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团重新定位,确立使命策略
陈再藩
面对21世纪,华社内各类功能迥异的组织,必须重新定位,修整管理型态,确定各自的使命、目标与策略,设法聘用全职的专业人材,定期交出“业绩报告”。
大马华团林立,地缘、血缘、业缘、学缘等林林总总的华团构成了华社庞大的民间团体丛林。近年来,全国总会纷告成立。而地缘与血缘性华团的活动不再局限于国内,更扩大为全球性年会,蔚为环球华人文化一大特色。繁杂的华团丛林内蕴丰盛的民间资源,但进行有效“开发”的华团却凤毛麟角,十分稀罕,究其根源,最大的原因恐怕是“人”的局限。
最近,因为关注“华团诉求”的内容及其实践策略,以及由关丹华人文化节所引发的文化争议,笔者翻査及阅读了80年代由15华团领导发表的“华团宣言”、“文化备忘录”、96年由华总草拟的“全国华团文化工作总纲领”等“重量级”华社文献。
然后,从我心中浮现的最大问号是:传统的华团组织与人力资源,是否足以有效地实践这一大串的宣言、备忘录与工作总纲领?而自许为华社最高领导机构的华总,其属下的“文化部”,对华社文化的建设工作,又扮演了怎样的功能角色?
5年10年过去了。华社是否对这些工作进行定期的检讨与评估?
文教经营处边缘地
显然地,从80年代到今天,华团的最高领导结构一直都在变化中,从15华团经堂联到华总:意识形态也起了明显的改变。
独立至今,除了政、经两大领域外,华社的文教经营一直都处于国家体制的边缘地带(甚至是飘浮于空中的域外)。像电影里风沙流转中的“龙门客栈”,在漫长的岁月中坚持一个变化不大的华团门面。
然而,国家政局的演化及金球性大环境的改变,使到古老的“龙门客栈”也日渐获得“朝廷”的注意与眷顾,更不时成为官府昭告江湖的最佳舞台。渐渐,华团总店的经营方式,像取得特许经营权的连锁店一样,愈看愈有边关诸侯的架式。
这种发展,对华社母体基本上仍需“自己顾自己”的文教命运,会产生怎样的长远冲击呢?
97年6月,21位知识界人士针对华总草拟“全国华团文化工作总纲领”的作业方式提出一些基本观点和批评,合为10点文化宣言。笔者认为宣言之第3点,特别适合在当前政治动机几乎统合一切的环境下,用来提醒华基政党、华团、华商与马华知识界。
做好份内文化建设
知识界文化宣言第3点认为,上述华社组织各有关系自身定位的迫切课题,因此,应该各就本份功能归位,做好份内的文化建设。
•政党
应该争取国家文化政策、教育法令以及言论自由更大的空间,有效地保障马华文化的生存与发展。
•华团
应在现有的文化工作上深广地加强马华文化建设的内容,拟定文化建设的优先秩序。
•知识界
应关注马华人文队伍的贫弱,促进学术、思想及文化的交流和对话,以开创马华文化在学术研究、思想建设的新格局。
•商界
应鼎力支持各类基金的设立以及文化研究的计划。
文化建设的开发工作本该由知识界、文化界(包括艺术与演艺)领路,由华团配合推展活动,商界挹注资源,但近年来的现象似乎有些扭曲,文化活动的群众亲和力使它成为各界争相亲热的对象,政治人物、华团领导或商贾在任何文化场合都可开腔高谈阔论文化空间的开放,或跨世纪文化传承的愿景,丝毫未有越界的不安与腼腆?因此,“好大喜功”几乎为近年来大规模文化节庆的基调。常常,仪式的隆重及政商贵宾的罗列虚饰着“推广与提升”的口号。而演艺的呈献或学术的讨论,都在聚光灯随大人物扬尘而去的背影里上演。
面对21世纪,华社内各类功能迥异的组织,必须重新定位,修整管理型态,确定各自的使命、目标与策略,设法聘用全职的专业人材,定期交出“业绩报告”。
只有认真的功能归位及网罗称职的人材,在健康及有效率的组织环境里投入地工作,我们才有希望看见华社诸多的宣言、备忘录逐步获得实践。跨世纪之际,大家可以携手互相扶持,却不能糊里糊涂泡成一团!
(11-11-1999《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