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左翼运动史(1938—1990)》~作者序


《砂拉越左翼运动史(1938—1990)》

作者序

本书经过数年的收集资料、参阅相关书刊文件,走访相关人物,考核查证,然后整理到撰写;再邀请当事人审稿、修正、定稿,最后出版。整个过程,可以说是费时费心、艰辛的过程。既使定稿后,内心仍然不踏实,深怕有差错或遗漏,造成误解。

笔者明白,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文化水平未达到撰写历史的要求。那为何自不量力要写呢?原因有二:一是受200011日诗巫友谊协会举办之第一次历史交流会的感染,特别是与会者中的文化人提建议,应该撰写出版左翼运动史书:二是,至今尚未有较完整的“全史”记录,而岁月不留人,今尚健在的砂拉越左翼运动参与者都已垂垂老矣,如果再不及时将当年发生的史事,整理撰写成册版,恐怕这一整个时代的历史不仅仅是空白,还可能被人任意歪曲污蔑。在现实和岁月逼人的历史责任感催促下,只好提起勇气,在诚惶诚恐中执笔完成。书中难免有错误或遗漏,或文字表达、章节安排、文章结构不恰当之处,尚请谅解。

说到左翼运动史,在砂拉越是一部现代史。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四十余年来(1945-1990年)的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民主和独立的斗争史。

回顾左翼运动史的全过程,我们发现,整个运动的始末,就是砂拉越解放同盟和北加里曼丹共产党(简称砂盟和北共)领导的群众运动史。至于其他组织团体发动和领导的运动,都是短暂或影响力弱,或是接受砂盟领导或是依靠砂盟的干部力量去推动的。国此,可以说,砂拉越左翼运动史,就是砂盟和北共的运动史。

所以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会发现,大多数篇幅的内容是涉及到砂盟和北共的斗争史。

撰写本书是依事件发生和运动发展的年间为秩序,同时尽可能遵循一个原则:力求只记述历史事迹,不评论功过是非;但做为运动的参与者,个人情绪恐难以完全避免。有涉及之处,尚请读者们谅解。关于争论性的路线、政策性问题,待日后时机成熟再研究,或汇编出版。

本书资料除了来自相关书刊、个人回忆录、砂拉越解放同盟和北加里曼丹共产党历史文件外,访问健在的参与运动者的口述历史是做为第一手资料来汇集整理的。对于不确定或有不同说辞的个别具体事件,一般都向有关人上做了求证,仍然无法确定的都在注释中加以说明。在这几年中,接受笔者访谈和提供意见资料者有:黄纪作、黄纪晓、林和贵、洪楚庭、王连贵、温贤定、沈友贵、曾佩雄、雷皓明、陈李生、卢友爱、陈文诗、余清禄等。

初稿完成后,还承蒙黄纪作、黄纪晓、洪楚庭、温贤定、黄玉芳、学者陈剑和田英成等协助审稿,并提出宝贵意见。感谢砂拉越著名历史学者田英成,新加坡东南亚历史研究学者、新加坡亚洲研究院研究员陈剑的指导,并为本书出版作序,增光篇幅。

可以说,若没有众多老朋友的鼓励和协助,没有他们的奉献,本书是不可能与读者们见面的。此特向老友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希望本书的出版,可以填补砂拉越现代史上尚缺乏、但不可缺的重要一方面的史料。更希望,将会有更多撰写人民运动和历史前进轨迹的史书面世,以丰富砂拉越这一时期的历史。


20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