淙淙巴冬河——巴冬华人社会发展史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Parit Jawa
作者:邱克威、蔡慧钏
出版:麻属巴冬永春会馆
Persatuan Eng Choon Huay Kuan Parit Jawa,
Muar
地址:163-25, Jalan Jabbar, Parit Jawa, 84150
Muar, Johor, Malaysia.
排版:晗
封面设计:蔡立豪
封面照片:巴冬全市鸟瞰图(陈立汉提供)
封面题字:吕振端
版次:2019年1月,第一版第一印
印数:1000本
序
林意
2016年下半年,就在老山(老冢)的山脚下,和研究员蔡慧钏小姐见了面,说起巴冬武吉摩地区百多年的拓荒史,有需要加以挖掘,编著成书,加以定位,永载史册。
2017年5月的某夜,就在巴冬渔村的海边嘛嘛档与邱克威教授和蔡慧钏研究员约谈,他们提出研究巴冬与武吉摩历史的计划,并由巴冬永春会馆主持其事。
这是一个天赐良机。我心想永春会馆百佘年的历史,未曾出版过一辑一书;更何况武吉摩和巴冬还拥有麻坡地区最早的两座庙宇,但至今却未曾对这个地方的历史进行过较全面的论述。如今能搭上这一趟历史列车,善莫大焉;尤其巴冬永春会馆作为最早的华人社团,这个历史任务当然是责无旁贷的。
由邱克威教授和蔡慧钏研究员牵头领衔的这个研究计划,经过数次洽谈商议工作、经费、出版诸事项,再经过会馆理事会全体一致赞成通过,这项别有历史意义的工作,真是“天官赐福”,给了会馆无比的荣耀。
这项研究计划2017年5月开始酌商,8月开始工作,直至2018年12月成书出版,费时一年多。
与此同时,我仅代表会馆向所有赞助者,提供资料受访者,尤其是张礼铭乡长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档案、资料。你们的功德,铭于腑中,永载史册,谢谢你们。
2018年12月
序
抢救保存地方史——《淙淙巴冬河——巴冬华人社会发展史》序
郑昭贤
喜见一本新的麻坡地方史面市。
2018年4月,麻坡漳泉会馆出版《麻坡抗日史》,不到一年,巴冬永春会馆又出版《淙淙巴冬河一一巴冬华人社会发展史》。双喜临门,可喜可贺,希望今后还有其他麻坡社团推出以史料研究为重点的纪念刊,让编写华人奋斗史成为风气,麻坡重现昔日文化城的雄风。
时光流逝,事过境迂,先辈的事迹和精神日益为人淡忘。华社乡团会馆有责任出资,请文史工作者搜寻研究,记载华人开发这片·土地的贡献,遭遇的甜酸苦辣,历尽的沧桑。希望后辈读到这些史料,了解先辈在这片土地落地生根的不易,从而继承先辈精神,面对逆境,自强不息。
巴冬永春会馆高瞻远瞩,为抢救华族历史,作出努力,应获赞赏。学者邱克威博士和蔡慧釧,为挖掘历史,奔波调研,整理史料。他们的努力,终有成果,应给掌声。
近期发现,官方史书,华族事迹和贡献,份量不足,不合比例。其原因不言而喻。所以只有华族本身,华族学者,加强努力,才能让先辈的历史很好地保存下来,让后辈继承下去。可见华族学者加倍努力,发掘先辈历史,意义重大。
早年华人到巴冬,从19世纪60年代末华工前来采锡算起,到今天巴冬地区的昌兴,风风雨雨百多年。华人对巴冬这片土地的贡献,功不可没。
百多年前,华人在这里落脚,投入资金和血汗,开采锡矿、兴建寺庙、学校,成立会馆,开杂货店,勤劳经营,供应日用品,收购土产,外输出口,出海捕渔和种植胡椒、甘蜜、椰子和橡胶等等,促进巴冬地区的经济发展。
他们历尽沧桑,除了与热带雨林奋战,勤奋创造财富外,日军南侵前,经历激情的筹赈运动,日军统治下,经历万般苦难,到二战结束前后,又经历种族冲突灾难。再到二战后,他们经历紧急状态、新村、黑区的苦难,直到独立。《淙淙巴冬河一一巴冬华人社会发展史》录下这段路程,不让后人遗忘。
《淙淙巴冬河一一巴冬华人社会发展史》出版后,希望能见到其他麻坡地方史陆续面市,填补麻华人史的空缺。麻坡还有不少丰富的华人奋斗史有待发掘,如巴莪一带的麻河沿岸原港脚区,蕴藏丰富的港主史料。东甲金山脚下一带,玉榭一带,先辈前来淘金和种植的历史,也有待发掘。希望有朝一日,有学者投入精力挖掘,整理成书,生动呈现。
2018年12月
序
《淙淙巴冬河——巴冬华人社会发展史》序
廖文辉
华人村落和市镇的研究,除了一些比较知名或大城市,如麻坡、诗巫、新山和太平等,较受到关注,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他不知名或小村镇,就乏人关注。即便如此,这些大城镇仍有许多有待发掘和深入研究的空间,迄今除了华人新村,有较多从大的面向进行整体论述,或从人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切入以外,马来西亚华人村镇研究,不论在文献、内容、方法和理论上都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有见及此,笔者在2013年尝试以一个彭亨内陆的新村为试金石,从传统方志的角度切入,进行了一年半的田野,成果结集出版为《直凉华人志暨资料汇编》,在文献资料或内容的收集方面分成如下十个部分,即舆图、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社团、教育、宗教、文化和人物。同时也必须搞清楚村镇的方言籍贯和姓氏,这些都是华人聚落在建立时具有主导或影响的元素。
2016年,笔者在这个成果的基础上,发表《马来西亚民间华文历史文献的类别及其对方志研究的作用》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6年9月第3期,页80-88),进一步提出华人村镇的研究必须以地方上的民间文献为主,官方文档只能作为辅助作用,并且整理出八大类别的民间历史文献,即特刊、碑铭、口述资料、旧照片、义山文献、日记和书信、乡音戏曲和其他。其次提炼出“历史序列”和“组织序列”的地方村镇研究的方向或内容。“历史序列”是指庶民百姓在大时代的生活史,其中涉及方言籍贯和人口分布;“组织序列”是指聚落得以自主完整运作所必须具备的元素,这些组织计有神庙、会馆、学校、商店和义山等。
有了上述基本文献、内容或方向,接着就是如何落实这套思路,故此细致化深入的针对单一村镇进行研究,是不二法门。《淙淙巴冬河一一巴冬华人社会发展史》无疑就是最佳的示范。全书共六篇,极为详尽的论述巴冬的历史、经济、社团、教育、庙宇和义山等各部分。第一篇属于历史序列,后面四篇属于组织序列,至于经济比较复杂,可以是历史或组织序列,端看从哪个角度处理。
历史篇所处理的两大块几乎是所有村镇研究都必须优先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一是其开埠历程及往后的发展,第二是村镇的方言群体结构和姓氏分布情况。巴冬的开埠主要乃锡米和渔业,往后又有港主进来垦殖,到20世纪初期成为一个以割胶为其命脉的村镇。本篇从早期开埠历史往下叙述日据前后排华事件如何爆发,以及马共的活动,清楚看到村镇的历史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也梳理了村镇各籍贯,尤其是闽南和潮州、永春和南安人的关系。
将经济篇置于历史篇之后处理,无疑是很精确呈现村镇发展的历程,因为是经济活动让移民开始聚拢,逐渐形成村镇,而移民所以能够移入,是因为有便利的交通,所以此篇起始即论述火车作为巴冬的主要交通工具的重要性,是掌握了村镇发展的脉络。至于往后各篇,如社团、教育、庙宇和义山,孰先孰后,则视发展情况而论,无法一概而论。在巴冬,很明显地,先有庙(1870年代),然后是社团(永春会馆,1882)。至于几座较老的义山,当中最早的墓碑(1891年)显示19世纪末就已经出现义山。学校最后才创建(大约在1920年代),是相当典型的马来西亚村镇早期的发展模式。
在史料应用方面,除了少量的档案和报纸,基本以民间历史文献为主,如社团特刊、碑铭和照片,尤其是口述材料极为关键,这些文献不仅填补官方史料的不足,而且成为建构地方史的主体。作者也很好的将田野采集的资料加以制表、画图,并附上老照片来论述巴冬的历史,可谓掘地三尺,详尽一切能掌握的材料。
第一作者邱克威,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目前是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文系的助理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学研究,近年开始调查马来西亚方言,同时兼及地方华人历史。最新的成果为《马来西亚华语研究论集》;第二作者蔡慧钏,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目前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硕士生,有志于地方文史的研究。本书著述的因缘始于克威在2016年在峇株巴辖(Batu Pahat)与巴口(Bakri)进行晋江人方言调查,后来在巴冬人慧钏的协助下,也到巴冬了解当地历史并进行潮州方言的调查,且取得不俗的成果,因此克威向慧钏提出整理巴冬历史的建议,并向麻属巴冬永春会馆提出申请,计划为期一年,从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最终成果将出版为专书。
克威难能可贵,在进行语言调查的同时,为了了解地方的历史背景,结果一头栽进地方村镇的研究,至于慧钏本科毕业就有志于华人地方文史的研究,实属难得,并在短期内出此成果,值得鼓励,故此愿意为其撰写序文,以励来兹。
是为序。
2018年11月25日
于台湾屏东大学访学期间
目录
序01——林意
序02——郑昭贤
序03——廖文辉
引言
●历史篇
概述
开埠发展
方言帮群
●经济篇
概述
锡矿
石矿
麻坡铁路
种植业
渔业
市井生活
●社团篇
概述
巴冬永春会馆
巴冬杉岭公会
巴冬潮州会馆
巴冬中华公会
巴冬渔业公会
其他社团组织
附录:巴冬地方议会
●教育篇
概述
真光华育学校简史
华明学校简史
启新学校简史
善才小学简史
育明学校简史
林蒙学校简史
新民学校简史
文林学校简史
华侨学校简史
育贤学校简史
●庙宇篇
概述
仙师宫
翠美宫
南亭寺
附录:巴冬基督教长老会
●义山篇
概述
义兴山
广东公冢和福建公冢
永春公冢
福山亭
其他义山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