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言路2010.12.02
阅读供给学生进步养分
余启航
在给高一学生题为《中学生不爱阅读课外书的原因》的作文裡,有一位学生说出了很中肯的话:“中学生必须面对繁重的课业及考试压力,放学以后还有补习班及才艺班等着他们,回家做完功课及温习,早已筋疲力竭,哪还有看书阅读的力气!”
也就因为平时生活面临这种种升学压力,这些学生,有钱有閒的时候,众多选择之下,宁可花更多的钱来买手机、电玩、名牌衣物等,也不会去买书;宁可选择娱乐性的电视节目、面子书、电脑游戏,也不选择阅读!
从学生的反映,我不禁反思,我们的学习环境出了甚麽样的问题?台湾作家郝明义在其作品《越读者》中,针对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的问题提出了他的看法,他形容学校的教科书有如“浓缩维他命”,它补充我们营养,但它本身不是主食,不能跟淀粉质画上等号。而考试参考书则如刺激应考者肾上腺素分泌的“兴奋剂”,至于补习班只不过是提供大量兴奋剂的“轰趴”(Home party),而后两者更是戕害身心!
在考试至上的办学方针之下,对于教学、学习、教课书等问题认知不清时,便破坏了学生们课外阅读的时间与胃口。对一个心理上刚准备探索这个世界的少年人来说,阅读可说是提供其理解世界的最简便多元的方式,但把青少年的阅读限制于课本及参考书,无异窄化甚至阻隔了其对世界的认知与想像。
台湾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创办人高希均在其近作《阅读救自己》中提到:“要靠现代的方法,才能把每个人化平庸为出色……把人提昇成具有竞争力、具有生产力、具有高附加价值的人,这就是靠认真读书,靠大量阅读。……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国家,教育落后而进步的;世界上所有的文明社会,必然是一个爱阅读的社会。”
读了学生的作文,参看了郝明义及高希均的观点,不禁汗颜于我们的教育观念,似乎在培养有身价,却乖离阅读的一群。我们为学生们汲汲营营的打造身价,却灌输年轻一代这麽狭隘的价值观念,能让我们的社会文明前进吗?能让国家成为一个真正现代化的国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