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里的大校长

 星洲日报/言路2011.01.12

大时代里的大校长
杨邦尼

让我们读一则1916年的电报:“蔡鹤卿先生鉴:国事渐平,教育宜急。现以首都最高学府,尤赖大贤主宰,师表人伦。海内人士,咸深景仰。用笺专电,敦请我公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一席……”蔡鹤卿,即蔡元培,接获电稿,蔡先生在是年12月26日,自法国抵返风雨如晦的京城,任北大校长。

上任后的蔡元培提出“囊括大典,万罗众家,思想自由,相容并包”16字箴言。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民国大学者,各种新旧思想流派,主流或异端,全汇聚北大: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黄侃、刘师培、辜鸿铭。北大精神由此而来。

又过了不知几许年。1949年1月19日,傅斯年夜搭军机赴台湾,第二天,就任台湾大学校长。初到台大时,大批学生涌进,师资极缺,即使有沈刚伯、钱思亮、毛子水、台静农那样的教授,仍不足。乃延聘史语所的董作宾、曲万里等著名学者到台大“兼课”。

1950年,傅斯年往省议会厅开会,高声道:“我们办学,应该先替学生解决困难,使他们有安定的生活,然后再要求他们用心勤学……”语毕,昏厥不起。台大精神,以傅斯年为标杆。(详阅岳南《之后再无大师》,2010年)

1957年,华教风云变色,12月18日,新山宽中董事部决议并向外宣布:明年(1958年)改为私立中学。此时,内有学生人数下降,财务吃紧,外有政治压力。1959年,王宓文任宽中校长,王氏力主师资之不缺,我们今日看到的宽中格局大抵是王氏掌校10年间打下的根基。特别是规定高三应届毕业生须撰写5千字的毕业论文,始准予毕业,沿袭至今,引以为傲。

著名学者郑良树教授写下赞叹与感慨:“要寻找像王校长这么古道热肠的人,委实不容易了。”“赤道酷热,到处都有沙漠,到处都有墓草,我们需要一位醇儒呵!”

那毕竟是大时代里的大校长,典型在夙昔。

逝者如斯,现在的校长好当,更不好当;好找,更不好找。2008年,台北市建国中学公开遴选新校长,校内有家长会和教师会两个遴选小组,与候选人先会谈,从人格特质、领导风格到治校愿景,抽签回答考题,再由教育局、校方、教师、校长、家长到学者代表共15人投票选出最后人选。过程公开而透明。

2011年,作为全国最大的独立中学,学生9千余人,教职员近500位,宽柔中学正式对外招聘“署理校长”一职,列出9大条件:学士或以上资格、教育专业文凭、52岁以下、认同理念、热爱华教、熟悉大马教育、团队培养、通晓三语、具行政管理经验。这样全方位的遴选,似乎欠缺甚么,比如:教育的本质是甚么,学校的主体是谁,营造怎样的校园风气,自由人文的,或权威科层的。

重读大时代的那些校长事迹,大校长之风俱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