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森林中走来——马来西亚美里华人口述历史
黄晓坚 陈俊华 杨姝 陈海忠编
南方出版传媒 广东人民出版社
广东华侨史文库
《民国政府对侨汇的管制》
《广东华侨挡案目录(1907—1952)》
《广东军侨与中外关系》
《近代以来亚洲移民与海洋社会》
《比较、借鉴与前謂·国际移民书信研究》:
《从森林中走来——马来西亚美里华人口述历史》
《归国与再造侨乡——越南归难侨访问录》
《荣誉至上——南非华人身份认同研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从森林中走来:马来西亚美里华人口述历史/黄晓坚等编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8
(《广东华侨史》文库)
ISBN 978-7-218-09454-0
Ⅰ.①从…Ⅱ①黄…Ⅲ①华人-历史-研究-马来西亚 Ⅳ①D634.333.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63812号
CONG SEN LIN ZHONG ZOU LAI——MA LAI XI YA
MEI LI HUA REN KOU SHU LI SHI
从森林中走来——马来西亚美里华人口述历史
黄晓坚 陈俊华 杨姝 陈海忠 编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出版人:曾莹
责任编辑:王俊辉
装帧设计:书窗设计
责任技编:周杰 黎碧霞
出版发行:广东人民出版社
地址:广州市大沙头四马路10号(邮政编码:510102)
电话:(020)83798714(总编室)
传真:(020)83780199
网址:http://www.gdpph.com
印刷:广东伟龙印刷制版有限公司
书号:ISBN 978-7-218-09454-0
开本:787mm x 1092mm 1/16
印张:37.25 字数:700千
版次:2014年8月第1版 2014年8月第1次印刷
定价:139.00元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出版社(020-83795749)联系调换。
售书热线:(020)83780517
《广东华侨史》编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朱小丹
副组长:庹震 招玉芳 唐豪 李锋 吴锐成 章扬定 马建和 李崴 张应龙
《广东华侨史》编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吴锐成
副主任:林琳
广东华侨史文库
主编:张应龙
副主编:袁丁 张国雄
《广东华侨史文库》总序
广东是我国第一大侨乡,广东人移民海外历史久远、人数众多、分布广泛,目前海外粵籍华侨华人有3000多万、约占全国的2/3,遍及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长期以来,粤籍华侨华人紧密追随世界发展潮流,积极融入住在国的建设发展。他们吃苦耐劳、勇于开拓,无论是东南亚地区的产业发展,还是横跨北美大陆的铁路修建,抑或古巴民族独立解放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都凝聚着粤籍侨胞的辛勤努力、智慧汗水甚至流血牺牲。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粵籍华侨华人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实力、学术上有成就,成为住在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长期以来,粤籍华侨华人无论身处何方,都始终情系祖国兴衰、民族复兴、家乡建设。他们献计献策、出资出力,无论是辛亥革命之时,还是革命战争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都不遗余力地支持、投身于中国革命和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全省实际利用外资中近七成是侨、港、澳资金,外资企业中六成是侨资企业,华侨华人在广东兴办慈善公益项目超过3.3万宗、侨捐资金总额超过470亿元,为家乡的建设发挥了独特而巨大的作用。
长期以来,粵籍华侨华人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致力于促进中外友好交流。他们在自身的奋斗发展中,既将优秀的中华文化、岭南文化传播到五大洲,又将海外的先进经验、文化艺术带回家乡,促进广东成为中外交流最频繁、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先行地,推动中外友好交流不断深入、互利合作不断拓展,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友好使者。
可以说,粵籍华侨华人的移民和发展史,既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历史不可缺少的亮丽篇章。
站在中华民族更深入地融入世界、加快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关口,面对广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奋力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的使命要求,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编修《广东华侨史》,向全世界广东侨胞和光荣伟大的华侨历史致敬,向世界真实展示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元素,也希望通过修史,全面、系统地总结梳理广东人走向世界、融入世界、贡献世界的历史过程和规律,更好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为广东在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当好排头兵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形成强大的现实助力和合力。
编修一部高质量的《广东华侨史》,使之成为“资料翔实、观点全面、定性准确、结论权威”的世界侨史学界权威的、标志性的成果,是一项艰巨的使命,任重而道远。这既需要有世界视野的客观立场,有正确把握历史规律的态度和方法,有把握全方位全过程的顶层设计,更需要抓紧抢救、深入发掘整理各种资料,对涉及广东华侨史的各方面重大课题进行研究,并加强与海内外侨史学界的交流,虚心吸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作为《广东华侨史》编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出版《广东华侨史文库》无疑十分必要。我希望并相信,《广东华侨史文库》的出版,能够为广东华侨华人研究队伍的培育壮大,为广东华侨华人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为《广东华侨史》撰著提供坚实的学术理论和基础资料支撑,为推进中国和世界的华侨华人研究做出独特贡献,并成为中国华侨华人研究的重要品牌。
是为序。
广东省省长 朱小丹
2014年8月
目录
自序一 美里华人社会管窥——黄晓坚
自序二 美里口述历史实践的收获——陈俊华
第一部分 工商英才
我的奋斗之路——刘绍慧 口述
用歌声笑对死神——刘郑振汉 口述
文化的力虽是最大的——刘久健 口述
继承商会的责任——沈福源 口述
白手起家中国情结——许为隆 口述
美满夫妻相扶长——李明森、郑美娇 口述
影像中的回忆——洪木城 口述
爱会所如爱己家——陈浩生 口述
第二部分 党政俊杰
社会和谐愿景的践行者——黄汉文 口述
我做天猛公的事情——林松友伉俪 口述
我仅是个业余的公务员——李旭同 口述
从森林中走来——朱祥南 口述
慈善公益人生——邱祖根 口述
从森林回到社会——温素华 口述
寻求公正和廉明之路——江山河 口述
力量之源:爱与信仰——蔡宗祥 口述
第三部分 社团领袖
华总最关心的还是教育和民生——苏美光 口述
我们一家三代都捕鱼——陈德烈 口述
用心——李国馨 口述
自立、自助、自强——杨绣莲 口述
我是美里一分子——郑春伟 口述
我们相信自己的命运——郑树豪 口述
一心为公会 服务众乡亲——陈效良 口述
锐意创新 面向未来——吴亚辐 口述
刻苦耐劳 引领会馆——陈锦鸿 口述
辛勤起家 随遇而安——蔡卓殷 口述
第四部分 文教菁英
滨海夜话砂华史——田英成 口述
问心无愧办教育——房按民 口述
心怀热情不言弃——郑尚信 口述
投身教育事业——黄永章 口述
从讲台到文坛——李佳容 口述
培中华乐团“一脚踢”——谭万祥 口述
创业生涯潮剧相伴——田庆佑 口述
服务华教乐此不疲——魏巧玉 口述
音乐无界限——温雅南 口述
我眼中的诗巫与美里——徐元福 口述
醉心潮剧一生奉献——许其禄 口述
崇高教育理念的践行者——张猷疋 口述
第五部分 普罗大众
我家只是小康之家——许春成 口述
阿公中了地主——吴焕新 口述
历经风雨见彩——江绍权 口述
甲必丹留给我的遗产——林建南 口述
我骄傲,我是砂拉越人——罗韵华 口述
医者仁心 悬壶济世——沈初庆 口述
实事低调做——李友梅 口述
热心公益心系祖国——黄少泉 口述
从苦难到快乐——黄玉群 口述
我们都是潮剧团员——潮剧团成员 口述
我们都是青年团的——钟乃胜、黄淑绢、刘欣怡、吴膺健 口述
附录
《关于美里华人口述历史采访工作请求协助函》
《拿督刘绍慧博士邀请参与美里华人口述历史釆访工作函》
后记
自序一
美里华人社会管窥
黄晓坚
美里市是马来西亚砂拉越州美里省省会,是一座以华人为主体的新兴城市,邻近文莱国。美里也是马来西亚最早的石油生产地,石油开采业是其早期的主要经济支柱。其后期的经济发展,则着重于土产、木材业、油棕种植业、造船业以及旅游业。
美里在2005年5月20日升格为旅游城市,成为马来西亚第十个城市,更是唯——个不是州首府的城市。该市有人口30余万,其中30%—40%是华族,还有依班族、马来族等其他众多民族。华族之中,以福州人、客家人等族群势力较大,广府人、漳泉人、潮州人、海南人和莆仙人也有一定数量。美里华人社会经济活跃,社团组织健全,华文教育和传统文化保留得比较好,是开展海外华人社区研究的理想对象。不过,与马来西亚其他地区甚至砂拉越州的其他城市如古晋、诗巫相比较,该市华人历史既不够悠久,亦未曾经历重大历史事件,因之除本地个别学者如田英成(田农)(注1)、徐元福、蔡宗祥(注2)等对砂拉越兼及美里华社史料和历史有所撰述外,长期以来并未受到海外华人研究学者的较多关注。(注3)尤其是中国大陆学者,对东马、砂拉越鲜有研究,更遑论美里了。显然,这与该市在砂拉越和马来西亚的影响力相比,并不相称。有鉴于此,笔者及课题组针对美里市华人社区进行口述历史访谈及研究,想必稍具弥补之功与创新意义。
一、调研缘起与实施
为便于深入研究当代东南亚华侨华人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并对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在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上的互动关系有更加全面、系统、直观、认识,自2011年下半年起,笔者将近年华侨华人研究工作的重点确定为两个基本方向:一是潮汕侨乡研究,从田野考察起步;二是海外华人研究,由口述历史做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期望将华侨华人研究对象放在海内外的特定时空框架内进行双向、全面的观察,以期更加客观地把握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趋势及与中国侨乡的联系脉络。据此,笔者及课题组成员陆续在中国粤东侨乡和东南亚华人社会选点进行侨情研究,美里华人口述史即是此一系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选定美里作为海外华人口述历史研究的起点,也是因为受到美里房屋发展集团拿督刘绍慧先生及其高足刘欣怡女士的盛情邀约和鼎力支持,他们为调研组无偿提供了从食宿、交通到联络等诸多便利。而在调研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调研组与华社各属公会领袖、文教机构精英们均能通力合作,他们不仅乐于腾出宝贵时间亲自接受访谈,而且毫无保留地为调研工作提供了必要协助。
2011年9-10月,笔者和陈俊华教授、陈海忠博士、杨姝硕七三位同事首赴美里市进行为期20天的田野考察。在拿督刘绍慧老先生及其高足刘欣怡小姐的周密安排、关照下,经著名历史学者、老报人田英成(田农)先生的热情指点,我们对美里市各属籍、各阶层华人的45位代表人物做了口述访谈,形成约120小时的录音资料,并通过走访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美里市立图书馆,对当地华人庙宇、义山、社区等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到大量文献、碑铭、影像资料。回国后,我们请在校大学生将大部分录音资料转换成约70万字的文档资料,然后结合访谈提纲、访谈笔记和相关文献、碑铭、影像资料,由访谈者各自进行整理、加工。此后,我们曾于2013年2月再次赴美里増补核实资料,还曾对来华探亲、贸易的访谈对象进行再次访谈,并适当增加了少量有价值的访谈对象。计划在此基础上,由笔者负责统稿、编辑,最终形成一部约五十万字的口述史成果一《从森林中走来——马来西亚美里华人口述历史》。
釆访小组在美里禧纳汀入住的独立屋前留影
(左起:杨姝、陈俊华、黄哓坚、陈海忠)
二、访谈对象及访谈重点
依受访人履历、职业背景及所属社会阶层,访谈对象大致涉及党政、工商、社团、文教四种类别,以及采访小组随机釆访的普通人士。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每位受访人身份特征的多重性,其类别的划分只是相对的。
工商英才
涉及美里房屋发展集团执行董事主席、资产数以百亿计的潮籍首富、拿仔刘绍慧,著名福州籍木商、福盟有限公司董事、美里“五大金刚”之一、拿督刘久健,美里华人公会会长、拿督刘郑振汉兄弟,以及美里中华工商总会理事长、拿督沈福源,经营影楼的普通商家洪木诚,等等。侧重探讨当地华人经济的发展道路,华商与政界的特殊关系,华商在中国的投资、贸易、公益活动及其新动向。
党政俊杰
涉及原砂拉越人民联合党中央副主席李旭同,曾上山参加森林斗争的原砂拉越共产党女党员、现任马来西亚河婆同乡会联合总会会长温素华,美里市第一任市长黄汉文,以及作为政府与华社联系桥梁的各级华人社区领袖“天猛公”林松友、“邦曼查”李旭同、“本固鲁”朱祥南、“甲必丹”邱祖根及其夫人沈女士,等等。侧重探讨战后砂拉越、马来西亚的政治发展,华人社会的政治架构,以及华人、马来人、土著三者之间的民族关系。
社团领袖
涉及华社各区域性“联合会”、“总会”及各地缘、血缘、业缘“公会”领导人,如美里华人社团联合会会长、广惠肇公会主席苏美光,马来西亚河婆同乡会联合总会秘书长陈效良,潮州公会主席陈德烈,世界朱氏联合会会长朱祥南,参与多个公会青年团工作的刘欣怡等。侧重探讨最近30年来华人社团职能的变化,社团工作的努力方向,西方宗教对华人社会的影响以及华人社团与中国之间的联系与交往。
文教菁英
涉及砂拉越资深报人、作家、历史学者、美里笔会前主席田英成(田农),砂拉越著名华人作家、学者徐元福、蔡宗祥、李佳容,美里廉律理工学院院长黄永章,廉律中学校长、拿督房按民和魏巧玉,培民中学校长郑尚信,以及培民中学华乐团指挥谭万祥,美里瑞狮团总团长郑春伟,潮剧老艺人许其禄等等。侧重探讨美里华人社会的移民历史,华文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中华传统文化和族群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以及砂拉越、马来西亚华文文学。
普罗大众
此外,还有不少颇富传奇经历的“小人物”,如砂拉越早期甲必丹后人、华小教师林建南,20世纪50年代初期因受潮州家乡土改冲击由新中国南来谋生的吴焕新,业余潮剧演员吴奕娟以及活跃于美里华社的年轻一代等等。侧重探讨所在各个阶层及特定职业华人的社会生活。力图对前四大类别受访人的访谈资料进行有益的补充,避免使受访者局限于精英阶层和上流社会,从而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美里华社的状况,进一步丰满美里口述历史的内容。
向导一光脚驾驶的刘欣怡小姐
从访谈对象的遴选上看,调研既注重在当地华社有阅历、有地位、有影响的上层人物,也兼顾散布于社会各阶层、各界别的华社人士,因此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和包容度;从访谈内容的设计上看,调研既重视当代海外华人与祖籍国中国的联系与交往,也关注影响华社长期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具有明确的资政参考性和针对性。这样,就使得本项口述历史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人物宣传和纪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三、研究与思考
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碑铭和影像资料,笔者试图对美里华社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专题探讨。涉及的专题有:移民历史;经济活动;政治参与;社团组织;华文教育;传统文化;民族关系;对华交往。基本观点如下:
移民历史
美里早期是个以漳泉人、潮州人、广府人、海南人和客家人为主要族群的华侨社会。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有华人先民移居美里,至今在华人义山仍然遗存有他们的墓地。当时从中国往砂拉越的移民,通常坐大船先到新加坡,停留几天后,再换乘小船转赴古晋、诗巫或美里。
华人移居美里曾经有过几次高潮。首先是20世纪初年的石油开采。1910年美里发现石油后,随着石油工业的兴起,大量香港华人劳工涌入美里,使原本一个小渔村的美里迅速繁荣起来。20年代,很多河婆人、客家人从砂拉越的古晋等地移居美里,他们主要从事农耕。50年代初,由于中国大陆土改,又有一批中国移民来美里谋生。60年代木材业兴起,加上70年代邻近地区政治动荡,美里吸纳了大量华人再移民,尤其以来自马鲁帝、诗巫的福州籍华人居多。
然而,最近几十年来,美里华人的人口流向发生了趋势性的变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已基本断绝,改革开放后的新移民也极为罕见;相反,华人年轻一代由留学、婚姻渠道移民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较多。一般来说,出国留学的华裔子弟选择回美里发展的,都是有家庭事业背景的人士。因此,美里华社在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扩张后,目前基本处于稳定发展状态。
经济活动
一般认为,美里到现在为止比东马其他地方经济好的原因,第一是有油田;第二是有大片的森林,可以在森林里开辟油棕园;第三是接近文莱,大量文莱人周末自驾来美里消费,所以它的经济一般都比较好。
在20世纪初年开釆石油之前,美里即有来自漳泉、潮州的华人从事商业零售和土产收购。此后,华人特别是客家人移居美里数量大增,除从事捕鱼、零售外,他们多从事垦殖,种植树胶、胡椒、稻谷并养殖家禽家畜。20世纪60、70年代后,随着伐木业的兴起及受砂拉越周边地区社会动荡的影响,福州籍华人从诗巫、马鲁帝等地大量移居美里“做木山”。他们从做木山起家,积累了大量资本,然后联手马来族政界人士,大规模地投资于油棕种植业及油棕加工业,获得了可观稳定的收益,主导了当地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方向。美里华人的经济形态,经历了由战前的垦殖业、捕鱼业和零售业向当代伐木业、种植业、航运业、批发业和房地产业、旅游服务业等支柱产业的转变,华人在当地经济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美里华人的经济活动,多与资源型产业相关。在树胶价格低落、渔业资源枯竭、石油开采由陆地转向海洋、伐木业因环保风暴影响而成为夕阳产业的背景下,这里的华人多能适时调整经营方向,与时俱进。当前,华人的主要经营领域已集中在油棕种植业和旅游房地产业,并造就了一批著名的成功商家,如从事油棕种植业的福盟公司董事经理、拿督斯里刘久健(注4),从事旅游房地产业的美里房屋发展集团执行董事主席、拿督刘绍慧(注5)等。
值得注意的是,从美里华商的若干访谈个案可知,当地华人的经济活动正朝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投资金额巨大。以油棕种植业来说,无论是大片土地购买、开发、种植,还是棕油提炼,均需要动辄数千万元以上马币的资金投入。因此,华人多合股组成大公司从事这一行业。
不过,在土地的获取、公司的运作等方面,华人仍然受到土著掌权者的控制。因此,也只有那些具有政界背景、获得官方支持的少数华人,才能取得大规模土地资源及经营许可,得以长袖善舞、一展宏图,并在对社会有所回馈后,获得马来苏丹等渠道授予的“拿督”、“拿督斯里”等各种荣衔。也有一些华人受马来人之托,代为经营产业。
政治参与
砂拉越华人未能在当今马来西亚国家和地方政治棋盘中居于支配地位,并不意味着他们对政治的漠视。实际上,受新中国成立的鼓舞,至少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他们中的不少热血青年就为争取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奔走呼号,直至走进森林顽强抵抗,走过了多年的曲折道路。同样的,美里华人的政治参与,亦经历了漫长的风霜岁月。
经由20世纪50、60年代的抗争和挫折,砂共中的部分成员在1970年后逐渐通过砂拉越人民联合党(简称“人联党”)参加执政党联盟一国民阵线,参与政党政治,以维护华族利益为主要诉求(注6)。而在森林里坚持武装斗争的“北加里曼丹人民解放军”亦在20世纪90年代初走出森林,融入社会,不少人在商界打拼成功。(注7)对于过去的这段特殊历史,美里华人无论是是否亲身经历,一般均能给予客观公允的评价。与此相关的是,对于砂拉越加入马来西亚,美里华人并不认同,认为国家不平等的经济政策导致东马的长期落后,使当地各民族的经济权益受到剥夺和侵害。而部分华人氏期以来未能拿到公民权,也影响到华社对国家政治的认同。(注8)
不过近年来,被视为保守腐败的人联党正受到代表华人年轻一•代的民主行动党的严峻挑战,并在2011年的议会选举中失利。民主行动党是反对党联盟——人民联盟的成员,成立于1966年,主张民主社会主义。在摒弃了武装斗争的政治路线后,华人政党政治的后续发展及其对华社的潜在影响,值得我们关注。
社团组织
我们看到,美里华社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据研究,当地最早建立的华人社团组织为琼州公所,成立于1924年。(注9)至今,美里华人社团为数已达60多个,其中属籍公会12个,姓氏公会也不少。从名义上说,美里华人社团的最高代表机构是美里省华人社团联合会(简称“美里华总”),属籍公会和姓氏公会都是它的会员单位;美里华总具有代表华社向政府提呈要求、反映华社意见、维护华社利益的职能。多年来,就华小师资等教育问题及交通、医药等民生问题做出很多呼吁。但实际上,由于华总只是个松散的社团机构,内部矛盾突出,缺乏必要的权威,其社会影响力终归有限。
与“华总”这样的机构相比,传统的“公会”社团组织在会员内部的团结方面显然做得更好,也更有凝聚力(特别是姓氏公会)。不过,其功能多已局限在会员教育、福利和娱乐的框架内,难以代表华社向政府争取本民族的权益。而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公会”届期过短(一般只有两年)、论资排辈现象比较突岀,社团领袖职位往往成为华商博取社会资本和名望的台阶,因此未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一代华人参与其中。对此,许多“公会”均颇具危机感,纷纷以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及“青年领袖训练营”等方式徐图改善,以增强其社会影响力。其努力方向及实际成效,值得研究、探讨。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里华社,还完整保留着一套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华人社区领袖委任制度,(注10)以此作为政府与华人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从职能上看,早期华人社区领袖在沟通政府与华社关系上,曾经起过重要作用。但在当代马来西亚的政治架构中,它的一些重要职能早已被代议士及社团机构所取代。(注11)无论是天猛公还是邦曼查、本固鲁或者甲必丹,在某种意义上,它更多的是履行为所在社区华人反映诉求、调解纠纷、提供法律公证的职能,其代表华社联系政府的职能已经大大弱化。
华文教育
美里华文小学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后,境遇较好,而在华人大量迁入城市后,许多华小已经成为以土著学生为主体的公立学校,这客观上拉近了华族与伊班族等土著民族的关系,有利于巩固华人的地位。不过,近年来,政府在华小经费投入及分配上,岀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华小师资缺额的配备上,倾向于选派不谙华语的非华裔人士出任教师和校长,有淡化华校色彩之意,对华小未来发展十分不利,因此也受到华社的强烈控诉和激烈抗争。
至于独立中学,则在华社的艰难守护、中国台湾的大力扶持和中国崛起的多重影响下,得到维持和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抉择。美里有两所独立中学,一为培民中学,一为廉律中学。美里廉律中学参照沙巴的做法,在数理科采用英文教学上,闯岀了一条新路,获得社会的认可,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生源呈现多元化。不过,此举虽与学生未来出国留学、国际接轨关系甚大,却与传统的华文教育理念相悖,被视为离经叛道。因此一直不受马来西亚董教总的承认,近年来更已成为华人社会争执不已的焦点问题。
无论如何,从美里华裔中小学生的华文程度来看,当地坚守的华文教育,可谓成就斐然。围绕着华小教育的维持和独立中学改制的探索,华社与政府之间跳“恰恰舞”、华社与董教总的角力,今后仍将持续下去,孰胜孰败、孰对孰错,随时间自然会见分晓。
传统文化
美里华社由不同华人族群构成,都或多或少地保留了各自特色的文化风俗。每年的清明、端午、中秋、春节,是华社的四大传统节日,各乡属公会通常都会举办庆祝活动。姓氏公会及祭祖文化得以保留。市内各式庙宇齐全,有佛教的居士林、德教的紫星阁,尤以大伯公庙及其庆典游行最为著名。
不过,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当代港台、中国大陆文化的影响,海外华社呈现出文化多元化现象,华侨华人的传统文化传承乃至宗亲文化、宗教信仰,均已受到严重冲击。东南亚和美里华社也不例外,它显示出华社不同教育、宗教背景的对立与矛盾。宗亲文化较有凝聚力,但被基督徒所排斥;乡属文化极富区域特色,却遭遇到华语化、中华大文化的冲击,亟须抢救。因此,由华社开明人士和文化精英所引导的文化传承努力,便显得尤其难能可贵,亦成为推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和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可资依托的力量。但就方言、戏剧等传统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承前景而言,美里的访谈案例则给出了清晰的答案——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在西方文化、基督教文化和当代新马、港台、大陆华语文化的重重夹击下,海外中华传统文化若失去原乡文化的活水源头,若缺少与中国侨乡的文化交流,不能与时倶进、推陈出新、适应本土化、现代化的要求,终不免走向式微的结局。也许,美里培民中学华乐团的成功,以及新山柔佛古庙游神的文化嘉年华现象,能够对美里华人乃至东南亚华人传统文化传承的努力,带去更多有益的启示。
民族关系
美里华人所面临的多民族社会堪称和谐,这跟华人社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华人在美里市是主要族裔,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居于强势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市政管理。尽管如此,华人还是处处注意维护不同民族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尊重对方的宗教文化和生活方式。因此,在美里市区可以定时听到回教徒用高音喇叭播出的祷告声,没有华人去干涉;工地上可以见到为依班人盖的基督教堂,而华人老板是拜神的;在罗东有两间毗邻的回教堂和基督教堂,停车位是共用的,都没有发生过什么冲突,彼此相安无事;美里市区建成的“扇子公园”和“同心塔”,由华族、马来族、依班族三种建筑风格构成,寓意各民族人民同心同德建设美好家园,已成为美里著名的地标。
诚然,种族和谐状况跟民族融合程度有极大的关联。“因为现在的美里,随着异族、异国通婚的普遍化,民族融合进程的加快,已经越来越难以区分民族属性了。土著也会华语,面孔也变白了。时间很重要,它能消除、弥合种族间的各种差异。”(注12)
此外,在社会分工上,经一个多世纪的磨合,华族、马来族、达雅族业已形成互相制衡的三角关系,并在职业分布上形成马来人执政、华人经商、土著务工的基本格局,这无疑也是种族关系和谐有序的重要基础。
不过,在上述三角关系中,土著的一角相对来说显得比较脆弱。如何打开土著向政界、商界的上升通道,平衡各民族的参政权、财产权,应是维系当地社会长期和谐稳定、奠定美里华族世代福祉的关键所在。
对华交往
民国时期及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前期,美里华人与中国原乡存在普遍的侨汇、捐赠和投资行为,关系密切。但因政策、市场变化,中小企业在华投资多以失败告终,这在华社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近十余年来,鉴于华社第一代中国移民日趋减少,加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美里华人已鲜有向祖籍亲属寄汇、捐款的案例,这种行为方式已基本绝迹。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大量中国商品的外销,华人中小企业受到很大的冲击,美里华商亦难以幸免。庆幸的是,在蒙受重大损失后,美里华商及时改变经营之道,变工为商,转而经销中国商品获取商业利润,其与中国的交往方式代之以互惠互利的来华集中采购、大宗商品销售等贸易行为。(注13)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也直接从中国进口原材料,(注14)甚至定制大宗机械设备如拖轮等。(注15)毫无疑问,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海外华人来说既是挑战和竞争,也是合作共贏、互惠互利、加快自身发展的“独特机遇”。
与经济交往并行的,是寻根祭祖旅游、传统文化的交流。近年来,来自中国侨乡的民系文化,对美里华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以潮州公会来说,该会即在拿汀(拿督的妻子)吴秀珠的推动下,举办了大量学讲潮语、排演潮剧等活动,期望借由民系文化认同的提升,达致潮属族群的“小团结”,并最终实现华社的“大团结”,增强美里华人的凝聚力。至于美里华商组织员工赴中国旅游、组织廉中学生赴福建侨乡举办“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等,也是华社试图强化与中国祖籍地文化联系、留住华人文化之根的崭新现象。(注16)
美里华社对华交往的变化,不是偶然、孤立的个案现象,它是最近十余年来海外华人努力与中国重新定位角色、建立新型关系的一部分。这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同时昭示,我国沿袭多年的借力东南亚华人社会的侨务工作,亟须作战略性调整。
南中国海之滨
四、结语
运用口述史的方法研究海外华人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并不多见,已知的只有关于“猪仔”华工、归国华侨的口述录等少量个案,且都是在国内进行访谈的。究其原因,即在于我国学者出国机会较少,并且做海外华人口述史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交通食宿成本。本项目作为涵盖华人社会历史和现状的综合性研究个案,它的实施,是国内学者运用团队力量,借助华社支持,在海外华人研究上进行的一次重要探索,在学术上具有鲜明的原创性。
诚然,口述历史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其真实性和可靠性,美里华人口述历史也不例外。由于受访人的记忆能力、表述风格各不相同,所述史实难免有不尽准确之处。釆访人在比对文献资料、核实基本事实方面,也有作业不够扎实之处。但如此众多的访谈个案和研讨话题汇集在册、同时聚焦,当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互相参证、还原真相之功。笔者希望,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项目,美里华人社会的口述史访谈及其后续研究成果,能够为深入观察当代东南亚华人社会发展动态及其与中国社会互动关系的变化,打开一扇便捷、直观的窗口。
注释:
注1:英成博士已出版的相关研究著作有:(1)《砂拉越华族社会结构形态》(1977),1991年再版;(2)《砂拉越华族史论集》(1986),主编;(3)《森林里的斗争——砂拉越共产组织研究》(1990);(4)《砂拉越华族研究论文集》(1992),与饶尚东合编;(5)《砂华文学史初稿》(1994);(6)《砂拉越华人社会的变迁》(1999);(7)《田农文史论集》(2004),等等。
注2:徐元福、蔡宗祥:《美里省社会发展史料集》,美里笔会,1997年。
注3:关于砂拉越华人的研究,著名学者有盜尚东、山英成、刘子政、黄建淳等。以往学者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古晋及客家人(刘伯奎)、诗巫及福州人、广东人(黄世广、蔡増聪、朱敏华),兼及国际共运(蔡存堆)、华文教育(黄招发)等。
注4:福盟有限公司现有油棕种植面枳为6万公顷(计划10万公顷),毎公顷可产40公斤果实(近期油棕果实平均市价约为每吨650元马币)。
注5:拿督刘绍慧近期已开发的项目,包括2000英亩(12000亩)的“格纳定”综合发展区(美里卫星城),四星级的美乐酒店;计划开发的项目还有一座人工岛及大型儿童乐园,古晋“中央广场”及一栋2】层酒店等。
注6:访谈对象“邦处査”(后改任“天猛公”)李旭同,即是美里“人联党”的代表人物。
注7: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访谈对象美里河婆同乡总会主席温索华。
注8:据访谈对象美里省华人社团联合会会K苏美光口述。
注9:据访谈人徐元丽口述。
注10:砂拉越华人社区领袖的额数,大致上按省、县、镇、村设置,分别是天猛公、邦曼査、本固曾和甲必丹。
注11:《专访一一天猛公林松友:纠正偏差,避免误解,政府部门要有“自己人”》,《诗华日报》2011年10月1日。
注12:据访谈对象美里市首任市长、拿督黄汉文口述。
注13:据访谈对象本固科朱祥南口述。
注14:据访谈对象拿督刘绍悬口述,其关乐酒店所用建材多由中国进口,并有一子常驻深圳采购。
注15:据访谈对象食督斯里刘久健口述。
注16:据访谈对象拿督斯里刘久健口述。
自序二
美里口述历史实践的收获
陈俊华
口述历史是当前学术界方兴未艾的社会学、民族学、史学的研究方法之一,可补充文献的不足。它的记述生动鲜活、关注细节,从微观个体角度以小见大构建整体概貌。2011年,笔者有幸参加了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黄晓坚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赴马来西亚美里开展华人口述史研究的实践之旅,记录海外华人生命中的重要记忆。笔者前几年曾赴新加坡、泰国征集潮人文献资料,近几年在学校开设口述历史选修课,和同学们一起做过老校友、老归侨等口述历史项目,但赴海外开展口述史研究还是第一次。尽管我们釆访到的人物在几千万海外华人中只是沧海一粟,却给了我们颇多的收获与感动。每一份访谈稿都是华人在海外生存发展的见证,点点滴滴且又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华人的历史与文化。在与美里华人近距离接触并记录这些第一手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加深了对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即便是在完成口述史稿的整理之后,回想整个过程,心里仍有一股暖流在涌动。
美里华人由福州人、兴化人、客家人、潮州人、海南人、广府人等各个籍贯的族群构成,他们与遍布东南亚各国的华人籍贯是一致的,大都来自闽粤两省。我们访谈的内容并不仅限于他们在美里的经历,也包括家族的移民历史以及他们到达美里之前生活的回忆,还有对华社、教育、信仰、文化交流的看法,涉及马来西亚的吉隆坡、诗巫、古晋、马鲁帝(Marudi)、山打根(Sandakan)等城镇乡村,也涉及新加坡、文莱、印尼、泰国、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所以,本文探讨到的海外华人、东南亚(南洋)华人、马来西亚华人,是以这次受访的美里华人为代表的。
一、口述历史使华人南洋奋斗的故事鲜活起来
每一个移民家庭都有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多数华人移民离开中国时家境贫寒,他们期望能在东南亚发财致富,然后再回到祖国故乡、回到亲人的身边,因而有一种强烈动机使他们能够吃更多的苦,比在家乡时更加勤劳、拼命地工作。为了自己也为了留在故乡的家人,艰苦工作、挣钱回家便成了一种使命。后来,由于政治与社会环境的一系列变化,他们经历了情感的煎熬,知道自己将要留下来,在这里传宗接代,直至老去。“那个阶段真的很难熬,当时他们到国外其他地方去,每个人都是很爱国的,每个人都说我要回去,回中国、回唐山之类的话,把他们赚的全部寄到中国,自己却省吃俭用,在异乡这样吃苦耐劳。但到了最后,有些像我父亲这样,说要回去,到最后都回不了。”(注1)
无论是客居,还是明白自己将要永远住下去,东南亚华人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都一直延续着,在口述历史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我和妹妹早上三点左右就要起来帮忙磨豆浆,用手推的磨。我妹妹她管放豆,我就管磨。那时候我才十二三岁,经常磨着磨着就睡着了。我老妈子看到了,就一桶水淋下来,我们两兄妹常常是被冷水淋醒的啦,当时好生气啊!六点钟左右,我们就拿这些棵品整条街一间一间地去卖,做完生意再去学校读书。”(注2)“那个时候真是起早摸黑,凌晨两点就得下地割树胶。胶树很高大,树根也浮在地面上,而树胶汁又很容易凝结,你一不小心碰到头发什么的,就结成一堆了,洗也洗不去。因为天太黑了,头上要绑一盏土油灯,昏暗不明,胶树的根又高低无序,一不小心,就会跌了一跤,胶汁就打到脸上、头上、眉毛上,凝结起来,狼狈不堪。还有,地上有很多蚂蚁、蝎子、虫、蛇,防不胜防。有时割到一半胶的时候,突然下起大雨来,就要赶紧收胶汁,不然变成水就没用了。那生活真的很苦,这种苦跟现在的年轻人讲不来,他们不懂。”(注3)
还有,刘绍慧先生三起三落、超越常人极限、奋力拼搏,终于在60岁后再见辉煌的传奇人生;黄永章回忆原本病弱的母亲在家庭大变故之后的坚强与刻苦,等等,都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甚至后来负责转换口述录音的学生们在整理文字的过程中也多次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可见这些记录之弥足珍贵,对于后辈的教育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海外华人身份认同的改变
海外华人给大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有两点:一是吃苦耐劳,二是爱国爱乡。但是我们看到,这个“国”的概念已经随着形势的变化由“中国”逐渐转变为“居住国”,虽然也有两者兼而有之的情形。在“二战”前,海外华人的身份认同以华侨为主,他们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行事以中国为中心。比如田庆佑出生于美里,两岁时(1935年)被妈妈带回中国故乡。“那个时候大都是这样做的,因为来这边是为了赚钱的,如果生了孩子就要带回唐山。唐山那边有我们的房屋,有我们的家。所以,我就被带回老家诏安生活了。”(注4)他们虽然多数是为了谋生,为了致富而出国,但在国家有难时,又能前赴后继共赴国难,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出钱出力甚至贡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有二十九位华侨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此后回中国参加抗战以致战死沙场的华侨也不在少数。但是,“二战”结束后发生的多层面、深刻的变化,成为东南亚社会与华人认同的重要转折点。国家独立使当地精英脱离殖民政权而掌握大权,当地华人不得不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环境。1957年马来亚独立以及接下来大马组建、砂拉越加入马来西亚后,华人可以得到公民身份,再加上中国政府对华人定居当地的鼓励,使当地华人逐渐认同马来西亚。但这一选择与认同也有曲折渐进的过程,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现象在东马的一些家庭里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70年代。(注5)“60年代我在念初中的时候,就比较清楚这些事情了,我们华校就组织了青年会啊!我们很多人就筹集钱款,然后就寄回中国去。因为那时候他们还是把中国当成祖国,虽然说是住在这里。”(注6)
美里华人对自身认同的变化历程,反映出作为中国移民后裔的历史延续性,同时它又是本土化经验持续影响的结果。这其中,跨代的因素也很重要,所以我们在访谈中往往要首先询问受访者是第几代华人。在侨居国出生成长的新生代,他们已经与一个新的国家国民社会相关联,这使他们的认同更加本土化。而今,大马华人大多不再偏向中国,如何对待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的比赛便是一个典型例子。“有时候看中国跟马来西亚的羽毛球比赛,中国赢了我很高兴,可是马来西亚赢了,我儿子很高兴。”(注7)“如果现在年轻的华人去观看篮球比赛的话,当马来西亚队遇到中国队时,他们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支持马来西亚队的。”(注8)许为隆说他们全家包括孩子都希望中国队赢,“可能马来西亚对我们也不怎么好,我们也没什么归属感。”但同时也坦承像他家庭这样的情况现在已经很少了。(注9)1992年在吉隆坡举行的汤姆斯杯羽毛球赛马来西亚与中国队的决赛中,马来西亚华人与其他马来西亚人一样,都为马来西亚球队加油,希望自己国家的球队胜出。从这一例子可以看出马来西亚华人认同马来西亚是主流。而面对我们这些来自中国的客人的采访,罗韵华不吝表示:“我一直为自己是砂拉越人感到骄傲”,“我永远热爱砂拉越和砂拉越人。”
眷恋中国并与祖籍地经常联系的华人主要是出生在中国、现今年龄都在六十岁以上的那代人。他们在访谈中很自然地称中国是自己的“祖国”,但他们这种强烈的情感归属并不妨碍他们对新国家公民身份的认同,这种对故乡与亲属的情感是跨越政治意识形态的。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砂拉越独特的历史传统、民族构成,特别是受20世纪50年代后“左翼运动”的发展及加入大马后国家政策偏颇的影响,与砂拉越其他民族一样,华人对于砂拉越边缘化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满以及强烈的本土化意识,无疑是影响华人国家认同进程的绊脚石。诚然,此一问题的解决,有待于马来西亚国家政治的良性发展和对砂拉越政策的调整。
三、参政民主意识的増强
美里是一个多元文化、多元族群的社会,每个人都拥有清晰的族群身份:马来人、华人、依班人等。在这种较强的族群意识下,华人一方面努力保持着自身的族群特征,另一方面与当地各族群人民和睦相处,共建和谐社会。沈福源回忆与其他族人的相处是相当融洽的:“我小时候的朋友,有很多是这里的土著,还有马来人。我们常在一起玩。那时候这里是一个乡村式的小城市,美里河还没有被污染,水清澈到可以看到鱼和虾在游。我们就赤足顺河而上。我们干什么事,你们知道吗?我们去翻泥浆,抓螃蟹。美里有一个长桥,到长桥抓海蟹是很过瘾的。我跟那些朋友都带了一个桶去,把几十个抓螃蟹的工具放下去,然后我们就去玩水。等一下回来拉,每个工具拉上来的可不是一只,而是五六只。可惜现在就没有了。我们与土著人、马来人都和睦相处,现在我也有很多老朋友都是马来人,过年的时候我都有跟他们见面。”
朱祥南认为现在族群之间出现的矛盾关乎权益与政治:“我做木山的时候是1970年。当时大家很单纯,土人也很单纯。我第一次接触的土人是少数民族山地加央族人,他们的屋长会讲马来话。我们到森林里,一定要拜访这些屋长、酋长。我们请土著人过来替我们工作,给他工资。有需要时帮他们铲平坡地建长屋,再给他们一些捐助物资,他们就很感激,大家相处得非常好。现在不一样了,土著年轻人有见识的多了,觉得他们的权益好像被侵犯了,还有政治人物在旁边兴风作浪,搞了很多麻烦事。在报纸上时常可以看到很多这类东西:土著人在拦路,阻挠工作,要求金钱补偿,不答应他们的要求就不放你过去。”
政治问题是华人族群绕不过去的坎。马来西亚建国后,尤其是2。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推行了一系列“马来人优先”的政策,抑制华人经济和文化在当地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华人的参政意识,为建设平等与公平的社会做出自身的努力。“我们这些人的参政意识都不是很强。不过近几年来,已经有一些改变。因为早期华人觉得政治不关我们的事情,只要我们安分守己,只要我们有钱赚就可以了。可现在人们发现,政治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所以在政治方面就比较积极一点,很多人开始有参政的意识。”(注10)“当我留学回来的时候,我认为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这种对社会的认识和改变社会的期望,也是让我决定参政的重要原因。我觉得是出来争取我们华人的利益的时候了。虽然有人说你永远改变不了。我承认,这是一个很艰苦的工作,但是,去做总要好过没有做。”(注11)
华人参政议政是华人向所在国主流社会传递声音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华人合法权益、表达华社诉求的重要方式。我们看到,马来西亚华人无意去挑战马来人的政治主导地位,但希望政府承认与肯定华人对国家的贡献。当自身族群受到政府的歧视或排挤时,马来西亚华人已改变那种认为经济生活与政治无关的认识,意识到自己应该肩负的责任,这不仅可以提高华人的凝聚力,而且还可以提升华人融入国家社会的整体形象。
美里吉祥物——海马
四、文化坚守与华文教育
美里华人社团透过开展传统节日活动传播华人文化、促进华文教育等多种方式,来保留华人的文化根源与推进华族文化的发展。有些马来人以为华人保留愈多的华人文化就意味着他们越少融入当地国家社会,意味着他们偏心中国,其实是误解。我们接触到的多位受访者都致力于推动华人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但又有着明确的马来西亚国家认同。他们表现岀较强的华人情感,那是因为他们期望与主流族群一一马来族平等,他们努力争取自身作为公民的权利,提倡自己的文化,以维护自身的尊严,同时也借此表达华人族群自身的自豪感。华人在马来西亚的文化节日活动“每一年有一个州来主办,2009年在我们砂拉越州,2010年在柔佛州,即将到来的2011年在沙巴。11月110,它承办这个文化节。”“砂拉越这边是三天。三天举办了很多的活动,其中有美食节,还有各种传统的东西啦,绘画啦、书法啦、舞蹈啦,都集中在一起了,就是要把我们中华文化完全展现出来。”(注12)华人文化显然已成为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语言是文化的根,华文是华人文化的载体。马来西亚在华文教育上可谓一枝独秀,是除了两岸三地(注13)以外唯一拥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大专等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这得益于当地华人的巨大支持,他们在捍卫母语教育的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汗水。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是从民族文化出发,在抗拒不合理的政治压迫下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地发展起来的,而从来不以经济利益来考量。“即使中国不强大,也要学华文。因为我们是华人,不能因为华文有用,我们才去学。”(注14)“如果你会华文,你去中国做生意会有帮助。但并不是单纯因为经济利益。还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华人,华语是自己民族的标志嘛。”(注15)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崛起,汉语的价值日益提高,东南亚国家掀起了“汉语热”。这使马来西亚华人维护华人教育的环境得到改善,一些马来人、依班人也乐意学习中文。所以廉律中学校长魏巧玉说“要抓紧中国和平崛起的时机。”“只有中国抬头,我们海外华人才有尊严。我们不是要靠中国,中国也顾不了我们,可是中华民族的强大,就是我们最大的信心!”
马来西亚虽然是一个多族群、多元文化的国家,但是政府的文教政策却向单元化的最终目标逐渐挺进。在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方面,政府的各种政策都向马来族学生倾斜。在大学入学资格的审核时也采用双重标准和马来人优先的原则。“我们华人的孩子在这里很难受到公平的教育。因为这里的大学学位预留给了马来人。十个学位里面约七个是预先留给马来人和原住民,剩下的三个学位再来给华人、印度人这些外来人竞争。所以华人的孩子如果要取得跟马来人孩子一样的成就的话,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注16)
虽然华文独立中学教学质量很好,统考文凭得到国外很多大学的承认,但是马来西亚政府不承认华文独立中学及其文凭。培民中学校长郑尚信说:“独立中学办得非常成功。可是马来西亚政府不珍惜我们的独立中学生。新加坡那边就很珍惜我们的独立中学生,每年都有几百个独立中学学生尤其是理科生跑到新加坡读书,因为有很多优惠。我们这边就有几个人在新加坡大学读物理等科系。可是这些学生读完书之后就直接在新加坡工作,都不回到马来西亚来了,这就非常可惜。因为我们华社这边培养了他们,从华小到高中十二年的华文教育,结果这些人才都流失到国外去了。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马来西亚政府至今还不清醒。很多国家都接受我们这些独立中学学生,可是马来西亚就是不要。马来西亚的医生不够,可是我们却有很多独立中学学生出来(深造了)的医生在台湾工作;马来西亚药剂师不够,可是却有很多出来(深造了)的药剂师在台湾服务。”
马来西亚政府的教育政策反映了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他们可能认为,你们华人社会出钱出力办教育,跟我们马来社会有何关系?但我们华社心疼啊,我们花费了金钱,为别国培养人才,这就是我们长久以来面对一个悲哀局面的所在。”(注17)由此看来,马来西亚华社为华人学生争取平等权利可谓任重而道远。
美里一角
五、在口述历史实践中发现的未解之谜
我们在依班族长屋考察时,屋长提到有关该族群来源的一个古老传说:他们源自中国某地,很久很久以前,因为战乱退避台湾,再从台湾划竹筏来到马来西亚。但我们没能在长屋里找寻到任何与古代中国有关的古董,只能录下一段依班语对话。那段话在我们听来真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我们采访廉律理工学院院长黄永章时,他提到他太太是加拉毕人,这是砂拉越土著中人数最少的民族,住在靠近马来西亚与印尼边境森林密布的高山上。令他疑惑的是,加拉毕人不仅长得很像华人,不少人家里还有龙凤花样的高大的中国陶瓷器,主人们不知道这些瓷器的具体来历,只说是祖先传下来的。难道在古代就有中国人来到这里传宗接代?而在没有机械、没有飞机的情况下,这些大件的中国陶瓷是如何出现在高山上的?
据新加坡南洋学者许云樵对中国古籍的研究,马来西亚华人的移民史可追溯至汉代,而唐、宋时中国和当地已有频密的商业活动和文化交流。(注18)世界上最早的马来语字典《满剌加国译语》是中国人在十五世纪编撰的。据马来西亚马来语专家杨贵谊研究,郑和带领着庞大船队下西洋的时候就参考了这本字典。(注19)那么,依班人与加拉毕人有没有可能是古代中国移民的后裔呢?依班人有传说而没有实物,加拉毕人有实物而没有传说。我们希望能有专业人士去实地考察加拉毕人,看看那里的中国陶瓷是哪个朝代哪段时期的?如果能断定年代,那么加拉毕人的文字与语言与那个时期就能建立起一定的关联了。在文献、口述历史、实物等相互印证的情况下,就能够解开历史的面纱,发掘并还原一段故事。我们期待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出现。
从这次美里华人的口述历史记录中,我们还能看到华人社团职能的改变、潮剧从辉煌到式微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对华人为人做事的种种影响等等的内容,在此不一一赘述。总之,这次马来西亚美里华人的口述历史实践之行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记,还征集到一批文献资料,可谓满载而归,但也留下了些许遗憾。由于赴海外做口述历史的机会非常难得,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能采访到更多的对象、获取更多的资料,每位受访者大都只有一次访谈安排,有时难免会出现拓展不深或者遗漏了重要内容的情况。如采访潮州公会蔡卓殷副会长时,他说:“我父亲叫蔡双边,这个名字每个人都知道。因为他小时候两边各有两条辫。”我简单地以为他父亲出名是由于其独特的发型,未加追问。当我回国翻阅从美里带回的那一批文献时,“蔡双边”赫然出现在白纸黑字的出版物中,才明白这是一个对当地有所贡献的名人,可惜的是我却没能记录下他儿子对自己父亲的真情追忆。尽管有着这类遗憾,我们相信此行已经为国内了解美里华人的历史打开了一扇窗口。美里的华人为美里的开拓与发展做了怎样的贡献?这部口述历史著作已经交出了一份初步的答卷。
注释:
注1:据受访人黄少泉口述。
注2:据受访人郑树豪口述。
注3:据受访人朱祥南口述。
注4:据受访人田庆佑口述。
注5:据受访者杨绣莲口述。尽管她1950年出生在美里的廉律,仍然深受中国的影响。1957年,她二姐为了理想回到中国,成为建设新中国的一员。她本人也因为向往中国、参与当地革命活动于1966年被捕入狱,在狱中仍坚持读《毛主席语录》,背“老三篇”等。而1971年发生在中国的“林彪事件”是她改变思想的转折点。
注6:据受访人郑尚信口述。
注7:据受访者李国馨口述。
注8:据受访者黄汉文口述。
注9:据受访者评为隆口述。
注10:据受访人陈锦鸿口述。
注11:据受访人江山河口述。
注12:据受访人苏美光口述。
注13:指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
注14:据受访人房按民口述。
注15:据受访人郑美娇口述。
注16:据受访人邱祖根口述。
注17:据受访者朱祥南口述。
注18:许云樵:《南洋史》,新加坡世界书局1961年版。
注19:杨贵谊:《四夷馆人编的第一部马来语词典〈满剌加国译诰〉》,《南大资讯》第7期,200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