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是一个民族的自我追寻

政治寓言——丁贤说故事


BM是一个民族的自我追寻
郑丁贤


    很久以前,这里指的是我念小学的时候,它的名字足Bahasa Kebangsaan。小学第一堂课,老帅说,“BK”的意思是国家的语文,叫着国语。

    几年之后,“BK”不见了,取而代之的足Bahasa Malaysia,马来西亚语。老师说,我们的国家叫马来西亚,所以,国语就是马来西亚语。

    80年代后期,BM还是BM,不过,“M”不再代表Malalaysia,而是Melayu,即是马来人的语文,或是马来由语。

    二十几年后的今天,“M”字母历经寻根之旅,如今,又认祖归宗,回到Malaysia的宗祠。

    很多人说,换来换去,还不都是一样;国语就是马来由语,也是马来西亚语:名字不同了,但是,这一科考试不及格,还是一样拿不到文凭。

    表面上,真的没有差别,是文字游戏,符号转变而已。

    但是,深一层思考,这一个过程的不断变化,其实是意识形态的蜕变,以及身分认同的挣扎。

    否则,干嘛老是换名称?你我的名宁,数十年来,始终如一,怎么又不换个新的!

    在语言学上,其实没有所谓的“国语”,或是“马来西亚语”。只有“马来由语”。

    马来由语,早期是整个“努山塔拉”(Nusantara)地区,从马来群岛、印尼群岛,乃至泰南,非律宾,婆罗洲的其中一种用语。

    尤其在马来半岛和廖内群岛,马来由语更是通用语(Lingua Franca),将这片海洋世界的人民连系在一起。

    印尼从荷兰人手中取得独立后,苏卡诺总统要找一个可以通行印尼各地的用语,结果,他相中了“马来由语”,而不是选择爪哇语;原因是马来由语比其它地方语文更加流通于努山塔拉地区。

    于是,马来由语披上了一个新的政治身分,就是印尼语(Bahasa Indonesia),成为一个国家的官方语文。

    这是马来由语第一次摆脱它单纯的地理和民族属性,成为国家认同的一部分。

    按下来,马来亚建国,马来由语作为马来民族的共同语文,理所当然的被定为国语,从而展现马来人的主权地位。

    敦拉萨时代,“国语”改为“马来西亚语”,进一步的将它国家化,以便和“印尼语”有所区别。

    80年代后期又改为“马来由语”,可以说是马来民族寻找特定身分,以及自我认同的一种努力。

    换句话说,它从国家的认同,回到族群的认同,突出了它的民族特质:这也是当年安华世代的“新马来人”,追求马来民族复兴的一种表征。

    绕了—大圈,今天它又回到Bahasa Malaysia的位置。当然,这也是出自政治考量,以便再确定它的官方地位,以及使它在政治上涵盖了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国民。

    一个名字,透露了一个民族长期的自我迫寻,以及身分的交战。

2007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