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城”——加冷煤气厂

 新加坡风土志

“火城”——加冷煤气厂

 


照片来源:https://scontent.fmkz1-1.fna.fbcdn.net/v/t1.0-9/122320052_3363645207037906_7915498213434233256_n.jpg?_nc_cat=111&ccb=2&_nc_sid=b9115d&_nc_eui2=AeGXtS3hYPePEBlDfO0iulN0foyJtS4Ijx9-jIm1LgiPH2DGkLreFBYGg1Atgt5km1Q&_nc_ohc=n0dc1S43iSwAX_6onba&_nc_ht=scontent.fmkz1-1.fna&oh=507b04c4c413948be1d4ba1fe4af51bd&oe=5FBFED8D

加冷煤气厂是新加坡的著名路标之一,当人们经过加冷路与劳明达街的交界处时,它那熟悉的蓝色煤气库便呈现在眼前。这“庞然大物”提醒人们,他们已来到“火城。“火城指的是加冷煤气厂附近的一条小路甘榜武吉士(Kampong Bugis,泛指煤气厂附近的地带。

 

加冷煤气厂的前身是“新加坡煤气公司”,成立于1861年。在这一年7月,一位名叫列兹的人士,呈函给当时的工务局长麦波申,要求批准在梧槽区建立一个煤气厂,包括兴建煤气库和铺设煤气管等。一个月后,他的申请获得总督的批准。获准后,列兹便开始兴建他的煤气厂,装置了两座小煤气库(经已在1957年拆除),开始了这个小岛的煤气服务。

 

列兹当初选择这个靠近河流的地点建煤气厂,是为了方便煤(制煤气的原料)的卸货与储藏。当时,大部分的煤是由澳洲入口。

 

列兹的煤气公司的服务,从1861年至1901年止,持续了40年,才由工务局收回自营。在1901年,工务局决定接管这间私人公司,它以4142元的代价将煤气厂收归公有。因为,当时的服务,应由工务局自己经营更为适当。

 

由于有了煤气的供应,所以到1864年起,岛上的路灯便开始改用煤气。事实上,在1940年以前,煤气的供应虽并不很大,只有富裕人家和政府官员才有能力购买煤气,主要的消耗还是道路上的街灯。这些街灯并没有自动开关,每天晚上七时,当局必须派人转亮煤气街灯,隔天早晨再派人把街灯转熄。

 

最后一盏煤气街灯

 

在日本占领新加坡的前夕,新加坡全岛大约有4000多盏煤气街灯。在沦陷期间,大约有一半都被破坏或遗失。战后,煤气街灯便开始被电气街灯所取代,最后一盏煤气街灯是在1956年被移除。算起来,煤气街灯的使用,在新加坡约有90年的历史。

 

现在,我们在新加坡手工艺中心前,还可以看到一盏当年的煤气街灯。不过,这盏街灯是装有自动开关的,能按时亮灯与熄灯。这盏街灯是在1981年,由公用事业局的一名经理许德轩在密驼路附近一条小巷的街边发现的。

 

1956年后,街灯全部改用电气照明,煤气在这方面的消费量减为零,但是,煤气的消费并未因此减少,反而逐年增加。因为,从那时开始,许多家庭逐渐改用煤气烹饪,而不再用传统的木炭起火。

 

这主要是由于市议会在1956年展开的煤气供应扩展计划。在这一年,为了供应人民以更多廉宜的热源,市议会以250万元的价格,向英国订购了三架当时世界最新发明的重机油煤气机,从重型燃油提炼煤气。在这之前,煤气厂用的是燃煤煤气机,即将煤碳化成煤气。使用重机油煤气机,使生产煤气的成本减少一半。

 

市议会的煤气局也在1958年耗资140万元,兴建一座新的煤气库.这座煤气库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庞然大物,它高达48公尺,可和高等法院的圆顶比高低。直径30公尺,占地720方公尺,工作人员还需用到电动升降机。它是当时远东最大的一座煤气库。

 

庞然大物的里程碑

 

这座新煤气库在19599月投入服务,可说是为新加坡的煤气供应服务,竖下一块里程碑。煤气厂原来两座旧式的煤气库,也在1957年底拆除。

 

1963年,煤气局也耗资30万元,装置一支高达约63公尺的煤气烟囱。这是由于在煤气厂邻近的居民申诉,煤气厂喷出的煤烟,使空气污化。有了新烟囱,煤烟从相当高度喷出,不致污化空气。

 

196351日,公用事业局成立,并从市议会手中接过水电和煤气等公用事业的服务。该局成立后,也积极增加煤气产量,设法减低价格,以鼓励更多人,尤其是建屋局的住户采用煤气。当时,公用事业局釆用的徽章中,便有象征加冷煤气厂的煤气库出现。

 

公用事业局在1966年推行了两项煤气发展工程,第一项工程是在女皇镇兴建一座230万元的女皇镇煤气贮放站,以供应住宅区的消费;另一项工程是在加冷煤气厂内增建一座新煤气制造炉,工程费用是170万元,两项煤气发展工程全部耗费约400万元。新煤气制造炉完成后,加冷煤气厂的产员増加了一半。

 

另一轮宣传用煤运动

 

公用事业局的努力并没有白费,煤气用户的数目由1960年的16000户,増加至1965年杪的61000户,增加了三倍,煤气的消耗虽也相应增加一倍。当时,煤气的供应只限于市区或离市区不远的居民才能享有,在分配地区以外的乡村地区,煤气部则提供液化石油气,装在容器内,可通入用户的煤气器具内。

 

25.1.87《联合早报》

 


加冷煤气厂是新加坡著名的路标之一,忡人们经过这里,

它那熟悉的蓝色煤气库便呈现在眼前。

 


煤气街灯曾在1864年至1956年之间,在本地使用.

这是手工艺中心前所展示的一点煤气街灯。

 


加冷煤气厂靠近河边,早期运载煤的船只,便在这里卸货,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