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诅咒的胜利:以色列占领区中的离散与冲突

被诅咒的胜利:以色列占领区中的离散与冲突 






作者:亚荣布列格曼

出版社:联经


加萨走廊硝烟再起,巴勒斯坦第三次大起义即将爆发?

巴勒斯坦于联合国首度升旗,奥斯陆协议岌岌可危!

曾亲身经历南黎巴嫩冲突及黎巴嫩战争的以色列前国防军军官

对以巴冲突与中东纷争五十年始末之完整剖析

了解中东纷争与以巴冲突的第一手完整情报

重回以色列占领区、奥斯陆协议、屯垦区等新闻进行式的历史起点

揭露以色列如何从离散的犹太民族成为强权的武装国家

如何隐身在伤痕悲情下,成为加剧中东战火、造成难民流离失所的武装国家

196765日,以色列决定对叙利亚、埃及、约旦等国开战,并惊人地在六天内占领加萨走廊、西奈半岛、戈兰高地、西岸与阿拉伯属东耶路撒冷。自其于1948年建国以来,阿拉伯人认为以色列占据了他们的家园,因此无论是南边的埃及、东部的约旦,还是北部的叙利亚,都不断地和以色列相互攻击。在「六日战争」之前,鉴于犹太民族过去经历大屠杀的历史,以色列一直被西方国家视为悲情的受害者。但这场战争改变了一切,「受害者」摇身一变成为「占领者」。以色列对占领区人民的军事镇压及对阿拉伯人的迫害,使这场胜利从被赐福的光荣时刻,逐渐成为「被诅咒的胜利」。

布列格曼曾服役于以色列国防军,并亲身参加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他凭借亲身观察与第一手情报,依循着以色列占领地政策的曲折经历铺陈叙述。布列格曼带领读者认识以色列对西岸、耶路撒冷、加萨走廊、西奈半岛、戈兰高地的占领,占领区内巴勒斯坦人的动乱与起义,以及以巴走走停停的和平协商。四十多年来蜿蜒曲折的经历,不但摆荡在两股背道而驰的驱力之间,更决定了活在占领区中数百万平民的命运。而阿拉伯以色列冲突的真正悲剧所在,即在这四十多年间,双方都犯下了些许错误,也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冲突及错误的累积造成仇恨,也造成以巴两国人民的悲剧,在「宁要土地,不要和平」的坚持下,这场中东冲突的主角该如何全身而退?

 

全球媒体一致赞誉

《经济学人》:「身为一位曾参与黎巴嫩战争的前以色列军人,布列格曼对他撰写的主题有第一手数据。做为伦敦国王学院的学者,他已累积了丰富的文件,其中不少是加密且未被公开的。这是一本详尽并经过深思熟虑而写成的著作」

《出版人周刊》:「布列格曼极为熟悉他所运用的材料,而他清晰的写作风格能吸引读者全面客观地看待阿以冲突。」

Open Letters Monthly》:「亚荣布列格曼可能是世界上最有资格写关于以色列自1967年的六日战争后,占领巴勒斯坦一事的人。布列格曼带领他的读者穿过以色列占领区内丰富的故事。作者意图避免在书中情绪激动地谩骂,而他成功地做到这一点。这本书严肃地记下疯狂又邪恶的现实。」

《周日时报(伦敦)》:「布列格曼完美地讲述了这个凄惨无望的故事,以及这是如何地悲痛。这是一份不利的判决。」

Kirkus》:「一本直白又迫切的著作,深刻地批评以色列的政治。」

《独立报》:「清楚易懂……实时……布列格曼让这本书超越许多讨论以巴冲突的著作。……这是本极易阅读的研究,也是对那些想了解更多军事胜利如何变成悲剧的人而言,一个绝佳的开始。」

马丁•克里费德(Martin van Creveld,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系教授):「这是一本讨论以色列占领区以及为何其占领必须尽快结束最好的书。只有深切热爱他的祖国的人,可以写出这样深具丰富性及洞见的著作。」

 

作者
亚荣布列格曼(Ahron Bregman

1958年生于以色列,曾服役于以色列国防军,于1978年的利塔尼行动及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中,以炮兵军官身分参战,并被晋升为上尉。退役后,他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就读国际关系及政治学。1988年在以色列《国土报》的访问中,布列格曼宣称他将拒绝在以色列占领区内担任后备军人,之后他即离开以色列并定居英国。布列格曼取得伦敦国王学院的军事研究博士,并任教于此。着有《五十年战争:以色列和阿拉伯人》(The Fifty Years: Israel and the Arabs)、《以色列的战争:1947以来的历史》(Israel’s War: A History since 1947)、《以色列的历史》(A History of Israel)及《稍纵即逝的和平:圣地如何击溃美国》(Elusive Peace: How the Holy Land Defeated America)。

译者

林书媺

台大外文系、中央法文所毕业,目前就读于康乃尔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班。译有译有泊砚(Erik Bordeleau)的〈不透明性的关照:论蔡明亮「保守」的电影姿态〉(《变/迁/留/转:视域之径》)、〈「在场」的如梦似剧:黄明川电影二三事〉(《如梦似剧:黄明川的电影与神话》)等。

 

目录

图片来源

地图

资料来源纪要

作者志

 

导论

关于占领

 

第一部   第一个十年(一九六七~一九七七)

一、西岸与耶路撒冷

二、加萨走廊

三、戈兰高地

四、西奈

 

第二部   第二个十年(一九七七~一九八七)

五、利库德年代

六、黑色十二月(一九八七)

 

第三部   战争与外交(一九八七~二○○七)

七、起义

八、波湾、马德里、奥斯陆 (一九九一~一九九五)

九、错失良机(一九九五~一九九九)

十、戈兰优先(一九九九~二○○○)

十一、戴维营II (二○○○

十二、阿克萨起义(二○○○~二○○一)

十三、夏隆与阿拉法特(二○○一~二○○四)

十四、阿犹分离计划与其奖赏(二○○四~二○○七)

 

占领进入第五个十年

 

后记

 

1 西岸与耶路撒冷

 

状如肾形的「西岸」长约一百一十公里,宽五十公里,地如其名,壤接约旦河西岸,也是古巴勒斯坦的心脏地带,一路延伸到西岸以北、以西和以南的地方。

 

西岸内部的地理风景并不均质:南部(圣经中的朱迪雅地区)气候严苛、干燥少雨,其北部(撒马里亚)却气候温和,土地丰饶。以人口和文化来看,西岸由三个不同的区域组成。南部以希伯仑(阿拉伯语Al Khalil)为中心,是穆斯林社群的发源地,密集而传统。第二个区域位于中间,以耶路撒冷(阿拉伯语Al Quds)为重心,因为这个城市的独特地位、国际名声与络绎不绝的游客,使其相对具有国际性。北方以纳布卢斯(Nablus)为首,是除了耶路撒冷以外西岸最大的城镇,当地人较富政治意识与爱国主义,知识阶层的文化底蕴深厚,还有勃兴的商人与地主阶级。

 

一五一七到一九一七年的四个世纪,这个地区是鄂图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土,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占领了此处与其余的巴勒斯坦土地。三十年后,英国撤出巴勒斯坦,那里的犹太社群人口数不及非犹太巴勒斯坦人的一半,却旋即在一次短暂的内战中击败了后者,并进一步在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宣布独立。甫建国的以色列随即与邻国开战,这些阿拉伯邻国反对以色列的存在,希望能够为战败的阿拉伯裔巴勒斯坦人重振士气。战争期间,阿卜杜拉王(King Abdullah)的约旦军队跨过约旦河,拿下了西岸和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区,那里有许多至为重要的伊斯兰圣地。之后,阿卜杜拉王在一九五○年四月的议会中通过了《统一法案》(Act of Unification),将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纳入了开国仅四年的约旦哈希姆王国(Hashemite Kin’dom of Jordan)。

 

国际间对于这我行我素的并吞行为普遍不以为然,其中包括了代表阿拉伯国家的阿拉伯国家联盟(the Arab League),因为被并入哈希姆王国国土的巴勒斯坦土地,已经在一九四七年十一月被联合国指定给阿拉伯裔巴勒斯坦人,以建立一个与犹太国家比邻的阿拉伯国家;只有英国和巴基斯坦认可这次的国土兼并。面对如此的反对声浪,阿卜杜拉王直言西岸的兼并并非无法改变或不可撤销,他会保管这块土地直到「巴勒斯坦从以色列人的手中解放」。 虽然两害相权取其轻:西岸人认为哈希姆王国较以色列政权可接受,但是整体而言,他们对这个新霸主的态度仍然暧昧模糊。他们怀疑这个国王密谋削弱巴勒斯坦人的民族认同,况且长久以来西岸人都认为自己比新领主进步、高尚,教育程度也较高,因此往往戏称这些新来者为「落后的沙漠游牧民族」(backward Bedouins of the desert)。尽管如此,西岸人并不是不知道整合约旦河西岸与东岸具有重大意义,西岸人迄今都向西寻求与世界贸易和对外联系的管道,但是以色列国的建立于此筑起一道藩篱,切断西岸的传统贸易路线,西岸人被迫必须向东找寻新的贸易机会与联系管道,也就是朝向约旦河以东。以此角度来说,虽然很少西岸人会将自己看作约旦人,但是与东岸合并、并且将其余的古巴勒斯坦地区并入约旦,确有其重大意义。许多西岸人渐渐接受了哈希姆政府,尤其因为一九六○年代的约旦经济起飞,年成长率高达百分之二十三,这样的繁荣也无可避免地注入西岸。一九五一年七月二十日阿卜杜拉王遭到暗杀,他的孙子胡笙.宾.塔拉勒(Hussein bin Talal)于一九五二年继承王位后,非常重视西岸的需求,努力将这个区域整合进他的王国。然而,这相对的和平突然在兼并十七年后的一九六七年中止了,以色列先遣部队占领了阿拉伯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