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大专法令的牢笼


当代马华文存8~教育卷(90年代)


跨越大专法令的牢笼
张碧芳

    最近,在一次演讲的当儿,我对听众说:“我要向你们顶礼致敬,人类与国家的前途都掌控在你们手中,人民生活品质的好坏,也都操纵在你们手上,拜托,你们太重要了!”

    听后,他们笑了起来。他们都是大专生。

    他们的笑,不免叫人暗感疑惑,难道这些被寄以厚望的年轻人,还未真正意识到,21世纪对他们的考验,将会是多么的严峻。而他们所肩负的责任,又将会是多么的沉重?时暗地期盼看到的,是略带焦虑的面容,因为那表示他们已经了解到,自己在下个世纪所将扮演的,会是多么任重道远的角色一一环保、医疗、两性平等、社会公正、民主,人权等议题一一这些尚未获得妥善处理的问题,都有待这些“国家的接班人”去持续努力与捍卫。

难阻独立思考

    那场演讲要探讨的,是大专生的安身立命与社会关怀。那就难免涉及我国的多项恶法,尤其是大专法令的争议。我的见解是,大专法令尽管有违人权,对大专生的言行诸多钳制,但它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阻止大专生进行独立思考一一如果他们愿意独立思考的话。

    我旨在指出,大专生委实没有必要过度扩大这法令的影响,将个人身为知识分子的失责(如对社会上不公不义事件的不闻不问,对弱势命运的冷漠),惯性的全盘归咎于法令,  为个人与社会的脱节寻找堂皇的借口。

    何谓独立思考?当天的一些对话,或许已经处理了这个问题:

    问:“你对邪教有何看法?”
    答:“一定要用‘邪’来形容不同教义的宗教吗?能不能用一个不具道德批判的字眼来形容?‘他教’或‘外教’会不会更友善?我们是站在谁的立场来断定‘正’、‘邪’、‘善’、‘恶’?”

    问:“如何去改变一个人的信仰或思想?”
    答:“有必要这么做吗?试图去改变一个人的信仰或思想,是不是意味着自己的信仰或思想,就是优越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还是本位主义的作祟?

    独立思考要求一个人,从刻板与惯性的思维模式(其实是思想的井口)跳出来,以一个较广阔的视角去看待与诠释问题,这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不是恶法所能阻挠的;没有一条法律禁止,或能够禁止人们学习理性思考与逻辑思维。

    我国政坛人物与华社领导人的诸多言论,向来都在测试着人民的思考与逻辑能力。顺手拈来的例子如下:

    ●封锁空气污染指数的报道,以免吓走外国游客;
    ●任何附带条件的支持,都是在威胁政府;
    ●华团诉求是在威胁政府;
    ●诉求若“合时机”便不会遭首相拒绝。

无条件支持

    这些言论,是锻炼思考能力的最佳材料,只要稍具基本逻辑常识,就不难识破逻辑谜题,例如,大凡合逻辑的言论,就一定要有沦证(argument),也要有真实的前提(Premise),否则,便只是一种空泛的言论而已。

    封锁空气污染指数的报道,以免吓走外国游客”的论调,只是一种牵强无力的叙说,缺乏论证或根据。为甚么说封锁报道就能吸引游客?  黑箱操作”,难道不会叫游客却步吗?

    任何附带条件的支持,都是在威胁政府”,所隐藏的前提是:“支持政府必须是五条件的”。倘若这个前提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出以下荒谬且令人不安的结论一一“不论政府多么无能、腐败、或滥权,人民都必须五条件的给予支持。”

    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学习从逻辑角度看问题,是大专生在自我成长与探索过程中的一门必修科,也是他们摆脱大专法令牢笼的一个直接而巧妙的窍门儿。

(18-09-1999《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