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总:没有华人,还剩什么?
叶啸
张征雄成功蝉联华总会长之后,表示高兴得到各州中委的“信任”和“支持”,让他可以继续领导华总,张征雄如果可以认清这个事实,那该是好事,因为,他得到的只是各州华堂里80位代表的投票。
颜清文输掉的也只是华总会长这个职位;如果如他所言,他只是要借着竞选现象及一些课题去激起华社对华总的关注,并兴起改革之风,无疑的,颜清文算是达到他的意愿。
有关怀就有批评
现在,要关注的问题是,选举过后如果被认定是尘埃落定,关心华社人士停止发表声音。就会让华总领导层产生一种错觉,以为之前的批评,都是为了替颜清文造势,故意涂黑华总。这种错觉会让掌权的华总众人看不清面前的真像,而失去方向感。
署理总会长方天兴,在大局已定之后立刻表示,会定期与华团组织交流对话,是非常合时宜的。华团中人对华总的批评,应该是一种期待。没有期待,就没有关怀,没有关怀,就没有批评。所以,张征雄表示竞选期间,因为“外界的争论”,已导致华总原有形象受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修补,令人感到痛心云云。
这实则就是华总最令人诟病的心态:凡事看面子,谈感受,坚持“诉求”认同不签署,是同样的的心态作祟一一没有勇气面对错误,全国华人文化节译名风波,愈要自辩愈把原则混淆。华总发起华人思想兴革,“凡事以身作则”,看来华总必须先行“兴革”。
华团患敏感禁忌
也许,因为全国华人文化节译名,显示华团中确有人患上“敏感禁忌”症,因此,华总代表大会针对文化所通过的提案,像极政要人物的言论,模棱两可。
以下为“文化”的议决案全文:
(一)吁请政府贯彻多元化政策,并以实际行动,促进各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二)吁请政府援助民间文化活动,包括:设立各民族文化艺术馆、聘用专人研究我国各族文化及主要种族文化课题,每年拨款赞助由华总主办的全国华人文化节,为各族团体提供各族文化演出的场地,豁免非盈利团体主办的健康文娱演出的艺人税及其他相关税款,以鼓励民办文化活动,规定各电视台多播放各民族文化表演节目。
我惊愕地发现,这项议决案显然对“华人文化”有所禁忌,而一概以“各族文化”取代。
华总必然会说,只呼吁政府协助提倡“华人文化”,会有种族主义之嫌,而且高度“敏感”,用“各族文化”是一项技巧和策略。
而我的疑问是:如果华总少了“华人”,还剩什么?
华总创立的宗旨、原则、定位究竟是什么?
如果说“华总”,不,或者应说是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对“华人,,文化、教育、政治、杜会、经济等课题,不以,或许不敢以“华人”的立场和角度,据理力争,不让“华人”在以上各领域、有一番被认同的成绩及表现。
无成果何来共荣
如果我们“没有”实际的成果在先,又谈什么与友族共存荣?我们所要做的,难道是努力地把华人文化淡化,而后融入友族文化,借此取得“国家文化”的身分?
议决案中唯一用到“华人”字眼的是第二项目:呼吁政府每年拨款,赞助由华总主办的全国华人文化节。
令人感到不解的是,根据华总在译名风波的解释,第16届全国华人文化节工委会,把马来译名中的“中华”字眼去掉,目的就是要争取文化部的拨款赞助。
根据逻辑论,要得到政府文化部的拨款则必须弃掉“中华”身分,要不则靠华社的自力更生。
议决案既然要文化部“每年拨款赞助由华总主办的全国华人文化节”,那是不是意味,最终华总也得把“华人”两个字删掉,才可获得拨款?
如果华总要争取拨款,只是为了耗费大量的金钱在诸如花车游行(想不通花车和华人文化有什么渊源?)的表演节目上,而忽视了更具内涵的高层次华人文化,全国华人文化节会不会在热闹的人群中,愈走愈远?这样子把“华人”牺牲掉到底值不值得?
争取各华堂共识
随着政治气候的改变,近几年来。华社争取族群权益的方式,已经显得极其温和,绝少采取激进的高压手段。事实上,今时今日,华社族群中仍然持有狭隘的沙文主义思想者,已是少之又少了。年轻的知识分子对马华文化,如果存有一分认同感和使命感,这绝对是推动、发展马华文化的原动力。华总倘若懂得珍惜并溶汇这些资源,重视不同的意见和声音,加以整合,当可凝集成一股新的生命力,重塑并提高华总的形象。
华总现时要做的并不是“取得全国各州华堂的共识”;“共识”者也,非“一个鼻孔出气”,非“关起门来自打嘴巴”,更迫切要做的是,贯彻华人思想兴革的精神和纲要,邀请华社各领域精英、设立文化、教育、社会、经济、政治浴询局或智囊机构,,为华总进行策略性研究。
别让个人的意识形态去代表华总,以免讲多错多,因为华总既然是血缘性的团体,自称代表华社的最高领导机构,对“华人”这个字眼就应该自敬自重,就“文化”议决案回避“华人文化”,难道又是一则自我矮化的例子?
(04-05/10/1999《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