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实行以能力分班的商榷


当代马华文存8~教育卷(90年代)


学校实行以能力分班的商榷
李宽荣

    我国的学校教育,一向来十分重视公共考试的成绩。一所学校是否办得成功,评量的标准往往就基于该校在公共考试中的成绩表现。所谓“好的学校”或“名校”,就是在公共考试中成绩年年标青的学校,而为了提升校誉和地位,掌校的人无不想方设法以提高学生在公共考试中的整体成绩。  为达到这种目标,按照学生成绩优劣来分配班级就成为许多学校乐于应用的策略之一。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以能力分班的方式有其优点。理论上,这样分班之后,班内学生程度相若,教师容易教学。在优等班,学生学习效率高,教师可增强教学的质与量,让学生们尽量发挥潜能。在劣等班,学生学习效率低,教师可放缓教学的步伐,减少教学内容,并着重辅导式的教学方式。这一来,由于优等生的学习不受劣等生的牵制而劣等生的学习又不受优等生的胁逼,学习的效果就能提高。

    然而,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种分班的方式,对人格的培养和建立人际关系却有很多不良的影响。在学校里,对教师工作能力的评估好多时候也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依归。“好的老师教好班,不好的老师教坏班”,似乎已成为很多学校赏罚和分配教学工作的准则。再不然,则是由于“人事关系”使然。姑不论是哪一种情况,被分配到“好班”的老师固然高兴和感到荣耀,但被分配到“坏班”的老师却就会引起不忿的心理。除非有关的教师自愿看低自己,不敢面对挑战而愿意低就,不然的话,总会觉得这种行政措施是一种不公平的对待,  由是造成一种抗拒的心理。除了对教学工作逐渐失去热忱之外,和同事之间的相互猜忌,不肯合作或甚至以学生为发泄情绪的对象也是一种常见的后遗症。

    在学生方面,这种分班方式会引起学生们心理的不平衡,导致优等班的学生产生优越感,  自高自大,看不起劣等班的学生,羞与为伍,而劣等班的学生则产生自卑感,除了不能肯定自己,自暴自弃之外,也会形成一种拒绝他人和叛逆的性格。这种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排斥的心理,若在学校里任由滋长,  这对理性思考的培养和日后爱心社会的塑造,肯定会有负性的作用。

    实际上,学校实行以能力分班并不全然解决了教学上的难题。我国一位学者就曾指出,根据能力分班之后,各班上学生的能力仍会呈现一种参差不齐的现象,仍得施行分组教学和辅导教学方能称善。

    另一位学者的研究发现,依能力分班的班级,教师们在教材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应用上,并不见得有什么显著的不同。他的研究尚发现,依能力分班的情况往往也渗有家庭和种族背景的因素在内,且学生们在低年级经过第一次的分班之后,在往后的年级,其中大多数都会固定在原有能力水平的班上。此外,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有了变异,调整的现象也绝少在年中进行。这会使那些努力的学生感到十分沮丧,  以致失去学习的热忱。一些国外的研究也发现依能力分班的现象并不能使能力差的班级在学业上有显著的进展,而另一方面教师对劣等班学生的歧视却会使他们产生痛恨学校的心理。

    我国1973年的辍学调查研究报告曾经指出,依能力分班的结果,由于没有更高的境界可资比较和模仿,在学习上缺少了竞争、刺激和挑战因素的砥励,在劣等班级的学生,彼此之间就更倾向于认同和巩固低层次的价值观,而不思上进。对教师来说,由于受到学生学习态度影响,对教学也提不起劲。

    小学3M课程开始推行的时候,我国教育部也曾极力主张学校里不要实行以能力分班的制度。它甚至建议不用ABC等有暗示能力或等级意味的字母来为班级定名。但曾几何时,在追求公共考试优异成绩的目标下,这种要求已逐渐受一些学校的忽视。

    有人说,以能力来分班是一种见仁见智的问题。实质上,这是对教育目标的一种体认问题。注重智育的教学,以能力来分班也许是一种贴切的作法,但以智,德兼顾为目标的教学,混合式的班级应是一种更适当的选择。

    (06-09-1993《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