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独中复兴运动由来

胡说真言

20-10-07

霹雳独中复兴运动由来

胡万铎

 

 

关于霹雳独中复兴运动的历史,上了年纪的人士都记忆犹新,耳熟能详。至于年青一辈则不甚了了。我们不妨重温当年历史,以策励未来。

 

1962年间,全霹雳原有17所华文中学,在政府压力下,先后陆续接受全津而成为国民型中学,只有班台育青与怡保深斋自始至终保持独立,坚决不改制。

 

1965年教育部长在大选前宣布废除小学升中学考试,小学六年修业期满可直升全津国民型中学。于是以收容落第生为号召的独中便从此失去学生的来源。霹雳原有14所独中至70年代已关闭了5所,仅存的9所也在苟延残喘作生存的挣扎。长此下去,独中逃不过关闭的厄运。

 

关心华教人士,莫不忧心忡忡探讨解决方案,拯救独中。

 

1972年,实兆远南华独中复办,校长许瑞成认为霹雳州之华文独中应该从原有的优良传统中脱颖而出,自创一格,切忌追随国中的"尾巴路线”,否则不是自取灭亡,便是陷于半死不活的困境。同时献议霹雳独中应有统一的制度,绝不可各自为政。他在获得董事长颜清文律师的同意下,为了华教前途于197272日联名致函予霹雳华校董事联合会及霹雳教师联合会,要求他们推动霹雳的华教运动,关注独中并协助霹雳九所独中解决学生来源和经济上的困境。

 

513事件过后,局势严峻,白色恐怖遍布全国。任何人都对一些敏感课题噤若寒蝉,名流巨贾更是明哲保身。

 

当时霹雳董联会的理事成员都是商界名流及年迈者居多。在此非常时期谁也不愿出来主持大局,只有培南独中董事长曾敦化局绅属少壮派。他为人富有强烈民族意识及胆识,毅然地与国中担任副校长及兼职独中的沈亭配合共同负起召集各校会议责任。

 

曾局绅开始活动时也有生意上的顾忌及局限性。他不想明目张胆地召开会议讨论独中问题,而选择通过饭局方式进行。经过多次同舟共济反复讨论之后,终于在197341日在育才独中的集会中达到共识。是年我当深斋董事长第一次出席会议。沈亭在会议中提出“由九所独中联函霹霹董联会为全州九所独中筹募百万元发展基金”的建议。推选了沈亭及余辛堂为提案起草人。

 

霹雳董联会与霹雳教联会也于415日联合主催了座谈会,经过冗长的讨论后,才推选了胡万铎、陈孟利及王挺生为“筹募百万令吉发展基金”的正副主任,立刻着手成立筹备工作委员会以便进行工作。

 

一场轰轰烈烈的民族教育醒觉的社会运动由此展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