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1945—1976

 

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1945—1976

姜兴山编著.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10




目录

 

总序

绪论

第一章 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菲律宾华侨社会的形成

第二节 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应运而生

第三节 殖民统治菲律宾时期的华文教育

第二章 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第一节 战后菲律宾时局对华侨社会的影响

第二节 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复苏

第三节 菲律宾华文教育发展的台湾因素

第四节 前行中的菲律宾华侨学校

第三章 菲律宾华文教育的进步与繁荣

第一节 华侨社会对华文教育发展的有利因素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华侨政策

第三节 华侨的社会文化教育

第四节 华文教育体制之利弊

第五节 繁荣发展的菲律宾华文教育

第四章“菲化运动”与侨校危机

第一节 菲律宾政府的菲化运动

第二节 教育菲化案与侨校危机

第三节 教育菲化案对侨校的影响

第四节 华社动荡与认同的转向

第五节 侨校华文教育的蜕变

第五章 菲华融合进程中的华文教育

第一节 华人族群的加速融合

第二节 菲律宾华文教育的调和与适应

第三节 华文教育的理性与客观性

第四节 多元文化架构下的华人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绪论

 

一、研究缘起

 

第一,族群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质和标识,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海外华裔族群的文化传承因受当地政治、文化及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文化属性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菲律宾华裔族群文化也同样如此。如今的华文教育已不是“传统意义”上民族文化的延续,其内涵和外延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命运多舛的华人社会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异质群体,归化入籍后的华人已经由华侨转变为菲律宾公民,他们的国家认同也随之发生了转变。与之相比,华人社会的文化认同却相对复杂,传统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民族心理,特别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无疑对他们的文化认同起着守护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身处异邦的华人所处的社会和生存环境对其文化认同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海外华人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由原先的主干与分支,演变为同根盘结而又在不同环境下成长的状态。所以,研究华文教育的发展,对深入了解菲律宾华人社会十分必要。

 

第二,经过数百年的艰苦创业,历经磨难的华人族群在推动菲律宾的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二战”后,菲律宾华侨华人社会“经济圈”显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华人族群成为推动菲律宾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人们并没有看到浓重中华文化气息的“文化圈”的存在。相反,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华文教育却日渐式微,华文教育机构逐年减少,甚至连被视为中华文化堡垒的华校,也游走于生存艰难的尴尬境地。尽管华文教育并不缺乏企业家和慈善家的支持,但是事实证明华文教育仍在逐年萎靡,【1】如 有许多华裔青年不会说汉语、中华文化特质逐渐淡化等。有些华人和华裔子弟对中华文化由“主认同”变为“次认同”,甚至对“次认同”也逐渐淡漠,这究竟是菲律宾华人社会历史发展的偶然还是必然?为此,探究菲律宾华文教育变迁的历史过程非常重要。

 

第三,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凝聚力和影响力,是构成该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而国家要维护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包含其文化利益【2】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政治、文化、外交和教育等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要求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人数急剧增加。汉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是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界博览会,无疑都进一步带动了全球汉语学习热,为汉语加快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第六届孔子学院大会获悉,世界上除去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和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学习汉语的总人数已达4000万。【3】尤其是在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华人们重新燃起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也看到了华文教育的实用价值。因此,乘势而上传播、推广汉语,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同时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良好途径和具有战略意义的文化工程。

 

第四,在海外华侨社会中,侨团、侨教和侨报历来被视为维系华侨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三宝”。【4】华侨教育是传播中华民族意识的主要阵地,在“三宝”中尤以侨教的作用和影响最大。美国学者杰拉尔德·A.麦克贝思(Gerald A. McBeath)就说过:没有华文教育,就没有华侨社会,这种说法并不为过。”【5

 

古老灿烂的中华文化蕴藏于海外华侨的灵魂深处,是华侨社会凝聚力的基石,而华文教育则是海外华侨文化得以存续的重要纽带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华文教育承载了海外华侨的无限寄托,并在悠久文化的簇拥下相互守望和共同发展。从历史发展来看,华文教育是海外华侨社会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贯穿于华侨社会的整个发展历程。华文教育的生存和发展不仅体现华侨社会的政治地位、经济实力与结构规模,还与所在国和中国的关系、国际形势等领域交错,成为深入反映华侨社会处境的一面镜子。同时,华文教育具有多层面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依然可以作为菲华社会一个世纪的嬗变的中心内容。因此,对海外华文教育的考察与研究,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提供了良好的视角,也为研究国际视野下的国家关系和海外“华人问题”找到合适的突破口。

 

二、研究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中华文化的长期发展中,儒家的严谨伦理思想、道家的神秘自然论、佛家的平静出世论,都独具中华文化特色,构成了中华民族系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海外华侨华人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绝大部分居住在东南亚国家,而菲律宾的华侨华人社会具有明显的特征。他们以各种社团组织来构筑其内部基本结构,以中华文化和传统伦理观念来维系华人族群的发展,以“重视其子弟的教育”来表达其热爱祖籍国之忱。【6】可见,研究菲律宾华文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海外华文教育的现实意义

 

早期移居菲律宾的华侨主要是基于经济目的,怀揣致富梦想,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他们不管遭遇何种艰难险阻,仍始终以中华文化为民族灵魂,在异国他乡筚路蓝缕,世代繁衍生息。华文教育充当了一种良好的媒介,有效延续了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维系了“海外孤儿”的民族属性和感情,成为海外华侨与祖国保持密切联系的纽带及其产生“向心力”的重要因素。

 

“二战”之后,亚非拉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先后摆脱了殖民统治,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世代生于斯长于斯的华侨社会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国籍的改变,这是海外华侨社会不得不作出的重大选择,以适应在当地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此,海外华侨社会从移民社会转变为定居社会,华侨积极地融入当地社会,他们的国家认同也在发生着转变。海外华侨不易被同化的特点被彻底改变,华人经济和文化也成为当地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不同思想、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背景乃至不同语言之间的矛盾、冲突和交流,最终达到融合的过程。【7】但广大华人怀着对祖籍国文化的依恋,在传统道德的感召下,为维护华人文化和华文教育权利不懈奋争,百折不挠地捍卫本民族文化。同时,努力促进中华文化与当地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逐渐形成菲华社会的新型族群文化。

 

冷战结束后,随着东西方关系的日益缓和,一些孤立和反对中国的西方国家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积极改善与华关系。在新形势下,中国政府制定了和平与发展的外交政策,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此举得到许多国家的广泛认同,使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也使汉语言彰显出前所未有的实用和传播价值。海外华文教育如沐春风,出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国政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建立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选派汉语教师志愿者、培养汉语本土化教师、举办“汉语桥”等,有力促进了世界多元文化架构下的汉语教学的发展,加强了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共同建设和谐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推广本国语言相比,中国传播汉语的时间较短,尤其是在实施文化战略方面经验相对不足,还没有具备娴熟运用语言文化资源的能力,在方法和策略的研究上仍有待深入。因此,透过国际关系和国家语言推广政策,探索语言传播发展规律,研究不同国家的教育政策,科学规划汉语的国际传播,是当前刻不容缓和不应懈怠的社会课题。

 

中菲两国都是亚太地区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推动两国关系有利于地区的和平、繁荣与稳定。自2001年阿罗约就任菲律宾总统以来,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双方本着搁置争议、面向未来、互利合作和共谋发展的愿望,开启了中菲两国友好关系史的新时代。2005年,双方共同确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菲两国关系进入黄金时期。菲律宾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近邻,和则两相其利,分则同受其害。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华侨华人历史也是中国国际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南亚,华侨的地位与处境是随着各国之政治变迁而转变的。【8】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兴衰、发展,可以折射出所在国对华关系的演变,是国家关系中的“试金石”。本书以菲律宾的华文教育演变历程为切入点,对进一步研究菲律宾国家和菲华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海外华文教育的学术意义

 

20世纪90年代,海外华人问题成为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甚至可以称作是“显学”。此项研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华侨问题、华人族际关系、华侨史、华人社团、华人参政、华侨华人对当地经济的贡献以及华校的华文教育等领域。其中,学者对海外华文教育领域的研究,总体来说主要针对教育发展史这一层面。因此,选择多角度透视菲律宾华文教育,对了解“二战”后菲律宾华侨社会的变迁十分有意义。

 

本书以菲律宾华文教育(1945—1976)的发展为主线,主要是因为“二战”后菲律宾政府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的演变,导致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跌宕起伏、百转千回,深刻反映了华侨社会的变迁。这一阶段菲律宾的华文教育极具代表性,对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文教育研究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通过研究菲律宾华文教育,探索语言文化传播的外在环境条件,摸索出海外华文教育自身客观发展规律,也是本书的学术价值所在。

 

三、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述评

 

近年来,研究海外华侨华人及其社会的成果卷帙浩繁。其中,有关华侨华人史、华侨华人政策、华人参政问题、民族同化与融合及排华问题、战后华人社会的变迁等内容的研究较多,对海外华文教育的专题研究成果却少。已经出版的著作有《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和《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简史》。而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研究,主要还是介绍性文章居多,内容都是对华文教育的历史、现状以及华文教育的改革等进行阐述,而未见以“二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的演变为背景的研究和论著。

 

()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海外华文教育研究的总体概况

 

国内研究海外华文教育的学者不多,其中林蒲田教授对华文教育的目的及意义的阐述较为明确,对华侨教育、华文教育也有较为清晰的划分,指出了海外华侨学校所面临的问题,概述了海峡两岸的华文教育政策,辨析了菲化后的菲律宾华文教育的性质,是一部海外华文教育的力作。【9】周聿峨教授的《东南亚华文教育》对东南亚华文教育进行了广泛论述,其中对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的华文教育发展历史有较完整的论述,并提出海外华文教育必须重新定位的观点,是当前此项研究中最有成就和影响的著作之一,为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0】黄昆章教授的《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从印度尼西亚华侨华人历史、近代新式华侨教育的诞生与发展、印度尼西亚华裔兴办华文教育情况等几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对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诸多有益的参考意见,是目前透视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难得的成果。【11】郑良树教授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简史》一书,把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分为开辟时代和巩固时代、攻坚时代、发展时代,着重对每个阶段的华文教育的特点进行论述,为研究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12

 

2.关于菲律宾华文教育的研究状况

 

●台湾专家学者的研究

 

“二战”后,由于菲律宾与台湾是美国主导下的“盟友”的历史缘故,台湾专家学者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早,成果也颇为丰富。其中,萧曦清先生的《中菲外交关系史》全面论述了1946—1975年间中菲外交关系的演变历程。该著作中菲律宾华侨学校菲化问题的折冲”,对菲华校的开创与发展、华侨学校的监督、菲华侨学校的开办概况、华侨学校开办目标及对菲国的贡献、华侨学校的菲化以及“民国政府”对华校菲化问题的立场与交涉等都有精辟的论述,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多方面有价值的参考。13与本书研究有关的论文主要有台湾学者陆建胜先生的硕士学位论文《菲律宾华校的华文教育》。陆先生主要以华校“菲化运动”和菲化后华校的教育变革为主线,论述华文学校发展变化的历程,并对菲化前菲律宾的华侨教育进行了回顾,包括对教育菲化政策的解析,对菲化后华文学校的转变中体制与教育目标、双重学制的缘由与影响、华文课程的调整、华文教育的改革、师资等问题都予以详尽论述,认为菲化政策是造成菲律宾华文教育所面临的诸多困难的根本原因,指出自教育菲化政策实施以来,华文教育日渐式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必要因地制宜地对华校教育的内容进行调整,同时建议:目前菲律宾华文教育必须向菲政府争取,将华文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并由政府制定华文教育大纲,系统规划华文师资的培养,让华文教育的发展能够步入正轨。”【14

 

此外,夏诚华先生所著的《民国以来的侨务与侨教研究》对民国以来(特别是台湾当局)国民党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政策演变以及台湾侨生教育等问题进行论述,总结出华文教育衰弱的原因是:国籍和国家认同的改变,使得年青一代华人在心态上倾向菲化,产生对华文学习的排斥;社会上缺乏使用华文的环境,对大部分华人而言,在生活中使用英语、菲语、闽南语就绰绰有余了;华文学校的教员待遇偏低,因此缺乏合格华文教员。相关论文还有夏诚华先生的《战后菲律宾政府菲化政策对华文教育之影响》【15】和卢增绪先生的《菲律宾华文学校之困境及其突破》【16】等,它们都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大陆专家学者的研究

 

中菲建交之前,中国大陆学术界对菲律宾的研究非常薄弱,公开出版的菲律宾专著唯有尤波辉的《菲律宾》,这是介绍菲律宾的书籍。【17】受政治因素的干扰,

 

那时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翻译、归纳外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方面。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大陆掀起研究菲律宾的热潮,其领域涉及菲律宾的政治、经济、社会、宗教、外交关系、华侨华人问题(包括华文教育)等,涌现出一批学术价值较高的专著。主要有金应熙主编的《菲律宾史》【18】、胡才主编的《当代菲律宾》【19】等。其中,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研究也不断深入。【20】如周聿峨著的《东南亚华文教育》中的第四部分,概述性论述了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历程。以上著作中有关华文教育内容均偏重于史料编撰。

 

大陆相关研究的代表性论文有范启华的硕士学位论文《教育菲化案及其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影响》。该文分为教育菲化前菲律宾华文教育概况、教育菲化案略述、教育菲化案对华文教育的影响、对教育菲化案的反思四部分。在该文中,作者提出菲律宾教育菲化案作为“菲化运动”中文化层面的菲化案,是菲律宾国家独立后立法手段实施最迟的菲化案,却是执行最为彻底的菲化案。从政治上看,菲律宾教育菲化案是实行同化政策的产物,但是从菲律宾华人融合的角度来看,教育菲化案加速了华人融入菲律宾主流社会的进程。华文教育的新生以促进菲华融合为前提,兼顾实用价值以面对机遇和挑战。【21

 

此外,有关菲律宾华文教育的论文主要还有以下几方面视角:一是关于华文教育的发展特征的文章;【22】二是关于华人文化认同的文章;【23】三是关于华人社会地位的改善的文章。【24】总之,有关菲律宾华文教育的论文主要集中在1996—2011年,而且数量较少,内容也较为单一,以教育现状考察、教学改革和华人社会地位变迁为主,有很多论文的内容比较相近。

 

()国外研究现状

 

1.国外学者关于海外华文教育研究的总体概况

 

国外研究海外华文教育的成果屈指可数。相关的专著有澳大利亚学者颜清煌的《东南亚华人之研究》,其中收录的论文《东南亚华族文化:延续与变化》涉及东南亚华族文化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作者指出,适应、调整和外来刺激的力量,推动了华族文化走向变革之途。在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影响下,东南亚华族文化变得现代化,充满生机和活力。【25】此外,还有澳大利亚学者王赓武的《东南亚华人认同问题的研究》【26】、舒伯特·廖的《华人在菲律宾文化与经济中的参与情况》【27】等。

 

2.国外学者关于菲律宾华文教育的研究状况

 

●菲律宾华侨华人专家学者的研究

 

陈烈甫先生是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的著名专家之一,历任菲律宾哥打巴托中华中学校长、中正学院教授、宿务东方中学校长兼东方学院院长等职,对菲律宾华文教育有较深入的研究。陈烈甫先生不仅是资深的华文教育著名学者,也是菲律宾研究成果最多的专家,其著作主要有《菲律宾华侨教育》、《菲律宾的民族文化与华侨同化问题》、《菲律宾的历史与中菲关系的过去与现在》、《东南亚洲的华侨华人与华裔》、《华侨学与华人学总论》、《菲律宾与中菲关系》、《菲律宾对外关系》、《菲律宾的资源经济与菲化政策》、《马可仕治下的菲律宾》等【28】,这些著作对本书的研究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陈烈甫先生的《菲律宾华侨教育》对菲律宾华侨教育的目的、华侨教育的发展、华侨学校的创立与督察、华侨学校的分布、华侨学校的经费与设备、华侨学校的课程及其问题、华侨学校的师资、华侨学校青年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该书主要是从教育学理论的视角来研究菲律宾的华侨教育(截至1958),为本书提供了多视角的重要参考。

 

有关的专著还有鲍事天先生的《养浩集》【29】,鲍事天先生是菲律宾中正学院的首任院长,曾作为华侨学校的代言人参与了对菲化案的抗争。作为“菲化运动”的亲历者,鲍事天先生撰写了多篇回忆文章,详细记载了当时菲化案的发生、发展以及华文教育的变迁,对本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刘芝田先生曾是菲律宾爱国中学的校长,关于菲律宾的研究成果颇丰,代表作如《中菲关系史》【30】。陈台民先生曾任马尼拉《世界日报》主编,其《菲律宾华侨史话》也涉及了华文教育方面的内容。这两部著作均有对华侨教育的概述性内容。杨建成先生的《菲律宾的华侨》【31】是南洋研究史料丛刊,他在书中利用大量历史文献,对菲律宾华侨人口、华侨特性、华侨经济、华侨社会等方面进行深入论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外,与本书研究内容有关的专著还有陈守国先生的《1898—1935年的菲律宾华人:关于他们的民族觉醒的研究》(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1898 -1935A Study of Their National Awakening)、《华菲混血儿与菲律宾民族的形成》(The Chinese Mestizo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Filipino Nationality)、《菲律宾五百年的反华歧视》(Five Hundred Years of Anti-Chinese Prejudices)。【32】施振民先生的《菲律宾华人文化的持续———宗亲与同乡组织在海外的演变》、《菲律宾的华人社团与种族认同》等。施振民是菲华融合的倡导者之一,1970年与吴仲晓等人创立合一协进会。吴文焕先生参与编著的《菲律宾华人问题文集》【33】、《融合———菲律宾华人》【34】,还译著有《菲律宾生活中的华人:1850—1898》。1987年,吴文焕与洪玉华等人创建了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洪玉华女士是菲律宾华人社会活动家、华人问题专家,为菲华融合作出突出贡献。她的著作有《十字街头:菲华社会文集》、《作为菲律宾的华人》等。【35

 

有关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的论文主要有:菲律宾中正学院的前院长、董事长邵建寅先生的《菲律宾华文学校之过去、现在及未来》(1994),菲律宾中正学院的前院长施约安娜女士的《菲律宾华文教育现状》,华侨中学前院长颜长城先生的《菲律宾华文教育的演变》等。这些论文的作者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都有亲身体验,这对本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其他国家专家学者的研究

 

与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有关的其他国家专著有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家魏安国博士的《菲律宾生活中的华人:1850—1898》。该书对西班牙统治后期菲律宾华侨社会的发展作了深刻精辟的分析,特别是通过史料进行了社会学的研究,客观地描述了该时期菲律宾华人社会演变的情景,是全面反映菲华社会实况的经典之作。此外还有美国亚裔历史学者詹森(Khin Myint Jensen)博士的《美统时期的菲律宾华人:1898—1946》。该书采用了大量美国历史档案和文献,对美国殖民统治时期菲律宾华侨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书中对美国占领菲律宾初期的华人问题的处理、菲律宾委员会结束时的华人移民问题、华人在菲律宾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各种影响华人社会的文化因素等都进行了翔实的论述,是极为难得的参考资料。【36】新加坡华人问题华裔学者张素玉女士的《华人在菲律宾》、《菲律宾华人中间的政治领导:菲律宾华商联合总会(1954—1994)(博士学位论文,1995)、《菲律宾华人大企业:政治领导与变化》等都有这方面的相关论述。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研究方法

 

本书以“二战”后的菲律宾华文教育(1945—1976)为主线和研究对象,并将其置身于世界政治、中菲关系、菲华融合的大环境下,突破以华文教育各发展时期为研究线索的惯例,选取菲律宾华文教育最有特点的“二战”后至中菲建交华文教育的发展与变迁为研究时段,以影响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华侨华人政策、中国两岸因素、华社的内部因素等为研究内容,梳理华文教育发展脉络,尤其注重以晚清、“中华民国”以及新中国的海外华文教育政策为纵向线索,特别是台湾当局和中国大陆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政策和影响。同时横向对比西班牙、美国殖民政府以及“二战”后菲律宾政府的文化战略和华文教育政策,利用历史学、国际关系学、民族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采取社会研究与本体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推理与解析。本书涉及相互交叉的多门学科,采取了历史文献法、演绎法、实证法和访谈等研究方法。主要运用的资料有:

 

(1)华侨、华文学校的校史和建校周年纪念特刊、菲律宾华文教育年鉴。

(2)菲律宾华人学者访谈录以及侨领亲身经历的回忆录。

(3)有关菲华问题的论文集、纪念文集、专著、论文等。其中,菲律宾华侨华人和台湾地区的许多学者都是在菲律宾华文教育一线工作,如陈烈甫、刘芝田、鲍事天、陈台民、施振民、洪玉华、吴文焕等,他们的论著很有参考价值。

(4)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的出版物以及《世界日报》、《公理报》、《新闽日报》、《华侨商报》、《大中华日报》、《菲华时报》、《联合日报》、《今日中国》等和中国大陆的《侨讯》、《华侨华人报刊资料选编》等相关资料。

(5)菲律宾华侨史、中菲外交、侨务、文化教育等一般史料。

 

()创新点

 

本书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

 

(1)有关海外华文教育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菲律宾和大陆学者的有关研究成果也不多。台湾学者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其中陆建胜先生的成果较为系统,其他多是以概述为主的论文。【37

(2)海外华文教育领域的资料稀少,特别是所谓的官方解密档案,其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笔者多次利用赴菲律宾华裔博物馆和华文教育界调研的机会,收集宝贵的资料,还通过与华文教育界前辈和侨领访谈,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访谈记录,这些资料为本书研究增添了许多有价值的内容。

(3)本书把历史学、教育学和国际关系学理论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并使三者紧密、有机结合,以寻找菲律宾华文教育发展进步和式微的根源。

(4)通过研究,提出在菲华民族融合的视野下,华文教育传承和发展的新观点。

(5)本书涉及许多台湾当局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扶植,客观地评析了台湾当局在菲律宾华文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

 

五、有关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华侨教育、华文教育

 

辨析以上概念还得从华侨和华人的界定说起。清代张玉书编著的《佩文韵府》曰:侨,寄也,客也。《康熙字典》说:旅寓曰侨居。”华侨(Overseas Chinese)通常指在国外居住而没有获得所在国国籍的中国公民,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保有中国文化的特质。华侨既表示对中华民族的国家民族归属感,又表明在海外侨居(Overseas Diaspora)的状态。【38】如二战前移居东南亚的许多中国人,他们虽然在当地生活长久甚至直到暮年,但是都没有加入所在国的国籍,只能是海外华侨。

 

华侨教育是指华侨为让子女学习中华文化和科学知识而在侨居地创办的教育(中国政府和海外华侨为华侨子女归国接受学习、在原籍故乡所投资开办的教育,也属于华侨教育范围)。华侨教育从属性的意义上讲是中国教育的一部分,是中国教育在国外的延伸。【39】在内容上,华侨教育以华文为教学媒介语言,以学习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和科学知识为主、侨居地语言文化为辅。【40】华侨教育灌输中华民族意识,按照中国的道德标准塑造学生,并受中国政府管理。因此,其教育宗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办学方针也仿照中国的教育体制。【41

 

华文教育是指海外华侨华人在所在国利用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对子女施行的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教育,其对象主体是华侨华人子女。【42】华文教育是居住国华侨华人的民族文化教育,执行当地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是所在国教育的组成部分。华文教育的宗旨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教授中国语文和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它与华侨教育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教育宗旨不同:华侨教育强调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具有中华文化素质的人才; 而华文教育在海外主要是以薪传和发扬中华文化为目标,向华侨华人学生传授汉语和传统中华文化,不施行政治意识等其他方面的培养教育。

 

()华文教学、对外汉语教学

 

华文教学是国外政府或华人社会开展的针对学习华文(汉语)的教学,其实施的手段、方法属于教育学、语言学原理范畴。华文教学实施教育对象范围较广,包括华裔子女与外国人子女。

 

对外汉语教学是中国政府为满足海外华人和其他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要求而开办的不同于国内语文教育的汉语教学。从教学内容看,主要也是语言学范畴的汉语言教学; 从教学范围看,包含所有喜爱汉语的外籍人; 从教学目的看,主要传播汉语言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文化取向、文化认同

 

文化取向是指个人或族群对文化体系的态度,以及人们在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本书的文化取向侧重情感方面。

 

认同原本是心理学术语,是指一种心理操作过程,表明一个人有意或者无意地将其他人或群体特征归属于自己。【43】在社会学上,认同是指人们在交往或认知过程中对生活方式、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的归属感。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共同享有文化模式,包括语言、文字、习俗和价值观等,彼此在文化上具有共同的感情、心理和意识。文化认同通常在族群中存在。

 

()土生华人、新生代华人

 

狭义地说,土生华人是以东南亚当地视角来界定的,指在所在国出生并保持一定中华文化传统和爱国情怀的华侨华人。也有学者把在国外华人社会或者唐人街出生的第一代华侨归入土生华人。新生代华人是指在国外出生的近两代至三代华人,又称新生代华裔。他们在思想感情上完全认同当地社会文化,并表现出明显的本土文化特征; 在政治身份上是所在国公民,因而表现为对居住国的国家认同。

 

()“ 菲化运动、菲化政策

 

“菲化运动”是指菲律宾既得利益集团、政界和舆论界,通过公众媒体大肆渲染,并经过国会立法或有关当局的行政法令,规定菲律宾境内的企业、事业及某些职业,只有菲律宾国籍的人才享有经营或就业的权利,禁止外侨涉足的一种极端民族主义运动。“菲化运动”名义上是通过法律限制外侨,实际上主要是针对华侨的。这是因为华侨占所有外侨人数的 90%,而且美侨作为特殊的外侨并不受此项法律的约束。在东南亚国家中,菲律宾是对华侨限制最严厉的国家。【44

 

菲化政策是狭隘民族主义和偏激经济主义的产物。西方殖民者在菲律宾近三个半世纪的统治中,一贯推行将华侨与土著居民隔离的政策来分而治之,挑拨事端,以转移土著居民对殖民统治的不满,使华侨成为殖民者造成菲律宾贫穷落后的替罪羔羊。殖民者歧视华侨华人的政策,对土著居民起负面作用,且土著居民时常被别有用心的政客、利益集团煽动,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土著居民针对华侨的强烈的极端民族主义的情绪和行动,从而被一些为达到某种目的的人利用。【45

 

1 Teresita Ang See“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Continuity and Change”in Teresita Ang See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ProblemsPerspectivesVol.2ManilaKaisa Para Sa KaunlaranInc.1997p.114.

2 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页。

3刘菲:《汉语热在全球持续升温:已建立350多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1215日,第4版。

4[菲]陈烈甫:《侨团的地位任务及其应有的努力》,《菲华年鉴》(1964-1965),马尼拉:菲华商联总会,1965年,第O-100页。

5 Gerald A. Mc BeathPolitical Integration of the Philippine ChineseResearch Monograph No.8Center for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1973p.79.

6郁汉良:《华侨教育发展史》,台北:国立编译馆,2001年,第5页。

7任娜:《菲律宾社会生活中的华人(1935-1965)---从族际关系的角度所作的探索》,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页。

8新加坡南洋报社编:《南洋年鉴》,新加坡:南洋报社,1951年,第23页。

9林蒲田的著作有:《华侨教育与华文教育概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华侨教育与华文教育的史和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 周聿峨:《东南亚华文教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11 黄昆章:《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12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简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13 萧曦清:《中菲外交关系史》,台北:正中书局,1995年。

14 陆建胜:《菲律宾华校的华文教育》,(台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15 夏诚华:《民国以来的侨务与侨教研究(1912-2004)》,新竹:玄奘大学海外华人研究中心,2005年;《战后菲律宾政府菲化政策对华文教育之影响》,《东南亚华人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屏东:国立屏东师范学院,1995年。

16 卢增绪:《菲律宾华文学校之困境及其突破》,《东南亚华人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屏东:国立屏东师范学院,1995年。

17 尤波辉:《菲律宾》,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

18 金应熙主编:《菲律宾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

19 胡才:《当代菲律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20 [新加坡]黄朝翰主编:《中国的东南亚研究:成就与挑战》,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第144页。著名华人问题研究专家、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暨东南亚研究中心沈红芳教授在《中国关于菲律宾及中菲关系之研究》中阐述:“21世纪中国关于菲律宾的研究重点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菲律宾政治的研究;第二,菲律宾经济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发展状况的研究;第三,菲律宾文化方面的研究重点放在菲华族群融合问题研究、菲律宾华教问题研究、菲律宾宗教以及政府组织的作用和影响;第四,菲律宾外交政策研究的重点将放在21世纪菲律宾文教的变化,菲美关系、菲日关系的发展,以及菲律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态度和政策;菲律宾在东协角色的变化,以及菲律宾政府参与‘10+1’‘10+3’‘10+3+3’东亚共同体以及亚太综合组织(APEC)的态度与政策。

21 范启华:《教育菲化案及其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影响》,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2 关于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施雪琴:《论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南洋问题研究》1996年第1期;蓝小玲:《菲律宾华文教育的现状与改革》,《海外华文教育》1996年第2期;何培基:《菲律宾华校华文教育之考察》,《福建高教研究》1997年第1期;沈红芳:《菲律宾华校的嬗变及其诱因探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年第2期;吴端阳:《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历史演变及其振兴对策初探》,《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廖赤阳等:《菲律宾华人学生文化背景与认同意识的调查》,《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王燕燕:《论菲律宾华校的华语教学》,《八桂侨刊》1998年第3期;罗庆铭:《华人企业家与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海外华文教育》1998年第2期;温广益:《菲律宾华人重振华文教育》,《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年第S期;潘露莉:《菲律宾华人的属性认同与菲律宾华人教育》,《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章石芳:《论转型时期的菲律宾华文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章石芳、卢飞斌:《菲律宾华裔中学生族群文化认同调查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朱焕之:《浅谈菲律宾华文教育的潜在危机和解决策略》,《科教文汇》2010年第32期;林羽、姜兴山:《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综述》,《东南亚纵横》2011年第12期;张念、张世涛:《菲律宾华文教育三十年困境的思考》,《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颜长城:《发展中的菲律宾华文教育》,《教育文化论坛》2012年第6期。

23 关于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廖赤阳等:《菲律宾华人学生文化背景与认同意识的调查》,《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潘露莉:《菲律宾华人的属性认同与菲律宾华人教育》,《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黄滋生:《菲律宾华人的同化和融合进程》,《东南亚研究》1998年第5期。

24 关于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黄明滢:《从侨民到公民:战后菲律宾华人社会地位的提升》,《东南学术》2003年第2期;庄国土:《菲律宾华人政治地位的变化》,《当代亚太》2004年第2期。

25 [澳]颜清湟:《东南亚华人之研究》,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

26 王赓武教授:澳籍华人,原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研究院院长、香港大学校长,东南亚华人问题著名学者。

27 Shuber t. S. C. LiaoChinese Participation in Philippine Culture and EconomyManilaUniversity of the East1964.

28 陈烈甫的主要著作有:《菲律宾华侨教育》,台北:海外出版社,1958年;《菲律宾的民族文化与华侨同化问题》,台北:正中书局,1986年;《菲律宾的历史与中菲关系的过去与现在》,台北:正中书局,1968年;《东南亚洲的华侨华人与华裔》,台北:正中书局,1983年;《华侨学与华人学总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菲律宾与中菲关系》,香港:南洋研究出版社,1955年;《菲律宾对外关系》,台北:正中书局,1974年;《菲律宾的资源经济与菲化政策》,台北:正中书局,1969年;《马可仕治下的菲律宾》,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29 [菲]鲍事天:《养浩集》,马尼拉:菲律宾中正学院诗田文教基金会,1996年。

30 刘芝田:《中菲关系史》,台北:正中书局,1956年。

31 杨建成:《菲律宾的华侨》,台北:中华学术院南洋研究所,1986年。

32 陈守国著,[菲]吴文焕译:《华菲混血儿与菲律宾民族的形成》,马尼拉: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1989年; 陈守国著,施华谨译:《菲律宾五百年的反华歧视》,马尼拉: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1989年。

33 《菲律宾华人问题文集》,马尼拉:《世界日报》华人天地”编辑部,1985年。

34 [菲]洪玉华:《融合---菲律宾华人》(第二集),马尼拉: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1997年。

35 [菲]洪玉华、蔡丽丽:《十字街头:菲华社会文集》,马尼拉: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1988年。

36  [美]詹森著,[菲]吴文焕译:《美统时期的菲律宾华人:1898-1946》,马尼拉: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世界日报社,1991年。

37 陆建胜:《菲律宾华校的华文教育》,(台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38 庄国土等:《二战以后东南亚华族社会地位的变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 页。

39 林蒲田:《华侨教育与华文教育的史和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 12 页。

40 别必亮:《承传与创新:近代华侨教育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 2 页。

41 林蒲田:《华侨教育与华文教育概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 12 页。

42 教育大辞典编撰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第四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

43 [美]阿塞·S.雷伯著,李伯黍等译:《心理学词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第387 页。

44 叶祥松、陈晴晔等:《东南亚华人经济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 176 页。

45 黄滋生:《战后菲律宾华侨政策演变剖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9年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