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社会硏究丛书之六
海外华人与东南亚的经济发展
著作者 吴元黎(Yuan-liwu)吴春熙(Chun-hsiwu)
译述者 陈永墀 杨保安
李亦园 郭振羽主编
正正书局印行
海外华人社会硏究丛书总序
中央硏究院民族学硏究所自民国五十一年起,接受中国东亚学术硏究计划委员会之支持,开始从事「华侨社会」之硏究。当时硏究的理念,是把海外华人社会当作中国文化的一个实验室,企图藉实地调查以了解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入的社会组织在本土以外的环境下是如何适应与发展,同时也可以与中国文化的另一个实验室一台湾的硏究互为比较,以便在某一程度上达到社会科学方法论所说的控制的比较(controlled comparison)。本丛书的编者之一亦园曾实际参与此一硏究计划,并先后前往砂捞越及马来亚从事田野硏究工作,本丛书第二号「一个'移殖的市鎭——马来亚华人市鎭生活的调查硏究」,卽是此一工作的一部分成果。其后因东亚学会的经费缩减,无法再支持费用庞大的海外调查计划,而亦园也因本身课务与行政职务缠身,不可能作长时间的海外田野工作,以致整个计划暂趋迟缓,其间虽陆续有室内硏究成果发表,而民族学硏究所也始终以华侨社会硏究为硏究的重点之一,但工作的推展已欠缺动力。
民国七十一年秋季,本丛书的另一编者振羽受聘为民族学硏究所客座敎授,其任务之一卽是重振民族所华侨硏究的传统。其间除努力促进硏究工作的再重整外,也觉得推广的工作甚为重要,只有对华侨学术硏究工作多作介绍与推广,才能吸收更多年轻学者参与,所以我们决定编辑一套「海外华人社会硏究丛书」,以作为推广工作的基础。于是由所方推定亦园、振羽与文崇一敎授三人组成小组负责筹划,由文先生负责接洽出版书局,而亦园与振羽则负编辑之责。
当我们开始筹划丛书编纂之时,首先觉得初期民族所的华侨硏究只着重于东南亚区域似已嫌狭窄,所以决定丛书的范围应该在地域上包希全世界各地的华侨;其次,前此的硏究较着重于华侨如何适应于当地的环境,近年的趋势则兼及对现代化的响应,所以我们在编辑时对古典与现代的著作都尽量顾及。此外,我们也希望尽可能多选华裔学者的作品,但也不排除西方学者的著作,以求其观点的均衡。
经过我们仔细的挑选,终于决定了十三本著作,作为「海外华人社会硏究丛书」的第一辑,并希望如能顺利出版,或将再编第二辑。第一辑的十三本书如下:
第一号 东南亚华人社会硏究(上册) 李亦园等著
第二号 东南亚华人社会硏究(下册) 李亦园等著
第三号 一个移殖的市鎭——马来亚华人市鎭生活的调查硏究 李亦园著
第四号 美国华人经济现况 吴元黎主编 广树诚译
第五号 新加坡的语言与社会 郭振羽著
第六号 海外华人与东南亚的经济发展 吴元黎、吴春熙合著、陈永墀、杨保安合译
第七号 巴布亚新几内亚华人百年史(1880~1980) 吴燕和著、王维兰译
第八号 星马华人私会党的硏究 麦留芳著 张淸江译
第九号 砂捞越华人史 陈约翰(John Chin)著 梁元生译
第十号 爪哇土生华人的政治活动(1917~1942) 廖建裕著 崔贵强译
第十一号 新加坡华人的家庭与婚姻 Maurice Freedman著郭振羽、罗伊菲合译
第十二号 夏威夷的华裔移民 Clarence Glick著吴燕和、王维兰合译
第十三号密西西比的华人 James Loewen著 何翠萍译
这十三本专著中,第一、二号是编集六篇在国内发表有关华人社会的论文而成,可以说是专为本丛书而编的论文集。第三号是编者之一亦园在民国五十年代末期的田野硏究报吿,因绝版多时,特商得所方之同意列入本丛书予以再版。第五号「新加坡的语言与社会」则是另一编者振羽在民族学硏究所客座期间的硏究报吿,也一并列入本从书。除去以上四号之外,其余九种都是从英文原著翻译而成,其目的卽在对国内学者介绍西文的华侨硏究著作,这也是本丛书的特色之一。
在区域的分布上,除去第一、二号属通论性者之外,仍以东南亚华人社会占最多,共有七本,其他则美国华人硏究占三本,大洋洲华人有一本。在著者的分布上则有三本是西方学者,其他十种分别为十一位华裔学者所撰。在译者方面,我们都十分小心邀约,大都是对华人社会问题素有硏究的学者,有些甚至是著者的好友或者是著者的夫人,所以全丛书的译文可说都畅顺而信达。
这一套丛书的出版,首先应该感激民族学硏究所的支持,以及同意选用其专刊与集刊上的论文。文崇一敎授努力为本丛书催生,正中书局蒋廉儒总经理、颜元叔总编辑慨允由他们设法编印,侨务委员会在经费上全力支持,使本丛书得以问世,都是我们最要感谢的。编者亦园与振羽在他们硏究的历程中,长期得到许多海外华侨友人的协助与支持,我们谨以这一套硏究他们的书献给他们。
李亦园 郭振羽
一九八五年四月序于南港IV
序
本书原本是两位作者分头的硏究,一位专门硏究东南亚国家与历史发展如何影响到当地的华人,另一名硏究区域内及国际经济发展与华裔企业家与劳工的关系。当两位作者的硏究达到一个阶段后,我们各自发现是可以合二为一。因此,本书是这联合的成果。
我们必须感激史丹福大学的胡佛硏究院及耳合(Earhart
Fundation)基金会的慷概支助。我们也感谢台北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硏究院的Wang Cheng Hung先生及胡佛硏究所的H. C. Ling先生及Thanh Van小姐协助硏究。一些中国硏究的专家,包括澳洲国立大学的王赓武敎授,南卡罗利那州的Richard Walker敎授,胡佛的Ramon Myers博士及过去在泰国与台湾的Ward Smith先生,对看过这本书原稿,他们的批评,协助我们不少。
我们也感谢史丹福大学的Mia Ruhm女士协助打字,Elizabeth Brandt女士协助编辑事宜。当然,本书如有任何差错,槪由两名作者承担责任。
本书中许多资料是几年来作者在东南亚与商人及学者的话谈中收集的。他们的协助,对本书的完成,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们无法把他们的名字列下,我们愿以此书献给这些人。
吴元黎 吴春熙
目次
序
导论
第一部 分经济成长与资源的应用
第一章 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条件的近况
第二章 有效的应用国内外资源——华人的因素
第三章 华裔经济活动的演变与居留国对华裔的态度
第四章 在东南亚内外的贸易与金融联系
第五章 远景与建议
第二部分 历史补篇
第六章东南亚的华人移民与经济发展
导论
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评估东南亚在全球经济与政治的重要性。在经济方面,本区域各国家的经济成长率及经验,有些差异。探讨这些差异的内在因素,不但能对这些国家,有所帮助,同时也能对硏究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过程的人,有所启示。对于商人与外国投资家,他们更应该深入了解东南亚各国对外资的看法与政策。乍看起来,这几个国家对外资的政策,大同小异。实际上,他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东南亚半岛与内陆群岛位居世界主要海道之一,扼守具有战略位的海峡,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这地理位置,对日本是非常重要。日本所需要的石油与原料,都要路经此地。实际上,东南亚本身就是这些天然资源的供应地;而本区域的进口货,大部份来自日本。因此,东南亚与日本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对美国与欧洲共同市场而言,日本、东南亚每一个地方,业已经具有相当的重要。如果再加上日本与东南亚的经济关系,本区域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喩了。
另外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是本区域有为数颇众的华裔居民。这使到硏究国际关系的学生,对东南亚有深厚的兴趣。虽然中共的国际影响力,在这个阶段,还很有限;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国大陆在本区域的「潜在」政治与经济影响,说明了东南亚各国政府为何一直很关注东南亚华裔居民的政治态度与倾向。其中一个少公开讨论的主要问题,是这些东南亚华裔会不会在重要关头,成为第五纵队。〔译者注:卽是协助中共政权〕这种恐惧导致一些在东南亚国家对华人问题有一套特别看法;它也左右这些国家的国内外政策。
社会学者与人类学者跟历史学者与政治学者一样,向来对为数颇众的东南亚华裔社会及其与外界的关系,具有相当的学术兴趣。经济学者,应该在这个时候,注意这课题。如果我们忽略东南亚华裔资本,企业家与技术人员在过去与未来的转变角色,便无法眞正讨论该区的经济发展或国际经济合作。对当地决策者而言,若能更好的认议华裔扮演的角色,并掌握这项资产,将能使他们更好的发挥国家的发展潜能。
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华裔对中国及其居留国的态度,有显著的改变。这种转变,与中国政治变迁有直接关系。至少可以这么说,1949年中共上台后,中国人民困苦的生活,减低了东南亚华裔人民回归的热诚。虽然中共对海外华裔政策时有改变,然而近来由于要与东南亚国家建立友善关系,因而避免涉及具有潜在分裂性的効忠问题。而中华民国更已转变了东南亚华裔的新角色,把他们当为东南亚人的一份子。越来越多东南亚华裔改换他们的国籍,他们不断的在生意与个人方面,自我改变与调整,以适应转变中的东南亚政府的政策。这些人中,许多是基于生存,而调整与改变自己,结果得到长期的利益,生活大为改善。那些能够成功适应新的环境的华人,生活都比以前好的多。目前他们不但建立了本区域内的联系,同时也建立了与多国的个人与组织上的新联系;而这些在过去都是不存在的。这种私人的联系,能促进东南亚区域合作与国家经济发展。如果东南亚国家的政府,能认识并接受这新的资产,他们将能朝向他们所追求的促进经济发展、政治团结以及私人与政府投资机会,迈出有用的第一步。
对于那些只关注大国政治者,华人因素可能无显明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不应忽略另一个影响东南亚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在西太平洋的地理领域内,包括东南亚在内,没有任何一国同时是经济与军事强国。日本只不过是经济超人,而中共在军事上虽属重要,但决不是军事强国,同时他在经济方面,面临许多问题。在本区域中,缺乏单一的超级强国,有两重意义。第一,外来的超级强国,如美国或苏联,可能尝试塡补眞空。我们把苏联归入外来超级强国,因为它的权力中心与发展区域是在西部靠近欧洲的一部份,第二重意义是本区域小国,在没有列强的情况下,会有更大的灵活性,去建立单方面或多方面的联系。
不论东南亚国家如何处理他们的将来,或是一些关心它的人,以为他们应走的方向,个别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稳定是先决条件。因此,他们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内外资源,而东南亚华裔的资源,是不可忽视的资产。东南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华人因素,便是如何充分利用这资源。对那些能够认识并充分利用这资产的决策者,这华人因素是挑戦,也是机会。
最后一个相关的问题,是东南亚华裔居民本身。他们的人数,比起一些国家或世界上一些民族,来得众多。他们的命运,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