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
作者: 张伟然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14-10-1
页数: 377
定价: CNY 49.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101102000
《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共分四章,第一章“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属于感觉文化区的研究。第二章“地名与文学作品的空间逻辑”,内容分四部分,围绕的是“江汉”和“洞庭”两个地名,强调的其实都是一个空间逻辑的问题。第三章“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是笔者关于文学地理的一种尝试。第四章“‘禽言’与环境感知中的生态呈现”,旨在讨论地理意象的深化过程。前三章基本上是将地理意象看作静态概念,然后对其展开讨论;而这一章则以鸟声为中心,着重探讨地理意象的动态变化。
目录
前言
一、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的思维传统
二、从文化水平、文化面貌到地理感知
三、本书的写作缘起及学术构想
第一章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
一、关于感觉文化区
二、华夷之界:唐代中华文化的空间范围
三、山川之异(上):北方各区
四、山川之异(下):南方各区
五、唐人对于文化地域的感知
第二章地名与文学作品的空间逻辑
一、杜诗中的“江汉”
二、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考伪
三、中古文学作品中“江汉”含义的再讨论
四、《柳毅传》中的“洞庭”
第三章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
一、“巫山神女”的生成环境
二、“潇湘”的意象及其流变
三、“竹林寺”与“桃花源”
第四章“禽言”与环境感知中的生态呈现
一、关于禽言诗的一段学术公案
二、古人笔下的鸟禽言语
三、“鸟言”与其特定的生态
四、“禽言”兴起的时空过程
五、禽言诗的生态背景
六、环境刺激与文化感应
七、从地理交流到生态发现
结论
一、地理经验与本土问题
二、学科问的互济
地图
图1—1唐代文化区域意象图
图1—2唐代十道图
图2—1杜甫在南方主要活动空间
图2—2《上安州裴长史书》空间逻辑示意图
图2—3柳毅传书空间示意图
图3—1湘江水系图
图4—1十五国风图
图4—2汉代方言分布图
图4—3五藏山经地域范围图
图4—4历代禽言诗作者籍贯分布图
图4—5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图
列表
表4—1鸟禽言语的意义分别
表4—2历代禽言诗作者籍贯分布
表4—3历代禽言诗篇数
表Ⅳ1《诗经》鸟类表
表Ⅳ2《山经》自呼名之动物分布
表Ⅳ3自宋至清禽言诗及其作者一览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明代陈第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由于不知古音之正,读古代韵文每遇不押韵的字眼便改变读音以求押韵,结果一个“家”字在朱子《诗集传》中叶出来的读音竟达四个之多。所不同的只是“叶音”很明显系“以今韵为宗,而强古人以合之,不知古人自有正音也” —— 引自章节:一、杜诗中的“江汉”
中国文学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存在着很多类型化的意象。这中间,有很多与地理有关。有些是地域色彩浓烈的文学人物,有些是空间特征明显的文化地域,还有些是基于独特时空结构而塑造出来的故事原型。作为文学生产的原料,它们起着强烈的思维定向的作用。读者一看到这种意象,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某种固定的联想,迅即领会作者不用直白语言表露的情绪。可以说,这种意象在读者和作者之间起着一种思维传导的媒介作用。 —— 引自章节:第三章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
之前,杜鹃的声音只是单调地说着望帝,诗人耳中的子规永远在倾诉着望帝的冤屈和哀愁。自此,诗人听到的不再是别人的故事,而是鸟类善解人意的劝说:“归。”这一意象与以前相比更加单纯,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杜鹃的文化内涵,然而就其延展性来说,抒情的天地大为扩张了。 —— 引自章节:四、“禽言”兴起的时空过程
尽管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学就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形成了《诗经》与《楚辞》北南交相辉映,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互补充的局面;但到永嘉丧乱为止,中国人不懂得欣赏田园之美,也不能欣赏山水之美。《风》《骚》中各有一些田园、山水,不过是作为背景而存在,本身一直没有成为独立的审美主题。直到东晋陶渊明在柴桑(今江西九江)写出他的田园诗,中国文人这才知道田园中也有一种独特的美。稍后谢灵运在浙东创作出他的山水诗,从此世人注意到原来山水是那么的引人入胜。 陶渊明、谢灵运都是永嘉丧乱中北方移民的后裔。他们的成就,无疑是带着北方人的好奇心在南方地理环境中探索的结果。如果说,九江是中国田园诗的摇篮,浙东是中国山水诗的圣地,那么,是北方人的眼光,是北方原有地理经验的映衬,才让它们成为摇篮和圣地。田园诗、山水诗,不折不扣地是那一波地理大交流的结果。—— 引自章节:七、从地理交流到生态发现
中唐以后迁居南方的北方诗人其心境与永嘉丧乱后的北方移民完全不同。 从安史之乱起开始纷纷南迁的北方诗人,其身份有一个共同特征:要么是避难,如杜甫;要么是迁谪,如韩、柳、元、白,都是被迫离开家园,到南方暂住。这一点,他们与永嘉乱后的那波移民差异很大。永嘉乱后的北方移民也是被迫离开家园,但当时整个朝廷都已经渡江,社会上则是乡里部曲集体迁移。东晋在南方大量设置的侨州郡县,正是这一移民特点的直观反映。那些侨流当然也希望重返北方,但能否回去取决于大的社会背景;在形势发生逆转之前,只能随遇而安。就是说,那些侨流在南方已经重建了家园,虽然祖宗丘墓不在,至少侨寓生活不至于太孤寂。 正因为不孤寂,他们可以平淡地啸傲田园,可以狂热地寄情山水,带着欣喜的目光探索南方的未知世界。直到营丘墓,长子孙,也就与环境联为一体,成为南方土地上的新居民了。 中唐以后流寓南方的北方诗人远没有那么幸运。无论避难还是迁谪,他们大多是只身上路,顶多带着家人;社会关系都留在北方。路上孤单、寂寞,身世飘零,加上对前途命运的焦虑,使得他们的心情以孤苦、忧愁、郁闷为主调。—— 引自章节:七、从地理交流到生态发现
由这一事例笔者常常反躬自省,读史料时一定要警惕其中有无各种陷阱。中国古代是一个高度人文化的国家,古人为文、著书,不仅讲究达意,更追求文辞优美、空灵,有时甚至为此不惜牺牲表达的准确性、写实性。历来公私文书中普遍流行各种官衔、机构、地名、人名的简称、雅称或尊称,切事时喜欢化用各种典故。唐宋时每个州都要起个郡号以便于文学措辞,《大清一统志》将省级建置称为“统部”,一些清代地图将“福建省”标注为“福州省”如此等等,既省事,又达意,还优美,上下均习以为常。中国古人对语言审美的追求由此可见一般。 既然如此,有什么理由看到古人那些措辞华丽的诗文拿来就用,而不考虑其中是否拐了个弯呢?—— 引自章节:结论
随着现代学术的发展,学科分划越来越细,彼此间的隔阂也容易变得越来越深。然而学科的划分,应该只是为了训练的方便;至于做研究,则一切还须以问题为中心。特别在文科领域,但凡有一定张力的问题,就不可能局限于某单一领域。这就牵涉到学科间互济的问题。笔者认为,一个比较合适的态度应该是涉及什么领域,就用相应的手段解决。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做出让多方面读者都感到有意思的学问。 笔者心向往之。—— 引自章节: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