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马华领导层在语文教育问题上的失错

我们的这一条路

谈马华领导层在语文教育问题上的失错

陆庭谕

 

“五一三事件"之后,副首相敦伊斯迈批评马华是个不生不死的政党;八十年代,马华梁陈党争之际,副首相拿督慕沙希淡建议马华离开国阵;目前副首相嘉化巴巴也批评马华“有时还得不到半数华人的支持”。

 

在没有探讨马华领导层如何应变之前,先就所见谈谈马华公会领导层在语文教育问题上的失错,作为楔子。

 

19521190,全马华校董教及马华公会代表联席会议,坚决反对1952年教育法案;同月21日,立法会议通过1952年教育法令,官委代表敦李孝式、叶松纲、温林凤鸣、梁长龄和敦梁宇皋等马华公会议员不但全力支持且谄媚地说“这是最伟大的折衷”,“该报告书应赐以荷根报告书之美名”,消息传来,华社哗然,马华公会不见任何表态,而彼等则高官厚禄,高枕无忧,这显示笑骂由你,好官我自为之,你奈我何?

 

马华公会的威信虽然开始受损,但凭敦陈祯禄、吴志渊和拿督温典光和林连玉、陈济谋等坦诚合作,共谋对策之下,马华公会和董教代表在1953年联席会议上成立“马华公会华文教育中央委员会”,这就是所谓的“三大机构”,(董总迟至19548月才成立)。在各造和衷共济之下,还是强烈反对1952年教育法和不合理的华校新薪津制度。1954年要改方言学校为国民学校的白皮书政策也在三大机构合作之下粉碎了。在这里要指的,这种成果应归功于教总的坚决态度和林连玉的策划。钦差大臣麦基佛莱对林连玉说过,政府通过法令不能执行,都是由于教总的强烈反对。

 

1956年拉萨报告书第十二条要以马来文作为所有学校的主要教学媒介的“最后目标",是林苍佑、朱运兴和吴志渊等参与起草和通过的。这个“最后目标”在以林连玉为首的董教总代表反对之下,敦拉萨答应不列入1957年的新法令中。林苍佑和朱运兴等都知道铸成大错,坦诚地和董教总代表交待,同时以实际行动来挽狂澜,希望亡羊补牢。

 

1958年三月林苍佑出任马华公会总会长,他和朱运兴都像陈祯禄和吴志渊一样要和董教总合作以解决华教所面对的问题。其间虽未尽如人意,还是得到谅解的。朱运兴的丢官,59年的“联盟风波”,林苍佑的辞职,敦陈修信、丹斯里陈东海和敦丹斯里拿督奥玛翁毓麟等的向巫统一面倒,这一转变,华文教育就面临了更大的厄运。

 

1959年联盟大胜,I960年达立报告书通过。这份敦梁宇皋、丹斯里王保尼和许金龙律师有份起草的达立报告书,一则使“最后目标”借尸还魂,重新提出,二则要华文中学改制为英文国民型中学或马来文国民中学,三则要逐步将国民型小学改制,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1961年教育法令的根据,要贯彻“最后目标”的第21条⑵项“授权教育部长于适当时期内可以把国民型(英小、华小、淡小)小学改为国民小学"的条文。

 

在这要把华文中学改制为英文国民型中学的课题上,马华公会的领导层倾全方来鼓吹改制,说是“不改制即死亡”,说是“改制后有三分之一时间教授华文”……。并且疾呼“马华公会与华文教育共存亡”。1974年之后改喊“马华公会与华小共存亡”,1989年说应改为“确保华小不变质”。

 

如果马华公会的领导层有真心诚意贯彻他自己的立场和决策而加以落实的话,马华公会是有所作为的。那就是华文中学改制为国民型英文中学之后,再改为马来文国民中学,改制华文中学和国中一样得到公平的拨地拨款扩建与维修,得到一视同仁的地位,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教授华文,有足够的华文师资;即使非改制的国民中学的华文班也正规化,不致沦为随意科,半天吊科,剩下三节课,一节在正课,两节在课外,迟开课,早收档,借口是没教师没经费……的惨兮兮局面。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华小毕业生进入国中,享受免费教育,马华公会可以理直气壮地争取到支持的。

 

在要“与华小共存亡”这方面,马华公会如果也认真去维护并发展华文小学和马来文的国民小学一样普遍增建堂皇的校舍,一样得到公平的拨款,不必华社天天筹款……不但没有师资荒,而且是以华语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训练出来的师资,也没有“高职事件”……有九十巴仙以上的华裔家长把孩子送进华小,得到像马来小学一样的公平待遇,真正的像马来小学一样,不必再筹款的免费教育,华社还会怪马华和政府吗?别忘了,马华的正副部长和政务次长是很多的啊。为什新的华裔住宅区没有兴建华小?为什华小的数目只有减少没有增加?

 

再如独立大学的问题,马华公会在“碍难支持”之后筹办拉曼学院,而不去呈交什“设立一间高等学府以抗衡独立大学之计划备忘录”的话,更没有“铁树开花”,“五行欠水”“爱马华还是爱独大”的言论,更不会公开支持大专法令来拒绝独大的申请而刺伤华族之心;相反的,认真争取到拉曼学院和玛拉工艺学院一样得到公平合理的一视同仁的待遇,也有中文系的开办,不必向华社筹两千万元等等,马华公会还会抬不起头来吗?还有会长要“出走”吗?

 

此外,各大学收生也能像马华公会所宣称的四十五和五十五之比,各大学都有中文系,都能设立华文学会,华裔学生的活动不受刁难;毕业后的就业也有公平合理的地位,华裔学生能不爱马华吗?

 

除了华文教育之外,华文的地位问题,马华公会领导层的表现也是令人伤心的。1954年陈祯禄爵士在马华教育中央委员会上尚且接受把华文列为官方语文之一的提案列为马华公会的最终目的。1955年马六甲会谈时,陈爵士也没有附和东姑亚都拉曼的要求而放弃不提列华文为官方语文的立场。但在敦陈修信之后的领导层却是把这个要求和巫统一样视为大逆不道,甚至于自斩左右手地把马青副总团长沈慕羽开除党籍,说什马华主张“在拣选范畴内广泛应用华文”,事实怎样呢?在路牌、商业招牌包括罗厘、的士车身上字样,第三电台不播华文新闻,电视台华文新闻节目上没有中文字幕,包括广播'员的中文姓名也悄悄地消失了;商业广告的许多产品失去了中文名称……。

 

目前,1990年教育法案就将在国会提出这份回教化而又向“最终目标”更加迈进的教育法案,将是马华公会领导层的试金石。像李金狮部长否定华教受到宪法保护的表态是令人齿冷的。当然,民政党和砂劳越的人联党也不例外。他们有责任要求在国会提出辩论之前,把新教育法令草案公布,让全国人民有足够的时间和有机会研讨和反映意见。

 

19922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