在目前阶段师资缺乏是最大障碍。无论如何,这是好的开端,也是董教总及独中工委会已经落实领导的表现。希望秘书处今后能够继续努力,迎接时代的挑战,任重而道远。

(五)检讨与建议

    董教总及独中工委会必须顾及全面的发展,而不应把重点太集中於成功的方面,以致忽略了其他许多也是同样重要的部门,例如技职教育的统考制度,师资教育,照顾小型独中的发展,制定各校待遇的准则或指导方针,以及华教接班人的培训等。

(六)九十年代全国的独中应如何发展?

    进入90年代,独中的发展形势与过去60至80年代大不相同。这是因为资讯科技的高度发达以及大马引进外资,经济复苏带动工商业各方面大幅度扩展,生产自动化与电脑化,一切都朝向高科技的方面迈进。处境好的独中应该趁此机会募集资源,尽量打好经济基础以备周期性的经济缓慢期来临时能够应付自如。与此同时,最明智的策略应该是在这时期尽量进行筹款活动并设立基金而不急於扩充建设或增添设备(除非迫切需要者则另当别论)及储存资金以生息,准备於下次不景气时才进行扩建校舍计划或添置设备,因为这样做可以节省成本。

    80年代末期我们已清楚看到有些处境较优越,同时组织也较健全而人事关系和谐的独中已经高速度成长。它们为应付学生人数的增加而大兴土木,增添设备,办得有声有色。它们育能力付出较优厚的待遇而聘得较合格的师资,并因设备够水准而吸引更多学生。反之,处境较差而比较小的独中不但招生成问题,师资方面也受到经济复苏就业改善及国中争聘师资的压力而发生危机,有者因这两种因素的困扰无法解决,面对关闭之隐忧。在这种情况之下,董教总必须假以援手,由独中工委会与各州董联会领导发动群休力量以解救其困境。其原因在於过去二三十年的形势转变较慢,容易应付而今后则转变速度太快,非借助外力,这类小型独中实不易单凭其本身的人力物力以突破困境而能推动其发展计划。我们必须将全国六十间独中,当作是华教一整体,务求每间都能茁壮成长而不忍看到任何一间独中因生存危机无法克服而关闭。

(七)今后应如何协助小型独中克服困难和推动发展

    董教总及独中工委会的成员因有各自的事业,希望他们拔出太多的时间去执行会议的决策是不实际的。我们今后必须加强秘书处的组织,必要时应增聘专职的人才,以便策划工作和执行一切议决案,普遍照顾各方面的发展及各州独中个别的需要。

    当然,经济的筹措也应由全国各州及各单位共同负责起来。

    至於如何以实际行动协助小型独中克服困难和进一步地推动发展,我建议以下各点,以供参考:

    1.派出访问团与小型独中的董教代表交换意见,深入了解其所面对的困难及发展上的需要。
    2.向小型独中提供意见及必要之协助,包括精神上的协助,例如:
      A.推荐义务顾问以提供策略上的意见;
      B.安排与邻近的大型独中结为“联系友校”或“姐妹学校,以便在人力上互助以及在其他方面进行合作,包括招生工作等。
    3.如小型独中确有需要经济上的支援时,可发动较有能力的独中的董教学人力物力协助其筹款活动,包括在其本地或到外地筹款。
    4.惯彻独中一家亲精神的实践。

(八)今后独中课程内容与检讨

    为了配合时代进展,今后独中的课程必须经常加以检讨,务求适应升学或就业的实际需要,对於不需要或过量的内容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加以删除而以实用的教材取代之。但是实行之前,必须由各单位提呈独中工委会,经过周详之研讨与议决后,始以统一的步骤实行。

    以下是值得考虑的两个问题,希望同道们能够共同探讨,以便达致一个结论:

    第一:可否在初中正课以外普遍教导生活技能科,目的在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以便他们在高中阶段凭兴趣选修技职科,同时又可训练学生掌握独立生活的技能。
    第二:在高中阶段,尽量引进技职教育而减少浪费那些无法升入学术性大学的高三毕业生的时间与精力,使他们进可升入工艺大专退则可愉快地就业。

 (见1992年5月董总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