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方志——走过历史的田野
笨珍培群独中人文史地学会编纂
历史教学有很多可能。
在课堂教学外另辟新径,
走进历史的田野。
当我们问于父老,
亲近这片土地,
发现历史就是生活。
本书是笨珍培群独中人文史地学会教学实验的一次总结,集结了十余年来师生的文章,作为一部资料汇编,希望为地方历史的书写略尽绵薄之力。
ISBN978-967-13557-2-5
笨珍培群独中人文史地学会
HISTORY AND GEOGRAPHY SOCIETY
笨珍培群独中人文史地学会于2007年复办,与先前的“历史学会”有一脉相承的渊源。2008年,学会正式易名“人文史地学会”,致力耕耘地方上的历史、地理与文化之研究“营造乡土人文的关怀。
走进历史的田野,是笨珍培群独中与人文史地学会的特色教学活动,希望藉此让历史生动精彩,更富生命力。
我们的方志
走进历史的田野
笨珍培群独立中学
人文史地学会
我们的方志(Wo Men De Fang
Zhi)
Perpustakaan Negara Malaysia
Cataloguing-in-PublicationData
人文史地学会
[Wo Men De Fang Zhi: Zou
Jin Li Shi De Tian Ye]
我们的方志:走进历史的田野
ISBN 978-967-13557-2-5
编撰:人文史地学会
顾问:李文辉
总主编:罗方柳
副主编:林靖扬
编委:蔡颂玫,罗苑慈,黄歆璇,林诗雅,张旭凯,李嘉炜,李梓恺
封面题字:罗方柳
出版:笨珍培群独立中学
Pontian Besar, 82000 Pontian,
Johor.
发行:Tan Advertisin gAnd
Management Service
承印:Smart P Design &
Print Sdn. Bhd.(1062187-X)
No.31, Jalan Arung, Kawasan
Perindustrian Taman Johor,
81200 Johor Bahru.
邮购处:Mr. Tan Chong Wah
Email:tanadvlll6@gmail.com,
初版:2019年6月第一版
ISBN 978-967-13557-2-5
版权所有©请勿翻印
鸣谢
NGF基金会
赞助出版经费
序
安焕然
南方大学学院中文系教授、副校长
当代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兴起田野调查、口述历史之风。但这也不是“新功夫”。早在二千年前,司马迁在写《史记》这部巨著时,他的多元和丰富的资料搜集,其中就包括了出外的实地调查和口述访问。可以说,田野调查本来就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而若放在历史教材,更是有趣和颇具启发意义的户外教学之一种。历史教学不仅仅是背啃历史课本所记的年代、人名和地名,你还要去探索,“发现历史”比读死书,有意思多了。
很高兴看到笨珍培群独中师生把这十年来的乡土田野勘查文稿结集出版。带队的李文辉老师是我的学生。他是南方大学学院第二届的中文系毕业生。2001年我承接了一项学术研究计划,那是由柔佛州十馀间潮州会馆出资马币十五万令吉,所进行为期两年的《搜集柔佛潮人史料合作计划》。而李文辉就是我的“第一代”的研究助理。
当时我们的工作重点在搜集柔佛潮籍港主的史料。然而这方面的现成史料实在太少了。除了依赖郑良树教授从香港海运捐赠的一千多册1970和1980年代收集来的华团会馆特刊,我们还去国家档案局,花两年时间,找了180余份官方档案文件和港契,还真是大海捞针啊!不气馁,缺乏文字资料,我们就走出户外吧!从事田野调查,访问各地耆老进行口述历史。两年下来,口述历史160馀篇,并在结案时印刷出版了厚达四百多页的《潮人拓殖柔佛原始资料彙编》,至此奠定了我们乡土研究的路向和基础。之后,我们又承接了《搜集柔佛客家人史料合作计划》(2004-2006)、《搜集柔佛海南人史料合作计划》(2006—2009)。
唯在潮人史料合作计划结案之后,李文辉也自存了一些钱,毅然赴南京大学中文系深造。那段日子,我们仍保持联系。大学毕业,他回返母校笨珍培群独中任教。数年教书,之后再赴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毕业之后,仍返回母校培群担任文史老师。
我曾问他,要不要留在新山或大专学府任职,他说:“想回家乡服务,想在母校带动乡土史教学和乡土研究”。我很感动,不留他。这是多麽纯朴的"家乡守护”的情怀啊!在培群教学的日子裡,李文辉老师带动培群史地学会师生做田野调查,一步一脚印,汗水与惊喜的发现和勘查,转眼竟是十几年。不得了的坚持呀!这些年来,我时不时都能在报章上看到培群师生的田野调查报道,每看一次,都是惊喜和感怀。
这本书是笨珍培群独中人文史地学会的户外考察成果,但不会是“总结”。江山代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家乡守护的田野调查,一字一句的口述记录,我们要一代传一代。
很高兴这本书的出版。欣慰于培群校方的支持以及有心人士的赞助出版。我很乐意推荐这本书,是为序。
序
洪祖秋校长
韩愈在《师说》里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到了今天,为人师者,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么简单而已,今天的师者,还必须肩负着教育下一代学习的毅力、让学生培育起良好的品德修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的思想、实践的理念,还有终身学习的兴趣。学习是教育的基本技能,要掌握学习的技能,最重要是能够培充出学习的兴趣,产生学习的动机,而身为师长者,除了应该秉持着与学生一起学习的精神,也要对教育的工作存有热忱的心态、谦虚的受教态度,以及无比的耐心与毅力。
李文辉老师与宋义锦老师都是培群独立中学的历史老师,众所周知,历史课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而放弃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怎样让他们萌生学习的动机,这是一门不容易掌握的学问。然而李文辉老师却能够牺牲自己的时间,领着其学生宋义锦老师,在课余时带学生做专访以取得口述历史的资料、进行田野调查、访古迹作笔录等等,落实他们对教育,尤其是教导历史的理念,把死板板的枯燥历史化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田野调查让历史课恢复了生机,显然的,李文辉老师是希望贯彻他对教育的认知,引导学生们朝向思考的方向,通过教育基本的学习的技能,让学生在实践的学习中,贯通融会,以达到全面透彻的理解,摒弃填鸭子死记的传统模式。
这本书是李文辉老师与宋义锦老师领导的培群独立中学人文史地学会户外考察的成果,可以说是他们十多年来的心血结晶,也是他们十多年来教学实验的一个总结,更是他们对笨珍历史的一个坦诚、真实又珍贵的记录与贡献。这本书涵盖了笨珍开埠的探讨、港主制度的访查、从南到北以及东到西各角落的地方专访与访查、当地社会制度与经济模式的转变、通过神庙及宗教组织探讨开埠的根源与意义、义山古坟碑铭的考察,以及一些对笨珍华社社会有极大贡献先贤的简介。内容扎实、生动精彩,行文流畅,可读性非常高,对于有兴趣知道笨珍史实者,确实一本不可多得的书。
笨珍是那一年开埠的还是一个颇具有争论性的课题,如果根据官方釆用赛阿砂哈在柔佛苏丹御赐六万英亩而到来开垦,那是1878年。然而,本书就点出,早在1866年到1885年,大笨珍河的支流就有人种植甘蜜与胡椒。我也曾寻查过一些资料,知道在赛阿砂哈来之前,笨珍就已经有了港主,根据资料显示,港主制度应该是在1844年左右就开始了。而赛阿砂哈在开垦笨珍时发行的钞票纸上印有中文字,也说明当时笨珍已经有了华人居民,武吉斯人及爪哇人是赛阿砂哈后来才引进的。对于笨珍开埠这一块,就有待年轻的一辈去考查了。
我向来重视文史的记存,历史是一面成镜,诚实地反映对与错,足以让我们通过以往正面的经城来学习,也可以通过过去错误的经验来预防负面的过错。古人曰: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真诚的告诉我们先贤披荆斩棘拓荒所流下的血汗,他们在扎根时开垦的含辛茹苦,立下的汗马功劳,如果华社不自己保存,官方又不重视,那先贤在建国过程中的汗马功劳,岂不是有如东流水。
我高度推崇本书的出版,更盼望华社能够出资赞助这类的文史考查与出版的活动,希望更多的学校与社团加入存载华社史实的行列中。
序
王桢文校长
李文辉主任率领学生实地考察柔南各地,让学生了解此地的华人文化和历史,极富意义的教学工作,必须给予肯定和赞扬。这是由学校历史科老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实地进行田野考察工作,不仅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也加强历史教育的内涵,完全符合中学人文教育的教学需求。翻阅这本《走进历史的田野》,心中不禁浮起了这样的感想。
激赏文辉主任多年来的坚持,文辉主任是道地笨珍人,他作为一名历史科老师,把对乡土的热爱融入到教学,再化为一份教育坚持,这是一份多么崇高的教育情怀啊!
我国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华裔先民来到这片赤道国土,胼手胝足开创新天地,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留下大量的历史文物作为佐证。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这些历史文物如果无法被后人关注和珍惜,恐怕就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
文辉主任以他渊博的学识,加之温柔敦厚的师者和学者风范,潜心引导学生踏上一条寻找先人遗迹的道路,让埋没荒冢的墓碑,以及散落在村落的古庙历史,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口述历史记载,重新为我们谱写许多不为人知的华裔先民故事,这是多么可贵的教学表现啊!
文辉主任把历史教学搞活了,也为保存地方华人历史做出了贡献,这本书的考察记录,必定能为弥补我国华人历史空白提供珍贵的参考价值,文辉主任为历史教学开创另一番精彩,令人钦佩!
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认识过去,也能通过考察文物加以印证,从而激发热爱乡土的情怀,进而发挥爱国精神,尤其在多元种族的国家里,我们面对其他族群,也能很骄傲地告诉不同种族的国人,华裔先人走过的历史道路,是值得珍惜的历史过程。以古鉴今,而知来者,这是中学时期历史老师可以实践的历史教育观,我认为文辉主任正走在这条正确的道路上。
我国华人历史悠久,文化多姿多彩,通过田野考察,我们要唤回历史记忆,这项光荣使命,史地学会的同学和文辉主任都实现了,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文辉主任和同学们继续加油,为学生的学习生涯留下美丽的回忆,也为将来走向历史研究奠定学术基础。
自序(一)
李文辉老师
一、
如是我闻。
常听同事倾诉,唏嘘历史教学之难。
一方面,大家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让他们不觉得历史是枯燥乏味、脱离生活的学科。一方面,教学受到教纲、考纲、进度与成绩评量的制约,于是有历史只需让学生记忆的论调。
上述所陈,约略可归纳为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吗?二是记忆真的构成知识?
它们揭示出历史教学普遍存在的困境。
传统授课的方式,学生通常成了被动的接受者,接受教师与教材提供的信息。知识成为外部刺激和个体反应之间形成链接的过程。因为单向被动,所以不免沉闷。当然,教师仍可凭个人特质、能力与方法,活络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兴趣。
至于中学历史是“背多分”,死记硬背,反复练习,考试达标,那就够了。有的老师奉行以为圭臬,不少学生也这么说。在大环境下,遵从体制与规则,不论愿意与否,大家多少得让路给现实。
可我理想中的历史教学,不愿纯粹沦为机械的“记忆”,在于学习的“意义”。“意义”很重要,这即是所谓的“知其所以然”,死背的知识,苍白易流失。尝见过擅长记诵的同学,同一答案,变换题型,立马茫然。原因是他们的知识,是一种条件反射,没有经过内化。
两个问题,我的思考导向一个结果:知识必须具有意义。它根植于自己经验的一部分,尤其能够融入生活,成为一种能力。
二、
有了这样的想法,该怎样去实现?是不是就能实现?
当初觉得,自己可以借由学经历,在中学历史教学上做实验。于是,我选择了自己的家乡,以及一所自己愿意为之奉献,而且能够允许我去施展的学校,用了一年的时间做部署。
第一步是观察自己授课的学生,确定中学生巳具备假设、演绎、命题、组合、推理等能力,能就历史事件提出见解。
第二步是落实口述历史、田野调查、古迹巡礼的教学。既然确认教学方法具有落实的合理性,遂邀请志同道合的老师共同参与,招揽了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通过人文史地学会去落实心目中的历史教学,带着学生走进历史的田野。
口述历史,有事前预约的,也有随机访的,无论哪一种,都在训练着我们学生的能力;田野调查,穿梭义山荒郊拓碑,驻足庙宇采集资料,又是别样一种学习。古迹巡礼,引学生穿街走巷,参观文物遗址。凡此种种,从筹备到出行,到整理资料,涉及兴趣情感、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策划组织能力与分析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是自主参与到历史学习的过程里了。他们之中的好些人,增强了自信心和主动精神,然后反馈到他们的课堂学习,衔接教材的内部结构。历史不再遥不可及,一部分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走进历史的田野,带学生到历史的现场去,确实更有趣味,更有意思。
三、
历史教学有很多可能。
走进历史的田野仅是其一,并没有轻视课堂授课方式的意思。事实上,我的讲课也用陈述法。
想说的是,人的智慧,体现为生活上的能力,经由不断累积新感受、新见解、新体验而来。户外教学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而他们依据自己所接触的,去印证课本的内容,相信会有属于各自不同的启发。窃以为,这种以自身经验建构起来的能力与知识,才是有意义的。同时,当我们问于父老,亲近这片土地,为社区贡献绵力,将会发现历史就是生活。
单纯觉得,当我们真正去认识历史学科的有趣之处、有意义之处,自然而然会去亲近它,至少是不排斥它。
四、
在课堂教学之外另辟新径,在历史的田野里,一路走到现在。
间中,曾因为学校工作调动与个人停职升学,中断了些年。
过程之中,我也反思,田野调查,耗时间、耗精神、耗力气、耗资财,承担潜在的意外风险,甚至被视作不务正业,遭冷嘲看不清现状。有时候,我承认自己不比扑灯的飞蛾聪明多少。
随着年岁渐长,忙于校务工作,我也感觉疲惫,常抱恙在身。生病时,意志脆弱,容易怀想往事。怀念当初校园里有一群老师,常用正面话语,鼓励我们的实验,而且加入我们的活动。如今存我踽踽独行。若非还有想做的事,以及一班阳光活泼的孩子支持,可能已撑不住了。他们围绕在我身边旁,协理社团大小活动,包括编辑这本集子。
上个月,着位长辈跟我说,当别人质疑你的时候,当困惑不知道是对是错的时候,问问自己,后悔没有?如果没有,那就行了。
这番话,于我心有戚戚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恨。
五、
长篇累牍,谈的是这本集子诞生的由来。
这本书是笨珍培群独中人文史地学会的户外考察成果,十几年来教学实验的一次总结。
它是一部资料汇编,收录了十几年来学生写的新闻稿、文章、作业与图片。书中的文章,大部分是历年来的学生习作,投稿在地方版或毕业刊。这是想打通历史与华文写作的教学尝试。有感于剪报与资料保存不易,需要做一次较系统的整理与结集,同时为笨珍地方史的记录,略尽微薄之力。
人文史地学会的这部方志,如果得以顺利出版,想道谢的人实在太多,难以悉数尽录,为免顾此失彼,谨此一并致谢。
一路上,遇到的所有的人,圆满了我们的生命。
写于小脉望馆
2019.03.28
自序(二)
宋义锦老师
在培群独中2008年毕业的我,中学生涯中,能够与人文史地学会相伴是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不管是任何大小活动,如今回忆起来还是历历在目。学会在文辉老师的筹备下,于2007年成立。学会的宗旨是启发学生对历史地理的兴趣,活动分为校内课程与校外考察出游等,培养大家对历史地理的基本常识,把它灵活化,贴近我们的生活,使之得以从课堂以外的方式去接触史地学科,最终实现活学活用的效果。
第一次接触田野调查,记得是在高一的那年,跟随李文辉与陈建祥两位老师到北干那那,进行早期华人开拓史的调查研究。对于当时还是高中生的我们来说,这是件非常新颖又好玩的事情,既可以外出做考察,又能在出游时认识不同的人事物。
每次出团考察之前,必须准备相关的地方资讯、安排学员人数、预约参访对象、设计问卷调查等。当时,我们都是学生,难免抱着边学、边做、边玩的心态出去考察,因此事前的筹备工作就更加要谨慎。我们都不是专业的田野工作者或考古学家,只有在老师的指导跟细心带领下,我们才能学习到知识,一步一脚印地慢慢做起。虽然有顾问老师带领我们做参访与实地考察,但是若没有详细的规划筹备,以及给学员分配工作、定下目标,活动的过程就会出现凌乱,学员的态度随之变差,考察也就失去了意义,影响了成效。
在中学生涯中的多次考察中,最令我振奋的莫过于龟咯山顶13座清代墓碑的发现,那可以说是人文史地创会以来最重要的考察发现,笨珍龟咯这一南隅之地的华人历史可以确定在百年前的光绪晚年,这是史无前例的一项突破。另一次,是陈明正先生带我们发掘磨糖浆的大型石磨,以及在一片油棕园找到刻“氵月”字的清代墓碑,据说,这是海外的反清复明残余势力所立的墓碑,其意为“清朝无主,大明犹半”,其人可能是当时会党的成员,这是非常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
田野调查,这一名词在我上大学以后得到更充分的理解,既是对区域的实地考证或田野工作,把当地的人文社会背景、开拓发展史、经济人口概况的变迁、历史古迹文物等重要独特性地标都做记录整理,汇集而成类似地方史志的文献资料。由于所接触的都是第一手或二手史料,因此田野调查的进行方式是以参与观察的方法来研究或调查,搜集资料或文献的方式是透过採访的口述历史以及对文献文物的搜索而得出的。现今的台湾、日本、中国等地,都有官方或民间出版编辑的地方史志,例如我去过的彰化鹿港、台中的大甲,对地方史志的研究与文献就做得非常完善。他们很有保护文献古迹与,捍卫本土文化特色的意识;与当地政府推动文化事业的政策相辅相成。当地本土的特色与文化遗产之一,官方与民间会不遗余力去推动或保留下来。
我们可以从中理解到,田野调查对一个地方的发展过程有着什麽样的意义和贡献。由于我们的大环境与社会不太重视历史,那就更需要有人去将史料保留起来,以供后人作为参考或研究的材料。我觉得独中有这方面的条件与优势,去做这样的工作,搜集乡野史料及保存文献资料,为地方社会做出贡献。
维护历史的事业是必须永续推动并坚持传承去的,假设今天没人去做,过了十年、,半世纪或百年后,许多先贤如叶亚来、黄亚福、陈旭年、黄乃裳等人的事迹与贡献,恐怕会消失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那就不用说什么地方史志或文物古迹的保存了,届时都将为时已晚。
走进历史的田野。
目次
序言
安焕然教授序
洪祖秋校长序
王桢文校长序
自序(一)
自序(二)
导言
阅读与行走
第一编 龟咯(Kukup)——从海角开始的故事
随时代调整经济模式
看龟咯港脚社会变迁
童乩物什揭开埠史
华人扎根龟咯港脚逾一世纪
再发现龟咯港脚百年文物
龟咯港脚的池府王爷
龟咯港脚口述历史
恺泽宫见证咸水港历史
初探龟咯山顶搜集文物资料,访问地方耆老
二探龟咯山顶发现十三座清朝墓碑
三探龟咯山顶丛林里的巨大石磨
龟咯山顶福德祠口述历史
龟咯山顶义山碑铭记录
龟咯山顶义山墓碑方言群暨年代分析表
龟咯山顶义山墓碑记录整理表
第二编 北干那那(Pekan Nanas)——考察一座移民的乡镇
初探北干那那
从边陲港脚变迁新村聚落
再探北干那那
从口述与文物追溯地方发展史
从庙宇看黄梨乡镇的兴起
西阳伯公宫调查报告
西阳伯公宫口述历史
圣德庙口述历史
访北干那那南侨机工后裔
第三编 笨珍(Pontian)——拼凑零星资料
从亚砂哈街追溯笨珍与龟咯的开埠
亚砂哈街考察活动
培群独中人文史地学会
考察大笨珍二华人路名由来
笨珍诏安会馆
战前成立的其中一个乡团
拜访笨珍福建会馆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记笨珍先贤洪肇闪二三事
第四编 文律(Benut)——走过小镇的两个时代
文律河上游考察纪行
记录与保存先民历史
勘探文律河上游墓葬群
文律河上游墓碑记录
釆访地方耆老 考察文律历史
文律散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