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者无心,媒体有意?

 当代马华文存 社会卷 90年代

言者无心,媒体有意?

陈亚才

 

199998(星期三)。《每日新闻》(Berita Harian)全国版第4版刊出R. Magendran专访报道的新闻,标题是华总抨击华团诉求。该报记者引述华总会长拿督张征雄的谈话,其中几个要点如下:

 

(1)有关华团不应趁着大选来临,伺机谋求个人利益,而不重视国阵政府的贡献;

(2)基于政治稳定和各民族团结,华总继续支持国阵政府;

(3)华总认为所有诉求应该通过协商方式,而不是采取要胁手法以破坏种族和谐;

(4)国阵无须担心不获华社支持,因为华总是代表全国华团的最大组织,华总全力支持国阵的领导权威。华总代表13州的中华大会堂,涵盖大约5千个华团,全国会员人数超过10万人。

 

该报记者也引述华总执行秘书赖观福的谈话:“我们也曾经在1998II25日,提呈备忘录给首相拿督斯里马哈迪医生以支持政府,但那是通过适当的程序进行。”

 

何时授权华总表立场?

 

张征雄和赖观福的谈话内容可以引发我们提出一连串的询问,比如:

 

(1)“华团诉求是在谋求个人利益吗?

(2)  签署华团诉求的团休是在要胁吗?这些团体都有意破坏政治稳定和种族和谐吗?

(3)  在投票取向上,全国5千个华团什么时候授权华总全权代表他们表达立场?

(4)华总会长张征雄在不久前才表明对朝野政党采取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吗?怎么突然又一面倒呢?

 

张征雄先生过后否认抨击“华团诉求”,并指记者错误诠释他的谈话。他将就此事向《每日新闻》提出抗议,并要求有关记者再次澄清其言论。

 

到底是言者无心,记者有意?还是记者如实报道?这就要看《每日新闻》有何回应了。该报的回应将使真相大白,对张征雄先生的言论有明确了断。倘若《每日新闻》没有下文,那么张征雄先生又打算怎么做呢?

 

政治人物微妙利用报章

 

笔者一直以来都鼓励读者在能力许可或可能的情况下,同时阅读各种语文报章。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各语文报章都有本身的办报特色和编辑取向,对政治和社会课题往往都有本身预设的一贯立场,能够套进其立场的言论和新闻,往往得到报道和处理;反之,政见或立场相左的言论或新闻,就比较难见天日,或断章取义,变成扭曲了的报道。

 

相对而言,马来文和英文主流报章,在处理政治和社会课题时,其立场之偏颇情况比中文报章更为突显和严重。也正因为如此,政治人物利用了这种微妙情况以及语文上的隔阂,达到分化或分而治之的企图。

 

而各语文报章的读者,尤其只阅读单一语文报章的读者,其对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往往受制于他所阅读的单一语文报章。华人社会有这种情况,马来社会也不例外。笔者就举几个近期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1)猪农事件

当丧生的猪农或相关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华人报章都以数版篇幅来追踪事件的演变,各华文报都抱着人溺己溺的同理心全面配合筹款运动。马来报章对猪农事件的报道极少,有的话也都批评养猪农场的不卫生。

 

(2)华人可以当首相

当马哈迪医生公开表示宪法没有明文规定华人不能当首相,各大华人报章都以头版大事报道。但是只读马来主流报章的读者(尤其是马来读者)恐怕不晓得首相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他们所看到的报道是,回教党和民主行动党正在为谁当首相的问题争论不休。

 

(3)林冠英出狱

就新闻的角度而言,华文报章和英文报章都不敢无视于两三千各族人士到加影监狱门前迎接林冠英出狱,翻翻《马来前锋报》,好不容易才发现一段小新闻:马六甲首席部长表示有信心在来届大选,夺回林冠英的议席这家报纸的读者恐怕无法知道林冠英出狱时的场面,也无法知道林冠英所发表的谈话。

 

(4)巴达威批评华团诉求

副首相表示国阵不接受任何有条件的支持,因此,他批评华团诉求,,的诉求方式。各大语文报章都报道了这则新闻。

 

虽然隔天副内长拿督黄家定澄清副首相没有批评“华团诉求,同样的,这项澄清安抚了华人或华文报读者。读马来报的人只记得副首相的批评,恐怕并不知道有人代副首相作出澄清。

 

张征雄到底讲了什么?

 

今天的社会乱象横生,就算看完各语文报章,有时候也不见得能够全面掌握某个事件的真相。单单看一种语文的报章,那风险就更大了。

 

我们有太多时候被有意无意的愚弄;我们很多时候也陷入以偏概全的偏见而不得自拔。各位读者,你说怎么办呢?

 

我们还是有兴趣知道拿督张征雄到底对《每日新闻》的记者真正讲了什么话?!

 

10-09-1999《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