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马华文存6
文化卷•90年代
总编辑:戴小华主编:罗正文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出版
时代的声音《当代马华文存》
“风狂雨骤”是80年代的马来西亚最好的与照:民办华文大学的理想受挫、三保山事件、官方机密法令的通过、合作社风暴、新教育法令、华小髙职事件、茅草行动,为华社带来的是惊悚与悲痛。90年代工业大蓝图的提出,回儒文明的交流,2020年宏愿的呼喚、教育法令及大专修正案的通过、独中注册与地税的解决、华社民办学院的开创,华小获准增建搬迁、华社诉求的浮现,在在令人感到华社于政经文教方面,似乎渐有了解困的迹象。然而,紧接爆发的亚洲经济风暴、安华事件、立百病毒事件、世纪大选所带来的冲击,犹若一场世纪风暴,不但掲开了马来西亚许久以来深藏不露的真貌,冲击了市井百姓,更震撼了心思敏锐的评论作者。尤以马来西亚华裔评论作者更加急切地要为向着社会进步、政治民主、司法公正、种族和谐、华教永存、国运昌隆这—梦想的实现推进蓄。在此种情态下,马来西亚的评论总为后人留下了既充满激情又充满焦躁的沉重感。
《当代马华文存》共收录了3百位评论作者的840篇文章,约计5百万字,记载了20世纪最后20年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真实图景,为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与社会各领域作了全面的观照。当我们重新检视那一时代曾发出的声音中,发觉特定的政治环境及媒体制约,使得评论作者无法走出其局限性,有些作者因而不得不持有一种伸缩性很强的生存自卫的紧张和防备。因此,《当代马年文存》的编辑印行,就某方面而言,既是对历史的反省和检讨本身,也蕴含了我们对自身的批判。
当代马华文存6
文化卷•90年代
总编辑:戴小华
主编:罗正文
编委:许德发、郑秋霞、游若金、潘碧华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 出版
丹斯里拿督杨忠礼博士 助印
当代马华文存6文化卷(90年代)
作者:
骆静山、林振慕、柯嘉逊、何国忠、王锦发、陈美萍、安焕然、祝家华、许德发、刘崇汉、郑良树、郑庭河、曾庆豹、郑云城、赖孙耀、朱自存、任雨农、陈再藩、黄益村、沈观仰、刘敬文、潘碧华、翁诗杰、庄迪澎、谢爱萍、叶啸、游若金、黄家光、郑文泉、钱进逸、唐彭、陈忠登、戴小华、邓丽萍、张景云、许文荣、何启良、吕公明、吴海凉、陈锦松、林福南、陈应德、刘磐石、曾剑青、黄家伟、洪祖丰、吴志超、罗正文、郑韵穆、孙春德、陈泽清、傅孙中、许万忠、王琛发、黄木锦、陈耀威、陈亚才、蔡宗祥、黄昆福、苏庆华、释继程、陈金狮。
总编辑:戴小华
主编:罗正文
编委:许德发、郑秋霞、游若金、潘碧华
责任编辑:叶啸、丘惠中、柯金德、郭仁德
封面设计:史美星
发行人:戴小华
出版: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
Malaysian Chinese Cultural Society
4th Floor, Wisma MCA, 163, Jalan
Ampang,
50450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03-21619709 Fax:03-21623646
总经销:大将事业社
Mentor Publishing Sdn。 Bhd,(473710-T)
17, Jalan Balai Polis, 500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03-61883266 Fax:03-61885266
制作:大将事业社
印刷:益新印务有限公司(45169-K)
第1版第1印:2001年9月
定价:平装RM30。00 精装RM100。00
国际书号:平装ISBN983-2463-15-7 精装ISBN983-2463-05-X
本书如有缺页、破损、装订错误,请寄回总经销处调换。
倾听马来西亚
--《当代马华文存》总序
戴小华
缘起
人应该要有甘当铺路石的精神,人也要有敢于做开拓者的勇气。
1987年,我正修读硕士课程,选择撰写的论题是《马来西亚的行政体系》,其时感到最困难的,是资料的匮乏。之后,常受邀为中学及大专院校举办的华语辩论赛担任评判工作,见到学生也为辩题的资料难寻所苦,于是,我有出版《当代马华文存》的构想。当我在1998年7月担任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总会长,就立意要在任内,为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编辑及出版一套能切合时代变迁,能反映华社思想面貌的珍贵史料。
一
《当代马华文存》的编选计划拟定于1998年末。最初的构想是精选自马来西亚独立后至1999年12月31日间,以华文发表在马来西亚地区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五大领域的评论佳作。希望推出一部能完整呈现马来西亚华裔在此特定时空下争取合理生活秩序的历程,以及在其奋斗的风雪途中所留下的时代纪录。
以上的编选设想是我们的追求;但追求与目标常常有距离。需要说明的是,编选文存需要掌握大量的数据。有了相当的数量,才有精选的基础。选定一篇,往往需要翻阅十几倍的文章。所幸星洲日报、南洋商报、中国报、光华日报、华社研究中心,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的资料室都提供我们这方面的协助。除了编委会的成员,博特拉大学、工艺大学及韩江新闻传播学院共20多位学生也热心帮忙搜集资料。然而由于80年代之前的评论文章,在各资料室能搜集的不多,故只好将文存的选文时间设定在80年代及90年代这20年间。如有可能,将来再续编60年代及70年代的文存,则能呈现更完备的视野。
既然是文存,对于繁多的资料,必然有所取舍。取舍要得其当,必须要有一群学有专长、独立公正且具公信力的编辑委员才行。于是,我先邀请到两位在我国评论界卓有声誉的资深报人张景云及罗正文参与这项工作,并在征求他俩及华社研究中心主任林水榛的意见后,经一再研商,拟定了编辑委员会成员的名单。为了便于这项浩大繁琐工程的进展,我谨建议编委会的成员应多集中在雪隆区。兹将编委会的成员及工作职责说明如下:
编辑委员会成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顾问:刘鉴铨、林源德、黄超明、温子开
咨询编委:卜亚烈、王金河,许春、杨名万,陈爱珠、钟启章、黄兆平、彭早慧、萧依钊、雷子健、廖庆曾、潘友来
总编辑:戴小华
政治卷主编:张景云
编委:丘惠中、何国忠、陈锦松、祝家华
经济卷主编:蔡维衍
编委:何启斌、张灿泉,赖顺裕
文化卷主编:罗正文
编委:许德发、郑秋霞、游若金、潘碧华
教育卷主编:邓日才
编委:李宽荣、陈宝武、林景汉
社会卷主编:陈亚才
编委:陆宇莲、郑云城,谢爱萍
责任编辑:叶啸、丘惠中,柯金德、郭仁德
工作职责:顾问及咨询编委为荣誉职;总编辑负责统筹策划、撰写总序、收集文稿及校对;各卷主编负责写序、提供信息、筛选及审定文稿;编委负责提供信息、筛选及审定文稿;责任编辑负责收集文稿及校对。
二
《当代马华文存》的编选工作是繁重的;实际的操作比预想的复杂得多。何况这套以时事评论为主题的大系在我国尚属首次。鉴于人们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即使他们并不同意它的内容。所以我们尽可能做到文存的作品能见解独到、视角多元、笔路万殊、题材丰富、要求有异。我们相信,马来西亚历史迈进的脚步,涉及大动荡时期的各种思想,必须在这样的襟怀中才能有所把握。就这样,使得这项工作“难度很大”又“带有风险”,但是总要有人去做。我相信人的意识之外,的确隐藏着一座圣地,无论察觉与否,它总在那儿频频催促。我也清楚意识到,我们之所以如此不遗余力,乃是因为大家都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何况这么做从中获得的自我满足感及快乐已非常多,所以,即使工作中历经不少曲折与艰辛,都已显得微不足道了!
我们在1999年3月29日先举行筹备会议,并于1999年4月29日正式召开第一次的工作会议,之后又陆续召开了7次工作会议及多次的各小组会议。此外,在1999年11月19日至21日及2000年1月22至23日召开过两次工作营。工作营期间,我们每天自早上9点到晚上9点止,除去两次半小时的茶点及一小时的午晚餐时间外,其余的时间全在工作。令我感动的是,编委会成员虽几乎都有工作在身,但无论是工作营还是会议,出席率均高达近80%。其间各编委有过集体的讨论,也有个别的协调。虽然,编委会成员曾尽了最大的努力;然而,限于时间,对浩如烟海的数据的筛选,难免有遗珠之憾;限于篇幅,对许多作品,只能割爱;限于人力,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祈望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这不仅是未来修订时的参考,也是我们再从事类似工作的依据。
不可否认,任何文集都必然呈现编者的主观,但是本文存各卷在形式设计和选文原则上仍力求编委们有一定程度的共识。另外,入选的作品是经过编委会反复比较和综合考虑决定的;有的文章很难划分归类,如选入政治卷的就不再选入其它卷内,以免重复;有的入选篇目或与作者本人看法未必一致,也请谅解为感。以下为编委会确定的选文原则:
(1)入选作品设定在1980年1月1日以迄1999年12月31日间,凡评论本国事务,并以华文发表在马来西亚地区的报章、杂志及书籍中的评论佳作;
(2)本国人用知悉真实身份的名字,以体现负起文责之精神;入选作者均不称呼其头衔,作者可在简介中自行列明,但以百字为限,并依照目录排序,冠以书后。
(3)态度敦厚,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利于谋取马来西亚人民福祉之增进;
(4)立场公正,不问党派,不因人取文;
(5)完整精致之文优先,文长超过3千字者须取得原作者同意予以删减或割爱或弹性处理。
(6)入选作品按事件分类,按发表时间排序,其时间不明者,则推定大体的写作时间,酌为编入。
《当代马华文存》共收录3百位评论作者的840篇文章,几乎概括了马来西亚所有重要的华裔评论作者的思想精华。就某方面而言,是弥足珍贵的史料纪实和社会见证。为了慎重起见,在经过初校、二校后,我们将最后一校让作者亲自过目,以求将错误减至最低。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80年代的数据难寻,而90年代的数据较多,因此不能按数量比例编选,只好80年代的尽量收录,90年代的作品精选一些,为的是给研究者及读者多提供一些资料。由于各卷相关内容的提示,主编已在序文中言明,故谨将各卷篇数列下:
1。政治卷(80年代):72篇
2。政治卷(90年代):99篇
3。经济卷(80年代):63篇
4。经济卷(90年代):100篇
5。文化卷(80年代):65篇
6。文化卷(90年代):81篇
7。教育卷(80年代):65篇
8。教育卷(90年代):100篇
9。社会卷(80年代):82篇
10。社会卷(90年代):113篇
三
1957年,是改变马来西亚历史的一年,然而独立迄今近45年,马来西亚上空经常凄迷而少见晴好,尤以1969年发生的五一三种族冲突事件,成为我国政经变化的分水岭。一项为期20年的“新经济政策,,却因不断出现的行政偏差,令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不仅感受到政治压力,发展也大受阻碍。
“风狂雨骤”是80年代的马来西亚最好的写照:民办华文大学的理想受挫、三保山事件、官方机密法令的通过、合作社风暴、新教育法令、华小高职事件、茅草行动,为华社带来的是惊悚与悲痛。90年代工业大蓝图的提出、回儒文明的交流、2020年宏愿的呼唤、教育法令及大专修正案的通过、独中注册与地税的解决、华社民办学院的开创、华小获准增建搬迁、华社要求的浮现,在在令人感到华社于政经文教方面,似乎渐有了解困的迹象。然而,紧接爆发的亚洲经济风暴、安华事件、立百病毒事件、世纪大选所带来的冲击,犹若一场世纪风暴,不但揭开了马来西亚许久以来深藏不露的真貌,冲击了市井百姓,更震撼了心思敏锐的评论作者。尤以马来西亚华裔评论作者更加急切地要为向着社会进步、政治民主、司法公正、种族和谐,华教永存、国运昌隆这一梦想的实现推进着。在此种情态下,马来西亚的评论总为后人留下了既充满激情又充满焦躁的沉重感。
《当代马华文存》记载了20世纪最后20年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真实图景,为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与社会各领域作了全面的观照。当我们重新检视那一时代曾发出的声音中,发觉特定的政治环境及媒体制约,使得评论作者无法走出其局限性,有些作者因而不得不持有一种伸缩性很强的生存自卫的紧张和防备。因此,《当代马华文存》的编辑印行,就某方面而言,既是对历史的反省和检讨本身,也蕴含了我们对自身的批判。
结语
《当代马华文存》虽非显示了马来西亚评论文章的“全貌”,值得欣慰的是,毕竟我们有勇气先去开拓。即使文存出版后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好在开头我已说了,人应要有甘当铺路石的精神。至少,我们的努力仍可以成为后继者走向成功的借鉴。相信将来在人力、物力、财力都不成问题时,更完美选本的诞生,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本书能顺利付梓,除了感谢编委会全体成员,丹斯里杨忠礼、丹斯里林源德,丹斯里郑福成、拿督林金华、拿督陈明水、拿督刘天成以及廖林水玉等人热心赞助经费,以及所有支持我们这项工作的人外;对于王赓武、王蒙、龙应台、沈慕羽这几位我所尊重的学术文化界的重量级人物,他们院为《当代马华文存》撰写推荐词,本人于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言明本意,权以为总序。
30-6-2001
主编序
罗正文
余秋雨先生在《欧洲非常之旅——秋雨录》中,曾对葡萄牙里斯本做了以下的描述:“文化无界,流荡世间,因此一座城市的文化浓度,首先取决于它的吸引力而不是生产力。”
“除了诱惑,我什么都能抗拒!”——王尔德如是说,全世界的凡夫俗女都该低声道‘阿门’!地狱之火是撩人的,罪中之乐是醉人的,七彩舞的诱惑是无所不在的!面对魔君撒下的五光十色的天罗地网,谁能保证自己不落在‘天堂与地狱结婚’的梦想与现实之中且难以自拔?然而,普天之下,我们又到哪里去找一个天使与魔鬼比翼双飞、欢然齐舞,且又同声颂赞的另类圣诞呢?”——高大鹏《天堂与地狱结婚》另类圣诞祭。
《当代马华文存》文化卷基本上兼容并蓄、汇流整合了80至90年代的马华文化评论作品,这在华社尚属首次。因此,《当代马华文存》文化卷的编辑与出版,已不仅是马华文化界的一项盛事,而且也是对过去20年来马华文化整体历程的一次反思与定位。
就文化发展的角度而言,1949的变局是现代中国文化发展上的一个倏然耸崎的分水岭;中台两地的文化发展包括文学创作,自此走入相对隔离而罕能会通的阶段。在中国大陆,直到1976文革结束之前,因为政治力的宰制,文化界基本上是处于压抑、蛰伏的无声状态;正如高行健先生在诺贝尔颁奖礼中,以中文发表题为《文学的理由》的演说中提到:“作家被杀害、监禁、流放和罚以苦役的,这百年来无以计数,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帝制朝代都无法与之相比,弄得中文的文学写作无比艰难,而创作自由更难谈及。”他也说:“冷的文学是一种逃亡而求其生存的文学,是一种不让社会扼杀而求得精神上自救的文学,一个民族倘竟容不下这样一种非功利的文学,不仅是作家的不幸,也该是这个民族的悲哀然而,久经压抑的人文创作精神一旦略获伸展,近20多年来的中国大陆文化,尤其是文学已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其中除了呈现阶段性意义的写实作品之外,亦不乏深具文学价值的精华之著。
在台湾,初期由于与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的创作主流隔绝,而处于文化发展的“断层”现象。但文化界特别是文学界大量引进现代西方文学的思潮理论与作品,加以台湾在日据时代原有的文学资产也对继起的创作者不无裨助;因此,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台湾的文学创作逐渐展现出多向实验、不拘一格的风貌。近20年来,由于乡土文学的崛起与社会意识的凸显,台湾文学界一方面尝试建立本身的“文学主体性”;但另一方面,又不断思索这个理想中的“主体性”与中国文学母体之间的恰当定位关系,以致在文学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创造性的张力。事实上,正由于有这种相摩相荡的张力,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学在台湾的承传、递增与创新,已大有可供海外华人文化借镜之处。
至于多年来港澳马新等地区华裔社会文化发展与表现,则充分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的丰沃性与多样性。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不同的现实考验下,他们以远离炎黄母土的生命经验与独特感受,为中华文化拓展出与现代各异国文化交互影响、探索与碰触的新领域,也使中华文化更容易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与理解。时至今日,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华文化发展和积淀的印痕,主要即得力于散处各地的海外文化工作者不懈不馁的耕耘。
由于华族占马来西亚总人口的比率相当高,以及华族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加上华校与华文报章为数众多,大马华族应该是传承中华文化最多的海外华人。华族传承自中华文化的内容,包括婚礼、孩子弥月和周岁、丧礼、祭祀等礼节,另外有各种风俗习惯与各种民间宗教。与中华文化有关的华人社团包括地缘性、血缘性和业缘性的,为数多达四千多个。至于传统的文化活动,包括社团年会庆祝、歌乐节、神诞庆典、舞蹈节、舞狮、舞龙等等。至于一些传统节日如农历新年、中秋节、端午节等,华人更是大事庆祝。总之,华族文化的确可以用多姿多彩来形容。有鉴于此,《当代马华文存》文化卷的文稿收集,在80年代方面从《国家文化与华人文化》、《文化建设与文化交流》、《观念的辨思与择取》、《心灵的迷感与重整》到《艺文的繁簇与囿限》,分5个方面进行编纂,进入90年代则从《马华文化发展的脉络与困惑》、《观念的辨思与择取》、《检视全国华团文化工作总纲领》、《艺文的繁簇与囿限》、《回儒文明对话面面观》、《华人文化城争议》以及《传统建筑的维护与保存》、《心灵的迷惑与重整》等8个面向自觉地探析文化领域的各个层面与课题,这一规模盛大、涵盖周全的文化论述从纵深度与横剖面的双向视野,探讨过去20年来马华文化发展与变迁的具体风貌,以期总结20年来马华文化的历史意义,并为未来新世纪马华文化的论述理念,提供一个继往开来的新起点。
从纵深度的视野来看,马华文化必须札根本土。马华文化的母体当然是来自神州大地,但我们在传承的过程中,为了适应本地情况以及多元种族社会的需要,在必要时应该作出适合本地情况的修改。以华文文字和文学为例,我们的华语正音以北京话为准,简化汉字也以中国的规范化简体字为根据。不过,我们的华文中包括了含有本地色彩的词汇,如:巴刹、巴士等,这是自然演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我国的华文文学的内容主要也是反映大马的情况。因此,表演文化如果能够作出反映本地情况的修改也许更能够引起共鸣。另一种情况是我国华族创造新的中华文化项目,反过来向母体宣扬,二十四节令鼓就是一个例子。
这一方面的讨论文章很多,如〈国家文化与华人文化〉(周福泰)、〈国家文化的塑造:马华文化在国家文化中的地位〉(游若金)、〈国家文化与华人文化〉(骆静山)、〈节令鼓传统的脉搏〉(陈再藩)等是广受注目的评论文章。
从另一个纵深度的角度来看,在传承中华文化时,必须“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在这个瞬息万变的资讯时代,华人的一些传统文化已经不合时宜,理应淘汰或是加以革新。如:不守时、铺张浪费、家长式的领导、封建思想等,都是属于应该兴革之列。从80年代〈做一番文化重建工作〉(祝家华)、〈文化建设的反思〉(李业霖)、〈次文化与社会问题〉(黄建华),到步入90年代的〈华族文化的自卑和困境〉(郑庭河)、〈论今日大专生理性探索的失落与思想混淆〉(许德发)、〈简化葬礼、鼓励火葬——清明扫墓〉(黄昆福)、〈认识民间宗教信仰之实质〉(苏庆华)等。
上述篇章的论点也触及华人的文化认同问题,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不断地引起学者的注意和分析研究的议题。战后华人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变化就是体现在国家认同上的变化,这也是由原先的“叶落归根”转变为“落地生根”这种认同意识的变化。其实除了华人文化和现代文化规范之外,华人文化认同上还要受主流社会文化所牵制和影响。而他们由叶落归根心态转向落地生根之后,在文化上就已经历一个与主流社会由矛盾过渡到适应的渐进过程,即一般人所谓的文化适应和融合过程。
当然,从横剖面来看,如果要在文化适应和融合过程中有更进一步的作法,各民族之间还必须找到互动与合作的基础,并且透过互动与合作去减少猜忌、累积善意。〈大马华人与巫人的文化交流〉(周福泰)、〈促进文化交流〉(戴小华)、〈促进各族文化交流〉(星洲日报社论);在90年代《回儒文明对话面面观》这个专题讨论里有曾庆豹、洪祖丰、吴志超、郑韵穆、孙春德、许文荣等几位先生从回教与儒家两大文明切入来谈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以大马华文教育发展为例,因为从殖民地时代开始,经过马来亚独立一直到今天,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即是认同本土、效忠本土。从政府及国家的立场来说,认同是教育主题,任何教育的发展必须接受这个主题的安排。华文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的一环,其发展及演变自然也必须接受其影响。〈文化与教育〉(饶仁毅)、〈从教育与语文文化的关系看华教〉(李万千)等都在这方面提出他们的见解。而大家也很清楚,今天无论是哪一种源流毕业的华族子弟,也无论他们在国内或外国念书,他们都拥有相同的思想即认同大马、效忠自己的国家。华族自此以后,只是培养这个主题的一种工具,他们应该获得举国上下的肯定和礼遇,继续在未来的岁月里扮演积极的角色。〈大马华裔回教徒〉(林廷辉)、〈从宗教角度看大马文化景观〉(孙和声)、〈回教的崛起对非回教徒的影响〉(叶其声),以及〈马华文化是边缘文化〉(安焕然)、〈在双重边缘中寻求马华文化的主体〉(祝家华)等都表达了这个看法与方向。
以文化的差异来改变或提升本身文化的理解,譬如群体内部的冲突虽遭压抑,毕竟不是已经解决或不存在,其间冲突仍是剧烈的。然而因大方向上必须“对抗合作”,所以经压抑的冲突关系乃逐渐表现为试图沟通、增进理解,以达成更好的合作关系。此即寻找或创造内部更大更多的共同点,前述的回儒对话即是显著的例子。
最后,华社应该鼓励和发扬更高层次的中华文化。以目前流行的舞狮、舞蹈、武术表演、华乐演奏、提灯笼等,主要是通俗文化和表演文化。而大马华人文化应该有在哲学、艺术、文学各领域的更高层次的本地化华族文化。目前华社不时有举办中华文化研讨会或是讲座会,邀请中、港、台或是来自欧美国家的华裔学者主讲,这对提升大马的高层次中华文化有一定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必须培养出本地的学有专长的华文文化学者,以及带动研究高层次中华文化内涵的风气。这一方面的论述可参见〈新知识分子的精神〉(覃文标)、〈华人学术与华人社会〉(骆静山)、〈寻觅“文化贵人”〉(陈再藩)、〈“边陲”的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何国忠)等,这些文章都收在80及90年代的《观念的辨思与择取》中的专题讨论里。
台湾大块文化董事长郝明义指出,“今年大家觉得书市酷寒,一方面是大环境不景气使市民购买力下降,一方面也是因为出版业竞争激烈,导致产品过度重复等种种问题,交会而成的结果。但是乐观看来,今年书市特别冷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是整个经济环境与书籍市场迫使出版业必须面对升级的问题。在经济不景气之下,读者不是不买书,只是变得更精挑细选。以前出版社可能只要在选题、作家名气、包装设计或是宣传促销上做对一两件事情,就可以让书热卖、但是现在可能必须考究所有的环节。”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这次一口气推出10本书,其气魄固然十足,勇气也令人嘉许。阿根廷小说家萨巴多(Ernesto Sabato)在《抗拒»(La resistencia)―书中对现代文明与人类的未来有一番讽喻与抗拒,他提到:“凡有荧幕者(电视、电脑……),是魔幻,也是妖术,徒让人智力迟钝,身心受损。”文明并未使现代人更快乐,相反的,内心的孤寂感益形扩大。90高龄的萨巴多唯一不悲观之处是他面临生命的关口,反而以精神层次的价值观勉励,认为是抗拒人类心灵震荡与文明危机的良方。我们希望《当代马华文存》文化卷对重塑华社“精神层次的价值观”方面会有助益。
目录
总编辑序——戴小华
主编序——罗正文
第1辑:马华文化发展的脉络与困惑
国家文化与华人文化——骆静山
从文化哲学观点探讨国家文化政策的方向——林振慕
再思考国家文化政策——柯嘉逊
大马华人文化与中华文化——王锦发
马华文化个性的困惑——从文化研究及讨论谈起——陈美萍
马华文化是边缘文化?——安焕然
在双重边缘中寻求马华文化的主体——祝家华
略论马华文化贫困与传统权威——许德发
马华文化及其特性——刘崇汉
文化中华圈——郑良树
华教及民族文化的生存问题——郑庭河
华族文化的自卑和困境——郑庭河
第2辑:观念的辨思与择取
儒学与华人教育文化——曾庆豹
大马华裔青年文化价值观——郑云城
论教师如何有效地推动马华文学——赖孙耀
华文报新闻工作者的过去与现在——朱自存
我们面对文化问题——任雨农
“边陲”的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何国忠
寻觅“文化贵人”——陈再藩
论口述历史与马华史——黄益村
从文化分离的迷惑——看破境可否重圆——沈观仰
开发各族资源一一我对华族文化的信念——郑良树
论今日大专生理性探索的失落与思想混淆——许德发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论国大生对中秋精神和仁爱的错误诠释——刘敬文
文工与社会肯定——潘碧华
喝釆声背后的苍白一一探讨大马华人价值观——翁诗杰
历史的包袱——多元文化下的使命感——庄迪澎
从小家庭制趋向探讨大马华族的文化价值观变迁——谢爱萍
建议设立“马华文学馆”——推动马文学的一些实际步骤——叶啸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的开拓与前景——游若金
对“华人思想兴革”的浅见——黄家光
关于马华思想的研究——郑文泉
摆脱种族主义迎向全球化人——钱进逸
知识分子的悲情与悲剧——唐彭
文化比经济更重要——陈忠登
文化盛衰,人毕竟是最重要因素——戴小华
21世纪马来西亚华人的前景——无忧患,何来文化——何国忠
“噤声文化”不利言论自由——邓丽萍
传统文化与市场制度——郑庭河
校园是社会的有机延伸——张景云
第3辑:检视全国华团文化工作总纲领
从《总纲领》对马华文化的定义论马华文化的建设——许文荣
“寻找共识”的迷雾——《全国华团文化工作总纲领》评议——何启良
华人文化发展前瞻——吕公明
国家文化与马华文化的内涵——吴海凉
继续做好文化总纲领的工作——星洲社论
公开事实才能看清真相——陈锦松
《文化总纲领》风波另起——南洋社论
建立马华文化的主体性——刘敬文
马华文化面向21世纪——从90年代的文化议题说起——许文荣
附录:马华知识界文化宣言——我们对马华文化建设的基本观点
第4辑:艺文的繁簇与囿限
华社文化活动的现实环境与展望——朱自存
节令鼓传统的脉搏——陈再藩
文化长廊上的反思——“精英文化巡回义演”随想——郑云城
跟文化的梦赛跑——略论文化艺术与创业精神——林福南
《汉丽宝》舞剧意义深远——陈锦松
马华文学定义的商榷——陈应德
第11届全国华人文化节总结报告——刘磐石
华乐的发展与前瞻——曾剑青
把一首歌唱成一个节——纪念新山中秋园游会进入第十届——陈再藩
营造有利精致文化发展的社会——刘敬文
需要更成熟的电影文化——黄家伟
第5辑:回儒文明对话面面观
伊斯兰与儒家文化尚未碰过面!——安华“文化之旅”对华社的警训——曾庆豹
回儒对话的联想——洪祖丰
坐言起行:回儒对话之后——吴志超
尽速加速回儒学术研究——罗正文
回儒对话研讨会的联想——郑韵穆
回儒对话说明了什么?——孙春德
论“文明对话”——从“外在刺激”至“内在推力”的转化——许文荣
第6辑:华人文化城争议
为筹建华人文化城喝釆——陈泽清
华人文化城、文化融合与发展问题——朱自存
文化城争议众生相——傅孙中
理智处理“文化城”计划——许万忠
第7辑:传统建筑的维护与保存
华人自己拆历史——王琛发
陆佑家族墓园赏析——黄木锦
瑶台失手琼宇碎——论我国华人传统建筑修护的错失——陈耀威
社区文化与建筑艺术——陈亚才
第8辑:心灵的迷惑与重整
砂劳越华人遊神的实质——蔡宗祥
简化葬礼一一鼓励火葬——清明扫墓——黄昆福
认识民间宗教信仰之实质——苏庆华
我对佛教与华社的几点省思——释继程
21世纪马来西亚华人的前景——明智选择正信宗教——陈金狮
作者简介
编委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