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马华文存8~教育卷(90年代)
新村人民的教育水平及职业
林廷辉、宋婉莹
普遍上,新村人民的教育水平可说是相当低。表1显示,贫穷可导致家庭成员拥有比较少的机会接受更高的教育。在A新村,没有家庭成员受初中教育以上,而在B新村及C新村。共有33%和23%的贫穷居民受过初中以上的教育。另一方面,在非贫穷的家庭,有机会受初中以上教育的是A村34%,B村37%和C村41%。如果以霹雳州的教育水平比较,新村贫穷人民受高中以上的教育一样的低,既A新村0%,C新村0%及B新村2%。在霹雳州及马来西亚,受过高中以上教育者是11%及13%。
表1:5岁以上的家庭成员教育程度
|
家庭成员(19847/5)
|
|||||||
A新村
|
B新村
|
C新村
|
1980年
|
|||||
贫穷
|
非贫穷
|
贫穷
|
非贫穷
|
贫穷
|
非贫穷
|
霹雳
|
马来西亚
|
|
NO.
%
|
NO.
%
|
NO.
%
|
NO.
%
|
NO.
%
|
NO.
%
|
%
|
%
|
|
没受教育
|
1 10.0
|
59 19.5
|
15 35.7
|
128 26.3
|
8 30.8
|
44 18.5
|
22.0
|
25.0
|
小学
|
9 90.0
|
141 46.7
|
13 40.0
|
180 37.1
|
12 46.1
|
96 40.3
|
49.0
|
44.0
|
初中
|
0 0.0
|
83 27.5
|
13 30.9
|
157 32.3
|
6 23.1
|
84 25.3
|
18.0
|
18.0
|
初中以上
|
0 0.0
|
19 6.3
|
1 2.4
|
21 4.3
|
0 0.0
|
14 5.9
|
11.0
|
13.0
|
总数
|
10 100
|
302 100
|
42 100
|
486 100
|
26 100
|
238 100
|
100
|
100
|
资料来源一一MALAYSIA(1983) 一一作者研究资料。
×包括在外工作及求学者
由于新村人民收入不多,一般上的村民即没有机会受高深教育。表2显示,在1980年。已经有8%的人口受大专教育。但是,新村人民受大专教育只是1984/5年的2%至5%。
表2:马来西亚:受高深教育人口
总人口
|
受大专教育人数
|
%
|
|
马来西亚
|
13,136,100(1980)
|
99,400
|
8
|
A新村
|
660(1984/5)
|
2
|
3
|
B新村
|
980(1984/5)
|
2
|
2
|
C新村
|
430(1984/5)
|
2
|
5
|
资料来源:马来西亚一一1983
A,B,C新村一一作者研究资料
一般上,新村的孩子比父母受教育的机会较高。表3显示,在贫穷家庭,父母所受的教育只是小学;在非贫穷家庭,父母受初中教育者是介于3%至7%。另一方面,在B村及C村,共有13%及38%的贫穷孩子有机会接受初中以上的教育、同样的,在非贫穷家庭,受初中教育的孩子是A村48%,B村52%及C村56%。
虽然如此,如果以统计分析,家庭经济情况并不是导致新村孩子有机会接受初中教育的主要因素。
表3:父母及孩子所受教育程度女(1984/5)
|
A新村
|
B新村
|
C新村
|
|||
|
贫穷
No. %
|
非贫穷
No. %
|
贫穷
No. %
|
非贫穷
No. %
|
贫穷
No. %
|
非贫穷
No. %
|
A父母
|
|
|
|
|
|
|
没受教育
|
0 0.0
|
30 39.0
|
9 64.3
|
75 66.4
|
3 50.0
|
18 32.1
|
小学
|
4 100
|
45 58.4
|
5 35.7
|
34 30.1
|
3 50.0
|
34 60.7
|
初中
|
0 0.0
|
2 2.3
|
0 0.0
|
4 3.5
|
0 0.0
|
4 7.2
|
|
4
100
|
77 100
|
14 100
|
113 100
|
6 100
|
56 100
|
B孩子
|
|
|
|
|
|
|
没受教育
|
1 16.7
|
14 7.2
|
4 15.4
|
21 6.5
|
1 6.3
|
7 5.0
|
小学
|
5 83.3
|
87 44.6
|
9 34.6
|
132
41.4
|
9 56.2
|
54 38.9
|
初中
|
0 0.0
|
77 39.5
|
12 46.1
|
146
45.8
|
6 38.5
|
66
47.5
|
高中以上
|
0 0.0
|
17 8.7
|
1 3.9
|
20 6.3
|
0 0.0
|
12 8.6
|
|
6 100
|
195 100
|
26 100
|
319 100
|
16 100
|
139 100
|
资料来源一一作者研究资科
×包括在外工作及求学者
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繁荣,以及基本教育普遍化,新村的孩童皆享有至少小学6年的教育,但他们要享有中学教育以上的机会并不多。
一般上,新村的孩童多在村中或附近的华小就读。小学毕业后,他们大都被送入国中就读,而甚少被送到独中求学。在国中,这些华小毕业的乡村学生面对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一不同的教学媒介语。由于华小是以华文为主要媒介语,国中则以国文为媒介语,这些孩童可说是进入另一个“媒介语的世界”。虽然他们必须多念一年的预备班,但这并不能补足他们所面对的教学媒介语的问题,结果,很多乡区学生便在初中中途辍学。
这种辍学的程度如何?根据作者实地的研究与观察,譬如说笔者所调查的一所华小,每年有50名小学生毕业,继续升上国中。由于他们面对教学媒介语问题,从预备班到初中三之间,便有一些学生因不能跟随中学媒介语的教学及贫穷而辍学。到了初中三,考SRP的人数大约只有25名。换句话说,50%的同年小学毕业生已经辍学了!能考上SRP继续升上高中一的大约只有8位至12位或更少,其中两位SRP名落孙山者,也许会去独中读书或者补考,这说明了到高一,只有大约24%的同年小学毕业生继续升学。那些考SPM的学生,可能只有2位获得进人大学先修班升学,其他两位或许会在私立或半私立学院念商业或工程课程,这也说明只有8%同年小学毕业生能够继续深造,这些考取STPM的学生升上本地大学的机会是少过2%。在中或小型的新村里,村民自搬入新村的35年间,村中的大学毕业生,屈指可数。
新村儿童不能享有更高的教育,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国文程度,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适应中学阶段的国文教育课程水平。而在小学阶段,华小国文水准的低落,一直都被关心教育者所忽略。根据作者的研究,在历届五年级检定考试中,新村华小的国语及格百分率很少超过20%。(以一所新村华小的历届五年级检定考试及格百分率为例。)
新村人民所受的教育程度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及收入。由于新村人民的教育程度低,他们大部分是从事以劳力为主的各种行业。表4显示,大部分的父母是在农业、矿业及建筑业工作,他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在三个新村, 只有少数是在政府机构工作。在非贫穷家庭,介于3%至6%的孩子是公务员或文员。
由于大部分新村人民所受的教育低,并从事劳工为主的工作,加上很多人没有专长,他们所取得的工资多是属于普通工资。虽然,这些收入使到人多数新村人民脱离贫穷,但是比起国家人民的收入,新村人民是落后了一些。(见表1和表4)。
表4:新村父母及孩子的工作
|
家庭及移民成员
|
|||||
A新村
|
B新村
|
C新村
|
||||
贫穷
No. %
|
非贫穷
No. %
|
贫穷
No. %
|
非贫穷
No. %
|
贫穷
No. %
|
非贫穷
No. %
|
|
A父母
|
|
|
|
|
|
|
农业
|
0 0.0
|
58 75.3
|
3 21.4
|
30 26.5
|
5 83.3
|
18 32.1
|
矿业、建筑业
|
2 50.0
|
9 11.6
|
5 35.7
|
51 45.1
|
1 16.7
|
22 39.3
|
公务员、文员
|
0 0.0
|
1 1.3
|
3 21.4
|
4 2.5
|
0 0.0
|
2 3.6
|
家庭主妇
|
2 50.0
|
5 6.5
|
3 21.4
|
23 20.4
|
0 0.0
|
13 23.2
|
退休
|
0 0.0
|
4 5.2
|
0 0.0
|
5 4.4
|
0 0.0
|
1 1.8
|
|
4 100
|
77 99
|
14 99
|
113 98.9
|
6 100
|
56 100
|
B孩子
|
|
|
|
|
|
|
农业
|
0 0.0
|
21 22.1
|
0 0.0
|
16 8.4
|
0 0.0
|
2 3.6
|
矿业、建筑业及其他(×)
|
0 0.0
|
50 52.6
|
5 55.6
|
130 68.4
|
1 100
|
42 76.3
|
公务员、文员
|
0 0.0
|
4 4.2
|
0 0.0
|
5 2.6
|
0 0.0
|
3 5.5
|
失业
|
0 0.0
|
2 2.1
|
2 22.2
|
15 7.9
|
0 0.0
|
5 9.1
|
家庭主妇
|
0 0.0
|
18 19.0
|
2 22.2
|
24 12.6
|
0 0.0
|
3 5.5
|
|
0 0.0
|
95 100
|
9 100
|
190 99
|
1 100
|
55 100
|
(×)其他包括厨师、侍者、工厂工人,店员,车衣工人、家庭工人及学徒.
资料来源:作者研究资料
(文稿及资料节录自廷辉博士所撰之“华人新村的贫穷及教育”论文。)
(1994《新村华小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