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慕羽资料汇编(二)石在火不灭
——语文运动、团结运动、茅草行动
沈慕羽局绅
(SIM MOW YU)JMN. JP. 原籍福建晋江,1913年7月20日诞生于马六甲。大马著名教育家,为国家、民族三系于狱。抗战时为中国国民党党员,領导抗日,为民前锋。沦陷后,被系于狱,历尽苦刑。战后活跃于政坛,为马青创始人,任马青副总团长职。后因争取母语为官方语文,遭开除党籍。1971年为鼓吹华人大团结,涉嫌触犯煽动法令,诉讼两年始平反。1987年,为反对不谙华文教师担任华校高职,失去自由两年。他致力于母语教育之争取,数十年如一日,未尝稍懈,历任教总、甲教师会主席、独大公司副主席、林连玉基金会主席、平民小学、晨钟夜学校长等数十个职位。1956年荣膺甲华人参事局议员,嗣又受英女皇封赐JP太平局绅勋衔。1959年荣膺最高元首封赐JMN荣衔,为教育界膺此衔之第一人。
石在火不灭——语文运动、团结运动、茅草行动
沈慕羽资料汇编(二)《石在火不灭》
编辑:沈慕羽资料汇编编辑委员会
顾问:郑良树博士、林水檺博士、张存武教授、颜清湟博士
主编:陆庭谕
副主编:陈亚才、姚丽芳
执行编辑:廖文辉
封面题字:沈慕羽
美术编辑:叶玉佩
资料整理:方钦正
出版/发行: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
THE UNITED CHINESE SCHOOL TEACHERS ASSOCIATION
OF MALAYSIA(UCSTAM)
NO.321-D, LRG T. A. R. KANAN SATU, OFF JALAN
TUANKU ABDUL RAHMAN,
503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FAX:03-2927948
承印者:益新印务有限公司PERCETAK ANADVANCO SDN. BHD.
23, JALAN SEGAMBUT SELATAM, 512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03-6269211
出版日期:1996年6月
印数:0,001-0,800
定价:RM30
Perpuslakaan Negara Malaysia Cataloguing-in-Publication
Data
[Shi zai huo bu mie:yuwen yundong, luanjie yundong maocao zingdong]
石在火不火:语文运动、团结运动、茅草行动。
(沈慕羽资料汇编;二)
ISBN 983-9272-01-2
1.Malaysia—Politics and government.
2.Chinese--Malaysia—Politics and government.
I Series. Shen Muyu ziliao hui bian:2.
320.9595
若有破损、缺页、倒装请寄回调换。
《沈慕羽资料汇编》
出版前言
陆庭谕
公元1913年是中国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又是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一年,沈慕羽先生在英国海峡殖民地的马六甲诞生,却又生于中国革命组织同盟会的家庭,风云际会,慕羽“慕羽”,自非池中之物。
“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有道是疾风知劲草。沈先生幼承庭训,服膺儒学,有天下为己任之忧思……二十岁便置身杏坛,海人不慝,六十多年来,永不言休。这期间,他"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他择善固执,唯真理是求。大节之前,义无反顾。为教育,为民族,为国家,三系牢狱,绿勉之灾,终不能移其志。
沈先生于今年(1994年)五月底卸下他所担任的将近三十年的教总主席之重任。他是华教历史的凡证人,也是这大时代的历史见证人。更重要的是许多史实的参与者。出版他的资料汇编作为历史文献,由他“现身说法”,弥足珍贵。
〈沈慕羽资料汇编〉将分几个部分出版,首先是〈沈慕羽翰墨集〉,其次有言论、大事记年,釆往书函和日记等,公诸于世,让华社对他为华教无怨无悔的心路历程有更详尽的了解。这一出版也是对他终身奉献的肯定与褒扬。
1994-12-30
总序
——儒家文化的实践者
郑良树
要了解沈慕羽,必须先了解他的家世,尤其是他的父亲沈鴻柏老先生。
沈老先生从二十一岁(1894)南来,一直到他七十七岁(1950)仙逝为止,在马来西亚共得五十六年。在这五十六年当中,扣除前面十几年发展事业,中间三年八个月日军南侵以及后面十几年养老之外,约得二十余年供他驰骋人生。底下是沈老先生二十余年来主要活动的简表:
1911以前:在柔佛东甲召集革命同志,组织“救国十八友”,被推为領袖,响应、支援孙中山先生。
1913:与曾江水、陈齐贤及吴万里等共创培风及培德两学校。
1914:中华革命党成立,任马六甲支部部长。胶价狂跌,工人失业,社会骚动。受政府之托,与陈祯禄等演讲,劝谕工人守法,社会得以安宁。
1915:与曾江水、陈思福等共创中华总商会。
1917:培德女校成立校董会,以丰顺义学为校舍。
1918:出任中国国民党驻马六甲支部部长。
1922:创设平民学校。
1925:与庄丕唐、胡少炎及曾有美等为泉州开元慈儿院筹募经费,得数万元,作为该院之经费及院产。
1928:在马六甲印发第一份华文报——民周报,报导中国及侨社消息。担任国民党驻南洋英属总支部指导委员,兼侨民科主任。被选为马六甲代表,与新加波张永福、霹雳郑螺生等赴南京,参加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
1930:发起培风、培德及平民三校会考,自任会考主任;为马来亚华校有会考之始。
1931:赴南京就任侨务委员,并出席中国国民党四全大会。
根据这份活动表,沈老先生二十余年的活动主要有下列两项:第一、为国民革命献力献身,为国民政府披肝沥胆;他组织“救国十八友”,担任革命党、国民党海外要职、就职侨务委员、出席党代表大会等,都是这方面的表现。第二、为华社奔走竭力,为民瘓忧心尽虑;他与时彦创办学校、中华总商会,他协助政府维持社会安宁,他筹款协助慈儿院等,都是这个项目下的工作。综合沈老先生一生的行追,可归纳为下列两行字:为党国忠贞不渝,为华社鞠躬尽瘁。
沈老先生这一股磅礴的大气不但贯穿了他的一生,也充塞在他后代的身上。沈慕羽先生,他的第六公子,就是这股大气的佼佼者了。
试观察沈先生一生的三件大事:
第一、任教总主席二十八年,领导华教
教总,即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的省祢;拥有三十二个属会会员,分散全国各个角落。自1951年成立以来,在第三位主席林连玉先生領导之下(1953-1961),奠下崇高的社会地位以后,已经成为华文教育的堡垒。沈先生是第六位接捧者(1966-1994),在他担任主席二十八年的漫长岁月中,大马华文教育发生许多声振寰宇的大事件,诸如力争华语华文为官方语文之一,发起创办独立大学,推动独中发展运动,捍卫华小永不变质及成立教育硏究中心等等,其目不能尽数,其事无法尽洋;任何一项都是“跨世纪的工程”,更何况这许多项目凑合在一起。虽然未必每一项都是沈先生发起的,但是,他身为教总主席,总是站在第一线上,而且勇猛前进,声威摄人。试读他的言论:
一部分人士对于华校每存歧视,至今犹然,政府既未予鼓励,亦迄未给予平等待遇,彼等之设施及教学,囿于经济,因简就陋,难免无不妥处,然溯观过去五十年,文盲遍地,五十年后之今日,果如何乎?则虽穷乡僻壤,亦有自力创办之华校,迄今校数一千四百所,廿二万学童,历来造就人材,以为本邦效劳者,何可胜数?其对本邦之功绩,尚有那个民族可以够得上?以言人格训练,则发扬中国人固有美德,故能忠于事,守法律,与其他民族和平相处。以言学力,则转学入英校,其成绩常胜于原英校生,彼等且因名居前茅而越级。此种事实稍调查便知,至于出校后多能独当一面,发展其本能。华校形式多不如英校巫校,殆不可否认,素质则另当别论,至若槟城之钟灵、星洲之华中,规模之宏伟,则虽官立之英校亦不能过也。华人在星马人口约一百六十万名,我华人性命财产多在此,其尽忠本邦孰能过之。当日人南下,英军退出,能作保卫战,我华人也;能援助英俘虏者,我华人也;沦陷期间,被害最多者,我华人也。至于赞助当地建设或学校,出钱出力最多者是谁,则当局较我犹淸楚也。……今既明中华文化为造成本邦繁荣之主要因素,其文化已根深蒂固,为易于统治本邦,使政治效率好,使马来亚早日达到独立境地,我请当局放弃宾尼斯报告书,应放大眼光,透视一切利害,应放宽胸怀,让境内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教育各方面,都获平等待遇,自由发展,则道并行,而不相悖,本邦幸甚。
这是1951年在欢迎联合邦教育阁员拿督多拉星甘大会上的讲词,那时他尙未担任教总主席,就已经以华教代言人自居,发出狮子吼了!接任主席后,其言论之义正辞严、浩大汹涌,更可以想知了。试读他在1993年的言论:
独立以来已卅多年了,华人先贤落地生根也数百年了。生于斯,长于斯,也死于斯。各地义山累累坟冢,可以见证。华人献身助建国工作,堪称在各族之前,效忠之表现,毫无置疑,试问华族有什么对不起国家之处?然而华族五百万同胞困扰而永感不安者,其唯基本人权——民族之根,迄未受到安全的保障,遑论维护与培植。马来语文成为国语及华校之必修必考科已为全体华人一百巴仙支持,但要掩盖其他语文或取同化之手段,则将陷国家于危殆,人道所不容。我们的华文华语,是本邦的民族语文之一,非外来的语文,于情于理,本来应受到本邦语文地位的待遇才公道,可是数十年来,最后目标的威胁、二十多年来长期缺乏四五千合格教师、以非母语作师训媒介、不在新住宅区建立华校、不积极为华校谋发展、任免教职员不知会董事部等等事实,岂是一个民主政府所应为?
过去华人到处受渺视、受欺凌,如今亚洲四小龙华人居其三,大陆开放后,台、港华族资本如水银泻地,流遍全球。华文华语已成世界最吃香的文化,要与神州大陆交往者,非华文华语不方便。亚洲巨龙已伸出手脚,亚太世纪是华人世纪,为方便与华沟通,泰国于去年首先宣布全面开放华校,柬埔寨接着也复办华校。目前中马邦交日见増进,商业经济,在在需要华文,华文的地位已不逊于英文,将来可能超越之。本邦执政者应摒弃成见,放眼未来,重新估计华文在本邦之价值,仿效泰国开明之措施,让华文教育自由发展,废除一切对华教不利之条文,则本邦幸甚!
敎总主席是“烫手马铃薯”的职位;许多人想获取它,因为凭着教总过去锐不可当的声威,可以“一举成名天下知”;然而,它却是个烫手的职位,是整个华社众目睽睽的一个职位,是华社第一阵线上的第一人。如果是教总宏扬主席的话,那么,这个职位恐怕许多人都可以胜任;如果是主席宏扬教总的话,那么,恐怕除林连玉先生之外,沈先生是第二位1987年当局采取“茅草行动”,援引内部安全法令大肆逮捕政界、文教界及宗教界等人主一百多名,沈先生“名列前茅”,在逮捕名单之中;在九个多月的扣留期中,有这样的"纪录”:
开始的六十天监牢的生活,有如过活地狱,日夜廿四小时锁在不通风、不见天日、四面徒壁、尘埃厚积、蚊始丛生的窄房中。沈先生图殉身以报华教,无奈要上吊无绳子,要自杀无刀斧。他囚在牢中,每一两天,便被调去问话,走出牢房,手被铐着,眼戴黑镜,被牢牢拉着走,无法辨认方向,身不知在何处。直到审问室,始获解开束缚。而政治部高层专员在等身的档案中,每天盘问数宗问题……。
沈先生一生受扣留多次,被盘问多次,可谓“经验丰富”;像这样的铁窗滋味,是他早已准备尝试的了。因此,他才敢于“以身相许”,为华社屡发说论,为当局肘作净言。他以主席之职,宏扬了教总。
第二、首创马青团,引领政情
陈祯禄1949年2月初创组马华公会,沈先生深受感召,以马六甲教师公会主席及晨钟青年部部长的身份,与马六甲中华总商会会长、培风董事主席吴志渊及茶阳会馆主席赖高介等人一起加入马华公会,是马六甲最早加入马华的一批华社領袖。
沈先生加入马华公会之后,对马华有直接的贡献。他是第一位组织马华青年团的人——1955年5月7日,在陈祯禄的监誓之下,第一个马青团在马六甲紫燕宫举行成立典礼,观礼者有联盟領袖嘉化峇峇及哈芝打立等诸人。随后,麻坡、峇株及芙蓉等地的马华,纷纷派员至马六甲取经,并且陆续在各地成立了马青团。在这方面,沈先生的贡献很大,因而被选为全国马青副总团长。
然而,十年之后,这位名震华社的马青始创人竟被马华公会中央工作委员会开除了!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五十年代末期以来,为了一劳永逸解决华教的问题,华社接二连三地要求华文列为官方语文,而沈先生更是这个运动的极力鼓吹者及力争者。通过华社的造势,通过马青团的风涌,更通过全国华人注册团体筹委会的进迫,希望通过马华公会,争取华文列为官方应用语文。然而,事与愿违,却在1966年10月中旬爆发出马华公会第一次开除党员的事件来!马华中委通过的两条议案是:
(一)不能支持华文为官方语文,因为斯举有违宪法第一百五十二条列马来文为国语及唯一官方语文;拒绝要求华文为官方应用文,因为这样做实际上是等于要求列华文为官方语文。
(二)开除沈慕羽党籍,因为沈慕羽违反党纪,蔑视中央领导,公开反抗党的决策,使党难堪,使党受到讥嘲与蔑视。
这件举国哗然的事件,给华社带来强烈的震德——马华公会不但掀起內争,马华公会也加深了与华社之间的鸿沟。事后,教总曾发表声明;试读一段文字:
吾人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这并不是华校教总自弹自唱的高调,而是代表绝大多数华人的心声。1959年全马华人注册社团代表大会提出的华教总要求,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而今马华领导层将官方语文变质为官方应用文,本总会对此华人的重大问题,一直都保持缄默。我们非常清楚,官方语文是有法定地位,而官方应用文却是遇着环境需要,随时加以应用而已。但沈主席迫于环境,顾全大局,认为凡是对民族语文及华文教育有利的,都不妨致力争取,以冀由小的成就,而达致大的成功;也希望由转弯抹角的崎岖小径,而达致殊途同归的康庄大道。这个官方应用文的口号是由马华领导层亲口喊出来的。去年8月23日陈会长在槟城马华公会接见各区支会代表时,曾宣称列华文为官方应用文是非常合理的。9月24日马靑中央团部召开之中央工作委员会,也,一致议决支持华文为官方应用文。陈会长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而马青亦经会议通过,非常庄重,这都是他们开出来的支票,沈主席正为马华领导层执行任务,努力不懈,谁会想到拿着这张支票去兑现,竟会抵触马华公会的党纲,被指为违反党的决策,而把沈主席开除党籍呢?……以一个马华元老曽有辉煌功绩表现的忠贞党员,甚且受政府封赐为JP、JMN勋衔,完全为着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致力本邦的文北教育运动,而落得今日的下场,这真是一个大讽刺,也是一个大悲剧。……
读了这段文字,不禁使人想起一连串的问题:华族的政治操守、政治道德、政治方向和政治智慧,是华社经常挫折的原因。华社经常内哄,都和这些问题脫离不了关系。
马华公会始创人及首任会长陈祯禄说过:“刚才你们说或者另一位马华公会会长反对华文教育在本邦传布、发展和生长。照我看来此种情形是绝对不可想像和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马华公会的章程明白规定要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教育上及其他各方面保护华人的利益。……将来马华公会如有一位会长是反对华文教育的,我相信诸位随时可以把他开除。”如今,被开除的不是会长,竟是一位热爱华教人士,这真是一大讽刺。
以当日而言,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之一,应该是一项“跨世纪的工程”,政治艺术及政治智慧必须要有,然而,事情竟演变成开除党籍、华社分裂,确实是始料不及。就沈先生而言,他加入马华十七年的煎熬中,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相反的,却颇能引領马华的方向,开拓马华的视野,并且使马华和华社接轨,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华族政党。如今,随着他被开除,一切都归“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第三、任教超过半个世纪,一生诲人不倦
沈先生廿一岁(1933)开始执教,一直到九十年代才退出杏坛,一生教学超过半个世纪;在大马教育圈里,可谓少见。他执教及担任过校长的学校有马六甲公立第一小学、培风第一分校、第二分校、培德女校、平民学校及晨钟夜学;这些学校,大部分都是沈老先生联合同道共同创设的;沈先生秉持父志,继续将她们发扬光大,成为马六甲著名的学校。
沈先生热爱教学,所以,他的教学成果是丰硕无比的。试看他在平民小学的纪录:
1947:先生接办平民学校,一切从头做起。先生奉命把平民学校搬到极乐园对面的平民旧校舍。费了一番心血,在废墟中重建平民家园,起初只有二百余学生,十年后增至千人。四届政府会考,全获一百巴仙及格,校誉大振。
1961年底:12月1日,动员全校师生千人,从无牙那也街旧校,把全部教室桌椅排列长龙,如蚂蚁大搬家似地迁至邛加拉马新校教育内,长约四分之一哩。沿途围观者无不拍手叫好,誉为学府壮举,蔚为奇观。
1973:家长于报名日前夕10时许,即络绎而来。午夜过后,已成一长约百码的长龙。凌晨3时,天下大雨,家长争相推挤,冲破铁栅入校躲雨。
这些纪录,无不显而他不但能言教,而且更能身教,以身作则来影响学生,达到教学上的最佳效果,宜乎学生众多,挤倒铁栅。此外,他主持的晨钟夜学,不但名闻整个马六甲,而且也是全马历史最悠久的夜间补习学校。试读下列的记录:
五十年代中叶是晨钟夜学的黄金时代,生数达一千二百余人。本来每星期一、三、五上课,由于学生众多,也开星期二、四、六班级。高小毕业班迄今计三十五届,初中毕业班计廿五届。前后毕业生达六千之众,遍布各界,其事业有成就者,比比皆是。如……。
晨钟创办于1933年,至今已六十余年;年纪不分老中青,民族也不分华巫印,职业更不分农工商,米晨钟取经者比肩继踵,多如恒河沙数,到处都是晨钟的学生。
就在沈先生“有教无类”的教化之下,马六甲从南到北,从乡下至市区,无不普通话一语流行天下,俨然成为一座华语城,与吉隆坡、怡保、槟城及新山等方言流行迥然有别。
纵观前文沈先生的三件大事,无不和他父亲沈老先生有密切的关系一他参加马华公会,以主生上长的华族积极参加政治,和他父亲以中国华侨关心民厦、奔走堇命没有差别;他一生从事教育、掌校超过半个世纪,即承继他父亲创办学校、教育群众的心意。他任教六十多年,活到近八十岁还在教书;他担任教总主席廿八年,数度为华教受盘问、坐监牢、被提控;这些,都是他眼据他父亲的精神和心意加以发扬光大。
那么,沈家父子两代这种精神和心愿来自何处呢?是甚么文化培养出这种至高的精神和至诚的心愿呢?儒家,毫无疑问的是儘家。爱民爱国,民胞物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都是沈家父子种种活动的出处和依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更是沈先生入狱种种表现的渊源。这些儒家文化,就展露在沈家父子的言论、思想及行动上,而成为大马华社的表率。儒家的亚圣孟子,曾经对斉宣王说过:“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一个国家能够被称为历史古老悠久,并不是因为国内种植了许多高大古老的树木,而是这个国家留下了累代积有功勋的世家和老臣;用儒家“世臣”一词来概括沈家父子,应该是最适当了。
* * * * * * * *
大马建国将近半个世纪了,各民族正陆续为自己编写历史,为国家塑造传统,藉以教育下一代,成为未来发展的图鉴。在这半个世纪内,波诸云诡,千变万化,是时代考验人物的时代,也是人物创造时代的时代;我们看见各种各样的人物,我们也看到瞬息万变的时代,然而,能够阐发、演绎自己优秀的文化傷统和精神的,为数并不多见。
《沈慕羽资料汇编》是一套有关华族教育的原始资料,它见证了那个时代华社、国家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几个民族相居相处的甘甘苦苦。它不但是一套史料汇编,也是一部活的华教史,一部记录那个时代华文教育崎岖曲折的奋斗历程。在未来的岁月里,无论华文教育发生甚么变化,也无论华族社会发生甚么变化,本《汇编〉的出版,足以让华族在历史的巨河中,留下丰碑,刻上自己的鸿爪,并且积淀下自己的传统和精神。
余忝为编委会学术顾问,然而身在千里之外,无法审览资料,亦无法襄助协力;谨就所知沈家父子,撰此短文一则,以为<总序>焉。
1996年季春稿于香港中文大学
编辑前言
1
1.1 《沈慕羽资料汇编》第二册书名〈石在火不灭〉,副题“语文运动、团结运动、茅草行动”,顾名思义,本书主题建立在“三动”。这虽是一本以史料为主的文献,却也兼顾史料与史料间的关系,希望透过有序的编排勾勒出每一运动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俾让读者有一明晰的了解。
1.2《石在火不灭》寓意“薪火相传”,先贤为华教牺牲奉献的精神,一如可敲击取火之石決,石头不亡,则火苗永不熄;先贤的精神只要不灭,则华教必永传。《石在火不灭〉更大的意义在於培养更多的“沈慕羽”,一个“沈慕羽”力量有限,但是众人都是“沈慕羽”,那么华教何惧不存!
1.3沈氏“一遭除名,三陷囹圄”,本书侧重表达他牺牲奉献的精神。除名是指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而遭马华公会开除党籍一事。三陷囹圄:第一次是领导抗日成为日寇阶下囚,第二次是华人团结运动之演词触犯《遍动法令》,第三次是参与领导抗议政府委派不谙华文老师任华小高职而锒铛入狱。除抗日在独立前,余三事皆在独立后,而《石在火不灭〉要叙述的正是这三事,沈氏亦将以此三事传诸名山,不朽於后世。
1.4众所周知,沈氏是华教界中流砥柱,但他一生所关注却不宥於华教,整个族群的荣辱与兴亡,才是他一生所关怀。日侵时他甘冒矢石之险为民前锋;华人涣散时他不计前嫌,毅然应马华公会之邀,出席团结大会(1971年),这展示了他以国家民族为己任的担当。至於继林连玉之后領导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1966年),并以76高齢抗议政府对华小行政的偏差(1987年),虽是为教育冒死冲锋,但终极的关怀仍是华族的荣辱,因为教育不保,民族将从此无根,亡族将无日矣!
1.5“三动”时间横跨三个年代,即六十、七十、八十年代,但沈氏始终能与时并进,并且保持一贯的精神,不仅为民族,也为国家服务。他一生极力反对种族极化政策,他争取母语为官方语文,领导华人团结、抗议政府对华小政策的偏差,目的即在於推动国家教育往多元化方向前进。他曾经说:
“多元种族的国家,应该采多元语文、多元教育,只需有共同课程,以效忠马来西亚为共同目标,以马来西亚语为共通语文,必修必考,则用任何种族语文作教学媒介都不成问题。”
1.6种族沙文主义的言论及行动,始终不曾在他身上出现。但是教育多元化的目标,首要在华语地位应与巫文平等,华巫语文地位平等关键在华文应有官方地位,因此,他争取的决心是坚定的,他曾说:
“争取语文的决心,不到黄河心不死。”
“在华人的平等与语文地位未争取到之前,我将会做到最后一口气为止!”
1.7所有权利与地位的争取,最后还得归结於华族是否团结一致,所以沈氏能展现他不念旧恶坦荡荡的君子风度,以国家民族为前提,参与马华公会发动的团结运动。
1.8 1987年“茅草行动“,在百余未经审讯而被囚人士中,沈氏年齢最长。他虽年逾古稀,但为了华教,始终奋斗不懈,无畏无惧,无怨无悔。
1.9 “三动”看似各自不相关连,但背后却体现了沈氏一生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教育奋斗与服务的精神,这就是“三动”的意义所在。
1.10在这本文献集里,我们也看到沈氏身体力行及知行合一的精神,他频密的文告、演说、领导及活动,绝非只坐而言却不能起而行的领袖可比拟。难能可贵的是所有的文告讲词,皆他亲笔起草,不假手於人,鳧至在演说前已把讲稿背诵一遍,这也可做为領导人的榜样。
2
2.1 《石在火不灭》内容共分三大部份。辑一语文运动,共六章,叙述沈氏为争取华语列为官方语文,而遭开除党籍的原委,并追踪事后的发展。第一章楔子收录了语文运动三篇重要文献,通过这三篇文献,相信读者对语文运动的因由当有一概略的了解。第二章山雨欲来,集中反映沈氏争取的努力。第三章风起云涌叙述沈氏被马华开除党籍始末及各界的反映。第四章八方风云,收录了沈氏与曾崇文、吕鸿元的答辩文章。第五章余波荡漾,描述了马华公会欲拉拢沈氏归党的片断。第六章附录则收录了与前五章有关并可资参考的资料。
2.2 辑二团结运动共三章,叙述沈氏因在怡保华人团结大集会发表演讲,被控触犯《煽动法令〉及其兴讼的经过。第一章阴霾密布是吉隆坡华人团结会议召开的记录。第二章风雷激荡是怡保华人团结大会的记实,其中215-220页的讲稿,就是沈氏被控的罪状。第三章波涛汹涌记载了沈氏由被控至解除控诉的经过。
2.3辑三茅草行动,共三章,叙述沈氏参与領导全国华小罢课,以抗议政府委派不谙华文者担任行政高职,结果在〈内安法令〉下被扣以至释放的过程。第一章风风雨雨叙述了罢课前华社的一致抗议行动及沈氏的坚决反对不谙华文者任华小高职的心志。第二章惊涛骇浪是沈氏被扣至重获自由的记实。第三章附录则是前二章的补充资料及附加文件。其中308-317页的八份讲稿,就是沈氏被逮捕的所谓罪证。
3
3.1本书大量釆用报纸之新闻报导,并酌用沈氏之手稿,各类信函及文告。引用之资料,除沈氏认为有须斟酌者,或明显错别字以外,余皆如旧,不妄增删。此外不同资料来源的译音人名及地名也不加以统一。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少聲份资料皆加以重新标点,而原文过长者,则予分段并另立标题。
3.2标题下之日期基本上是事件的发生日期,或是发布新闻日期,而文末的日期才是报纸刊登的日期。至于日期未能确定或年月日三者有缺者,概注明“约某年某月某日”,引用报刊未能确定者,注以xxx报。
3.3为了存真,除少割份无关紧要或重复者给於删除外,所有资料皆悉数釆用,冀让读者可窥全貌。然囿于编者之才识」难免挂一漏万,尙祈见谅。
3.4本书蒙沈慕羽局绅封面题字、陆庭谕写前言及序,林晃昇为序、财团法人海华文教基金会、翁里生夫妇赞助部份经费,统此鸣谢。
松柏常青
序/林晃昇
前些时候明渊兄约我与山东来的庞教授一批人去参拜林连玉先生的墓园,过后也一齐上教总的大厅座谈“气功”,在爬上那四楼的教总时,气还没喘完,廖文辉兄就交来一封公函嘱我要为沈老的专辑写一点东西。其实我退休后早已不问世事,修心(身)养性,淡泊江湖(社会),而且早已封笔多时,写什么对我来说是个苦差,而且记忆衰退,思想迟钝,还能写什么来,真是:
青山有梦,惆怅苦海中,
白云无思,逍遥云界外。
说来我与沈先生是“分外有缘”。怎样有“缘”呢?且让我慢慢道来。在我投身社会工作进入华文教育圈子的日子里,几乎是与沈老分不开的,算来其中有两件很巧的事。
在七十年代开始,我参加乡团的工作,被选派到中国学校去代理拿督温典光先生担任学校董事的一些事务,后来是正式担任嘉应会馆的会长,当然也担任了学校的董事长,然后就理所当然的代表学校参与雪州董联会的工作。后来又被选为董联的主席,再后就莫名其妙的当了全国的主席,当时也奇怪为甚么这么轻易就被选为全国的董总主席呢?几年后才慢慢的尝到滋味,原来是这样的一个苦差,连鸡肋都说不上,当然是智者所不取的热椅子了。
当了董总主席后,我才真正认识了沈先生,当时他早已是教总的“识途老马”。董总主席的椅子是“上去容易,下来难(跟车没有人要坐),而我这个初生之犊,就这样的胡里胡涂埋头苦干、硬干、毫无建树的苦撑了十七年。到1987年,华小高职事件在天后宫召开团结大会的事闹大了,当局把救火与放火的人都一并治罪,好多人都被请去吃咖哩饭。我被关在那种不知谁与谁关在一起、无窗戶、食睡拉洗都在一起的单独牢房里。不多久我才凭听觉知道其中一人竟是沈老。幸也,不幸也,风雨同路了六十天后,移入集中营时,我与沈老又编入同一营,还跟其中一位老扣留营的先生(已被扣留超过十多年的老友记)共住一室。那位老先生在近农历除夕的最后一天被释,还乡了。不多久还写了一段他回乡的信,信中说:离开家里十多年,好辛苦才找到家人,以前的子侄都不认得他了,真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动人的信转折回到了这个他渡过了十多年的囚室,大家看了这信,都不胜唏嘘。(这信能寄到这里,是不是也影射,假如你们不听话,可能的结果就是这个样子。)
这样的日子,前前后后大概过了一年多,沈老与我同在一个下午获释,由牢车送我们到太平,近黄昏时,我们同包一辆的士,迫不及待的赶着回家,这是“一缘”。人道是有缘千里米相会,无塚对面不相识。
沈老今年(1995年)83岁,在去年五月卸下担任了近30年的教总主席,推算他在1965年就担任教总主席,在1994年6月离职,而我在1973年担任董总职位,在1990年退休。这就是说:沈老早我十一年就在董教总当家,而我退休后沈老依然继续支撑着这个家。换句话说,我当董总主席的日子全部都与沈老在一起。这段日子是酸是苦,沈老与我应是“寒天以水,冷暖自知”,也可说是“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这是“二缘”。与沈老相交的日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应可算是知交。我早已感到衰老而退休,沈老比我年长十二岁,可还是退而不休,真是路逼知马力,日久見人心。
任雨农老先生说:“由英殖民政府统治时代开始,本邦的华裔同胞为了维护本邦的华文中小学,在艰难困苦中挣扎,在忧患中斗争,一方面要抗拒外来的利诱,要抗拒外釆的压迫,—方面要克服内部的相煎相残,处在这么一个激荡的大时代,处在这么一个险恶的滩头,多少人噤若寒蝉,多少人弃甲曳兵,多少人反戈相向,多少人明哲保身,多少人投怀献媚,多少人袍笏登场。这一个可歌可泣的大时代,沈慕羽先生站稳立场,站稳民族教育的立场,连同许许多多民族教育忠贞人士,继承林连玉先生的思想、精神、气节,争取华文教育的合理地位,民主权益,捍卫华文教育的独立尊严。”
沈老也自喻“华文教育的苦行僧”。他把维护华文教育分为“内与外”,把办好学校称为“安内”,维护华校称为“攘外”,没有“安内”,怎有能力“攘外”。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真知灼见,一针见血。他说“政府如不放火,我们何必救火。”这当然是天后宫高职事件的一些小插曲。过了大风暴后,政府真的了解到压力愈大,反抗力愈强,或是政府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釆取开放政策,转移人民的思想意志,使全体人民自由发挥力量投身於共同努力发挥达致先进国宏愿,当经济成功生活更美好时,人民经已陶醉在那良好的经济成果,能乐不思蜀吗?
在我十七年与沈老共同渡过的时间里,董总与教总像是个难兄难弟,不分彼此,共为华教的灾难而奔波,真是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我跟这一批为华教而牺牲的朋友们始终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假如说林连玉导师是教总的灵魂,那么沈老应可说是教总精神的长青树。
追思前程,其路漫漫。然而,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难,不为不成。而今,真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今天“吃草的苦行僧”已把衣钵交给继承人了,可是这株坚强的常青树还是精神不渝,继续的在后面默默耕耘,我惟有默默的诚心祝福,祝福沈老,松柏长青,老当益壮。
是为序。
前事不忘
序/陆庭谕
《石在火不灭》是《沈慕羽资料汇编》的第二辑。内容三“动”:语文运动、团结运动和茅草行动。
语文运动指的是争取列华语华文为官方语文之一的运动,那是华社六十年代的大事。沈老被马华公会开除党籍,导因于此。
团结运动则是七十年代呼吁华人大团姑的运动。后果之一是沈先生被控触犯煽动法令。
茅草行动是1987年华小高职事件天后宫大集会之后大逮捕的行动,沈先生以七十六高齢锒铛入狱。
这三“动”贯串着六十、七十和八十这三个年代,所影响的层面从华社而波及全国,其震撼力也惊动朝野,甚至国际。
沈先生是前两"动”的领导者之一,后一动沈先生却是响噹噹的受害者,也可说是“名列前茅”。
历史不以成败论英雄,历史更重要的是反映真相,策励来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绝非雁过留声而已。
1995-8-14稿
目录
出版前言/陆庭谕
总序/郑良树博士
编辑前言/编辑部
松柏常青——序/林晃昇
前事不忘--序/陸庭諭
辑一 语文运动
第一章 楔子
争取将华文列为官方语文之缘起
为请求重订合理与平等之教育政策尊重华人语文地位备忘录
——马青副总团长沈慕羽草拟,马六甲华人注册社团大会通过(手稿) (1964年11月19日)
马来西亚华人注册社团代表大会筹备工作委员会。
——为争取华文地位向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呈送备忘录(1965年11月4日)
争取华文地位及华教地位建议书
——马青教育主任沈慕羽撰(手稿)(1966年4月1日)
第二章 山雨欲来
争取将华文列为官方语文之斗争
吁华团大会主催团体提出给予华文有官语地位
——沈慕羽针对柔教局长所发通告华校董事会应容纳他族发表谈话(1965年6月13日)
促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否则马华将受华人埋怨
——沈慕羽在亚沙汉马青新职员就职典礼讲词(1965年6月14日)
要求列华文为官语不可能(Bahasa China Rasmi —Mustahil)
——巫文每日新闻专访李孝友(1965年6月25日)
华文为官方语文是华人一致要求
——沈慕羽针对李孝友的访谈发表谈话(1965年6月26日)
邀华人注册社团联合召开代表大会
——沈慕羽致全马性社团公函(约1965年7月初)
定八七在隆开筹备会商大会开会事宜
——教总函邀社团(1965年7月29日)
将华文列为官方语文可促成团结达致政通人和
——沈慕羽在“马来西亚华人注册社团代表大会”发表谈话(1965年7月30日)
沈慕羽将被终止党籍?
——沈慕羽发表声明澄清(1965年7月30日)
沈慕羽既使称为“马青之父”亦不为愧
——甲马青文告赞扬沈慕羽对马华的贡献(1965年7月31日)
目前未能通过宪法列华文为官方语文
——陈修信在马印国大党雪州分部庆祝成立19周年纪念会中致词(1965年8日1日)
争取官语只是谅解问题,同时应免误解
——沈慕羽针对陈修信的言论发表谈话(1965年8月2日)
不能支持华团要求列华文为官语
——马华中央紧急会议声明(1965年8月3日)
巫语为唯一官语及华人享有公民权,乃独立前两族领袖达致协议
——内政部长答记者冋(1965年8月3日)
敦拉萨不反对召开华团筹备会
——沈慕羽於教总三人代表团谒见署理首相后发表谈话(1965年8月4日)
争取官语将引起甘榜紧张
——曾崇文告华族同胞(1965年8月5日)
副总理敦拉萨态度良好
——沈慕羽在教总理事会上报告谒见副揆内长经过(1965年8月7日)
我们不过要求官方多用华文
——沈慕羽在华团代表大会讲词(手稿)(1965年8月7日)
开明政府同情考虑接受华人语文要求
——马来西亚华人注冊社团代表大会筹备会议文告(1965年8月8日)
争取华文地位达致水到渠成
——沈慕羽在甲答记者问(1965年8月11日)
马华马青相依为命,坚决争取华文地位
——沈慕羽针对李三春辞总团长职发表谈话(1965年9月5日)
要求列华语为官语必引起马来人反华印人情绪
——赛那雪苯珍演词(1965年9月12日)
殖民地时代已广泛使用华文
——沈慕羽在社团大会筹委会讲词(1965年9月12日)
本邦政府将维护语言和文化发展
——东姑怡保霹雳慈善社致词(1965年9月27日)
我民族既使流一滴血,也是我的罪过
——东姑向巫统机关报发表谈话(1965年10月1日)
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是全国华人的责任,吁政党华人议员支持
——沈慕羽在董联会上讲话(1966年9月25日)
对马华要求,请政府勿予重视
——国语行动阵线文告(1966年9月27日)
请东姑实践对华文适当安排诺言
——针对国语行动阵线主席反对华文为官语沈慕羽发表谈话(1966年9月28日)
雪霹马华分会要求列华文为官语
——教长佐哈里、巫文每日新闻及国语行动阵线予批评(1966年10月7日)
已通过适当途径向政府提出,迫不得已才将问题在报章公开发表
——耶哈也氏对宪法断章取义沈慕羽针对佐哈励言论发表谈话
——沈慕羽驳斥国语行动阵线主席言论(1966年10月7日)
东姑至理名言“不同环境中求同”
——沈慕羽反驳佐哈励言论(1966年10月10日)
语文问题联盟行动委员会将有公允解决
——陈修信书面谈话(1966年10月11日)
—息尙存,难安缄默
——针对陈修信有关华文问题之谈话沈慕羽特发表书面谈话(1966年10月12日)
第三章 风起云涌
沈慕羽被马华开除党籍始末
开除沈慕羽(1966年10月18日)
——马华公会中央工作委员会会议议案
——陈修信书面声明
遭开除党籍
——沈慕羽发表谈话(1966年10月18曰)
甲马青团发表声明
—一要求总会长收回开除沈慕羽成命(1966年10月19日)
马华开除沈慕羽,各界反应
——国语阵线、SD辛尼华沙甘、陆庭谕、槟民联代表、杜志昌、槟州劳工党、林苍佑(1966年10月19日)
继续维护华文,立场不变
——沈慕羽在记者招待会上讲话(1966年10月19日)
副总理及内政部长,曾召见沈慕羽
——曾崇文新山演说(1966年10月20日)
坚决维护华文现有地位在拣选范围内作较广泛使用
——许启谟马华新山末西区会新职员就职礼讲话(1966年10月20日)
陈修信的坚决行动(Tindakan Tegas Tan)
——巫文每日新闻社论(1966年10月20日)
如争语文成功个人牺牲没有关系
——沈慕羽在甲教师会及全国华教职总甲分会联庆教师节演说(1966年10月21日)
开除沈慕羽乃欲模糊人民视线
—一巫统机关报及国语阵线(1966年10月22日)
支持沈慕羽与华教
——马六甲教师公会文告(1966年10月22日)
不支持华文为官方语文
——马青中央执委会议议决(1966年10月23日)
为沈慕羽被马华开除
—一教总发表声明(1966年10月25日)
请联国派团调查语文问题
——沈慕羽发表谈话(手稿)(1966年10月25日)
鸟尽弓藏,义士联弁
——被开除党籍事沈慕务再发表谈话(1966年10月26日)
“多元化形态”和“単元化政纲”的联盟
——马华加埔区会联席会议吕鸿元谈党纪问题(1966年10月29日)
解释10月18日之议决案
——马华加埔区会联席会议吕鸿元讲话(1966年10月29日)
马华争取语文问题,近数年来重要成就
——曾崇文在巴都区会答问录(1966年10月29日)
沈慕羽违反党纪!
——马华公会中委会秘书处对开除党员沈慕羽之公开信(1966年10月31日)
第四章 八方风云
沈、吕、曾对语文问题的论辩
没有王牌,不能提出;抗拒中央,应受处分
——曾崇文巴都区马青职员联席紧急会议讲词(1966年10月29日)
我的表白(一)
——沈慕羽发表书面澄清(手稿)(1966年11月4日)
曾崇文撰文答覆沈慕羽的“表白”(1966年11月7日)
我的表白(二)
——沈慕羽发表书面澄清(手稿)(1966年11月9日)
时间与事实将鉴定马华语文立场正确
——曾崇文再覆沈慕羽
天时、地利、人和以争取华文广泛使用
——吕鸿元在马华公会雪州瓜拉冷岳区会党团大会致词(1966年11月26日)
董敎总请马华领导乃推卸责任表现
——吕鸿元答问(1966年12月4日)
签盖运动与请马华领导为两事,不可混淆
——沈慕羽对吕鸿元讲词发表谈话(1066年12月7日)
我的表白(三)
——沈慕羽发表书面澄清(手稿)(1966年12月9日)
吕鸿元答沈慕羽
我的表白(四)
——沈慕羽发表书面澄清(手稿)(1966年12月27日)
第五章 余波荡漾
马华公会拉拢沈慕羽归党始末
沈慕羽曰记
——马青大会第二日的有趣插曲(1968年3月23日)
——呷马青分团代表大会前夕(1968年6月29日)
——些微成就(1968年6月30日)
——苏承球的良心话(1968年8月10日)
——苏陈劝驾(1968年11月25日)
——苏承球充鲁仲连(1969年3月15日)
——鸿恩、庭谕来电(1969年3月21S)
——与马华元老会谈(1969年3月23日)
传沈慕羽被拉拢加入马华公会(1971年2月8日)
马青代表建议恢复沈暮羽党籍
——马青第卅一届常年代表大会(1994年6月17日)
第六章 附录
马六甲会谈记录(摘录)(1955年1月12日)
全马华人注册社团代表大会
团结拥护东姑抗敌,反对离间民族和睦
——全国华人注册社团代表大会(1965年6月20日)
设工委会,草备忘录谒东姑
—-全国华人注册社团代表大会之发起社团(1965年8月7日)
筹备召开首次会议——华团大会寿备会(1965年8月13日)
决致函总理接见代表,并发动签名运动以表公意
——华团大会筹委会座谈会(1966年9月26日)
争取华文的合理地位,请支持签盖运动
——致全马各华人注册社团函(1966年10月14日)
恳请贵会参加华教工委会
——董教总函请陈修信(1966年11月20日)
马华碍难参加华教工委会
——陈修信函复教总(1966年12月7日)
辑二 团结运动
第一章 阴霾密布
吉隆坡华人团结大会的召开
马来西亚华人促进国家大团结座谈会(1971年2月7日)
马来西亚华人为促进国家团结座谈会宣言(1971年2月7日)
吾人有责任团结,并协助他族,俾达全国大团结
——敦李孝式致开场演词(1971年2月7日)
只有团结华人才有得救
——沈慕羽参加大会缘由及演词
如被认为是华人团结的障碍,我准备随时引退
——敦陈修信演词(1971年2月7日)
华人惟有团结一致,方可争取合理地位
——李裕隆演词(1971年2月7日)
华人团结联委会召开秘密会议并发表文告(1971年2月9日)
为了国家利益促进团结
——〈南洋商报〉社评(1971年2月9日)
应予敦陈继续领导华人机会
——沈慕羽答记者问(1971年2月9日)
华人社会中的新精神
—一巫文马来前锋报社论(译文)(1971年2月9日)
重振马华声威之道
——爪夷文马来前锋报社论(译文)(1971年2月9日)
促进团结委员会第一次开会记录(手稿)(1971年2月11日)
第二章 风雷激荡
霹雳华人团结大会的召开
八千人热烈参加,盛况空前
——霹雳华人团姑大会(1971年2月18日)
全力支持促进国家大团结宣言
——召集人代表杨金殿局绅开场演词(1971年2月18日)
华人须放弃观望态度,否则将没前途
——敦陈修信演词(1971年2月18日)
做个堂堂正正的大马华人
——沈慕羽的演讲词(录音稿)(1971年2月18日)
霹华人应响应隆华人大团结号召
——霹华团大会主席白成根致伺(1971年2月18日)
附录(一)马来西亚——忏悔者的胜利
——《远东经济评论〉评论团结大会
附录(二)马来西亚华人促进国家团结联络委员会委员为澄清立场阐明团结目标特发表文告(初稿)(1971年4月29日)
附录(三):CONSTITUTION OF THE MALAYSIAN CHINESE NATIONAL
UNITY MOVEMENT
第三章 波涛汹涌
沈慕羽触犯煽动法令被控始末
涉嫌於怡保华人大会上发表煽动性演讲,沈泰羽顾兴光被捕(1971年4月17日)
沈慕羽顾兴光被捕事件与华团运动无关
——敦陈修信发表声明(1971年4月19日)
沈顾被控触犯煽动法令,皆否认有罪(1971年4月20日)
华校教总发表文告
——怡保华团将协助沈慕羽与顾兴光
沈慕羽法律基金
——筹募援助沈主席法律基金
——甲教师会议决通过响应教总之筹募法律基金小组(1971年6月5日)
——隆教师会理事会议商讨捐助沈慕羽案法律基金
沈顾被控触犯煽动法令案展期十月分别受审(1971年7月9日)
沈顾煽动案是否如期在霹高庭审讯尙待决定(1971年9月17日)
沈顾两人获释,但不等於无罪(1971年9月28日)
释放未及一个月沈慕羽再度被扣留(1971年10月21日)
沈慕羽重新遭控
——沈慕羽重新遭控案展明年二月聆审(1971年10月23日)
——沈慕羽煽动案展期(1972年2月21日)
——沈慕羽煽动案展六月过堂(1972年4月10日)
——沈慕羽煽动案再展至12月过堂(1972年6月29日)
沈慕羽扇动案撤消
——律师的电话(沈慕羽日记)(1972年10月24日)
——触犯煽动案撤消后发表谈话(手稿)(1972年10月27日)
附录(一)代表华人心声,不能视为煽动
——沈慕羽之辩白书(手稿)(1972年10月26日)
附录(二)Sedition Act must not be permanent, says
bar Council
辑三 茅草行动
第一章 风风雨雨
为反对不谙华文者任华小高职而进行罢课
反对不谙华文者任华小高职
——董教总发布新闻稿(约1987年9月9日)
教育部挑战董教总,华小将展开罢课
甲四大机构号召罢课(1987年10月1日)
由试用演变到长久录用,由点发展为线
——沈慕羽发表谈话(1987年10月2日)
敎长拒收回成命,是侵蚀华校第一步
——沈慕羽发表谈话(1987年10月3日)
同舟共济捍卫华小政策
——四机构主催抗议派遣不谙华义教师任华小高职大会(1987年10月4日)
号召全国华小总罢课
——雪隆华小三机构联席会议(1987年10月4日)
拒十四升职教师执行职务
——甲州华团政党会见甲教长(1987年10月5日)
全国华小罢课,14号期限不退缩
——天后宫全国华团政党抗议大会(1987年10月11日)
党团满意内阁决策,呼吁华小暂缓罢课
——全国华团政党联委会声明(1987年10月14日)
争取权益绝不妥协
——沈慕羽就罢课事发表谈话(1987年10月15日)
第二章 惊涛骇浪
沈慕羽在内安法令下被扣始末
停电突来警队,沈慕羽凌晨被扣(1987年10月28日)
沈慕羽被捕音讯全无,家属忧心忡忡(1987年11月1日)
沈慕羽:祝妳生日快乐(1987年11月4日)
沈夫人营救,求法庭放人(1987年11月17日)
申请保护令失败,沈暮慕羽拟上诉(1987年12月5日)
沈慕羽心脏不适求医(1987年12月18日)
沈慕羽动向未明,备受注目(1987年12月26日)
沈慕羽扣留期延长两年(1987年12月29日)
沈慕羽送甘文丁扣留营(1988年1月7日)
四华团领袖再次申请保护令(1988年2月10日)
沈庄函辞教总职,教总决挽留二人(1988年2月13日)
董教总决挽留沈慕羽等三人(1988年2月14日)
沈慕羽辞教总主席函(1988年3月18日)
沈慕羽风湿痛,文教界人士表关怀(1988年4月24日)
扣留是无辜的,罪状是不能成立的
——陆庭谕在教总第38届常年会员大会致词(1988年4月8日)
沈林健康恶化,华团促早日释放四人(1988年5月25日)
沈慕羽获释!(1988年6月3日)
要求内政部长撤销限制(1988年6月4日)
夫妻相拥抱恍如隔世(1988年6月4日)
一旦限制令解除,誓言将继续奋斗
——沈慕羽访谈(1988年10月17日)
有条件获释如软禁,华教領袖苦盼宽待(1989年4月20日)
沈慕羽六点限制条例撤销(1989年6月22日)
沈慕羽七月杪复出任教总主席(1989年6月29日)
董教总巨头相见欢(1989年7月1日)
第三章 附录
董教总及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对大逮捕事件发表联合声明(1987年10月28日)
通知
——<1960年内部安全法令〉第11条(2)(b)
八项控状所涉及之讲词
雪华堂、董教总、雪隆校友联就林、沈、庄、柯被扣60天后移禁甘文丁发表联合文告(1987年12月30日)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代表就大逮捕事件呈警察总氏备忘录
辩白书/我的感想和意见/我的表白(手稿)
基於人道立场,请求释放沈、林
—-罗耀东大律师馆致内政部长函(1988年5月5日)
六点限制居留条件
——内政部长函(1988年6月2日)
《沈慕羽资料汇编》
人生三不朽,沈慕羽局绅已立其二,《沈慕羽资料汇编》的出版,为其完成三不朽的里程牌。亦是对他为华敎无怨无悔,终身奉献的肯定与褒扬。《沈慕羽资料汇编》共分翰墨、言论、大事纪年、书信、日记、传记等数个部份。在不久将来,就会陆续出版。俾华社对其一生所为有更详尽的了解。
沈氏是全国华校教师会总会、全国华校教师职工会、马六甲华校教师会等多个更要华教团体的创组人及主席,并任敎总主席近30年、与大马华文教育共甘苦、共存亡、共进退,数十年如一日。可谓研究沈氏历史即硏究大马华文教育史。这一出版除了为本邦华文敎育史料的搜集与整理路尽棉力,提供有志者在研究上的方便,更可作为下一代奋斗的依据及指引。
多元种族的国家,应该釆多元语文、多元教育,只要有共同课程,以效忠马来西亚为共同目标,以马来西亚语文为共通语文,必修必考,则用任何种族语文作教学媒介都不成问题。
语文与生命比重,华人爱华文一如马来人爱马来文。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必存,分裂必亡,同胞们,我们要永远团结,做个堂堂正正的大马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