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一冊)
林水檺、何启良、何国忠、赖观福 合编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岀版
马来西亚华人在辽阔的马来西亚土地上披荆斩棘,努力奋斗,掀起一阵又一阵波澜,壮阔的发展浪潮,促使我国一步又一步近向繁荣的境地,这些都是一首又一首可歌可泣的史诗。
这三册《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便是总结华人历史经验的记录。第-册各章概述华人当初由中国迁移入马来西亚落户,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发展事迹。第二册与第三册,为华人在我国各领域(如政治、教育、经济、新村、文学、文化思想、乡团组织、报业和宗教等等)的发展专史。
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
全三冊
林水檺 何启良 何国忠 赖观福 合编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岀版
1998
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一冊)
編者;林水檺、何启良、何国忠、赖观福
出版: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
Gabungan Pertubuhan
Cina Malaysia
The Federation
of Chinese Associations Malaysia
1, Jalan Maharajalela
50150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03-2734008
封面设计:叶玉佩
打字排版;叶玉佩
赞助:华总——华龙历史研究基金
承即:益新印刷有限公司(Co. no. 45169-K)
Percetakan
Advanco Sdn. Bhd.
23, Jalan
Segambut Selatan,
51200 Kuala
Lumpur.
Tel: 03-6269211
出版日期:1998年2月
印刷量:初版1000本
定价;RM50.00(全三册)
A New
History of Malaysian Chinese, 3 Volumes (in Chinese)
Edited by
Lim Chooi Kwa, Ho Khai Leong, Hou Kok Chung, Lai Kuan Fook ©The
Federation of Chinese Associations Malaysia, 1998
All
Rights Reserved
Perpusiakaan
Negara Malaysia Cataloguing-in-Publication Data
Lin,
Shuihao (Lim Chooi Kwa), 1942-
He,
Qiliang (Ho Khai Leong), 1954-
He,
Guozhong (Hou Kok Chung), 1963-
Lai,
Guanfu (Lai Kuan Fook)1935-
ISBN:
983-5521-02-0
1.Chinese
- Malaysia - History and society
2.Malaysia
- Chinese History and society
版权所有・呼印必究
编者简介
林水檺
台湾大学中文系学士,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马来亚大学博士。现任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編著有:《马来西亚华人史》(与骆静山合編)(1984)、《教事业论集》(1985)、《中华文化之路〉(与何国忠合編)(1995)、《古典文学论丛》(1995)、《中华文化;发展与变迁》(1997)等。
何启良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学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政治系博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商缓讲师。编著有:《当代大马华人政治省思〉(1994)、《政治动员和官僚参与——大马华人政治述论〉(1995)、《面向权威〉(1995)等。
何国忠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学士、硕士,英国伦敦大学博士。现任马来亚大学中文系讲师。编著有:《今我来思〉(1993)、《塔里塔外》(1995)、《中华文化之路》(与林水檺合编)(1995)等。
赖观福
台湾国立师范大学毕业,澳洲墨旁本大学教育学士,类国印地安纳大学语文教育硕士,前任玛拉工艺学院欧亚语文部主任兼高级讲师。现任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执行秘书。编有:《马华文化探讨》(1982),《大化十年〉(与傅孙中咨编)(1995)。
作者简介(以篇章先后为序)
顔清湟
南洋大学历史系学士,澳洲国立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任澳洲亚德烈大学历史系教授。
陈松沾
南洋大学地理系学士。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委员。
崔贵强
南洋大学史地系学士,夏威夷大学历史系硕士。曾任南洋大学助理教授及历史系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讲师。现任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研究员。
曾松华
笔名梅井。曾任吉隆坡泛马出版有限公司编辑,并从事民俗研究工作。现任新闻学院讲师。
钟临杰
南洋大学学士,英国伦敦大学博士。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高级讲师。
饶尚东
南泮大学地理系学士,英国爱丁堡大学地理系硕士,伦敦大学博士。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高级讲师。现任汶莱大学公共政策和行政系髙级讲师。
朱自存
资深报人。曾任《南洋商报》主笔、主编、总编辑、编务顾问。
詹运豪
纽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博士。现任英国伦敦米德尔塞克斯(Middlesex)大学国际事务中心高级研究员。
田英成
现任砂劳越《诗华日报》主笔。
郑良树
国立台湾大学文学博士。曾任马来亚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系主任,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安焕然
台湾成功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硕士,现任马来西亚南方学院学术研究主任兼中文系讲师。
陈丽萍
马来亚大学经济系学士、博士,现任马来亚大学商业和会计学院副教授。
梁家兴
马来西亚槟城理科大学社会科学系学士,美国德州大学博士,现任马来亚大学经济和行政学院讲师。
陆慧卿
马来西亚模城理科大学社会科学系学士,英国萨士薛大学(Sussex)硕士。现任马来亚大学经济和行政学院讲师。
林廷辉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系学士,马来亚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任马来西亚森林研究院社会研究员。
宋婉莹
马来亚大学文学士。现任中学教员。
黃文斌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学士,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碩士。
王慷鼎
南洋大学学士,南伊利诺大学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高级研究员。
林景汉
台泠政治大学学士,现任马来西亚韩江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杨松年
南洋大学中文系学士,香港大学中文系硕士及博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陈鹏翔
国立師范大学学士,台湾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台湾世新大学英语系教授兼系主任。
刘崇汉
马来亚大学毕业。现任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副执行秘节。
苏庆华
马来亚大学学士、硕士,英居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现任马来亚大学中文系讲师。
图表目录
第三章:华人社会演变(1945-1957)
表1:华人方言群1947年与1957年
第五章:西马华人人口変迁
表1:1750-1990年西马华族人口増长情况
表2:1911-1980年西马华族的箱貫组合(%)
表3:1911-1980年西马华族人口在各州分布的百分比
表4:1911、1947及1980年华巫印三大民族在西马各州总人口所占的百分比
表5:1921-1980年西马华族城市化水平(%)
表6:1921-1980年西马华族在人口3万以上的市镇所占人口其百分比
第六章:东马华人人口变迁
表1:砂劳越各族人口之组成(1991)
表2:沙巴各旅人口之组成(1991)
表3:砂劳越古晋和诗巫两区之华族移民(1930-37)
表4;砂劳越华族人口之增长(1841-1947)
表5:华人移民沙巴统计(1927-1939)
表6:沙巴华族人口的增长(1891-1951)
表7:沙巴华族成年男女及儿童人口増长(1911-1931)(納闽岛之人口数除外)
表8;战后东马华族人口占各州人口之比例
表9:战后东马华族人口的增长
表10:砂劳越各族妇女总生育率(TFE)统计(1960-80)
表11:砂劳地各族妇女20-24岁年齢层结婚百分率及一般平均结婚年齡统计分析(1960-1980)
表12:沙巴土著与华人妇女总生育率统计(1960-1980)
表13:沙巴土著与华族妇女20-24岁年齢层结婚百分率及一般平均结婚年龄统计分析(1960-1980)
表14:砂劳越华人的籍貫组成(1980-1991)
来15:砂劳越华人的籍貫组成(1947-1970)
表17:沙巴华人的籍贯组成(1951-1980)
表18:沙巴华人的籍貫组成(1991年}
表19:砂劳越华人人口主要集中的几个县区(1991)
表20:沙巴华人人口主要集中的几小县区(1991)
第八章:独立后西马华人政治演变
表1:大马国会选举成绩(1959-1995)
表2:各党历届国会议席数
表3:民主行动党大选表现(1969-1995)
第九章:沙巴华人政治演变
表1:沙巴州1994年度各民族的人口情况
第十章:砂劳越华人政治演变
表1:砂劳越华族人口之增长(1841-1990)
表2:1970年劳越越州选举成绩
第十一章 独立前华文教育
表1:就读于马来联邦英校及华校之华校生
表2;政府拔予海峡殖民地及马来联邦华校津貼表
表3:就读于马来联邦英校及华校之华族生
表4:海峡殖民地1929至1938年华校及其师生増减表
表5:马来联邦1925至1938年华校及其师生増减表
表6:学校类别学生人数津貼金总額(叻币)和每名学生平均所得津贴(叻币)
表7:1946至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之华校及其员生
表8:马来亚联合邦华文中学学生及教员统计表
表9:马来亚联合邦华族小学生在华小就读百分比
第十二章:独立后华文教育
表1:54间改制的华文中学
表2:16间不接受改制的华文中学
表3:1960-1970年华文独立中学学生统计表
表4:独立中学一览表
表5:1970-1982年西马独中人数统计表
表6:全国华文独中在籍学生“进入秋中就读的理由”调査统计表
第十四章 独立后华人经济
表1:华族收入的分配情况
表2:家庭每月平均收入(以种族为组别)
表3:各領域和各种族分类就业情况1975、1985、1990、1995和2000(%)
表4:以职业和种族分类的就业情况
表5:企业成本(依面值)拥有权模式,根据种族组别的统计,1970-88(RM百万)
表6:企业股本(依面值)——各种族组合的拥有权模式,1990-1995(RM百万)
表7:本地人控制的公司的股本拥有权估计
表8:调整后的企业股本(依面值)拥有权结构,以种族组合为根据,1990-95(RM百万)
第十五章;独立前华人新村
表1:独立前马来亚的新村数目(1954年)
表2;独立前马来亚的新村人口(1954年)
表3:新村人口的体积(1954年)
表4;新村人口的种族分配,1954年
表5:柔佛州新村人口的籍貫分配1956(总人口;112,200)
表6;新村的“新”程度,1954年
表7:1952年各州新村的就业结构
表8:1954年的新村分类
图1:一个典型的新村
第十六章:独立后华人新村
表1:新村数目,1954和1990年
表2:马来西亚半岛各州新村数目(1990)
表3:新村的设备
表4:马来西亚各州的新村分布及人口成长趋势
表5:1954至80年,没有纳入地方议会或市议会的新村人口增长
表6:1980、1983、1985和1996年的新村职业结构(%)
表7:霹雳州新村居民与拥有农耕地,1985年
表8:1980年三个新村的年龄结构
表9:新村、乡村、城市华人与其他地区人民每月平均收入
表10:父母及孩子所受的教育程度1984/5年
表11:马来西亚受高深教育人口
第十九章:独立前华文报刊
表1:马来亚华文报刊逐年出版数量统计(1815-1957)
表2:马来亚中文报刊各年代出版数量统计(1810年伐-1950年代)
表3:马来亚华文报刊类别统计(1815-1957)
表4:马来亚华文报刊刊期分类统计(1815-1957)
表5:马来亚华文报刊出版地統计(1815-1957)
表6:华族侨民报刊时期四阶段报刊类别统计(1889-1957)
第二十章:独立后华文报刊
表1:1971年各语文报纸日销报分总數
表2:马来西亚销稽査局1995年6月30日核实华巫文日报平为每日发行量
第二十三章:独立前华人乡团組织
表1:各籍贯(帮)华人人口百分比(1921-1957)
表2;1819-1881年新加坡人口进度表
表3:新加坡各乡团创办的华校
第二十四章:独立后华人乡团组织
表1:马来西亚华人各籍貫人口
表2:大马乡团联合会名称成立年分及属下团体会员数目
表3:独立后乡团数目
表4:乡团组织系统(一)
表5;乡团组织系统(二)
图1:华人社团组织结构
图2:乡团组织图
第二十五章:独立前华人宗教
表1:1970及1980年西马华人宗教信仰类别、数字统计
表2:1991年东、西马华人宗教信仰类别数字统卄
表3:1991年东马三类别宗教数字统计
第二十六章:独立后华人宗教
表1:1982-91年向大马九皇爷庙数统计表
缩略词对译表
缩写 |
全称 |
中译 |
AMCJA |
All-Malaya
Council of Joint Aciton |
泛马联合行动委员会 |
ASN |
Amanah
Saham Nasional |
国民信托基金 |
BERJAYA |
Parti
Bersatu Rakyat Jelaca Sabah |
沙巴人民党 |
BUNAP |
Borneo
Utara Parti Nasional |
北婆罗洲国家党 |
DAP |
Democratic
Action Party |
民主行动党 |
FELDA |
Federal
Land Development Authority |
联邦土地发展局 |
FIMA |
Food
Industries of Malaysia |
马来西亚食品工业 |
IGC |
Inter-Government
Committee |
政府级委员会 |
LUTH |
Muslim
Pilgrim Saving and Management Authority |
回敎朝圣基金 |
MARA |
Majlis
Amanah Rakyat |
人民信托局 |
MCA |
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 |
马华公会 |
MDDU |
Malayan
Democratic Union |
马来亚民主同盟 |
MIC |
Malaysian
Indian Congress |
印度国大党 |
MNLF |
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 |
摩洛国家解放阵线 |
MSCC |
Malaysian
Solidarity Consultative CounciI |
马来西亚团结咨询理事 |
NBDP |
North
Borneo Demoecratic Party |
北婆罗洲民主党 |
NBUCCC |
North
Borneo United 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
北婆罗洲中华总商会 |
PAS |
Pan-Malayan
Islamic Party |
泛马回教党 |
PBS |
Parti
Bersatu Sabah |
沙巴团结党 |
PCS |
Parti Cina
Sabah |
沙巴华人觉 |
PERNAS |
Perbadanan
Nasional |
国家企业公司 |
PETRONAS |
Petroleum
National |
国家石油公司 |
PM |
Pasok
Momogun |
巴索摩摩报党 |
PNB |
Pemodatan
Nasional Berhad《National Equity Corporation) |
国民投资公司 |
PUTERA |
Pusat
Tenaga Rakyat (Council of People’s
Action) |
马来人民统一阵线 |
SAPP |
Sabah
Progressive Party |
沙巴进步党 |
SANAP |
Sabah
National Party |
沙巴国家党 |
SCA |
Sabah Chinese
Association |
沙巴华人公会 |
SCA |
Sarawak
Chinese Association |
砂劳越华人公会 |
SCCP |
Sabah
Chinese Consolidated Party |
沙巴中华统一党 |
SGL |
Soka Gakkai
International |
国际创价学会 |
SUCP |
Sabah
United Chinese Party |
沙巴联合中华党 |
SUPP |
Sarawak
United People’s Party |
砂劳越人联党 |
UDA |
Urban
Development Authority |
城市发展局 |
UMNO |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fttion |
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統) |
UNKO |
United
National Kadazan Organisation |
全国卡达山统一机构 |
UP |
United
Party |
团结党 |
UPKO |
United
Pasolc - Monwgun Kadazan Organization |
巴索摩摩根——卡达山统一机构 |
USIA |
United
Sabah Islamic Association |
沙巴回教统一联合会 |
USNO |
United
Sabah National Organization |
沙巴国家统一机构(沙统) |
名词对译表
Aliens
Ordinance |
外侨法令 |
Anti-Japanese
Union and Forces |
抗日联盟队伍 |
Barnes
Report |
巴恩氏报告 |
Bau |
石隆门 |
Briggs
Plan |
毕礼斯计划 |
Chinese
Advisory Board |
华人參事局 |
Chinese
Immigrants Ordinance |
华人移民法令 |
Chinese
School and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Malayans |
方吴报告书 |
Crown
Colony |
皇家殖民地 |
Dalforcc |
星华义勇军 |
Education
[Amendment] Ordinance 1956 |
(1956年教育(修正)法令) |
Federated
Malay States |
马来联邦 |
Federation
of Malaya |
马来亚联合邦 |
Immigration
Ordinance |
移民法令 |
Jesselton |
亚庇 |
Kangchu |
港主 |
Kangkar |
港脚 |
Kota Kinabalu |
亚庇 |
Malacca
People’s Constitutions
Affairs Committee |
马六平人民宪制事务委员会 |
Malayan
Union |
马来亚朕邦 |
Malayan
Planning Unit |
马来亚策划部 |
Malaysian
Solidarity Convention |
马来西亚团结机构 |
Nat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
国家发展政策 |
New
Economic Policy |
新经济政策 |
North
Borneo Chartered Company |
北婆罗洲公司 |
Pangkor
Treaty |
邦路条约 |
Pan-MaLayani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
泛马总工会 |
Party
Rakyat |
人民党 |
Proctector
of Chinese |
华民护卫司 |
Registration
of Schools Ordinance 1900 |
<1920年华校注册法令> |
Reid |
李特 |
Report
of the Education Committee ( Razak Report) |
<1956年教育委员会报告书>(〈拉萨报吿书>) |
Stevenson
Scheme |
史蒂文生限制条例 |
Straits
Settlements |
海峡殖民地 |
Unfederated
Malay States |
马来属邦 |
While
Rajahs |
白色拉惹 |
序
拿督吴德芳
华总会长
十九世纪,大批华人被招募南来马来西亚,从事艰苦万状的拓荒工作,经过整百年之久,把一片片原始大森林开发出来,处处种下了橡胶、胡椒、甘密、开辟了一座座矿场,一个个市镇,为本邦的经济建设做好了奠基的工作。
廿世纪五十年代中,华人又加入各民族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英国终于在1957年结束对本邦的殖民统治,华人遂由那时起从移民社会变为公民社会。国家独立40年来,华人虽然经历许多问题困扰,但是凭着一贯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经济和教育事业上照样充满活力,一路向前。尤其在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华人万多家中小工业,以及他们开拓岀来的出口贸易网,为国家创造了大地财源,加速了辺向现代化的时间表。
到这个时候,回头一望以往将近两百年所踏出来的路、所建立的丰碑,心有所慰之际,我们蓦然惊觉忽略了一件大事——修史的工作没有做好。我们且看每一个文明的种族,必定有其完整的历史,从头到尾记述他们的起源和演变,使一代代后人能约知其所由、明其所以、惜其所得。又由前人历史中,看到他们不断的搏聚,从这搏聚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应变方式、智慧经验等等,足以使一代代人从中得到启发,保持自觉能力;不断地继往开来,使一代比一代更有为。
鉴此,修史的工作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了。我们发现,华人一直过度注重资财累积和物质成就,这种情况,是质过于文,“质胜文则野”,已经渐渐沦为一个粗陋不堪的社会。就因为这样,先辈拓荒的血泪牺牲,几代人对国家建设所作的种种卓越贡献,自己竟没有把这段珍贵的历史写下来,这不啻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否决了。华总同人有见于此,便即进行修史的筹划工作,而且大家都明白,这项工作必须尽快落实,要是时间再拖延下去,史事就会湮没流失得更多。未来一代复一代的大马华人,可能变成“没有历史的社群”。
我们随于1994年着力进行,联络征求了二十多名本土出生长大的学者,果然大家都有此共识,不久就在福隆港髙原聚首,经过三天全面讨论,决定了内容规范,包括史事的涵盖面和年代基期(起点和终点),再以各人最熟悉的史事部分,分题协调,分头撰写。经过三年时间,这部堪称相当完备的《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终告完成,作者们应可告慰,因为他们是这方面工作的先行者,把马华文化中最空白的一页(历史)抹上了浓彩。
在现阶段各种资源的囿限下,我们采取这种“团队分工”、“分工合成”的方式来完成这部史书,它的体例不是通史,也不是断代史,这个体例在史学中可能是别开生面的,但我们觉得这也不失为可采用的体例。史学讲究“史识”,本书在“史识”上已不求而致,因为二十多位撰写者都是土生的学者,年龄介于三十至六十之间,出生于本邦独立前后,他们亲身见证了独立前和独立后数十年来华人社会各种进展和变迁的情况,所以笔下都是非常翔实的,它是马来西亚华人的实录,和外来的“华侨史”有根本的区别。
作者之中,有许多曾经或正在台湾、澳洲、香港、新加坡和本国大专学校担任讲师教授。这几个国家的大学图书馆都庋藏了很丰富的有关马来西亚的史料,我国档案局也保存了大量英治时代的宪报,所以本书的资料来源不但完备,而且史事中的数据也是正确的。它不仅是史书,也是可靠的参考书。
这部《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史事的记述面巳经做到应有尽有,涵盖了我国独立前后华人政治、经济、教育、文学、宗教、社团、社区(新村)、人口、报业、思想(文化思想)、世变(历史变革)、人祸(日治时代惨劫)。我们觉得歉疚的是,拓荒的血泪事迹这一部分,由于拓荒先辈多已谢世,他们口述给儿孙知道的故事,也已经湮没,要把这一部份搜罗起来,一时之间很难做到,我们诚恳地寄望未来会有人去把这些流失了的史事补述起来。
在素质而言,由于是分题撰写,每个作者只负责一组史事,因而他们都更能集中精神,捜罗史料也更能够做到广泛和深入。从他们交稿的时间来看,可知道已经下了足够的工夫。因此,本书的实际价值已不待言了。
本邦华人的历史,可以上推三百年,如果我们要写这部三百年通史,需要无数有心人来做。历史本来就是非常宏观博大的学问,是由许多人分别研究发掘之下,由一部部史料融汇而成的。过去英国华民事务官巴素博士,写下一部《马来亚华人史》,史事记述到1948年,内容相当充实,对我们帮助很大;年前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也写了一部华人史,而我们撰成这部《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原意也在于“但开风气不为师“希望激起更多人岀来加入修史工作。
本书耗资十余万元,当我们征求赞助人时,拿督林华龙先生听了立即慷慨先捐出十万元,使编写工作顺利展开。
是为序。
导言
林水檺、何启良
一
中国古代修史者多肩负着庄严的使命,据说孔子修《春秋》也是为了寄寓他的理想和主张。因此《孟子•滕文公下》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不过,尽管如此,孔子是个强调“无征不信”,崇实,崇真的良史。因此经过孔子整理和编定的《春秋》是一部可信的上古史书。
司马迁作《史记》,可说是他整个生命的最大寄托。他在〈太史公自序〉里记其父司马谈临终前之语云:“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当时司马迁曾经俯首流涕回答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在同一篇文章里,司马迁、又记道:“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司马迁在这里似乎以孔子第二自居,《史记》在他的心目中当然是《春秋》第二了。司马迁是汉朝的一个良史,他修史的态度也和孔子一般严肃。因此,他的《史记》真实地记录了中国重大的史实,充分发扬了可贵的实录精神。
撰写马来西亚华人史者,多有外国或外族学者,其史观与心态,自与本地华人有异,对我国华人的了解也多不够深入。其中若有一些心怀叵测者,则更会假借不全面的史料而多方搬弄,作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论断。由鉴于此,马新两地出身的华裔学者自撰马来西亚华人史是极其需要的,而这些学者的使命岂可谓不如古代良史?本书的撰写计划即根源于此。
华族在马来西亚是第二大族群,人口仅次于马来族,是我国最重要的民族之一。在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之前,华族还曾经是全马最大之族群。华人在辽阔的马来西亚土地上披荆斩棘,努力奋斗,曾经掀起一阵又一阵波澜壮阔的发展浪潮,促使我国一步又一步地迈向繁荣的境地,这些都是一首又一首可歌可泣的史诗。华人社会在我国的重要性及其所具有的雄厚潜力绝对不容忽视。随意抹去华人在马来西亚开疆拓土,垦荒辟芜的血泪史迹和漠视华人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卓越贡献都是扭曲或回避历史的作法,这将导致人们不能全面了解我国历史的其相。
马来西亚是个年轻的国家,计自1957年马来亚独立迄今,也只不过四十年。至于1963年马来西亚的组成,却只是三十四年前之事。由于建国之日短,变化的潜力也大。然而,众所周知,马来西亚华人的历史并非从建国之日开始。当马来西亚还是英国殖民政府所管辖的土地时,大量的华人巳在这里艰苦地奋斗。华商先民开始在此努力耕耘巳经是数百年前之事。从开荒辟土到建基立业,这些绵长的历史经验确实足够给我们不断地总结,以便作为借鉴,尤其是处在变化倏忽的今日社会,更希望我们能从历史中鉴往而知来。
二
这部《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便是另一次总结历史经验的记录。一共分为三册。第一册各章概述华人当初由中国迁移入马来西亚落户,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之发展事迹。第二册与第三册则为华人在我国各领域的发展专史。第一册共分六章,围绕着两个主要课題,一为我国华人社会的发展,二为华人人口之变化,顺着年代,重点而概括地叙述华人移入马来西亚后华社各阶段的变迁以及华人人口之变动情况。第一阶段由华人初移入马来西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为止。此时,有大量的华族移民迁入我国。牵动华人移民的因素有内在与外在两种。内在因素为中国国内人口过剰,物质短缺;外在因素则为英殖民政府实施自由贸易政策,需要人力。
华人自移入马来西亚后,便努力发展农业,矿业、商业、工业、金融业、制造业及参与政治活动,推动文教事业。在各个领域都有可观的成绩。由于早期华族移民缺乏中国政府之庇护,促使他们成立秘密会社以作为避难所和互助中心。这些秘密会社变成了保护华人群体的经济利益和获取政治影响力的重要机构。
第二阶段为日治时代。那段时期是马来西亚华人永远驱之不去的梦魇。在日本军政统治下三年又八个月,华人有数不尽的悲惨遭遇。日军施行暴政,杀害无事。对基于保护乡土而又支援中国抗日的华人更加残酷,检整、屠杀、掠夺、欺凌、迫害、强奸、侮辱、压榨,不一而足。同时日军也极度仇恨马来西亚华人与英殖民政府联合抗日,因此滥杀华人之事,时有所闻。日军还曾强迫华人捐献“奉纳金”,并驱使华工为他们开矿、星荒、修铁路、筑码头等,又不时制造华族与其他族群之仇恨,利用其他民族来对付华人。当时马来西亚之抗日军多由华人及马共组成,马共的成员也以华人为主,所以马来西亚的抗日战争华族牺牲特别大。总之,华人在日治时代所付出之代价十分惨重。不过,平心而论,马共在抗日运动中贡献最巨。可惜其斗争策略欠善,又缺乏眼光,在吸引他族参与方面所作的努力不够,故也未能获得他们普遍的支持,致使其日后为英军所击溃。
日军三年又八个月的严酷统治,一方面虽给马来西亚华人带来难以说尽的苦痛日子;可是另一方面却也唤起华人在政治上的觉醒,使他们逐步从中国情怀转向与当地人民共存亡及在我国当家作主的政治意识。1945年至1957年是第三阶段。这时马来亚联合邦正从殖民地过渡到独立自主的一个历史关键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至马来亚独立前,英国殖民政府重新统治马来西亚全境及新加坡,其势力不断扩张。当时马来半岛西海岸各州由于发展矿业,农业及商业等,吸引了许多华工前来落户,尤其是矿场附近,更常成为华族聚居之处,如怡保、太平、芙蓉及吉隆坡等地。因而,这些地区逐渐发展成我国的大城市。华人所从事的行业范囿广,或自经商,或为职工、店员及劳动工人等,对城镇的发展及开拓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不过,有许多散居矿场、农场及胶园之华人,在英政府剿共时期被迫迁入“新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是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的移民浪潮也宣吿结束。同年,马华公会成立,标志着马来西亚华人认同本土政治意识的深刻化与广泛化。这时马华公会努力为华人争取公民权以及政治、经济等的合法权益。只是因为马华公会的领导层多为受英文教育者,故常与岀身华文教育之基层缺乏共识。尽管华族此时已以马来西亚为效忠对象,他们却仍旧热爱中华文化,持守华人传统,捍卫华文教育。
马来亚独立后至本世纪90年代为第四阶段。马来亚在争取独立时,华人扮演了应该扮演的角色。此后,华社随着马来西亚的组成及我国政治、社会、经济、教育等的演变和发展都作出了回应。1969年5月13日所发生的种族冲突事件,即所谓的“五一三事件”,又使华人认识到团结一致以维护政治权益及维持各族之间和谐的重要性。
华文教育方面,六十年代所受到的冲击不可谓不巨,许多华文中学在此期冋改制成国民型中学;不改制的则成为独立中学,政府不给津贴,由华社自己经营。当时华社也曾经提出申请创办独立大学,惟未获得批准。及至七十年代,中马两国终于建交。然而,马来西亚政府在此段时期推行新经济政策与大学学额分配制,这些揩施対华人的经济以及升学问题都宥非常大的影响。
八十年代则以合作社风波与华小高职事件给华社冲击最大。不过,随着八十代末及九十年代初政府较灵活地推行各种政策,华人传统文化与华文教育的发展空间也増加了。这时又适逢中国大陆经济开放,提供了大好的投资机会,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员等,着眼进军中国,于是掀起更激烈的学习华人文化及华文的熱潮。有许多受英文教育的华人家长,也纷纷把子女送入华校就读。
华人大量移入西马始于1786年英人占领槟榔屿之时。随后,英殖民地势力逐渐由槟岛扩展至西马其他各州,各地华人人口也跟着激増,根据估计,至少有五百万华人曾经在19世纪逬入马来亚(包括新加坡)。至1901年,马来亚华族已达419,355人,占总人口之41.10%。1926年乃华人移民进入西马之最高峰时期,该年马来亚共增添了华人移民228,235人。由1900年至1940年,曾经进入马来亚的华族移民共计1,200万人。
早期西马华族移民多属男性。《1933年外侨法令》限制成年男性移入,妇孥则不在禁止之列。华族人口的性别比例于是得以改善,结婚率跟着提高,出生率也相应上升。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增加,移民的重要性便相对地下降。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马华族人口已显露移出多于迁入之现象,这时人口的增加完全靠自然増长。1947年,马来亚的华族人口已达一百八十多万,占总人口之38.40%。1970年西马华人共计3,122,350人,占西马总人口之35.40%°
至于东马砂劳越的华族移民,19世纪中期多来自西婆罗洲的坤甸(Pontianak),三发(Sambas)和蒙脱拉度(Montrado)等地区。这些华人多为开采金矿的客家人。不过也有一部分华族移民自中国经新加坡而至砂州。1898年开始,政府采集体移民方式,由华人首领与砂劳越的统治者“拉惹”签约,将有关的移民安置于特定的地区垦殖。1909年砂劳越华族共有45,000人,占该州总人口之11%。到了1947年,华族更增至145,158人,乃总人口之27%。1970年,砂州华族共达293,949人,为该州总人口之30.10%。
沙巴的华族移民历史要比砂劳越迟,有计划的移民始于1881年。到了20世纪初,政府鼓励与资助华族移民至沙巴,于是相当大量受资助及自费的华人移入该州。由1928年至1930年,每年都有超过一千华族移民进入沙巴。这时由于政府觉察到势头不妙,在1938年便公布新条例,限制移民。沙巴华族在1911年巳达至27,801人,占该州总人口之13%。到了1951年,华族増至74,374人,为总人口之22%。1970年沙巴华族共有139,509人,乃该州总人口之21.40%。
马来亚独立之后,华人人口的増长率开始下降,使华族在全国总人口之比例每下愈况。1970年华人犹占马来西亚总人口之34.1%,至1990年降至29.6%。在一个实行民选政府体制的国家如马来西亚者,族群人口的多寡直接影响到族人的各方面力量。华族出生率的下降对今后大马华人的政治、经济及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那是可以断言的。
三
第二册所涉及的课题相当丰富,包括了华人政治、教育、经济和新村发展等领域。这些课题,无论就其影响性或冲击性而盲,在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上都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政治素来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讨论得最激烈、也是较敏感的课题,其内容广泛性和普遍性是无庸讳言的。但是这并不是为什么华人政治史在本书所占的篇幅最多的原因。毕竟,政治动力可以被视为马来西亚华人整体社会发展的主要脉络,其主动性和主导性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马来亚独立前后的一段时期。当前华人社会内部以及与外界接触时所产生的许多困扰、争执和分歧,绝大部分的源头都可以在这段政治历史里找到出处。换言之,马来西亚的各项国家课题如教育、经济、文化等等的演变和发展,毫不夸大的说,皆是在政治动力不断的催动之下而进行的。
马来西亚华族政治史的撰写,从17世纪开始到20世纪的90年代初期,年份不可谓不长久;从西马(马来半岛)谈到东马(沙巴和砂劳越),地域不可谓不广阔。从外来因素的冲击谈到内部政治的运作,所涉及的事件和课题不可谓不多样。当初华人从中国南来,从行商到侨居,从英国统治和日本占领时的殖民以至成为独立后公民,其政治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1)由17世纪到中国辛亥革命前的一段;(2)辛亥革命前后到中国抗日抗战;(3)马来亚沦陷到光复;(4)争取公民权到参与建国。从这几个阶段来看华人的政治思潮演变,有一个特点,即华人政治运作和事件的主动性。换言之,华人政治仍然随着当时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局势而走动。
独立后的马来亚华人,国民身份有所改变,态度也随之转化。他们以国民的职责,在政治事务上逐渐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和不可分割的角色。在这个进化的过程里,华人政治的延续和变迁基本上可以从年代给予划分,这样做也较容易从中寻找到其发展和演变的脉缗。马来亚于1957年独立,从该年始至1970年间为新兴国家统合和巩固期,也是大马刚建立的国家政治宪政体系、民主和多元体制的考验期。1969年发生的“五一三事件”为玫一段历史的转披点。70年代政治运作和经济政策皆以“新秩序”开始,华人政治思潮和政党政治都受到极大的冲击。华人大团结运动、各个政党的内争和改革,语文(母语教育)政治的争执,都呼之而出。80年代开始马哈迪医生担任首相,不单单是对华族,而是对整体马来西亚人来说,其意义异常重大。马哈迪首相的权威性统治手法给马来西亚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一连串的变化。在这个时期,华人政治和华人政党的衰弱,华人政治路向的分歧,人口政治的讨论,都反映出华人政治的彷徨,也因此出现了极多的危机现象。90年代初期政府采取较开放政策,在“我们都是一家人”的呼唤下,华人选择了以经济为主和协商为策略的政治路线。
可以看出,独立前、后华人政治演变和发展有一个重大的区别,即独立前华人的种种具政治性的运作,无论是意识或行动,都极受到中国当时所发生的事件所影响。直到大战后全球掀起了独立自主的热潮,华人政治意识才逐渐走向本地化。独立后,华人政党政治(除了马来亚共产党之外)完全溶入了大马的政治体系里,与马来人政治互相依存。与大环境配合、对政策的反应、和马来人政治的互动,都是这方面的明证。虽然如此,华人政治同时仍然保持着本身的独立空间和特殊的政治运作,政党的改革和内争,以及政治大方向的争执,也很大的程度上是内在因子而独立运作。无可否认的,华人政治也被国际政治或区域发展所影响,但是和国家独立前相比,其影响范畴和课题已不能同日而言了。
东马(沙巴和砂劳越)华人的政治发展亦占去了同样重要的篇幅。两章皆从历史的源头说起,一直谈到当前该两州华人政治的发展。和西马的两章并读,读者可以更全面的窥看到整体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发展,从而作出比较。无可讳言,东马和西马的政治发展,无论是整体的或是个别族群的,因为历史、政治、文化环境的差异,使得其政治运作亦有所分别。一本完整的马来西亚华人史是不能忽视东马华人的存在和贡献的。
就其战前历史部分而言,东马华人与西马华人的政治运作和反应基本上并无致。虽然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他们却不约而同的受到中国政治的激荡和影响。辛亥革命、维新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华人政治还没有真正本地化之前,两地的华人政治都环绕着这些事件发展。当然华人政治也一直回应当地当权者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独立”一词,对东马来说,意义并不重大。马来亚联合邦诞生于1957年,当时的沙巴和砂劳越两州还是属于英帝国的殖民地,直到1963年马来西亚联合邦成立,两州(和新加坡)才成为联合邦的一分子。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沙、砂两州的撰写方式与其它章回有别。这两章集中在政治事件的延续和变迁,但是并不以马来亚1957年独立为分水岭。1963年显然才是两州政治发展的重要年份。
华文教育一直是马来西亚华人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政治敏感度极高的课题。华人移入马来西亚后,一直认为文化的扎根和成长,实有赖于教育的建设,于是尽其所能办好华文教育事业。19世纪的华教是中国旧式教育的延伸,到了20世纪初叶,华教才逐淅走向现代化,不难看出,其导源乃当时中国内地所进行的教育改革运动。当时英殖民政府对华教虽说不上辅助,但也不对华校采取任何行动,且让其自由发展,在这种情况之下,华文教育的办学规模也越来越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政府对华校提高了警惕,为了防止华校从事宣传政治意识活动,于1920年颁布了<1920年学校注册法令>,继续更严厉的管制。华文教育于是进入了受压制的时代。从1940年到1956年之间,正是马来半岛各个民族积极争取独立的时候,政治局勢的不断变化,敎育政策也随之频频修改。在这十年里,大马有多项教育报告书和教育法令出现,如<1952年教育法令〉、<拉萨报告书>等等,大部分都对华教不利,且使华教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独立后华文教育的处境并不因为三大民族成立联合政府当家而有所改善,反而由外来殖民势力转变成内部民族对民族的挤压,华文教育道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现实的情况是:教育法令和报告书发布得更加频仍,其内容也越来越苛刻、严厉。事实上,华文教育的发展一直更受到了政治的干涉。总体来说,联盟(国阵)政府的单一语文政策一直困扰着华教。维护华小、支持独中、发展高等教育一直是关心华文教育者的执着和理想,直到90年代的初期,华教的处境仍然未有多大改善。一连串的法令,华教界也有一连申的反应,成了华教轰轰烈烈的历史事迹。
马来西亚华族经济亦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由于早期华人移入马来西亚的主要目的是经济性,故其经济活动要比政治活动和教育建设来得繁频,这也是造成以后华人特别投入在经济领域的历史因素。19世纪以前,当英殖民势力尚未涉足马来西亚之前,马来亚华人的经济活动主要表现在帆船贸易上。这个经济表现,到了英国人侵入才起了结构性的改变。19世纪以后,华人的商业网络已初步建立起来,以一般新趋势把资本转向土地种植园的开拓及锡矿的开采。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契约华工从中国的大量引入,形成一股新的移民潮。到了独立前夕的50年代,马来亚华人已逐渐将其累积资本大量投资向农业、工业及航运、金融等各种行业进军,其经济发展已开始逐渐的企业化。
独立后,政府重新拟定经济政策,从过去以经济目的为首要考虑的计划转移到以种族为基础。在这种政策和发展计划之下,华人经济的发展趋向以及其结构都出现了几个重要的变化,尤其是1970年新经济政策实施以后,华人经济发展首当其冲。新经济政策的两大目标:消除贫穷和重组社会,以及其实施的偏差过程,使得华人发展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冲击。华族表示支持新经济政策的大目标,惟行政上的偏差令他们非常不满。从华族历年来的收入水平、就业结构、和华人资金拥有权等各个不同的重要侧面来看华人经济的变迁,不难看出,各方面皆被政府政策所影响。尽管如此,大马华人仍然取得了相当高度的经济成就。1990年政府推出国家发展计划代取了新经济政策,把经济推动力的重点放在私人企业上,而从公共机构的商业角色,逐渐转移到基本建设的发展。政府并且声明,将以更开放的态度处理过去在实施政策时所发生的行政偏差,华族商业界皆表示支持。
从经济发展的领域里,可以再度窥看出政治因素干涉的重要性。独立前在英国殖民势力的统治下,华人经济基本上是在资本主义体制下运作,比较上是自由的发展,虽然华人还是受到不平等或不合理的待遇,但凭着刻苦超劳的精神,手足胼胝,为这块热带土地的开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独立后马来民族主义在各项政策里具体化,经济政策注重于种族上的考噁,对华人经济发展有明显的约束。华人经济发展虽然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冲击,但是大体上来说,仍然保持了高度的成就。
华人的经济发展,历来都牵涉到一个突岀的课题,即新村发展以及其所扮演的角色。事实上,新村是马来亚社会和经济发展里的重要一环。新村在华人经济发展所占的重要性,可以从其人口数字看岀:华人新村人口占了华人人口的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新村的诞生、演变及发展明显地反映出马来西亚华人在独立前后所经历的一个历史困境。华裔垦耕者的増加乃随着19世纪移民的浪潮,华人除了在锡矿工作之外,也从事耕耘事业。在英国殖民政府面对缺少粮食的危机时,新村里的华裔垦耕者在供应粮食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到了1948年,因为马来亚共产党在抗日期间得到了一些华裔耕垦者的支持和保护,而它又欲通过武力夺取政权,因此对英殖民政府造成了威胁。在英政府的紧急法令的实施之下,新村的居民成为马共和英政府政治斗争的受害者。独立后经济计划注重在工业发展,新村并没有受到政府的注意和关怀,很大的程度上脱离了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主流,历来都一直扮演着边缘发展的角色。虽然如此,但是由于新村问题的严重性,它却不时成为一个政治课题。
四
第三册所牵涉的课题比第二册更加充实和丰厚,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华人的文化思想、乡即组织、华文报刊、华文文学和宗教信仰。这些课题和内容,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在特定的时空里相铺相成,彼此依存、烘托,甚至牵动,冉冉间展示出一幅灿烂且复杂的马来西亚华人人文社会景象。
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思想是一个抽象和不容易处理的题目,但是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课题。任何人若要深入了解马来西亚华人的精神意识和文化状态,他必须试图认识马华社会文化思想的深层意义。尽管这个文化个体似乎并不成熟,体系并不完整,甚至是幼稚的、粗糙的,但是没有它,马来西亚华人就不会有现在的人文价值与文化观念,也难以补助、建设今日的国家多元文化的大工程。所谓马华文化思想,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传统思想和价值观,二是生活环境的生活结构。换言之,它包涵了华人社会的内部的文化活动以及对外在作业的反应,以及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必须指岀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这个文化史的侧面来考察,独立前后的华人文化思想有其延续性及变迁性,也曾经在内部和外在环境有过不少尖锐的冲突和整合。
综观独立前马华文化思想发展的历程,它的核心可以说是传承中华文化及本土化的相容和冲突。基本上,初期的马华社会,相对与母体文化的本质和结构而言,并没有发生重大的、根本性的变化,移民社会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徳规范、行为准则仍然延续了母体文化的种种,但是这并不等于顽固的、一成不变的承续。无可质疑的,当时华人同时也作出了本土性的适应和配合。从教育思想、宗教信仰、经济思想和帮派思想各领域看来,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即延续了中华文化,亦创造性地转化了自我的文化个体。中华文化移植到了马来西亚这块土地,逐渐渗透、汇通、融合了本土的色彩,成为了崭新的、维形的马华文化。
同时,面对着当时的社会和政治快速发展,马来亚华人社会思潮与民族定位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华人身在南洋心系中国至落根当家的复杂情况,在许多文化运动里可以窥看出来。例如发生在1899年至1911年之间的儒教复兴运动,从整体内容而言,它含有借助于儒教以抗衡西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的目的,同时也是华人传统道德价值的复兴和重新维护本地华社具有“华人性”特征的运动。在政治思潮方面,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維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激荡,新马华人的反日运动,国家独立等等,对于华人从侨民意识转化成本土意识有重大的冲击。
独立后的马来西亚华人文化思潮必然地朝向了本土化的方向发展,其中一个重大的原因,是与政治气候的转变和新文化政策的执行。独立后,马来西亚华人文化思想层面,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它包涵了许多概念,国家认同、文化政策和教育政策的反应。这个时期,华人似乎已不必思考国家认同的问题。比较大的问题是:处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里,华人应如何自己定位?在急连变迁的社会里,新的文化挑战接踵而来,华人如何对其主体文化作出调整?在教育和文化发展上,华人在巨大的挑战作出了极多不寻常的反应。在独立前后开始,以至整个60年代,华人的文化和教育一直不断地与政治纠缠,且节节败退。到了70年代,政府拟定了“新经济政策”和“国家文化政策”,而后者更进一步冲击到华人文化的发展。无论是理论或实践.华人文化不能直接纳入国家文化里,华人的艺术、文学、音乐、哲学等人文学科的范畴,只靠自己的努力。更加严重的是,政府不只不支持发展华人文化,它还推前一歩,不允许华人发展自己的文化。到了80年代,华人社会团体在文化政策上不得不作出较强硬和系统性的反应,1983年十五华团草拟的《国家文化备忘录》,就是这个反映。这份文件提出了华人社会对政府在文化政策上应釆取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扶助各民族文化,并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的基本要求。现在重读,仍然句句有力。在此同时,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活动此起彼落,基本上是华人文化被排除在国家文化之外的反弾,也可以看作是华人执行他们心目中国家文化方式。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和社会结构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它的传统乡团组织。华人的传统地域或籍贯观念非常浓厚。在马来西亚,华人的同乡会馆或乡团主要是基于共同地缘原则或同乡原则,即在中国原籍是同省、同府、同县、同乡、同村关系而建立起来的传统性社团组织。一般称为“会馆”、“同乡会”、"公会”。组织乡团的宗旨不外是团堵同乡,谋求乡人共同利益,敬神祭祖,排难解纷,造福乡人及大众等等。经过了几个世纪的演变,到了20世纪初期,马来西亚华人乡团在很大的程度上,无论是内容或形式,已作岀了极大的调整,以适应居住地环境及同乡的具体需求,包括社会、经济、文教及宗教的需要。可以看岀,独立后的马来西亚华人纟团基本上扮演着一个极重要的社会组织及公民团体角色,在文化、社会、教育,甚至政治领域里发挥了他们的传统和现代功能。必须指岀的是,在现实的马来西亚国度里,华人乡团不能过于强调政治性的课题,也不能够过于“政治化”。但是在华人利益表达方面,它们仍然是扮演着“试图影响政府决定”的角色。华人乡团作为民间的组织,在公民参政方面(虽不参选),由于利益和权力的独立性,可以是一个重要的“压力集团”,但是不应因而被视为与政府对抗。另一方面,多团也可以通过与政府的合作活动推展联系,目的仍然在于影响政府政策。
事实上,马来西亚华人乡团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其组织也不断发展和自我更新。它们也唯有如此才能在这3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今天,经过了几个世纪的蜕变、适应和转化,华人乡团具备了一些相当优越的条件,如经济力量雄厚、领导层一定的名望、组织能力、热心公益的优良传统等等,在现在和未来的国家发展里,肯定会继续扮演一个极为重要的公民团体的角色。
在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发展上,华文报刊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从文化历史的角度来看,马来西亚华人的重要媒体是报刊。马来亚华文报刊发源于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至今已有一百八十余年的历史。华文报刊的发展,亦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初期是以华族侨民报刊为主体,由于中国当地政治产生了变化,华人社会面向中国的侨民心态也开始式微。而面向当地的国民心态,开始出现。在这个期间,华文报刊的发展,可以说生机蓬勃、多姿多彩,丰富了华人文化与精神内涵的发展。它与当地的华文教育、华族血缘地缘等宗乡或方言群社团、甚至华文文学的发展,同时并进,成为马来西亚华族文化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发择了它独特的文化功能使命,也协助营造了今日马来西亚华族社群的文化景观,功不可抹。
独立运动期间的华文报刊可以说真正发挥了其社会功能,他们全心、积极地配合马来亚独立运动,昔日在报刊上所反映出来的侨民心态完全消失了,而毅然蛻变成为全体马来亚人民的论坛,引导舆论,为建国先贤造势打气。他们凝聚了一个新兴国家人民的力扱.共策建立马来亚联合邦。这个时期华文报刊充分地反映出华人的心声,表明不只支持争取独立运动,而且愿意以国民一分子的身份,从事这项运动,并认为是责无旁贷的任务。独立后至今四十余年,华文报刊一直扮演看反映华人社会心声的重地&除了促成华人社会与政治决策者的沟通之外,亦形成一股监督政府的民意主流。在形式上,华文报刊也进行了不少的变化,它们精益求精,革故鼎新,由惨淡经营的80年代,迈向90年代的电脯化、企业化作业,报份有稳定的进展,渐入佳境。如今90年代多媒体已使传统的印刷传媒和电子传媒结合在一起,电子报纸或传真报已应运而生。
文学,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和智慧的最高表现,马华文学在这方面一直是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马华新文学是受到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发而产生,其受到中国新文学理论与思想影响极大。当时(独立前),新加坡和马来亚关系密切,所谓马华文学也包括了新加坡华文文学。可以看出,马华文学和孕育它的社会的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的变动,也影响到文学的变动。无论是在体裁或形式上,马华文学表现了其特有的素质。基本上,马华文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各个时期;(一)1919年至1924年——侨民意识浓厚时期;(二)1925年至1930年——南洋色彩萌芽与提倡时期[上];(三)1931年至1933年——南洋色澎芽与提倡时期[下];(四)1934年至1936年——马来亚地方性提倡时期;(五)1937年至1942年——本地意识挫折时期;(六)1945年至1949年——本地意识与侨民意识的角斗时期;马华文艺独特性提倡时期;(七)1950年至1954年——本地意识的拓展时期;反对黄色文化时期;(八)1955年至1957年——本地意识的腾涨时期——爱国主义提倡时期。
可以看出,马华文学的创作一直在稳定中持续不断地发展。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以及发生在本地的抗日运动,深深影响了这里五百万华人的生活方式与思想内容。于是马来西亚华人的挫折、忧伤、奋斗也就很自然地反映在文学作品里。马来亚独立前夕,马华文学,无论是在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和理论,多是鼓吹反殖民主义以及热爱祖国的基调,或凸现人民殖民势力所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62年新马分家后,马华文学就只指马来西亚华文文学了。在这个极不寻常的时代里,马华写作者形形色色的生活经脸和心灵探索编织出马华文学史有价值的一段。于此马华文学的写实主义和现代派酝酿成为两股主要的思维风格,它们之间的互补和交锋.逬一步丰富了马华文学。到了90年代,马来西亚华文文坛隐隐约约也吹奏起一股后现代的旋风。
如果说文学是一个民族书写的表现,那么宗教信仰则是它行为和精神的反映。马来西亚华人的宗教信仰一般上虽然不太引学者注目,但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侧面。一般华人的信仰是相当糅杂的,既礼佛又拜神,且祭祖先,崇拜自然神,物精灵,当然也有比较“纯”的,信仰回教、基督教和佛教,但是却是少数。今日的大马华人的信仰,可以说大部分仍然沿袭自先人们早期南来所供奉的那一炉香火。随着时代的推移,传统信仰在内容方面不可能丝毫无更替或添减。但从全马为数不少庙龄百年或以上的寺庙,如今仍然香火延续不断的事实看来,传统华人宗教居然展示其历史的连贯力和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在当今大马华人的精神世界仍然占一席重要地位。
五
从上述的课题看来,马来西亚华人的历史实质是多面的,也是千头万绪的。本书的编排尽可能使读者从课题和内容看出马来西亚华人历史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当然,由于撰写者不同,各章的内容和体裁难免会有重复的地方。我们希望做到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和面向切入探讨冋题,以图描绘出一个较完整的马来西亚华人的历史图象。编者把各位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汇集起来,希望这三册(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能有助于推动马华历史研究工作的进展,为马华社会作为参考。
目录
编者、作者简介
图表目录
缩略词对译表
名词对译表
序 /吴徳芳
第一册
导言 /林水檺、何启良
第一章、华人历史变革(1403-1941) /顏清湟
第二章、日治时期的华人(1942-1945) /陈松沾
第三章、华人社会演变(1945-1957) /崔贵强
第四章、华人社会发展(1957-1990) /曾松华
第五章、西马华人人口变迁 /钟临杰
第六章、东马华人人口变迁 /饶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