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城我语——新加坡地文志
林恩和著
即使是有关新加坡街名的文章,作者也常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勿拉士峇沙路(Bras Basah Road)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者对这些现有的诠释都不满意,他于是参考了历史地图与马来古籍,从《阿都拉自传》以及《马来纪年》寻找答案,从中发现了新加坡拉亡国史有关“湿米”的典故以及已经消失的“新加坡溪”(Parit Singapura),提出此河后来易名为“湿米河"的见解,并且指出其现今的所在地,将新加坡史推向莱佛士前的年代。丰富了我们对新加坡的历史知识。他的另一篇有关牛车水(Kereta Ayer)地名的由来也是同类的文章,使人读了好像是上了一堂历史课。
这本书里有关源自闽南话的各种词汇的诠释的文章非常丰富,例如“怕输”、“吃蛇”、“大粒人”和“阿官”等都很特出,有关已经消失的“财副”、“总哺”、“公班衙”、“地牛”、“亲丁”等词汇的历史也引人入胜。“猫步不是步”和有关“苦力”的新解的文章再次展现出作者深厚的功力。
~廖建裕教授
长河书局Great River Book
Co
定价:$20.00
林恩和
另署林恩河,笔名有河洛郎、林海、林中石、愚夫等,曾任职普及出版社(Pustaka Umum)编辑,办过文化评论杂志《拾穗》,参与新加坡电视节目《新语研究所》节目,贩书为业凡40余年。
我城我语——新加坡地文志
出版:长河书局GREAT RIVER
BOOK CO
Blk231 Bain Street #01-61
Bras Basah Complex, Singapore
180231
changhebook@yahoo.com.sg
作者:林恩和
发行:长河书局GREAT RIVER
BOOK CO
设计承印:先锋印刷装钉私人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
国际书号:ISBN 978-981-11-9719-2
定价:$20.00
目录
序——廖建裕教授
我语篇
吉宁为什么会贬义化
从香港的大耳窿到新马的阿窿
放荡的女人为何会被叫作黑油桶
五脚基带出公共空间的讨论
红毛手的公班衙和大人衙
什么是地牛?亲丁是干什么的?
捉猴其实是捉鲎
谁是大粒人?苦力哪里来?
多乎哉?加占布爹而已!
从华人吃的文化谈到什么是吃蛇
吧刹马来语、新加坡英语、山寨华语
别带我去荷兰
新敛颜,好放屎——方言里有关便溺的委婉语和俗语
海南鸡饭是鸡吃的饭?肉骨茶是肉骨+茶?
走猫步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夜冷”不冷,“沙茶”非茶
都是满大人惹的祸
阿官与白沙浮
财副与总哺——闽人泛海下南洋的历史化石
孤魂野鬼为什么被称为“好兄弟”
咖啡的南洋印记
烧芭烧出南洋词汇
解字说词也谈趖
大狗非狗,马打穿短裤的时阵
鸡婆的前身是牙婆
教怕输太沉重
我城篇
大坡、小坡没有坡
一国两制的早期新加坡街名
新加坡早期的郊与行
有港无水:港脚和厝港的由来
新加坡拉新城邦
水仙门与水仙崇拜
从土库街到莱佛士坊
四排埔与锡克人
芽笼永远灿烂
《马来纪年》揭示勿拉士峇沙路的由来
洒水牛车带出牛车水
跋
铭谢
序
廖建裕教授
认识这本书的作者恩和兄已经很久了,知道他是爱书人,也是喜欢看书的人。他博览群书,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敏锐的观察力,每次遇到疑问,总是翻阅书籍,上网浏览,要寻找到答案后方才满足。他不是科班出身的文史学者,却具有科班出身的文史学者的研究方法以及治学态度,在我认识的朋友中极为少见。
本书作者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中文根底好,对于新马文史,尤其是历史掌故,兴趣浓厚。业余时间经常细心观察研究,收集资料,积少成多。他对于当地的华文词汇,地名街名和民俗文化似乎情有独钟。他常常翻查档案,阅读原始资料,反复思考,细心求证,即使有新的发现,也要经过一番沉淀后才拿出来发表,可说是慢工出细货。
十年前,他开始在《联合早报》的副刊和《早报周刊》刊登有关这方面的文章,至今陆续发表了37篇作品,引起喜爱这类文章的读者的注意。我也开始拜读他的这些文章,印象深刻。其实,早些时候,已经有出版社要为他出版文集,可是他由于忙于业务和其他事务,没有出成。最近,他认为应该是出版这本文集的时候了,于是要我写序,我毫不犹疑地答允了。乘着写序的机会,我也再读或者阅读以前漏读的文章。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的“移民国家”;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欧亚人是这个国家的组成部分,新加坡文化也因此包含了多元族群的元素。华人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75,是最大的族群。早期华人以闽南人(福建人)为主,要了解新加坡的华人史及其文化,有必要了解闽南文化。此外,对于新马殖民史以及当地族群的语言文化也需要有一定的认识。本书作者具备了上述的条件,所以诠释新加坡的文史语言能够得心应手。
作者说他这本集子的文章,都不是叙述“国家大事”,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事物:有些还在,有些在消失中,有些已经离我们远去。虽然如此,从这些文章里,我们却看到了新加坡丰富的文化史以及中华文化在南洋大环境中的变迁。在既短暂又漫长的时间河流中,华族文化与所在地的各种文化产生互动,逐渐地形成了颇为独特的新加坡华人文化。一些忽视“文化变迁”的人,只以中国大陆文化为中心,但•又未必掌握好中文,往往会以为狮子城是个毫无文化可言的沙漠。新加坡文化真的是如此贫瘠吗?这本集子可能会给你一些答案。
就以新加坡的饮食文化来说吧,本书的《海南鸡饭与肉骨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位学者认为“海南鸡饭”只是“鸡肉加白饭”,毫无特色;这位学者又将“鸡饭”说成是“鸡吃的饭”,不符合中国语法,应改成“鸡肉饭”。言外之意,这个“新加坡品牌”一无是处。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从食物名称说起,引经据典,娓娓道来,说明“鸡饭”一词不是错词,并且也符合中国语法。此外,作者又细说海南鸡饭如何从中国传入新马,最后又如何从“鸡肉加白饭”变成了新加坡的美食佳肴;与在海南固有的食物迥然有别,独创一格。文中也谈了新马有名的肉骨茶以及它与中文语法的关系。展现了作者渊博的中国语文知识和对当地的饮食文化的认识,读了令人发出会心的微笑。
即便是中国的民俗“中元节”或“盂兰盆会”,在新加坡也与中国有别。这里“作普渡”近年来已经演变成为一年一度的“人鬼同欢的嘉年华会”,长达一个月。七月歌台,随处可见。以前是地方戏曲为主,歌台为宾,自上世纪80年代后歌台已经喧宾夺主,正戏已被淘汰出局。在《无主孤魂为什么叫好兄弟》一文中,作者认为新加坡的中元会的活动,不论从前还是现在,都强烈表现方言(主要是闽南语)族群的特性,是在“固守着这个方言的最后阵地”。
作者在许多文章中举例说明中文词汇传入南洋之后其原意改变的例子。例如“土库”原意为“储藏财物的私人库房”,在新马衍生出不同的含义,变成了“带有货仓的大商行”。有些字眼由于华族先民的误解也变成使人费解的地名。例如新加坡的大坡小坡,本来应该是“大埠小埠”,但是由于早期的闽南移民大部分是文盲,“坡”与“埠”音很相近,不知其中差异,“取其方便,写成‘坡’是自然不过的事。”
作者也认为,新马的华语常从马来语吸取滋养。例如,“五脚基”这个词源自马来语的kaki lima,不过其意义变成了“新加坡店屋前的有盖走廊”,此外“加占布爹”(不多,kacang
puteh/putih),“敛颜”(厕所,Jamban),“夜冷”(二手货,lelong),沙茶/沙爹(Sate)等都展现出马来语对于新加坡华语甚至是中国汉语的影响。
诚然,文化接触不是单行道,马来语也受到闽南语的影响。马来话的makan angin(兜风)也是源自闽南语的"吃风”,kopi(咖啡)亦然,它源自闽南语的“高丕”。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作者没有撰写人们已经熟悉的词汇,他写的是那些鲜为人知或者他具有不同看法的词汇和名称。
即使是有关新加坡街名的文章,作者也常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勿拉士峇沙路(Bras Basah Road)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勿拉士峇沙路一般上将它翻译成湿米街,源自马来语Beras Basah。有些就将它与新加坡开埠时存在的“湿米河”联系起来,之后不再追究;有些则编出一个凭空想像的故事。作者对这些现有的诠释都不满意,他于是参考了历史地图与马来古籍,从《阿都拉自传》以及《马来纪年》寻找答案,从中发现了新加坡拉亡国史有关“湿米”的典故以及已经消失的“新加坡溪”(Parit Singapura),提出此河后来易名为“湿米河”的见解,并且指出其现今的所在地,将新加坡史推向莱佛士前的年代。丰富了我们对新加坡的历史知识。他的另一篇有关牛车水(Kereta Ayer)地名的由来也是同类的文章,使人读了好像是上了一堂历史课。
这本书里有关源自闽南话的各种词汇的诠释的文章非常丰富,例如“怕输”、“吃蛇”、“大粒人”和“阿官”等都很特出,有关已经消失的“财副”、“总哺”、"公班衙”、“地牛”、“亲丁”等词汇的历史也引人入胜。“猫步不是步”和有关“苦力”的新解的文章再次展现出作者深厚的功力。其他的好文章还是让读者慢慢去发掘吧!
这本《我城我语:新加坡地文志》分成“我语篇”(26篇)和“我城篇”(11篇)。前者多属词语文化类,而后者则与地方志有关。虽然如此,其实《我城我语》的所有篇章都与语言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作者以深入浅出的笔调,生动有趣地叙述新加坡的故事,提出他独特的见解,逼你重新思考一些课题。我觉得那些论述,有凭有据,很有道理;少许说法,我并不完全苟同,但是又没能提出新的证据来反证,可能要由其他文史学者再进一步探讨。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新加坡不是文化贫瘠的城市国家;其实,她隐藏着丰富的宝藏,期待国人去挖掘。
2018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