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马华文存8~教育卷(90年代)
支持南方学院义不容辞
张灿泉
由我国热心华教人士所倡设的南方学院,几经波折,终于克服一切困难,正式获准成立,这确然是一项振奋人心的喜讯。
东南亚华人一向热心教育事业,而爱护华教,甚至毁家兴学,更是华人社会一项从未绝续中断的光辉传统。50年代东南亚华人社会所掀起的一股轰轰烈烈支持创办南大的热潮,至今仍然广为人们缅怀不忘。
70年代由全马华人所开展的另一次声势浩大的创办独大运动,虽未实现,华人社会渴望建立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高等学府,以协助国家培养专才的强烈愿望,依然不变;从未熄灭。
今天国内广大华裔同胞所以捍卫华小,确保华小永不变质,支持独中,切实资助60所独中发展,正是无数先辈热爱民族教育和艰苦办学传统精神的体现,而投身于推进足以影响民族兴衰的教育大业,更被广泛视为一项责无旁贷与义无反顾的崇高职责。
南方学院创办人衮衮诸公,都是长期参与实际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的热心人士,出钱出力,任劳任怨,办学经验丰富,不仅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深知教育事业关系一个民族的前途至深且钜,发展民族教育正是一项长期性的开发智能与培养人才的战略投资,必须全力以赴,不遗余力,而且一向脚踏实地,采取实事求是态度,处处讲求实际,从不高谈阔论,结果在教育实践中,特别是由他们所领导的宽柔独立中学,取得超凡脱俗的斐然成绩,为国家和华人社会作出极为卓越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长期以来,华人社会一直都渴望通过集体力量建立一所具有代表性的民办高等学府,以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品德和国民意识,发挥教育所具传统的与现代的功能。职是之故,南方学院早在创设之前,新山宽中即于1975年设立专科班,为国内尤其是当地高中毕业生提供了多一条继续升学之路,并为日后创办一所自主的民办学院孕育一套较为完整的构想。可是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南方学院迟至1986年6月才向有关当局提出申请注册,两年后原则上获得批准,直至今年3月20日才正式取得设立学院的准证,确是一波三折,得来不易,必须珍惜。
如所周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育所负“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以及只是单纯注重传授书本知识而不注重发展能力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足以应付我们所处这个千变万化时代的实际需要,提倡以现实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教育,全面发挥现代教育所具的各种功能,使教育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科技进步、文化建设和培育专才的需要服务,不使教育脱离现实,脱离社会,才是教育的目标。
为了适应和进一步促进来自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现代教育仍在不断经历变化与革新的过程,仍将面对愈来愈多的需求的挑战,而教育必须迎接一切挑战,面对时代,走向世界,面向未来,更是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
南方学院尽管创设伊始,亦必须面对时代的挑战,面对现实和面对社会,扮演它所应扮演的角色,特别是负起它在促进让会经济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宏扬民族文化中优良的传统以及大力培养各种人才等方面的使命。它在创办学院的开宗明义中所列明的“协助保存、传播、交换及增加知识”的目的,便是为实践现代教育中建设精神文明的功能,使教育不仅在传递人类社会中的生产经验,生活技能和科学知识发挥作用。而且也将在灌输正确价值观、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主导作用,使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基本上都能兼具优秀文化素养、知识技能和完美的人格。
其实,一切社会的价值,不仅反映在物质方面,也反映在教育方面,教育甚至是社会最高价值的所在。我们必须竭尽所能,通过教育,包括通过南方学院在内的教育场所来培养一群能以天下为己任,并且具有强烈社会意识和时代使命感的优秀青年,使他们能为国家, 特别是本身所属的社会作出“反哺回馈”的服务。
南方学院所肩负的使命无疑是艰钜的,也是任重而道远的。我们确信它必将不负所望,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充分体现现代教育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功能,使它不仅能从宏观上协助推动国家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且从微观上协助达致人的身心诸多方面的健全发展,为国家社会,尤其是民族教育大业不断作出贡献。
我们呼吁全体华裔同胞,热烈响应南方学院同人所发出的热切号召, 以实际的行动,全力支持南方学院,让这座象征华裔坚强办学意志,体现民族精神与爱国意识的巍峨教育堡垒,永远矗立在我国南端联邦大道旁的高岗上,不断发放出璀璨辉煌的文化光芒。
(30-09-1990《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