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华文独中课程规划工作营总结报告


当代马华文存8~教育卷(90年代)

面向21世纪华文独中课程规划
工作营总结报告

吴建成

前言
1992820日至822日,董教总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课程局于福隆港翠林山庄举办一项“面向21世纪华文独中课程规划工作营”,汇集课程局、技职局成员与行政部职员联同部分独中校长,针对下列课题进行严肃、活泼、热烈的讨论:
1.课程规划原理与方法(杨泉博士主讲)
2.全面检讨独中统一课程(莫泰熙、吴建成主持)
3.草拟初、高中课程总目标(同上)
4.学科分类和组成结构(刘光荣、杨泉主持)
5.教学与统考课题要点(黄松奎、李华联主持)
6.个别学科的教学目标和特点(郑瑞玉、罗绍英、赖兴祥主持)
7.初、高中学科分配和节数标准(赖兴祥,陈蔚波主持)
以下为逐项讨论课题的总结报告:

1.课程规划原理与方法
首先,杨泉博土主讲了《课程规划原理与方法》,作为工作营的讨论基础,在这里杨博士着重介绍了泰勒(R. Tyler)有关课程编制的逻辑与原理,并阐述课程规划的系统。

2.全面检讨独中统一课程
接着,大家结合华文独中4项使命和6点总办学方针,就独中统一课程几个重要方面进行深人的探讨。

2.1教学媒介语
大家认为,既然中小学12年教育是基础教育,那么面向21世纪的华文独中教育,不论是在初中或高中阶段,仍然有必要以华语华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在一些暂不具备充分条件全面使用华文为教学媒介的科目(如计算机、簿记科等),可权宜以英文代之,惟用华语讲解。

2.2兼授三语
大家注意到,尽管主观上华文独中以大致相同的节数兼授华、巫、英三语,尝试做到三语并重,然而,实际效果往往是华文优于巫文,而巫文又优于英文;同时,在巫、英文的掌握方面,也出现了读、写优于听、讲的现象。
大家同意,缺乏有关语言之学习环境是造成三语掌握不平衡,读写与听讲不平衡的主要非教学因素;而教师未能以第二语文教学法教导巫、英语文,以及未能因材施教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教学因素。
为改善上述局面,独中应做到:
1.营造更有利于多听、多讲、多读、多写的巫、英语言学习环境;设置口语考试以协助克服听讲与读写能力之间的不平衡现象。
2.巫、英语文教师必须学习掌握第二语文教学法,而巫、英语文课本之编写者及教师最好同时谙华语。
3.按“能力分班”来教导外语程度有显著差距之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4.独中生除了要从感性直观的层面(多听、多讲、多读、多写)来学习外语,也要从理性分析的层面(语音,语法)来学习外语。

2.3数理科
对于华文独中数理科的教学,大家有以下的共识:
1.独中所常提的“数理科的优越性”是相对于国中之数理科而言(早期则相对于英校而言)
2.独中数理科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数学的优越性,因为华校生一般上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的语言因素。
3.现有数理科主要采用分科编制,着重各科“纵向系统”的建立,而忽视了科与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不利于掌握既深且广的数理知识与能力。
4.初中阶段之数理科编制应趣味化与生活化,降低深度与广度;同时应以综合编制取代分科编制。高中阶段理科班之数理科应以强化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为主,继续采用分科编制,惟注意科际联系。
5.高中理科应有史、地或商科的选修课,以做到“理中有文商”,而高中文商亦应有理科的选修课,以做到“文商中有理”。另一方面,高中文商科之数理科应以综合性课程编制为宜。
6.为初中部和高中文商班编写综合性之理科教科书,需长时期的努力才能实现。权宜办法是翻译市面上现成之英文版综合课本以应付一时之需。由于课程局人力不足,可考虑由外人按课程局所规定之纲要承包课本的编写工作。
7.有必要在将来编写多套适合质优、常、弱学生分别学习的数理课本,如普通科学、高级科学、纯科学。达成因材施教的目标。而统考试卷亦按学生程度不同之需而有所区别。
8.现有的高中数学教科书内容缺乏应用数学(如统计学、力学)。长远来看,这种偏差有必要加以纠正。
9.现有的理科教学偏重理论学习,忽略科学实验。实有必要纠正这种偏差。设科学实验考试将有助于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发展。

2.4技职科的设置
由于近年来国内外形势发展产生重大之变化,经济与科技竞争逐渐形成主流,华文独中的办学重点有必要作出相应的战略性调整,除继续负起维护民族教育与文化的特殊使命外,尚须积极负起为民族经济培训人力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一般使命。因此,独中有必要发展技职教育,走向学术与技职教育兼顾的综合教育方向。
大家认为:
()华文独中必须以工职和商职科为课程设置之重点。由于1986年工业大蓝图里电子电工业占55%,因此工职科的开拓宜以电子电工科为主。类科如机械、纺织与化工科目亦日渐显得重要。
()各独中应以其所处环境而设工职类科,即使办同一种科系,其课程重点亦须因环境而异。
()独中必须在高中分流,设置商职班,并以会计、经济及商业学取代现有商科班之簿记与商业概论,以提高商职水平。
()上述商职科课本乃以华文编写,华语教学。考虑到当前工商界仍以英文处理帐务,有关商职科之习题可采用英文。
()由于财力所限,独中宜从低成本之工职类科起步,争取民族资本家之支持,逐步开设多元工职类科。
()在发展技职教育方面,独中应以培养中、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创业者为主要目标;切莫沦为廉价劳工的职业训练所。

2.5艺能科的处理
艺能科是指体育,美术、音乐及生活技能等科目。对于艺能科,大家注意到:
()尽管艺能科是华校五育平衡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体、群,美育),然而,它们往往不能得到良好之发展。
其原因有:
(a)艺能科往往是考试取向政策的牺牲对象;
(b)独中普遍缺乏合格的艺能科教师,尤其是体育和音乐教师;
(c)独中缺乏一个有利于艺能科发展的外在环境(如音乐、美术、体育专业组织)
()当前,独中设置生活技能科主要乃因应付PMR评估试之规定。然而长远来看,独中必须发展本身之生活技能科以提高初中生对高中阶段之技职科之认识和兴趣,作为其可能选择技职科的一种准备。
()独中有必要在课堂外推动艺能之发展(联课活动/课外活动),以弥补课堂内艺能科教育之不足。

2.6社会类科
社会类科是指历史、地理、辅导、公民/道德教育,社会科学等,我们认为:
()有必要对独中生进行系统性道德与思想教育,它必须涵盖诸如马来西亚华族奋斗史及华教史,中华文化(如四维八德),友族的文化习俗,科学、民主、法治精神,工作、学习方法及人际沟通的方法,待人处世的态度等。
假如上述项目未能纳入辅导课,则由课程局将之纳为一个“社会科”。
()高中历史科必须涵盖马来西亚史、东南亚史与世界史。其中有关中国史部分,宜从古代史(夏商周)开始直至近、现代,以便让独中生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演变有完整的认识。

2.7统一课程与统考、公考的关系
()独中必须以统考为主要考试。
()出于兼顾部分学生考取政府文凭之需要,统一课程各有关科目之内容将涵盖并高于政府公考之考试范围。惟考虑到公考格式经常变化,统考不一定要模拟公考之格式。

3.草拟初、高中课程总目标
统一课程之总目标于70年代初独中复兴运动时期提出时,其内容是较不明确的。随着编制课程的经验的积累及独中度过争取政治生存之阶段而进入发展阶段,拟订更为明确之课程总目标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大家逐项讨论了初、高中课程总目标之草案,并做了必要之增删,通过如下目标(另有图解见附件2)
初中课程总目标
为完成华文独立中学的使命,在遵循华文独中的总办学方针之下,初中教育以生活教育、品德教育及科学民主法治教育为中心,培养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发展、身心健全的青少年国民为目的。为实现上述教育目的,须辅导学生达成下列目标:
1.培养勤劳负责、奉公守法的品德,陶冶民族意识及爱国、关心人类的情操。
2.养成容忍礼让及互助合作精神,增进各民族亲善和谐关系。
3.培养自学的能力、主动学习的兴趣与意志。通过对各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发展思考、创造、解决问题及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4.发展审美与创造能力,培育热爱生命与自然的精神,增进生活的意义与情趣。
5.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锻炼强健体魄与坚忍毅力;善于从事正当休闲活动,增进身心的成熟与健康。

高中课程总目标
高中教育延续初中教育,五育并重,以培养身心健全,品德高尚、能力强、出路广的国民为目的。为达成上述教育目的,须辅导学生达到下列目标:
1.培养自觉的公民意识,待人处世光明磊落,达观进取、明礼尚义。
2.培育自学、创造、逻辑思维与价值判断的能力,增进解决问题、适应社会变化及应付生活挑战的智能。
3.提高人文与科学素养,增进审美能力,培养爱民族、爱国家、爱自然及爱世界的情操。
4.加强个性教育,增进自我潜能与环境的了解,确立坚定的生活信念和适切的人生目标。
5.提高华、巫、英语文其他工具性学科能力,奠定学习专门知识,研究学问及参与社会实践的基础。
6.增进沟通表达能力,发展良好人际关系,发挥服务社会热忱。

4.学科的分类和组成结构
()在总的课程编制方面。大家同意,继续采用“初中一贯制、高中分流制”。
()基本上,所有初中科目皆为必修科,不设选修科。
()大家认为,初中阶段,原为分科编写之自然科学应改编为综合科;而初中社会类科(史、地)不宜改为综合科。
()有关初、高中学科的分类和组成结构(百分比)如以下二表所示:

(a)初中学科分类和组成结构
学科的分类
所点节数
组成结构(巴仙率)
语文(华、巫、英)
18
40%
数学
6
14%
自然科学
5-6
12-14%
社会类科(史、地、辅导、周会、班会)
78
15-16%
艺能科
(美术、体育、音乐,计算机、生活技能)
8
16%
总计
45-46
100%
注:初中每周上课节数以45节为准。

(b)高中学科的分类和组成结构
         分流
节数
文商
工职/商职
         比重
学科分类
节数
巴仙率
节数
巴仙率
节数
巴仙率
语文
18
38%
18
38%
14
30%
理科


13
27%
4
8%
商科
12
25%




专业科目




14
30%
数学
6
13%
8
16%
6
13%
社会科
6
12%
3
7%
3
7%
艺能科
4
8%
4
8%
4
8%
选修科
2
4%
2
4%
2
4%
总计
48
100%
48
100%
47
100%
注:高中每周上课节数以48节为准。

5.教学与统考课题要点
()大家认为,考试只是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的一种评鉴工具,独中应避免采取考试取向的政策而使课程受制于考试以及破坏了五育平衡的发展。
()考题的数量应按有关学科之类别在课程中所占比例而定。同时各类别亦须按各种不同能力水平之难易(如记忆性、分析性等)所占比例来出题。

6.个别学科的教学目标和特点
大家逐项讨论了由课程局各科编辑所提呈之个别学科之教学目标和特点,并做了必要之增删(见附件3)。惟商科和商职科留待技职教育局进一步拟定。多人在会上表达了有继续开办文商班的必要,因此技职教育局亦须考虑有关簿记与商概科的处理问题。

7.初、高中学科分配和节数标准
大家针对向各独中所收集到的有关初、高中学科分配和节数标准的统计资料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达至下列几点共识:
()现有部分科目课程之内容分量过于深广,有必要进行适当之删减,让学生愉快地学习。
()各科之节数因此将相应减低。
()减少知识与语文科节数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艺能科(包括联课活动/课外活动)的学习,使五育能比较平衡地发展。
()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学的中心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智力,在于掌握大量的知识。
()初中自然科学不应分科。必须尽速成立一个小组(人选可来自现有的生物,化学、物理编写小组成员),草拟新课程纲要,编写课本及教师手册。新课采用之前,教师应接受教导自然科学之训练。
()在初中自然科学新课程纲要及课本未编妥之前,可以通过对考试范围的删减来降低课程的深广度,各独中因而有条件在短期内减少有关科目之节数。
会上通过初、高中各学科每周授课节数标准如下:

学年
学科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文商
文商
文商
1.
华文
6
6
6
6
6
6
6
6
6
2.
英文
6
6
6
6
6
6
6
6
6
3.
国文
6
6
6
6
6
6
6
6
6
4.
数学
6
6
6
6
8
6
8
6
8
5.
生物
2
2
2

5

4

4
6.
化学
2
2
2

5

4

4
7.
物理

3
3

4

5

5
8.
自然科学
(6)
(6)
(6)
2

2

2

9.
历史
2
2
2
3
2
3
2
3
2
10.
地理
2
2
2
3

3

3

1).
美术
2
2
2






12.
音乐
1
1
1






13.
体育
1
1
1
1
1
1
1
1
1
14.
计算机
2
2
2
2
2
2
2
2
2
15.
辅导
1
1
1






16.
班会/联课
1
1
1
l
1
1
1
1
1
17.
周会
l
1
1
1
1
1
1
1
1
18.
生活技能
2
2
2






19.
商业概论



2

2

2

20.
簿记



4

5

5

21.
打字



2

2

2

22.
社会科学



1
1
1
1
1
1

总计
43
46
46
46
48
47
47
47
47
注:1.每节40分钟。
   2.初中阶段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将取代分科的生物、化学、物理。
  3.音乐、美术列为高中文商班选修课。
  4.音乐、美术、工艺列为高中理科班选修课。
  5.技职班各学科每周授课节数标准另行拟订。

结语
当前,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的亡国和东欧集团的解体,带来了以两个超级大国为领导核心的冷战状态的结束。而美国欲独霸天下的野心也因其经济的不振而有心无力。一个新的,以美、俄、日、欧、中相互牵制的多极世界正在形成。国际上以政治与意识形态为主要斗争形式的局面已渐次为以经济和科技为主要竞争的形式所取代。多极化也带来了民主化、自由化。这就给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带来了摆脱超强的桎梏,以从事国家建设的良机。
处在这个重大变动的时代,我国政府也在民族文化、教育、宗教等上层建筑领域采取了较宽松的策略,转而着重经济建设工作。尽管长期存在于国内的主要基本民族矛盾并没有解决,矛盾的焦点却是转移了,矛盾也缓和了。因此,华文独中除了维护民族教育的特殊使命外,也须更好地负起为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一般使命。这项战略性的改变配合着国际上筷子文化的兴起,在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提高了华文的经济价值,也给民族教育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同道们,历史已出现了重大的转折,华教工作者必须抓紧时机,响应时代的召唤,一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内部建设工作,自我加强,自我肯定;另一方面争取外界的承认与支持,扩大影响,争取认同,从而巩固华教在我国的地位。
在这个背景下,举办这项“面向21世纪华文独中课程规划工作营”是深具历史意义的。愿大家继续努力,华教的前途是光明的。
    (08/1992《面向21世纪华文独中课程规划工作营数据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