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马华文存6文化卷·90年代
大马华裔青年文化价值观
郑云城
前言
今日的大马华裔青年,已是植根此地,土生土长的第2或第3代了。母体文化经过不同时空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的薰陶与冲击之下,显现的文化面貌,也有异于早期南来的祖先。更由于大马社会的多元结构,在同样时代里的华裔青年,在文化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根据一项旅游调查报告,虽然我国政府不再限制华人到中国旅游,但是华裔青年的反应显然并不热衷。从这项调查显示,年轻一辈的华人对大陆疏离感重;在文化方面,间接道明了母体文化移植因子在新生一代也转薄了。对于今天大马华裔青年难有统一共识的文化价值观,本文只作回溯性探讨,并不刻意指出一条文化整合与重建的道路。
历史简况
虽然远在14世纪马六甲王国成立后,就有华人移居马来半岛,但截至17世纪,居住在马六甲的华人人口也不过三四百人,一部分经过与异族通婚,延伸出今日所谓的“告答文化”。
在1786年英国占领槟榔屿后,才有较具规模的华人移居;到了1824年,英国将槟城、马六甲及新加坡并为海峡殖民地,华人移民来这三个地区的人数才宣告激增,到了20世纪初叶,整个马来半岛落入英国手中,华人移居的人口更进一步增加。根据1911年所作的统计,马来半岛及海峡殖民地人口中,华人共有87万4千2百人。
今天,在马来西亚的华人人口有5百万,占总人口的30%。华人文化在经过这一段历史隧道之后,展现出一个怎样的特质?而主宰文化变化的因。素是什么?我将这种文化变迁的因素归为七大要点,并藉此勾划出年轻一代在变迁之后的文化面貌及持有的文化价值观。
(一)南迁的文化背景
华人早期的南迁,绝非如英国、荷兰一样浩浩荡荡,为着海外贸易,为着开拓资源与领土,扩大该国的财富和影响力。较有组织与规模的航海计划,在郑和下西洋之后宣告绝迹。我们祖先的航海,是历经千辛万苦,乘坐随时有颠覆之险的破船南下,那是一次梦魇,难忘的逃难经验。由于当时清朝政府的腐败导致民不聊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大举南下,涌往海外谋求出路。
在这种以个人生计(或称“淘金”)为大前提的情况之下,文化传承变得很间接性,也缺乏完善的策划。生计为主要考虑对象,因此功利主义的幼苗从此埋下,所以我们看到东南亚其他国家如印尼及泰国的华人,在特定情况下,宁选择成为百万富翁,而放弃了文化执着。
再进一步推研,不难发觉绝大部分向海外谋求发展的文化知识水平都很低,其中不乏文盲,因此引进马来半岛的文化也趋向低层次及封建文化。后期(1919年)知识份子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及五四救国运动,对封建文化给予打击,并吸收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高层次文化浪潮不曾带来太大的文化改革影响。
偏向低层次,通俗的文化,由祖先一代接一代的传袭,已经成了大马华社一股牢不可破的文化权势,因此新生一代的华裔青年(除非知识水平高),普遍上都有偏低的文化倾向,将形式与表演文化如舞狮、舞龙当成华人的文化经典。
(二)华人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流
当一个文化进入另一个不同的文化区域,外来的文化比本土文化更须要自行调整,除非外来的人口高于本土或外来文化以侵略者的姿态出现。自行改变生活方式与习惯是为了减少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冲突,而增加相容性,这是一般入乡随俗的作法。由于拥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华人在尝试适应的过程中,也极力维持自觉优秀的文化习性,语文与文字。华人文化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繁衍。
为了保持与马来文化的和谐性,南来的华人就积极学习马来文;部份为了在当时殖民的英国手里讨得好差事,也努力去学习英语。在长年累月的促进了解与学习适应的过程中,不知觉的将无冲突性的文化(尤其在饮食起居方面)溶合在自己的文化习惯中。强调文化的适应性以维持社会平衡,似乎已经成为华人尤其年轻一辈的文化观念,除了文化的自然发展,甚至于一些政治上的强迫与压制,我们都习以为常了,因此单向(不是双向)的文化适应方式,已经根深蒂固在华人新一代的概念中。
(三)压制性的文化发展
1971年8月,由政府召开的一个国家文化大会,通过国家文化的三大原则如下:
(ⅰ)国家文化必须以土著文化为国家文化的核心;
(ⅱ)其他文化适当与恰当部分,可被接受为国家文化的一部份;
(ⅲ)回教是塑造国家文化的重要部份。
在种种历史层因与社会失控的情况下,种族主义的种子已经潜伏着了。国家文化的三大原则使华人觉得自己的文化被忽略与受压制。而国家文化的第二条原则是极为模糊的,某些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定义来加以否决他族文化。实际的例子如舞狮、招牌,中文支票,母语教育长期不断的风波,都显示了弱者的一方的文化发展受到压制。
虽然我们常说压制力越大,反弹力越强,因此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执着更胜于新加坡华人;但是无可否认,不成文的压制却也削弱了华人文化的自然与正常发展,继而影响新一代华人的文化观念。
在此种情况下,有两种普遍的文化心态浮观:(一)习以为常一一认为这样的命运无可改观,只有顺受;或者设法移居海外;有者则认为保住经济地位就心满意足;(二)积极争取一一这是民族意识与进取心强的青年的文化心态,并且还抱着乐观豁达的看法。只是第一类型的心态却占了华裔青年的大多数。
(四)物质主义的延伸
祖先南来所持有的以“生计”为主要的先决条件,促使华人比原住民及马来民族更加刻苦,再加上一些先天的商业头脑,很快就掌握了经济命脉。然而经济最直接与物质攀上关系,因此华人遂成了其他民族眼中功利主义至上的经济动物,连求神拜佛也与金钱扯上关系。
重物质的民族必定轻文化,或者将文化当成附属品。在物质的诱惑和影响下,华裔青年文化的根扎得不实。如果我们说祖先的文化水平低,但文化意识尚强,这一代的青年则普遍两者皆弱。
由于重物质,赌博几乎成为一般华人文化不能分割的一部分,希望借助横财,缩短刻苦耐劳的期限•除此,“赌”也渐渐被华人接纳为一种消闲文化。洋人将赌博规范化,赌博行为只限于赌场,华人则将赌博带进家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陈陈相因之下,物质享受,及时行乐,是大部分华裔青年向往的方向。
(五)信仰的分散
华人的宗教信仰是一个大杂会,不似马来民族,信奉唯一的回教。信仰的重要性是因为它直接或间接决定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的文化行为和思想。单一的宗教信仰在文化的共识与整合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却也僵住了该社群的思考方式。虽然单一的宗教信仰也可能产生文化分裂,但那却是较属于内部或对宗教有同的理解造成的文化差异。
不同的宗教信仰虽可以让百花齐放,显著的缺点是很难培养共同的文化意识。在大马,身为佛教与道教徒的华人占了大部分,这之中也渗杂着无数胡乱拜神(无正规信仰)的华人。信奉源自西方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信徒大不乏人,也有一定数目的无神论主义者及少部分的华裔回教徒。
华裔青年的文化价值观念趋向,部分取决于其宗教信仰,譬如说信奉基督教的华裔青年,文化倾向较洋化决不为过,但那也不是绝对,仍然有不少基督教徒拥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观念。
(六)西风东渐
资讯开放,西方文化随着科技渐渐入侵,它的影响不仅仅在华族而已,也让马来民族及其他东方国家的传统文化起了变化。然而由于马来社会的宗教信仰性与凝聚力强的关系,那种改变远不及华人社会。在马来社群里,西方文化的影响是较在科学技术和文学上的,至于中心思想仍是道地的马来传统。
西风东渐,轻易的掩盖了华裔青年的东方传统面貌,低层次,知识水平不高的华裔青年接受了消费文化,衣食住行口味的改变,倾向肤浅短视的享乐主义。至于较高知识水平的青年,则一如五四时期的青年,渐渐吸收来自于西方文明的民主科学思想,弥补了华人传统文化的不足。整体而言,西风东渐,华裔青年的崇洋心态越浓,尤其受英文教育的青年,有潜意识鄙视中华文化的心理。
(七)教育源流的不同
教育源流的不同几乎决定了华裔青年的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差异。教育源流的选择,小学教育有华小,国小,早期还有英小;中学有国中,独中,早期还有英文中学;大学则可分国内大学与海外大学,而海外大学造成文化主流的分水岭又有欧美及台湾大学。可以肯定的是,不同的教育源流,塑造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华裔青年。
大部分有洋化思想或崇洋的人出身英小,英中或留学欧美的毕业生。而毕业于华小,独中,或负芨台湾的青年,东方的文化价值观较浓。而从国小、国中到本地大学的华裔生,则出现较微妙的现象。如果由华小转入国中,对华人文化有强化或弱化两种可能性,关键在于他的家庭背景,以及这所国中的文化风气(是不是改制的华文中学或有没有华文学会等)。如由国小转入国中,一般上在中文语文能力掌握都很差,因此对中华文化的热爱相继减低;但是各种的教育偏差,仍会让这些学生心有所染而抗拒马来化。如果他的家人受中文教育,通常会倾向功利主义,如果他有受英文教育的父母,则崇洋心理会较浓厚。进入国内大学的华裔青年的文化价值取向基本上胥视他早期所受的教育作为定夺。教育程度的高低也决定了华裔青年高低不同层次的文化认同。因此,探讨华裔青年的文化价值观,教育是最不能忽视的一环。
结语
在如此错综的社会环境、历史因由、宗教信仰,政治压力、西风吹袭、教育源流以及文化交流与冲突之下,华裔青年的文化价值观也随着混杂无比,也很难找到一个标准和共同点。譬如在语言上,两个陌生的华人碰面,单单在打招呼上,就遇到了不知采用什么语言的障碍。虽然这种文化差异都有迹可寻,但如果想将这些差异连线强加整合,就不容易了。
有人提出不管任何种族,最终一定要以“马来西亚人”为归依,但这始终是一个遥远的理想。当种族政治无法击破,“马来西亚人”的概念也因各族不同的利益被注释或下成不同的定义。目前,“马来西亚人”的概念还只是停留在浮面,只能通过国家庆典,通过各种娱乐节目在舞台上或综艺游行上虚假的表演着,很难落实到现实社会上。因此,华人文化的道路,仍然以华人文化为主干,从低层次的文化教育培养,走向高层次的文化方向,并且兼容并蓄西方的民主科学精髓来加强华人的文化内涵。
(28-01-1991《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