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马华文存8~教育卷(90年代)
唇亡齿寒一一华文学会与改制中学的利害关系
萧悦宁
“唇亡齿寒”这句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比喻利害关系十分密切。在改制国民型中学,华文学会和改制中学本身的关系就如这句成语般,此亡则彼寒也!
我们常说:“改制中学是‘有华校传统的国中’。”这句话从何说起?改制中学之所以依旧保留“华校传统”,除了校名,董事会、校友会等华校特征获得保留外,另外就是华文科被列入正课,而且节数也比一般国中的多。还有一点更为重要的是:校园内有讲华语的环境,学生一般上习惯讲华语,而且校园内也到处可见方块字。
要确保这些所谓的“华校传统”得以保留,扶持及关注华文学会的发展是绝对有必要的。在其他人眼中,华文学会只不过是一种非制服团体,和历史学会青年商会等学生团体没什么两样。但是,在改制中学的全体师生眼中,华文学会就决不能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学会!
在改制中学,华文课皆被安排在正课之内,每周节数至少也有5节。因此,改制中学的华文水平一般上会比国民中学的来得高。那改制中学的华文学会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各校华文学会的成立宗旨大同小异,都是以提高校内学生的华文水准、发扬中华文化等为最终目的。华文学会的宗旨看似平凡,实际上正是改制中学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
就现今的情况来说,改制中学学生对母语的热爱程度大不如前,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举个最实际的例子:大多数的改制中学学生都习惯在校讲方言,不管校规是否阻止他们这么做。改制中学为了保持自己“精英学校”的地位,拼命的维持自己的数理方面的优越表现,但与此同时却忽略了人文科目,严重地“重理轻文”,甚至出现“文科是给那些‘烂’学生念的”这种谬论,间接导致学生对语文科失去兴趣。在初中评估考试和马来西亚教育文凭考试中,华文科通常是最难考获特优的语文科。但偏偏获得的关注却又是最少的。加上现今中学的华文课程中包含语文知识、长文缩短、文言文理解等项目,某些老师又教学不当,令学生误以为学习华文是枯燥乏味的,结果改制中学学生对母语更加缺乏认同感了。
在这种环境下,华文学会就起了“救亡”的作用,华文学会必须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新颖的手法鼓励学生学习华文,改变他们认为学习华文枯燥乏味的错误思想,同时通过主办各项华文学艺比赛,带动全校同学学习华语华文。除此之外,华文学会也应该号召全校学生多讲华语、少说方言,并做好思想教育的工作,向同学们讲解学好华文的目的何在,培养改制中学学生对母语存有崇高无上的使命感。以上这种种的工作,都落在华文学会的肩上,因此要校方特别照顾华文学会,这一点也不为过。
改制中学要继续保留华校传统,要让学生们的华文水平获得提升,就必须给予华文学会更大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对于华文学会合理的要求,应该允准。同时,也应该规定学生必须购买华文学会出版的刊物,必须参加华文学会主办的学艺比赛等,如此一来,改制中学就能轻而易举地让学生们通过加入华文学会,参与华文学会主办的各项活动来进一步对自己的母语产生认同感。
令人遗憾的是,某些改制中学非但没有扶持华文学会或关心其发展,反而对华文学会主办的各种活动诸多刁难。反之,对于其他制服团体却可以开一只眼闭一只眼,营火会、联欢宴样样皆行。是否因为华文学会没有一个受官方承认的母会,就会得到这种种不公平的对待?在和国民中学的华文学会领袖互相了解后,很多改制中学的华文学会领袖都禁不住感叹:改制中学的华文学会很多时候还远不如国民中学的华文学会呢!
因此,改制中学的华文学会必须要有一群有正义感和具备使命感的学生来领导,才有可能继续生存。对于校方厚此薄彼,华文学会要在合法的情况下,勇敢地提出控诉;为什么他们可以,我们不可以?华文学会也必须要时时刻刻提醒校方华文学会在改制中学存在的重要性;我们是传承民族文化薪火的团体,是延续母语教育的火种!
有些改制中学对外界口口声声说自己如何着重华文教学,校内的学习华语的环境如何的好,但实际上却又纵容各课外活动团体(马来文学会、英文学会除外)轻视母语,无论是布告、海报,全都只有国英语版本,完全看不到方块字,使改制中学所谓的“华校传统”失去影踪。对于这种种不正常的现象,华文学会绝对有义务,也有权利去做出批判,以根除这种比“易名风波”更能导致改制中学濒临变质的歪风!
改制中学的华文学会领袖不只要有使命感,还要有“危机感”。大家应该明白,改制中学原本就是一个比国民中学更适合华文学会生存、更有利于华文学会发展的空间,我们决不能把这片美好的园地拱手送人。如果改制中学的华文学会面临校方的种种压力与刁难,那华文学会顾问、执委与会员就应该意识到:华文学会的末日就快到了。因此,有关各方面就必须马上调整步伐,做出适当的反应,以确保华文学会日后在有关改制中学的生存与发展获得百分之百的保障。忍气吞声与逆来顺受只会加速改制中学华文学会的夭折。
改制中学与华文学会原本就是息息相关的,这种血浓于水的关系是绝对无法分割的。我们必须了解,改制中学一天不变质,华文学会就可以永远地生存下去。同样的,假设华文学会垮了,那改制中学将不再是改制中学,因为学生们原对母语的满腔热诚都被你们浇灭了。
(20-04-1999《光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