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学院学术丛书第二种
回首八十載 走向新世紀
九九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硏讨会论文集
南院学术丛书第二种
回首八十载、走向新世纪
九九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南方学院出版
2001年
回首八十载•走向新世纪
九九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奉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南方学院/2001
丛书名:南院学术丛书第二种
书名:回首八十载•走向新世纪:
九九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出版:南方学院
SOUTHERN COLLEGE
PTD 64888, 15km, Jalan Skudai,
81300 SKUDAI
JOHOR, MALAYSIA
TeI:07-5584301,Fax:07-5563306
印刷:益新印刷有限公司(45169-K)
Percetakan Advanco Sdn. Bhd.
23, Jalan Segambut Selatan,
51200 KUALA LUMPUR
Tel:03-62589211
主编:许文荣
副主编:许通元
校对:纪媛萍、陈依雯、冯白羽、骆雨慧、张佩玲、罗时农
出版日期:2001年9月
印数:1-1,000
定价:RM30.00
ISBN:983-2453-00-3
目录
序:张瑞发院长
开幕词:拿督陈广才副部长
闭幕词:云里风会长
第一辑:马华文学史轮述
黄孟文:撰写新、马华文文学史的几个冋题
杨松年:白话文在早期新马文坛的传播:过程与特色
郭慧芬:脱茧而出的新蝶:1919年至1924年《益群报》新诗析论
黄锦树:张锦忠与马华夏系统的起源
第二辑:马华诗歌论述
王润华:自我放逐热带雨林以后:冰谷《沙巴传奇》解读
陈大为:街道的空间结何与意义笛链结:马华现代诗的街道书写
张光这:象征主义与存在迷思:70年代《大马诗逸》的两种读法
刘育龙:探索现实与虚构,现在和未来的临界线:试轮大马的科幻诗
王志伟:黄大礼诗歌略论
第三辑:马华散文论述
锺怡雯:从迫寻到伪装——马华散文的中国图象
黄灵燕:方娥真散文世界的两极叙事性
郭莲花:何乃健佛学小品中自然的法语图象
第四集:马华小说论述
陈鹏翔:论小黑小说的折述
许文荣:霸权下的焦虑与抗争:论潘雨桐“何日三部虹”的后殖民话语
林春美:男性书写场域的女牲幻象:从静水到野店说潘雨桐
庄华兴:他者?押或“己他”?:商晚筠的异族人物小说初探
第五辑:马华文学刊物、活动及其他
田思:动地吟与马华诗歌朗唱运
叶啸:马华如何文学:马华文学出版状况与文化市场探讨
张永修:从文学杂志的处境谈末代蕉风
何国忠:马华文学:政治和语境下变奏
潘碧华:弹拨一根现实敏感的弦:听七、八十年代愤怒的声音
总结:陈鹏翔
编后话:许文荥
论者简介
序
南方学院张瑞发院长
在世纪交会的1999年,南院中文系所举办的“九九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获得各界的热烈响应,我感到无比的欣喜,这表示我们在推动学术的努力获得了社会人士的认同。
“九九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南院首次在大型研讨会上初试啼声,也是自中文系开办以来所推动的最大型的学术研讨会,为南院的历史增添新的一页。这也是南院继1998年成立“马华文学馆”之后,为马华文学所呈上的第二份献礼。
会上参与发表论文的学者共有21位,分别来自中国、台湾、新加坡及马来西亚,他们的论述范围包括马华文学史观的探讨、马华文学与中国性、马华文学的出版机制、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复系统研究、以及边缘评论等等。
研讨会也吸引了300位参加者,他们除了聚精会神地聆听学者的论说,同时也积极参与提问与发表高见,擦出不少智慧的火花,让大家有机会享受了一场丰富的学术与文学互相烘制而成的盛宴。
南院作为一所大专学府,对于提升学术与知识将不遗余力,虽然我们面对基金方面的局限,但我们誓将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提升南院的学术水平,并加强与其他国内外的学术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这本论文集的岀版除了为这项具有历史性的研讨会留下文字记录之外,更重要的是丰富现有的马华文学的学术论述,以作为学者研究工作的重要参考文献。
“九九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基礼讲词
拿督陈广才
马来西亚财政部副部长
首先我要感谢主办当局,邀请本人到来出席今天这项“九九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主持开幕仪式。今天这项盛会可说是我国在本世纪结束前夕,所举办的最后一项大规模的学术大会。我要特别在此祝贺南方学院中文系,成功地筹备这项大会。
各位,马华文学是中国与港台以外的海外华文文学天地中一株绽放异彩的奇葩。它扎根于马来西亚的土地上,在千千万万写作人以热诚和慧识的浇灌下,茁壮成长,而在华文文学的世界里享有一席之地。数十年来,马华作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本着对追求真善美的执着,从事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体裁的创作,留下了大批反映社会面貌与人民心声的作品。这些作品是马华社会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马华写作人的智慧之花,象征着大马华人的精神文明与艺术涵养。
在五六十年代,马华文学研究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自七十年代开始,新大与南大中文系开设了“马华文学”课程,当时分别由方修与苗秀负责教导,而马大中文系则迟至八十年代才开设马华文学课程。此后,以“马华文学•”或“马华作家”作为学术论题撰写毕业论文的人士,与日俱增。这次与会提呈论文的学者,孙彦庄讲师的硕士论文与陈应德博士的博士论文都是以“马华文学”作为研究课题。必须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年来,有一些对马华文学作品情有独钟的有识之士,凭着个人的力量,广泛收集马华文学作品与研究资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马来西亚的吴天才先生、新加坡的方修先生与杨松年博士等等。
除了马新之外,日本是最早收集马华文学作品以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国家。曾在七十年代到南大语言中心修读华语的樱井明治以及曾多次造访大马的今富正己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中国的一些大专与研究机构也在近年来加入这个领域的研究行列,例如汕头大学中文系就设有“马华文学中心”,广东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海外文学研究组也设立了“新马文学资料室”。此外,人民大学、广东暨南大学等大专的一些教授也开始注意马华文学的研究工作。在台湾,研究马华文学的人更多,这可能与大马留台生以及大马旅台作家的研究兴趣及学术意向有关。无论如何,马华文学的研究已由马新两地,扩大到其他国家去,这肯定是一种良好的发展。
作为文化的高层建筑,马华文学的发展是大马华社十分关心与重视的课题。在促进马华文学发展的工作上,我认为我们须分清主次关系,以作品的创作与新秀的栽培为主而以马华文学研究为次,因为马华文学研究是以马华文学作品与作家的内涵与动向作为研究对象。如果马华文学界不能出现卓越的作品与作家,即使马华文学研究的风气再蓬勃也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但是,不容否认的是两者之间的确存在着互动、互补,互相促进的微妙关系。
今人感到高兴的是马华文坛近年来涌现了许多素质非常良好的新秀,而在老、中一辈的写作人中很多依然能继续他们的写作生涯,力求在水平上不断取得突破,使马华文坛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马来西亚华社的乡团与文教团体所提供的竞赛奖励与出版资助,在一定的程度上对这种趋势起着促进性的作用。我衷心希望华社这些团体今后能继续在这方面进行努力,以便为马华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至于马华文学的研究工作,在我国来说,目前还处在起步的阶段,不论是对个别作家与作品的微观研究或是对发展趋向及各类综合性的宏观研究,都有待进一步的加强。马华文学研究离不开对马华文学作品与研究资料的掌握,而我国目前收藏这一类研究资料最丰富的应属马大图书馆与南方学院马华文学馆。我希望这两个单位今后能继续进行收集马华文学作品的工作,同时我也希望马大中文系与南院中文系今后能拟订各类的马华文学研究计划,决意让“马华文学研究”中心立足于马来西亚本土,而不是立足于日本、中国或其他国家。这是非常重要的。
与此同时,我国的马华文学研究工作者也必须与国外的同道建立密切的联系,互相支援并交流研究经验与£、得。举办或参与类似这次这样的“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是达到上述目标的最佳途径。
各位,这次出席“九九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学者或作家共有21位之多,规模比两年前在吉隆坡举办的“第一届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只有18位)还要庞大。与会者所提呈的论文涉及面更是非常广泛,既有个别作家与作品的微观研究与分析,也有文学语文变化、报章副刊、文学刊物与出版状况的探讨以及马华文学史撰写问题的论述,更难得是还有从宏观的角度对马华文学进行历史归纳与前瞻性的综合研究。
对于中国、台湾与新加坡的学者前来助阵,贡献研究心得,我们由衷地感激。我想在这里特别提出的是,在14位本地与会者中,有9位是马大中文系的毕业生,而其中有8位是属于年轻的一代。他们有的任数于马大中文系与东亚系,.有的任教于博大、南院及新纪元学院的中文系,有的则在新加坡国大修读博士课程。我衷心希望这一群年轻的学者,今后能在马华文学研究的领域里继续努力,以便为马华文学的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
我们知道马华文学作家与马华文学的研究者之中,有不少是有“留台或旅台的因缘”,他们不仅成就卓越,而且对马华文学的发展关怀备至。这次主办当局特别在研讨会举办期间安排了一项以“旅台与本土作家跨世纪对谈”为论题的座谈会,我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我希望这项对谈交流,能擦出火花,为马华作家与马华文学爱好者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
最后,我寄望全体与会学者与作家保持密切的联系,继续携手合作,共同以热诚和心血来灌溉马华文学这一块文化园地。
马华文学前景一片光明
南方学院举办“九九马华文学国际研讨会”闭幕礼演词
云里风
马来西亚华丈作家协会主席
首先我要感谢南方学院邀请我为这个规模盛大的马华文学国际研讨会主持闭幕仪式,使我有机会在这里和许多国内外的作家们欢聚一堂。我更要向南方学院表达由衷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祝贺南方学院的这个研讨会成功地举行,也敬佩南方学院对推展马华文学活动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南方学院是我国第一间以华文教育为基础的髙等学府,它自1990年创办以来,不但负起了发扬华文教育的重任,同时对推展马华文学也有很积极的表现。1998年4月,南院成立了我国唯一的马华文学馆后,为马华文学界竖立了一个鲜明的里程碑,这次又举办规模盛大的马华文学国际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二十多位著名作家前来主讲。
从这两天的节目看来,不但所研讨的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内容也非常充实,真可说是多彩多姿,它无疑地将在马华文学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记录,对激励马华作家们努力创作,必然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马华文学自1919年发切以来,今年刚好是80周年,它由早期的侨民文学发展到现在的本土文学,其间所经历的是一段崎岖曲折的路程,早期的马华文艺工作者都是在非常困难的环境中孤军作战,他们既得不到政府的资助,也得不到华社的支持,那批前辈作家们像是英勇无比的长征斗士,他们本着自力更生的精神,排除万难,努力创作,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为马华文学奠立了巩固的基础,这十多年来,马华文学的队伍已不断地在壮大,为了受到前辈作家们伟大精神的感召,有许许多多来自各领域的文友们,在工余之暇,都拿起他们的锄头(笔),在文学的园圃里辛勤地垦植、灌溉.根据马汉兄的资料统计,马华写作人共有千多名之多,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今天马华文学的园地里已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是很值得告慰的。
马华作协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文学团体,对于如何发展马华文学,当然负有重大的使命,所以它自1978年成立之后,即大力展开各种文学活动,一方面鼓励文友们努力创作,提升作品水平,另一方面也积极培养新秀,成为马华文坛的接班人,尤其是近年来所推行的文学界、企业界和新闻界的三结合运动,获得广大华社的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目前马华文友们是在一个比较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创作,在许多华团文学基金的赞助下,优秀的马华文学作品也不愁没有出版的机会。虽然马华文学还没有被纳入国家文学的一环,但是最近语文出版局在教育部的同意下,已成立了一个各民族作家联谊会,并且视马华文学为马来西亚文学之一,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本人认为,由于华文在世界上的用途日广,尤其是马中的友好关系日趋密切,这对马华文学的发展必然会产生连带性的正面作用。只要马华文友们能站紧岗位,锲而不舍,马华文学的前景必然是一片光明。
近几年来,马华文学似乎已跨出本土,走向国际。十多年前,日本作者已开始重视马华文学,而中国在这方面的表现更加令人鼓舞,不但有许多中国作家学者在埋首研究马华文学,对马华文学作品进行评价,而且有许多大学还成立了研究所,对马华文学进行深入的研讨。至目前为止,已有好几位马华作家的著作在台湾大陆岀版。中国是世界华文文学的盟主,它对马华文学的关怀和支持,的确带给马华作家们很大的激励作用。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拥有多彩多姿的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写作人可以从中撷取无穷无尽的创作题材,而最近我国所发生的经济风暴,虽然带给人民很大的伤害,但对于文学工作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它可以为作家们提供许多活生生的现实材料,只要细心地去观察、体验,必然可以写出优秀的现实作品,为马华文学增添异彩。
最后,我要向南方学院、来自国内外的作家学者及所有参与研讨会的热心文友们致谢,我希望南方学院今后能够再接再厉,继续举办各种推展马华文学的活动,也希望国内外的作家学者和我国各界人士赐予鼎力的赞助和支持,使马华文学在新世纪来临后不断地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