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古典文学译丛
杭•杜阿传奇
Hikayat Hang Tuah
(马来亚)佚名著
(中国)黄元焕译
学林书局
译者小传
黄元焕:原广州外国语学院(现升格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语系副主任及印尼语系教授。1931年11月出生印度尼西亚。广东梅县人,1960年在雅加达《新报》(中文部)编辑部工作,1960年回中国定居,从事印尼语言及文学教学工作。1993年退休。主编及翻译马来古典文学译丛:《马来纪年》、《抗•都阿传奇》及《阿卜都勒传奇〉等。又译印尼长篇历史小说《丹贝拉》、诗集《勇敢的年代》及《阿南塔古纳诗集》,短说集《1926年的火炬》,中篇小说《大都会的阴谋》及超短篇小说集《波子小姐》。主编工具书《实用汉语印度尼西亚语词典〉并参与《教育大辞典》有关印尼教育词条的撰写工作。
马来古典文学译丛
ISBN 983-41802-1-7
杭•杜阿传奇Hikayat Hang Tuah
(马来亚)佚名著
(中国)黄元焕译
出版:学林书局
Intelligentsia Book Station Sdn Bhd,
45A, Jalan Tun Tan Siew Sin
50050 KualaLumpur
Malaysia
Tel/Fax: 603-20313195
www.xuelin.tm.my
印刷:台山市华宁彩印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台山市中山路60号新闻中心首层
电话:0750-5552828传真:0750-5552830
工厂地址:台山市台城长岭工业区
电话:0750-5570551传真:0750-5581122
版次:2006年1月第一版
定价:RM29.80
目次
马来古典文学译丛总序
译者前言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古计量单位表
杭•杜阿传奇
第一回:宾丹王
第二回:杭•杜阿五兄弟当了国王的内臣
第三回:马来国土来了爪哇人
第四回:满刺加王及其副王
第五回:满刺加副王成为羯陵伽王
第六回:杭•杜阿出使满者伯夷
第七回:杭•杜阿受封为“水师提督”
第八回:加渣•玛达宰相设计暗害水师提督
第九回:水师提督计诱敦•特渣
第十回:水师提督在英德腊普腊进攻丁家庐王子潘齐•阿兰姆
第十一回:水师提督再度奉命出使满者伯夷
第十二回:水师提督在满者伯夷经历种种考验
第十三回:水师提督被国王放逐
第十四回:杭•兹巴特犯上作乱
第十五回:国王召回水师提督
第十六回:水师提督与杭•兹巴特格斗
第十七回:格尔塔拉•沙里奉命击败满刺加京城
第十八回:水师提督奉命出使羯陵伽洲和中国大陆
第十九回:满刺加王更加威震四方
第二十回:丁家庐归降满刺加
第二十一回:苏丹•玛哈慕特和苏丹•穆罕默德
第二十二回:英德腊普腊向满刺加俯首称臣,而水师提督却失去了神剑
第二十三回:水师提督在作战中受伤
第二十四回:结束语
马来古典文学译丛
总序
马来古典文学一
一座有待开发的文学宝库
马来古典文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卷帙 浩繁。
按照一般规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学,在出现书面文学之前,必然先有口头文学。口头文学世代相传出现的时间早,流传地区广,流传时间长。我们相信,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的情况也不例外。
马来古典文学作品,如《马来纪年》或《杭•杜阿传奇》,在每一篇章开头,都冠以“据说书人说”,把故事来源归于“说书人”,说明此一地区在古代社会存在着“说书人”这一角色或职业。既然有说书人,必然就有说书人献艺的场所,我们把它说成是说书场吧。在中国叫做瓦栏勾舍。说书人在茶余饭后或者在集市向听众演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宗教故事或历史故事。这些口头文学,后来有些被吸到书面文学中。有些书面古典文学作品,其本身很可能是经过多次加工的说唱文学的底本。
中国说唱文学始于唐朝。唐朝的“俗讲”及”变文”,是中国和尚在寺庙演绎讲经中的文学故事,把深奥玄妙的佛经教条,演绎为通俗易懂的故事。到了宋朝,“俗讲”、”变文”突破了宗教的圈子,演绎的内容扩大到历史故事及市井故事,发展成宋、元话本,最后发展成为明、清的白话小说。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说唱文学发展过程虽不尽相同,但说唱文学对古典文学发展的推进及影响,应是相同的。
马来早期口头文学后来形成书面的有《倒霉的人》、《柏拉朗大伯》及《如愿以偿的人》等。
公元前十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出现的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及《罗摩衍那》,随着婆罗门教传入马来亚及印度尼西亚。传入时间,一般认为在公元一世纪。
两大史诗的翻译和改写活动,主要在爪哇岛进行。公元十世纪,出现了用爪哇文改写的散文《罗摩衍那》。有关这一史诗的故事浮雕,出现婆罗门教建筑布兰班南的陵寺上。公元十世纪,马打蓝国国王达尔马旺萨请宫廷文人用卡威文翻译了《摩诃婆罗多》九个篇章。卡威文是古爪哇文,釆用梵文字母拼写。依照梵文诗形式及格律用这一文字创造出来的古爪哇诗体称为“卡卡温”体。公元十一世纪,达尔马旺萨国王的女婿爱朗卡继承王位,他请宫廷诗人恩蒲•甘瓦根据《摩诃婆罗多〉的森林篇,写下《阿米那的姻缘》,为他歌功颂德。公元十二与十三世纪之间,诗人辈出,恩蒲•达马扎写下了《斯玛拉达哈那〉(公元1115-1130年),恩蒲•塞达及恩蒲•巴努鲁共同写下《婆罗多大战》(公元1167年),是为《摩诃婆罗多》翻译和改写的名篇。
公元十四世纪,爪哇满者伯夷宫廷诗人普腊班曹写下《纳加腊格尔塔加玛》(俗译《爪哇史颂》,写于公元1365年),作者对王家世纪、国家兴盛及宗教的传播作了详细的纪录,说明爪哇古典文学已进入本土化、民族化的阶段。
爪哇宫殿诗人,当他们对两大史诗的翻译和改写,处于移植和模仿的阶段的时候,两大史诗故事已为皮影戏所吸收,走出宫殿,在民间广泛流传。
两大史诗似乎也从爪哇流传到马来半岛,为当地人所吸收。《罗摩衍那〉的马来文译本,如〈斯利•罗摩传奇〉,有几种版本,是今人根据口传而记录下来的。至于《摩诃婆罗多》的译本,如《般度五子》、《般度大战传奇》及《波马传奇》等也是从爪哇文转译的,并非直接译自原著。
中国晋朝高僧法显,十公元414年路过耶婆提(注1),他在《法显传》谈到当地的情况时说:“其国婆罗门外道兴盛,佛法不足言。”说明直至五世纪止,婆罗门教仍盛行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地区。中国唐朝高僧义净,在公元67年路过室利佛逝(注2)。在从印度归国途中,又在此停留12年,翻译佛经。他在为一本佛经的中译本所写的一条注释中,提到室利佛逝是一个佛学研究中心,印度佛学大师释迦鸡栗底(Sakyakirti)在此讲学,门下听众达千人之众(注3)。显而易见,佛教在七世纪己传入马来西业及印度尼西亚地区,先是小乘,以后是大乘。印尼出土的有关室利佛逝的四块碑石,是证实义净记载的历史遗迹。其中第二块的碑石内容,其本身就是一篇文学作品。这些碑文是用印度拔罗婆字母拼写马来语,夹杂梵文词汇。
到了公元九世纪初,在中爪哇文池兰附近建起最壮丽的佛塔婆罗浮屠,它本身就是大乘佛教传入印尼的纪念碑。佛教文学《佛本生经》中的故事,己雕塑于塔的墙壁上,数达一千多幅。佛教文学已随佛逝传入这一地区。
可是,这一地区的佛教文学,却未见以书面形式留传下来。
公元十三世纪,伊斯兰教开始传入马来亚及印度尼西亚,马来古典文学揭开发展的序幕。
首先传入这一地区的伊斯兰教文学是有关伊斯兰创始人穆罕默德的故事(如《穆罕默德的灵光》及《切月记》等)以及其先知的故事(如《尤淑夫先知传》、《易布拉欣先知传》及《苏来曼先知传》等。这些作品与伊斯兰传教活动紧密结合,它的译传是传教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接着出现的有关伊斯兰教的英雄故事,如《伊斯干达尔传》、《埃米尔•咸沙传奇》及《穆罕默德•利•哈纳费亚传奇》。它的译传激起英雄主义的情操及审美情结。
《马来纪年》记载,在反抗葡萄牙的侵略战争中,国王曾以上述两部英雄传奇激励将士(注4)。
伊斯兰教先知故事及英雄故事的广泛传播直接促进了马来历史传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这是马来古典文学吸收伊斯兰文化后本土化及民族化的过程。主要作品有《巴赛伊诸王传奇》、《亚齐诸王传奇》、《武吉斯王族系谱》、《马来传奇》及《杭•杜阿传奇》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马来传奇》及《杭•杜阿传奇》。
《马来传奇〉写于公元1511年至1612年间,作者敦•斯利•拉囊,也可能只是整理者及修改者,是马来亚半岛柔佛首相,他和国王曾被亚齐兵所俘,他于1612年遵国王的命令吸收《巴赛伊诸王传奇》及《亚齐诸王传奇》等书内容,撰写《马来纪年》。全书译成中译本18万字,包括34篇故事,有历史故事及神话传说,有哲学问题的探索和王朝礼仪的介绍,还有掌故、珍闻、轶事等。故事地点时而在满刺加,时而在印度、中国、满者伯夷、望加锡等。每篇故事独立成章,又有一定的联系,既叙述了国家大事及宫殿生活,又描写了民间生活及社会风土人情,还反映了中国与马来诸国历史悠久而密切的关系。
《杭•杜阿传奇》作者及写作年代待考。全书译成中译本35万字,共24章,是一部英雄史诗式的作品,叙述了英雄成长的经过及战斗的一生。他多次出使满者伯夷,为满刺加王迎娶满者伯夷公主保驾护航,并与千方百计要杀害他的加渣玛达宰相展开斗智斗勇的斗争。他对国王忠心耿耿,多次受诬而被流放,但不改忠诚之心。他率兵转战马来诸国,使满刺加成为威震东南亚的强国。他还奉命出使暹罗、印度、中国及土耳其,与各国建立友谊关系。他与中国一起,共同抗击葡萄牙人的侵略。通过作者传奇的一生,反映满刺加王朝兴盛的全过程。
在马六甲为葡萄牙攻占之后,马来古典文学的创作中心转移到亚齐,出现了广义的文学作品,如《诸王王冠》(公元1603年)及《诸王乐园〉(公元1638年)。前者的编译者是布卡里•阿尔•曹哈里,后者的编译者是努鲁汀•阿尔-腊里尼,据说是《马来纪年》作者敦•斯利•拉囊的老师。《诸王王冠》内容是有关君王之道,共24章。《诸王乐园》内容相似,可能两者所据是波斯一印度同一著作,但后者介翻译时更灵活些,加入了许多亚齐当地的事物。
马来古典文学作品后来从历史传记、英雄人物故事转为描写市态人情的、消闲娱乐性质的市井文学,如《穷人传奇》、《马林•德曼传奇》、《阿旺•苏隆•墨腊•穆达传奇》等。作品主角由帝王将相变为黎民百姓。
接着马来古典文学出现警世劝喻性质的作品,如《巴延•布迪曼》及《巴克提尔传奇》等,据说这些作品来源于波斯。
马来古典文学中还有深受爪哇文化影品,即班齐故事,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班齐•库达•斯米朗传奇》。
长篇叙事诗这一文学体裁,也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马来亚及印度尼西亚。传入时间,有专家认为是在十七世纪。可是根据巴赛伊国王石碑所署年代(伊斯兰教紀元781年,即公元1380年),这一文学体裁在满刺加为葡萄牙人攻陷之前即为马来人所熟悉。主要作品,年代较早的有《比达沙里》、《庚贝布罕》、《悲惨的孤儿》、《班齐•斯米朗》、《绿色公主》、《昂昆•季•东加尔》及《孟邦•曹哈里国王》等。年代较晚的有《勿里洞》、《龙公主》、《哈沁王子》、《马辰之战》等。长篇叙事诗每首若干节,每节4行,每行8至12个音节,押音方式,有的是隔行押韵,有的是每行押韵。长者可达数千行。
十九世纪作家阿卜杜拉,是最后一个马来古典文学作家。他横跨马来文学新旧两个时代,继往开来,开辟了马来文学的新时代。他出身于阿拉伯一印度后裔伊斯兰教徒家庭。世代从事宗教及语文教师工作。只是到了他这一代,教书的对象全是白种人。他还从事文秘工作、基督教《圣经》的翻译及修订工作及文学性质的写作活动,使他身兼教师、翻译家及作家的身份。他是一位虔诚的教徒,但非宗教狂热分子。他主张改革,反对固步自封,他主张改革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及一切陈规陋习,是一位改良主义者。他提倡法治,反对封建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他主张接受西方文化及一切科技文明。但他过分亲英的立场却不为人所苟问。他的作品最重要的是《阿卜都拉传奇》,中译本20万字,全书27章。它是一本自传、见闻录及回忆录,是十九世纪马来半岛南部马六甲及新加坡的双城记。除了前面3章是有关作者童年的自传外,全书其余部分叙述了英国总督、原住民统治者及西方传教士的活动。英国殖民主义者势力的发展壮大,导致原住民封建统治者的没落。作者在英国人在新加坡登岸四个月后即进入该地,历时35年,见证了新加坡的早期开发史。作者以亲身耳闻目睹而写下的第一手记录,极富参考价值。
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所属的马来古典文学共有多少部作品,一向没有统计数字。但《阿卜杜拉传奇》却有这方面的统计资料。
阿卜杜拉的父亲,曾奉巴达维亚(即今之雅加达)荷印总督秘书之命,前往马来诸国搜购马来古籍,共六、七十部(注5)。后来莱弗斯归国时经阿卜杜拉之手装箱的马来古籍,已成册的就有三百部之多(注3)。当然,这些古籍并非全部是文学作品。有的只是广义的文学作品。有的甚至连广义的文学作品也不是,只是一般典籍而己。
莱弗斯归国时所乘的大船于苏门答腊岛南部萌姑露失火被焚。莱弗斯夫妇仅以身免,这三百部古籍连同其它文物全部毁于大火。这不能不说是马来古典文学的一场浩劫。
三百部古籍尽管未全部流传下来,但阿卜杜拉的记载毕竟为我们提供统计数字的上限和下限。
这些卷帙浩繁的马来古籍,大部分仍是用阿拉伯字母拼写,尚未转写成拉丁字母拼写本。已用拉丁拼写的,有些只是刊登在期刊上,尚未出版单行本。有些已出版单行本的,多已绝版,坊间极难找到。
有关马来古典文学史的著作,半个世纪以来仍然只是那几本。
马来古典文学在中国的翻译出版,起步于60年代,进展缓慢。到1999年,只翻译出版了《马来传奇》(“Sejarah Melayu”)。加上月前已译好待印的《杭•杜阿传奇〉及《阿卜杜拉传奇》,顶多只有三部。
至于马来古典文学研究的著作,仍是空白。
根据以上我们对马来古典文学的概述及对它的数量的估计,我们可以说马来古典文学是一座文学宝库。根据以上两国对马来古典文学著作的整理出版以及我国对此一文学的译介及研究,我们可以说这一文学宝库是有待开发的。
中马印三大民族,数达15亿人。在世界上举足轻重。当我们进入二十一世纪时,三国人民期待我们在文化交流方面开创新局面。三大民族友谊的促进及人民间的精诚团结及相互支持,将在争取世界和平的斗争中扮演重要角色。文学方面的交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在新世纪的开头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黄元焕
2002年8月31日
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注1:法显于晋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由长安出发经陆地赴印度求经,于义熙十年(公元414年)由海路回到中国青州。他在由斯里兰卡坐船回国时,途遇大风,被吹到耶婆提。在此停留两年,待季候风向改变时再转搭其他商船回国。耶婆提一般考为Yavadvipa,即汉朝之叶调及唐朝的阙婆。有的说是爪哇岛,有的说是泛指苏门答腊及爪哇两地。详见《法显传》。转引自冯承钧著《中国南洋交通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4版),p21~26。
注2:义净于唐朝咸亨二年(公元67年)冬天由广州出发,经海路赴印度求经,不到20天,就到达室利佛逝。次年12月,起程赴印度,抵达那烂陀寺,研读佛经10年,于公元682或683年回国。在室利佛逝停留6年,翻译佛经。公元689年乘风驶回广州职纸笔,于同年冬偕贞固回室利佛逝,续译佛经,又停留6年,于公元695年回到洛阳。室利佛逝考为Srivijaya,位于苏门答腊南部巨港一带。详见义净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转引自《中国南洋交通史》p47~50。
注3:义净所译的一本佛经,叫做《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其所写的一条注释内容是:"又南海诸洲,成多敬信。人王国主,崇福为怀。此佛逝廊下,僧众千余。学问为怀,并多行钵。所有寻读,乃与中国不殊。沙门轨仪,悉皆无别。若其高僧欲向西方为听读者,停斯一二载,习其法式,方进中天,亦是佳也。”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第三十四节《西方声法〉中提到南海佛学大师时说:“南海佛誓国则有释迦鸡栗底。”佛誓是室利佛逝的简称。释迦鸡栗底考为Sakyakirtio义净曾译他的《手杖论》。详见王邦维著《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版)p9,159,207,210。
注4:见《马来传奇》(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版)p254。
注5:见《阿卜杜拉传奇〉原版p8~9。
译者前言
马来民族英雄杭•杜阿(Hang Tuah),是马来西亚民间流传广泛、家喻户晓的人物。马来古典文学作品《马来纪年〉中(又译《马来传奇》)出现的有关他的故事,是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的口头传说。而《杭•杜阿传奇》(Hikayat Hang Tuah)是在那些口头传说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鸿篇巨制。
本书主角已不是帝王宰相,而是英雄豪杰。杭•杜阿和他的四位兄弟,小小年纪,已为国立功,为民除害,受到国王和宰相的赏识,被王宫收为内臣。而杭•杜阿本人从传诏官做起,多次出使满者伯夷国,当满刺加王赴满者伯夷娶亲时,他保驾护航,与加渣•玛达宰相斗智斗勇,胜利完成任务,因而被提升为水师提督,他作为武将,又率领军队出征丁家庐和英德腊普腊,完成满刺加的帝国大业,劳苦功高,功勋卓著。他的成就也引起大臣们的妒恨,因而两次受诬,被国王处死,由于宰相冒死保护才幸免于难。他就是在战胜外在及内在的敌人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后来他的兄弟杭•兹巴特犯上作乱,大闹王宫时,他又奉国王之命,与他作殊死的决斗,表现了他的忠君爱国,大义灭亲。
他不仅是叱咤风云的武将,而且还是出色的外交官。他懂多国语言,曾奉命出使印度、中国及暹罗,建立睦邻亲善的关系,以对付虎视眈眈的满者伯夷宰相加渣•玛达。他最后出使东罗马(土耳其),除了建立睦邻亲善关系外,还购买大批威力强大的火炮,以抗击佛朗机(葡萄牙)人的入侵。
佛朗机人是杭•杜阿也是他的国家满刺加不共戴天的仇敌。他与佛朗机人的战斗贯彻本书始终。他在护送满刺加王弟弟到印度当国王时,即与中国船长共同抗击佛朗机人,一直到佛朗机人首次侵犯满刺加时,他在激烈海战中受伤。满剌加最后为佛朗机人所灭。这既是马来民族的悲剧,又是西方殖民主义者的罪恶史的一页。
杭•杜阿还是一个能工巧匠。他既能建屋又会造船。既能驯马又会占星问卜。他要为王子救起跌落粪池的俊马,又要为王妃上树采椰子。甚至国王如何分配时间与王后、王妃共住,都要由他安排。
杭•杜阿实际上是身兼水师提督、外交官及能工巧的多才多艺的杰出人物。是马来民族理想的化身。
对中国读者来说,使人感到特别亲切的是,他曾拜满刺加一位华人为义父,因而他是华人的义子(见原书第384页,译本第415页)。他对中国的访问是两国友好往来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页。而他和中国船长一起共同抗击佛朗机人,是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的一首英雄战歌。
从《马来纪年》(《马来传奇》)的杭•杜阿故事,到《杭•杜阿传奇》,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第一是篇幅大大地扩大了。在《马来纪年》中,杭•杜阿是在第14篇故事中开始登场,到第28篇就很少提到他的名字。据粗略统计,约有2万字。而《杭•杜阿传奇》却有35万字之多。如果可以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作个比方的话,《水浒传》中有关武松的故事顶多2-3万字,而武松故事基础上扩展起来的《金瓶梅》却有77万字之多。
第二是作品主角转移了。《马来纪年〉的主角是帝王宰相;《杭•杜阿传奇》的主角是英雄豪杰,帝王宰相虽然仍出现,但已退居次要的地位。
第三是作品艺术手法上的不同。《马来纪年》属历史演义性质,拘泥于史实,平铺直叙,面面俱到;而《杭•杜阿传奇》属英雄传奇,采用了虚构及夸张的手法,使情节更为生动,人物形象更加饱满。譬如满刺加王朝历史达一百多年,中间有几个国王的传承;《杭•杜阿传奇》的国王只有一个,由一而终。而杭•杜阿也经历满刺加王朝的全过程,甚至于还说他是不死的。《杭•杜阿传奇》在许多盛大场面描述中,采用正面叙述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使艺术效果更为强烈。此外又采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对人物进行精雕细塑。在故事情节的渲染方面,还配上马来歌谣,达到诗文并茂的境界。
(杭•杜阿传奇〉作者姓名不详,写作时间及写作地点也不清楚。
现在已知的版本有雅加达图书出版社(Balai
Pustaka)版本及吉隆坡语文委员会(Dewan Bahasa)版本。这两者是同一版本还是不同版本,仍有待于校勘和研究。在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版本,也是弄不清楚的。
在外国,仍未有人译介此书。笔者是第一个把它译成外文的。由于没有外国译文参考,笔者翻译的难度就更大了。谬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方多多指教,以便将来有机会再版时进行修正。
译者
2005年4月7曰,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