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的历史
陈平
一位在马来亚森林里领导反英反殖战争12年的游击队领言袖的回忆。
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
"回首逝去的岁月,我总是小心翼翼,以免自己掉入美化过去的陷阱。我的生活毕竟也太少事物能让我为陈年旧事撒谎。”
陈平,《我方的历史》
《我方的历史》不与记载显赫功业的当代名人自传作任何形式的比较,也不在于炫耀什么令人惊叹的才干或展示什么天赋能力。
《我方的历史》是一份特殊且稀有的历史文件,它记载一个与同志们并肩携手向日本及英帝国宣战的人。
二战结束之后,重返马来亚的殖民统治者应伦敦的指示,授予陈平两枚奖章及一枚大英帝国功勋章(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OBE)。这些所谓的殊荣是颁给日治时期在马来亚为英女王服务的有功人士。
然而,这些诱惑毕竟无济于事。
为了扑灭陈平率领马来亚共产党燃起的革命火焰,英国发动了历时12年的打击共产党运动,而且为了合法化它的行动,英国不以“战争”称谓这场不折不扣的战争,而是称之为"紧急状态”。英国曾表扬陈平为抗战英雄,如今却将他重新标签为“恐怖分子首脑”,并重金悬赏缉捕他——无论死活。
超过半个世纪之后,陈平依然坚定如昔。
“我无法将OBE勋章当作生命的重心。我那年代的人梦想着消除马来亚的英殖民主义。对此,我感到自豪。”
我方的历史
陈平
伊恩沃德(Ian Ward)著
诺玛米拉佛洛尔(Norma Miraflor)
新加坡
Media Masters Pte Ltd出版
我方的历史
Copyright(c)2004 by Media Masters Pte Ltd
原著:My Side of History
作者:陈平
翻译团:伊恩沃德(Ian
Ward)
诺玛米拉佛洛尔(Norma
Miraflor)
翻译团:方山、黄国芬、黄永安、李万千、李亚遨、林金树、林友顺、彼岸、杨培根、叶瑞生、郑昭贤、庄迪澎
美术:叶玉佩
出版:Media Masters Pte Ltd,
Newton Road P O Box 272, Singapore 912210
Email:medmas@singnet.com.sg
Fax:(65)64842559
封面及封底彩色照片:Demetrio Miraflor
印刷:Mui Kee Press & Co. Singapore
初版:2004年10月
凡本著作任何图片、文字及其他内容,未经本公司同意授权者,均不得擅自重制、仿制或以其他方法加以侵害。
ISBN:981-05-2075-1
Printed in Singapore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前言
1998年夏天我第一次也是唯——次去英国。我花了一些时间先后到坐落在克佑区的档案局(Public
Record Of fice, Kew)及牛津大学的罗得家族图书馆(Rhodes House Library)查阅马来亚紧急状态文件。这些工作是为了能让我更清晰了解那场牺牲了我四、五千名同志的战争。
发掘1940年代末叶及1950年代伦敦的政府官员究竟在策谋哪些反叛乱运动以打击马来亚共产党,至少可以说是一项求证工作。正当我和我的同志们在祖国的险恶森林里艰苦跋涉之际,英国的政治宣传已在全世界流传,而这项求证工作让我得以评价这些宣传。
在丘园及牛津查阅档案之后,我收集了大量解密报告书,但这些文件不只取自档案局,也取自伦敦的皇家战争博物院(Imperial War Museum)及堪培拉的澳洲战争纪念馆(Australian
War Memorial)。这些文件成了我的个人存档,我也因此愈加肯定当初不急于讲出我的故事是个明智的决定。1989年12月2日在泰国南部的合艾签署和平协议之后,有些人即刻游说我出书。我没有同意。这有两个原因。当时,我只说出较明显的一个理由。我说,我需要时间。我首先必须调整和平协议签订之后随之而来的新的安排与规定。我一生的岁月都于在野政治中度过,我得确定我们与泰国及马来西亚共议而成的和平新概念,能让所有人受惠。
第二个原因不容易说清楚。我同意我们必须说出我方对紧急状态的看法,但时机还没到。我还在领导武装斗争的时候,伦敦及吉隆坡的权力中心说些什么,有些什么决策,以及下了什么命令,我只能接到含糊的报告。我要求自己重新检验那场战争时,能有文件佐证我的看法。缺乏这些文件佐证,那些居心不良的批评者便能轻而易举地反驳我的分析,并将之贬为毫无确实证据的愤恨及无中生有的谎言,再不然就像杰拉尔德邓普勒(Gerald Templer)的嘲讽口头禅:“共产党人的典型废话。”像我这样陷入困境的人,尽可能保持平心静气,是十分重要的。
英国排山倒海的宣传材料已成功将我刻画成一个“恐怖分子首领”。紧急状态是纷至沓来的宣传所营造而生的一场冲突。我绝不以任何方式自我开脱,说我们从不偏爱游说工作。我们肯定曾经做过,但是丘园的文件证明了,马来亚共产党的宣传工作简直微不足道。原因很简单:我们并不是在宏伟建筑物里的办公桌上伏案疾书之辈。我的军队不停地颠沛流离与重组,又要承受粮食短缺的折腾。可以这么说,我们最犀利的武器就是我们的理想主义了。我们毫无诡辩的技巧,在一个又一个栏目里撰写花言巧语误导读者。我们只是粗通文墨、性急及缺乏经验之人。我们的公告行文朴实无华,而且直截了当,一目了然。
2000年初,伊恩沃德(Ian
Ward)联络了我。我记起读过他在伦敦《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的署名报道。他已经退休12年了,而且还成了一位历史学家。我知道他曾是一名战地记者。我想起他发自越南及“第二紧急状态”的报道。他没必要对我提起我们政治立场的差异。他在上述死硬派保守党的英国报章工作了25年。沃德说,他一直对紧急状态深感兴趣,而且实际上过去多年来也断断续续地加以研究。既然那是一场游击战争,就其本质而言,紧急状态必有未为人知的一面,而我正是探索这个未勘察过的地带的钥匙。他要听听我的故事,但他补充说,他的政治立场并没有改变。
于是我们开始了一段复杂且时而激烈争论的合著过程。从一开始,我们就约法三章,谁都不成为彼此的“配角”。例如,我煞费苦心向沃德解释,为何革命同志不会将革命运动中遭遇的挫败当作“浪费时间”。沃德则坚持本书不能让人读来像是一本宣言。
本书另一位作者兼编辑诺玛米拉弗洛尔(Norma Miraflor)的加入,对已延误了的撰写工作大有助益。米拉佛洛尔自称为“嫁给沃德的‘顽固资产阶级分子’”,她总是保持冷静,并且扮演鲁仲连的角色。然而她发挥的作用却不仅如此。她不厌其烦地参与冗长的讨论,然后提出值得分析及记载的观点。她和丈夫一样,是个懂得聆听及善于提问的人。
沃德及米拉佛洛尔开门见山地说,他们对马来亚共产党的历史不感兴趣。他们比较关心的是紧急状态中的人性因素,以及这场历史性的冲突之中,究竟有多少真相被犹如雪崩而来的宣传所掩盖了?沃德尤其致力于搜索在武装斗争方兴未艾之际,媒体未能涉猎的情节。我们讨论及检验了这些情节,有些他接受了,有些他否决了,因为他认为将道听途说的情节或谣言编撰入书毫无意义可言。对此,我们达成共识。
读者或许会问,本书是一幅完整的画面吗?不是。理由很明显,因为它并不是马来亚共产党的历史。我也没有声称它是陈述紧急状态的一项接近全面的记录。本书只不过记载了一个选择走不同道路的人为他理想中的祖国奋斗的历程。
其他恐惧与恐怖如今蔓延全球。“紧急状态”这头怪兽乃东、西方对立——共产主义对垒资本主义的产物。当然,这个世界已有莫大变迁,与当年我选择挑战的那个世界大不相同。技术一日千里却也将大屠杀带往令人惊恐不已的田地。然而,我始终相信,再精良的武器也无法剔除人们心中对正义与尊严的渴求。
我打过两场仗,并多年以森林为家。本书既非自夸,亦非道歉。本书邀请读者理解信仰如何形成,以及冲突又是怎样开始并僵持着。同样,它也让读者透视和平如何得以实现。
陈平
2003年7月
目录
第一章 不大可能的联盟
第二章 一个华人男孩在马来亚殖民地的童年
第三章 我走上共产主义道路
第四章 地下分子成为抗日游击队战士
第五章 接二连三的出卖
第六章 与莱特面对面
第七章 与136部队合作成立流动部队
第八章 打不打卷土重来的殖民统治
第九章 全国翻滚的怒火
第十章 获奖——一封道歉信——加速政治对抗
第十一章 策划推翻叛徒
第十二章 消灭英国间谍——紧接而来的是OBE勋章
第十三章 被迫发动武装革命
第十四章 和丰——紧急状态颁布——20秒钟脱险记
第十五章 峇冬加里屠杀事件和英国人的宣传
第十六章 重新考虑是否让澳洲派兵
第十七章 布里格斯计划的打击
第十八章 在甲甫路的伏击行动——虚张声势的邓普勒到来
第十九章 移向北方,英国打算入侵泰国南部
第二十章 李明传奇
第二十一章 最初的和平建议
第二十二章 华玲会谈
第二十三章 戴维斯的献议,胜利的东姑,以及仍然满怀希望的政治局
第二十四章 战略性逆转
第二十五章 北撤中国
第二十六章 恢复武装斗争
第二十七章 驱逐出境者、广播电台及讨价还价
第二十八章 森林谍影与骇人的审判
第二十九章 和平之门打开
第三十章 避免了一场流血冲突
第三十一章 履行和平协议
第三十二章
流放生涯
尾注
额外参考资料
图片提供
编者说明
名词对照
谢辞
“有生以来,时至今日我才得以回顾我所形容的悬浮的历史观。我是紧急状态这一历史事故的其中一个中介角色。如今接触到解密文件,我终于能详尽地回顾紧急状态的另一面向。”
陈平在1940年1月参加马来亚共产党,当时他还是个15岁的学生。他献身于共产主义运动,战前的反英国殖民统治斗争,以及最终向日本侵略者发动游击战,这些经历将他迅速推上马来亚共产党权力结构内的各个领导职位。年仅18岁的陈平已是共产党组织的马来亚人民抗日军与当时负责在敌后方地下收集情报的英国地下136部队的重要联系人。当他还只是一名十几岁的青少年时,已被委以重任,领导马来亚共产党在霹雳州的活动。日军投降后,陈平受委为中央委员,随后又进入党的决策单位政治局。当时他只有21岁。陈平在23岁那年正式出任马来亚共产党总书记,成为马来亚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1948年6月,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时期,还有四个月才过24岁的陈平成为英帝国的首号通缉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