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华文独中的困境


当代马华文存8~教育卷(90年代)


小型华文独中的困境
黄复生

我国有一些华文独中,学生人数逐渐减少,剩下数十名或百多名,而生存条件也非常恶劣。这些小型独中跨进90年代之后将如何设法维持和发展,经已成为华社及华教界所注目的问题。董教总独中巡访团于今年3月中旬访问沙巴州董联会时,该会主席拿督王平忠指出:小型独中面对着学生减退,教师难请和经费短缺等各种问题,难以克服,冀盼华社关注。
诚然,小型独中将会在一个与过去230年截然不同而严酷的环境中挣扎求存,遑论发展。原因是我国已引进外资而带动工商业逐渐扩展。随着高科技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生产必定计算机化和自动化而使各行业的竞争趋向激烈,又因转变太快而严重缺乏经过训练的人力资源,以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者都难以生存和发展。小型独中在聘请师资时将困难重重而经常费则会大幅度地增加,收入是否也能同样增加就要看管理是否得当了。

有能力的独中应发挥互助精神
80年代的末期,那些处境较佳、组织健全而人事关系和谐的独中,都已办得很出色。它们因应学生增加而大兴土木,添置设备,奠定了稳固基础。它们因师资和设备较佳也吸引更多学生,虽然也有或多或少的问题,但都能够解决,可以说是上了轨道的大型或中型独中。这些有能力的独中,在“独中一家亲”的大原则下,理应在精神上,可能时也在物质上,和独中工委会以及各州董联会一起向有困难的小型独中伸出援手,发挥互助的精神,交流办学的经验,使它们尤其人口外流的乡区小型独中,不致于遭受关闭的厄运。它们在过去因形势转变较慢,容易应付,尚能苟延残喘,今后若不借助外力,恐不易突破困境,求存或发展矣。

董教总及各州董联会应带头援助
诚如董总副主席陈松生律师在《西连关》一文中所说,我们有必要将60所独中当作是一座长城或一个华教的整体,绝不忍看到任何一所独中因发生危机无法解决而不幸关闭。因此有必要发动华社群体的人力和物力去解救任何一所陷困境的独中而不应让任何一关失守。
最近独中工委会已设立了一个“发展小型独中小组”。其宗旨是要协助那些遭遇困境的小型独中,确保其生存和发展,并已拟就工作方法和工作范围。首先,小学独中的董事部,校长以及家长们必须具备使学校发展起来的强烈意愿,并且愿意和小组配合的开明态度。毕竟学校是属于他们的。这一点肯定后才由小组派员访问有关学校的董事部和校长以便了解其所面对的问题。紧接着便可以组织一个包括各种不同人才的工作团,以展开联络当地的社团和董教团体的工作。工作团的责任是提供咨询和协助董事部和校长进行发展的工作而非直接参与日常事务。工作团的一切费用由独中工委会负责,但发展基金或经常费应由校方自行筹措。

应成立全国独中互助基金
如果小型独中在筹措其急需之发展基金或经常费时无法达致其目标,便有需要外来的经济援助以渡过暂时(非长久性)的难关。因此有必要由独中工委会挺身领导设立一个全国性的独中互助基金,于必要时在经济上支持小型独中渡过暂时的难关。说“暂时“是因为在原则上各独中最终必须能够自力更生,并且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要充分发展,是不能长久仰仗外来的经济援助的。至于募集基金的办法则应另行讨论议定,而由全体华社参与,共襄义举,始克有成。
    (30-05-1991《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