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特刊

 1992年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特刊





THE GLOBAL REUNION OF NANYANG UNIVERSITY ALUMNI

JUNE 26-28, 1992 TORONTO

(信劎耙姻 饴ゆ饴べ做 加M豺nlん 炒9 *0661 )达坦41令 実义・整诸 畑4<曜缺-H

惠存

南大全球校友联欢会

筹委会敬赠

夺号%・本舍说杖女 雑欷会松祁 /

, ヽ - 〇

THE GLOBAL REUNION OF NANYANG UNIVERSITY ALUMNI

. JUNE 26-28, 1992 TORONTO


筹委会主席刘宗正

序言

“首屈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想, 每个同学的心久久都不能平静下来〇纯洁的友情和对母校的怀念之 情,像-股股暖流,源源不绝将我们从世界各地汇聚在一起,尽兴 倾注,自由畅谈。我们带着眷恋的情怀,回忆了在南大求学的时期 ,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以及同学们求知的欲望。

正是这种奋发的热情和力量,使南大同学能够立足于世界各地 ,并以他们的专长,在各个领域中,无论过去或现在都为了民族、 社会、人类默默地奉献!

此次联欢,使我们重温了昔日的眞挚友情。眞诚的友谊是不受 空间和时间限制的〇但我们不可仅停驻在回忆过去,也叙述了现在 的生活和事业,对展望未来更充满了信心。

•首届全球校友联欢会之所以能成功举行,圆满闭幕,不仅是靠 筹委会全体同仁的分工合作,更蒙全球各地校友会的同心协助,及 师长、校友们在财力、时间、精力等方面所付出的诸多贡献、特此 敬谢。

北美地广人稀,人力不集中。在联欢会期间,接待和照应不周 之处.在所难免,也还得请各位师长及校友海涵。

为了让日后能记得今日的欢聚,为了让世人了解南大校友们如 何开创事业,和对未来的展望,所以我们要出版这本特刊,希望校 友们能尽情发挥自己个人对参加这次联欢会的感受,写出来在本刊 中〇

严元章老师在本刊上发表的有关南大复校的专论,及韩素音老 师在会上热情地提出了重办南大的问题,値得我们深思;有关复办 南大的问题,需要从各个角度去探索:首先要考虑如何发扬中华民 族的传统文化,再方面要考虑如何突破经济、政治的困境;另外, 怎样办一间有国际水平的大学也是要详加考虑。仔细思考,各抒己 见;或能否成立一个专门硏究小组•收集各方面宝贵的意见,来推 动这项计划都可以提出来。

总之,在这本特刊中,任何看法和意见只能代表个人或某个团 体(小组),绝不代表"南大全球校友联欢会”的整的意见。

这本特刊能顺利面世,还得多谢校友们的鼎カ支持,热心赞助 〇除多伦多编委会为本特刊的出版尽心尽力外,更要感谢吉隆坡编 委会的忘我无私的合作精神,劳神竭カ完成了这项繁重的编印工作 。此特刊也将成为这次全球校友联欢会赠送给各位校友最珍贵的纪 念品。

是那怀念母校不洽的深情

引起了呼唤云南园的共鸣

是那星马"南大之夜’’同窗的云集

北美的校友遥居一方依依望去....

三三

届南大全球校友联欢会的

筹备经过 •筹委会秘书:黄玉莺

1990年当刘宗正接捧为1992年 度的北美校友联欢会的召集人 时,他与北美校友再也按捺不 住内心难以言喻的激动,对南 大懐念之情像冲破堤岸的江水 ,汹涌澎湃;当即下了决心, 一定要在加拿大举办"南大全 球校友联欢会"!

周游列国广征“民意’’

1991年春天,正是这股力量的 推动,这股情怀的车使,宗正 趁在东南亚之便访问了师长及 校友,针对在加拿大举行全球 校友联欢会一事,广征“民意 ”。这项计刻,得到各地校友 的广泛支持,尤以星马两地的 校友反应更是热烈。在新加坡 的前南大秘书潘受老先生,新 加坡毕业生协会会长张炼鑫、 谢万森及校友庄日昆、周苏丝 、黄祥勇、冯溢华、许世俊、 王如明、陈蒙志、蔡楚君、李 金源、林锦雄、黄选晨、姚恒 强、区如柏、刘汉新等;在吉 隆坡的马来亚校友会会长傅孙 中,及校友林源德、陈文经、 刘贤镇、陈培和、张灿泉、颜 清文、林忠强、刘庆祺、陈鼎 贤、林志胜、王锦发、欧阳励 强、冯瑞刻等;在霹雳林水良

校友带领下深夜在槟城会面的 槟城校友会会长许有利、及校 友邵俊涛、蔡亚汉、陈丙光、 邱琼润、董玉炽等;在东马的 砂劳越校友会会长魏顺莲等, 诗巫校友会会长张泰卿等;在 香港的前南大文学院院长严元 章博士,及在港澳的校友林顺 忠,郑良生,翁海寿、丘股庆 、郑赤琰等;在台湾的蔡崇语 、许碧珍;在文莱的刘秀天〇 在英国的黄济复;在澳洲的颜 清煌、黄有光;在日本的王罗 伦等;及由李光华和黄吉生联 系在瑞士的前南大讲师、享誉 国际的女作家韩素音医生也都 先后表示赞同〇

第十届(1992年度)的"南大 之夜’’,本已定在砂劳越举行 〇 1991年6月宗正征得傅孙中 及砂劳越校友会会长魏顺莲的 同意,把这举办权“割爱"给 北美校友,全球联欢事宜,便 得正式着手进行;与此同时, 吉隆坡的林源德校友,一口答 应曾助经费ー万元马币,开了 极响亮的第一炮!为全球联欢 会的举行奠定了第一块坚固的 基石!

▲黄玉惊

寻委会会议.进行 中

在多伦多,展开工作

宗正回多伦多后,建议加拿大 校友会,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 省校友会及各区校友代表分别 向世界各地校友展开联系及宣 传的工作〇加拿大校友会在这 方面尤其尽了很大的カ〇

11月23日,宗正召集多伦多及 附近地区的校友,在他家里召 开第一次会议,并即席正式成 立了 1992年南大全球校友联歓 会的筹备委员会,也正式发邀 请信给马来亚校友会,新加坡 毕业生协会、槟城校友会、新 山校友会、霹雳校友会、马六 甲校友会、砂劳越校友会、诗 巫校友会,森美兰校友联络小 组等等及各区校友代表(没有 校友会组织的地区)来与会, 同时更邀请各校友会的会长及 各区校友代表们为筹委会的联 络人,协助联欢会的筹备工作

联欢会举办的地点订在多伦多

•主要原因是多伦多的校友人 数较北美其他地区的校友多, 办起事来较方便,因此筹委会 大部份的成员也均为多伦多的 校友〇

12月1日,宗正在渥太华刘国 龙、林幼燕夫妇经营的YAWS

(燕)餐馆与加拿大校友会会 长黄直生、该会执委陈国垣、 杨安福、庄正正及校友刘国龙 相聚,磋商有关举行全球联欢 会事宜,同时也饱肤了一顿富 有家郷风味的马来西亚餐呢!

此后,每隔4个星期左右就轮 流在一位筹委的家里开会,每 次都受到筹委的配偶们的热心 支持,这些配偶们后来也自然 成为筹委会的委员了 〇

一心一意,宴变嘉书

联欢会日期是订在1992年6月 26日ー 28 0 〇新加坡举业生 协会曾来函要求提前一星期, 理由是联欢会太接近新加坡学 校的开学日期,影响许多执教

的校友不能与会;但居住在其 他国家的校友对于此日期并无 异议;且因北美中、小学校皆 在6月底正式放假,所以提前 举办也不恰当,只好保留原订 日期,也因如此,部份来自新 加坡的校友必须在27日清晨赶 机回新,以致不能参加当天的 联欢会开幕典礼,深以为憾!

为此,筹委会决定于26日增设 晚宴(原订’’自由活动’'), ー来不辜负那些提早赶回去的 校友万里迢迢特来赴会的一片 心;二来亦可与其他已近临盛 会的师友早见多聚〇

筹委会也认为各地的校友,满 腔热情,万里来会,得以成行 ,已非易事,所以只要能与会 的,一律收20元报名费;北美 校友都是东道主,因联欢节目 紧凑,难以个别安排时间招待 嘉宾;于是决定在联欢期间, 欢宴远道来的师友,如此不仅 可省时多聚,亦可聊羞地主之 谊:因此北美校友及配偶,每 人收费80元、家眷及亲友每人 50元,但三天联欢会的晩宴、 午餐、出版特刊、纪念品、野 餐、租借会场及"南大之夜" 的节目开支等等预算费用,郄 远超出我们可收到的估计报名 费,这可说是「入不敷出」的 预算案,放是当务之急的筹款 工作,也接着展开了 〇

筹款顺利、ー气呵成

自从吉隆坡林源德校友响起第 ー声贯耳春雷后,1992年2月 9日筹委会也以身作则,在召 开第四次会议时便慷慨解囊, 大家即席认捐了一万余元,加 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校友会 会长杨兴琳等马上响应;当晚 加拿大校友会全体执委及渥太 华的校友们也特别在叶天颂( 加拿大校友会创办人之一)家

里集合响应,之后,捐款之举 ,如火如荼地展开到美国、加 拿大各区、及东马、西马、汶 莱、新加坡、港澳等地〇以沈 观铭为首的马来西亚、新山校 友会热心寄来捐款,个别赞助 的校友更是此起彼落,响应热 烈;连远居瑞士的韩素音老师 及定居在加拿大,阿伯塔(alberta) 的前理学院院长钟盛标 老教授也鼎力瞽助,给予筹委 会很大的鼓午,非常感动!

筹款工作,进行顺利,是得カ 于陈文经、许世俊、林顺忠、 林升涛、林忠强、谢华谦等校 友在各区推动,于短短的数周 内集腋成裘,达到我们的筹款 目标。

鼎カ支持,热烈响应

马来西亚的校友会,新加坡毕 业生协会、加拿大校友会及个 别从事新闻业的校友等先后在 中、英文报章上为举办全球校 友联欢会发新闻稿,做了很成 功的宣传工作。在这阶段里, 筹委会也特别邀请从马来亚大 学来多伦多大学作离休研究的 林忠强、李婷婷夫妇料忙,他 们成为星马与多伦多之间联系 的主要桥探之一 〇此外联欢会 的报名工作也有劳各地校友会 负责,为筹委会减轻了不少的 工作负担〇

虽然在筹委会寄发给各地校友 会及校友的函件上强调为了方 便我们预订联欢会场、旅馆、 酒楼等等筹备工作,祈望校友 们尽速在3月中旬以前报名, 但三月份时,报名人数寥寥无 几,四月中旬以后,开始有如 雨后春笋,热闹起来了,有一 百多人报名;五月中旬,已增 至二百五十人左右,六月间报 名人数火速上升,总数达三百

余人,直到开幕前タ,人数有 增无减,致使后来举行"南大 之夜’’时整个礼堂已是座无虚 席(会场可容纳四百余人), 最后欲临时报名的家眷及亲友 ,都不得其门而入〇

新加坡、吉隆坡和新山的校友 会皆各别组团来加、马来西亚 的星洲日报更特派该报的编辑 主任颜翘步前来;南洋商报的 特约记者黄吉生、新加坡联合 早报的助理编辑区如柏及专题 记者杨萱、许瑞霞等都来与会 ,作实地报导,新加坡蔡楚君 ,李金源等校友更发动八百多 位不能来参与盛会的校友签名 ,赠联向大会祝贺;王如明校 友印赠当年陈六使先生及絶督 顾德爵士在南大落成典礼上的 致词小册子给与会者;白荣谦 、陈明菊校友赠贺大会的特为 纪念南大而命名的胡姬花新品 种挂墙相片三帧;个别校友寄 来贺词,还有接到马来西亚董 教总、南方学院、森美闻校友 联络小组、新加坡国立大学校 友事务与发展署、南洋商报等 等的贺电,贺信等,可见各地 校友及各界人士对这首届全球 校友联欢会的重视与支持〇严 元章博士及潘受先生为联欢会 题词,韩素音老师在联欢会上 作专题演讲等“如此热烈反应 ,越发振奋人心!当时筹委会 的士气很高,大家异口同声说 要把联欢会办得更好,オ不辜 负师友们的一片隆情盛意〇

联欢节目,包罗万象

联欢会除设宴欢迎从各国来的 老师及校友外,也特备纪念品 ,举行座谈会,出版特刊,提 供“南大之夜"的余兴节目, 在中央岛上野餐、组织观游世 界七奇之一的尼亚加拉瀑布等 活动。

筹委会选棒销匙圏为纪念品, 軽便实用,由雷亚胜设计,以 南大校徽为主,北美洲地图为 背景,加上联欢会的地点与日 期;这个设计,是代表南大全 球校友在北美联欢的意思〇 座谈会定的主题为:「回顾过 去,展望未来」,由陈国相负 责,并邀请蔡崇语、朱金表、 王亚平、郑赤琰、区如柏、林 春梅等为引论者〇

特刊由唐文义当主编〇特刊的 封面是请潘受先生题字,徐靖 沂校友美术设计,特刊原订在 联欢会前出版,以便开幕时分 发给各与会的校友,省却一笔 邮费,但至四月中旬,所接到 的稿件内容多偏向"感懐"的 一面,陈丙丁建议应该鼓励校 友写南大文章时跳出「相思树 j与「南大湖」的圏子,开创 较广的写作内容,又根据各地 校友反映,希望届将这次的联 欢盛况刊登在内,不但增添内 容色彩,且更具有纪念意义, 所以决定改在联欢会后出版。

詹文义、林葵红及叶美幼等编 委在开幕前暂且松了一口气。 此外,由于加拿大出版刊物, 经费昂贵;星马印刷,价廉质 美;南大校友,在星马者居多

•联欢会筹 委们进ラ〒 筹备会议.

,为了节省印刷经费及日后分 发特刊方便起见,筹委会决定 扩大编委会,并委托当时在多 伦多大学作客座副教授,即将 回马的林忠强及夫人李婷婷在 吉隆坡另加成立一编委小组: 林忠强(召集人),傅孙中, 陈培和,刘庆祺,颜翘步,及 李婷婷,负责编E卩等的工作。 有了吉隆坡校友的协助,群策 群力,特刊一定会编印得更好。

"南大之夜’’的余兴节目,旨 在"助兴’‘、筹委会认为由校 友们亲自出马,上台亮相,籍 此回味当年在云南园里的那段 多姿多采的学生生活乐趣,意 义更深,于是谢华谦、陈雪玲

(代夫婿赵堪余执行任务)常 与中、青、幼三组"志愿军’’ ,废寝忘食,勤练演技〇在这 期间,李启川、陈玲典夫妇的 家成了练艺的好场所,此外也 邀请各地与会校友客串,节目 丰富,有歌有舞,有言有笑; 的确增加了不少欢乐的气氛〇 另一项活动是安排校友们到中 央岛上野餐,并有拔河竞赛等 节目,此事由候平、蔡琼兰、 李启川、陈玲现、郑振勇、髙 昌荣等负责。

筹委会又应马来西亚、新山校 友团的要求,由林兴仕、张碧 仙及雷亚胜安排和带领新山团 到蜜月胜地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世界七奇之一)作一日游。 摄影是由余松水、林金叶负责 ;把师友喜相逢的情景都摄入 他们的镜头里〇

积极筹备;万里来会

5月下旬,筹备工作已进入紧 锣密鼓的阶段,如落实餐座席 位,旅馆房数,开幕典礼及南 大之夜的会场;安排交通工具 ,编印节目表,印名片、餐券 、订制校旗、锦旗、购买、裁 制及租借舞蹈服装和道具等等 ,整个筹委会都为即将开幕的 联欢会竞相奔走,全力以赴, 积极地投入筹备工作〇

个别来与会的师长与校友都先 后在24、25及26日三天抵达, 负责接送飞机的巫厚杰、吴凤 珠及林兴仕等数日穿検在多伦 多的三个机场间,应接不暇〇

新加坡团于25日中午抵达,是 最早到的一团〇当晚,从美国 到来的徐靖沂则在寒舍全神贯 注书写「1992年南洋大学全球 校友联欢会」的长红布条,贤 内助王声美在旁研墨相助;还 有我们的财长巫厚杰,他办事 谨慎,理财有方,平日为筹备 工作奔波,不遗余カ;现也义 不容辞地与林升涛、候平、詹 文义、余松水等在他家里,马 不停蹄地彻夜赶エ;从美国纽 约刚到的名歌手叶卫南也兴致 勃勃地助了一曾之力;把名片 、纪念品、节目表、地图、餐 券等等的联欢会资料,安置在 各大信封内,准备第二天分发 给各与会者〇

廿六日下午,韩素音老师偕同 夫婿陆文星先生及钟盛标教授 和夫人都应邀先后抵达,潘受 先生及严元章博士则因年事已 高,不便长途跋踌,未能成行 ,非常遗憾!新山团傍晩到达

,正好赶上我们在太平洋酒楼 增设的欢迎晩宴,在多伦多定 居的前南大地理系主任林绍豪 教授及夫人及在蒙特里奥的刘 伯松老师也特别应邀赴宴〇吉 隆坡团端端来遅,是最后抵达 的ー团,他们于午夜时分,才 风尘仆仆地抵达多伦多机场, 虽是错过了第一个晩宴,却保 证能赶上第二天清晨的开幕典 礼〇

南大精神,世代相传

为了发扬南大精神能世代相传 ,所以筹委会决定开幕礼的司 仪由惩友的子女(能兼通中、 英语两)担任〇以象征"南大 精神’’,后应有人〇

在多伦多大学翳学院的大礼堂 中,联欢会终于开幕了!!见到 了鹤发苍苍,和蔼可亲的师长 ;见到了乡音无改医毛催的校 友;有抱病来的,有未语泪先 流的;有似曾相识叫不出名字 来的,有一见面就紧紧拥抱说 不出话的;有在西湖酒楼开幕 盛宴上即席解囊的;还有林源 德因刚动过脊椎手术,不便远 行,但没有忘记委托代表陈培 和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转呈给 大会的ー万元(马币)捐款〇 这股激情,这个盛况,过后在 星马各报章上都有详尽的报导 !图文并茂。

是大家对母校「一往情深」的 力量,把我们这一群「永远是 南大的儿女」从四面八方汇聚 在ー起,这次的联欢会,虽是 由北美校友主办,却是靠全球 校友的热烈响应,鼎カ支持, 才能顺利及成功举行,各地校 友能配合时间,组团参与盛会 ,游览北国风光;异乡叙旧, 把谗言欢,为云南园那不平凡 的回忆录上更增添几许色彩!

•徐靖沂写联欢 会的布1茶

大会也在「友谊万岁」及林顺 忠、刘秀天坛词的「声声呼唤 我的云南园歌声中园满闭幕, 这对母校「声声的呼唤」,一 直回荡在校友们的心中,随校 友的离去而播送到各地,并响 彻云宵。在北美点燃的南大精 神火炬已传给魂顺莲为代表的 砂劳越校友们,预祝第十 ー届

「南大之夜」于1993年在美里 成功举行〇

此篇"筹备经过’’写得琐碎, 却仍有一些筹备细节或过程未 能尽述;或写时忽略提及,希 望校友们原谅〇总而言之,筹 委会对各地校友会的支持,师 长及校友们飘洋过海,不辞劳 累;万里来会,共襄坚举的精 神,是永志心中的。

南大花朵遍地开

1=F 或 D 3/4

▼ ▼ ▼ ▼ ▼

1 3.3 3 1 23 12 3 1 2.2 2 1 12 6 12 1 3 5 6 1 2 - 3 1 1 5 3 1 5 3

3师困生

2迎接确

1欢迎云

5•海在聚

3-

常朝

-2.潮同师

3如大方

6友耘磋

6亲辛互

5来开现

6一方路重

朵子神

6 .大教大

5 •南华南

6.堂果日

5友雉活

4师耕切

1朋勤相

1开球芒

2地全光

1

2遍遍放

5

5花种精

3花春今

学友

5歌南各

6

5

7

3-

一成往

• 1四把得

5叙结如

▼ ▼ ▼

3 5 I 2 ——I

I ! ・ H I 1 - U 121615 ・・| 啊...................

•1开球芒

3 5 6 11 • 2

鬲天花朵

华教种子 退

南大精神

5地全光

(-

L2堂果日 一.61=成往 一 5-

一6.叙结如 5友耘磋 一

3师耕切

2朋劲相

1亲幸互

(蒙特利尔南大校友提供丿

云南园

林顺忠,刘秀天词

(调取自 OLD BLACK JOE)

I 1 3. 4 5 0 5 5 I 61 7_6 5 -

I欢药调月,遂苟 I 一去不复返

I不必伤 悲,南大 I精神永长 青

大 南 5窗息 4一同叹 3.一日必 1旧不

1 ー我我 5园明 6 一家

7ー的光

1ー想片 6一理一

5

5

ー找途 寻前

5匕R

4一地未

3.南望

1天展

2方气


5ー乡学

6-家同

5

5

3ー母母

P5珈琲

H用

ー们们 <我

〇南南

1园园

2南南

3云云

I 7.1 2_7 1_6 5_6

I '听到声声呼唤我的 !听到,声声呼唤我的

I 7^ 2 7 1 6 5 6 I 3 2 1-

!听到・声声呼唤我的I "云南园"

I聴到声声呼唤我的 I “云南 园’’

•01一我我

5您您 6一念念 7ー懐懐

1么么

6 一多多

14 石斛兰

15 锦鲤组画

16南大校景

•彩色版}

2

4

6

8

10

12

13

南洋大学校徽释义

来自各国的校友代表列队进入会场 开幕礼会场

舞蹈

各系校友团体照

歌咏

"南大之夜’’同欢共庆盛况

颁锦旗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18 •开幕词/刘宗正

19 •致辞/黄吉生

2〇 •各地南大校友代表致辞摘要

24 •开场白/刘佳心・李凌峰

25 , •新加坡八百多位校友之四幅贺联

28 •前南大秘书长潘受题词

29 •前南大文学院院长严元章博士题词

30 •韩素音师长演讲辞

34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南大全.球校友座谈会记实/陈国相编录

41 •南大全球校友联欢会记盛/林美贞

48 •南大全球校友联欢会花絮/三合

51 •南大全球校友联散会参加者名早

52 •南大全球校友联欢会节目表

54 •南大之夜余兴节目表

•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I---------------

56 •南大间题的善后/严元章

59 •从华族的生命力谈〈南洋大学〉的必然性/詹文义

75 •Nanyang University Alumni Global Reunion and

Resolut ion of the "Nantah Issue" / by Chi ng Chiang

80 •谈南大经验/陈丙丁

83 •南洋大学:

华族文化求存的结晶/李启川

84 •参加南大全球校友联欢会有感/黄吉生

86 •大马华文独中的发展是南大精神的延续/李云溪

88 •南大精神与中华文化/刘新汉

89 •万水千山总是情/区如柏

90 •"南大之夜’’意义深重/傅孙中

91 •回顾南大沧桑,展望华敎将来/李光华

•第三部怀旧短文------------------

94 •我们永远是南大儿女/傅孙中

96 ・忆南大学生会的成立/叶迎章

98 •记南大球队第一次出外远征/余秀斌

102 •我与南大华乐/小风

103 ,A Shared, Fond Memory Of Nanyang University /

Aberta K.T.Hong.

104 •魂萦旧梦--忆南大生活/林葵红

106 •情蔡南大——记两位师长的井断/李光华

108 •想起那临风飘摇的相思树/李宝强

110 •安息吧!南大!/刘程强

旦第四部懐旧诗篇--------------

112 •根的传奇/林宝环

113 •南大生涯/詹尊权

114 •云南园-相思树/潘庆华

115 •海皇之在/雅尼

116 •长相恩(外二章)/田思

117 •又见南园诗(古体) •牌坊

118 •一张照片/常牧

119 •有一条路(外一章)/适民 •银河可飞波

——兼致常牧

120 •这样的一座牌栖的名字被挖除了 /孔未明

•第五部回响

122 •"复辩南洋大学"建议的回响

123 * •南大复办反应积极/南洋商报社评

124

125

126

127

128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大马六个南大校友会:吁新国政府续办南大

•南大毕业生协会理事会:新国有条件办一所秉承南 大校风大学

•栖城南大校友会:若政府开放政策,大马是复办南 ヽ ・• 大理想地

•新山南大校友会林荣锦:新国复办南大最恰当

•霹座南大校友会梁鸿基:复办原址最好

・华敎人士支持复辩南大

•王麻武:与马新地理历史环境回异

在加复办南大不实际

•田长霖:赞同复办南大,惟不应受到政治干预

•陈松生:新政府须弥补错误在云南园复办南大

•张志超:带来好处

•陈志安:复办最好

•苏林邦:値得鼓励

•李儒森:向华社及历史交待李光耀应还南大原貌

•陈庆佳促良实表明:复办南大立场

•张发起:复办南大,狮城更适合

•韩素音:即使南大座落新加坡也应在加国设立分校

・南大校友会吁新复办南大

董总全力支持

•南大精神/ ー农


140 ・缤办南大,切合时需/傅孙中

142 •新加坡应考虑复办南大/吕公明

143 •复辩南大是时候/许元龙

144 •复辩南洋大学/鸟哥

145 •复办南大的愼思/吕公明

146 •李光耀:南大精神若丧失,新加坡就有麻烦

147 •南大重生的新机运? /傅孙中

166 •鸣谢

168 , 1992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

・再备委员会名早

•特刊编委会名早

169 •编者的话

・第八部广告


南洋大学校徽释义

南洋大学校徽的设计,不但外表看起来纯洁开朗、生气蓬勃和端 荘美观,同时其内容还包涵着深奥的哲理。了解了这些哲理,也 就会明白南大精神的主要内容〇南大校友中也许有不少人己读过 南大校徽的释义,可是时日已久,能全面记住校徽的哲理和意义 的恐怕也不会太多了 〇这次很幸运地从潘受先生那里取得当年发 表的“南洋大学校徽释义’’,现重印于下,以供校友参考。从这 则“释义”中,可以清楚看到当年南大创办人高尚的宗旨和远大 的眼光,正如韩素音老师所说,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对民族教育 所做出的贡献。

--编者

GD

南洋大学的校徽是一座星和黄、蓝、红三道 光圏所组成的图案,这图案的总结构象征了 交流、相辉与团结〇

从祖先说,华人是黄帝的子孙;从人种说, 华人属于黄色人种;因此,黄代表了中华民 族,黄的光圏代表了中华文化,那座作为黄 的光圏轴心的黄星,便代表了以发扬中华文 化为职责的南洋大学。

黄、蓝和红三道光圏紧密地连结在ー起,象 征了星马间华、巫、印三大民族和平共处和 文化交流〇这是南大校徽第一义〇

从教育上说,黄、蓝和红三道光圏象征了仁 、智和勇〇这是第二义〇

从学术研究上说,黄、蓝和红三道光圈象徽 了天、地和人〇这是第三义〇

从生活上说,黄、蓝和红三道光圏象征了意 志、思想和行动,又蒙征了学习、工作和健 康〇这是第四义〇

从人格上说,黄、蓝和红三道光圏象征了真 、善和美〇这是第五义〇

从学校本身说,黄、蓝和红三道光圏象征了 董、教和学〇这是第六义〇

从全体师生的期望说,黄、蓝和红三道光圏 象征了立德、立言和立功。这是第七义。

三道光圏,成为三位ー体;其所象征的七种 意义,也应该各有其三位一体性。

此外,整个校徽图案给人以下几种感觉:

第一种感觉是光明、纯正和圆满〇光明指星 座与三道光圏〇纯正指星座与三道光圏采用 的最基本的黄、蓝和红三原色,纯而不杂, 线条发展均衡,不偏不倚,又为最正确的几 何图案〇圆满指光之圏〇

第二种感觉是自由、平等和博爱。自由指圆 转无碍;平等指彼此如一;博爱指亲切相关

“圆’’是轮状‘"星’’是轴状,因此南大的 校徽又象征时代,象征前进,象征自强不息

三原色加减乘除,可得无数异色。三光圏交 相辉映,可放无数异彩。南大的校徽说明了 南大纯正的宗旨,也说明了南大的态度,并 决心圆满尽其使命自勉〇

1

开幕礼会场

4

5

(1) "南大之夜”节目主持人:

赵堪余、雷亚胜

(2) 渥太华校友男扮女装跳“草裙 舞"

(3) 多伦多校友表演“猎人舞’’

(4) /(7)多伦多宝迪学院学生及校

友子女表演精彩的"竹竿 舞”

(5) 多伦多校友表演"苗族舞’’

(6) 多伦多宝迪学院学生及校友子 女表演“草蠕舞’’

(1) 第一届校友

(2) 经政系

(3) 化学系

(4) 中文系

(5) 数学系

(6) 物理系

(7) 生物系

(8) 来自麻坡校友及其亲属

8

蒙特里奥校友合唱

渥太华校友合唱 多伦多校友合唱 新加坡校友合唱

“杂牌军’’合唱’’爱拼オ

-its本加や虬

2_ 3

4 5


南大之夜同欢共庆盛况




^5"角斗^^

石斛兰纪念陈六使“开路先锋”

属别:石斛兰(Dendrobium) 种名:‘纪念陈六使

(Memoria Tan Lark-Sye)

双亲:Den. Rising Sun X Legend

Of Kinabalu

Var. Mountain Of God

配种及命名者:、白荣谦

石斛兰纪念南大“云南园”

属别:石斛关(Dendrobium)

桂名:纪念南大

(Memoria Na nt ah)

双亲:Den. Ng Eng Cheow Var

Singapore White X

Den. Carl Ludwig Bundt 配程及命名者:白荣谦

14

创作者:徐靖沂

题目:《锦鲤组画,90年• 9号》

媒介:水彩

尺 吋:35“ x_43" ________

上述作品曾获得美国水彩蜜会“1991年国际展 览"银牌奖〇

15

16

第一部

全球校友联欢会

开幕词

•南大全球校友联欢会 筹委会主席刘宗正

敬爱的师长、朋友及同学们:

我们今天在这里相聚的包括了全球许多角落的南大校友,大家 分别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香港、澳门、台湾、英国、瑞 士、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〇这的确是南大史上的又一个里程 碑〇

今天相聚的唯一目的是让我们重温昔日的友情,同时让我们能 够海阔天空股的自由畅谈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〇我们的言论见 仁见智,意见未必相同,求同存异,更能增进我们宝贵的友谊。因 此,各位的言论并不.定代表全球联欢会的意见。

我们都洁身来到这个世界,我们也应该纯洁的相聚〇不比名、 不比利、不比地位。尽管我们对国家、社会、甚至自己的亲人都有 各自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但眞诚的友谊不是以任何名利或地位为基 础的〇

这次盛会承蒙同学们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〇不论在财力上、エ 作及精神上都表现出巨大的热情。新加坡第i届校友蔡楚君等同学 发赵的签名祝贺先后得到了八百六十多名校友的响应和支持。他们 代表了从ー・九五九年第一届到ー•九八零年最后一届的各个院、系校 友〇这象征着他们也和我们相聚在ー起而形成今天这…千人盛会。 自第二届校友林源徳带头响应乐捐大会ー万元马币后,各地校友也 竞相慷慨解囊。我谨代表筹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〇

在这里,特别要感谢从瑞士赶来的师长韩素音夫妇,以及他们 乐捐二千元的支持。感谢前理学院院长钟老盛标敎授及夫人,前文 学院院长严元章教授语车心长的寄语ーー要致カ保卫中华文化传统 及大学敎育。前南大秘书长潘受先生挥台题字“南大精神永生’‘〇 白荣谦、陈明菊用心良苦,培植三种胡姬花命名“开路先锋”(纪 念陈六使);"华教之光’’"云南园”,拍成相片赠送大会。王如 明重印南大落成典礼时陈六使主席及总督顾德爵士的致词小册子, 赠送给于会者〇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友事务与发展署妥托庄日昆校友 赠贺锦旗。前文学院林绍豪敎授及夫人也赶来参加大会,我们都致 以最深的敬意。由于时间关系,在这里不能ー一致谢。对各位的支 持,我们将会刊登在大会特刊上。

南大的校友可以自豪地说,不论在任何阶层、地方及岗位上, 包括敎育、政治、经济各个领域,我们都发挥了光荣的南大精神,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此,为了进•步表示我们对中华文化及 母语敎育的支持,将以全球联欢大会的名义象征性乐捐一千元给马 来西亚华校董敎联合总会。

最后,这个盛会的召开完全归功于南大精神和校友的大力支持 。谢谢各位师长、校友、朋友们的光临〇同时也寄语因故不能参加 的其他南大校友,我们祝福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让我们在相聚的口 了里尽情地欢乐吧!

18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学大洋南

致辞

・加拿大南洋大学校友会 会长黄吉生

▲黄吉生

今天,非常高兴看到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朋友和校友 来参加这个盛会。这次的聚会能够成功的举行,除了多伦多的筹备 委员会全体成员的努力外,还得到世界各地校友们的热烈响应〇大 会主席刘宗正敎授风尘仆仆,几次周游列国去宣传这次的聚会,劳 苦功高〇我们也不要忘了宗正校友的好搭挡黄玉莺校友。我有时也 搞不淸楚他们是夫唱妇随呢,还是妇唱夫随,总之大家如果想找夫 妻合作的好例子,他们是好榜样。

接下来要向大家报告二件事:

一, 马来西亚南方学院副黄事长兼理事长黄复生先生特地来信 预祝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大会成功举行〇加拿大南大校友会去年 为南方学院筹到建校基金五万余元马币,马来亚南大校友会和檀城 南大校友会也在今年四月十一日为南方学院分别筹到十一万马币和 -・万五千马币。'南方学院当局将以显著的"贵宾室’’命名为"南洋 大学校友室”,作为表扬和纪念。加拿大南大校友会还在楹续为南 方学院筹款,有意乐捐的校友和朋友请和本人或校友会财政陈国璋 校友联络。

二, 刘宗正校友在五月中旬接到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的ー 封信,表示董敎总和独立大学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加影将兴建董 敎总敎育中心,希望南大校友本着热爱母语民族敎育的精神,慷慨 解囊。加拿大南大校友会全体执委一致认为支持民族敎育,义不容 辞,决定发动捐款支持这项计划。请大家热烈响应,捐款支票可以 交给我本人或陈国垣校友。

参加这次联欢会的人数虽然比不上在新马举办的南大之夜,但 都非常有代表性,参加的校友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香港 、澳门、台湾、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地区。这一次的南洋大学全 球校友联欢会是在多伦多举行,我们盼望下一次的联欢会能在云南 圆举行。•我谨代表加拿大南大校友会执委会向大会提出二项建议:

一,在本世纪结束之前,回到云南圆举行一次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 欢会。

二,设立一个南大基金,来发扬和延续南大精神。这项基金可 以用来赞助出版、保留、展览有关南大的文物,也可以用奖学金的 形式来鼓励有特殊成就的南大校友的第二代〇

希望大家能在下午的座谈会中对这二项建议提供宝贵的意见〇 让我们永远坚持“自强不息,力求上进'’的南大精神。最后,希望 大家在多伦多有一一个难忘的欢聚。

谢谢〇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119

各地南大校友会代表

tJJ

n

郷要

黄吉生根据录音整理

•来自新加坡的

谢万森

(一)新加坡南大毕业生协会副会长 谢万森同学:

首先,我代表新加坡南洋大学毕业生协 会感谢加拿大南大校友的热情邀请和接 待。南大虽然已不复存在,但是值得庆 幸的是,南大毕业生都能保持联络,每 年都在不同的地点、甚至不同的国家举 办活动,以加强彼此间的了解。这可说 是南大同学间互相交流和互相关懐的特 点,也是我们值得自豪的地方。其实, 不论我们身在何处,只要我们知道对方 是南大同学,都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我们虽然远道从新加坡来到这里,就 好像回到自己的校园ー样,彼此能坦率 、亲切地交谈,并且能重温往日在南大 的趣事〇这ー点得归功于举办这次活动 的加拿大南大校友〇

为了加强和更好地和国内外校友联系交 流,我门已经决定利用两三年时间向同 学们和旺会人士筹集一笔款项,以购买 属于自己的会所,且聘请专业人员协助 处理会务和各种活动〇我们正在积极筹 备在今年十月二十三日举行大型晩宴来 筹募建会所的基金,我们希望通过这项 活动筹到五十万元款项〇希望各地校友 到时能发挥高度的互助精神,热烈响应 我们建会所的筹款活动〇

20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二)马来亚南大校友会署理会长 陈培和同学

我们迢迢千里从吉隆坡来,可以说是 有缘千里来相会〇我们华人很喜欢讲 这种缘份。其实,这个缘份假如不是 加拿大南大校友会和南大全球校友联 欢会筹委会各位校友的推动、策划和 努力,是没有办法实现的。正如刚オ 加拿大南大校友会会长黄吉生同学所 说的,没有刘宗正同学的周游列国, 到处去游说和邀请同学来参加这次的 全球校友联欢会,假如没有各地校友 热烈的响应,今天也不可能有这么多 人济济一堂,可说是盛况空前。

(三)槟城南大校友会会长许有利 同学:

▲马来亚南大校友 会署理会长陈培 和

我们槟城州共有八位校友参加这个盛 会〇首先我要感谢主办当局的热诚招 待〇以往南大之夜都是在新马举行, 今年加拿大南大校友主动要求主办, 使我们今天能相聚在ー起〇母校被关 闭是人为的,她在二十多年里培养出 许多校友,分布在全球各地。我们对 母校的懐念,不因时间而冲淡,我们 反而更要积极地以举办南大之夜来发 扬南大精神〇今天我们在地球的另ー 端举办南大之夜,南大精神的光辉就 好像槟城华注领袖许平等先生所形容 的,是ー颗永恒的彗星〇

V来自马来西亚槟 城的许有利

(四)新山南大校友会会长沈观铭 同学

我非常高兴能参加这次全球校友联欢 会〇能够和世界各地来的师长和校友 欢聚一堂,我要感谢北美校友不辞劳 苦主办这次空前的盛会〇我相信在座 的校友都有这种收获,在这里见到二 三十年前的同窗,共叙当年云南园的 趣事,真是人生难得的快事馆龙〇

母校南洋大学已不复存在,但身为南 大儿女们,本着南大精神,像云南园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21

▲来自马来西亚柔 佛州新山的沈础 铭

的相思豆,飘到世界各地,落地生根, 开花结果,发扬光大。我们的兄弟姐妹 很多在当地文教、工商或政界担任要职 。这次南方学院的创办,得到各地南大 校友的热烈支持,出钱出力,到目前已 筹到马币十八万元。这种南大精神和中 华文化传统,是非其他团体所能比厩的 〇

在新马,我们校友会每年轮流举办南大 之夜。像这样的国际性盛会,我建议应 该至少每三年定期在世界各地举办〇我 也建议出版一本《世界南大校友通讯簿 》,以促进各地校友的联系及南大精神 的延绩〇

来自,马来西亚砂 胜越州的魏顺莲

(五)砂劳越南大校友会会长饶顺遑 同学:

砂劳越南大校友会在ー九九〇年接受举 办一九九一年度南大之夜〇正当我们准 备着要举办该年的南太之夜的中途,我 就接到新加坡要抢办南大之夜的消息〇 新加坡南大毕业生协会主席几次打电话 来和我商量,我们最后决定割爱。当然 ,ー九九二年该轮到我们主办了,可是 在ー九九二年的最后一分钟’又杀出ー 个程咬金来,那就是刘宗正同学。他说 :"就让给我们吧,加拿大多伦多的校 友想在ー九九二年主办南大之夜〇’’怎 么办呢?想来想去,只好又割爱了。到 了一九九三年,希望我们举办南大之夜 能够平安无事〇这种抢着主办南大之夜 的举动是非常好的,这说明了南大校友 对母校的热爱与懐念是多么深刻〇

这次我们沿途游玩而来,每天在旅游回 程途中,大家都精疲カ尽,都想闭目养 神一下。可是,眼睛还没有关闭,扩音 机就响了:"大家把歌词拿出来,开始 练歌了。’’后来还强调说:’‘我们要认 真练唱,因为离登台只有两天了 〇"我 们ー团四十六人,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也没有一个人拒絶〇明晚的合唱是我们 这团四十六人送给大家的最珍贵的礼物 。(接着魏顺莲同学详尽地介绍将于ー 九九三年在砂劳越举办的南大之夜的八 天的丰富节目,她催促各地校友尽早报 名参与盛会〇 )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六)加拿大B.C.省南大校友会会长 杨兴琳同学:

今天借此机会向各地来的同学简略报告 一下B.C・省分会的情况。B.C•省校友会 能够成立,首先要感谢加拿大校友会和 多伦多校友的鼓励〇我们目前有校友二 十セ位〇刚オ魏顺莲校友说大家要抢办 南大之夜,我们也有这个意思。但我们 不是程咬金,我们想说的是总有一天会 轮到我们。同学们如果在回程途中有经 过温哥华,请先通知我们,我们温哥华 的校友将会热诚地招待你们〇

最后,祝大会成功,希望明年砂劳越再 见。(注:B. C.省南大校友会将承担主 办一九九四年度北美南大校友联欢会。)

▲加拿大B.C.省 的杨兴琳

(七)新加坡社会《・展部高级政务•部长 荘日昆同学代表新加坡园立大学 校友事务与登展署向大会求贺旗 时讲话捕要:

新加坡的校友组、织这个访问团来出席这 次的联欢会,国立大学校友事务与发展 署署长在南大毕业生协会会长的陪同下 来找我,拜托我带一面锦旗给大会,预 祝大会顺利举行,并向大家提出一个要 求:刚オ听到几位校友说南大已经不存 在了。因为局势的发展....在法律

上来说,南大并没有关门,因为我们是 和新大合并而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〇国 立大学校友事务与发展署非常重视我们 这次的聚会。他们的看法是:在国立大 学校友事务与发展署的记录里,包括几 个部份,有英皇受德华セ世医学院的部 份,有莱佛士学院的部份(这两间学院 后来加入马来亚大学,马大设在吉隆坡 〇在新加坡的分校后变成新加坡大学, ー九八〇年新大和南大合并变成新加坡 国立大学),有新大的部份,南大校友 的部份并不太完整,希望大家把通讯地 址交给国立大学校友事务与发展署以便 联系。国立大学的校徽里面还有南大的 校征。我们自己不要孤立自己。希望大 家不要这么悲观〇这次各地校友不远千 里来相聚在ー起,主要是要见我们的老 朋友,我们会有这种心情,主要就是南 大精神的感召〇

V来自新加坡社会 发展部高级政务 部长庄日昆(右) 代表新加坡国立 大学校友与发展 署赠送锦旗予南 大全球校友联欢 会志庆〇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23

联欢会开幕典礼司仪的

开场白

•司仪

(右)刘佳心

(刘宗正的女儿)

(左)李凌峰

(李光华的儿子)

敏爱的伯伯、叔叔及亚姨们:

我们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及老前辈们!

今天我们能在这儿与我们的父母亲及伯伯叔叔、亚姨等共同欢 聚在ー起,感到非常的荣幸与兴奋〇记得不论我们到世界任何一个 角落,我们都受到爸爸妈妈的朋友们的热情招待;我们后来发现, 这些平时爸爸妈妈要我们尊称他们为伯伯、叔叔及亚姨的人,原来 都是南大的校友,出自南大这个大家庭里。

我们的家长时常敎导我们要有最高的理想,做事要达到最高的 水平,要重视及尊重我们自己的文化及敎育。

虽然我们在北美洲长大,没有受过华文敎育,也没有机会在南 洋大学念书;但因为我们父母亲的关系,我们从小就在南大的精神 的薫陶底下长大!南大虽然在1980年被关闭,但是我们就像在座的 老前辈们的感受…样,南大的精神永远在我们的心中滋长!南大的 火炬是永远不灭的!

谢谢〇

We are here today to honour our parents and friends and to learn from them. This is an occasion to celebrate

the first global gathering of the Nanyang family.

From childhood, we have experienced the warmth and sincerity of the Nanyang spirit. Wherever we followed you throughout the world, we were welcomed by people whom our parents introduced as "uncles" and "aunts". We now realize that these people who always greeted us wiLh such love and enthusiasm are all part of the Nanyang family.

We have watched and lisLened as you pursued Lhe dreams that were inspired by your days at Nanyang. You have always taught us to strive for excellence, and to respect both our culture and the value of education.

We have never altended Nanyang, but we have shared iLs vision through you. Though forced to close in 1980, Nanyang spirit can never be extinguished; 1ts fire burns brightly in us and will be sustained by Lhe generations to come.

注:筹委会决定开幕典礼的司仪由我们能兼通中、英语的下ー 代担任是要说明留居加拿大的南大校友子女,虽然在英文 环境中长大,没有受过华文教育但仍不忘记学习母语母文。

24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々 々<1ぐ 火>M 物南A^t灰r.^l您我UA如^ 大4伶39 W点南洋人骨か妹枝女#袄个^れ堆位火 A冲<燃核南火弟せ 3ム炫筐えふあ为<为米/・ dLy.侦-H«lJI^tiwJi^sA,-s^ 不^身・探^:お; 之43技仑…南由敏们歩^^一个初令妁枚友一<^讨,ん 利宗え佛<由火的说<>梭伤4]大赋腐^。 あ'亲贯A仍对、〇,た驭会师<特3及^^<|«1会 却叶表5获戍久や・祓令膈M核我仍里献道り"唇亜 扱"あ闇盛4祝||1火痛ザ永4^靑J 无林札贺・ it身有ス枝<角主办次44b 南净火尊。妹校及舍<狄会囲;4^功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25

14, aV ,: >»< at— <4< 1■ X.・遥 供,, 十« イ«.射 *鎌 .54ft “: イy fl V ••;

* <<• Ade :,



•!>

•”♦4».«. :•»:逸

< «。•:

■ 4*.••・ゝH.t»t・<r ,,:«< u» < t •<

»>4 — ;£:,,< “<H ” lattK供A •.▲■>«>・・•«><Mlt。

^♦4 “M»<.x.e4.i>1 &*46>K・I»-<*K■,>.«•・ ・.ISS-HQX •,リ

t « M

:

い:

■a” f A ;■

< Xi *4/»,■ fJIItpイ・;.•<<”■,,*<•l *.«4 ■«•■•,■ 04占•;+*»#«"♦■■•* 1.ゝ<M!

» < w li < *4 • » t * rt • <1 ♦ • - •--•JH* Hf* :‘<: ‘‘ 8;匕:;T< LI. , I» 4-m —

H 4 • • H i » « t 1 - «4 ■ • <

• * 4 «;

♦ V ♦ f - < ;.l

«.” ・・A.e イ ゝ«HHhA・ユ • • 1 “4«*■・玄■•・3•«•・ ■<4丄 > < K ・»-・・・■ H4U ",<.4“M4»f &MMM M»< t—4 » ^>4 < c * *f • >1 •••*••- A.i f • r ,«$«. ri・・イM<A—*1 <€♦

R t < :H,H;

»•1—・ヽlx<»<t<.-4.»»・r ■,/. :・♦>• • r 1 • <a •1 u ••♦1i/ *»< Hrtt uk <

nlA«.・cM>・f'4.A>、 血 —«lK; ;、4; ■r・礼” ><■*.< ;lv f«f - A t w- ->«•< ■<.!・ ”、AH4” イ 义 e

透・< .•-4


r4 1«.,■

*•0-1.

« * M-

r"a>4

•>*•1

<

い*4ゝ,冻.h

T»l

♦4<

It A

♦4<M・<W

■: "><i

-<;

"萩ル

M;

:みふA «;*•«, 也・- 4,•, 4 松"A*-tA

•lt.nm•*い, VAT;A.4U2»<Y が4,v “y•局

• • i t 1

»•4 \

:1

4M0

44Z 乂: 4JH Artl —>• 1»;

。M

26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あ天补丹 求垂不

•这四幅贺联,乃由八百 多名未能出席全球联欢会 的新加坡校友签名所赠送 。新加坡校友此举,语重 心长,表露了对母校的深 爱和对校友的亲谊,鼓舞 了每一位与会师长和校友 的心。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7

歹I

▲前南大秘书长潘受先生赠 送全球联欢会之贺词

▼潘受先生自从获悉多伦多 南大校友进行筹办全球校 友联欢会时起,便一直关 心筹备工作的进展,为《 特刊》提供历史数据,为 联欢会寄来题词,而且答 应为本《特刊》封面题字 〇潘先生从开始就准备来 多伦多出席联欢会的,无 奈年事己高,最后不得不 选医嘱而放弃来加赴会的 计划〇




▲校友拜访前 南大秘书长 潘受老先生 右起:许世俊 刘宗正 王如明 潘受 黄玉惊 佑贞




28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严元章博士在 多伦多南大校 友开始筹备举 行全球校友联 欢会时起,便 不断地给予关 懐和鼓励〇他 原本是想来加 赴会〇但是因 年事己八十有 余,不便长途 跋涉,最后オ 决定取消北美 之行。因此, 严博士遂于ー 九九二年三月 廿一日题下以 上之叮喙,以 一个句子概括 了他想要亲身 向校友说的话

V严元章博士ー 九九一年八月 在其香港住宅 接见校友’由 左起:郊赤琰 、李光华古 玉英、严博士 、刘宗正和黄 玉莺。

29

韩素音演讲辞

■ “南大精神就是 三千万海外华人 的粉神。•..为 了你们的后代, 你们可以考虑开 始旗办南大〇 "

录音及整理:

梁国精•陈国相

韩素音老师在南大全球校友联欢会上作 了两次正式发言:(一)在全球校友联欢:会 于六月廿六日上午开幕完毕后,以受邀请之 主讲者向大会发表演说:(二)在同日下午 座谈会自由讨论时参与一次发言〇韩老师用 华语发言,中间有时也插上一两个英文词或 句子。辕老师发言时不备讲稿,以下是根据 当时之录音,整理后写出的,如与录音之内 容有出入,一概由整理者负责〇

(-)

我的确是很感动〇我觉得这是一个有历 史性的联欢会,因为这不是结束一个时代, 而是开辟一个新的时代〇

我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头发白了,也 带眼镜了,但别的还可以。回到中国,去安 徽看灾情,走了二十公里,我觉得这不是年 龄的问题,而是精神的问题。南洋大学虽然 已经不存在了,但它却是"非常活着的’’ (very much alive)。南大还在每个人的心 里活着,我希望你们将这个精神继续传给你 们的孩子、孙子、曾孙....ー代代传下

去。这样做,就成为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谈到现在,也得谈过去。法国人有句话 说:’’没有文化的人民便是不再存在的人民 " (A people without culture does not exist anymore.)没有历史,不知道过去, 这种人民就是活着也等于不存在了,其国家 也等于灭亡了 〇中国最大的特点就是她有长 达五千年的历史〇这是ー股力量〇世界上没 有一个人能消灭中国人,百分之廿四的世界 人口是中国人,怎么能够被消灭呢?而且我 们都知道,现在中国只能够发展,只能够往 前进,絶对不会往后退。某些人,还有某些 报章,还是希望中国跟苏联ー样地瓦解。可 是中国的历史与苏联的历史完全不同,絶对 不会走上苏联的命运〇我现在不谈这个问题 ,只谈南大,谈南大的历史〇

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记过去,不要 忘记一个很伟大的人,就是陈六使先生。我 第一次看见陈六使是在ー九五二年,他知道 我到那儿。我因为刚刚到马来亚,还不认识 他。陈先生请我吃饭,把创懈南洋大学这个 计割告诉我,所以可以说我是最早知道南大 计副的人之一 〇他问我是否愿意支持这项计 割,我立刻说我支持〇为甚么我支持呢?我 不是个圈生吗?我不是オ抵达马来亚吗?为 甚么我就要支持呢?

5〇第一部全球校友联耿会

我对陈先生说,我现在向你报告,我已 跟ー些英国人说过了,因为英国政府那时候 派了不少人来反对我,甚至威胁我。不要紧 ,不说这些了,都是很好玩的。英国人说, 南洋大学是共产覃。我问他们,要学中文怎 会是共产黛呢?你们懂得人权吗?基本的人 权是甚么呢?是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语 言。现在,很多人也都在讲人权,human rights,你们常在外国报纸上看到human rights这个词。西方某些超级大国,只要不 太喜欢某个国家的态度,就马上指人家违反 人権〇但是最基本的人权是享有本身的文化 的权利(the right to have one's culture )。我敢说,南洋大学就是象征这个,她就 是代表人权。因此,我是从头就支持南洋大 学的。

其次,我觉得南洋大学不但是为中华文 化服务,而且还可以充当很多民族之间的桥 标。南大是intercultura!的,是可以沟通 许多不同的文化而促成其融合在ー起的〇把 南大办成一所文化之间的中心(intercul-tural centre);是我老早就有的想法〇可 是时候太早了。我就有一个很大的缺点,比 别人太早一些(I am a bit too early), 有的人不欢迎这样,因为他们的思想还没赶 得上。赶不上的我也不管,我也还是走我自 己的路〇

后来南洋大学成立了,林语堂先生从美 国来当第一任校长〇我们也要记住他〇虽然 我跟他不大和睦,但是不要紧,他有他的看 法,我有我的。他要我当英国文学教授,我 对他说,我对英国文学没有兴趣。他回答说 :'’你不是用英文写作的吗?你不是和好莱 坞签了合同,将你的书拍成电影吗? ”我坚 持不愿意教英文,南大不是教英国文学的地 方,而应该教亚洲文学(Asian Literature) 。你们知道他怎样回答吗?他说:"那有甚 么亚洲文学?"

那个时候,不仅林语堂的看法是这样, 很多人的看法也是如此。警如,很多英国作 家都说,马来亚、新加坡出不了任何文学, 任何作品〇也就是说没有亚洲文学〇我就恼 火了。我的牌气不太好,我说:"I will put Asian Leterature on the map"(我会 把亚洲文学在地图上竖立起来)。因此,我 便在南大教当代亚洲文学(Contemporary Asian Literature),教 了 一 年多 〇 很可惜, 那时在南大的某些人不太髙兴我这样做,所 以我的课是没有学分的。不要紧,我还是教

了。现在你们看吧,甚么"亚美文学"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ヽ"亚英文 学"(Asian Engl ish Literature)等不是 大量地创作出来了。马?可见亚洲人是会创作 的,而且写得很好,也不管所用的是甚么语 言。语言只是工具,我是用英文写作的,但 是我不写英国,而是写中国。很多外国人就 是这样子通过他们看得懂的英文来了解亚洲 的。所以我们要分清楚,语言是工具。但是 内容要表达甚么感情,要描写怎么样的环境 ,真正使到人民能认识他们的国家。这个东 西是从"心的底处来的’’,是心里面的东西

我觉得南大也是这样〇南大是不会死的 ,南大的校友现在遍天下,几乎毎个国家都 有〇我从来没有忘记过你们和南大〇我和我 的爱人虽然在ー九六四年离开了新加坡、马 来西亚,我心里头还是想念你们,还是想知 道以后你们在此会上和生活上有甚么样的成 绪,做了那些有创造性的贡献。结果我发现, 你们是一群了不起的人〇我从没有看到比你 们这批人更优胜的人(I have never seen a better bunch of people), 我高兴极了

这四十年如一日。我还记得跟陈六使先 生见面那一天,他老人家穿的不是很好看的 衣服,有点像睡衣(pajamas) —样。他穿着 布鞋,手中还有一把扇子,很朴素,有如一 位农民。我真喜欢他,也觉得他真了不起。 他讲的话我永远忘不了 〇

还有很多也同样了不起的人,我们永远 不要忘他们〇这些老前辈对我们作出贡献, 为我们奋斗,创办了南洋大学,给了我们カ 量〇我希望以后我们能编写一部南大的历史 ,把所有这些人的事迹都写进去。我们要找 一些老前辈的后代,向他们要一些照片,让 我们看看那时候是怎样的〇

但是南大不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〇我们 可以开始一个新的计割〇我觉得我们现在的 世界很需要跨国大学,就是说需要在欧洲有 所中文大学,在加拿大、美国也需要有所中 文大学。为甚么美国大学都设有中文课或中 文系呢?为甚么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 旦大学每年都有好几百个外国人在那里学中 文呢?因为再过二十年,如你不懂中文,你 在亚洲做不了生意。现在亚洲发展得很快, 你们都知道,亚洲是世界上成长最快的地点 〇太平洋、加拿大、中国、日本、东南亚、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31

漠大利亚这五个地区’将来是非常重要的。 不但是经济、商业在发展,技术与科学也要 在那里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往前看,用明天 的眼光看明天,不要用昨天的眼光看今天。

我再讲最后一句话。你们知道吗?在中 国大陆和台湾以外的华人有多少?有三千万 〇这是ー股很大的力量〇而且你们也知道, 凡中国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些华人都是第一 个出来帮忙的。这是我亲眼看到和体会到的 。在大跃进的时候,是谁出钱尔忙中国的呢 ?华人。我知道这事因为我那时住在新加坡 ,心里很着急,把所有的储蓄都寄给中国。 ー九六零年我到中国,他们除了感激我,还 告诉我有很多华人也寄钱回去〇这些钱说不 定救活了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人的命。因此 我知道华人对中国的文化和人民有着深厚的 感情〇中国是你们的根呀!人是离不了根的 。这次安徽省有水灾,我去看了,发现华人 、在海外同胞捐了不少钱’而美国这么一个 有钱的国家,竟只给两万五千元。我给三万 ,香港人也捐了不少鎌。杨振宁这位诺贝尔 奖金得主,是位没有很多鎌的科学家,也给 ー万。李政道也一样。我希望你们有时间’ 也到安徽去看看,你们会感到抗灾工作非常 了不起。 、

我们有这份感情,认识到这个根,但是 我们的后代又怎样呢?我们是不是也要想到 自己的后代呢?华裔,有不少的华裔’因为 身居国外,学习中文非常困难,所以对中国 文化的认识,语文的水平,稍微差些。但是 我相信他们在五年或十年之内会逐渐体会到 "你必须懂得自己的文化"(You must know your own culture),要不然你只是半个人 ,不是全个人。我自己是尝过这个苦头的, 因为我妈是外国人,她不让我学中文。我只 好偷偷摸摸地跑出去,一个月给一个老师五 块钱学中文〇我就是这样子学中文的〇我是 自己愿意学的。妈妈不让我上中文学校,我 偏要学中文。我这个做法,有人认为奇怪, 我并不觉得,倒是认为非常实际。

我不劝你们都回中国去。村。,不劝你们 回去。中国是一个国际力量,中国不是孤立 的(China is not isolated),中国是不能 被孤立起来的。中国是一个国际力量’中国 人到处都有,华人到处都安家,这是很自然 的〇现在欧洲不是要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吗? 要搞一个欧洲共同体吗?废除国家边界吗? 美国不也要跟加拿大和墨西哥合作吗?在国 界趋向于过时的时代,我们要发展跨国的カ 量。教育就是这种国际性的力量,所以我说 南大是会有个非常光荣将来的。

(-)

我很高兴今天下午有机会讨论南大〇可 是我不大清楚我们谈的是甚么〇原来我以为 我们要谈将来,可是一直到最后这位陈先生 (即陈丙丁校友一整理者)发言,我们还没 有谈到将来。陈先生的确是富有感情的,虽 然他自己觉得李光华的感情(emotion)太大 了。我要问你,没有感情怎么办事呢?其次 ,陈先生说南大有很多缺点,我的确同意。 我都吃了苦的〇我的亚洲文学没有学分〇我 一星期讲四小时的课,讲了一年多,来听的 学生也不少。但是他们得不到学分,也吃了 苦。我吃苦因为那个时候我当g生,一整天 看病,晩上又赶到南大上课,回去还得写作 。所以在这些方面,南大那时候的确有些缺 点。可是,那一间大学没有缺点呢?要写南 大的历史,我是很瞽成的,而且应该从各方 面来写,不要“郷愁化"(nostalgic),情 绪化(sentimental),要写实际的历史,每 一个人都要被提到,好的坏的都要写。

可是,我感到我们这次的联欢会所应该 面对的问题,是我们后代的问题。提起南大 的历史,我们应该看到南大并不是与世界历 史毫无关系的一个产物,它是全体华人ーー 从中国到全世界的移民——两三百年来的历 史的一部份。是谁造了加拿大的铁路?中国 人。谁造了美国的铁路?中国人。谁开了巴 拿马运河?是中国人。谁开了苏彝士运河? 也是中国人。这些伟大的工程,都是中国人 的劳动成果〇南大也是这部光荣历史的一部 份〇这是我的看法〇你们要写华人的历史’ 非得把南大也加进去不可〇对陈六使先生也 应该这样处理。我认识李光前先生,他告诉 我他的父亲去新加坡的时候,是一个不识字 的劳动者,一个苫カ。我们不要忘记这些事 情,现在海外,不管在甚么国家’南大的精 神就是海外华人的精神,就是三千万海外华 人的精神〇

你们当中有多少人是五十岁以下的?请 你们都站起来。(五十歳以下的校友应贤纷 纷站起来),噢!不少。你们至少还有廿年 的工作时间。我已经七十歳了,大概还有+ 年。是为谁努力呢?为甚么要体绩这个南大 精神呢?是不是我们都太傻瓜?是不是我们 溺爱中国?溺爱中华文化?以为小孩子们非 学中文不行?不是这样。小孩子们将来会很 需要懂得华语,懂得他们的祖先的国家,懂 得他们的祖宗,懂得他们的历史。要不然, 你们就对不起你们的孩子。关键就是这个问 题。很对不起,我的感情(emotion)很大。 我现在不但是一位祖母,而且也是一位曾祖 母了。我有两个曾孙在新加坡,他们肯定是 要学华文的,因为前途是在亚洲,前途是在

32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中国(Because the future is in Asia, the future is in China) 〇

最近英国的孟彻特(Manchester)大学 邀我去开会〇他们想建立一个"中国技术归 系网"(China Technology Link )。这是英 国的公司想找中国学生帮他们的忙,因为他 们发现一件事,就是他们跑到中国去订合同 ,以为今天来明天就有合同。没有这回事。

中国的朋友对他们说,"给我们考虑考虑, 六个月后再来吧。""六个月后再回来"就 是说请你不必再回来〇英国人又跑去香港找 人帮忙。香港是不错的,有很多聪明的年轻 人。可是,他们只会讲广东话,到北方去没 有人会听他们旳方言。其实,古今中外都是 这样。警如说,在法国做生意,你得请当地 的人帮忙オ行〇就是中国人跑到美国去做生 意,若・不懂得美国话,也是不知道怎么办的

▲"我俨1应谈往前"看, 用明天的目光看 明天,不要用昨 天的眼走希今天〇 "

所以我说,为你们的将来,为你们的孩 子,为你们的后代,是不是可以考虑开始在 某一个地方办一所南大的学院(Institute) 或大学〇我不主张去马西亚或新加坡办这样 的学校,因为那些地方太小了。我想你们应 该把它设立在加拿大(I think you should have it in Canada) 〇为甚么呢?原因很 多。首先,加拿大可进出自由(加拿大很 accessible),很方便外地学生来这里念书 。在英国,外国学生得比英国人多缴四倍的 学费。我知道因为我有个韩素音基金,是我 自己办的科学基金。我现在不派得奖者去英 国,因为那里太贵了。我的意思是选ー适合 的地方把这所大学搞起来。南大学生本来就 不只限于华人,外国人也可以来学中文。现 在很多德国、瑞士、西班牙、法国等地的青 年都到北京去学中文,因为你若是不通晓华 文,你就不能在亚洲做生意。中国是最大的 市场,它不像苏联,因为苏联还要吃钞票廿 年 (going to eat money for 20 years) 〇 请大家考虑,是不是应该为后代兴办一所华 文、技术并重,也跟科学连起来的新的南洋 大学〇

(编者注:韩素音师长在她的演讲辞中 ,凡提及海外三千万华人时,常常运用"华 侨"一词,有的地方她也用"华人"一词。 现在,旅居海外的中国公民《华侨》是居极 少数。因此,韩师长用“华侨‘’一词时实际 上指的是在海外落地生根的‘‘华人’’。所以 编者将陈梁二君整理出来的演讲稿中的"华 侨’’改成"华人",一方使其与实际的意义 相符合,一方也使用词保持了一致性。这点 修改,责任属于编者,特此注明〇 )

◄韩素音医生主认 "南大的未来" 由孚先华主持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33

▲座谈会主持人

•陈国相编录

顾过去,展望未来

南大全 球校友座谈会记实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座 谈会,是南大全球校友联欢会 的主要活动之一 〇这个座谈会 在联歓会第一天下午二时,假 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大礼堂举行 〇当天早上联欢会的开幕典礼 和韩素音老师的专题演讲,也 是在这里举行的。

在师长、三百多位校友和他们 的家属坐定后,主持人陈国相 宣布座谈会开始〇他说,这是 一个非常特殊的座谈会,这么 多人参加,可以说是最大规模 的座谈会〇另一方面,这是第 一次在新马之外举行〇从负责 筹备这次会议的加拿大校友的 眼光看,这是有特殊意义的〇 这是远离家乡的加拿大校友初 次有机会和在加拿大之外的校 友,在ー起谈母校的问题〇他 们ー方面可听取到很多新的情 况,另一方面也可根据他们个 人具有的比较不同的经验,对 母校的事提出一些和一般看法 可能有异的主张。在加拿大开 会还有另一面的意义,那就是 这里毕竟是政治敏感性比较低 的地方,所以大家可以海阔天 空地畅谈,或是回顾过去,或 是展望将来,尽情地言所欲言 〇陈国相同学希望大家以开诚 布公的态度,求同存异的精神 ,为’延续南大精神’这项伟 大工程献计。

延续南大精神的三个办法 首先被邀上台发言的是化工学 系第十届毕业生朱金表校友〇 主持人介绍说,朱同学从英国 读完博士学位后,就来加拿大 任职,现在Polysar当管理工 程师〇在校友中,朱同学是ー 位被公认为敢想及善思考的人 〇他肯定能对南大精神这个概 念,提出许多深入的见解。

朱同学说:南大花园里的‘自

34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强不息,カ争上游’八个字, 可以概括为南大的创业精神, 也是南大精神〇这里有个人克 服困难、争取成功的一面;更 有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面〇南 大是应社会的需要而诞生的, 南大从社会中来,南大生得回 到社会中去。目前,南大生是 处于母校不复存在的时候,不 应该用昨天的眼光看今天,而 是应该认识到新马已分家,不 能全面恢复以前的南大〇但是 南大精神、创业的精神,仍旧 适合现代社会〇既使是在已成 为’小龙’的新加坡,南大的 创业精神,还能起着积极的作 用〇所,以新加坡应以明天的眼 光看今天,妥善地解决南大复 校的问题〇

对于如何延绩南大精神,朱同 学说可以有三个不同层次的作 法〇最低层次是由校友以南大 的名誉成立一个忌善机构,做 ー些公益事业。其次是搞ー南 大研究基金,就解决南大问题 ,起些引导作用〇最高的层次 是照我们一贯的作法,有钱出 钱,有力出力,重建母校〇校 友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特别 是各方反应采取行动。

要记住陈六使先生

接着,主持人请政治学系第五 届毕业生郑赤琰校友讲话〇主 席介绍说:郑同学自从在美国 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 ,便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现 在是该大学的政府与行政学系 高级讲师,他的研究专长是中 国政治和海外华人社会〇在他 的发言中,郑同学指出:南大 创办人陈六使先生,以及那些 响应他的号召而投入创办南大 的前辈们,他们每个人都体现 出南大精神。他们文化水平低 ,但都要办教育,对知识和知 识份子都非常尊重〇他们一贯

的作法是听知识分子说话,让 知识分子干〇他们办事不计形 式,只要是仁义的,他们就不 再有顾虑,直闻过去〇他们以 有限的投资,办最多的事业〇 马来西亚的独中运动,正是受 这种精神所推动。所以我们不 能忘记这些先辈,我们特别要 记住陈六使先生,要常常想起 陈嘉庚、李光前先生〇陈嘉庚 先生将一生积蓄的资产,全部 拿来办教育,子女分享不到ー 点道产〇李氏基金处处留助贫 穷子弟读书〇这种是华人处世 的态度〇特别是穷人,不管自 己怎么穷,总要教育好下一代 °这种承先启后的精神,我们 要缤续发扬〇

南大毕业生是跨中西文化 的

主持人接着把讨论焦点转移到 回顾南大历史〇他请第一届会 计学系毕业生蔡崇语发言〇主 持人说,蔡同学既有当南大生 的经验,但由于留校担任南大 总务之职多年,因而又有管理 南大的体会〇同时,他曾当选 为新加坡国会议员,并曾出任 教育次长多年,因此,在新加 坡政府决定对南大的政策时, 他也扮演了一个角色。蔡同学 目前暂时离开狮岛在台湾担任 新加坡的商业代表。我们很幸 运能得到蔡同学来参与讨论会 ,因为再也很难找到像他这样 能从三个不同的视角观察南大 的人。祭崇语同学说:在南大 的历史过程中,的确是有很多 可歌可泣的故事的〇不过也有 ー些笑话〇作为一个特殊时代 的产物,南大有过如万马奔腾 的年华〇不过,在南大的历史 长河中,这一段如尼亚加拉大 瀑布(Niagara Falls)的年代 已经过去了,尼亚加拉河现在 已流入平静的大湖〇他说,这 个比喻或者有人不赞同,因此

还是谈南大的将来比较现实〇

祭同学接着说,南大的将来和 南大毕业生,有着很密切的关 系〇他个人的体会是南大毕业 生与他人不同。台湾的人就曾 说过,新加坡的华人旣不像大 陆和台湾的中国人,也不像香 港的中国人〇南大垂业生是跨 中西两个文化的,这种贯通中 西的能力,是南大生最主要的 资产,是南大生在今后廿五年 的亚洲时代里,受到跨国公司 重用的原因〇因为南大生是跨 国公司争取的对象,所以只要 有百分之二十的举业生和外国 跨国公司接上关系,我们所能 起的影响是不能估计的〇南大 生只要不抢着前面走,而是静 静地工作,求同存异,多多互 相联系,努力建立起一个网络 ,不要去干太多别的事,肯定 是会有奇迹出现的〇

又庆幸又心酸

接下来的讲话者是林春梅同学 〇据主持人陈国相同学的介绍 ,林同学是多伦多斯髙莎银行 的计算机分析人员。她是南大最 后一届的毕业生,对南大有特 殊的体会〇林同学说,冨她还 在读华文中学的时候,她和其 他同学一样,一心一意只想到 南大去升学,因为这是最自然 的事〇她对那说华语的环境, ー点都不生疏〇因此读南大是 很顺利和愉快的。林同学对南 大被关闭的事,有两个似乎很 矛盾的感觉〇她一方面对自己 能够赶得及在南大彼关闭之前 在从小便响往的云南园用自己 的母语完成大学教育,感到非 常幸福和快乐〇另一方面,对 自己成为南大最后一届的毕业 生,看到更年青的学弟妹已不 再有机会像她ー样能到南大升 学,也使她感到空虚和心酸。 她为剩下来的华校生再没有机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35

会享受她进南大读书的好运, 而得在自己的国家里用一种外 国语读大学,感到难过和悲伤

设南大博物馆及校友联系 网

为了继续讨论南大的过去,主 持人请曾在新加坡许多报上发 表过有关南大创脚史的专题文 章的区如柏同学发言〇区同学 是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记者,常 发表ー些分析新加坡华人社会 的历史与现状的文章〇主持人 特地请她总括南大史,谈南大 今后的出路。

区同学说,既然大家都是从云 南园里走出来的,对南大的历 史,是非常熟悉的,所以她就 不多说了 〇她仅希望大家认清 现实,了解到现在校友分布世 界各地,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 .面对着不同的情况,有的人 理想很高,很美好,也随时准 备行动起来,但也有人还处在 一种虽然能想到,却还没有做 到的现实的条件。接着,区同 学向大家提出两项具体的意见 :(1)由福建会馆捐献给前南 大的五百多英亩土地,’理大 ’目前用不完。以林连登老先 生献捐的五十万元建成的南大 行政楼暨图书馆,现在是空着 〇其前面的花园,维持费很高 ,但却很少人利用〇这些地方 ,有关当局都准备退还民间〇 现在新加坡宗亲同乡会馆联合 总会已进行设立一所世界华人 移民博物馆,并将馆址设在行 政楼暨图书馆内〇昨晩在洗尘 晩宴上,陈国防校友建议搞ー 个南大博物馆。我们可以向宗 郷会馆联合总会要求,将这个 南大博物馆,设在世界华人移 民博物馆内〇这种作法,并不 像ー些人所指,是南大当死去 的东西收藏起来,让间人瞻仰

,而是宣扬南大,敎育后代〇 如果我们能把南大艰难创业, 以及它在各方面的成就,公布 给社会,我们不仅能争取到社 会对我们所办的南大的事业的 同情和支持,也能同时达到延 续南大精神的崇高目的〇当然 ,以后我们南大在母校的问题 上有甚么作为,主要还得看我 们自己。(2)目前新加坡的宗 郷会馆,常有和其他国家和地 区的同郷组织,联合主办世界 性的集会〇这种集会,往往由 当东道主的单位充当秘书,联 系世界各地同乡会〇南大校友 现在也遍天下〇今年的联欢会 由加拿大校友会负责联系各地 校友,邀请与安排他们来参加 〇明年轮到砂劳越负责,旣然 如此,我们是否可以正式肯定 这种组织原则,即轮流由各地 校友组织负责当秘书,把校友 的联系网建立起来?

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座谈会开到这时,主持人说他 觉得大家似乎都急着要参加发 言,进行讨论。因此,他请对 系统分析很有建树的王亚平同 学,从原则上和模式的角度分 析南大的未来〇王亚平同学和 一般的南大校友有异,她的父 亲是南大老师。她自己是在北 京出生,但在台湾成长,在云 南园住了十四年,是南大数学 系荣誉理学士和硕士毕业生〇 她就凭着南大给她的这两项’ 资本’,在加拿大联邦政府交 通部当上高级顾问。

王亚平同学说,南大精神这个 概念,给它甚么名堂都不要紧 ,反正被感染上的人,行动都 是相似的,他们之间的友谊是 坦率的〇我们也无须对他们作 解释或进行教育〇正如在早上 开幕典礼上,两位年青的司仪 ——刘宗正的千金刘佳心和

李光华公子李凌峰ーー所说 ,那么多的叔叔和阿姨,那么 没有约束的交往,使到他们觉 得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当中〇 王同学接着运用美国communi cation专家Trakas的模式来 说明未来的南大应遵循甚么原 则:(1)不能违反传统;(2)把 人当资源看待;(3)必须使消 费者信服和接受〇她进一步引 用《第三浪潮》作者Toffler 的观点,说明目前的环球化趋 势,将使到最近的廿五年内, 世界的中心,再次转移到东亚 ,同时也把教育下一代正确的 价值观的工作,从家长的身上 转移到学校里去〇这意味着我 们将逐渐地不能依靠自己的榜 样来把南大精神传到下一代〇 王同学继续说,南大复办是时 不容缓的〇以往,人们常以’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来勉励大 家苦干〇其实这说法并不过时 .我们照旧要用’愚公移山’ 的精神,来处理我们南大的事 业〇 ’愚公’不愚,也非倚老 资老〇他有坚定的意志和不变 的目标〇他会用移山后的方便 给村员造成一个幻象,使到他 们心甘情愿地和他一起干,这 是一个成功的管理家的作法〇 我们也常用小蜡烛比喻自己, 这也不过时〇 ー支小蜡烛大概 有一瓦特的火力吧,我们ー万 多名南大毕业生若都把我们的 小蜡烛汇集在ー起,我们不是 成为一善大明灯了吗?

华文教育的处境比以前好 接着由中文系第三届毕业生李 光华发言〇李同学在麦基尔( McGill)大学获得历史学硕士 学位后,任教于蒙特里尔的 John Abbot 学院,并曾被选 为蒙特里尔布加中友好协会会 长〇李同学专长于中国历史与 文化,对海外华文教育问题, 也甚熟悉〇他是根据行将在联

36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欢会特刊上发表的ー篇文章而 发言的〇李同学说,华文教育 当前所面对的困难是比四十年 前,当新马社会在创办南大的 时候,好得多了 〇他指出促成 这种局面的四个因素:(I)环 球化已使到世界各地之间的距 离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 趋向友善,对华文教育进行甚 么沙文主义等的不合事实的指 责慢慢也消失了 〇 (2)殖民地 主义的衰退,使到民族教育得 以发展,民族文化与国家效忠 没有因果关系的事实,也受到 公认,加孽大人和新加坡人同 样学英语,受英国文化的噩陶 ,但却不对英国效忠。(3)大 学教育普遍化,使到社会对大 学的创离,不歉太多,只怕太 少〇因此各种各类的大学,可 以应运而生〇 (4)中国的现代 化,使到华语日趋重要〇华语 不仅是有几千年历史的语言, 联合国的官方语文之一,而且 是世界人口四分之一而正在飞 跃发展的中国人的日常用语〇 这十多亿人在日常运用他们的 语言的过程中,不断将其现代

化,目前华语已是计算机的输入 语之一,大大推广了华语的应 用。同时,中国教育界也正在 设计华语的’托福’考试,以 方便学习与检定学习水平。华 语的前途是光明的〇若全体南 大校友都能在自己的倘位上尽 各人所能,华文教育在新马的 地位也是可以巩固的。

对南大要多做理性的分析

随着上台讲话的是陈丙丁同学 。他读南大历史系,ー九六六 年底离开南大〇过后,他在加 拿大纽芬兰的Memorial大学 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〇并瓣续 赴西安大略大学就读,取得法 学士学位后便在多,伦多执律师 业迄今〇陈同学是多伦多华人 让区的活跃华人领油之一,曾 任多伦多华商会会长,是现任 大多伦多华人团体联合总会会 长、全加华人联会全国执行主 席、加拿大有色人种少数民族 全国协会副主席等职〇

陈同学说:他对南大始终抱着

▲南洋大学商 学院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37

积极的态度〇南大校友固然都 缅懐在云南园那段美丽和难忘 的生活,但是不应该有过份的 伤感。讨论南大要避免太过情 绪化,要多进行理性的分析, 只停留在伤感的阶段是于事无 补的〇对于南大的创雄和继续 存在,也无需采取太过防守性 (Defensive)的态度,动不动 便要找出长篇理由来为它辩谁 。南大是落地生根的华人,在 经济上有了依靠之后,自然地 提出来的对政治权利的要求, 作为表达他们在文化教育上的 自主〇

陈同学说,他是受到南大的感 召而到云南园来读书的〇他当 年在报章上的报导,看到南大 大学周的各种多姿多彩的学术 活动,充份表露了南大学生的 才华,深受到其精神的感染, 就决定投考南大?从他个人的 体会,南大精神包含三个因素 :(1)对生活的热烈的追求, 他很髙兴南大生的第二代也看 到了这ー点〇较早举行的午餐 会上,叶天颂校友的千金叶夙 樱说她的父母亲和在渥太华的 南大叔叔、阿姨们成天忙碌, 搞这办那,但却心情舒畅〇 (2 )社会责任感〇南大生无论在 甚么工作岗位上,总是把自己 看成是社会的ー份子,执行自 己对社!会的义务〇虽然我们没 有意识地去寻求这个目标,事 实上,我们都因此而成为社会 的中坚份子〇 (3)首先从南大 的创办人开始,我们不管在何 处,都表现那种坚韧不拔的精 神〇南大生不论干甚么事,都 不计外表,也不问结果,只重 耕耘〇但最后出现的是美丽而 实际的果实〇陈同学接着说, 南大不但传给了他上述的精神 ,还送他ー把升学和踏进社会 的锁匙〇南大以中华文化传统 为底,先进科学技术为用,让

他能超出自己文化的界限,成 为即是华人又不是完全的华人 ,去和世界各种文化群体交往 〇不过,陈同学也提醒大家, 南大生一方面要肯定南大的优 点,另一方面也要防备过份美 化南大,把它当做是天衣无缝 的。事实上,南大也有缺点的 。陈同学用他初时在 Memori al大学写研究报告大纲的时候 受到指导老师的严厉批评的往 事,说明南大在教学上的落后 性,指出复办后的南大,絶对 不能照抄老的那ー套〇不过, 从世界局势的总趋势看,眼前 的客观环境正给南大事业提供 了新机会,南大校友应该积极 地去掌握这些机会〇

可否考虑在加拿大办一所 南大?

韩素音老师听了陈丙丁同学的 发言,有所感触,便要求让她 上台说几句话(参阅韩老师会 上发言全文)。她说,其实辟 甚么都应该充满感情,没有感 情便办不了事〇陈丙丁同学说 李光华同学感情太丰富,可是 陈同学说话时,也是蛮有感情 的〇至于南大的缺点,也不是 很反常的。那一间大学没有缺 点?眼前的问题是我们怎样面 对将来?怎样延续南大精神? 怎样把这精神传给我们的后代 ?南大精神也是华人在世界各 地落地生根、艰苦创业的精神 〇我们固然要帮助外国人学好 中文,而且更应该保证我们的 后代能继续受到中华文化的魂 陶〇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在 加拿大起一所南大学院(Insti tute)或大学昵?

南方学院是南大精神的ー 种表现?

会计学系第七届毕业生黄循积 同学是宽柔中学和南方学院董

事〇他特别在座谈会上介绍南 方学院创办的经过以及目前的 情况〇他说,南方学院絶对不 能继承南大,但它也是在南大 精神的影响下诞生的〇当时, 由于寛柔董事部抓紧一个很难 得的机会,争取到马来西亚联 邦政府的许可,终于在一私人 献捐的十八亩土地上,把一所 华文大专级的学府建立起来, 这是延续南大精神的一种实际 的表现〇南大精神就是艰苦创 业的精神,也是为后代制造受 东方传统文化薫:陶的机会的精 神〇对马来西亚的华人来说, 南方学院的建立是非常难得的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因此 便可以从小学不断地升级到中 学以至大专〇在外国学校学费 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帰中的毕 业生总算有了一个比较实际的 选様〇不过,•南方学院规模还 小,也是采取华人办教育不计 形式、从小做起的态度。从创 办那一天起,南方学院就得到 南大校友的关懐和支持〇到目 前为止,他们已经ー共献捐了 十八万马元〇今后我们还需要 大家继续葡助,校友在海外留 学和在大学任教者,我们欢迎 他们来南方学院提供意见或讲 课〇

问自己能为南大做了甚么

最后由政治学系第三届毕业生 詹文义同学包尾讲话。詹同学 任教于多伦多约克大学政治学 系多年,曾任该大学格凌登学 院政治学系主任为期四年。他 常在报章和刊物上发表有关中 国和加拿大华人问题的文章, 同时也和陈丙丁同学一起参与 加拿大华人小区活动,现为全 加华联会全国理事会理事〇在 他的讲话中,他请求大家不要 停留在懐念南大湖、相思树、 南大亭园的阶段,应该超越它 c正如前美国肯尼迪总统所说

38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不要问祖国为你们做了些 甚么,而是要问你们为祖国做 了些甚么?’南大校友应该自 问:’我们能为南大做些甚么 ?’问题不是’说甚么都是枉 然的’,而是’我们到底说了 甚么?’詹同学说,在维护华 族的语文权利时,南大校友必 须牢牢记住,陈六使等老ー辈 的南大创办人是把希望寄托在 南大生的身上的〇他们期望南 大栽培出来的子弟,能接他们 的カ,继续把南大的使命发汤 光大〇他说,南大栽培出ー万 多位毕业生,个个都是热爱南 大的,而且南大当年是得到千 百万人热烈拥护的,既然是这 样多人支持的一项工程、一个 理想,南大校友怎能不动声息 就让它消逝了?

詹同学说,过去的不用再谈了 〇今天,时机已经转变了。•大 家都说,廿一世f己将是亚太的 世纪,华文在国际上的重要性 与日俱增〇此外,中国之外有 三千二百万华人,都面对着ー 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如何维谁 和发扬他们的文化、传统和语 文〇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原 因是华人的文化和语文是华人 整个人格的一部份,若是被剥 夺,华人便会失去其身份,在 第一代里便会变成半个华人, 在第二代里变成四分之一的华 人,而在第三代里,华人便会 在中国之外消失了 〇他赞同韩 老师说的,学习自己母语母文 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不能被 任何人剥夺的〇全球的三千二 百万海外华人都面对着维谁这 个基本人权的共同问题,不但 新马的华人有这个问题,加拿 大的华人也有这个问题,而且 更加严重〇每个民族都热爱他 们自己的语文,在多伦多市中 心方圆二方英里的地区里’在 家里说的共有一百种以上的语

言,第一次进学校的学童中, 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不会说英 语〇这说明了一个事实:不论 任何民族,都是热心于运用和 维持他们的语文的〇全世界的 族群都是如此,是国际上一股 大气候〇因此,韩老师给大家 一个很好的意见,就是校友必 须用世界的眼光看南大的问题 。从新马的眼光来看是行不通 的事,在加掌大或其他地区的 眼光来看可能就没有问题了 〇 因此,从世界的眼光来看," 南大’‘可以复活。所谓复活, 就是将南大精神具体化〇这个 新的’南大’的任务,将不只 限于满足新马华人的需要,而 是在于满足全球三千二百万海 外华人对于学习华文和认识中 华文化的需要〇廿一世纪就快 到了,他已年过半个世纪了, 根据韩老师刚オ的估计’时间 只剩下二十多年了,校友要为 南大做ー些事,是时不及待的 ,大家非争朝夕不可!

归纳与总结

在总结讨论的结果时,主持人 陈国相同举说座谈会上表达的

意见,可分为三类:(1)南大 校友今后的组织和联系问题〇 这里不只是如区如柏同学建议 的秘书处的组织形式问题,其 中还有蔡崇语同学所提的建立 联络网的内容问题,更有李光 华、黄循积同学所要求的进行 共同行动的目标的问题〇 (2) 举办今后校友联欢会的问题, 这里包括怎样处理魏顺莲在开 幕典礼中说的’抢办南大之夜 ,的问题,即如何安排今后在 各地校友组织举行集会的问题 〇这里也牵涉到如何处理加拿 大校友会提议校友回云南园举 行联欢会,和国大校友组织自 愿要为南大校友主办云南园联 欢的两件似是有矛盾的事〇 (3 )如何进行各种旨在发扬南大 精神、复辟母校的问题〇虽然 新加坡国大校友当局托庄日昆 同学向联欢会表示南大仍是国 大的一个组成部份,蔡崇语同 学也说南大已进入平静的年代 ,但是大多数发言的校友都认 为已不再存在,オ有提出复校 的要求,当然也有人提醒大家 要认清现实〇

想做的事未必都能做到,提出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39

来的具体意见也不少,它们包 括复办南大、创办南洋学院 设立南大基金会、建立南大博 物馆、举办慈善事业等〇还有 ,校友也可以把前南大校长黄 丽松博士的编写一本完整的南 大史的建议,当为另一个具体 意见〇主持人至此特别邀请联 欢会筹委会主席刘宗正同学, 代表筹委会说明该会决定如何 处理座谈会的结果〇刘同学说 ,这次聚会主要是带联歓性质 的〇固然座谈会也是联欢会的 一个主要部份,但是它毕竟还 是属于,谈心性质的〇我们可以 在谈心的过程中求得共识〇但 是因为我们不是各校友会组织 的代表大会,旣使有达到共识 ,我们也不能当做议决案来执 行〇我们仅希望校友能把共识 带回到他们各自的校友组织去 ,根据各该组织的具体情况, 妥善处理〇筹委会的工作是将 讨论的内容与结果,登载在纪 念特刊上,让各地校友会负责 人以及未来参加这次联欢会的 校友们对座谈会有所了解〇我

■"南大精神, 有如云南园山 坡上的单根, 野火规不宣, 春风吹又生〇

们也将请加拿大校友会以主办 这次联歓会的身份,发函给各 地校友组织,简单报告联欢会 的内容和经过。

主持人请大家依照次序对三类 意见,讨论如何处理〇有几位 校友对筹委会的’不执行’决 定,提出异议〇他们认为我们 既然能在会上达到ー些共识, 就应该以参加座谈会的校友为 基础,成立一个行动委员会, 一方面把分散在各地的校友组 织在一个比较紧密的机构中〇 另一方面,积极地去执行共识 〇同时也有人认为现在有电话 和传真的方便,我们无须采取 一个劳民伤财的组织形式〇有 必要时,各校友组织单位之间 ,可以进行联络〇至于秘书处 的设立,只要我们有了比较完 整的校友通讯簿,各地校友组 织在筹备比较大规模的活动时 ,可以发通知给其他非会员校 友〇关于回云南园举行联欢会 一事,校友们觉得这旣然是南 大校友返回母校校园聚会,应

该由南大校友自己来筹办,而 且办得越快越好。新加坡南大 毕业生协会的校友们也认为这 件事应由他们来负责〇该协会 副会长谢万森同学答应把这件 事和在ー九九四年举行的想法

,一起带回去请该会的执委会 做决定。关于今后的常年南大 之夜的举办,有鉴于大家没有 更具体的建议,还是依照惯例 .那一个校友组织有意举离这 项活动,便按先后表态列队筹 办即可〇

最后讨论会后的具体行动与步 骤〇主持人指出,归纳座谈会 上提出的意见,我们可以按朱 金表提出的三个层次的活动去 进行〇先从最具体、最简单和 最容易的开始,举办慈善事业 和编写南大史可能属于这一类 〇然后逐步升级到比较复雑的 活动,如复办南大。不过,旣 使是简闻的工作,也需要经费 〇为了解决各项工作的经费问 题,可以得先考虑成立南大基 金会〇我们也许可以把设立基 金会当为中心工作,因为如果 这项工作成绩特出,也可把它 当为复杂工作的支助〇关于设 立基金会一事,会上有人指出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易举的事 ,它涉及到各地法律、税务等 问题〇校友的财力是否能办到 ,也是一个问题〇

讨论的结果认为,在会上提出 的有关行动的建议,不管如何 具体,其内容、规模和作法, 都远须要再三的研究与协商〇 目前,我们只能视这些建议为 ー些意向,所以筹委会决定不 执行这些建议也是正确的〇

在宣布座谈会结束的时候,主 持人陈国相同学说这次讨论会 的成功,不只在于我们有达到 一些共同的意向,同时更重要 的是,我们南大生谈南大事,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开展胸懐, 为母校献计,我们又一次把南 大精神点燃了 〇南大精神,有 如云南园山坡上的草根,‘野 火焼不尽,春风吹又生〇’

40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南大全球校友 联欢会记盛

•林美贞

出席欢迎晩宴的人数有二百多 人〇现定居在多伦多的前曾兼 任南大地理系主任的林绍豪教 授及夫人,为了、出席晩宴转将 往美国探亲的行期延后〇目前 执教于蒙特利尔的JohnAbbott 学院的前南大行政学系讲师刘 柏松先生也专程来赴会〇师长 同学,新知旧雨,欢聚一堂, 大家把谗共话当年,情况十分 热闹〇见到阔别了二三十年的

"老友",大多数的人竟情不 自禁地热情拥抱一番,浑然不 顾此地之“同性"禁忌。此起 彼落的惊呼:"老杨,原来你 还在「人间」?"或"老张, 想不到你老兄还「健在」!" 宛如战事方歇甫从前线除役回 来,内心有说不出的激动和兴 奋〇

晚宴主持人李启川和陈玲歌夫 妇,待别报效十二份精美的礼 物,以抽奖的方式赠送给中奖 的幸运儿。师长和校友一面进 餐一面受邀上台发表高论或高 歌一曲。来自东部、任教于 Dalhousie大学数学系的陈国 强同学,引吭高歌一曲六十年

代中期南大流行的“校歌"一 ー紫薇的"绿岛小夜曲’’〇他 的歌声洪亮,婉转动听,使ー 些校友不由得不沈醉在旧日云 南园的回忆中〇新加坡的刘新 汉同学,一曲"满江红’’,既 沉郁又悲壮,所流露出来的感 慨激昂之情,也博得不少掌声 〇余秀斌同学上舌讲述早期留 学加拿大的ー些校友的奋斗史 实,如刘宗正同学如何的"铁 杵磨针’‘ヽ"聚沙成塔",苦 学修成正果的各种佳话和趣事 ,道来津津有味〇这种不畏艰 苦的求学精神,为第二代子女 树立了一个好榜样〇晩宴直到 十ー时许オ告结束〇

•廿六日晚欢迎晚 宴主持人李启川 和陈玲壤夫妇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41

隆重壮观的开幕仪式

经过半年多周密的筹割及大力 的宣传,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 欢会,终于在ー九九二年六月 廿六日在加莹大的多伦多市揭 开序幕了 〇

多伦多的南大校友们,对于此 次能够担纲身膺重任,主办首 届全球校友联欢会,深深感到 无比的荣幸!远居瑞士、享誉 国际的名作家及前南大讲师韩 素音医生伉俪,移居加拿大埃 德蒙顿的前南大理学院院长钟 盛标教授伉俪,以及各地校友 ,能够本着一片爱护南大燃热 之心,千里迢迢,不计旅途劳 顿,远道应邀出席此次盛会, 他们的深情厚意,充份表现了 可贵的南大精神,实在令人敬 佩和景仰。 •.

激动和兴奋的欢迎晚宴

在联欢会尚未正式揭幕前,由

于一大批新马校友提前在廿五 日或廿六日白天抵步,筹委会 便特地于廿六日在太平洋酒楼 增设欢迎晩宴,为这些早到的 校友洗尘〇在西方早起者或早 到者叫做"Early Bird Dinner "。可是在英文bird是“鸟” ,若把这个宴会的名字译为" 早鸟晚宴’',影射起来似乎不 太"雅’',因而决定不用此名 称。当晚宴刚开始,司仪李启 川同学便把这一段晩宴命名的 过程公开说出来,一时引起哄 堂大笑〇

廿七日,清晨セ时正,来自世 界各地的校友,云集在市中心 住宿的旅店,由几位"地头蛇 "林升涛、郑振勇及第二代子 女当向导,浩浩荡荡,晨行至 多伦多大学校园〇全体校友( 包括眷属)共有四百多人。他 们分别来自新加坡、西马、东 马、文莱、台湾、香港、澳门 、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各地区 〇大家先群集在医学院大礼堂

的音乐,顺序步入医院大礼堂 °场面有如奥林匹克世运会开 幕时一般的庄严、隆重和壮观。

大礼堂的讲台上除了高挂一幅 由美国名书画家徐靖沂同学手 笔书写的《ー九九二年加拿大 多伦多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 会》大红布条外,还有一帜阔 别了十多年的南大校旗,以及 名书画家前南大秘书长潘受先 生亲笔贺送的一幅《南大精神 永生》的题词。讲台正面挂着 三面镜框,装有新加坡白荣谦 和陈明菊同学赠送的三张不同 新品种的胡姬花照片〇这三种 新品种是由白荣谦同学配种和 命名的,并获得在英国皇家园 艺协会注册备案。其中之一命 名"开路先锋"(Kailuxian-feng),是为纪念陈六使先生 而取此名〇另两种新品种,分 别命名为“华教之光’’(Hua-jiaozhiguang)和"云南园" (Yunnanyuan),以兹志念我们 的南洋大学〇

■"早鸟晚宴" 为早到的校友 洗尘

前面拍摄全体照〇 "良辰美景 值千金’’,为了珍惜宝贵的ー 刻,个个笑逐颜开,盼望留下 一个美丽的回忆〇接着就按部 就班遵照各个地区列队,由代 表举牌,配合"凯旋进行曲"

此外,讲台后的墙壁上还挂着 四副横批的祝联,由新加坡八 百六十九位因业务繁忙无法抽 身赴会的校友签名赠送的〇组 织签祝联的活动主要是由新加 坡蔡楚君等数位同学发起,并 在何美珠、李金源、梁孟蝴、 许金鸾、叶慧贤、张秀卿、李 莲花等三十位校友的支持和推 动下,在短短三周内便得到超 过八百名校友的签名。横批联 轴是陈正同学设计的,而祝联 上的题字是出自何业树同学的 手笔〇前两副祝联说明签名者 不能与会的缘由,并达祝联欢 大会成功〇第三副是"南大精 神,永垂不朽’’的题字〇第四 副是密密麻麻地表着八百六十 九位校友的签名〇这四副祝联 是一份难得的贺礼,联上的题 字洋溢着对母校的深爱和校友

42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之间的深刻情谊,与会者读了 无不情绪激动〇因此,签名的 同学虽然不能亲自与会和大家 相聚,但他们的心意仍然活现 在大会上〇大会主席刘宗正同 学在致开幕词时说得好:这份 礼物"像征着他们也和我们相 聚在ー起",因此这次大会也 可说是“千人盛会’’〇

大会揭幕时,是由刘宗正同学 的千金佳心和李光华的次公子 凌峰担任司仪。他们两位搭配 ,轮流以华、英语介绍节目〇 他们ロ齿怜俐,华语标准,南 大校友的第二代的优秀突出由 此可见一斑〇

大会主席刘宗正同学致词后, 加拿大南大校友会会长黄吉生 同学和各地校友会代表也上台 讲话〇庄日昆同学承受新加坡 国立大学校友事务与发展署所 托,赠送大会ー、幅题着"同窗 云集,友谊永恒"的锦旗〇

大会开幕仪式完成之后,便是 韩素音医生主讲"南大的未来 "〇她不备讲稿,以流畅清晰 的标准华语,侃侃而谈,讲得 头头是道,扣人心弦。当她提 及"...我们要饮水思源,

不要忘记我们伟大的陈六使先 生’’时,全场肃立,掌声如雷 ,情绪激昂〇可见她亦是一位 成功卓越的演说家〇

中午,大会在多伦多大学学生 活动中心(Hart House)摆设 丰富的自助午餐招待全部与会 者〇午餐演讲会和自由言谈与 午膳同时进行,这个节目是由 丘オ良同学主持〇预定的主讲 者是詹文义和谢华谦两位同学 ,前者发表他对韩素音师长当 天上午演讲的反应,后者则谈 艾滋病及其预防〇接着是自由 谈话,受邀上台讲话的有林兴 二同学和叶天颂长女凤樱。凤

▲前南大理学院院 长钟盛标敎授, 千里迢迢,不计 旅途劳累,应邀 出席晚宴。

〈前南大地理系 主任林绍豪敎 授

樱以一口流利的华语和英语发 言,令人羡煞〇她说她的父母 不管身到何处,一定要抽出时 间去探望南大的叔叔和阿姨, 而且到家里来的访客也大多数 是南大的叔叔和阿姨,因此她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43

从幼稚的童年开始,便知道" 南大"必定是对这些人很重要 〇这番话在听众心中也起了共 鸣0

成功的座谈会

二时左右,大家又回返大礼堂 ,随着座谈会正式开始〇座谈 会主持人是陈国相同学,主题 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〇 受主持者邀请上台发言的有以 下几位同学:朱金表、郑赤琰 、蔡崇语、王亚平、区如柏、 林春梅等。接着便是自由发言 ,上台发表意见的有:李光华 、陈丙丁、韩素音老师、黄循 积、詹文义等〇过后,由主持 人陈国相总结座谈会达致的ー 些共识。这历时将近三个钟头

①I②

①②廿七日开某 盛宴主持人 陈丙丁、叶 美幼夫妇

的座谈会,进行得很成功〇因 《特刊》有另外的文章对座谈 会做详细的报导,这里不再瞥

无限欢乐的开幕盛宴

傍晩,六时半,大家便匆忙赶 到西湖酒楼参加开幕盛宴〇盛 宴主持者是陈丙丁和叶美幼夫 妇〇经过了一天严肃的开幕仪 式、演讲会和座谈会之后,彼 此又可松弛一下情绪,回复谈 笑风生的气氛,佐以美食佳肴 ,大快朵颐。

在盛宴正要开始时,校友成群 结队,争着要和韩素音师长夫

妇拍照留念,一群照了又一群 ,绵延不絶,真使韩素音师长 夫妇大有应接不暇之势,盛宴 也因而延遅了一会儿オ开始〇

今晩的盛宴也和前晚的歓迎晚 宴ー样,有校反即兴上台讲话 或"献艺’’〇在陈丙丁夫妇殷 勤的催请下,上台发言者特别 多,林忠强、李云溪、徐靖沂 、张泰卿、颜翘步、林达新、 叶天颂、刘秀天、杨天德、刘 燕南等同学先后上台讲话,有 的语重心长,有的妙语如珠, 深入浅出地分析南大精神的意 义和重要性〇发言者之中有从

砂劳越来的张泰卿同学,他目 前是大马的上议员和星洲日报 的董事’是大马政界和传媒界 的重要人物〇他能抽空到会, 为我们的联欢大会生光不少。

单枪匹马从文莱赶来赴会的刘 秀天同学,情感丰富,上台见 到如此热闹的场面,一时竟紧 张过度〇结果,他本来是要说 "我很髙兴能和韩老师建立起 关系’’,但一时失口竟说成" 我很高兴能和韩老师发生关系 "〇他此言ー出,全席哄堂大 笑,瞌老师恰巧坐在台上的酒 席,她立刻走过来,在刘秀天 的脸颊上轻吻了一下。刘秀天 失言而不自觉,对这突然而来 的香吻,一时张ロ结舌,不知 所措,这又惹起另一阵的哄堂 大笑。接着刘秀天称赞叶凤樱 在加拿大长大,不但英语好, 而且又能说ー口正确的华语, 很是难得〇凤樱听后即刻上台 来给他一个亲切的拥抱以示谢 意〇在瞬息之间,刘秀天因" 祸"得"福",得到香吻之后 ,又意外地获得美人的摊抱, 可谓艳福双至,使人生羡!

开幕盛宴也有许多校友即兴自 由贡献节目〇自称"喇叭叶’’ 的叶迎章同学,ー上台便口若 悬河,"吹"了三个令全场捧 腹大笑的小笑话〇正如盛宴主 持者陈丙丁同学所说,有人靠 唱一首歌走天涯,“喇叭叶’’ 大可靠这三个笑话走天下了 〇 来自纽约联合国的叶卫南同学 也上台高歌一曲"草原之夜" ,赢得不少掌声〇真是"双叶 "临场,齐心作秀,各展其能 ,以娱嘉宾,带给大家一个无 限欢乐而又难忘之夜〇当晚徐 靖沂同学和李启川同学夫妇报 效了奖品,以抽奖的方式分送 给中奖的师友〇盛宴散席之前 又兴起一阵“照相热’’〇这样

44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宴会就在照相的闪光灯的闪 烁和欢笑声中结束〇

富有青春活力的野餐会

廿八日,天刚破晓,大家就会 合在Harbour Front码头,乘 搭渡轮前往安大略湖的中央岛 野客〇这是一个万里无云的晴 朗早晨,风和日丽,天高气爽 ,使人有如沐浴春风的感觉。

侯平同学负责组织这次的野客 会和安排野餐会的节目〇拔河 比赛是其中的一个节目〇为了 一决胜负,男女老幼,使尽九 牛二房之カ,个个拉得人仰马 翻,闹成一片〇显然是充满了 青春的活力。是日,适逢多伦 多市一年一度的划龙舟大赛的 决赛日,整个中央岛,人山人 海〇龙舟竞赛是由多伦多华埠 的华商会主办,曲华人与非华 人的大商行赞助,参加队伍来 自各不同民族的机构和组织〇 从参赛者和观赛的人群便可看 出多伦多市多姿多彩的多元种 族成份〇在树上挂着的许多播 音机,轮流用广东话和英语报 告龙舟决赛的进行情况。此外 ,还多许多小贩权位,又有多 元文化的各民族舞蹈和歌唱表 演,场面十分热闹〇新马来的 校友有机会看到多伦多的多元 文化的生活,大开眼界,有的 甚至非常惊讶地说:"想不到 在北美也能看到这么丰富的多 元文化的生活内容!’’

中央岛上为游客设有类似火车 的游览车,免费提供观看中央 岛风景点之旅。很多校友们便 乘此机会搭上环岛游覧车,这 样不但可从岛上的角度回望整 个多伦多市的市容和世界闻名 的CN Tower耸入青天的伟景 ,而且也可以看到多伦多市民 如何消磨他们的周末,真是受

益不浅〇

直到下午二时左右,大家オ陆 陆绩续乘搭渡轮返回多伦多市 ,兴尽而归〇这时,距离“南 大之夜’’远有数个钟头,因此 有的自由活动,迅街观景,有 的回旅店歇息,养精蓄锐,准 备参加当晚的"南大之夜"。

多姿多彩的“南大之夜’’

甘八日晩上,在多伦多大学 New Col 1 ege的 Wetmore Hal 1 举行的"南大之夜’’,参加的 人数多得出乎意料之外。假如

不是在几个星期前拒絶了本地 南大校友的亲友的报名,一定 会有很多人无座位可坐〇

"南大之夜’’的晩宴即将开始 之际,大会主席刘宗正同学在 介绍筹委会的成员后,便宣布 了一个好消息:他及爱人黄玉 惊特为师长及校友在每台餐桌 上报效各ー瓶香槟美酒与君同 乐。李白诗曰:"人生得意须 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ー 刹那间,欢声四起,掌声与" 卜b"开樽构成絶妙的交响曲 °大家因而举杯致谢同庆!当 晩,因为"入郷随俗’’,我们

ヽ—ヽ • ・・, ー、二、拉・・・, 当年云南园的青 春活力又复活了

V加油!加油!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45

只好变换口味,大顺西容,的 确是别有一番滋味在"舌"头

"南大之夜"的余兴节目,多 彩多姿。主持节目演出的司仪 是雷亚胜和赵堪余两位同学〇 开始时,是本地ー些热爱歌唱 的校友和杂牌军领先合唱,由 我们的"冒牌"业余音乐家谢 华谦同学领导指挥。唱毕,就 与蒙特利尔的校友一起合唱ー 首由他们改编的"南大花朵遍 地开“。歌词优美,意义深长

远方来的客人也不甘示弱,有 的大展歌喉,有的表演才艺〇 表现不俗〇渥太华校友组织的 名为"天才歌舞团”为"南大 之夜"合唱的歌曲是经过精心 挑选的,其中“小白船’‘ヽ" 敖包相会’‘ヽ"草原之夜"和 "绿岛小夜曲"是南大第一届 到第十届中不同时期学生最喜 爱唱的"准校歌"。说老实话 ,渥太华的"歌舞团",是否 是"天才’’,无人公认,可是

"准校歌’’唱起来,动人心腑 ,深深地够起与会的这十届校 友对云南园的无限思念〇

糖果、棒冰....等稿赏小娃

儿以’’收买’’童心或作为鼓励 〇当晚,这些儿童合唱的歌曲 有“小毛驴’'和"小小叶儿” (他们不只动作天真活泼,而 且还会比手"滑"脚(摔了一 身混),表现出有相当令人满 意的成绩〇上"主"果然是不 负天下父母心〇

温哥华的校友们十分谦逊,不 愿出马较量,却委由那些顶天 立地的下一代当"枪手’’唱中 华民族颂’’和两首英文歌。他 们的歌悠扬美妙,所谓"长江 后浪推前浪’’,其言不虚!

•谢华谦在午紧 演讲会上谈爱 溢病,把校友 们吓坏了,连 丰富的午斐都 吃不下!

阵容最强的吉隆坡校友歌咏团 ,一曲金嗓子周璇的"钟山春 ",唱得像出谷黄惊,绕标不 絶。新加坡的校友合唱团’也 以一曲"万水千山总是情"来 赞颂南大校友之间的旣深且长 的情谊以及这种友情的温馨°

多伦多的"儿童合唱团’’是很 特出的,他们之中最小的团员 是一位刚免尿布不久的小童, 最大的也不过オ十一歳〇为了 要集合他们起来练唱,他们的 父母费尽苦心,时常不得不用

渥太华"天才歌舞圃’’派出四 名大将去表演"夏威夷草裙舞 ",婀娜多姿〇 "飞毛腿"举 踢有致,不知迷倒了台下多少 男女观众〇可惜"他"们惟恐 "相貌不扬’’,个个都就着假 面具,不敢以貌示众,否则, 让久别多年的同学们ー睹自己 的’’老友’’今日如此“多娇'’ ,就会获得更佳的’‘笑’‘果!

多伦多的苗族舞,真富有苗族 风味。舞者除了两位年青貌美 的小姐(校友的挛生妹妹)助 阵外,其他六位"女将’’全是 已近中年的妈妈〇她们的舞步 轻盈,姿熊态柔美〇可谓徐娘 虽半老,"丰姿’’犹全存〇 ( 按:笔者亦忝为演员之ー,真 人不言假话。)

英国唯一的与会代表黄济复同 学,在南大读书时已是武艺髙 强〇如今,犹是英国的武林奇 葩〇当晩他上台后,虽然是满 ロ谦虚的话,但表演起他自创 的独门太极拳来,施展的拳脚 功夫,却是别开生面,刚柔合 一,且又虎虎生风。

康乐组长谢华谦同学导演的" 竹竿舞",有"惊"无"险"

46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〇 +位青春活泼的少年男女, 有些是校友的第二代,有些是 膏迪学院的学生,他们穿着鲜 明的服装,在赵堪余同学口琴 伴奏录音的配合下,稳健的脚 步吻合着轻快的音乐,在摇动 的竹竿之间,蹦蹦跳跳,促使 整支舞蹈洋溢着青春的热力〇 难怪韩素音老师要幽黙地说:

"今晩,我真不觉得自己已经 七十六岁了 〇..."(本来

芳龄是不许軽易告人的)。

大家一致公认节目的高潮是多 伦多校友和配偶演出的"猟人 舞’’。当司仪报告完毕,男女

"猎人’’分别冲上舞台之时, 一阵掌声和喝彩声响彻云霄〇 原来五名"男将’’个个光着肚 皮(因中年发“福",服装只 能遮盖到肩膀),有的大腹便 便,有如如来佛再世〇由于腹 部已呈大柑榄球状,中凸两头 偏,所穿猎人短佑,无法稳定 位置,越跳越溜越下,甚至" 大后方’’也曝光半截〇他们大 胆暴露"两点’‘和"大后方'’ ,为南大作艺术犠牲"腹股’’ 相〇这种壮举,真是惊世骇俗 !也不知"谋杀’’了观众多少 "菲林"〇

杨兴琳同学(英属哥伦比亚省 校友会会长)在闭幕时诙谐地 说:"假如以后有机会复办南 大,需要筹款的话,只要有这 支"猟人舞’’,门票一定抢售 ー空,打破记录〇"

当晚的节目十分丰富,限于篇 幅及笔拙之故,无法完全"实 况转播’’,只有请诸位看官包 涵了 〇

"南大之夜’‘接近尾声时,由 李光华同学领队大合唱一首" 云南园"。歌词是由林顺忠和 刘秀天两位同学编写的,而歌

调取自英文旧曲’’老黑奴”( Old Black Joe),词文流露出 校友对云南园的懐念,听之感 人肺腑〇

散会前,大会主席刘宗正同学 颁送几幅有代表性的南大旗帜 ,给予各地校友会代表。同时 ,也将举办此次全球校友联欢 会的那面南大校旗,转交给负 责举办明年校友联欢会的砂劳 越校友会会长魏顺莲同学〇希 望ー九九三年在砂劳越举行的 "南大之夜’',会更有具体性 的象征和更具有重大的意义〇 最后,新山校友会会长沈观铭 同学也将该校友会之会旗分送 给各地校友会的代表。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无情 的光阴匆匆消逝,大家只好手 拉着手,在"友谊万岁"的歌 声中,依依不舍地互道珍重、 再会!

午夜时分,曲终人散,全球校 友联欢会终告圆满结束〇

美好的回忆,是人生最可贵的 资产〇愿大家多多珍惜、多多 保重!

午粲演讲会主 持人丘オ良。

詹文义:"我 们能为南大做 些什么?问题 不是「说甚么 都是枉然的], 而是「我们到 底说了甚么?」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47

あ大金球枝友饰欢舍え絮

•膺文义与多年 不见的到新汉 ,禁不住互相 拥抱,不顾禁 忌了!

千人六分

新加坡八百多位校友,不能亲 自到来与会,却意义深长托校 友带来四幅字联,前二幅以较 小字体说明送联縁由’第三幅 写着「南大精神,永垂不朽」 ,第四幅表上八百多位校友的 签名。这项贺礼,寓意深长, 八百多位签名校友身虽不在现 场,但其心意活现在礼堂中。 因此,刘宗正校友宣布说:「 这个大会也可说是千人大会〇

彳额禁忌

过去在新马,男同学间或女同 学间走路手拉手是表示深厚的 友谊,这种举动在中国还很流 行,但在西方国家如此做,就 有「同性恋」之嫌〇在欢迎晩 宴上,詹文义校友见到许多年 不见的刘新汉校友,在握手之

余,禁不住再三拥抱,难分难 解〇事后文义校友在校友即兴 讲话中说:「我当时高兴到不 顾禁忌了 〇」

间门第冬执辞

第廿一届毕业的林春梅校友’ 在毕业那年刚好南大关闭,她 自称是南大的「关门子弟」, 听了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 头」〇

间侏袂杂

化学系第一届毕业的张文元校 友,他的儿女在南大毕业,他 们既是父子父女关系,又是校 友关系,可谓关系复杂。

手蛉』、・多

中文系第一届毕业的余秀斌校 友,中学举业后教书多年オ进 南大,成了同学们的大姐〇她 在即兴演讲中说:「希望这种 归欢会继续办下去,除了增进 友谊外,还可互相勉励°我已 六十出头了,希望多参加几次 这样的聚会〇 J她顿了一顿, 又补充说:「本来芳龄是不能 随便说的〇」

加4I来就カフ道了

数学系第十届举业的王亚平校 友,在谈她个人的经历时,说 她二歳时离开中国大陆到台湾 ,住了八年,因父亲到南大执 教又到新加坡住了十四年,其 间大部份时间是在云南园度过

48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虽然在加拿大住了十九年, 但还是忘不了云南园〇她说完 后敲敲脑袋说:「槽了,念数 学系的校友加一下就知道我的 的芳齢了。」小弟不念数学系 ,但加一加也知道她今年四十 三岁〇

「匏施彳注」

刘秀天校友在即兴讲话中,说 他从韩素音老师的演讲中得到 不少启示。他本来想说:「我 们很高兴能和韩老师建立关系 〇 J但说得太快,变成「我们 很高兴,能和韩老师发生关系」 〇大家听了不禁捧腹大笑〇韩 老师也真幽黙,即刻跑过去在 秀天校友的额上吻一下,弄到 他脸红耳赤,大家笑得更大声 了。停了一会,秀天校友又说 :「我很高兴看到校友的第二 代中有像叶凤樱那样中文讲得 这么好的人〇」加拿大的风俗 是「投桃报李」,凤樱听了, 也大大方方地跑上去在他险颊 上吻一下,又弄到哄堂大笑〇 这样的「艳福」不知羡煞多少 人〇

ハ乡彳有随佑

在六月廿六日晚的南大全球校 友联欢会晩宴上,联欢会秘书 黄玉惊校友上台提出一个即兴 节目〇那就是要晚宴的校友以 仆子敲打杯盘发出叮叮当当的 声音〇然后按照加拿大的风俗 ,新娘、新郎必须冨众亲吻, 以娯来宾〇当晩既是联欢宴, 主持人的李启川及陈玲旗夫妇 也不妨依样画胡芦,来个亲热 镜头,略尽地主之谊〇

随着敲杯碗之声四起,不料这 对主持人居然敢"入乡不随俗 ",使到玉惊的诡计落个空〇

"拈L ノ、协・,眺成

“肚或屏"

联欢会的闭幕晩会上,各地校 友会纷纷上台贡献节目〇东道 主的多伦多校友们派出几个当 年的老将来跳个"猟人舞’‘〇 几经排练,音乐及舞步不逊往 日。只是....老将变了相

啦〇不信?看那整排-钮扣也包 不住的肚蒋便知〇难怪台下有 人说:这怎么是猎人舞呀,叫 做肚皮舞就差不多了 〇

刘秀天飞来「 艳福」,不知 羡煞多少人〇

你看!谁的肚 脯最图?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49

•第一届的「喇Q八 叶」讲笑话,不 知"吹"破了多 少人的肚皮?

赛统舟

联欢会六月廿八日上午的节目 是到中央岛野餐,碰巧碰到多 伦多举办的龙舟大赛,使外地 校友有机会体会加拿大多元文 化的特色〇参加比赛者各色人 种都有〇这项赛龙舟计割还是 几年前由校友陈丙丁提出并且 负青的呢!

如尾「4・春」

野餐的余兴节目之一是拔河比 赛,男女老少全参加,最小的 三歳,最老的六十出头。比赛 过程,不时有许多令人捧腹的 精彩镜头,子女们从未见过自 己的父母如此「青春」,莫不 哈哈大笑〇

「画荫裁判」

经政系第一届举业的黄济复校 友,是当年南大开幕时的纠察 总指挥,又是「武林高手」〇 这次世界各地来的校友作拔河

比赛,他自然成了理想的「国 际裁判」了。

nX「华伦」市三气

联欢会的首晚联欢宴上,主持 人李启川及陈玲艰夫妇在众多 新马来的校友ーー南洋「华 侨」跟前把矛头指向北美的校 友们。他说:「人家说北美「 美侨」有三气:第一,穿衣土 气,第二,花钱小气,第三, 讲话洋气〇」我听了一跳’原 来身上中了这么多毛病还不知 道!希望不至于病人膏肓〇

荷北家售侥

刘宗正校友在加拿大的历史久 ,名气大,夫妇俩这次出尽全 カ搞好这次联欢,真是劳苦功 高,成了大家「挖苦」的对象 。作为宗正校友的另一半的黄 玉莺校友,如今又恢复为当年 「那个大眼睛、长栅子,跳印 度舞的姑娘」了。当她风闻我 们还要「挖苦」的时候,连忙 过来告饶〇

啪叭紫出贯风须

经政系第一届毕业的叶迎章校 友,讲话幽黙,学人讲各种方 言和日本话讲得维纱维肖〇大 概是他善吹喇叭吧,因此得了 个外号叫「喇叭叶」,他也洋 洋自得,自称「喇叭叶」〇他 在开幕晩宴上讲了三个小故事 ,令人笑破肚皮。晩会主持人 陈丙丁校友说:「有人靠ー支 歌走天涯,叶迎章校友可以靠 三个小笑话走天下〇」

原来喇叭叶不止有三个小笑话 ,在南大之夜的晚会上,又讲 了三个小笑话,令人捧腹。很 多校友都劝他改行,但他还是 喜欢在业余吹「喇叭」。

50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南大全球校友联欢会

参加者名单

师长

汶菓

英国

韩素音及夫婿 林绍豪及夫人

钟盛标及夫人

刘伯松

黄济复

刘秀天

澳门

马来西亚

蔡崇语 许碧珍

林达新 叶秋菊

梁耀铿 吴世才 马丽英 王荣源洪旭华方启明 冯瑞到严文珍苏岳良 王淑兰陈传钩李文有 李云溪黄循积詹玉兰 谢招福李婷婷杨锦华 刘绮芸李淑敏 、李秀金 蔡裕在陈育民梁瑞生 魏顺莲陈玉兰翁美珠 郑鸿树林新福颜翘步 洪惠飘杨天德翁美珍 余国隆邱文强张泰卿 邱潮庆陈培和刘世羚 林南进周雁霏林忠强 陈妙兰王拾妹韩长光 沈观铭郑子心王云霞

李爱玉吴世才夫人 林志胜王荣源夫人 黄雄义沈观铭夫人 蔡有为陈培和夫人 刘庆祺李文有夫人 黄剑峰许有利夫人 刘燕南张泰卿夫人 叶迎章梁瑞生夫人 李福生陈传够夫人 杨延元方启明夫人 李秀霞蔡有为夫人 许有利杨锦笔夫人 欧阳励强 陈育民夫人 杨天德夫人 韩长光夫人

香港

郑赤琰 陈蔚芳 林顺忠

王声美王其成叶卫南 徐靖沂黄宗一陈传铎 李福海

林顺忠夫人

叶卫南夫人 李福海夫人 陈传铎夫人

新加坡

杨萱陈莉莉黄应良 林钦玉 刘喜坤 符业鸾 柯孙科 李昌伍 黄慧心 王秀英刘鉴培区如柏 吴梅芳谢桃英刘新汉 林世昌叶锦有沈泽玮 王淑英 赖天庇洪泉发 翁世华 傅有利 周全生 王玉真陈美琼黄梦莲 何达松 张文元 陈金凤 王懐英 陈瑞珠 沈泽琳 邓贵珍翁翠娥林素娇

林传贤曾东汉 王梓燕王毓文 周苏丝陈莉萍 余秀斌庄日昆 管丽华吴桂钟 吴越君田银河 余茂容谢万森 张妙芳许瑞霞 陈国防柯至臻 黄翠琼 徐美娇 柯至慧

候平叶美幼林碧珠 郑永美林兴正呉膺莉 李启川蔡琼兰余松水 蔡品芳 谢华谦 黄柏耀 陈雪玲雷耀安吴燕枝 梁国精罗时勤黄玉惊 章友生朱金表黄国祥 林春梅李文浩赖添德 陈珊珊罗舜珍朱永安 黄重新郑振勇陈诗华 丘オ良王南昌詹文义 赵堪余杨兴琳林兴仕 钟绮娟虑慧辉李月华 林升涛杨安福臻淑喜 陈国相关丽意黄虹漪 曾素娥陈玫魄李晓南 何银墉 王亭花 巫厚杰 洪庆龙 陈玲屿廖朝葛 黄吉生 颜福华 高昌荣

张碧仙叶慧兰 王亚平余荫侬 李荣丰叶天颂 林葵红庄正正 陈国强邢福国 刘宗正沈文卿 吴凤珠郑金玉 雷亚胜林幼燕 陈宝琛陈金珠 许金生谭碧珠 李光华陈国瑁 林金叶章友生夫人 古玉英李荣丰夫人 江学文何银塘夫人 刘国龙蔡妙林夫人 郑德娟高昌荣夫人 陈丙丁严福华夫人 黄丽珍 田淑环

美国

加艾大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51

南大全球校友联欢会

节目表

•日期:ー九九二年六月廿六至廿八日

•地点: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

(一)六月廿六日 星期五

时间 18:00 , 19;00 ・ 19:00 -23:00 活动项目 注册登记、交谊 歓迎晩宴 主持人:李启川、陈玲兴 校友即兴讲话 抽奖 地点 太平洋酒楼 太平洋酒楼

(二)六•月廿七日. % 星期六

时间 活动项目 地点

6:30 早餐自备

7:30 - 8:30 步行往会场 由 Chestnut Park

领路负责人:郑振勇 Hotel, Holiday Inn

林升涛 及 Carlton Inn 出发

8:30 - 9:00 集体留影 多伦多大学(多大)

按地区列队举牌入场 医学院大礼堂

9:00 - 10:30 开幕典礼 多大医学院大礼堂

司仪刘佳心、

李凌峰宣布大会开始

筹委会主席刘宗正致开幕辞 各地校友会代表致辞:

黄吉生 (加拿大渥太华)

谢万森 (新加坡)

陈培和 (马来亚)

沈观铭 (新山)

许有利 (槟城)

魏顺莲 (砂劳越)

杨兴琳 (加拿大温哥华)

庄日昆 (受新加坡国立大学

校友与发展署之托

向大会献锦旗及传言)

10:30 • 11:30 师长伟素音医生演讲 多大翳学院大礼堂

52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11:30 -13:30 午餐会 多大学生活动中心

主持人:丘オ良 主讲者:唐文义、谢华谦 校友即兴讲话 (Hart House )

14:00 ・ 15:30 座谈会:"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 主持人:陈国相 多大伙学院大礼堂

15:30 • 15:45 小息

15:45 -17:00 总结座谈会讨论成果 多大g学院大礼堂

% 主持人:陈国相

18:30 -23:30 开幕盛宴 主持人:陈丙丁、叶美幼 校友即兴讲话 抽奖 西湖酒楼

(三)六月廿ノ、0 星期日

时间 活动项目 地点

7:00 ・ 8:00 早卷自备

9:00 码头集会 中央岛(Centre Island)码头

9:30 - 15:00 野餐 主持人:侯平、蔡琼兰 李启川、髙昌荣 赵堪余、林升涛 拔河竞赛 其他游戏 中央岛

17:00 ・ 23:30 南大之夜 主持人:赵堪余、雷亚胜 余兴节目 校友即兴客串 授旗、闭幕 多大 New Col 1 ege 内 的 Wetmore Hal 1

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53



南大之夜余兴节目

-

(1)合唱 多伦多校友

(2)合唱 蒙特利尔及多伦多校友

(3)儿童合唱 多伦多校友子女

(4)合唱"南大校歌’’五首 渥太华校友

(5)儿童合唱 渥太华校友子女

(6)吉打独奏 多伦多校友儿子

(7)猎人舞 多伦多校友

(8)青少年合唱 温哥华校友子女

(9I女声独唱 多伦多校友女儿

(10)中国武术表演 多伦多校友儿子

(11)合唱 新加坡校友

(12)草蠕舞 多伦多宝迪学院学生及校友子女

(13)苗族舞 多伦多校友

(14)合唱 东马校友

(15)合唱 西马校友

(16)合唱福建歌 温哥华、新加坡等校友杂牌军

(17)讲笑话 叶迎章刘燕南对垒

(18)蒙面草裙舞 渥太华校友男扮女装

(19)竹竿舞:"云南园" 多伦多宝迪学院学生及校友儿女

(20)"友谊万歳"大合唱 全体与会者

54第一部全球校友联欢会

第二部

南大精神及其将来


南大问题的善后

•严元章

ー、 善后唯有复校

二、 祺校有道理

三、 复校做得到

四、 复校后的媒介语文

五、 后校必成及其他

ー、「善后」唯有复校

去年中以来,在千千万万人心里,枉屈多年 的「南大」,成为星马的热门话题〇由南洋 理工学院的升格,带来南大校友过户的提示 ,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枝节。不过,因而引 发南大校友的归宿问题,却是意义重大,彳艮 值得大家深思熟虑〇

我自己思虑再三所得到的结论,认为「南大 J问题必须好好地解决,这便是善后。而善 后的唯一办法,就只有欢迎校友回「老家」 。那么,「老家」要重建,「南大」要复办 。这絶不光是为南大本身的利益着想,同时 是为新加坡的整体利益着想;如果不是有利 无害,便必然是利多害少〇

南大可以复办吗?当然可以。国亡了还可以 复国,大学停办了怎么会不可以复办呢?要 有理由吗?有,而且多得很。时机适当吗?

很适当,从来没有那么适当的时机。南大的 复校,旣有大条道理,又逢大好时机,该从 速进行了 〇

为了复校的进行顺利,大家对往事不要追究 ;不要再怪责任何方面,不要再怪责任何个 人。所有种种不光彩的故事,都看作「历史 的误会」,一笔勾消。从此一团和气,齐心 合力;爱校爱国,建校建国〇

二、祺校有道理

现在把复校的大道理,简要地说出来:

第一、只有复办南大,校友以及所有南大人 ,身受「切肤之痛」的创伤,与各式各样的

56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

后遗症,オ可能痊愈复元,化消极为积极。 由此「重振」华校以至华社在教育上的壮志 活力,为新加坡教育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第二、也只有复懈南大,政策与民意的背驰 ,政府与民间的失和,オ可能补偿挽救,化 分裂为团结,化离心为向心。由此言归于好 •欢乐年年;以保证新加坡的长治久安,而 进于太平盛世。

第三、新加坡的政治家,要「创造一个强大 的公民社会,多鼓励人民参与建设,把新加 坡当成是他们真正的家」。这是很有远见的

「文治」构思,难能可贵,该大受欢迎。而 南大的复办,正好作为「创造公民此会」的 典范。

第四、新加坡政府着力发展大学教育,也曾 透露要办第三间大学。南大的复办,可说是 配合政府的设施,而顺理成章地完成三间大 学的结构ーー 、「南大」收回校园,并欢送

「理大」到新校址去〇这是相当现成的排列 :国大第一、南大第二、理大第三〇

第五、新加坡政治家推崇儒家思想,就必然 推崇儒家的「仁道」;而在国家建设上,便 要行「仁政」。当前在文化方面的一大「仁 政」,该是推动南大的复办了 〇

第六、我们推崇儒家思想,当然不会忘记儒 家的创始人孔子ーー孔子是中华民族民间 兴学的创始人,我们也该记得。复办南大, 便是后人对孔子民间兴学的贡献,重新肯定 ;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到了这里,总可以说,复办南大实在是理由 充份;大家只有曾成,不会反对。

三、复校做得到

南大复校虽然理由充份,可是不容易办吧? 复办显然不会很容易,但总比创校好办得多 〇何以见得呢?

第一、国际形势大变,有利于南大复校。所

谓「世界革命」落空,共产帝国瓦解;使到 南大由于「政治化」,而被拖累下水的悲剧 ,不会重演。这就解除了南大复校的「后顾 之忧」,大家可以轻轻松松地做去,免于诸 多方面的困扰〇

第二、新加坡政治家的作风,相应地越来越 开明,决策越来越明智;从而对于南大的复 校,该只会有助力,不会有阻力。这跟创校 时政府对南大的诸多为难,不好对付,显然 是两样。

第三、当年创办南大的福建会馆,中华总商 会等等此团与宗郷会馆联合总会各位领袖, 以至毕业生协会、各地校友会,自然继承先 圣先贤的创校精神;当仁不让’见义勇为。 而星马及东南亚无数的南大人,也自然为复 校而闻风响应,热烈支持〇

第四、成千上万的校友,经已成熟;爱校热 情,人所共见。不论他们是在学术上有成, 还是在事业上有成,都是创校时所未有的生 カ军,都是复校时的强大力量,以开拓南大 长远而光辉的无限前程〇

第五、在经潸上非常活跃而成为亚洲小龙的 新加坡,政府财政健全,民间财富丰裕,都 会使到复校的筹款工作,比创校时来得好办

第六、校园收回后的修理扩建,乃至重新规 割,也总比创校时面对大片荒地的开辟,来 得简单容易〇

从各方面看来,复校实在做得到,并且不比 创校难做。大家下决心去做就对了 〇

四、复校后的媒介语文

复校的工作多得很,不该在这里说。但有一 件事也许要先说,这便是复校后的教学,该 用什么语文媒介呢?这是大家特别关注的学 术问题,最好及早澄清,以免彼此猜疑。就 创校时看,南大作为「中文大学」来办是对 的,后来改变为「英文大学」便有问题了 〇 如果南大办下去,长期作为「中文大学」或

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57

「英文大学」都不对;却应该发展为「中英 并重」的双语文大学〇

由于南大是新加坡的大学,不是中国或英国 的大学;而新加坡同中国与英国,都有相当 密切的文化与经济关系。因此,作为新加坡 大学的南大,应该发展中英双语的大学,培 养新加坡必需的双语高级人材。所以,新南 大的主要教学媒介,自然以华英平衡为原则 :不排华,不排英,不偏华,不偏英。华英 并重,华英共存。他日新加坡的华英文化与 华英经济,双翅齐飞;小龙长成为大龙,也 不是不可能的〇

双语文人オ的培养,当然要真真正正去做。 但是,在具体办法上,必须「情理兼顾」; 旣要顾到学术水平的要求,也要顾到学生学 习的负担。尤其是在复校的初期,要求不妨 稍为宽松,然后逐步提高〇

从前我曾经想到ー份办法,着重把守一入ー 出的两个大关, 并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由 于没有适当的机会,所以一直没有发表过。 现在提出来交换意见,同时求教于高明:

双语文的入学标准,原则上必须及格;然而 一门不及格,但成绩不太差的考生,也不妨 录取。不过,这一门语文必须立刻补修,直

至及格为止。如果毕业时仍未补修及格,也 可以准予毕业;但只称「毕业生」,不授予 学位。这是要方便就业,以免打撃学生太大 。日后补修及格,就补授学位。至于双语文 优异的学生,按年颁发「双语文奖」;毕业 后并可准予免试升上研究院或向就业机构推 荐〇

五、复校必成及其他

南大的复校,既然有大峰道理,现实又是处 于三四十年来想不到的好时势;这就简直是

「天与人归」,事在必成。因此,我个人对 于复校的成功,实在十分乐观,看来大家会 有同感〇

至于我主张复校的动机,完全是纯洁纯正, 絶无阴谋诡计;而只是出于爱护南大,爱护 华校,与爱护星马的一贯立场,以及「独立 思想」的长期惯性。同时,并没有受人利用 ,或者经人授意。我离星二十多年来,还是 一身清白,心安理得。请大家相信我!

最后,为了支持复校必成的信息,我在这里 先献捐港币ー万元,作为复校之用。区区小 数,聊表彻意;亦所以「抛砖引玉」,多多 益善〇

九二,二,二八,于香港〇

58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

从华族的生命力谈

〈南洋大学〉的必然性

■ 1953年7月26日陈六使先生主持动土典 礼〇

族群和族群的生命力

世界上的一切族群,从原居地 移徒到一个新的地方定居时, 带着前往的除本身的躯体和一 些随身的用品外,还有共同的 语文、历史记忆、文化遗产、 宗教信仰、道德上的是非观念 、生活方式等〇华人做为一个 族群,在移居海外的过程中,

也没有例外地带着语文和文化 包里同行〇英国人移居北美、 澳洲、纽西航 ' 南非等地时, 也同样地带着盎格萨克逊的文 化和历史遗产去落户〇

一个族群是有生命力的,这就 是一个族群的特征会一代传一 代地繁殖下去〇 —个族群的生 命力的鉴绩存在和发展,如果

受到阻抑或否定,它便面对解 体的威胁。因此,一个族群遇 上敌对的环境时,往往会为其 生存和发展进行持久的奋斗和 挣札。今天世界上许多纷争和 动乱,尤其是最近在前苏联和 各东欧国家发生的战争和国家 解体,无不是因为一些族群的 生存和发展,受到致命的威胁 所引起的。

一群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 能成为族群:ー、同住在一个 国家或地区;二、有共同的种 族背景、宗教信仰或道德观念 、语言、传统和生活方式(这 一切组成族群成员间的共同性 );三、具有因这些共同性而 凝结成的团结精神;四、具有 保存他们的传统、维持他们的 信仰和生活方式、渴望被保证 能依其种族的精神及传统教育 和培养他们的子女以及能彼此 互相协助的强烈愿望〇 一个族 群的团结精神是起源于其成员 之间的共同性,而团结的目的 就是要共同地去实现以上那些 共同愿望。

一个族群从原居地迁移到ー 个陌生的环境时,如要能缀 绩发挥其团结精神以实现其

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59

欲保持和发展其语文的传统 的愿望,除移徒的族群人数 要众多人及族群成员彼此居 住的空间距离接近外,非具 备有以下条件不可:

第一,人口基本上要能达到 自足,这样オ能保住该族群 的种族特色〇在卅年之前, 马来亚半岛上的华人人口中 的男女比率仅是一千对二百 ,难怪当时许多华人主观上 还自认是〈客地〉生根而不 会失去其族群特征的足够条 件〇

第二,这族群的人口要多到 能形成一个有经济效益的市 汤〇这个市场出现后,这族 群才能取得要维持其生活方 式所需的一切物资〇举个例 子来说,ー百多年前的华人 在建完通往太平洋西岸的加 拿大铁路之后,虑零零星星 地散落在加拿大西部的许多 小城镇〇在这些地方,不要 说买不到华人日常所需的食 用品,连白米也没有或少有 供应〇在这种情形下,这些 华人便失去维持其饮食方式 的物质灿件,久而久之,他 们的后代就连拿筷子也不会 了 〇当年马六甲的娘惹和容 客这种人的出现,也是起源 于同样的因素〇可是一旦马 来亚华族形成一个自足的族 群,大多数的娘惹和春答的 后代,也因而先后回归华族 而〈还原〉为华人(Resini fication) 〇

第三,这个族群也必须在自 身的文化生活上,达到基本 上的自足的程度,这也就是 说这族群在知识、文艺、讯 息、罢育、娱乐等方面的需 求,必须能在定居地得到基 本上的满足,例如以该族群

语文为媒介而有定居地内容的 书籍、报刊、电台、电视台、 剧院、娯乐场所等,必须是应 有尽有〇

第四,族群的语文、宗教信仰 、做人的道德和价值观等得以 一代传一代地传授下去。换言 之,一个族群如要继绩生存和 发展,其成员之间的历史和文 化的共同记忆便不能中断;要 做到这ー点,便非有从家庭、 宗亲组织、宗教机构(如华人 的佛寺、庙堂、道庵等)、幼 稚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ー 个完整的〈社会化〉的体系或 基础组织不可〇有了这个组织 系统,一个族群的成员オ有条 件进行互相协助及将其语文、 传统、道德价值和生活方式ー 代又一代地相传下去〇

新马华族有强大的生访カ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新 加坡和马来西亚定居的华族, 是具有继绩生存和发展的强大 的生向力的〇华人移民新马的 历史,就是一部建立华族成为 一个在各方面能达到自足的族 群的历史〇由于这种自足对华 族的继续生存和发展是有关键 性的关系的,因此新马华族没 有华人食用品的正规的供应, 发展到有专卖华人食用品的杂 货店、超级市场、进出口公司 、以至于出产这些食用品的农 场和工厂等;从酒肆、赌馆发 展到宗亲会社和互助的组织, 从没有自己的报章杂志发展到 有自己的传播媒介;从读中国 出版的书刊发展到自己出版而 反映本地生活的书刊;从没有 学堂发展到有学堂;从有学堂 发展到有从小学到中学的正规 学校;在五十年代中又进一步 开办了南洋大学〇在这些发展 中,华族这颗种子,便在他们 的新国家中长出许多维持和延

绩其生命的根,其中最重要的 是经济和文化教育的根〇

华族要能在居留地范绩生存和 发展,便必须成为一个基本上 能在各方面达到自足的族群, 而这种自足是要相对着其祖先 的国家(即中国)和其居留国

(即新马)而取得的〇举个例 子来说,华文学校从用中国出 版的课本转变为采用由本地编 写本地出版又以本地内容为主 的的课本,这个转变不但反映 了华族己摆脱了く华侨意识〉 ,同时也为促进く新马华人意 识〉的再进一步成长提供了一 个必要的条件〇另一方面,华 人有了自己的学校而不到英文 学校或马来文学校去求学,这 便意味着在居留地占战略地位 的族群也相对地失去同化华人 的渠道〇

目前印度尼西亚的华人己在这方面失 去保持和发展其语文和文化自 足的条件〇因为印度尼西亚华人根本 就没有一个基本上是自足的华 文教育系统,他们的子女非上 印度尼西亚文学校,便无法接受到正 规的教育或学到谋生的ー技之 能了 〇这样一来,难怪当今印 尼的华人,除年纪老的外,大 多数已不会说中国话了 〇

以上所指的自足不是絶对的和 排外性的,因为在成为自足的 族群的过程中,华族一方面得 在其固有的特征中排除掉不利 于其在定居地继续生存和发展 的成份,另一方面也得从其他 族群的特征中,不断地吸收有 利于其成为定居地的十足成员 的因素〇各种族群间的文化和 语文的互相渗透(Acculturation) 的过程就是这种排除和 吸收的过程,也是一个族群在 异地取得自足过程中不可缺的 一部份,因为只有这样,一个

60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

族群才能在一个新的地方确立 其被接受性〇同时,这种各族 群间文化和语文的互相渗透是 一个无休止的过程,这ー点只 要看新马各个不同族群的语文 不断地在吸收别个族群的语文 以充实自己的不足便可一清二 楚了。(一个族群在寻求自足 的过程中如果是排外的,它便 是走上种族主义的道路了。) 今天,新马华人和海峡两岸的 中国人交谈时所用的ー些词汇 ,如不加解说或翻译,对方是 无法了解的〇这说明了〈华人 意识〉已取代了く华侨意识〉 °蔡崇语校友说台湾有人对他 说,新马的华人旣不像海峡两 岸的中国人,也不像香港的中 国人,这便说明了新马的华族 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新马特色的 族群了 〇

华族求存的道路是崎妪的 众所周知,华族在新马寻求继 续生存和发展的过程,是非常 崎帽不平的〇在殖民地时代, 华族虽然在当地的经济建设上 做出了比任何其他族群更大的 贡献,但在政治上却被视为外 人,只有做顺民而无过问政治 的权利,尤其是在社会福利、 文化教育等方面,更是聪由华 人自生自灭。

直至五十年代初期,华人还是 被视为中国人,可是中国从没 有给他们任何保护,这便是东 南亚华人被叫做海外孤儿的原 因〇华族在任人摆布的困难的 环境中寻求成长为一个自足的 族群、一个能在这新天地落地 生根而又不会失去其文化、语 文、道德传统等特征的族群, 难免处处会碰上障碍。可是, 华族的生命カー从开始便是ー 股坚韧不拔的力量,他们披荆 斩棘,以互助和自力更生的方 法,由乡亲的最小单位的正式

■ 1953年7月26日动土典礼全体照。

或非正式的组织开始,发展到 成立全国性的最大单位的组织 0华族为了要伸出一条文化和 语文的根’更得克服更多困难 ,自己用筹款的方式聚资办学 ,从个别的简陋学堂发展到有 小学到中学的一个完整的华文 教育系统〇虽然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来到新马之前,华文中学 设有高中部课程的还不多,可 是日本投降之后,尤其是在战 后华校第一届小学毕业生即将 离校时,初高中的华文学府便 如两后春笋地在新马出现〇

在四十年代末期和五十代初期 ,华族不但在人口和经济方面 已经在新马生了根,而且华族 也生气蓬勃地生长它的文化和 语文根。同时,中国大陆在ー 九四九年底成为共产国家,新 马基于政治理由和中国大陆断 絶了官方和民间的往来,因此 新马华文中学高中毕业生的升 学出路就成了问题。其实,华 族如要在新马成为一个基本上 是自足的族群,便非有一所符 合华族需要的自己的华文大学 不可,因为新马的华文高中毕 业生如仅有去中国读大学这条 出路,华族在语文教育方面便 不能取得自足,所伸出的文化

和语文的根便是残缺不全的,、 由此观之,南洋大学在五十年 代中出现在新马华人的文化和 语文的舞台上,乃是华族生命 力在新马发展的必然后果〇

华族争取在新马生长它的文化 和语文的根凹凸不平的历程, 是充满着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的〇华族为了其文化和语文能 在新马生根,一方面得从华侨 意识中脱离出来,而成为能在 新马立足及能向新马认同的族 群,另一方面又得争取在当地 居战略地位的族群给予全面的 接受,而不是以前的只被容忍 而已〇这一切对内对外的努力 ,便是为了要改善华族能在新 马的环境中继绩生存和发展的 条件〇可是,这两方面的努力 ,都不能避免地会遇上各种各 样的阻カ和障碍。同时,要坚 持这两方面的努力,是非有一 股百折不挠和全心全力为华族 前途献身的精神不可。

在马来亚,战后〈紧急状态〉 和独立运动,都需要•华族的支 持,因此,华文学校也得到政 府的财政津贴。但是,从五+ 年代初的拜恩教育报告书开始 ,马来亚及后来的马来西亚的

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61

华文学校,便面对着被改制而 变质的不断升级的压カ〇为了 避免变质的命运,大马的大多 数华文中学在六十年代初被迫 不得不放弃津贴金而走上自办 独立华文中学的道路〇前马来 西亚华文学校教师公会联合总 会主席林连玉先生,为争取华 人学母语母文的基本权利,所 做出的坚勇不懈的努力和他因 而被桡夺公民权的坎坷命运, 恰好集中反映了华族维让其文 化和语文权利的奋斗经历。

南洋大学满足了华族求存 的愿望

华族的文化和语文这条根如果 不能在新马生长,华族便没有

足够的条件成为一个目足的族 群,久而久之,华族便会变质 而成为一个〈边际〉的群体, 最终便免不了要走上瓦解的道 路。在这个过程中,除极少数 的个人能吸引到回教文明的精 华或西方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 或基督教的道德观,而能保留 为V完整的人〉外,大多数的 人则一方面只认识到回教或西 方文明的ー些又片面又肤浅的 东西,另一方面又失去华族的 文化价值,这种人便成为无根 的〈边际人〉或〈游离份子〉 ,不但合群性低,而且容易受 外来〈潮流〉所左右〇对一个 发展中的国家来说,这种〈无 根〉的公民便会成为社会不稳 定的一个重要因素〇

有鉴于此,新马华族要在他 们的新国家中建立他们的文 化和语文的传宗接代的物质 基础的愿望,是一件很自然 和可以理解的事,当英裔移 居北美、漠洲、新西兰、南 非等地时,不也是ー样有这 种愿望吗?他们在这些地区 定居下来后的头件大事,便 是兴建教堂和学校,一个族 群的文化和语文的根是否能 在移居地生存和发展,是关 系到该族群的存亡的关键的 。因此,文化和语文的生存 和发展,是每一个族群的基 本权利,不能被任何人所剥 夺的。

南洋大学在五十年代中期的 创立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它 的建立,使华族在他们新的 定居地上,第一次拥有从小 学到大学的华文教育系统, 第一次为保障华族的语文的 基本权利提供了必要和足够 的自足的条件〇因此,南大 的创立,在东南亚华族的历 史中便成为最得人心的一项 华人的集体事业〇当年创办 南大的建议一经陈六使先生 提出后,整个东南亚的华人 社会便在一夜之间动员起来 ,献捐的浪潮此起彼伏,持 久不絶〇尤其是在新加坡、 马来亚和当时的英属婆罗州 (现今的东马)的华人中,

支持陈六使先生兴办华文大 学的呼験,更是响彻云霄。 在新马的华人此会中,上至 政要(如陈祯禄等),下至 学生、工人和贩夫走卒、舞 女等,无不为南大的诞生而 奔波效劳和欢呼鼓舞,因为 南大象征了华族生命的完整 化,体现了全体华人长久的 愿望〇

62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

在华族移居海外的历史上,一 间华文小学在一个小锁中诞生 ,一间中学在一个城市中开幕 ,都是无数华人的集体血汗的 结晶,都是使无数华人欢欣鼓 舞的事业〇因此,华人教育机 构的发展,也如华人的会社的 发展一样,从最小的单位发展 到最大的单位,而南大就是这 个最大的单位。因此,南大的 兴建和落成,已不再是一个小 镇或一个城市的华人的事业和 欢乐,而是整个星马、整个东 南亚、甚至是全球海外华人的 事业和欢乐〇 了解这ー点之后 ,也便能了解南大在ー九五八 年三月,卅日落成开幕时,为何 新马华人会扶老携幼地涌往云 南园观礼而产生万人空巷、塞 车十哩的盛况了 〇

重重的阻カ从何而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殖民 地时代,只要华人的活动不会 增加政府的开支及不会被认为 是会危害到殖民地的政权,英 国殖民地统治者对华人自己在 当地自费为其子女提供华文教 育,大致上是采取让其自生自 灭的放任的政策。这也是无事 少过问,一但被认为殖民地统 治的利益有抵触时,便会找籍 口去进行干预和限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 是在韩战期间,新马华人在人 口和经济方面,已进一步取得 更高度的自足性,而在生长其 语文的根方面,表现出来的更 是ー股生气蓬勃的生命力。ー 方面,新马各个角落的华人纷 纷以自力更生的办法,复办或 创立华文中学,另一方面,陈 六使先生随着也在ー九五三年 一月提出兴办南洋大学的建议

从战后新马华族的自足性和蓬 勃的生命力来看,这些发展本 来是很自然的,可是它们ー开 始便面对着重重的阻カ,而且 最终大马的华文中学还得被迫 走上独立中学之路,而在华人 占絶大多数的新加坡的华文中 小学的完整的系统,也终于被 改制而成为英文教育系统的ー 部份,在千千万万人欢呼声中 诞生的南大,也终于在ー九八 零年遭遇到关门的命运〇这是 应该从何说起呢?

首先,重重的阻カ是从何而来 的呢?就马来亚来说,在殖民 地的时期,马来族是马来亚各 族中最大的族群,人口占百分 之四十四,在英国殖民地统治 者实行分而治之的统治下,马 来亚被认为是马来人的土地, 马来人是这个土地的主人或V 土地的儿子〉,马来族的统治 者和精英,在英殖民地统治者 的支撑下,在政治上盘踞了战 略性的地位〇另一方面,外来 的华族和印族移民,却被看成 是暂时寄居在马来亚的外国人

日本占领马来亚期间,华族和 印族都参与了抗日行动,而马 来统治者却和占领军合作〇战 后英工党新政府,在未预先征 求马来统治者的同意,提出成 立V马来亚联盟〉(Malayan Union)的宪法建议,赋与华 族和印族平等的公民权利,以 表示对马来统治者的不满及对 华印族抗日行动的欣偿〇可是 ,这个建议却成为马来族的凝 结素,导致泛马马来民族主义 的定型化。一夜之间,〈马来 亚是马来人的土地〉的马来土 着主义的浪潮席卷了整个马来 半岛〇结果,英殖民地统治者 不放弃〈马来亚联盟〉的建议

,而由承认马来族为马来亚的 主人的〈马来亚联邦〉(Federation of Malaya)宪法所取 代。(马来亚联邦的马来名是 Persekutuan Tanah Melayu ,如照实译,应该是叫做马来 土地联邦 Federation of Malay Lands.)马来族的主要 政重(包括巫统在内),就是 在反对く马来亚联盟〉所掀起 的马来土族主义浪潮中诞生和 成长的〇自那时起,V马来亚 是马来人的土地〉的土著主义 ,便成为左右马来亚政治的不 可受到提问的势力。

马来亚在ー九五七年获得独立 时英国人把政权移交给马来族 ,马来语成为国语,英语的官 方地位只被延绩十五年,国家 主权和权威的象征,如国徽、 国歌、国教等,全部来自马来 族的文化和传统,毫无非马来 族化和传统的痕迹〇根据当时 马来领袖的说法,这种安排是 ,得到当时的非马来人领袖的 同意的,其交换代价是由当当 时的马来领袖同意,让华印族 居民能依法申请为公民〇因此 ,由于主要的马来族的政堇都 是发源于反对〈马来亚联盟〉 的土著主义的总动员,马来土 族主义的情绪便从战后开始, 左右了马来亚及后来马来西亚 政治和经济的决策过程〇任何 马来族的政策,倘使没有以土 着主义的要求为其政策的基础 ,便难以动员及获得马来族民 众的拥证〇

在这同时,马来亚共产党在ー 九四八年被宣布为非法的政党 之后走进森林,企图用武装 争去推翻英殖民地政府〇可是 ,一方面由于马共大多数的成 员是华人,另一方面中国在ー 九四九年成为共产国家,在东

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63

西方冷战的过程中’至少在道 义上支持了马共的武装门争〇 这些都对马来土著主义起了握 风点火之效〇

由于要建设一个以马来文化为 主体的国家,以巫统为主导的 政府便有必要以国语(马来语 文)统一全国的教育系统〇为 完成此目的,一向派给华印文 中学的津贴金便被终止了,如 果要继续得到政府的财政资助 ,它们便得接受改制成为用马 来文为教学媒介的国民型学校 〇在寻求建立一个以马来文化 为主的国家的过程中,马来土 族主义便很方便地和反共相结 合起来〇结果,自ー九四八年 实施紧急法令开始,英殖民地 统治者和马来族的领袖,便把 马共的威胁和受华文教育挂起 钩来,即认为受华文教育的华 人比较可能成为马共的同情者 或支持者〇因此’凡是坚决维 护华人学华语华文的基本权利 的华族发言人,或任何争取此 项权利的有组织的活动,都有 可能被看成是受到马共的指使 的,不利于国家安全和种族之 间的和谐相处〇林连玉的公民 权被褫夺和大马申请开办独立 大学受到拒絶,当局无不以这 个理由为依强的〇

在政府建立统一的国民学校系 统时,马来西亚的絶大多数的 华文中学都拒絶被改制,自愿 以自力更生的办法,去维持不 被官方承认的独立华文中学〇 这个选择清楚地说明了,大马 华族要维持和发展其语文和文 化的根的强烈愿望和决心〇

英文至上主义与惧共

新加坡的情况有些不同,它是 英国的直辖殖民地〇华人抵步 时,这个狮岛上才有几个破落 的渔村,并不存在马来族是新

加坡主人的问题。同时,华族 是最大的一个族群〇占人口近 百分之八十。因此,华人学华 语华文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怎 么会有阻カ呢?可是,事实却 不是如此。在新加坡,华文在 宪法上虽然被承认为四种官方 语文之一,但是它在实际上的 地位,却已经是远远不如马来 西亚的华文了 〇这又应该从何 说起呢?

马来土族主义在新加坡旣然不 是一个问题,到底是其么因素 阻抑了华文在新加坡的发展呢 ?回看新加坡当代历史的发展 ,便不难体会到华文在这个小 岛上的发展主要是受阻于两个 因素:英文至上主义和く惧共 的偏执症〉(paranoia) 〇在 做为阻扼华文教育的杀手涧的 过程中,这两个因素是相辅相 成的。这一点可从下文看出来

当年南大的开办オ处于酝让的 阶段时,英国人便企图用く南 洋大学是共产〉的借口来阻挠 〇可是后来看到创办南大的建 议是受到新马华人既会上下ー 致支持的,オ转过来附和,接 受〈南洋大学有限公司〉的注 册。南大在ー九五八年正式开 幕时,顾德总督还亲自価临主 持剪彩典礼。当然,英殖民地 统治者是以实务见称的,当时 剿共的〈紧急状态〉,迫切需 要华人社会上下的合作,出于 战术性的需要,不得不暂时给 予附和〇可是,在暂时附和的 同时,英殖民地统治者,一方 面不给南大分文的财政资助, 也不承认南大的学位,另一方 面却企图把南大变质成为以英 文为教学媒介的大学〇因此, 审查南大水平的报告书一个接 着一个出现,而每个报告书的 建议,无不指向采用英语为教

学媒介为南大的出路。有幸的 是南大在陈六使先生的领导下 ,发挥了维护华族语文权利的 不折不挠的精神,排除万难, 才能三番四次地顶住了殖民地 政府在附和的背后企图使南大 变质的压カ〇

可是,英文至上主义如何会与 维持及发展华族的语文相抵脂 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便得了 解自殖民地时代起,受华文教 育者所遭遇到的不平等待遇〇 在英国人的统治下,受英文教 育者乃是殖民地统治者的宠儿 .可问鼎殖民地此会的政界、 公务机关、洋行、专业界等的 晋升之门的,主要就是这些册 儿〇因此,从华文教育源流出 来的毕业生,除到华文学校当 穷教师或剤父兄辈做生意外, 出路非常有限〇就是幸运能槽 进公务机关或洋行去做事,其 职位和待遇也往往比同学历的 受英文教育者低贱〇

南大毕业生的遭遇,也和华文 中学的毕业生一样。在ー九六 八年之前,南大学位不受政府 承认,不论在就业、收入、!t 会和政治地位等方面,样样不 如马来亚大学(后来改称新加 坡大学)的毕业生〇其实,南 大初期数届的毕业生在各行业 的待遇,不少甚至比不上英校 的九号毕业生〇这当然不是说 南大毕业生的智力和能力比马 大或新大的毕业生差,他们之 所以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全 然是因为他们是受华文教育的

受英文教育者和受华文教育者 之间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便 形成英文至上主义的政治和物 质基础〇被英殖民地统治者选 任(co-opted)为政府的主要 官员和公务员的受英文教育者 ,为了维护他们所享受到的册

64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

儿地位,很自然地便会更进一 步去强调受英文教育的重要及 维护其在政治上和就业上的优 势〇这种在华族中实行的分而 治之的政策,为受英文教育的 华人和受华文教育的华人的对 立提供了条件,一但受华文教 育要求一视同仁的待遇时,往 往便会被受英文教育者看成是 对其优势和政治地位的挑战和 威胁〇同时,在受英文教育者 看来,消除这个挑战和威胁的 主要办法之一,便是实行阻抑 华文教育发展的政策〇

同是一个族群的成员而有这种 不同待遇这个事实,为华族带 来了两个问题:一是受华文教 育的功利问题;ニ是这种不平 等的待遇在受华文教育者中所 产生的对政府不满的情绪及其 后果。

受华文教育者的宙路和待遇, 比受英文教育者的又少又低这 个事实,必然增加了英校对华 人家长的吸引力,这便成为华 族寻求保持及发展其语文教育 的一大阻力〇英殖民地政府就 是利用扩大受英教育的功利, 以加深受英文教育者和受华文 教育者之间的矛盾,令华校自 己走上消亡之路〇在六十年代 ,新加坡虽然独立了,但这种 政策却没有中断。其实,独立 政府的教育政策是有计划地逐 步把华人的子弟引向英文源流 的学校去就读,结果终于促成 华文源流的学校与英文源流的 学校的合并,而导致七十年代 就读南大的学生日减〇

华文教育着重传授做人的道理 和培养学生对辻会的责任感, く见义勇为〉、V舍己成仁〉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 对社会及国家应有的精神,洋 溢在课文的字里行间〇在这种

教育的薫陶之下,又加上一向 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华校生 往往在政治上便比英校生来得 早熟:他们往往比较关心吐会 和国家大事。一般上有比较高 的政治和社会意识,对国际局 势的认识也一般上比较深刻, 对中国的政治发展也比较关心 。因此,由于五十年代的新加 坡正处在旧的尚未死亡而新的 还没有诞生的多事之秋,而受 华文教育者又长久地遭受到不 公平的待遇,结果不但是不平 则鸣,而且是比别人先鸣。这 样ー来,许多政治上较早熟的 华文中学生,便投入此起彼伏 的罢课和示威活动,要求改变 现状,希望在即将来临的新的 政治秩序中,能得到公平和合 理的待遇〇可是,当时的执政 者,却把这些学潮看成是马共 主使的外围活动,目的是要顚 覆政府,非把它们镇压下来不 可。可是,镇暴队的镇压往往 造成暴力冲突,进而又扩大了 冲突面,演成学潮和エ潮的ー 呼ー应,成为要求平等自由、 公平正义和脱离殖民地统治而 独立的先锋成份〇同时,学潮 和エ潮所采用的发动和组织群 众的方法和作风,也效法共产 党:贯用的群众路线的做法〇在 当时的执政者看来这些活动无 疑是马共在后面主使的,目的 是要制造动乱以推翻政府。

其实,仅根据一种活动的形式 便决定该活动的内容做法,往 往是与事实距之千里的〇进步 的政重如李光耀先生领导的人 民行动童,在建党之初何尝不 也是ー样地采用了群众路线的 方法和作风去发动和组织人民 的支持?李氏当年还是新加坡 华文中学学生联合总会和职工 总会的法律顾问,常常出入法 庭为彼逮捕的学生和工人领袖 辩护。许多人民行动堇的发起

人和领袖,也是当时搞学运和 工潮的领导人〇可是,在这些 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的过程中 ,身为〈龙儿〉的英校学生与 华校学生对比之下,显然是安 份守己的年青人〇因此,读华 文是动乱的根源,便在执政者 的脑中逐渐成为不证自明的< 真理〉〇

从五十年代末期起,华校学生 的抗议活动,便慢慢地从中学 校园转移到南大校园〇上文已 经指出,南大的学位ー开始便 不受英殖民地政府承认〇当南 大当局提出承认问题时,英殖 民地政府便利用委任〈专家〉 来评估南大的教学程度拖延时 间,而各个评议会的报告书却 置南大是初办的民间大学这个 事实于不明,死板地把它的水 平与成立已多年而又有雄厚的 政府资助的大学相比,便得到 南大水平低落的结论,进而认 为补救的关键是在于朝向采用 英文为教学媒介的转变,即是 南大的变质。当时,反殖民地 主义和争取独立自主乃是那个 时代横扫亚非拉的潮流,因此 南大学生对英殖民地政府的不 满,便逐渐以反殖、争取新加

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65

坡的独立和主张各族群应该平 等的活动表现出来〇最近有一 位南大校友谈到南大的失误时 这样写道:一些南大学生在参 与政治活动时,〈带有极左倾 向....非但没有团结到其

他同学,反而给南大蒙上一层 政治色彩,成为政堇争取、利 用或是打击的对象〇〉这种只 看到形式而没有看到内容的看 法,便很容易会造成责罪受害 者的后果〇可惜这也就是当时 执政者的看法,不能超越南大 学生抗议的形式而去看到他们 抗议的内容,结果为了去除共 产重的威胁,便不得不严厉地 对付く受共产夏主使〉的南大 学生了 〇由此可见,〈惧共的 偏执症〉越严重,对华文教育 的阻抑也越加严厉。

南大和南大学生是华族在新加 坡蓬勃发展的产物,他们对华 族文化和语文的热爱和对南大 的拥护,正好反映出华族要在 新加坡生长其文化和语文的根 的强烈愿望〇同时,只有在这 个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新加坡 的华族オ能成为一个自足和完 整的族群〇因此,陈六使以及 在马来亚的林连玉、严元章等 这些对争取和维护华人学华语 华文的基本权利不遗余力的人 ±,都很自然地成为受华文教 育者最为敬重的人物〇同时, 凡是维护华族的语文教育的基 本权利的政童或政府,受华文 教育者便会给予全心全意的支 持(大马华人支持辛尼华沙甘 便是一例)。这样ー来,英殖 民地政府既然不承认南大的学 位,而又想将南大变质,南大 学生和支持南大的人士,只有 期望殖民地统治早日结束,把 华文教育的前途寄托在独立后 的政府身上〇因此,许许多多 南大的学生便直接或间接地投 入争取独立的种种活动,包括

支持人民行动堇取得政权的奋 斗。这样ー来,在当政者看来 ,南大无疑是〈激进份子〉的 大本营,南大学生的行动便被 看成是深受北京的反殖民地主 义和反帝国主义宣传的影响〇

从改制到变质

人民行动募参与新加坡第一届 自治政府大选获得胜利那天晚 上,南大学生通宵达旦听收音 机广播竞选结果,当听到人民 行动童的王永元在政府大厦前 草场上的胜利大会上高呼:V 新加坡的人民翻身了〉,许多 南大同学激动得满眼热泪,在 他们的心中,〈翻了身〉的当 然也包括南大在内〇这也就是 说,在当初,爱护南大和捍卫 华族的文化和语文权利的南大 创瓣人和南大毕业生及在籍学 生,无不把南大向上向善发展 和维讃华文教育的完整性寄托 在人民行动车身上〇因此,当 人民行动黛组织第一届自治政 府时,华族对这个政府的期望 是非常高的〇可是,新政府成 立了,游街欢庆的日子过去了 ,一天复一天,新的民选的自 治政府仍然没有承认南大,反 之,它采取的政策却是要南大 进行改组,然后才能考虑承认 的问题〇

做为改组南大的第一步,新加 坡的自治政府于ー九六二年通 过〈南洋大学法令〉,取代了 〈南洋大学有限公司〉注册〇 第一届南大理事会正式成立之 后,新加坡政府便和它进行谈 商改组南大的事宜。但是,谈 商进行了几个月,没有甚么进 展〇很明显的,陈六使先生是 不肯在南大变质的问题上让步 的。因此,随着陈氏于ー九六 三年九月廿五日辞去南大理事 会主席之职务后,谈商便在第

二年六月五日达致协议(理事 会代主席及槟城南大委员会主 席刘玉水先生也于这协议签定 一个月又三天后辞去了所担任 的一切职务)。在这协议中, 新政府表示〈南大一经改善, 新加坡政府将给予南大与新大 同等待遇〉〇因此,从ー九六 五年到ー九七八年之间,新加 坡政府便依照其旣定的教育方 针,对南大进行一系列的改制 措施〇由于旣定的教育政策的 目标是要把新加坡建设成一个 以英文为主体的社会,南大的 发展当然不能和这个目标相抵 触,结果自从王磨武的南大课 程审查委员会报告书于ー九六 五年九月十一日发表之后,南 大便越来越身不由己地和华文 中小学同样走上被英文源流的 教育系统呑噬的道路〇

把南大改善,人人都会支持。 可是,所谓く改善〉如果是包 括把南大改成英文大学,这便 违反了南大创校的原意,违背 了华族要在文化和语文的发展 上成为一个自足和完整的族群 的强烈愿望〇不幸的是从ー九 六五年到ー九七八年间有关南 大的事情的发展,正是朝着违 背南大创校的原意和华族的愿 望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爱 让南大和维让华族的语文权利 的华族领袖和南大毕业生和在 藉学生,最初是把南大的前途 寄托在人民行动党:的竞选的胜 利上,当这个期望受挫时,他 们对人民行动黛政府的寄望和 信任,便转变成为极端的失望 〇这时,因政府要加入在形成 中的马来西亚联邦的政策,引 起了行动菓内部的分裂,他们 因而便走上支持从人民行动车 分裂出来的政重去与人民行动 重对抗,企图在选举中取得胜 利以达到维护华文教育的目的

66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

由于以上所提到的各种因素, 南大自ー九六〇年代初期开始 便成为批评和抗议政府的主要 中心之一 〇首先,南大学生参 与提倡在加入马来西亚联邦的 全民投票中投空白票的运动, 与人民行动童政府唱对台戏〇 结果,人民行动黛便乘赢得全 民投票之势,ー举逮捕了许多 南大学生〇过后,陈六使先生 便因在新加坡加入大马之后的 大选期间,支持了南大毕业生 以注会主义阵线的候选人身份 ,出来与人民行动重竞选而被 褫夺了公民权,ー些瘩选的南 大举业生及ー批其他南大生也 被政府拘留,后来连当选的南 大举业生也不能幸免入狱之待 遇〇此外,王腐武报告书于ー 九六五年九月发表之后的一段 相当长的时间内,南大便成为 镇暴队施展身手的场所,罢课 、抗议、镇压、逮捕、开除、 圣逐出境等,便食这个时期的 南大生所体验或所看到的经历

当新加坡政府在ー九六八年五 月廿五日宣布承认南大学位时 ,南大的学制已完全由王脐武 所建议的新学制所取代〇黄丽 松在ー九六九年四月十四日出 任南大副校长,他虽然有一套 把南大发展成为一所完整而又 独特的大学的想法,可是这所 谓〈完整而独特〉的设想未必 是符合新加坡既定教育政策的 需要,这也许就是黄氏在ー九 七二年九月便离开南大的原因 〇黄氏离任后,南大便进入ー 段由薜寿生长校的过渡时期, 在ー九七四年实行和新大统一 招生后,南大实际上便成为一 间由政府部长或官员直接管辖 的学府〇由于南大早已停止向 大马招生,同时又因新加坡的 华文源流的学校,已于六十年 代后期逐步并入英文源流的教

育系统,到ー九八〇年南大与 新大合并时,南大的消逝看起 来也显然是极其顺理成章的事 了 〇

关闭南大的理由

在新加坡政府于ー九八〇年向 南大理事会提出南大的命运问 题的同时,也发表ー系列的统 计数字,指出两个重要的事实 :(一)好多年来,选择把子女 送去英校读书的华人家长越来 越多;(二)报名就读新大的华 人子女越来越多,而且成绩优 越的华文中学毕业生都选择进 新大〇这两个发展的趋势不但 会继续加速,而且是无法挽回 的〇因此,一个顺理成章的结 论便是:华文源流的学校已走 到山穷水尽的境地,已无继续 生存的客观需要〇因此,南大 也是面对着同样的命运,没有 学生来源,怎能生存下去?结 论是:这是人民的选择,是大 势所趋,连政府也无法改变这 种局面〇在这种情形下,南大 只有几个选择,其中之一便是 和新大合并而成为国立大学〇 当然南大也可以选择维持原状

,但这个选择必会把南大引上 絶路〇

要关闭南大的第二个理由是: 新加坡不需要、也没有足够的 能力可以同时支持两间大学。 ー方面,新加坡是一个小岛国 ,人口只有两百余万,一间大 学就足够满足对大学教育的需 求〇对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来说 ,如果有过剩的大学生,反而 会不利于政治的稳定〇另一方 面,新加坡自然资源稀少,收 入主要靠贸易〇因此,新加坡 应该把其有限的资源集中于耕 好一间大学〇有两间大学时, 有限的财力和人力便分散了, 结果可能两间都办得不好,得 不偿失〇

第三个理由是有关华文的功利 问题〇这个理由的主要论点是 说华文不是国际商业语文,而 新加坡人民的生计是要靠国际 贸易,因此学华文的经济效益 不大,尤其是在吸引外资和发 展新加坡成为国际金融业、制 造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的中心 这方面,华文能发挥的功能更 小。另ー方面,英文是国际上

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67

最通行的语文,重视英文会大 大地促进新加坡经济的发展〇 同时,英文也是新加坡各不同 族群之间的通用语文,提倡英 文为唯一主要的语文将会有助 于各族群之间的沟通与和谐相 处。

以上三个理由,现在回看起来 ,并不能使人完全信服。首先 ,当年为何会有越来越多华人 父母要把子女送往英校读书呢 ?华人父母真的是有选择的自 由吗?在看这个问题时,可不 要忘记早在六十年代初期,新 加坡政府的教育政策就开始着 手改变本来包含各教育源流学 校的教育制度,目的是要建立 一个以英文为主体的统一的教 育体系〇在这个过程中,英文 和华文学校由并立在同一个校 园而发展到采用以英文为主的 统一课程。很明显的,自治和 独立的新加坡政府的教育政策 ,ー从开始是以建立一个以英 文为主导语文的此会为目标, 不但在政治上和文官服务方面 ,英文是执牛耳的语文,而且 在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里,英 文也是天之骄子〇在这种政策 之下,整个社会便被直接或间 接地programmed成为崇尚通 晓英文为最佳出路的手段。国 家的政策既然是要建设一个英 文为主的社会,任何源流的学 校如不符合这个目标,便得进 行所需的改制,别无其他选择 °大马在建立国民型的教育系 统时,还保存华文小学的系统 ,而且给华人留下建立独立的 华文中学的余地〇由于新加坡 政府没有给华人留下任何余地 ,同时华人又长期受到有形或 无形的英文为主体的Programming, 所谓华人家长的自由选 择也者,究实言之下过是一个 假象而已。

南大是华文教育源流系统中不 可分割的一部份,华文中小学 是支持南大的基石〇这块基石 被剧除后,南大又不能招收大 马的华校生,自然无法再生存 下去〇因此,南大的关闭,到 底是大势所趋呢?还是人为的 筹割所使然呢?

其次,新加坡真的不需要第二 间大学吗?新加坡真的没有足 够的财源可以支持第二间大学 n马?这个论点若是没有错误, 为何南大才被关闭不到十年, 新加坡就有计划把南洋理工学 院升格为大学?当今维持南洋 理工大学的经费不是比维持原 来的南大更昂贵吗?同时,新 加坡目前不是正在筹割成立第 三间大学吗?因此,近十年新 加坡在大学教育方面的发展, 旣清楚又有力地否定了当年的 く无能力支持第二间大学〉的 说法。此外,南大倘使还存在 ,由于它是一间〈文化之间〉 的学府,在中西文化和语文之 间,扮演一个桥梁的角色,它 的服务对象便不只限于新马的 华人,它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 满足中国之外的三千万华人渴 望维讲和发展其语文和文化的 需要,并且也可为进军亚太地

区的西方跨国公司及其经理人 员,提供必要的华文在亚太经 商或经营企业的知识和技能的 训练〇这种大学的服务对象既 然是跨国的,它的经费来源也 有希望是来自多方面的〇

最后一个理由是有关华文的功 利问题〇这个理由在今天看起 来,确实是站不住脚的〇人们 可要问:日文是国际商业语文 吗?韩国文呢?日本用日文为 何能成为今天世界上的第一经 济强国?南韩也没有把韩文学 校改制成为英校,为何在短短 的二三十年间便发展成为亚洲 四小龙之一?台湾的例子更加 明显,它是道地道地的说华语 写华文的社会,但是这并没有 阻碍它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 ー 〇中国大陆近十多年来的改 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快速的经 济成长率,也说明了华文并不 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反之,中国经济的飞速的成长 ,却已经在西方掀起了学中文 的热潮。正如韩素音师长所说 ,廿一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 中国将成为一条〈巨龙〉,到 时不懂中文的人便无法在亚洲 做生意了 〇

68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

由于英殖民地政府提倡英文至 上,结果便在每个族群中培养 出ー批受英文教育的精英,他 们成为统治阶层的一部份〇在 这个阶层里,英文便是通用语 文〇新加坡在自治和独立之后 ,政府便着手去把英文升格为 各族群间的共通语〇这种做法 是对的,因为各族群之间的确 需要一种共通语言,而且由于 历史的原因,英语最适合于满 足这个需要〇可是,政府在提 倡英文为共通语文时,却要求 其他源流的教育系统由英文源 流的教育系统取而代之〇这ー 来,英文的普及化便造成华族 在语文方面的deculturized ,在长远来说,这对华族本身 的幸福和各族群之间的互相敬 重和合作是否有帮助,便有得 商榷的余地了,因为这样做并 不是等于在提倡英文为共通的 语文,而是在推行英文沙文主 义了 〇

由上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一个 重要的事实,南大被关闭的根 本原因,可溯源至六十年代初 期政府对华文中小学进行改制 的政治决定,当这个政治决定 付诸实行之后,南大的命运便 已经定数了,因为做为南大支 柱的华文中小学的改制完成后 ,南大学生的来源便自然地断 絶了。因此,要知道南大关门 的真正的理由,便非知道为何 华文中小学被改制的原因不可

惧共的偏执症

前文已经指出,新加坡政府的 教育政策,从六十年代开始 便是要把新加坡建设成为一个 以英文为主体的社会〇为甚么 新加坡政府会亳无让步地去建 设这样的一种社会呢?难道它 不知道新加坡人口中,华人是 占絶大多数的嘴?在提倡英文

为主导的语文的同时,为何要 抑制华文的发展呢?要回答这 个问题,便不得不分析一下上 文提到的〈惧共的偏执症〉这 个观念了 〇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东欧、 中国大陆、北朝鲜、北越等先 后成为共产国家,世界遂分成 东西阵营,互相对抗的冷战便 成为战后的国际秩序〇由于共 产主义是从批判资本主义而产 生出来的学说,其长远的目标 是要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对无产 阶级的剥削,以达到世界革命 的最终目的。因此,共产国家 便被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挑 战者,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如 果有动乱,不管真正的内部的 起因是甚么,一概都可能被解 说成是外来共产党人的顚覆、 煽动、和支持而造成的。这ー 来,西方阵营的国家对世界上 任何动乱的政策,便往往是建 筑在对所谓く共产童的威胁〉 的过份敏感的基础上〇对く共 产党的威胁〉太敏感的结果, 便在西方阵营里形成一种〈惧 共的偏执症〉,在这种〈偏执 症〉的龙罩下,许多反共的政 策,都不是基于对客观形势的 理性的分析而形成的,而是纯 粹地建立在〈执着〉的感性反 应的基础上,例如西方国家在 冷战中对中国的围堵和禁运、 越南战争、对拉丁美洲和非洲 ー些失去民心的独裁政权的盲 目支持等,都是西方决策人患 上〈惧共的偏执症〉的后果〇 当年世界上的许多动乱,不外 是因一些民族在要求解放而引 起,可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 团,却不分皂白地把这些动乱 定性为起源于共产夏的威胁, 并站在民族压迫者这ー边去镇 压这些原可成为西方国家朋友 的政治势力〇结果,为了生存 ,这些势力便不得不投入东方

集团的怀抱〇另一方面,由于 要冲破受围堵,东方集团的国 家也只好以牙还牙地进行扩大 影响力,去争取更多朋友,以求 扩大缓冲地带来抵销西方集团 的可能的威胁〇因此,V扩张 和侵略是共产国家的本质〉这 种看法,便在V自由世界〉的 眼中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Seff-fulfil 1ing Prophecy) 了 〇

当年新加坡的执政者制定对内 和对外的政策时,也免不了会 受到这种国际局势的影响〇新 加坡政府的经济政策的主要目 标是要吸引大量的西方的资金 和技术来发展这个资源短缺的 岛国,以增加新加坡的财富〇 可是,这个政策的成功有三个 重要的嫌件:(一)新加坡必需 与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保持友 好和合作的关系;(二)新加坡 的政治局面要长久保持稳定;

(三)新加坡的劳エ组织必须和 政府密切合作,在要求增加工 资和改善待遇方面,要实行自 制〇

六+年代一开始,新加坡便卷 入成立马来西亚(筋称大马) 联邦的国际纷争〇当时国际上 的左派势力,把筹备成立的大 马联邦看成是殖民地主义和帝 国主义的阴谋,必须发动一般 人民大众起来反对〇印度尼西亚苏加 诺总统领导的对抗大马运动的 目的,便是企图制止其成立, 或如一旦成立了,将其粉碎。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无产阶级文 化大革命的前タ,极左之风旺 盛〇这个时期也是美国把越南 战争大大升级的时候,在中国 当时当权的人看来,弱者若是 要胜过强者,只有在世界上发 动对现状不满的人民大众,起 来反对帝国主义支持的当权者 ,为帝国主义造成四面楚歌的

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69

局面,令其应接不暇,以分散 其力量〇就是在这种国际的局 面中,北京支持了雅加达的对 抗大马的政策,并把新加坡定 性为〈帝国主义的附佣国〉〇 当时新加坡的左派政党和政治 势力,也紧跟着北京的路线, 退出议会政治,专门从事议会 之外的斗争〇因此,在新加坡 ,人民行动党与左派势力的竞 争,便转化成为你死我活的敌 对性的对抗〇

新加坡的经济政策如果要成功 ,便非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不可 〇可是,要满足这三个条件, 政府便非走上长期压制左派的 政治势力不可〇第一,左派政 治势力反对亲近西方这一边的 政策;第二,左派势力的政治 力量,是靠发动和组织一切对 现状不满的此会成员而来的, 但是这种活动必然会造成政治 局面的不稳定;第三,左派政 治势力也介入工运活动,寻求 领导工人争取增加工资和改善 条件以扩大其影响力。这一切 都是与政府的政策目标逆道而 驰的。因此,左派的政治势力 便成为政府的眼中钉,必要除 之而后快〇

新加坡政府在创造对其经济政 策有利的三个条件时,不幸地 也德承了英殖民地统治者的ー 个下策,即以提倡英文为统一 的教学媒介来切断华人与中国 在文化上和思想上的可能联系 〇在压制左派的六、七十年代 ,英文书店里仍然有英文版的 列宁全集和史太林全集出售, 可是华文的书藉和刊物,不管 内容是否和政治有关,凡是中 国大陆的出版社出版的,一概 不准进口 〇政府一方面不担心 受英文教育接触到马列主义会 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又认为受 华文教育者容易被中国大陆进

口的书刊所左右,这是根据甚 么道理而得出来的结论呢?

从表面看,参与马共或五、六 十年代的新加坡左派政治组织 的,絶大多数是受过华文教育 的人士。同时,新加坡五、六 十年代的学潮和エ潮的参与者 ,也大多数是受华文教育者〇 可是,如果只看到这些外表的 现象,而不深入地去探讨发生 这些现象的基本原因,便一口 咬定说受华文教育者对现实的 不满,是因为他们受中国大陆 的政治潮流所影响,而他们会 被中国大陆的政治潮流所影响 ,是因为他们是受中文教育者 ,那便把事情的内因和外因混 而为一了 〇这种内外因的混満 便成为患上〈惧共的偏执症〉 的基础。

在香港和澳门的中国人,大多 数是认识中文的,而且他们随 时随地可以看到大陆的书刊和 电影,为何他们不会成为共产 主义的急先锋?在欧美留学的 新加坡受华文教育的学生,也 有很多机会接㈱到同样的读物 及视听的材料,但是他们回新 加坡有否成为左派的激进份子 ?由于外因是要通过内因才能 生效的,新加坡五、六十年代 的受过华文教育者,若是没有 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外因对他 们是难有用武之地的〇

上文已分析过,自从英殖民地 统治的时代开始,受华文教育 的华人便受到种种不平等的待 遇,华族要发展成为一个自足 和完整的族群的强烈愿望,也 屡次受到挫折,这种不平郁抑 多时,自然是不平则鸣的〇可 是,不平则鸣之后,又遭遇一 次又一次的压抑,结果便不得 不投入寻求改变现状的政治活 动或支持愿意改变现状的反对

M 〇当年受华文教育者投入争 取独立的洪流及陈六使先生资 助南大毕业生候选人参加新加 坡大选,便是其中的两个例子 〇

现在事过三十年,再回头看那 个持代,令人不禁要问:受华 文教育者当中,到底有几位真 正受到马共或中共的主使而出 来争取华人语文的权利?参与 罢课抗议和示威的南大生中, 有几位是马列主义的真正信徒 ?就是有的话,恐怕人数也是 少之又少的〇那么,陈六使、 庄竹林和严元章又如何?如果 说他们是马共或中共的同路人 ,简直是贻笑大方的〇因此, 当年的行动重取得政权之后, 倘使能从内因下手,及时承认 南大的学位、矫正受华文教育 者长期所遭受的不平等的待遇 以及确认各族群都有权利维持 和发展其语文和文化,南大的 学生便没有需要进行罢课和示 威抗议,陈六使先生也没有必 要支持南大的学生去竞选国会 议席了 〇其实,人民行动童若 是真的这样做了,它当时必会 得到全体受华文教育者的全力 支持,而华族也可因而免去遭 受到彼切去语文的根的伤痛〇

切根的伤痛

华族寻求在新加坡札下其文化 和语文的根的前仆后缀的努力 所取得的成果,在六十年代中 后期开始,便逐步遭受到被切 除,而南大在ー九八〇年和新 大合并而消逝却象征着华文教 育被切根的过程已完成了 〇这 也就是说,新加坡华族本来拥 有的一个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 的华文教育系统,已不复存在 了 〇殖民地政府想要做而又做 不到的事,在独立的新局面里 ,却被完成了,这是多么富有 调剌性的一件事啊!

70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

世界上各地的人士都知道新加 坡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他们也 知道新加坡主要的人口是华人 ,二三十年来有惊人的经济成 就,其领导人李光耀先生是当 代一位了不起的政治领袖〇在 这一切的转变中,新加坡的华 人因国家经济发展走上几个台 阶而受益,五、六十年代到处 可见的下层社会的贫穷局面, 基本上已不复存在〇这一切都 是无可否认的事实〇

可是,在得到这些物质上的利 益的过程中,华族在华文教育 方面的成就,却遭遇到致命的 挫折。在目前的新加坡,英文 已成为主导的教学媒介,学生 非掌握到英文便不能学到谋生 的ー技之能或顺利地得到升学 的机会〇同时,华人学生在学 校中学到的中文,除极少数的 ー些非常特出而X得到适当的 补习之助的学生外,已不足以 使大部份的学生能深入了解华 人文化或取得进入国外华文大 学深造的资格〇

在上述的转变中,华族已失去 其文化和语文得以代代相传的 最重要的社会化的工具——正 规的教育的设施〇因此,当南 大牌楼上〈南洋大学〉四个大 字取下来时,弥漫着华族的却 是一片深沉的静寂,与当年南 大落成时华人所流露的喜悦情 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在这 静寂的低层,当年的喜悦却为 切根的入骨之痛所取代了 〇

只要看一看今天世界上一些族 群之间的暴力冲突,便能知道 切断一个族群的文化和语文的 根并不是一件儿戏的事〇在新 加坡,由于华族一向深受儒家 中唐思想的影响,一般上是讲 究礼让、逆来顺受、明哲保身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等的做

人和处世的道理;另ー方面, 在这同时,新加坡在经济建设 和发展的领域里,连绩不断地 取得辉煌的成绩,这些物质上 的成就,及时地部份补偿了或 分散了华族在语文教育方面所 遭受的损失〇不过,这个损失 在很多华人的心海深处所造成 的创伤,却不是一朝一タ可以 复元的〇

像任何族群的文化和语文一样 ,华族的文化和语文是它在发 展过程中累积起来的宝贵的精 神财产,是它的成员长期的共 同经历和记忆升华出来的结晶 〇这些长期的共同经验和记忆 产生了华族的语文和文化,这 些语文和文化又反过来界定了 华族成员的共同身份、划定其 对内对外及对人对事对物的基 本态度和行为、把他们凝结成 为有别于别族群的群体、促成 他们之间的互相协助和合作等 ,以达致一代又一代地继续维 持和发展其语文和文化的目标 。因此,语文和文化是一个人 最胁贵的财产之一,是一个人 的人格不可分割的一部份〇 ー 个人若是失去其语文和文化, 除非能吸收到另一族群的语文 和文化的财产为取代,他或她 便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他或她

心理上便会直接或间接地体会 到丧失身份的伤痛,随着身份 的失落而来的,便是失去认同 感和归宿(或归群)感,心灵 上时不时地会领会到空虚、迷 失和焦虑的痛苦〇这种人便会 转变成社会上的边际人或游离 份子,在迷茫和失瘩中寻找新 的认同体和身份以确立新的归 宿感〇结果,这种人往往便易 于受此会上或外来的各种虚浮 、偏激或犯罪的势カ所吸引和 左右〇

稍有注意新加坡社会近二、三 十年来的发展,便不难看到新 一代的新加坡华人在思想和行 为上,已起了不少的变化。根 据报导,新加坡华裔年青人信 宗教或上翩堂焼香拜佛的,人 数越来越多〇在ー九九一年中 ,共有五百三十三名年齢七岁 至十亡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离家 失踪,也有报导说同性恋集团 进入女子中学去公开招铢会员 〇这种背弃父母的爱、反抗家 庭的道德规范和抛弃家庭中オ 有的密切和温暖的亲情,在何 种程度上是反映了华族青少年 的失落感呢?有人说,处于现 代化过程中的辻会,由于社会 正在转型中,人的归向和行为 的转变是很自然的,而且每个

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71

人的成长都必会经过一个反抗 成规的阶段,才能成为独立的 成年人〇这些说法都没有错, 不过,一个族群如有自足和完 整的语文和文化的根,其成员 便会有浓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归群和合群的倾向便很明显 〇在这种情形下,青少年在过 渡成为成年人时,便不会因各 种离心力的吸引而有强烈的离 群倾向;这也许就是五、六十 年代和当今的青少年之间的巨 大不同的原因之一,那时的父 母和子女之间也有代沟的问题 ,但是在那时做父母可要比现 在容易多了 〇这也说明了内因

(文化和语文的根)的重要性 〇内因如果很坚固,外因(外 界的各色各样的离心力)就是 很强大,也是难有用武之地的

新加坡政府也看到华族失去・完 整的华文教育的ネ良后果,早 在ー九七九年便开始推行说华 语运动,同时又鼓吹在学校开 设儒家思想的课程,而且年年 从世界各地请来儒学专家,举 行座谈会和编写适合中学生读 的儒家思想的英文书籍〇新加 坡政府也鼓励年轻的夫妇与父 母同住,愿意选行这种孝道的 ,便能够被优先分配到政府组 屋〇不久前又发动了受英文教 育者说华语的运动,并设有学 华语的电话专线,为民众提供 随时学讲华语的机会〇这场鼓 励受英文教育者说华语的运动 在报章上引起有关く语文与价 值〉的一场精彩的讨论〇在这 期间,一位南大出身的国大讲 师在华中校友会主催的演讲会 上的谈话所引起的争执,更是 耐人寻味(此点下文再谈)〇

当然,新加坡政府推行这些运 动的动机是良好的,但是,这 些努力是否能收到预期之效?

如果能生效,是否足以弥补华 族在语文和文化方面的损失?

一个只能说而不能通晓本族群 的语文的人,虽然能增进他与 其他成员的沟通,但并不能使 他掌握到其族群的语文和文化 的真谛〇 一位只能说〈巴刹马 来由〉的华人,能够认识到马 来族的回教文明吗?在加勒比 海渡假海滩兜生意而又会说ー 口流利的本地人,并不会因为 会说英语而能吸收到英国人的 价值观〇此外,东方人到西方 的大学去深造时,读过柏拉图 的〈共和国〉或西洋思想史的 也不乏其人。可是,这些人未 必因而对西方的价值观就会产 生认同和归宿感〇总而言之, 一个族群的文化和价值系统是 难通过修读一个课程来一代传 一代的〇如果能的话,这个世 界怎会还有族群间的纷争呢? 编几本教科书及开捷门课程, 不是便可以解决每个族群的文 化和价值系统的继承问题了吗 ?能说华语的新加坡年轻人到 北京、西安、开封、南京、苏 州、杭州等地去旅游时,难保 不会经历到变成文盲的时刻。

加拿大的官方语文是英文和法 文。两年前,加拿大法院判定 所有用一种语文书写的交通犯 规传票违反宪法无效,结果千 千万万位已触犯交通法规而又 收到是种传票者,都被免撒罚 款或免受起诉〇最近,安大略 省已拨出ー百五万加元,进行 把高速公的路向指示牌更换成 英法两种语文的,而法裔只占 安河人口五、六个巴仙而已。 此外,在华人聚居的城市如多 伦多,三级政府的机关都尽可 能雇有会说广东话或普通话的 职员以应付随时出现的需求〇 华人的地区,路牌、电话亭 警察局、公共图书馆等,也加 上中文的名字。华人区的银行

的职员大多数是华人,曹院的 指示牌和许多布告也加上中文 。病人如不通晓英语,院方会 马上把能说华语的职员叫来做 翻译,毎个部门都存有列上会 讲华语的职员的名单。如果名 单上的职员当天不值班,医院 便会通过播音机向全院广播, 请任何能说华语的探病者(甚 至病人)来协助翻译。在大百 货公司里,也有这种服务,而 且都以能提供这种方便为光荣

数年前到过新加坡,所乘的新 航,虽然空中服务人员好多会 说华语,一路上的广播机的广 播都是英语的,从新加坡的机 场,一直到快速公路及地下铁 ,指示牌、站名等,无不是英 文的。一位年纪大而又不谙英 文的新加坡华人,出门时准会 变成文盲的。可幸的是近几年 来,新加坡在提供多种语文服 务方面,如公路指示牌和路牌 等,已开始进行改进。这种进 展是符合各族群的愿望的〇可 是,当国大那位讲师敢于要求 公务人员尊重他的宪法上的语 文权利时,一位国会议员在飞 机上看到这则新闻,下机后便 急不容待地写信给〈海峡时报 >,认为那位讲师说的是沙文 主义的。可是,甚么是沙文主 义呢? 一个族群在促进其语文 为主导的语文的同时,如果否 定其他族群有缎绩维持和发展 他们的语文的权利,那么这个 族群便是沙文主义的了 〇国大 那位讲师维护的是华族的权利 ,并没有要求切断其他族群的 语文的根,他怎会是一位沙文 主义者呢?其实,如有更多人 像那位国大讲师一样,只能说 英语的华裔公务员可就会有很 多机会可以学讲华语了。在新 加坡这种多元文化的,土会,如 果能提供多一些有如加拿大那 种包容量很大的公务机关和人

72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

员,华族所受到的切根之痛便 可减轻许多了 〇

く南洋大学〉的必然性

在这一节的小标题里,为何南 洋大学四个字是放在引号里呢 ?原因是在这一节里,〈南洋 大学〉所指的不是历史上的具 体的南大,而是南大背后所包 含的华族寻求生长其语文与文 化的根的愿望以及不析不挠的 努力,也即是华族寻求在新马 发展成为一个自足和完整的族 群的愿望和努力〇因此,〈南 洋大果〉的必然性指的是这种 愿望和这些努力,再一次体现 于事实的必然性〇

有人指出,把南大的不存在说 成〈关闭〉是不符合事实的〇 可是,事实又是怎样子的呢? 他们说南大并没有被关闭,而 是和当时的新加坡大学合并而 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 ,正像莱佛士学院和英皇乔治 第セ世医学院ー样,南大在法 律上也许说得通,可是在事实 上,它是亳无意义的〇举个例 子来说,当一间中餐馆和一间 西餐馆合并而成为一间比较大 的西餐馆之后,是否还可以说 这间中餐馆还存在?当然不能 〇就是这间中餐馆在法律上还 〈存在〉于这间比较大的西餐 馆中,这又有何实际上的意义 呢?难道人们到这间西餐馆去 时,还能吃到中餐吗?因此, 不但南大不存在了,而且新加 坡华人现在得到的受华文教育 的机会,也已不足以维持华族 的自足和完整性。可是,华族 无论在人数、居住空间的距离 、经济效益、主观愿望等方面 ,依然是一个强大而有生气的 族群〇倘使没有政治因素的阻 力,新加坡华族在语文和文化 方面的自足和完整性,早就体

现于事实了。这便是说,华族 的内在因素还是有利于〈南洋 大学〉的体现的。

但是,外在的因素又如何?在 五、六、七十年代时,外在的 因素对〈南洋大学〉的存在和 发展很是不利,这些不利的外 因大大地加重了〈惧共的偏执 症〉,从而增强了新加坡政府 要改组各源流的教育体系及关 闭南大的决心。可是,从ハ+ 年代开始,外在的因素便迅速


地转变成为有利的因素〇自九 十年代开始,冷战的时代便宣 告结束〇随着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关 系正常化之后,新加坡也和北 京建立了邦交,大马和北京的 关系也大大地改进了,越南从 柬埔寨撤军,西汉努克亲王回 柬国领导联合政府,中国大陆 和台湾也逐步在经济上和民间 往来上扩大接笼和交流,中国 和南韩也建了邦交,香港和澳 门不久也将回归中国〇同时, 马共也正式放下武器而解散了

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3

。总而言之,自从第二次世界 大战结束以来,东亚和东南亚 从来没有经历过像现在这样高 度的稳定和睦邻的国际环境〇

在这个新的国际环境里,以前 被认为会破坏新加坡安全和稳 定的外在因素,絶大多数已烟 消云散了 〇其实,从七十年代 后期起,新加坡已不再被看成 是西方国家的附从国,李光権 先生也成为中国家传户晓的伟 大人物〇新加坡前副总理吴庆 瑞也被中国政府鸭用为经济特 区的顾问〇简言之,新加坡和 中国不但在国与国的层次上关 系非常良好,而且在两国领袖 的层次上,关系也是特别的密 切〇李氏每次访问中国,都被 款待为最友好的国省,李氏对 中国经济发展的意见,往往都 得到重视〇新加坡的发展经验 事实早已成为中国经济特区的 模范,一九九二年初邓小平的 南巡讲话特地提到要向新加坡 学习〇印支半岛诸国与新加坡 的关系也很友好,新加坡在越 南和柬埔寨的投资增加迅速, 李资政于ー九九二年初访问河 内时,越南政府甚至要聘请他 为经潸顾问〇由此观之,当年 被认为是会威胁到新加坡安全 的国家,现在都已化敌为友了

今天,对新加坡来说,中国和 印支诸国可说是开发区,新加 坡及西方的资金、科技和管理 知识源源地流入中国〇由于新 加坡已是发展地区,金融、电 讯、服务等行业都相当发达和 先进,因此许多西方的跨国公 司在向中国和印支半岛进军时 ,都喜欢把总部设立在新加坡 °换言之,中国和印支半岛的 经济快速发展,新加坡的经济 也受其患〇同时,上述这些发 展也大大的增加了对通晓华文

的人オ的需求〇依照专家的预 料,到廿一世纪中,中国将发 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到 时只要中国一个省份和新加坡 做生意,便足以维持新加坡的 繁荣了 〇

另一个有利的外因是中国和新 加坡之外的华人也有需要维持 和发展其语文和文化的愿望〇 就加拿大来说,到廿一世纪初 ,加拿大的华人人口将超过一 百万。由于华人人口越来越多 ,而且又是聚居在几个大城市 ,在多伦多市的华人人口已超 过卅万人,早已形成一个有经 济效益的族群,而且要寻求成 为一个自足和完整的族群的愿 望也在成长中〇因此,〈南洋 大学〉如能在新加坡重新出现 ,也必会受到新加坡和中国之 外的近三千万华人的欢迎和支 持〇

除内因和外因之外,便是政治 的因素〇政治因素可以分两方 面来谈:第一,最近国大的那 位讲师在华中的讲话引起一场 对话之后,吴作栋总理便针对 这一次的争执发表意见,他说 :ー些华人要能多用华语,V 但是,你会发现华人知道,超 过某个限度便会有问题,其他 族群的人必会做出反应〇〉在 提出要维持和发展华族的语文 时,必须要照顾到其他族群的 反应〇吴总理说得没有错〇不 过,必需了解的是,华族想要 生长其语文和文化的根的愿望 并无排他性,要实现这个愿望 并没有意味着要剥夺别族发展 其语文的权利。其实,各族群 在寻求完成其自足性和完整性 的过程中,都有义务协助,因 为只有在自足性和完整性的基 础上,各族才能达到平等的地 位,オ不会出现居执牛耳宝座 的〈太上〉语文〇此外,上面

已谈过,在一个多族群的社会 ,发展一族的语文和文化,应 该、也必须是一个各族群的语 文和文化之间的互相渗透的过 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英文 应该也必须保留为各族群之间 的共通语文〇这个过程若不是 如此,那便是犯了沙文主义的 错误了 〇因此,别个族群的反 应是否是正面或负面的,往往 是和认识有关的。

既然维持和发展华族的语文的 政治因素是与认识有关,这便 牵渉到第二个政治因素,即政 治意志的问题了。这也就是说 ,新加坡的领袖是否有足够的 眼光和不折不挠的政治意志, 去提高各族群对语文和文化之 间的互相渗透的认识,并且在 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坚决地、 大力地和始终如一地去实施各 族语文平等发展和互相渗透的 政策?

在六十年代初,当人民行动黛 首次执政时,李光灌先生表露 出ー股不折不挠、勇往直前的 政治意志,排除万难,创造了 促成他的经济政策成功的三个 条件,终于在二三十年的时间 中,把落后的新加坡建设成为 亚洲小龙之一。可是,在把新 加坡转化为四小龙之一的过程 中,却为华族遗留下切断语文 之根的伤痛。如今,时过境迁 ,当年造成切根之需要的各种 因素已不复存在。整个世界都 正在吹刮着平反和拨乱反政之 烈风,这正是李光耀先生再ー 次发挥他的坚强的政治意志的 时候〇 一旦新加坡各族群在语 文和文化上,都能发展成为有 自足性和完整性的族群,李氏 的功德,不但会为新加坡各族 永远铭记,而且新加坡和中国 之外的三千万华人也是会永记 于懐的〇

74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

Nanyang University Alumni Global Reunion and

Resolution of the

HNantah Issue”

By Ching Chiang

The "Nantah issu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very nature of Nanyang University, which was founded in the early 1950s when Mr.Tan Lark Sye stepped forward to make the resounding call for an alternate university to meet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the colonial peoples. Regarding it as a political threat,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attempted to turn it into a stillbirth. Only the thunderous response hy people of the various ethnic origins, all walks of life, and from every comer ofSoutheast Asia, a response unprecedented m the history of the region, and crystallized in the enthusiastic crowds attempting to attend the university's official opening ceremony in 1958, ensured the university's survival.

But there was no shortage of attempts, many of which in academic disguises, to amhush and block the advance of the university. Since independence, continuing to insist on the predominanc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 new regime in Singapore was bent on anglicizing Nantah. Direct political interference on the name of raising academic standards was carried out. In 1980, when even a government-appointed civil servant who, as the head of the university, could not satisfy the ruling party's political desire to change, once and for all, the vernacular character of Nantah, the Singapore legislature adopted a hill which merged Nantah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to become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Nantah was moved, lock, stock and barrel out of its home and absorbed into the Kent Ridge campus which, until then, had been occcupied alone by the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anyang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NTI), an entirely new postsecondary college which was also under the umbrella of the NUS, took over Yunnanyuan and was promised to be considered as a seecond university a decade later.

During the ensuing decade, little was mentioned or heard about Nantah in public. As Nantah faculty and facilities were integrated with those of the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it became obvious that Nantah was the inferior partner and all its vernacular features had to be dropped. Meanwhile its beautiful Yunnanyuan campus was quietly but with determined effort redesigned and turned into the permanent home ofNTI.

But the "Nantah issue" refused to go away with nationalization. In 1991, when NTI was converted to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 when the Chairman of the Education Committee in the Singapore legislature suggested that Nantah graduates be excluded from the NUS alumni organization and become attached to the graduate guild of the new university, the "Nantah issue" took centre stage again.

During the silent decade, alumni groups continued to meet and organize reunions. Believing that the merger was

in fact the death knell of their alma mater, some alumni did publicly call for its revival. Most of these voices came from west Malaysia where the inclusion of Nantah into the NUS was the culmination of a process of Malaysia's exclusion from receiving benefits from and giving support to Nantah. Having recognized the futility of making an impact on the immediate destiny of their alma mater, Malaysian alumni groups became involved first in the move to establish the private Merdeka University in Kuala Lumpur, and recent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nfang College in Johore.

In Singapore, until the suggestion to transfer the allegiance of the Nantah graduates once again was made, the Nanyang University Guild of Graduates, officially designated as the alumni organization when the university was functioning as an independent institution, was conspicuously silent in public. However, the generaal feeling among the alumni, especiallly in light of the unfair treatment given to Nanyang faculty in the NUS, was one of extreme disappointment. The alumni were frustrated: while their alma mater had been swallowed up, there was not much they could do in the existing Singapore political climate.

As the usually acquiescent Singapore mass media carried the generally negative responses to the suggestion, including a bold release of pent-up frustration by the Nanyang University Guild of Graduates, a strong sense of public disapproval of the govemmant handling of the "Nantah issue" could be felt.

The Nanyang University alumni global reunion, held in Toronto on June 27-28, 1992, was conceived during the successful North American gathering in the summer of 199〇. It was felt that if a reunion on a continental scale could

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75

provide so much fun, a world-wide gathering could bring even more happiness fbr old school friends. On a business visit to Montreal in 1991, former lecturer Han Suyin met some alumni and expressed interest in seeing them and others again the (blowing year. Perhaps behind the minds of everyone, there was the usual desire to keep the Nantah flame alive. But the importance of the global reunion in relation to be "Nantah issue" was not realized until the semi-official suggestion to connect Nantah graduates with the NTU was publicly made. Singaporean and Malaysian alumni began to regard the reunion as providing an ideal opportunity fbr further discussion of the issue, when alumni from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would meet in democratic Toronto, away from the watchful eye of politically sensitive governments.

The Canadian hosts were excited by the additional and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that has been given to them. Being so far away from their original home, they certainly welcomed the opportunity to discuss the "Nantah issue" with others much more familiar with the subject. Hence it was decided that the Canadian contribution to the resolution of the "Nantah issue" would be to provide a free and democratic forum fbr the participants to discuss all aspects of the "Nantah issue". The forum would serve as a facilitator for the formation of consensus among all groups. But as the reunion was not formally convened for the specific purpose of discussing the "Nantah issue" by official delegates from all alumni organizatio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y consensus would remain with the alumni groups themselves, individually or jointly.

As it turned out, participants were over-whemingly of the view that their alma mater had been in demise. One alumnus after another mentioned the loss of an alternative university fbr the non-Eng-lish educated and those who wished to pursue their indigenous cultural roots. The alumni also lamented the occupation of Y unnanyuan by someone else who had proceeded to destroy many important buildings and left others in disrepair. They expressed indignation that access into Yunnanyuan had not only been rerouted, but the gateway arch had also been stripped of the Nan-yang University characters and left unattended. Even Chia Ban Seng, the Vice President of the Nanyang University Guild of Graduates, in his greetings at the opening of the reunion, alluded to the death of Nantah in 198〇• Ch'ng Jit Khoon argued on behalf of the Alumni Affairs and Development Office of NUS that, like the former

Raffles College and King Edward VII Medical College, Nantah was very much alive in the body of NUS. But the argument had little persuasive force. Refusing to recognize such association with the NUS, participants declined to accept the invitation by NUS to return to Yunnanyuan to celebrate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the beginning of classes at Nantah.

The alumni talked about keeping the memory of their alma mater alive, by going back to Yunnanyuan, on their own, fbr the next global reunion, and by establishing a museum to house and exhibit educational materials related to Nantah. The museum and other activities to perpetuate the flame of Nantah would be financed by a trust fund which would be set up after some study. The participants would also hke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ir various regional organizations fbr the purpose of coordination to achieve the above tasks.

But they were especially supportive of Han Suyin's call for the revival of Nanyang University. Han Suyin argued that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Nantah as a Chinese university outside China had not diminished, a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foreigners looked towards China fbr trading opportunities, and as East Asia achieved greater importance in world affairs with the approach of the 21st century. Indeed, not only should Nantah be resurrected, as education had became increasingly internationalized and the original mission of Nantah expanded, more than one institution like Nantah could be set up. One such institution could be located in Canada, where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was most conducive. Children of Chinese descent in North America and those who wished to become associated with China, a major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ower in the 21st century, could study the Chinese language here, while others could become involved in the learning and research in Asian philosophies and cultures.

There is no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alumni not present at the reunion would reject the call for reviving Nantah. This being the case, the next step would entail an examination of the whole question of revival, a feasbilily study asking such questions as: what kind of a revived university; what are the available options in terms of location; what does each option entail, in terms of the resources required and the process to bring it about; how should the final decision he made. This is obviously a task that can only be performed quietly by a small group of

people well versed in the issues relating to financing and management of a modern university. In other words, following the global reunion which has facilitated the formation of a consensus on the need for revival, a Nantah Commission of Enquiry should now be forme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concrete actions to be taken leading to the actual event of revival. As Cham Boon Ngee suggested, Nantah alumni should now proceed beyond reminiscence and seriously look at what they could do for their alma mater.

It is now the job of the various Nantah alumni organization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of forming such a Commission of Enquiry to bring the discussion of the "Nantah issue" to a higher and easily implemented level. The Commission should be made up of alumni from all groups and be given the moral, financial and logistical support it needs to do its job successfully. To do its job of carrying out a feasibility study well, it should refrain from examining the past to apportion blames, but in a calm, cool and collected way look into the future to find practical ways of reviving the alma mater. It should have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meetings and travel to the various towns and cities in Southeast Asia to hold discussions with alumni as well as other people concerned. The Commission should, in consultation with, and under the assistance and cooperation of all the alumni groups, present a report for the conside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by these groups.

In its short history, Nantah has been inundated with enquiry reports of one kind or another. Written by outsiders who knew little about Nantah, and who also held strong against its existence, practically all of these reports were premised upon Nanlah's destruction. The report by the Commission of Enquiry into the Feasibility of Reviving Nanyang University would be very different because it is not only being presented by the graduates which Nantah itself has educated and trained, but also addressing the question of Nantah's rebirth and rejuvenation. Who else can claim to understand Nantah better? Who is more enthusiastic about Nantah's future than those who have benefitted so much from being associated with it? But most importantly, this will be a very positive report because it will reflect the collective feelings of, among others, the more than 10,000 graduates Nantah produced over its 25year history. It will also be a competent report because out of the more than 10,000 Nantah graduates there are many success hi 1 entrepreneurs, profession a 1 s, journalists, writers,

76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

politicians, university professors, high school teachers, etc. who can serve on the Commission directly or become involved in the Commission's work indirectly. As Nantah takes a serious look at itself for the first time, the world would have to take note.

In the remainder of this essay, I will deal with some of the questions with which the Commission may wish to concern itself.

For most Nanyang students, the idyllic surroundings of Yunnanyuan and the mature attitude of the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gave them, fbr the first time, the opportunity to organize their own life. Serious academic explorations were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 clubs and publication of scholarly journals. In this process, life-long friendships were struck. For many students, this was also the process through which they met their spouses. The comradeship and the sense of being together, enjoying life and sharing hardships, was strengthened by the unjust persecution of the university from outside. There is, therefore, a natural tendency among Nantah alumni to romanticize and become nostalgic about their experience at the university, and dream of a new life for the old university. This explains

why it was from the heart that they responded so negatively to the suggestion that Nanyang graduates register with the NTU. On the one hand, it was a case of not wanting to have their beautiful memories tarnished by any apparent act of compromise. On the other hand, having been forced out of Yunnanyuan like an orphaned child, what Nantah alumni feared most was to be passed once again from one foster parent to another. Someone even compared the semi-official suggestion to a deliberate action to hurt the unwanted child who had been forced to live like a gypsy, by reminding him of his misfortune.

An examination of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the Singapore M.P. made his suggestion, however, may lead one to conclude that it was not done with the purpose of reopening the wounds suffered by the supporters of Nantah, although it apparently did achieve that effect. It might have been out of character fbr the paternalistic Singapore authorities to feel the need to test public opinion on a question of such importance, especially to seek the view of a group of people who, in the eyes of the authorities, were more helpful to political stability if they were made not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publicly. But the

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

77

Singapore authorities now must have recognized that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under which Nantah found itself during its 25-year existence has changed. With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communist threat, the bogey of the Chinese-educated as the communist agent no longer needs to be sustained. On the contrary, the family values and law-abiding virtues of the Chinese-educated are being encouraged to counterbalance a perceived threat to socio- political stability from Western liberalism. I, therefore, argue that the Singapore authorities have no need to antagonize the Chinese-educated community at whose head stand the Nantah alumni.

There is no lack of evidence to indicate that the Singapore authorities are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 things Chinese. The study and propagation of Confucian thinking has engaged the energy of Singapore leaders for some time.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serious attention pai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oeconomy of China, for its own sake as well as for the more immediate need to obtain more reliable information on the momentous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to ensure better economic performance by Singapore interests there. ,

I wander if the Singapore authorities are looking for a single roof under which all these activities would be housed for better coordination? I wander, too, if that single roof would be ultimately located in Yunnanyuan, in the reemerged second university? The elevation of the status of NTI may give the public the impression that the Singapore authorities are keeping their words. But no one should believe that the Singapore authorities do not realize the absurdity of elevating the status of NTI to a university merely on the ground that there can now be two universities in Singapore, as it was to shut down Nantah because Singapore could only have one university. The degreeconferring power of the NTU has not changed the nature of that institution. As another fully state-run institution, it makes no difference whether it is independent or under the wing of the NUS.

The NTU has little to offer to Nantah supporters, whether or not it is a university. the reemerged second university could only have meaning if it was something different. Could it, therefore, be meant to include some aspects of Nantah, as indeed even Prime Minister Goh Chok Tong has jumped onto the bandwagon to endorse the use of "Nantah" as the Chinese abbreviation for NTU?

An avenue is now open for NTU to contain one aspect of Nantah. Singapore has been talking about privatization for some time. In education, even Raffles Institution has become an autonomous school, for the purpose of presenting a more innovative educational programme to be funded by private donations. If there are good reasons for some ke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o become autonomous, there must also be similarly good reasons for the second university in the country to become privately run. After all, the ostensible reason given in the semi-offical suggestion was that Nantah graduates would be able to help raise private funds for NTU.

It is argued, therefore, that the suggestion was made with something in mind much more serious than it has been received. The Singapore authorities would never have tolerated the harsh public criticisms of their actions against Nantah brought on by the suggestion, if they did not think that ultimately they would be able to reap a bumper harvest of praises resulting from an improvement of the "Nantah issue" which the suggestion was attempting, in its own way, to address. Could the Singapore authorities be sending a message to Nantah supporters: make a case for the return of Nanyang University to Yun-nanyuan as an independent institution?

Consequently, I am prepared to recommend that, after the initial emotion aroused by the suggestion has subsided, a cool and calm response from the head be made, to see if we could meet the Singapore authorities' needs somewhere, to cause the happy return of our alma mater to Yunnanyuan. That response would state the condition under which Nantah graduates would reenter Yunnanyuan under the fold of NTU.

Incorporating a forward-looking attitude of resolving, once and for all, the MNantah issue", that condition should not include any apportionment of historical blames, but only the "Nantahization" of NTU, in the sense that NTU would become privately managed, incorporate the teaching and stud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as one of its major objectives, and open its d(x)rs to students from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Nantahiz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a temporally-defined process of tran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NTU, culminating in the reemergence of Nanyang University in Yunnanyuan.

The response, of course, would have to be backed by supporting arguments which, instead of presenting the numerous grievances of the Nantah supporters, should address the concerns of the Singapore authorities. Genuine grievances cannot be easily swept under the carpel, but the perceptions of the Singapore authorties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and dealt with seriously. A case can and must be made which links Singapore's long term national interests with the reorganiz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especially at the post-secondary level. It must demonstrate that with the reestablishment of Nantah as the pinnacle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Singapore and Southeast Asia, a clear message of the commitment of tbe government to the fostering of eastern values would be given to the educators in Singapore, leaving them little doubt that western culture represents only one, and not even the dominating aspect of the identity or "core values" of the republic. The Nantah case must also show that equal treatment to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Singapore will attract to the state the talents of all the groups in the region, especially the Chinese, this helping to consolidate Singapore's position as the region*s only "little tiger". In this connec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Chinese-ness of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should be attempted to demonstrate Singapore's current comparative disadvantage, but especially to expose Singapore's inability to attract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talents leaving Hong Kong due to the 1997 reversion.

For Nantah alumni who have always maintained that our alma mater is not against anybody's interests, that it is promoting the interest of national education so that its graduates can serve their countries more and better, we should have little difficulty in making the above points. Since our first batch of graduates completed their studies and entered the real world more than 30

78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

years ago, we have served our countries well. Of course, if we had been treated with fairness, we could have given up even more for our countries. But the more than 10,000 of us do not have to persist in dwelling on the past, if there is truly something worthwhile in the future to attract our collective attention.

As we look into the future, we should also make an examination of the kind of Nantah we wish to resurrect. It is important to resist being sentimental and attempt to restore everything in the old Nantah. Nantah alumni cannot but be sympathetic to the saying: "However ugly our mother may be, we still love her because it is she who has brought us into this world". But we still have to face the ugliness,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a university, because that ugliness can be corrected. Han Suyin was right to assert that no university was without its defects, and in the case of Nantah, we all know that many of the defects were linked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caused by the constant political interference. But there were also many defects which could have been avoided. Chai Chong Yi refers to them as "strange things", but the "strangest" of them al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ose many alumni .who later proceeded to da graduate studies overseas, was the obvious lack of formal preparation for such work.

This type of response would gain for Nantah supporters some important initiative. If the semi-official suggestion was made to test public opinion, the response would give the authorities concerned what were looking for in very clearly terms. If it was made in order to lead Nantah supporters into a certain public stance which could be taken advantage of later, the response would amount to giving away very little which could eventually be used by any person to harm the cause of Nantah.

Of course, there is no guarantee that this type of response would elicit an immediate and positive reaction on the part of the Singapore authorities. But in the first instance,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freer media coverage, it would put on public record the unequivocal attitude of the Nantah supporters on the "Nantah issue": how they felt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what they thought should and could he done to improve that situation. It would make it clear to the politicians that continued politicization of the "Nantah issue" benefits no one.

It is possible to expect the beginning of a process of negotiation. "Negotiation" may perhaps be an excessively strong

word, because no formal sessions at which two adversarial opponents enter into a bargain are envisaged. "Negotiation M would probably be rejected by the Singapore authorities too, for after all, they believe they hold all the cards, although they obviously are prepared to exchange some of them for something that they need. But it is expected to invole two clearly distinguishable sides who share the job of reaching a mutually beneficial agreement. The side that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the running of the university in the future, the Nantah supporters, should have a clear slate of people as its representatives. Such people should be drawn from the Nantah

alumni, 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 and those members at the NUS who were formerly from Nantah. If the Singapore authorities are sensitive about the sovereignly issue, non-Singapore members of the above groups may stay out of the discussions, hut the Singapore Nantah supporters should feel obliged to consult them as these non-Singapore alumni not only share an interest in the resolution of the "Nantah issue", but also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helping to manage and supervise the running of Nantah when it is resurrected.

Understandably, in view of the tortuous history of Nantah, each side may go into this "negotiationM with a great deal of apprehension and preconceived ideas about the other. But there is emerging goodwill as demonstrated by the Prime Minister and his Minister of Information and Culture, who gave recognition to the high quality and important contribution of Nanyang graduat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ingapore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Undoubtedly, the process would be a long and strenuous one. But the process can become fruitful if good faith is maintained, and if both sides recognize that any resolution of the issue must be founded on real gains for all parties concerned.

For the Singapore authorities, their gain would be a public recognition that finally they are able to resolve an issue which has plagu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day for 40 years. They would not only be accorded the highest praise for their magnanimity and skill by the population of Singapore, but also be treated with goodwill and respect by the Chinese communitie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There would be a powerful momentum for the government to carry out its educational policy for the socio-political stab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of the state, which would be enhanced by the attraction Singapore would provide to the Chinese throughout the region. By delegating responsibility over the management of the university to Nantah supporters,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would no longer be bogged down by day to day administration, which has proved to be most unproductive in terms of academic results and political relations. The Nantah supporters would gain the restoration of their beloved university, which would be managed by themselves but would incorporate the various teaching units of the NTU, The people of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but first and foremost those in Singapore, would have access to an alternate university where they can learn about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he region and equip themselves to defend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course of modernization.

In making the above from the head rather than the heart response to the Singapore suggestion, al) the other options for the revival of Nantah are not ruled out. Because some of the signals sent out by the Singapore authorities are regarded as positive, this equally positive response is made to ensure that even the slightest opportunity to resolve the "Nantah issuew is not lost by default.

As these thoughts are written down, despite my very strong conviction, I would not be surprised that there are other alumni who think differently. We may all share a very deep feeling for our alma mater, but we cannot assume that we also share the same views regarding its future. This is the time to bring out those views for discussion and, if suitable, implementation. There is, therefore, urgency in the Commission of Enquiry commencing its work quickly. We owe it to our alma mater and all its supporters over the past four decades to do this work smoothly, with an open mind, without prejudice, and successfully.

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79

谈南大经验


陈丙丁

破天荒的首届南洋大学全球校 友联欢会于一九九二年六月在 多伦多市成功举行。来自世界 各地的三百多名校友在北美洲 华人最多的多伦多联欢叙旧, 确是件使人感到无限兴奋与痛 快的事〇四十年前创办南大的 社会贤达,做梦也没有想到南 大校友会在万里之外的北国聚 会,把南大的美名来发扬光大 〇当联欢会以高水平在多伦多 胜利举行的消息ー传出去,全 球校友就兴奋无比。尤其是复 办南大的呼声在联欢会ー唤起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社 会就产生深刻的共鸣〇我想这 个共鸣不久将会在世界各地华 人社会中演进为一种共识’使 复办南大的梦想成真〇

我离开南大已经廿六年,来加 拿大留学定居也已经廿五年〇 我和无数南大校友一样,无限 懐念母校南大,关心华文教育 发展〇无奈时过境迁,无缘回 云南园重温当年的学生生活, 据说云南园已经面目全非,看 了唯有使人伤心〇南大曾经是 华文教育的最髙环节,可是这 廿多年的变化太大啦,我们身 在国外,已经跟不上时势〇

联欢会要出版特刊,主编文义 学兄鼓励再三催稿频频〇我也 是联歓会筹备委员,推辞不了 〇只好写点我个人的观感,并 且发表ー些不成熟的浅见〇为 了写这篇文章,我参考了一些 数据,并且重读不少校友写的 关于南大的文章,受益不浅。 其中有十分详尽地记述南大创 办、筹备经过、发展、关闭的 始末式的文章,学位承认的论 文,新加坡政府迫使南大改制 及控制南大的经过〇也有不少 讨论南大精神的文章,校友中 的诗人、作家,以诗人的激情 ,作家的妙笔,写了很多讴歌 南大,追述与缅懐当年云南园

生活的诗情画意,回忆师长的 教诲及学习趣事。这些文章大 抵流露的都是伤感的哀思,有 的文章案性为南大唱晚歌,写 祭文,哀悼南大的死亡〇当然 也有不少文章义正词严地论述 南大对维护华文教育的伟大贡 献,南大校友维推华文教育的 历史使命〇我要写的东西又有 其么新意呢?我想是否可以用 比较理性点的角度来写〇在联 欢会主办的讨论会上我曾经发 言说要理性点来讨论南大问题 ,结果显然是失败啦,因为韩 素音老师接着发言,说我的提 法很好,可是我却不够理性, 还是那么激动〇

80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

每个人的文章都受他自己的经 历所影响,我不能例外。因此 ,不妨说说自己与南大的关系 〇我是在ー九六三年考进南大 历史系的,ー九六六年尾仓卒 离开南大,来不及与师长和同 学告别,至今一转眼已经廿六 年,从未有机会重返云南园, 不少师长已作古〇本来盼望这 次联欢会可以与旧同学重逢, 结果大失所望,不见当年同班 同学,甚以为德〇我在南大的 四年,是南大廿五年历史中最 为动荡不安的年头,南大从黄 金时代开始走入衰亡的激烈变 革发生在那四年,置身其中, 有谁能够无所激动昵?南大创 办的头十年是黄金时代,大学 周的精彩活动展示南大学生的 无比才华与华文教育的光辉, 在社会发生不小的影响〇至少 对我来说,大学涸深深吸引了 我,使我立志要报考南大〇在 那天下大乱、动荡不安的六十 年代,我在南大渡过了一生中 最难忘的大学生涯,与许多同 学建立了深厚友谊〇现在出国 廿五年,每当在报章上看到校 友们在政界、商界、文教界的 特出表现时,眼前即刻展现当 年在云南园的一幕幕扣人心弦 的情景〇我为他们感到自豪, 因为我曾经与他们在南大共同 渡过没齿难忘的四年〇离开南 大不久之后,消息传来南大终 于逃不过被澈底改制、变质、 并呑与最后被关闭的厄运,当 时闻之心酸〇其实,当年同学 反对「王膺武报告书」的时候 ,已经很明确地认识到那份报 告书将是南大的克星,果然不 幸言中〇我虽然告别云南园已 经廿六年,但是我与所有校友 ー样,心系母校南大,有形的 南大虽已不复存在,无形的南 大仍然活在我心中〇有朝一日 一间新南大遗要屹立起来〇

南大是南洋华人if会发展割时 代的创举,是南大创办人继承 与发扬南洋华人传统的坚韧不 拔、不畏艰苦、不屈不挠的精 神的最突出表现〇他们受到巨 大的政治压カ,可是陈六使先 生等人不向这种压カ屈服,反 而更加坚定他们创校的决心〇 这种无所畏惧的风范,是我们 南洋华人社会最宝贵的精神遗 产〇南大从一个概念,发展为 ー个计割,再由一个计划落实 成为具体的一间华文髙等学府 ,处处表现出创办人令人惊讶 的开山辟地的创造力与无比的 魄カ〇正如许多白手起家的华 人大企业家一样,他们没有政 府做靠山由国家预算拨款资助 。他们由零开始,却在云南园 干出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〇南 大的经验就是汇集华人社会资 源,在创办人的聪明才智指引 下,ー股作气创办起来〇这种 光辉形象,将永远鼓舞着我们

南大的创办是根植于新加坡与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那样的土壤 〇由于有了中等华文学校培养 数以万计的中学生,保证了学 生的来源不断〇基础坚强的华 文中学,成为南大的基础〇南 大在创办的过程中,首先得排 除政治压カ。在排除政治压カ 的同时,华人社会领导层很快 取得共识〇陈六使先生在福建 会馆正式倡议后,新、马两地 华人社团领袖群起支持与拥护 ,诚如所有文章中所形容的「 登高ー呼,万山响应」〇新加 坡的中华总商会、企业界龙头 李光前先生、胡文虎先生随即 响应。马来亚华人社团与商界 领袖同时表示曾同。马华公会 会长陈祯禄先生也挺身而出批 驳反对创办南大的殖民地政府 官员〇华人舆论界发挥巨大的

支持力量〇因此,一旦领导层 建立共识之后,华人社会很快 就发动起来,大家同心同德, 迅速发展为一股声势浩大的拥 覆开办华文大学的社会运动〇 陈六使先生是创办南大成功的 最重要领导人。福建会馆献地 的决定是关键性的决定〇陈六 使先生当时任会馆主席〇他倡 议在先,会馆献地在后,一先 ー后,二着合一,奠定了开办 南大的物质基础〇接着,其他 硬设备接踵而来〇林连登捐 行政楼,陆运涛捐理学院,李 光前捐筹款总数十分之一,因 而创办大学的硬件条件基本上 得到解决〇这些史迹都是大家 耳熟能详的〇这里再述一遍, 是要指出办校过程中的关键〇 陈六使私下谈话时惯用’你伯 ’一语的豪气,早已是校友津 津乐道的佳话〇 ’你伯’一语 的后面,代表了一群意志坚定 、有远见、有魄力的社会领袖 的宏图大志〇

南大终于排除万难诞生了 〇然 而,南大要怎么来办呢?南大 的使命是举世无双的。她既要 是发扬中华文化的大学,又要 肩负中西文化交流的任务,并 且还要为国家造就人才,这是 多么艰巨的使命〇当时的马来 亚大学是一所殖民地的英文大 学,新加坡大学尚未成立〇本 地根本没有大学足供借鉴〇远 ー点的香港大学也是一所殖民 地英文大学〇欧美大学当然有 许多经验可供参考,但是不能 照抄〇中国大学方面,陈嘉庚 较早创办的厦门大学可能是参 考对象。以陈嘉庚与新马华人 社会的渊源及不少华校生在庆 大就读来看,厦大的经验可能 是当时创办人所熟悉的〇尽管 如此,厦大是一间纯绊中国式 大学,不是筹办中的华文大学

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81

的模式〇在这种情况之下,南 大能够办成一所中西文化兼收 并容的华文大学,确是一项创 举〇从这个角度来说,南大这 样一所华文大学也只能在新、 马这样的注会环境下诞生、成 长〇也是因为这种特殊环境, 南大早期确实存在许多不足之 处,尤其是在延聘师资方面的 困难,对南大的全面发展造成 极大的阻カ〇在短短的廿五年 内,南大终于成为一所举世无 双的大学〇它培养出来的学生 不但具有高度水平的中文程度 ,掌握现代科技学识,或者现 代语艾,兼备对西方文化的认 识,而且养成强烈的社会责任 感〇在世界上受中文教育的学 生中,南大校友显得特别突出

在联欢会举行的前后,复办南 大的课题一直是校友关注的问 题。当韩素音老师在讨论会上 ー提出复办南大之时,在场的 三百多名校友即刻报以热烈掌 声,复办南大成为校友共同心 声〇消息ー传出,新、马华人 辻会反应热烈,议论纷纷,已 经有各界人士发表精闘意见〇 复办南大首先要有适合南大的 社:会土壤〇回顾南大历史,我 可以看到唯有新、马才能产生 南大,也唯有新、马两地ナ是 复办南大的最佳社会土壤〇华 人社会要取得共识,有了复办 南大的共识之后,才能有复办 南大的辻会行动〇当年创办南 大时新、马两地华人社会很快 取得共识,目标一致,行动也 一致,很快就形成一股社会莲 动〇这种共识,首先是在华人 社会领导层内取得,然后通过 这个领导层将它推展到各个阶 层去,成为整个华人社会的共 识。这样,社会资源的汇集, 尤其是财政来源,就有了保证 〇不到三年时间,南大就屹立

于云南园,速度之快实是罕见 〇当然,时代不同了 〇殖民地 时代与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不 同,政治现实也根本不同〇然 而,在新时代之下如何取得共 识,却是首要解决的问题〇其 次,与取得共识相关的问题是 要避免引起政争,尤其在华人 社会内部,一定要达到一个超 越政党性的黙契,或是一个多 施的黙契〇以华人为主的政董 都要能够支持复办南大,不管 将来在新加坡或者马来西亚复 办,大家要能够承认它是一种 旺会资源,国家财富〇在议会 民主制度下,执政党与反对重 都要考虑民意向背〇加上种族 关系的错综复杂因素,唯有避 开党派之争オ是上策〇在避开 政争的前题之下,复辟南大便 有机会可以得到民心〇

当代国际关系已经发生根本变 化,从前的敌人已经变成今天 的盟友〇东西方的对立已然消 除。亚太的经济发展,中国大 陆与台湾的改革开放,使亚太 区的国际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在反反复覆的运动中,中华 文化已被认定是产生经济小龙 的社会价值观〇这样就为复办 南大创造了良性的国际环境〇 如何因势利专,使当政者与在 野政治领袖认识中华文化对经

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成为刻不容缓的急务〇

复办南大要有周详的计割书〇 我不知道创办南大之时是否有 份计割书,缺乏ー份经过深思 熟虑、广泛调査、反复骑证的 计割书不是现代企业的办法〇 计划书是蓝本,是纲领,是行 动指南,是财务规划等合而为 ー的ー套指标〇现代企业都要 有,何况一所大学?因为计划 书可以使我们将目标明确化, 同时拟订出达到目标的步骤〇 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为我 们具备许多条件:(1)复办南 大有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甚至 全世界华人的支持;(2)校友 中有不少在大学从事教学、研 究与行政工作者,他们的丰富 经验足以提共宝贵的意见;(3) 校友有与世界各地大学的广泛 的联系;(4)世界各地著名大 学都有主持校政的华裔高级行 政人员和教授,他们有的是富 甲天下,有的慷慨好施;(6) 南大创校廿五年的宝贵经验, 加以总结、提髙及配合廿一世 纪的发展趋势后,可提供寳贵 的借鉴〇如果当年创办南大有 如白手起家,那么今天复办南 大将是一项伟大事业在周详计 割下按部就班规划而成的〇

我的浅见是复办南大的第一步 是在新、马两地成立一个筹备 委员会,成员要包括辻会公认 的华人各界领导人物,如能得 到非华人领袖的参与更为理想 〇筹委会要能促成吐会对复办 南大的共识,避开政治因素〇 同时,还有需要成立一个包涵 世界各地知名学者、教授、大 学高级行政人员、专业人士等 在内的咨询委员会,以配合和 辅助筹委会的运作〇 一旦水到 渠成,复办南大的梦想就会变 成事实〇

82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

南洋大学.•_

华族文化求存的结晶

•李启川

中华文化具有五千年的光荣历 史,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优秀民 族之一,这是国际上共认的事 实〇

在多伦多举行的南洋大学全球 校友联欢会上,韩素音老师•说 :"没有自己文化的人是不完 整的人,最多是一个〈半人〉 〇追求自己文化的自由是人类 基本人权之一 〇’'

有历史以来,世界上各国的民 族,不论迁移到甚么地方,他 们都会带着本身的文化同行〇 中国人也不例外。现在居留在 中国之外的华人有三千二百万 人,他们分布在世界的每个角 落,他们对当地的教育、经济 、文化、政治等事业的建设, 贡献出他们的力量〇同时,不 管他们在何处,他们都没有忘 记他们文化的根,就是在非常 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也会想出 方法让子女认识华文和华人的 礼节〇因此,韩老师说得好, 南洋大学是海外三千多万华人 求存的奋斗史旳一部分,它是 海外华人追求文化生存的最高 的一种表现〇

南洋大学是在非常艰难和敌对

势力非常强大的情况下创立的 〇陈六使先生是开路先锋,披 荆斩棘,排除万难,在他的高 呼鼓舞之下,三轮车夫义踏、 小贩义卖、商人献捐、舞女义 舞、甚至脱衣舞女义脱,集腋 成裘,终于建成南洋大学〇当 时星马华人对筹建南大所表现 的爱护母语母文的合作精神, 可说是举世无双的〇它强有力 地表达了华族在海外求文化生 存的强烈愿望,因此南大不但 是星马华人的骄傲,它也是海 外三千多万华人的骄傲。

南大存在的廿五年中’培养出 廿一届的毕业生,人数总共一 万多人〇南大既然是海外华人 文化求生的结晶,那么南大的 毕业生便是这个结晶的产物〇 他们都具有帰特的气格和质量 〇蔡崇语说,他在台湾便有人 说他旣不像大陆或台湾的华人 ,也不像香港的华人〇这也就 是说,大陆、台湾和香港的大 学是培养不出像南大校友这样 的大学生的〇正如韩老师所说 ,南大的校友是"文化之间交 流"(Interculture)的经验 的产物,他们是沟通不同文化 的桥栎,"中"的也有,"西 "的也有,具有多种文化的根

底外,而且是通晓多种语言的 〇南大举业生这种特出的质量 ,便是南大精神体现于事实的 一种形式〇

三十多年来,南大的毕业生在 社会上的优良表现,有目共睹 〇不管是在那一种行业上,其 创业精神与刻苦应变的能力, 是很少人可与他们匹比的。我 本身在北美廿年,看到在这里 的校友,他赤手空拳地只带着 头圈来,可是他们人人都比当 地土生土长的人更有了不起的 成就。我深深以为这种成就是 和南大精神分不开的。

在全球校友联欢会的座谈会上 ,有一位校友这样说:在法律 上来说,南大不是被关闭,而 是合并成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 一部份〇正如莱佛士学院和英 皇爱德华第七世医学院是国大 的一部份ー样,南大也可说是 还存在的〇因此,这位校友勋 告说:"大家不要太悲观’'! 我认为这种说法,无异是等于 告诉一个死去母亲的三歳小孩 去接受另一个女人为母亲,因 为他的亲娘的灵魂已并入这个 女人的身上〇

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83

(文接第83页)

南大已被消灭了,这是铁定的 事实〇海外三千二百风华人真 的没有需要一间自己的大学妈 ?保留和发扬自己的文化既然 是每一个民族的基本人权,全 球的海外华人就没有这个权利 吗?当然有〇因此我的答案是 我们有需要一间发扬自己文化 的高等学府〇

可是,这样的一间新的华文大 学是怎样オ可以诞生的呢?我 认为以下的基本条件是应该得 到优先考虑的:

(-)地点:应该设立在华人 众多的国家或地 区〇

(-)经济:要有足够的资金 才•能开办〇

(三) 政治:要有当地政府的

支持、和爱谁〇

(四) 管理:要有适当的行政

和管理人员〇

这间新的华文大学会出现吗? 会不会有另外一位陈六使先生 出来做开路先锋?

南大举业生一万多人,每人只 要认捐一千元,不是就有一千 万元了喝?或者三千二百万海 外华人每人乐捐一元,不是也 有三千二百万元了吗?因此, 经济上是应该没有问题的〇问 题主要是以上第三点,这是不 能用钱财买的〇我希望秦始皇 再世他必会看到他的"灭书’’ 政策是错误的,正确的政策应 该是要鼓励"著书",这样他 的声名才能在华族中留芳千古

最后,让我们ー起高呼南大精 神万歳、万万歳〇 ( ー九九二 年七月)

参加南大全球

自从南洋大学被并入新加坡国 立大学后,不少南大校友喜欢 带着一种"诗人的伤感’’或" 无可奈何的的叹息"来谈南大 问题〇缅懐母校和回忆云南园 一类的诗文是属于"回忆过去 ",但更重要的"展望将来’' 却很少有人提到。

用世界的眼光看南大问题

我认为参加这次南大全球校友 联欢会最大收获,是改变了过 去那种以"哀伤之情’’来看南 大问题的态度〇韩素音医生的 “用世界的眼光来看南大问题 "和把南大的未来和海外三千 多万华人的前途结合在ー起的 看法,具有发人深省的积极意 义〇韩医生更进一步提醒我们 要"用明天的眼光看明天的问 题’’。她认为三千多万海外华 人是一部光荣的历史,而南大 就是这部光荣史的一部份,因 为南大的精神也是海外全体华 人争取文化生存的精神〇基于 此,她认为在那里复办南大都 可以,复办的南大也可以不只 一间,她更具体地提出在加拿 大复办南大的好处〇

•黄吉生

朱金表校友提出"这是一个新 时代的开始,很多东西都是跨 国界的,我们要用超越个人眼 界的看法来看问题〇 "他也请 大家根据现实环境和可行性来 考虑他的三项按部就班的复办 南大建议:ー、设立基金来发 扬南大精神,二、设立南大研 究院,三、复办南大〇朱校友 这种看法和建议,可能想得很 周到。

詹文义校友呼吁校友不要停留 在个人情感上对南大的缅懐, 他要校友进一步问问自己:" 我们(南大校友)能为南大做 些甚么?"他认为三千多万的 海外华裔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和 需要,那便是维谁和发扬华族 的语文和文化,他说维谁和发 扬母语母文是每一个民族的基 本人权之一。他总结说:"南 大精神可以再体现成事实,但 时不及待,大家要カ争朝夕!

"因为在过多数十年,南大校 友便要成为"末代的恐龙了’’ 〇要复办南大,这种积极的精 神是不可缺少的。

马来西亚的《南洋商报》在セ

84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

出贡献〇南大毕业生从社会中 来,自然应该回到社会中去。

校友联欢会有感

《南洋商报》的社论中也提到 "•.・今天全球各地的南大校 友不辞劳苦的远赴加拿大参加 校友聚会,实际上已体现了可 贵的南大精神〇 "

韩素音启生的夫婿陆文星先生 (印度籍)表示"非常欣赏和 羡慕南大校友之间的团结和友 爱精神〇 "这也是一种南大精 神〇

月四日以"复游南大反应积极 "为题发表社论,其中提到‘' 正如董总主席胡万铎所说,如 果在加拿大复办南大成功,这 所延绩南大精神的中文大学将 会带动北美华人学习母语母文 的信心,从而扩大华文在世界 上的地位〇"这正是从世界的 角度来看南大问题的最好例子

南大精神代表多方面

参加这次联欢会的第二个收获 是认识到有需要从更大和更多 的角度来看南大精神〇

相信多数南大校友都会同意" 自强不息,カ争上游”是南大 精神的一部份〇南大校友多年 来的刻苦奋斗,在各行各业和 世界各地都有特出的成就,这 是发扬南大精神的一种表现〇 从世界眼光来看,南大精神也 是海外华人不屈不挠的维护母 语母文的精神〇

朱金表校友在提到甚么是南大 精神时,认为"南大精神可以 说是一种企业的创业精神,也 可说是以教育回馈社会的精神 〇南大因it会的需要而产生, 南大毕业生到那里都对此会作

积极响应复办南大

参加这次联欢会,很受从世界 而来的热情所感染〇现在联欢 会结束了,我们应该做些甚么 ?正如《南洋商报》社论结尾 中所指出的:"无论如何,复 办南大只是在倡议阶段〇有关 建议需要南大各地校友会以及 华教团体进行深入研究,以寻 求各种有效的落实步骤〇’'

这里大家必须了解的一点是: 由于时代不同了,复办的南大 不管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或加 拿大,这所新大学和原来的南 大将会有不同之处〇例如用中 文教理和商科的可能性比较小 °新南大除扮演中西文化的桥 栎的角色外,还应该是代表多 元文化的中心〇但中文必须当 作行政语文或主要的行政语文 之一 〇

分布在世界的南大校友都受过 民族教育培养之恩,饮水思源 ,大家应该感恩图报〇我认为 所有南大校友都应该积极响应 复办南大这个建议,因为这是 我们对民族教育回馈社会的最 具体的表现〇

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85

大马华文独中的发展是

南大精神的延续

・李云溪

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于六 月廿六日至廿八日在加拿大安 大略省多伦多市举行,笔者有 幸得参与其盛〇由于行程的关 系,第一天随吉隆坡团抵达多 伦多时,已是辛夜时分,没能 赶上北美同学所安排的"欢迎 晚宴",颇为可惜〇

第二天,在会场上挤满了来自 世界各地的同学,闹哄哄的, 大家开懐畅谈,大声欢笑,彼 此在沟通生活的体验,共享他 乡故知、尽情叙旧的欢愉〇

在几天的聚会上,除了懐旧、 叙旧外,大家言谈所围绕的课 题,不外是南大精神的延续与 发扬,最终而有复办南大的创 议〇

南大在ー九五五年创立,ー九 五六正式开课,ー九五九年开 始有了毕业生〇首几届的毕业 同学,有许多离开南大后便投 入教育界,在新马的华文中学 服务。一九六二年,大马华文 中学面对改制的冲撃〇接受改 制的成为政府的国民型中学, 最后变成了以马来文为主要教 学媒介的国民中学;不接受的

成为独立中学,即保持原有华 文中学的传统,成为以华文为 主要教学媒介的华文独中。不 过,凡成为独中的便失去了政 府的津贴,一切全靠自力更生 ,因此经济立即陷入困境,而 且学生逐年减少,甚至面临关 闭的厄运〇

从南大毕业出来的同学极大多 数都在华文独中服务,但因独 中经济的困难,他们也面对被 裁员的遭遇,侥幸没有彼裁退 的,便在华文独中挣扎求存, 濒临关闭的当儿,都束紧腰带 ,接受微清的待遇,艰苦的为 华文独中服务,为维证与推广 华族母语教育证棉カ〇今天, 仍有许多同学在独中任教,虽 然服务了二三十年,在新加坡 任教的同学,月薪如今起码有 三、四千元,而在大马的,却 只有一千元左右,有些的收入 还更少,客观情况虽然如此, 但是他们仍然站稳岗位,为华 文独中效劳〇

独中文凭不受承认,毕业生在 本国升学无门。结果,人们便 产生一个疑问:读独中有甚么 用?因此,独中生也面对毕业

升学与就业的难题〇

七十年代中期,董教总成立了 “发展华文独中工作委员会’’ ,简称"华文物中エ委会’’, 以协助各地华文独中的复兴エ 作〇同时在ー九七五年开始举 办独中统一考试,ー九七六年 着手编汇独中统一课本,割ー 独中的程度,也提升了独中的 学术水平〇之后,独中エ委会 又成立升学辅导组,争取各国 大专对独中统考文凭的承认, 为独中打开广阔的升学道路〇

早年华文独中生主要升学的管 道,是到台湾大专与南大深造 〇自南大开始改制并入新加坡 大学而消失后,升学南大之路 便告断絶,经过多年的惨淡经 营,艰苦奋斗后的华文独中, 如今已摆脱挣扎求存的时期, 开始踏上发展的道路〇今天, 独中的学生凭着一纸统考文凭 及坚固的学术基础,已可以直 接到各国许多大专去深造,而 且有良好的表现,考获大学学 ±.甚至更高的学位归来。

综观华文独中那种艰苦的环境 中,为维护华文教育与文化,

86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

发扬并推广学习母语母文的精 神〇独中生多年来在困境中, 发奋图强,力求上进,为自己 开拓出路的经歴,不正是南大 精神的延绩?韩素音讲师说:

“要了解中文,オ算是完整的 一个人,否则只是半个人〇"

"学习自己的母语文化是基本 人权〇 ”这可以再一次印证华 文独中的办学方针是正确的, 所走的道路没有错〇华文独中 是应该维护并给予大力支持的 ,因为独中是南大精神的延绩

詹文义同学说:"我们是南大 校友,热爱南大,应该为南大

做些事,不宜只停留在感情上 的缅懐南大和举办叙旧餐会〇 "对,我们应该为南大做些事 〇现在已有复办南大之议,这 创议也得到各方面良好的响应 ,但复办尚无具体的办法可循 ,所以我们应先为华教做些事 ,支持与协助各地华文独中的 发展,延续南大的精神〇

目前董教总全国独中工委会与 独立大学有限公司,共为华教 开新纪元,决定在加影兴建董 教总教育中心〇第一期的建设 是行政楼与讲堂,需费五百万 元〇第二期是建设学院与宿舍 大楼,总共需要二千万元的建

筑费〇这中心将利用来培训独 中师资与行政人员,提升华小 师资的教学水平,发展独中技 职教育,提升以科技为导向的 民族经济,开办各种双联课程 ,为独中生开拓更宽广的深造 管道,进一步建立由小学到大 学的华文教育的完整体系。而 且复办南大如能够实现,华文 独中的学生,也将是它的来源 〇所以支持与协助华文独中的 发展,赞助董教总教育中心的 建立,可以说是发挥南大精神 ,使南大精神得以延绩和发扬 光大。

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87

南大精神与中华文化

•刘新汉

这次到加拿大参加南大全球校 友联欢会,心情很兴奋,因为 在加拿大,我发现我们的同学 们,在那儿有十分骄人的成就 :世界级的大学教授,学者, 顶尖的科学家,名律师,社会 领袖,蠢有我们的同学。我本 人愧为南大学毕业生一份子, 却只是个小商人〇正如曹雪芹 说的:"ー生庸庸碌碌,一事 无成’‘〇因此,看到自己的同 学有那么大的成就,也自然而 然会有飘讽然的感觉,有点禁 不住要拍起胸腹对友校的毕业 生说:"你们算得甚么,我在 加拿大的同学,オ大大的了不 起呢?"可别笑我这说话的语 气,很像未庄的阿Q,但我是 的确对加拿大校友的成就,感 到十分自豪的〇

处身于全球校友联欢会中,同 学们的心情是复雑的:在无比 的兴奋中,却不免有些为然神 伤,因为我们都不免要为那实 质上已不存在的南大,产生失 落感〇但正如我们敬爱的韩素 音老师所说的:南大虽然已不 在,但南大精神永远存在。韩 老师说:廿一世纪将是亚洲的 世纪,中国的影响力,是没有 任何力量可以抵挡得住的,所 以中华文化与中华文化精神, 也将会大大发挥它的力量。

我最佩服韩老师的远大眼光〇 中国现在正大力进行改革和开

放〇中国的改革和开放,是只 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不然, 中国就不可能与世界各大国平 起平坐〇 1997年,香港归还中 国后,眨眼间世界就要进入廿 一世纪了 〇廿一世纪旣然是亚 洲及太平洋盆地的世纪,那么 ,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各国 ,如果它们在廿世纪下半叶, 了解了自己的局限,开始向日 本看齐,那么,在进入廿一世 纪时,就必然要向中国看齐, 与中国合作,以谋求共同的利 益〇

作为一个升斗小民,我所关心 的是大家的"温饱"问题,其 他的甚么主义,甚么思想,都 在其次〇廿一世纪,既然是亚 洲的世纪,而中国是亚洲大国 ,西方各国,为着与中国做生 意,就非学中华语文和了解中 华文化不可。所以,到了那个 时候,中华语文的商业价值, 就会大大的提高〇

我们现在谈复办南大,好像得 费九牛二虎之カ,看来比建造 CN Tower还困难几百倍〇可是 谁能预知,十多二十年后,时 移势变,世界各国大财团,对 兴办华文大学及华文学院的兴 趣,可能就像他们在各国的旅 游点建造豪华酒店ー样浓厚, 因为办华文大学到时可能成为 一项高利润的投资〇到那时, 别说多伦多,连纽约、伦敦、

巴黎、柏林以至新德里、东京 、悉尼、莫斯科等大都会,都 会有中华语文大学与学院也不 为怪。

这些应需求而兴起的华文大学 不一定称为南大,但它们的实 质却与南大一样,主要的宗旨 是在于传授与发扬中华语文及 中华文化。所以,南大的校友 们,如果现在就设法让第二代 或第三代去接受华文教育的薫 陶,这就好像在股价偏低:时及 时买进有潜能的优质股ー样, 等股价回转时,将会大大得利 〇因此,我对于中华语文和文 化在中国之外的前景及南大精 神的延绩与发扬光大,是抱着 十分乐观的看法的〇

以上所说并不表示我们只要悠 闲地等待着,好日子就会到来 ,而忘了不断努力,发扬南大 精神,尽ー份南大毕业生的本 份。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加 拿大的校友学习,カ争上游, ナ不负南大栽培我们的苦心〇

最后,我谨在此以南大校训与 大家共勉:“自强不息,カ争 上游’‘〇 (南大全球校友联欢 会的座谈会自由发言时,本想 上讲台讲几句话,可是发言者 众多,时间又有限〇此文乃是 当时未上讲台说岀的腹稿〇 )

88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

形 十 山

万水千山总是情,南大儿女散 居世界各地,为了相聚在ー起 ,我们飞越万水千山抵达多伦 多,痛庙快快地聚会,这是南 大精神的表现,这是云南园友 谊长存的记录〇

在联欢会上,不分年长或年幼 ,不分院系,也不分旧雨新知 ,大家"溶”在ー起,缅懐母 校,瞻望未来,回首前尘,追 忆青春之梦,这种日子,这种 机会,人生能得几回?

最令人兴奋的是见到了韩素音 老师,见到了钟盛标教授和林 绍豪教授,虽然我在云南园的 时候,没有机会接受他们的教 诲,从他们的慈祥的面庞,令 我们深深懐念那些曾在云南园 作育英オ的师长,他们当中虽 然有些人已经作古了,但是他 们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田 里,因为他们为民族教育曾作 出贡献〇

虽然南大不复存在了,复办南 大的希望永远埋藏在同学们的 心里,韩素音老师的建议,复 办南大,这个希望像熊熊烈火 在我们的心中燃焼〇

在那里复办南大?正如韩老师 所说的,不一定要在原来的地 方,可以在美国或加拿大,也 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因为现在的大学已经没有国界 之分〇

从愿望回到现实,美国与加拿 大毕竟是西方社会,中华文化 的传承份量太小了,学生的来 源是否足够,是必须慎重考虑 的问题,除非我们只要求保存

"南大’’之名,不讲求它的内

容,这是另当别论〇

回到南大的诞生地---新加 坡,从南大的生存廿五年的经 历,对于一所以发扬中华文化 为宗旨的民间大学,能否在新 加坡生存的问题,撇开客观因 素,单就学生来源已经成问题

这些年来,新加坡中小学的华 文课程很少,学生能继承母族 文化的机会不多,除少数偏爱 华文的学生外,大部份的华文 水平是无法进入一所以发扬中 华文化为创办宗旨的大学〇

马来西亚的情况可不同了,它 仍然有六十间独立中学在捍卫 母语教育的艰苦条件下生存, 马来西亚拥有五百余万华族人 ロ,有许多热心华教的人士, 如果能突破客观的限制,在马 来西亚境内的复办南大是一个 很现实的理想,相信世界各地 的南大校友和华裔人士都会鼎 カ支持〇

复办南大是一个理想,加强各 地校友的联系是眼前的任务, 我很高兴看到南洋大学全球校 友联欢会成功地在多伦多举行 ,这把火炬明年将由砂劳越的 校友接カ,我希望一九九六年 ,当南大创办四十周年之时, 世界各地的校友能在云南园聚 会°

多伦多的聚会是令人终身难忘 的,这个联欢会的成功举行说 明南大精神永垂不朽,说明了 云南园的儿女仍有一股不可拆 散的凝聚カ,愿万水千山总是 情,愿南大儿女的友谊地久天 长〇

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89

“南大之夜”

意义深重

•傅孙中

而且进一步显示南大校友的团 结合作与互助友爱〇南大校友 是不分地域的,出国旅行到处 受到照顾,因为南大校友遍布 五湖四海,校友感情深厚〇

我们经常都强调,在南大不复 存在的今天,南大校友应将他 们对母校的懐念与"饮水思源 "之情,集中向南大校友会认 同,通过校友会贡献所学,发 挥"自强不息,カ求上进’’的 南大精神,对于赋予我们精神 力量的华文教育与民族优良传 统文化,给予积极的扶持与推 广,从而提高南大及南大校友 的声誉。

马来西亚六个南大校友会于ー 九八一年八月一日开始,首次 在吉隆坡举办"南大之夜’’., 继后每年轮值在广城、马六甲 、新山、芙蓉、砂劳越举行, 参加人数一年比一年多〇

ー九八九年九月九日,第セ届 "南大之夜’’扩展到新加坡举 行,由新加坡南大毕业生协会 主办,共有一千三百名来自新 加坡、西马各地、砂劳越、沙 巴、汶药、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的 南大校友,相聚在海皇歌剧院 ,而且在当天上午共乘巴士前 往南大旧址云南园,重温旧梦

“南大之夜’‘能扩展到新加坡 举行,可说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它消除了过去所存在的人为 藩蜂,增进了马新两地南大校 友的合作与联系,使南大的火 炬重新在新加坡燃起〇

一九九一年"ー月五日,第九 届"南大之夜’‘再度在新加坡 举行,参加人数增至ー千五百 名,来自马来西亚各地的校友

约有两百名,大家不计舟车劳 顿之苦前往参加,充份表现了 南大校友"ー家亲’’之情,令 人感动。

这项旨在增进南大校友情谊、 表达校友对母校南大懐念的ー 年一度的南大校友大聚会,今 年(一九九二年)六月二十六 日至二十八日在加拿大多伦多 市举行,由北美南大校友负责 主办,广邀全球南大校友前往 参加,更具有特殊意义〇

落户加拿大的南大校友,共有 ー百余人,他们絶大多数都拥 有博士、硕士等高级学位,事 业有成,仍不忘南大的培育之 恩,在加拿大组织南大校友会 ,树立南大旗帜,除为当地社 会贡献力量,并曾于去年发动 当地校友及热心人士为南方学 院筹得五万余马元建校基金, 其关心民族教育,爱校爱群爱 国的精神,很值得表扬〇

第十届"南大之夜”在加拿大 多伦多举行,不但把"南洋大 学”的名字在世界各地传播,

在这方面,我们已尽了一些棉 力,为了珍惜南大创办的史实 ,表彰先贤的丰功伟绩,记录 南大在各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 就,避免因时移境迁,文物散 失,马来西亚六个南大校友会 已于ー九九。年十一月编印了 一本《南洋大学史料汇编》, 相信有助于各界了解南大问题 的实质,以及南大被并入新大 的前因后果。

我们也曾于去年(ー九九一年 )+一月五日在新加坡举行" 南大之夜’’时,召开各地南大 校友会联席会议,通过分头在 各地为南方学院筹募建校基金 〇至今为止,总共筹得约十五 万元,单在吉隆坡与雪兰莪, 校友捐助一千元担任联欢宴会 联合剪彩人便有一百零四人, 总额近十一万元,创下联合剪 彩人的最高纪录,可见支持华 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南大之夜’’的举办,除了增 进校友的联系与情谊,更凝聚 了校友的力量,克尽大学生对 社会应有的义务,意义深重〇

90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


顾南大沧桑

展望华教将来

南洋大学经过短促共廿五年的 挣扎,终于在ー九八零年彼迫 关闭,并入新加坡大学,成为 国立大学〇回想在五十年代初 期,新马以及东南亚地区华人 筹建南大的一片热潮:一九五 八年三月三十日,南大落成典 礼时,’人山人海,万人空巷, 裕廊路从セ英哩至十四英哩校 园的马路全被阻塞,主要贵省 得从空中乘直升飞机抵达会汤 〇无数人群多在半途下汽车步 行前去〇那种空前的盛况,至 今历历在目,成为海外华人教 育史上最为感人南一段历史〇 在彼关闭后的这十二年中,经 新时曾两度前去旧址凭吊〇所 见到的荒凉景象,不禁刍然神 伤〇痛定思痛,适值全球性南 大校友于加拿大多伦多市•大团 聚的时刻,厌将ー些个人的想 法提出,一方面是向母校和所 有热爱民族教育的贤达致敬; 另一方面也希望给校友们和其 他关心华教的朋友们提供参考 ,以期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ー、南大的精神与成就

记得曾经有人形容南洋华人民 族教育的成长,犹如在乱石中 生长的树苗,历尽艰辛,沿着 石缝的空隙间曲曲折折地朝上 生长出来〇这种百折不挠、ー 代代自强不息地持绩下去,不 断地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坚忍和 执着的精神,应该就是南大遗 下使人们感动和敬仰的精神〇

在这种精神的施陶和教育下,

有很多毕业生,就是如此继承 而成长起来〇今天要论及南大 的成就,应从这些毕业生身上 去找答案〇在她所栽培多及万 人的学子中,有不少已在教育 、科研、文化、工商业和其他 行业上,建立了良好的地位和 声誉,间中还有不少经已达到 学贯中西,具备全球性广阔视 野和联系的社会中坚份子〇从 这些举业生的为人、生活、エ 作表现和今天的成就,最足以 说明南大对社会所作出不容否 定的巨大贡献〇那些当年曾经 苛责南大、或对南大存有极大 偏见,甚至曾经蓄意要打尊和 消灭她的人们,如果还有良知 的话,今天应该会深深地感到 惭愧与懊悔吧〇

二、 南大当年的困境与失 误

南大当年所处的最大困境计有 三个方面:

第一,是人民教育和殖民教育 的矛盾。

第二,华人民族教育被误解或 曲解为含有沙文主义的种族性 教育〇

第三,在政治上,还可能彼统 治者看作是一股潜在的威胁势 カ。殖民统治者,对人民发展 民族教育一事,一向都是极为 冷漠,及至看到人民的建校热 潮港涌澎湃时,却大感恐惧, 视为危险的预兆,不但不加奖 励,反而处心积虑,非要加以

・李光华

扑灭不可〇在民族关系上,统 治者分而治之的伎俩,可说是 到处为害的现象〇加上蓄意的 挑拨和中伤,南大所面对的困 难,也就更大了 〇独立之后的 政府,尽管已全面控制了这所 大学,可是在政治上恐怕仍然 不会信任她。加上南大学术地 位一时还未建立起来,面对着 重重困境,想要图存发展,确 实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事〇

虽然当时热心民族教育的理事 会成员及其他关心华教的贤达 们,面对着那么多的困难和障 碍,一再奔走呼告,团结华人 ,共商对策,然而,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〇读到南大二十多 年的辛酸记录,令人不胜感慨 ,也深深佩服和感激这么多使 人敬仰的人物。由于压力太大 ,加之办大学的经验不足,自 然难免产生一些失误〇今天检 讨起来,有几项可能是至为关 键的失误:

第一,当时没有及时地倾全力 去延聘一位对民族教育有认识 ,有情感的贤能校长出掌校政 。在这方面,"林语堂事件’’ 固然是一个严重的打撃,致使 后来聘请校长的工作,更加不 易进行〇但以当时理事会诸公 的才能与声誉,而且外力干渉 仍然不太强时,倘能争取时间 倾全力去进行的话,似乎还能 办得成功〇 一旦有了贤能校长 主政,缝校方针明确,各部门 职权清楚,行政有效率时,南 大便不致于陷入任人摆布的地

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91

步〇

第二,决定设立评议会,延请 了完全不了解南大建校历史背 景的评议委员,去评议南大的 学术水平,看来是一个策略上 极大的错误〇建校只有三年, 百事待兴,却要它具备世界第 一流大学的水平,这显然是太 过份的苛求〇经过评议会苛刻 地贬抑之后,徒然授人以柄, 不但南大的声誉和人们建校的 热情受到极大的打撃,而且也 为以后接二连三的检讨、审查 委员会铺路,安排了南大最终 走向被备并的道路〇

第三,由于没有贤能校长主政 ,大学行政效率低,致使南大 由始至终,不断地遭到各种非 学术性的干预,真是全无安宁 的日子。

第四,关于学生方面,当年确 有不少非常杰出的学生。即使 今天翻阅当年学生所发表的文 章,其中有不少篇章,仍然是 可圏可点,处处表现了他们思 想成熟,和肯思考探索真理的 精神〇由于有一部份青年是当 年反殖民政治的一股巨大力量 ,进入大学之后,在当年政治 大气候的影响下他们形成ー股 较为进步,甚至还带极左倾向 ,而又相当团结的力量〇他们 在校内的表现,有时非但没有 团结到其他同学,反而给南大 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成为政 堇争取、利用或是打撃的对象 〇在今天看来,这应该是当年 一部分学生的失误〇

三、对华教将来的展望

随着国际间合作形势的增强, 海外华教包括高等教育的前途

,已有相当乐观的远景:第一 ,是各地随着殖民统治的结束 ,殖民教育也因而结束〇

第二,关于民族教育的问题, 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一个事实: 那就是保持民族、文化及语言 的特性,同对国家的效忠是不 尽相同的事。例如加拿大、美 国、澳洲等国家的公民,和英 国在语言、文化甚至民族上, 都有很密切的纷承关系〇然而 他们却热爱、效忠各自的国家 〇新加坡的英语也非常普遍, 而其人民也没有对英国效忠〇 事实上,国家意识的培养,公 民权利和义务的分享与分担, 现实社会的休成与共オ是最根 本、最现实的问题〇

第三,今天国际的形势,社会 、科技的发展与要求,大学教 育已十分需要〇所以大学的数 目不会嫌多,只嫌太少〇

第四,华文教育的前途,自然 与中文的应用价值有密切的关 系〇首先是她代表了丰富悠久 的文化和社会值值〇这种优秀 的传统,随着人类全球性国际 化的趋势,必将成为人类共有 的财富〇其次是应用中文的人 ロ众多,中文又是联合国组织 的五种法定语言之一,目前各 国学习中文有很高的热潮,加 拿大也没有例外,加上商业贸 易上的需要,势将与英、法语 言ー样成为国际上通用的语言 〇其三,由于电子计算器的发 展,中文计算机已有突破性的发 展。键盘输入,分别有拼音、 拼形和音形结合,能够简便地 作出字处理、句处理和篇章处 理〇而且学习简易有效,能供

"看着打’‘ヽ"听着打’’和" 想着打’’〇在中国参观并和专 家会谈之后,使我深信这么ー

个说法:就是中文在古代,由 于印刷术的发明,有过辉煌的 成就,走在世界前列。近数百 年来,西方在印刷,书写和通 讯方面有了极大的进步’便把 中文远远地抛在后头。如今中 文计算机突破性的发展,必将会 与西方并驾齐车,甚至可能再 度领先〇事实上,在键盘输入 速度的比赛中,中文经已超越 了英文〇这确是一项很重要的 新发展〇其四.北京语言学院 目前正在发展与英文"托福” 考试类似的国际性中文程度评 定考试制度〇现在日本和一些 其他国家已有不少机构,决定 接受由他们所发合格证书作为 雇员的录用资格〇

由于上述全球性的新形势,加 上有十一亿以上人口使用中文 ,海外华教有着坚强的后盾, 类似南大当年所遭受到的恶劣 因素,已有很大的变化。在领 导、师资方面的问题,都比四 十多年前容易解决。所以海外 华教将来的发展,看来所受的 阻カ将会随而减低〇南大二十 多年所栽培的学子,倘能会集 成一股力量,吸取南大过去的 经验教训,秉承南大的精神, 合力支持这个对当地国家和此 会,都会有极大好处的华教, 其前景必将是乐观的〇

南大当年播下的种子,已分布 到全球许多角落,萌芽、茁壮 成长〇其开花结下的种子,将 会播送到更为广阔的地区去〇 至于原来的南大,倘得实质上 的复办,固属南洋各地国家和 人民的福祉,成为华教历史上 值得赞颂的好事。否则南大的 精神仍将永放光芒〇

ー九九二年六月中旬 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

92第二部南大精神及其将来

第三部

怀旧短文


我们永远是南大儿女

•傅孙中

我们是南大儿女,我们的母亲 「南洋大学」于ー九五六年三 月卅日在新马人民历经千辛万 苦催生下「光荣诞生」,ー九 八〇年八月十六日被迫接受ー 项人为的蓄意安排,、 将之并入

「新大」成为「国大」,宣告 「无疾而终」,享年只有廿五 歳0

「壮志末酬身先死,常使同学 泪满襟」。虽然我们从此成为 失去母亲的一群,但我们始终 不敢忘记南大的教诲’仍本着

「自强不息,カ求上进」的南 大精神,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克 尽己责,回醴社会°

在南大「英年早逝」+ー年之 后,最近随着在我们的故居云 南园落脚的阿姨一南洋理工 学院升格为南洋理工大学,有 人建议把南大儿女从国大「迁 册」到南洋理大,并同意把「 理大」简称「南大」,以便我 们认阿姨做母亲,克证「反哺 」之心。

我们没有懐疑热心替南大儿女 「迁册」的新加坡政府教育委 员会主席翁执中博士的善意, 也瞥同教育是没有国界的,能 为大学教育略尽棉力是一件好 事〇但要将南大儿女「迁册」 为理大儿女毕竟太过牵强,因 为南大和南洋理大除了同样座 落在云南园外,彼此的创校背 景和所办课程并不相同,扯不 上关系〇

我们要郑重指出,不管南大是 否存在,不管国大抑或理大, 我们始终是南大儿女,生是南 大儿女,死也是南大儿女,永 远是南大儿女!

「娘胎」时起便受非议 南洋大学的创脚,旨在为中学 毕业生广开深造之门,为中学 培育师资,为邦国造就专门人 才,为适应人口增加及社会经 济发展的需要,并进而肩负沟 通东西文化及发展新马各族文 化的神圣使命〇这样的一间民

族大学,理应受到任何具有民 族自尊与维护民族文化者的热 烈欢迎〇但打从在「娘胎」的 时候起,南大便遭受别有居心 者的非议,似乎是个应彼打掉 的「胎儿」〇然而在各界人士 的坚决支持下,南大终于诞生 、成长、壮大,为新马经济发 展及文教建国大业作出非凡贡 献。

南大原本是一间以华文为教学 、考试与行政媒介民办华文大 学。ー九六五年被迫根据「最 终将沦南大为配角英文大学」 (当时星洲日报社论评语)的王 膺武「南大课程审查委员会报 告书」改组后,样样以新大为 模式,越来越乖离南大的创办 宗旨,而终于在ー九セ五年将 教学媒介语完全改为英语。

丧失特质元气大伤

南大彼改为官办英文大学后, 丧失其特质,元气大伤〇加上 改组后的南大文凭并没有得到 与新大文凭同等对待,非学术

94第三部怀奋短文

因素又不断干预南大校政,在 随后几年,连基本的校长都没 有〇而且南大新大实施统一招 生与联合校园,所有新生均被 安排到新大校园上课,致使南 大校园「人去楼、空」,日渐荒 府,陷入缺乏优良师资与学生 的困境〇这ー困境却倒过来变 成南大并入新大的「理由」, 南大因而关闭停办〇

尽管南大已不复存在,但南大 的种子散播世界每一角落,生 根滋长,早已开花结果。南大 的光辉形象,伴随南大所取得 的卓越成就,仍深深铭刻在新 马人民的心坎里,无时或忘。

政治权力可以改变现实,却不 能抹杀历史。对此,我们非常 欣赏吴作栋总理肯定南大所作 贡献,认为南大是新加坡历史 的一部份,不应把这部份历史 抹杀掉的英明果敢看法〇如果 呉总理能应用他的影响力,促 使南大复办,或将南洋理工大 学改名南洋大学,贯彻南大的

创办宗旨及其特质,俾作为南 大的延续,那将功德无量,名 垂青史〇南大创办人、南大儿 女以及各界支持南大人士早年 所遭受的心薮严重创伤,也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补偿〇

面对高度物质文明与功利主义 思想的侵袭,年青一if日渐丧 失国家社会意识,高唱「事不 关己,高髙搁起」的个人主义 调子〇事实已经证明,深受中 华传统文化与值值观薫陶的南 大儿女及华教人士,在提倡「 东方价值观念,西方科技」的 新加坡社会,是ー股稳定与发 展的力量。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配合国际形势转变,东风日渐 压倒西风,中国这只「经济大 龙」的崛起,新加坡及东合各 国对中国市场的倚重,华语华 文经济价值的提高,把新加坡 发展成为东亚地区「华文研究 中心」,其客观条件完全具备

〇而复办的南洋大学,正可扮 演这个历史性的角色。

新加坡教育部长陈庆炎博士已 表明,新政府建立南洋理工大 学的用意,是要使新加坡有两 所强大、互相竞争、平起平坐 的大学〇国大理大将走不同路 线,前者遵循传统英国学制, 较注重学术研究;后者则走美 国常春藤大学路线,较注重实 用课程〇在这方面,我们认为 ,国大可以侧重应付来自西方 发展的需求;配合新环境复办 的南大,或改名后注入南大特 质的南洋理大,则可侧重应付 来自东方的发展需求〇两间大 学各自保留其特色,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〇

第三部凄旧短文95


南洋大学是诞生在英殖民地统 治的时代里,华文教育当时正 面对改制的浪潮,处在风雨瓢 摇中〇

ー九五六年南洋大学正式在云 南园上课,这标志着华文教育 已有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 整体系〇这不仅是华族的光荣 ,也是各民族维护民族教育生 存的一项伟大胜利〇

南洋大学第一年学生的来源有

-I南大当局已于ー九五五年 下半年在新加坡的中正中 学和华侨中学开办了文理 商先修班,这些先修班学 生及格后便在次年直接进 入南大;

Hur B

二,南大也在ー九五六年的大 学入学考试中录取了一些 学生〇两者加起来大约是 五百人左右〇


当时南大有文理商三个学院〇 文学院人数最多,理学院次之 ,商学院人数最少〇这些新生 虽然来自新马为主,但也有来 自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的〇年 龄的差距也很大,有的是刚从 中学出来的毕业生,有一部份 则是在社会上工作多年、但又 无法到外国升学的大好青年, 甚至有的已是儿女成群、但仍 然想追求上进的大哥们〇在这 样的条件下,各人有各人的想

法,各人有各人的不同憧憬, 这种差异是必然旳,也是一项 事实〇

我离开中学已经好几年了,现 在能够进入南大,借用当时谢 君起教授的祝福语,那就是" 天之骄子"。处在反对殖民地 统治及保卫民族教育的火热年 代里,我们这些充满热情和有 理想的青年,总是想对这个时 代能够贡献些甚么,即使是充 当一个彻不足道的小角色〇

起先,我们一群志同道合的朋 友,深感云南园的同学相当隔 膜,交往又不甚频繁,有甚么 大事情来到头上也缺乏一致行 动的基础〇因此,成立南大学 生会就这样被提上历史行动的 里程表〇

第一个步骤便是先设立一个成 立南大学生会篝委会,由每ー 系派出两位代表组成〇筹委会 的主要负责人,我记得当时正 主席是黄祥勇,副主席郑识中 ,秘书胡铁鵰,我和郭颜开分 担任正副宣传主任,其他成员 都是宣传组的组员〇我们的主 要任务是成立学生会,当然必 须加紧宣传、说服和争取同学 们认识学生会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〇

初期我们认为成立学生会一定 会得到全体同学的曾成的,因 为学生会是维护全体同学的利

96第三部懐旧短文

益的。我们阔步向前,以为一 切都可以顺利进行〇我们当时 的确是相当主观,对当时那股 反对成立学生会的厅大势力视 之无物〇直到我们在前进中受 到强大阻カ的时候,我们オ不 得不放慢脚步〇反对的主力来 自商学院的一部份同学,还有 加上一些"自扫门前雪,不管 他人瓦’上霜’’的其他个别同学 〇反对者说学生会是中学联的 翻版,筹委会的主要人选都是 来自中学联,有者则说如果竞 选,学生会的主要人选一定是 来自文理学院,来自商学院的 将成为极少数派,也有反对的 同学说筹委会成员有左倾的思 想等等〇

当时筹委会的负责人虽然很年 青,但是都是实事求是的人〇 我们一座宿舍又一座宿舍地访 问同学,向他们进行耐心的说 服,特别警惕他们不能把在中 学时期那种硬绷绷的作风带进 大学,需以理制胜,オ是最为 上策〇

有一次,有一位筹委会的筹委 来我的房间找我,他是一位致 カ求上进的好学生〇那时郭颜 开恰巧在我房里,来访这位同 学忽然告诉我和郭君说他要辞 去筹委的职务〇经过我们长时 间的说服,指出学生会无意与 任何人或团体对抗,而是要维 护学生的利益,提高南大的此 会地位〇这样,他オ打消了辞

意,鉴绩为成立学生会的工作 而努力。

第一年由于正反力量矛盾还存 在,筹委会仍然不想冒进。第 二年上课时,同学的认识也逐 瀬提高,这种矛盾似乎达到可 以统一的阶段〇这时再加上第 二年新生力量的对比增强了, 尤其是来自北马的同学,如陈 生昌、林水良、黄金山、王执 中和曾秀银等的努力奔波,形 势大好〇这样,我们オ勇敢地 成立了学生会〇

学生会的选举也循公道的标准 进行,每个学院按学生人数多 少的比率分配学生会的席位, 这样就没有谁能操纵谁的问题 的存在,商学院也得到其所应 得的学生会的执委名额〇

由于当时情况情的需要,我们 选了一位有学者风度而马来文 造诣很好的林焕文担任主席, 副主席是黄祥勇、郑识中、陈 生昌和林水良〇我被选为秘书 ,陈国相任英文秘书〇我记得 在学生会里表现很好的女同学 有陈蒙星、冯治华、梁国精等 〇其他执委如刘燕南、王为国 等表现也不错〇

接下来便是起草学生会成立宣 言和朕定工作方针〇当时的成 立宣言是委定我、黄祥勇和一 位北马的同学各写ー篇,然后 再从中选ー篇作学生会成立宣

言〇结果选上了黄祥勇写的那 篇,虽然经过集体的覇酌和修 润,仍然认为其沉重有力的短 文句最为合式〇以祥勇当时的 年纪,能写出这样的宣言,的 确可圏可对。工作方针的内容 是以向学术温场进军为主,以 全力促使南大向上向善发展〇

在这个时期里,学生会创立了 本身的喉舌报《大学论坛》, 而且有英、巫文版辅助〇这份 机关报对提高南大的地位和突 出学生的良好形象.,曾作出ー 定的贡献。许多的好文章,又 是这样富有爱国主义的色彩, 热爱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坚 决反对殖民地主义,欢呼一个 独立、民主、自由的马来西亚 的诞生〇

学生会在南大秘书长潘国渠教 授的协助下,使每个进入南大 的学生,都要先澈会费,这对 ・固学生会起着很大作用〇

多数第一届的学生会执委都没 有参加第二届学生会的竞选, 因为他们已在筹委会中工作了 一年半时间,在学生会也任职 一年,前后献身于学生会的时 间足足有两年半的日子。因此 ,第二届学生会就由梁关飞、 王发祥等同学接了棒〇

这段追忆已是三十余年前的往 事,完整性是谈不上。就把它 当作年青时代的一段小故事吧

第三部怀旧短文97

记南大球队

LT-3

第一次出外远征

•余秀斌

学校假期在即,队友们相邀到 砂胜越ー游〇提起砂月劳越,我 先后到过两次,其中第一次经 历,最使我难忘〇

第一次到砂月劳越,已事隔多年 ,一般的细节,记忆已模糊〇 今凭留下的待刊和自己依稀的 回忆,把这一次的经历记录于 下:

ー九五九年正月,南洋大学首 次派送男女篮球和羽球队远征 砂月劳越为期三周,先后到过古 晋、泗里奎和诗巫三地,战绩 各有胜负〇南大这次派队出征 的目的,除观摩球艺、以球会 友和联络感情外,主要是要通 过此次的出征,把南大的艰难 成长和当时的近况传达给那ー 向热心支持南大的砂月劳越人士 。因此,我们除希望在球艺上 和学识上能收他山攻错之效外 ,而且还负有代表南大的这个 重任。

ー九五九年一月八日,领队陈 宗南教授和潘国渠秘书长为我 们主持授旗礼〇同月十一日, 在李异南代领队率领下,我们 ー团三十余人,浩浩荡荡由红

灯码头乘Rajah Brooke号轮 船出发,翌日上午抵古晋〇 ー 上码头便受到一番热烈的欢迎 。中午出席了古晋华人领袖和 顾问们在中华总商会设的茶会 招待,晚上接着是参加盛大的 欢迎宴会〇十三日晩方有球赛

在古晋期间,代领队李异南曾 率领全体球员谒见市议会主席 陈何遵,并分别和球队队长代 表南大当局拜访了当地闻人池 家桂、陈水白、廖升和卓廷诸 君〇我们还参观了许多地方, 如古晋的砂月劳越博物馆、广播 电台、长屋等〇我们到长屋时 送土族人士香烟,他们高兴得 为我们载歌载舞〇我们和他们 拍相片,其中包括半棵的妇女 和女孩〇 土族首长门前挂着的 一大网骷罢人头和他出示的系 有被杀者头发的杀人刀,却把 我们吓得不敢轻举妄动,尤其 是女球员们更怕得发抖〇

我们在古晋时,恰逢榴槌季节 〇 一日清早,得当地球员热情 地在团体活动还未开始前,带 我们到邻近郊外去买达雅族人 用藤篮背着下山的榴檀,旣新

鲜又色香味俱全,而且只是ー 毛钱一粒〇我们请售资者把全 部隔檀打开了,大家索性就在 回程的车子上当早餐吃,可是 因为路面凹凸不平,一面吃ー 面你歪我倒,扑前仰后,结果 弄得大家脸上、衣服上、甚至 头上都粘上榴檀〇 一时笑声和 榴檀香味洋溢车内,好不开心

我们在古晋的顾问共有二十二 位(见附录)。在古晋期间,他 们除安排球赛的事宜外,还照 顾我们三餐兼陪我们访游名胜 、探望亲友、购买当地纪念品 等,其中数字还热情地请我们 吃点心〇几天如一,轮流地给 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真是盛 情雉忘〇

十七日傍晚时分离开古晋,我 们沿水路移师泗里奎〇船驶开 后,我们又像由新加坡到古晋 的水路上一样,大家集中到朦 绽的月光照耀下的甲板上,有 弹吉打或吹口琴陪我们唱歌的 ,有讲笑话、猜谜或谈天说地 的,享受着快乐的时光。可是 ,说也奇怪,就在王同学念了 几句笑骂耶稣的歌词后,不到

98第三部懐旧短文

•南大蓝、羽球队第一次远证〇 (1959平)

十分钟,便出现乌云满天,老 天便大发起雷控来,使船在波 涛翻誊的风雨中打转,僵得我 们翻肠倒胃,吐的吐,量的量

大家马上由甲板上撤退,一时 大家忙着找皮包,找鞋子,寻 外套,卷席子,在叫喊声中乱 成一团〇最后,大家终于跑回 大舱去避难〇可是,舱里一阵 阵的猪粪、牛粪味夹杂着榴檀 和占不拉的飘香,还有人味等 混杂的无比的奇味,阵阵迫人 ,我们只好带着疲乏的身霍坐 在大舱外的行人道上憩息〇天 刚破晓,惊魂甫定,领队便来 唤醒我们,催我们赶快梳洗整 装,因船就快到目的地泗里至 了 〇

船还没有靠岸便可以看到泗里 至码头已站满了人,岸边还高

挂着欢迎的布条〇我们仓促列 队,船一靠岸,我们便在铜乐 队的奏乐声、欢迎者的掌声、 鞭炮声和欢呼声中登岸〇这个 欢迎的仪式还包括环绕市区游 行ー周〇因此,由高举的欢迎 布条开路,在铜乐队、当地顾 问、华界领袖、双方领队等的 带领下,我们抖起十二分的精 神,踏着整齐的步伐随后跟上 ,好不威风,昨夜风险疲劳早 已一扫而空〇

游行的终点是该地的中华商会 〇商会内特设盛大鸡尾酒会, 招待双方队员,并请泗里奎县 长及各界华人领袖来陪客,盛 况一时〇过后我们参观了离中 华商会不远的露天篮球场,场 地布置得像翻新的一样〇女队 员下榻于篮总副主席陈敬信的 私宅,男队员则留宿在中华商 会会所。

记得在离开泗里至那个傍晚, 大概因当地水供发生了一些问 题,为了赶时间,女队员都分 配到顾问的府上洗澡,而男队 员则有一部分穿了沙笼,就利 用路边的水龙头就地解决〇另 ー样值得回忆的东西是泗里至 的福州捞面,这道佳肴内有鲜 嫌和三鲜,还调上鸡蛋等,旣 大碗又可口 〇这次重游总吃不 回当年的滋味〇

在泗里奎,我们的顾问是:黄 钟云、梁明德、张守钦和陈高 明四位,他们热情真挚由始至 终为我们的到访忙碌,一片爱 护之情令人感动〇

离开泗里至,沿拉让江前往最 后一站诗巫,一月廿日到达〇 拉让江上通下达,无疑是砂月・ 越民族发祥茁壮的摇篮,是当 地资源生产的命脉,为该地提

第三部怀旧短文99

转眼之间便把在甲

•球队由古晋乘轮船往泗里登中途遇上狂风暴雨, 板上唱歌游戏的球员变成一巩流落的’‘难民’'<

供富国利民的有利条件〇该地 顾问陈立训、蔡水通、林瞻寿 、黄和顺、周玉麟、陈树广、 黄信铿、姚景水等,率领了他 们的球员到来欢迎〇这是我第 一次认识天猛公拿督陈立训’ 其时他是当地的市长〇

我最记得的是诗巫的华人领袖 和顾问,他们大多数属于中壮 年期,都很热心华人文化和华 人教育〇该地华人居多,而华 人之中福州人最多〇魏顺隆同 学兄妹三人就是诗巫人,在我 们逗留期间,他们一直陪在左 右,忙得团团转〇有一天,他 们还请我们到他们的家去参加 一个别开生面的品尝当地水果 大会,水果汁多味甜,吃得痛 快。

在诗巫的南大顾问之一的陈立 训先生,特地在他的府上设欢 迎宴,灯光明亮,后院小桥流

水,景色自然,布置大方,叫 我们流连忘返〇他们一家大小 亲切好客,上上下下殷勤招待 ,使我们都有宾至如归之感〇

记得当年诗巫的市容比较新和 整洁,路上的车辆也比古晋的 少〇当地居民都爱好篮球运动 ,ー支由林思周先生带领的少 年滑稽篮球队,充满活力和希 望〇另ー支九二队,也风云ー 时〇市区郊外,常见青少年成 群结队的在篮球场上奔驰。

在回星洲时,我们弃水路而取 空路,约在二月二日全团乘马 航返新〇宾主双方临别依依, 互赠照片和地址,从此留下深 长的友谊。

行文至此,不禁嘘唏不已〇我 们远征砂冃劳越的经历之所以使 我们至今难以忘懐,并不是我

们自己有甚么特出,而是因为 我们代表了南洋大学〇换句话 说,我们是托了南大之福〇要 不然,我们两个球队并非第一 流,如果不是南大派出来的, 无论如何也絶不会得到砂月劳越 整个华人社会的连续三周的盛 大和热烈的欢迎和无微不至的 款待,由此可见南大当年号召 力的伟大〇这个号召力的基础 就是华人对其文化和语文的热 爱,而体现了他们要维护和发 扬华人文化和语文的愿望的便 是南大,因此凡是和南大有关 的一切,他们都尽心地支持和 拥护。其实,不只是篮球队, 当时只要说你是南大的教授或 学生,人们便会对你肃然起敬 ,忙着给你最好的款待〇可是 这样受我们整个华族崇仰和爱 护的一间大学,现在却不复存 在了,这怎不叫人嘘唏不已呢

100第三部怀旧短文

附录:南大访砂男女篮、羽 球队职员与队员名单

庄卓岩 陈庆星 徐清

问:吴再兴

队 队 理

总 领 代 管

中文秘书 英文秘书

男篮指导

畦む、E亠必女篮队员:陈华淑 都佩如 王声美 梁环清 郑秀鉴 羽球指导:李异南 队长:(正)庄日昆 (副)张家树 黄天华 林金振 III- —■ 赵世兀 周苏丝

周苏丝 洪丽月 曾瑞莺 林月颜 陈玉燕

洪永安 陈梓桐 张天泽 陈崇南 李异南 邓铭正 蒋明德 王亚九 冯德明 王声美 李异南

潘国渠

队员:陈维志 黄宏辉 张奕武 陈玉燕

庄日昆

附录二:南大访砂男女篮、,. 球队砂胜越古晋区顾

男篮队长:(正) 郭景兆 问名单

(副) 陈明堪 -

男篮队员:林子华 叶栋杉 陈桂春 王其辉 陈作献

郭宪章 梁金生 陈水皎 颜瑞草 云昌光

蒋民德 吴仁丰 沈炳初 沈济宽 洪清河

王执中 王亚九 宋天厚 沈城钦 宋荣登

陈玉清 沈超显 巽招泰 梁浩然 杨克勤

蔡金棠 冯德民 李春德 陈文甸 黄佛德

女篮指导:郑鸿英 施庆俊 张家宽 王钟兀

女篮队长:(正) 余秀斌 蔡渭亭

(副) 黄合意

第三部怀旧短文101

我与あ大华乐

ー九六一年初,我懐着无限兴 奋的心情,正式踏入了云南园 ,开始编织那美丽的理想。

在正式上课前的一个早上,学 生会康乐部主任郑东生同学来 宿舍找我〇他邀我参加辻会科 会研究会的迎新会外,同时也 要我提供一个ニ胡独奏的节目 〇郑同学是我的老郷,ー样来 自马六甲的培风中学,盛情难 却,只好答应下来。现在还记 得当时演奏的二胡曲子是刘天 华的作品《良宵》。这是我第 一次在南大校园内亮相〇可没 有料到,一开了先例,过后一 些学会凡举行联欢会之类的活 动时,经常就有同学来拉我去 凑凑热闹,权充一项余兴节目

• 有一回在学生楼岗上的月光晩 会上,同学们在会所旁的草地 4、 上围坐着成一个大圆圏,我也 彼安排去表演一个节目〇当晚 风 天空一片晴朗,明月当空,我 拉了一首华彦均的作品《二泉 映月》。我ー拉起这首曲子来 ,同学们都安静地耐心欣赏, 使我得于沉醉在幽静的旋律中 。如今回忆起来,还是历历如 涟!在眼前。

17几次三番的当众演奏,使我在 H 南大校园内结识了不少来自各 I 地的华乐爱好者,其中不乏个 ! 中高手。由于志趣相投,经常 知 聚合一起切磋,得益不少。偶 Qゝ 而兴起,合奏数曲,其乐融融

ー九六二年,学生会负责人发 现校内有不少演奏乐器的人才 ,便倡议组鎌南大华乐队,在 我的推荐之下,由袁亚南和孙 清水同学负责指挥的工作。起 初,由于乐器配备不足,学生 会负责人谢穆オ同学还特地向 大餐应借用那辆运送饭菜的货 车,到坡底去向ー些文艺团体 借几件大型的乐器,如倍大廿 胡、大廿胡、大鼓等〇练习地 点是借用南大合唱团的会所〇 第一次的出队是在篮球场上由 学生会主办的中秋晚会上,成 绩不俗〇

首次的表演使学生会有了信心 ,决定筹款大量采购乐器,计 割组织一支完整的大型华乐队 〇可是有谁能料到,不久云南 园便被无情的政治风暴所笼罩 着,学生会在种种的压カ之下 ,无法正常操作。筹组华乐队 的工作进展,也因此写下了休 止符,云南园内的民乐弦音, 从此乐止声辍〇

当我懐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云南 园时,不少同学给我鼓励,要 我把民族音乐的种子,带回故 郷继绩播种〇

我没有忘记同学们的嘱咐,将 近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依然站 在民族音乐的岗位上坚持工作 ,从未间断,为南大儿女继续 发扬南大的精神而略尽棉カ〇

102第三部怀旧短文

A Shared, Fond memory of Nanyang University

Alberta K. T. Hong

I still well recall the day when my third brother graduated from the only Chinese medium university in this region,Nanyang University, after slogging a number of his useful years in the Yunnan campus. But now my brother is no more. He now lay hurried in the Christian cemetery in Jurong, not far from where he once had worked hard and played hard to earn his degree. If he were alive, I do not know what he would have said about what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had done to his Alma Mater. He would have felt angry and disappointed, I am sure.

There is no denying、the fact that those who enrolled in the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courses in Nanyang were simply brilliant in these fields. This is of course very true because of the students from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s are most proficient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nd my brother hailed from the premier school in Malaya, the Chung Ling Secondary School in Penang. He really enjoyed his under graduate days. He was very active in campaigns for collecting donations for Nanyang University. In those days, almost all the Chinese in Malaya and Singapore were solidly behind Mr. Tan Lark Sye in his efforts to set up the only Chinese medium university in Southeast Asia.

My brother was one of the first batch of students to graduate from Nanyang University. Armed with a degree in commerce specialing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e secured a sales manager trainee post in the then well-established Lever Brothers in Kuala Lumpur. Things did not go well fbr him, however. An Indian colleague made things difficult fbr him. This colleague did not hide his dislike for and bias against anyone who

was Chinese educated. He thought a degree from Nanyang University was nothing. But my brother's performance proved him wrong. In fact, most students who finished their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at Chung Ling in those days were equally proficient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As they were also well versed in mathematics, they possessed a quality fbr excellence. The English boss, Mr. Johnson, was impressed with my brother's fine work in the company. My brother, however, later on became lackadaisical in his work, because the love bug had stung him.

After a long period of being away from Singapore, my brother reunited with his sweetheart, who was educated in a convent in this island city. In Singapore, he joined the famous soap and cooking manufacturers, Lam Soon Company. He held a sales manager position fbr many years. I think he felt more at home in Singapore. He got in constant contact with h i s Nanyang schoolmates. These Nanyang connections had carved a niche in the business set-up. Through his contact with these influential businessmen, he made his pile, so to speak.

Unfortunately, my first and second brothers lost a great deal of money and were on the verge of bankruptcy. This situation came about because through their business friends, they got themselves secretly involved in speculating on the rubber market. As a result, they owed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money to a rubber buying company in Kuala Lumpur, Bee Seng and Co.. This company sued them. Luckily fbr them, they did not jump into the sea. Instead, they implored my third brother, the Nanyang graduate, to help them. He readily agreed. He got these two "gamblers" off their debtors* clutches. Then they swore eternal gratitude to him. Many a lime, after that, he gave them financial assistance. This goes to prove that a Nanyang University graduate is capable of doing many wonderful things.

There are many Nanyang University graduates who have done their Alma Mater proud. My brother was only one of the many. He influenced me a lot. I am glad he epitomized the Nanyang spirit. Nanyang live forever!

第三部懐旧短文I03

•林葵红

魂萦旧梦

忆南大生活

•难怪本文作者 言念念不忘昔 H南大湖畔散 步那段....

B子〇

(照片中之男 士是作者夫妇 林升涛博士 〇 )

我不是南大生,但是我对南大 却懐有一份至深至爱的感情〇 离开云南园,屈指算来已整整 廿一年,可是那份情、那份爱 ,自始至终,永不渝忘〇

ー九六七年的二月’我抱着战 战兢兢的心情,第一次踏进南 洋大学接受甄选〇南大当时的 行政楼是设在文学院右侧《华 侨银行》的楼上。站在银行前 的石阶上,举目一望’对面那 座雄伟壮观、古色古香的新行 政楼(旧图书馆)和那说谖峨 峨、登立在云南园的南大纪念 碑,尽收眼底。路旁的相思树

,迎风摇曳;平静如镜的南大 湖,经风吹动,偶而掀起阵阵 的涟漪〇天然的景色辅以人工 ,配合得宛如人间仙境,美不 胜收。给人的感觉是多么的静 谧、舒逸〇

经过面试,我侥幸获得录用〇 于四月十七日正式应聘赴南大 工作〇当天,我到注册处报到 之后,就被分配到文学院后面 山坡下的一间小办公室,协助 虑绍昌先生出版《校讯》〇凭 对《校讯》的新闻网络和讯息 报导的掌握,我对海外杰出的

校友动态和他们辉煌的学术成 绩表现,了如指掌,可说获益 不浅〇

那时在ー起工作的还有黄吉生 校友(现任加拿大渥太华南大 校友会会长)。我的工成是负 责校对稿件和寄发《校讯》给 全球各地校友〇工作虽然是忙 碌,但却是乐在其中〇不久, 吉生出国深造,继续攻读硕士 学位,我们因此便失去联络。 四年前,我到渥大华参加北美 南大校友举办的联歓会,第一 次在海外和他重逢,真是喜出

104第三部怀旧短文

望外,彷佛是做了一场梦!短 短数年,吉生已由当年黙黙无 闻的工读生,一跃成为当今加 拿大国家艺术中心财务经理〇 南大ーー可说是居功厥伟〇

后来,因种种因素,《校讯》 很可惜的停刊了 〇当时语言中 心正好有个空缺,我就暂时先 到设在大礼堂的语言中心去エ 作。突然间,我感觉到自己好 像从“中国’‘走进一个小联合 国〇我每天除了要和美国籍的 罗森伯主任以及教日文、德文 、法文或英文等各种不同语文 的讲师以英语打交道外,还要 打字和处理一些密密麻麻的英 文文件〇起初很不习惯,可是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后,我很 高兴发现我的英文还真的进步 不少。

t、八个月后,我被调回注册 处人事组,负责教职员任用的 申请档案及上任报到事宜〇因 此,经常可接触到来自世界各 方的知名学者〇在注册处的那 段日子,把我训练得实事求是 ,做事有条有理〇这是在课本 上很难学习到的〇

前半年的南大生活,坦白说对 我的冲撃相当大〇清晨沿着小 径漫步到办公室上班时,总会 见到几位旧日中学的同学,看 着他(她)们手挟着厚重的课 本,匆匆赶去上课,难免带给 我无限的伤感。心想,假如不 是先父早逝,家境贫寒,我应 该也可以像他们ー样神采奕奕 的成为南大“军莘学子’’之一

我在南大,与一般旧制学生一 样,渡过了四年颇堪回味的日 子〇南大生经过四年的罟读、 奋斗和耕耘,毕业时大学家都

戴了方帽子,领取了文凭。而 当我离开南大时,同住的郑伟 卿同事也开玩笑地送我ー顶" 高’’帽子,说我南大四年的时 光并没有虚博〇

现在回想起来,在云南园那四 年,真如置身于世外桃源〇 B 座女职员宿舍,对着校长岗, 环境幽雅〇黄昏时刻,经常可 见对对情侣,睬着夕阳,伴着 虫鸣鸟啼,卿卿我我,"打铁 "高岗上。(回想当年赵堪余 博士和他的另一半,双双俪影 ,也常在高岗上出现〇)后来 .B座的楼下突然搬来ー批女 校卫,整座宿舍就开始喧哗起 来,ー改平日沉静的气氛〇不 久,所有女职员都接到总务处 的通知,"奉旨”搬往南洋谷

(即篮球场旁边)的教职员宿 舍〇我因此便和廖朝亮先生全 家大小老少毗邻而居〇

当时,宿舍里不供应雪柜,但 可以煮食〇为了我们的"民生 大事’’,十三英哩某商店的吴 老板,每天傍晩亲临宿舍来向 各家各户登记隔天所要买的蔬 菜、肉类、水果、商品等〇第 二天一早,便将所订购的食品 置放在各家的门口 〇于是,每 天早晨上班前,我一定在大门 外面,把"大红胶袋高高挂’’

(廿多年前的塑料袋多数是红 色的)。一方面方便吴老板“ 交货’’,另一方面则可防止贪 嘴的猫儿先下"爪"为强,把 中晩餐偷走了 〇呉老板做生意 很可靠,取买菜单和送货,天 天如是,风雨不改,利己利人 ,为我们住在南大校园内的员 ェ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能够在云南园工作,是我一生 最值得懐念的黄金时代。当初 •如果不是南大肯"收留'’我

这初出茅鹰的华校高中生,让 我脱离十年来寄人篱下的困境 ,我的前途将更难卜测。想想 当年,我虽没有机会当大学生 ,接受师长的谆谆教诲,可是 借着华文媒介,使我除了能在 工作上应付裕如外,更有机缘 与那些学者们一起自生活中学 习,一起成长〇

让洋过海远居加拿大,转眼已 是廿一载。如今落地生根,儿 女成双,生活早已安定〇只是 我的心,总是念念不忘昔日在 南大湖畔散步那段充实开朗的 日子,更尤其是那种诗情画意 、悠闲自得的情懐〇

ー九九零年七月初,我们全家 回新加坡度假〇我曾经与廿多 位昔日的旧同事欢聚数次,彼 此"把茶’’共话当年,欢欣之 情,绕非笔墨所能形容〇几年 不见,她们还是那么的热情和 亲切,充份表露了南大同事之 间的友爱精神。最后一次,我 们在假日酒店餐应午膳。那ー 年,叶晩芳和柯秋燕两位校友 也加入我们的阵容助兴〇餐后 几位同事邀我同上"南洋理工 大学’’忆旧。可是,一则行程 匆匆,再则深恐见到’’草木犹 是,人事全非’’之情景,只会 徒增惆怅〇真的,南大湖也许 依然如往昔一般地平静,可是 我的"心湖’’却难免会波涛汹 涌,情难自己。因此,想想再 三,还是不敢和他们同行〇

"花落水流,春去无踪,只剩 下遍地醉人的东风..."

每当自娱卡拉OK,这首歌总 是我的最爱。优美的旋律,悦 耳的词曲,回萦在脑海中〇忆 想南大ーー"啊!我到那儿去 寻找我往日的旧梦..."

第三部怀旧短文105

・李光华

情系南大

言己两1立官帀长白勺片断

三十多年的时光一晃即过〇云 南园内生活许多雉忘的经历, 不时浮现脑海,宛如昨日,历 历在目〇有些可敬师长们的教 诲和藏陶,同学们的切磋和影 响,在我人生旅程上,留下深 刻的印记,伴着我度过了许多 艰难和欢乐的岁月〇每念及此 ,心情激动,久久不能平静〇 在那许多可敬的老师中,严元 章和韩素音两位师长,各在不 同的方面,给了我很多教育和 影响〇可能通过我还间接地对 我全家,我的朋友和学生们发 生了一定的影响〇对他们两位 和其他可敬的师长们与同学所 给予我的关心、教育和鼓励, 使我永远感激和懐念〇现谨将 严、韩两位师长教育的片断写 下来,作为云南园生活的纪念

ー、关于严元章博士

当严博士出任文学院院长时, 我在南大就读三年级,并在院 长室兼做エ读生〇由于这个縁 故,我虽然有修他的课,然而

严博士于ー九六零年出任南大 文学院院长职务之前,早已是 我所熟悉和景仰的人物〇当时 新马维证华人民族教育的主要 机构是马来亚华校教师总会〇 林连玉先生任主席,严博士任 顾问〇于极大屋力下,在争取 华文教育权益的历史上,写下 了光辉的ー页。

我所受的教益,可能比不少同 学还要广泛和深入一些〇严博 士为人正直、爱憎分明〇处理 事务一丝不苟〇对有些情况处 理,事后还会给我分析解释, 使我学到不少书本上所学不到 的东西〇当我起草ー些通知和 文件,他往往逐字修改。就连 一个标点符号,也不马虎。他 的写作和演讲,不但用辞幽黙 富有趣味,而且内容深刻,条 理分明,发人深省。读他的文 章,真是如嚼甘揽,越是细嚼 ,越能得到更为深刻的理解和 体会〇年前,当他赠送他的着 作《教育论》给我时,曾告诉 我他在渍辞用字方面,都是经 过一再推敲后オ定下来〇由此 可见他治学的严谨态度〇

在过去十多年,我每次访问中 国经过香港时,总要抽空前去 拜望他,和他叙旧畅谈。他非 常关心华教的发展和南大校友 的情况,而对南大复辟的可能 性,更是耿耿于懐,只要时机 成熟,随时准备奉献他的一份 力量〇

二、关于韩素音医生

对于韩素音"生,在进入南大 之前,我已常在报端读到她所 发表的演讲〇她当时用的名字 是唐光湖或周光湖〇南大创办 时,她在武吉知马路开设光湖 医务所,并曾一度兼任南大校 医°较后她又在南大兼课〇我

106第三部懐旧短文

虽然没修她的课,正如许多其 他同学一样,对她却很景仰〇 每当她作公开演讲时,我总要 争取前去听讲〇她的演讲常常 是深入浅出,处处引人入胜〇 尤其是她演讲的翩翩风度,更 是令乂神往〇每次聆听之后, 都留下深刻的印象〇待我毕业 之后,她已不在南大兼课。但 我却很幸运,一度曾作她的研 究助理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近 她和认识她。当每周研究项目 有一个段落后,、即到她在新山 的住家相聚讨论〇在她家里吃 过晩饭,谈到深夜,オ由她的 丈夫陆文森先生开车送我返新 加坡〇那时全球正处于东西两 阵营冷战状态〇我们很难知道 中国的实况〇她却常有机会访 问中国〇毎次从中国回来,总 有大量的情况相告,使我对中 国的困难和发展情况,有更深 的了解〇

待我们来加拿大之后,每次她 到蒙特利尔市讲学,总会抽出 一段时间,谢絶其他活动,以 便和我们全家欢聚〇有一次我 恰巧有病,她不但细心观察我 的病况,同时还要玉英将我体 检的结果电话里告诉她〇殷殷 关懐之心,表露无遗。她对中 国和同胞一往情深,始终不渝 〇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情感 ,也出自她强烈的正义感,在 冷战期,以至今日,她都为中 国问题梃身而出,不顾一切攻 撃,以大量的著作和演讲,向

世界各地介绍中国历史和发展 情况,并纠正一些错误看法。 在她自传式的著作里,她将自 己的成长,汇入到中国近代社 会发展的历史中,不但成了有 血有肉的纪录,也大大扩大了 人们的视野。站在全球的立足 点上,为沟通中西文化的工作 ,作了卓越的贡献〇在我出任 蒙特利尔加中协会主席期间, 她曾多次应邀前来就中国问题 发表公开演讲,并接受传媒专 访。有些时候,每当中国有较 大变化,海外朋友不易理解时 ,她常在书信上或来长途电话 ,给予解释和鼓励〇这次南大 校友在多伦多市举行全球性大 联欢,邀请韩素音は生和她的 丈夫参加,并作为大会的主要 演讲人。筹委会要我和她联络 并主持她的演讲会,使我感到 十分荣幸〇

在云南园给我教育和薫陶的多 位师长中,这两位师长确能称 得上是言教身教的典范〇严元 章博士教人热爱民族教育,对 人正直不阿、爱憎分明,办事 认真负责。韩素音®生教人热 爱祖国和同胞,努力让世人瞭 解中国、同情中国、支持中国 〇更以高度的热情去关心和照 护需要帮助的人们〇我有机縁 能和他们有较多的接近,接受 他们的教诲〇他们那种高风亮 节,时时鞭策着我,成了我生 活和处世方面的重要指南〇

第三部懐旧短文I07

想起那 临风飘逸的 相思树

・李宝强

可能是有缘份吧?那年离开中 学,便投入了南大的懐抱〇南 大,是当年莘莘学子向往的学 府。我能够进入其门,登堂入 室,怎能不觉得幸运呢?

开学那天,我走进了南大的校 园,只见沿途两旁,棺满着一 棵ー棵的相思树,那是我生平 第一次见过的如此众多的相思 树〇自从那天起,我的感情便 深深地被它吸住了 〇

我在南大四年的日子里,除正 常的学习生活外,总不会忘记 在那临风飘摇的相思树下,度 过一个又一个的闲暇的日子。 那一段日子为我的生命过程谱 上了一段旖旎的旋律,使我举 生难忘。

我生平第一次的爱,就是在相 思树下孕育成长的〇我终身的 归属,也是在相思树下凝结而 成的〇

那是一段美得像画面的感情, 谐和得像调色板上的色彩一般 !我陶醉在那谐调的色彩和相 思树叶的声浪中,啜饮着感情 生命的甜醪,滋养形将枯竭的 人生〇

我们常常在清晨时分赶去上课 ,穿过两旁都是相思树的路, 迎着阵阵的微风,细数着相思 树,ー株、两株、三株、四、 五、六、セ株……,直到抵达 学院的台阶为止〇

108第三部怀旧短文

上过下午课后,我们踏着满地 的相思树叶,拖着疲乏和蹒跚 的步伐回宿舍去休息〇

晚饭过后,三五同窗,拖着凉 鞋,信步走上“校长陶".嘴 里是海阔天空地谈天论地,脚 下却是豚着相思树植根的腹地 ,ー步ー步,掂着相思树的根 ,迎上凉风习习的“校长岗’' ,观看那落日晩霞的余晖,远 眺裕廊工业区的景象〇这样, 一直到一片暗沉沉笼罩大地, 方オ・又娜娜地漫步沿着相思树 荫下岗来〇

这个时候,南大花园前面那座 古色古香的图书馆已经灯火明 亮,挟带课本和话义的学子已 纷纷涌进图书馆,大家低头屏 息,潜心钻研,一心一意向学 术疆场进军〇

大约在十时左右,图书馆开门 ,学子们纷纷疏散离去〇有的 成群结队踱步回宿舍,有的男 女同学联袂的在相思树下,透 过微弱的光线,只见双双对对 ,相依相偎,蛮有诗意。

在那段日子里,生活是清苦的 〇从老远四百哩外的山城,离 乡背井,单独来到云南园〇经 济拮据,不能像公子哥儿的学 友,每个周末都到坡底去娱乐 ,自己只能呆在云南园里,苦 读苦拼。幸好,自己懐有个理 想,"只要吃得苦中苦,才能

成为人上人",这样,ナ算把 这段苦闷的日子给打发过去〇 在那段时日里,除了理想的憧 憬和琅琅的读书声,还有就是 那日夜陪我的相思树、四周围 绕着我的相思树叶和在那临风 伤濠的旋律〇

于是,我充满信心,ー步ー步 走完这段学程〇

我离开了云南园的同时,也远 别了相伴四年的相思树,去到 那遥远的北方,去迎接一个又 一个的生活的浪潮〇

这时候,脑海里填满的是现实 生活中琐碎的枝枝节节,心懐 中再也没有那充满诗意的相思 树的倩影〇现实生活把人给折 磨成粗俗鄙陋,那有闲情逸致 再去思念那相思树下的诗情画 意,再去捕捉那段相与思树结 缘的梦影呢?

等到有一天,自己豁然澈悟, 从现实的羁绊中解脱出来时, 二、三十年的时光早已流逝过 去了!这オ匆匆地赶赴昔日的 云南园,去重新俯拾过去的回 忆,去捕捉南大生活的甜蜜, 去重续往日与相思树结下的情

然而,桃花依旧,人面全非, 相思树的纵影早已不知何处去 ,再也捕捉不回那相思树叶临 风而呼出的旋律〇

第三部懐旧短文109

安息吧,南大!

•刘程强

我是最后一届的南洋大学学生 ,“有幸"见证到它的葬礼。 记得在宣布与新加坡大学合并 之前,南大是公认的第二等大 学〇据报章报导,最佳的中学 毕业生都到外国知名的学府求 学,好的报读新加坡大学,最 法进入新大的オ报读南大〇

在合并前的一个大专辩论会, 其中一个题目是:"新加坡只 需要一所大学’’。辩论的结果 是正方胜利了 〇合并在年终的 大考期间宣布,理由是新加坡 资源有限,应该集中人力物力 去发展一所有国际水平的大学

我和一些同学当时曾接受记者 的访问,也曾致函报馆,详尽 地列出南大何以不应该被关闭 的理由。可是,一切如石沉大 海,永不见影子〇

合并后,我"有幸"还能在云 南园的宿舍多住一年’眼看着 “南洋大学”这个名字从校门 上被折下来〇我也领会到教职 员们对前途的焦虑不安,人心 惶惶〇职工在行政楼和图书馆 的忙碌,正好和冷清清的永祺 应和萧瑟瑟的南大湖畔形成强

烈的对比。大搬迁过后的行政 楼凌乱无比,图书馆满地是被 丢弃的不入选的书籍,学生楼 内的学会办公室到处狼籍不堪 ,犹如作了一场垂死的挣扎所 留下的痕迹〇

南洋理工学院成立不久,我特 地到云南园去看看有何变化, 转入全然是陌生的新入口不远 ,还没有进入现代化的铁栅门 ,保安人员便问我来访的原因 。我答说我是前南大生,在此 地住了四年,想进去看看。但 是所得到的答案是这里是理工 学院了,除非有证件,不然因 保安理由,不能进入。结果, 我只好悻悼然而折返〇

不久前又兴起,与友人再到南 大校园〇这次却通行无阻,除 南大湖外,所看到的是"物不 是,人也非"〇新旧建筑物群 之间的迥然不同,正是历史脱 节的明证〇再看ー看依然黙黙 地伫立在已加宽了的裕廊路旁 的旧南洋大学牌楼,它背向着 新的组屋群,是关得那么凄凉 、孤寂和突兀。这就是南大的 基碑吗?我内心不期然地黙祷

"安息吧,南大!"

110第三部懐if短文

第四部

怀旧诗篇

南洋大学全球校友于加拿大举行联欢会,

谨以此诗遥祝大会成功〇

降 ・林宝境 根的传奇

不要问我如何游过时空的洪流, 不要问我何时飞越过万水千山〇 我的孩子,

只要你承受得了

青山不在,红豆失落;

璀灿的星星无声的堕落风尘, 还有那五千年的遍体鳞伤!

人生不应有愁苦,怨恨〇

只要你不执着那有限的存在。

我,来自泥土。

我沐浴于源头活水〇

我曾经以泪水滋润了满园的花朵, 也曾经让春风桃李点红了蹊径〇 尽管路程是颠簸,寂寞, 也要植根于土壤, 更渴望枝叶伸向云天!

人生本来没有真正的失落,

消失了的事物正存在永恒的虚无中〇 我的孩子,

不要为失落红豆而相思憔悴〇

因为种子早散落泥土 〇 寸寸情思,化作盘集的根, 展现未来,

在篮天,在浩海,在永远。

112第四部怀旧诗篇




•赝尊权 南大生涯

(为南大校庆而作〇 )

第四部懐if!诗篇113


•潘庆华

那天,又回到

相思夹道的云南园

连绵不断的

相思,似弯弯新月

钩起我片片忆念

曾修业栖遅的故园,依然

树常青,花依旧,而我已老大

我是一个风尘满面的游子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亲切的

呼唤,辗转萦回

作客的梦里

那池浊黄的湖水

尚被旣往的痛楚搅动

久久不能澄清?

投影在四周的针叶松杉,在苍茫的 夜色中,尚沙沙地向你诉说历史? 那株茉莉

尚在园里黙黙地开放小白花

且散发幽香在夜里?

一九九一年五月十一日赴新加坡海皇歌剧院出席南大之夜联欢宴会,心 情特别不同。像渴见亲人的游子,像归家的浪人,激荡之情会后仍久久 不能拂去,索性抒之于文。信手写来,不讲格律,也不究音韵。虽然有 那么一点诗的味道,却称不上诗,就当它为分行而写的散文吧,反正目 的只在抒情〇

<衣

・雅尼

从四面八方

我们涌向海皇

我们的家园已失

就让海皇权充我们今夜的家〇

浓浓的云南园气息

一时之间弥漫了

海皇每一微粒的空间

别来无恙我们真的别来无恙吗?

大哥哥们或头发泛白或牛山濯濯

大姐姐们的盛装掩盖不住歳月的印痕 而最小偏怜的弟妹

也开始以微胖的身瞿

步向不惑之年

我们本来出自望族

一阵风雨 家园丧失 父母皆亡 可怜许多来不及出世的族类

就死在死去的母亲的胎中

牌坊搭在舞台刻意也创新 舞台的迷你牌坊却辟得怪怪 我们心里的牌坊并不怪怪 我们心中的牌坊巍峨髙壮

苏州评弹尽管委婉动听

我们更爱送你一束沙枣花(1)

萦萦的歌声虽并不怎样

却引我们穿过时光隧道回到梦寻旳家园

哦出现了 出现了

那秀色的山岗

那名叫相思的树

那红墙缲瓦的图书馆

那七个凉亭的花圃

那像陷在谷中的篮球场还有

还有那依傍着它的姆媚的湖

啊一切都活过来了

风和日丽鸟语花香

微风轻拂树影婆娑

抱着书本的青年男女穿梭在

文学院 理学院 商学院

图书馆 实验室 餐厅 宿舍

似幻似真

是真已幻

天下的筵席总要散

再见 再见 莫忘 莫忘哟

云南园的儿女心心长相忆

云南园的儿女饮水永思源

注:(1)海皇南大之夜的余兴节目。

第四部懐旧诗篇115

•田思

我们源自

一个最相思的地方 最昆明的云南(1) 最美丽的南洋

我们学习时 相思是我们的耳朵(2) 我们思索时 相思是我们的发丝 我们欢乐时 相思是我们的笑临 我们惯怒时 相思是我们的风雷

相思祖先的血汗 相思红豆的膺绩 相思智慧的成长 相思青春的闪光 相思友谊的纯真 相思服务旳热忱

相思履在小径间 相思刻在讲堂上 亭中有相思 湖畔有相思 那爱您山岗的白云 总也舒卷着相思 带一缕相思而来 携无数的相思而去

牌坊坍塌了

我们把相思塑成牌坊 湖水干涸了

我们把相思漾成湖水 红砖碧瓦消失了

我们把相思砌成砖瓦

长相思啊长相思 在最痛心的云南 在最母亲的南洋 我们是无数离散的种子 在悲哀中结出苍郁的相思

注:(1)南洋大学的校园又名云南园,昔年校中到处遍植相思树。

(2)相思树的叶子状如新月,略呈耳形。

116第四部怀U诗篇

又见南园诗(古体)

(读李业松学长之《倾诉》. 不禁掩卷太息,不能自己)

热泪盈眶下, 又见南园诗。 忆昔蜉峰日, 湖畔拂相思, 壮我民族志, 论我国家事〇 辛酸先辈汗, 铺就后人路。 高楼歌明月,

一朝惊画雳, 弦缀歌声止 劳燕各分飞, 旧垒何堪顾?

风雨故人疏, 中流失砥柱〇 携我文化种, 播我红豆籽, 南园在心中, 年年长相思〇

牌坊死了 她最后的记忆 是血汗砌的红牌 相思的绿浪

被凿掉名字的遗腴 僵立在高速公路旁 所有通往回忆的优径 都被铁丝网所切断

只有泥土夜半的叹息

会悄悄牵动埋着的无数碎瓦 但总也掲露不出 一个毁尸灭迹的离奇故事

牌坊的魂魄

化作一道白虹 跨过世纪的长空 在后代的心灵闪烁

第四部怀if诗篇117

—张照片

远远瞻望

那座东方宫殿式旳大楼 四周遍是

桃李摇曳

春风徐来 宛延起落的雄辩

连成走廊

像长城

那就是

我们读书学习的地方

我们指天盟誓的地方

那就是

烈火的炼金场

那就是

春风的传播站

二十年的尘埃

掩不住了

她的丰姿

拨撒尽的烂污

留下了

历史的屈辱

・常牧

我要重游 我的母校

照片

也可以遨游么?

为甚么不?

那里是ーー

我的母校

谁也不能阻拦我 谁也不能禁止我

驶不到的地方

手插不入的地方

武警

开不进的地方 恐怖

罩不住的地方 ーー那里是 我的母校

我的母校 在照片上

现在她 十分安全了 现在她 无灾无难了

有一条路 可以直通 我的母校 这条路 地图上 找也找不到 这条路 桃花源的水 也没有那样美

我的母校 在照片上 咫尺的照片 隔一道银河 眼前是 一片湿朦朦

星空

尽管难飞渡

但万人在翘首呀 她--

更加美丽

更加恒久

118第四部懐旧诗篇

有・一条路

(タト一章)

•适民

-4Vv*V^*


银何可瘫波

有一条路 已被链除

在我心中 却总历历在目 兼致常牧

有一条路 消息传来 遥想当年

曾经引导人们 银河可飞渡 狂风暴雨

走向民族教育的 泪花顿时 没法把种子

最高学府 飞落心湖 压死

有一条路 多少种子 还有那

曾经不分昼夜 早已遍布 雷火电光

引导我们 五洲四海 也没法把种子

走进知识的宝库 他郷故土 封住

如今这条路 多少种子 今天

已被钟除 早已发芽 万千大树

但它在我心中 开花结果 已在五洲各处

始终历历在目 长成大树 扎根落户

强权的利器 万千大树 消息传来

歳月的刀斧 迎风起舞 银河可飞渡

都无法从我的心中 奏响了雄壮的林涛 泪花顿时

锤除这条路 撼动了天府 飞落心湖

这一条路

终将引导我们

走进一个

万木扶疏的园圃

第四部懐首诗篇119

被挖除了

这样的一座牌楼的名字被控除了,

为何竟掀不起一点涟漪?

正如控除它时一样,

是无声无息地〇

这座牌楼的名字

可不是曾经振奋了无数人的心?

横跨数国,

富商巨贾、知识分子、学生、工人、

小贩、三轮车夫、舞女、理发师、罗哩司机…. 献地、捐钱、捐建、献薪、义卖、义载、义剪、 义踏、义唱、义演、义赛、义画、义展、义舞・ 共鸣的众情澎湃,

为的是

这牌楼名字所代表的精神和权利〇

这座牌楼的名字,

可不是曾在一天、里化云南园为人山人海?

塞车十哩,

尽管交通警察队开道在前,

剪彩人顾德总督也得遅到四个小时,

而首席部长唯有舍车徒步才能到会〇

深夜的云南园山岗,

像母亲的懐抱,

躺着数不清的无车可归的人众〇

空前的万人空巷,

为的是

要庆贺这座牌楼名字的正式诞生〇

这座牌楼的名字,

可不是已经烙印在ー万四千多人的名字上?

桃李全球,

自强不息、カ争上游〇

可记得否?

云南园山岗上的凌云壮志:

饮水要思源,

坚决要把这座牌楼的名字捍卫,

永远不辜负建牌人的期望!

如今已事过境迁,

但壮志怎可任由东去,

而只顾在寻旧中叹息?

不要再说"说甚么都是枉然的,

东风可不是正在压倒西风’’?

这样的一座牌楼的名字被控除了,

为何竟掀不起一点涟漪?

正如控除它时一样,

是静悄悄地,

是无声无息地〇

120第四部懐旧诗篇

第五部


哀・亨复办南洋大学”建议的

see


tTJ

复办南洋大学的建议于92年6月28日由前南大讲师、享誉国际的女作 家韩素音女士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歓会’’上 提出后,曾引起马来西亚舆论界广泛的响应与支持。

董总主席胡万铎、教总主席沈慕羽、马来亚南洋大学校友会会长傅孙 中首先异口同声表示支持、南洋商报也发表吐评希望早日落实〇

槟城、新山、露雳、芙蓉各地的南大校友会及校友也先后给予响应〇 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校长田长霖博士适逢莅马访问,认为切合时需〇 各华文报章的有关评论,极ー时之盛。

马来西亚六个南洋大学校友会代表’曾于92年8月9日在吉隆坡举行 联席会议,对此进行广泛深入讨论,取得共识,并于8月31日联合派 出12人代衷团赴新加坡,与新加坡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代表共商有关 问头,次日代表团拜访了新加坡副教育部长柯新治博士及前南大秘书 长潘受老先生。

代表团回国后,六个南洋大学校友会,即马来亚南洋大学校友会、霹 雳南洋大学校友会、槟城南洋大学校友会、马六甲南洋大学校友会、 新山南洋大学校友会及砂劳越南洋大学校友会,曾于9月5日发表联 合声明。恳请新加坡政府,绩办南洋大学,以应现时及未来的教育需 求,促进东西文化交流〇

声明指出,南洋大学于1980年与新加坡大学合并成新加坡国立 大学,当时新加坡政府所据的理由是新加坡只需拥有一间大学 ,那就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十二年后的今天,在南大原址云南 园设立南洋理工学院,己升格为南洋理工大学,新政府也曾表 明,将再设立另一间开放大学,这说明新加坡已需要拥有多间 大学。有鉴及此,我们恳请新加坡政府将南洋大学从新加坡国 立大学撤出,续办南洋大学。

声明认为,配合国际形势的转变,华语华文的经济价值日益提 高,续办南洋大学,发挥南大的创校宗旨与特质,兼重中英语 文教育,以应付来自东方的发展需求,其客观条件己完全倶备

这里,我们把一些华文报章报导与评论刊载,以供各界参阅。

12Z第五部回响

逾三百南大校友千里迢迢赴加 拿大多伦多市出席"南洋大学 全球校友联欢会’’,场面充满 欢愉和激情;南大儿女矢志要 把南大精神发扬光大,令人感 动〇用以发扬和延绩南大精神 的各种建议先后有校友提出, 惟最具体化的莫过于名作家兼 前南大讲师韩素音女士所建议 的复办南大概念〇

南洋大学成立迄今卅七年,几 经沧桑,基于客观因素被新加 坡当局关闭亦有十二年之久, 南大校友对母校始终存着难以 解脱的"情结"〇今次全球各 地的南大校友不辞劳苦的远赴 加拿大参加校友聚会,实际上 已体现了可贵的南大精神〇

一度与新加坡国大合并的南洋 理工学院(南大化身),去年 七月一日起升格为大学〇虽然 新总理吴作栋建议南洋理工大 学恢复"南大"(南洋理工简 称)原名,惟一般南大校友都 不苟同由国大"迁册’’南洋理 工大学的作法,乃纯粹基于对 育我抚我的原有母校的深刻怀 念。

因此,当韩素音女士ー提出在 加拿大复办南大振奋人心的建 议,本地华教人士即响应纷表 支持〇遥想南大当年创办轰轰 烈烈,马新华人出钱出力,使 这座文化灯塔ーー东南亚华 文最高学府ーー诵然竖立在 云南园上〇海外华人热爱华教 的这种精神若能继续发挥,南 大复办应不会有多大的困难〇

创办一间大学渉及庞大的经费 ,这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复办南大可按筹集的资金多少 来决定其规模,基本上可从小

寃^弓、畜大

献融

5SM

办起,逐步发展〇韩女士提出 复办的南大,应华文、技术与 科学并重的概念,具有实际的 意义,因为籍此可发扬中华文 化之外,也可沟通中西学术的 交流〇

复办南大的地点问题,当然也 需详加斟酌〇韩女士建议加拿 大为复办地点,固然是基于加 拿大具有复办南大的良好条件 •诸如该国政治稳定、学术研 究自由等,但考虑到南大创立 的背景,若客观候件允许,能 在本地区实贱复办南大的理想 ,当然更具意义〇

南大开办了廿五年,栽培了廿 一届逾万举业生,人才济济, 在国内外地区的政经文教各领 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真 可谓"桃李满天下’',不论南 大的境况如何,南大对新马文 教建国事业的贡献,必须受到 肯定〇南大若成功复办,东南 亚华文中学将有了一个延续发 展的中心,更多的华裔学生将 受惠〇

配合世界的发展趋势,华文的 应用僵值以及华文的地位已日

益重要,复办南大无疑是一个 适切的时机。目前世界各地学 习华文的热潮有增无减,正如 董总主席胡万铎所说,如果在 加拿大复办南太成功,这所延 续南大精神的中文大学将会带 动北美华人学习母语母文的信 心,从而扩大华文在世界上的 地位。

客观上来说,在加拿大复办南 大,可行性也较高,这除了韩 女士所指出的加国政治稳定、 学术研究自由之外,南大校友 在加拿大就有约一百二+名, 其中不乏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崇 高地位的,若是发动南大复办 运动,确是占了地利人和之便

无论如何,复办南大只是在创 议阶段,有关建议需要南大各 地校友会以及华教团体进行深 入研究’以寻求各种有效的落 实步骤〇我国华社当希望复办 南大这个意义深长的计割,早 日得以落实。

(原载1992年7月4日《南洋 商报》吐评)

第五部回响123

南大复办反/T丄 M次滥粉ズ在Vフヾ 教ス

•七、,一

fがg

大马六个南大校友会

吁新国政府

@5

马来亚南洋大学校友会、槟城 南洋大学校友会、霹雳南洋大 学校友会、马六甲南洋大学校 友会、新山南洋大学校友会及 砂劳越南洋大学校友会,今日 发表联合声明,恳请新加坡政 府,绩办南洋大学,以应现时 及未来的教育需求,促进东西 文化交梳〇

续办南大

适应需求促进东西文化交流

声明指出,南洋大学于1980年 与新加坡大学合并成新加坡国 立大学,当时新加坡政府所据 的理由,是新加坡只需拥有一 门大学, 那就是新加坡国立大 学〇十二年后的今天,在南大 原址云南园设立的南洋理工学 院,已升格为南洋理工大学, 新国政府也曾表明,将再设立 另一间开放大学,这说明新加 坡已需要拥有多间大学〇

「有鉴及此,我们恳请新加坡 政府将南洋大学从新加坡国立 大学撤出,绩办南洋大学〇」

登明认为,配合国际形势的转 变,华语华文的经济价值日益 提高,绩办南洋大学、发挥南 大的创校宗旨与特质,兼重中 英语文敎育,以应付来自东方 的发展需求,其客观条件已完 全具备〇

自从前南大讲师,享誉国际的 女作家韩素音今年六月廿八日 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南大 全球校友联欢会」上提出复办 南洋大学之后,曾引起舆论广 泛的向应与支持。马来西亚六 个南大校友会代表,曾于今年 八月九日在吉隆坡举行联席会 议,进行广泛深入研究讨论, 取得共识,决定发表联合声明 ,提出续办南洋大学要求。

(原载1992年9月6日《星洲

日报》)

124第五部回响

南大毕业生协会理事会表示

新国有条件办一所

秉承南大校风大学

新加坡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理 事会认为新加坡有条件,也有 必要成立一所能秉承前南大校 风,具有东方特色和着重宣扬 东方传统、思想和智慧的大学

该会发表的ー份声明表示,并 不一定要南大复办オ有可能成 立这样的一所大学,举业生协 会认为通过成立一所反映先辈 精神与传统,并与先进教学法 、科目及设备相结合的大学, 也能实现这样的理想〇

南大复校的问题最先是在今年 六月底在多伦多举行的南洋大 学全球校友会联欢会上,由六

十年代的前南大现代语言与文 学系讲师韩素音医生提出的, 这项建议得到各地校友,尤其 是马来西亚和加拿大校友的热 烈响应与支持〇

南大毕业生协会指出,前南大 是在特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 创办的,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 谈论有关南大的课题都不应忽 略或脱离当时的历史与现实情 况,而也不一定要回到历史中 的南大或云南园去,才能寻找 和发扬南大精神〇它认为南大 校友在讨论复校问题时,也必 须抱着旣承认历史又重视现实 的态度,而不应只流于情感或 形式。

这份声明说,随着世局和此会 的变化与双语教育政策越来越 成功,加上我们的社会现在更 重视东方价值观,有计割地在 新加坡兴办一所具有东方特色 和重视宣扬传统价值观的大学 ,是有条件和有必要的。

这份声明表示能了解校友会希 望见到南大复校的愿望,因为 这髓现了南大校友会热爱母校 ,饮水思源的情操。

(原载1992年7月30日《新加 坡》联合早报)

第五部回碧125

槟校友会认为

___若政府开放政策

大马是复办南大理想地

槟城南大校友会昨日认为,如 果我国政府允许大学开放政策 ,准许以华文为主大学的开办 ,大马将是复办南大的理想地 点〇

尤其是政府目前正大力鼓吹外 国大学的双联课程,如雨后春 旬纷纷设立及独中在我国的蓬 勃的发展,如果南大能在我国 复办,不但使众多华裔子弟不

需跑到老远深造,也使到我国 有一个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〇

积城南大校友会会长许有利对 名作家韩素音有关在加拿大复 办南洋大学建议,表示欢迎〇

他也认为,东南亚一带国家也 是复办南大的理想地点,不过 新马基于政治因素问题,不允 许开办以华文为主的大学,如

果其他东南亚国家包括加拿大 当局,获准开办的话,南大复 办,指日可待。

"南大校友在加拿大人オ济济 ,如果在那边复办,肯定会获 得他们的大力支持与协助〇

"若以现成的新加坡南洋理工 ,改为复办南大并不适合,因 为南洋理工与当年创办的南大 ,在本质上经已不相同,不再 以华文为主〇 "

许氏指出,随着中国采取市场 开放政策后,对今后二十年的 华文应用,将会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有一间华文大学的设立 ,将使学生有机会学习华文, 将来在与中国经商做生意,将 大有帮助。

(原载1992年7月6日《南洋 商报》)

126第五部回响

#33痒蹄/w看

セへ出・ny«ftfS小工二一•『fk *«=r-t.v -*K»tc-;r z .■.十 •y *

••+・布・亚・人»• 匠 "化,

铜大


新山校友会林荣锦建议

新国复办南大最恰当

新山南大校友会副秘书林荣锦 对于韩素音建议在加拿大复办 南大,深表曾同,但他认为如 果能在南大的旧址即新加坡" 云南园"复办南洋大学,将更 为恰当〇

林荣锦在受询时说,南大校友 自从新加坡南洋大学被并入新 加坡大学,一直耿耿于懐,并 且希望有朝一日能重回南大〇

他说,南大举业生长久以来都 不认为南大是与新大合并的, 他们认为南大其实是被关闭的

林荣锦说,在加拿大复办南大 ,必定会面对许多的难题,包 括经费等问题,但是如果把南 洋理工大学《反正》为南大, 就能免去许多难题〇

梁鸿基:

复办原址最好

林荣锦是关闭前的南大六九/ t 〇的毕业生〇他说,在新山 的校友超过四百人,而参加校 友会的则有四十位〇

他个人认为,新加坡政府是因 为面子问题而不复办南大的, 其实他们是有意复办南大的,

这可从他们把南洋理工大学简 称为"南大’’的问题上看出ー

他说,现在的新加坡南洋理工 大学原本就是属于南洋大学的 ,如果能《反正》,就是把理 工大学真正复办成南洋大学, 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〇而在新加 坡复办南大,将能使长久以来 满口怨气的南大学生得以释懐

霹雳南大校友会主席梁鸿基今 天说,作为南大校友,他原则 上同意在加拿大复办南洋大学 ,不过,如果能够在新加坡原 址复办,则更为理想〇

他是针对韩素音提出在加拿大 复办日大的建议,在受询时作 此表示。

他说’复办南大,最好保持南 大当初创办宗旨及发扬南大精 神,他是希望母校能够在原址

复离,如果不能的话,在加拿 大复办也是另外的选择〇

他说,在加拿大的大学任教授 的南大校友颇不乏其人,如果 复办南大成功,相信师资来源 不成问题。他认为要办一所大 学,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无 论如何,复办南大是最高的理 想〇

(原载1992年7月40《南洋 商报》)

第五部回响127

,つ , ヽ ,

鹏,玲!B・甲、出时由カ•,・

4年・辱ー帮期《分て•...へ

= 1\

华教人士支持

复办南大

•胡万铎

•沈慕羽

•傅孙中

本地三位华教界人士今日异口 同声,支持名作家韩素音有关 在加拿大复办南洋大学的建议

董总主席胡万铎今天在怡保说 ,如果在加拿大复办南洋大学 成功的话,这所延绩南大精神 的中文大学,将会带动北美华 人学习母语母文的信心,从而 扩大华文在世界上的地位〇

他说,韩素音女士的这项建议 很好,不过,他表示要创办ー 间大学,首先必须解决经济来 源的问题,因为这涉及非常庞 大的数目〇

他说,世界正需要大量人才, 在加拿大复办南大,地点与时 机都很适当,因为他相信将来 北美洲会成为海外华人最多的 区域〇

他说,复办的南大,当然依旧 是华文大学,它将使华文在海 外尤其是西半球的国家,有充 份发展的余地,提供学习与研

128第五部回环

究的学术基地,除了华裔学生 之外,也可向西人宏扬中华文 化。

他表示赞同韩素音的概念,即 复办的南大是华文、技术与科 学并重〇

配合世界发展趋势

他说,这所大学的科目,必须 配合世界的发展趋势,以及现 今华文日益重要地位,而达致 中西融合,互取所长〇

他说,这样ー来,海外三千万 华人将可把他们的子弟,送到 这间在异域开出奇葩的华文最 高学府继绩深造〇

他也相信,海外华人社会济济 多士,尤其是现在世界的时空 距离大大缩短,这所大学如果 可以实现,师资来源应该不成 问题〇

在马六甲,教总主席沈慕羽支 持名作家韩素音复办南洋大学 的建议〇不过,他认为最好在 云南园旧址复办〇

沈氏接受访问时说,他在セ、 八年前已呼吁新加坡政府复办 南大。新加坡的新大是西方文 化代表,南大是东方文化代表 ,东西文化应在新加坡并存, 配合新加坡的发展,对新加坡 的前途更有籽助。

他指出,新加坡是四小龙之ー ,新加坡在无资的情况下而能 成为四小龙,是受中华文化的 影响〇

他说,南大是东南亚华人所寄 望的大学。当年创办被认为是

华人文化的灯塔〇

在吉隆坡,马来亚南洋大学校 友会会长傅孙中原则上同意尝 试在加拿大复辟南大的建议, 不过他认为假若能在东南亚地 区实践这个理想,那将更具意 义〇

他说,在加拿大复办南大,有 其客观上的条件,假如加拿大 南大校友会真的要付诸实行, 除了马来西亚的校友会,其他 海外南大校友会相信也将义不 容辞给予鼎カ支持〇

他说,前往加拿大出席"南洋 大学全球校友会联欢会'’的马 来亚南大校友会校友回国,将 有关此课题的详情携带回来后 ,该校友会将深入加以研究〇

享誉国际的前南大讲师韩素音 日前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举行的 “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

的一项座谈会上,建议复办南 大。

不必一定在新加坡

她说,复办南大是有可能的, 但复办的南大不一定要在新加 坡,而且也可以不止一间〇

她列岀几项在加拿大复办南大 的好处包括南大为中西学生而 开设,华裔学生不必去中国大 陆或台湾学习中华文化,以及 加拿大社会稳定〇

针对韩素音的建议,傅孙中说 ,加拿大政治稳定,学术研究 自由,在没有非学术性,包括 政治的干预下,在加拿大复办 南大,委实是一项很好的建议

他指出,加拿大约有一百廿位 南大校友,博士、硕士、专业 学者兼备;这些在加拿大各间 大学执教,且在国际学术界享 有崇高地位的校友若是发动南 大复办运动,占尽人和与地利

他也说,今次来自全球各地的 南大校友不辞劳苦远赴加拿大 南大全球校友联欢会,无疑是 体现南大校友合作与团结精神 的实例,这股力量若能结合起 来,的确是复办南大的有力保 证〇

无论如何,他表示,由于韩女 士也认为复办的南大可以不止 一间,因此假若东南亚一带, 例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能够复 办一间南大,那便更有意义。

傅孙中指出,在东南亚复办南 大,不但符合南大的创办宗旨

,同时也能继绩贯彻其肩负沟 通东西文化及发展新马各族文 化的神圣使命〇

他说,南大的创办宗旨是:一 、为中学毕业生广开深造之门 ;二、为各中学培育师资;三 、为邦国造就专门人才;四、 为适应人口增加及社会经济发 展的需要〇

他续说,复办的南大也须贯彻 "自强不息、カ求上进,维护 民族文化’’的南大精神〇

于ー九五五年成立于新加坡的 南洋大学,栽培了数以万计的 学生,较后这间大学在政治因 素下被并入新大,成为国大, 而于ー九八零年不复存在〇

(原载1992年7月3B《南洋 商报》)

第五部回零129

王厝武:____

与马新地理历史

国际著名学者王膺武教授说, 由于北美与马、新的历史,地 理环境完全不同,在加拿大复 办南洋大学的建议是不实际的

环境迥异

在加复办南大

不实际

王教授是就名作家韩素音复办 南大的建议作出上述评论。韩 素音在多伦多南大全球校友联 欢会上提出这个构想〇

他对本报说,与其在加复瓣南 大,不如在当地开办适合当地 情况的大专院校〇

他认为,如果在新加坡复办南 大,则是另一回事〇这个问题

・王庚武:复办南大建议应在 新加坡提出

130第五部回响

田长霖赞同复办南大 惟不应受到政治干预

田长霖是于昨晚在吉隆坡及雪 兰莪中华工商总会为他和蜚声 国际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 哲教授而设的晩宴中,向本报 发表谈话〇

田长雾认为,随着现代吐会发 展趋向科技化,大学教育显得 日益重要,因此复办南大,是 切合时宜,而且也很重要,但 却不应有政治因素的干预〇

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校长田长 霖曾同复办南洋大学的建议, 并认为它不应受到政治因素的 干预〇

这位国际著名的华裔学者说,• 复办南大的建议假若能够在新

加坡或马来西亚落实,那将更 具意义,也将更具代表性〇

他表示,在新加坡或马来西亚 复办南大,将更能迎合当地需 求,而且也符合南大的创办情 想〇

•田长霖:

复办南大的建议 假若能够在新加 坡或马来西亚落 实,那将更具意 义,也将更具代 表性。

世界知名作家兼前南大讲师韩 素音最近加拿大多伦多市举行 的“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 "的一项座谈会上,建议复办 南大。

针对韩素音的建议,田长雾并 不反对在加拿大复办南大,不 过他说,"要办的话,不一定 要大,但一定要第一流的,否 则便失去意义〇’'

除了以会长颜清文为首的隆雪 中华工商总会等人,出席上述 晩宴的人士尚包括副工程部长 郭洙镇、吉隆坡中华独中董事 长李成枫,以及马来西亚中华 大会堂联合会、马来西亚福建 社团联合会和雪兰莪中华大会 堂等代表〇

其他外国嘉实包括美国柏克莱 加州大学校友会主席卡尔史丹 尼教授,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名 誉主席林荫华和陈共存,新加 坡世界出版社总经理潘国驹博 ±,驻马台北经济文化中心经 济组组长王朝和,以及台湾旅 马投资厂商协会会长洪荣民〇

(原载1992年7月13日《南洋 商权》)

第五部回响131

陈松生就韩素音建议表示

新政府须弥补错误


在云南园复办南大

全国董总副主席兼森华校董联 会主席陈松生律师认为新加坡 政府必须承担应有的政治勇气 ,接受被关闭的南大回归到新 加坡云南园获得复办,以短补 新加坡政府在关闭南大决策上 的错失〇

他是于今日针对韩素音在一项 南大校友聚客宴会上提出复办 南大的概念设想而作出上述反 应;他说,根据韩素音的建议 概念,复办南大不只是单单ー 间,当然在加拿大的异地复办 南大分校使华文教育在异地绽 放奇葩,颇具意义,而目前在 马来西亚政府对待华文教育及 帰大问题的决策上,可以观察 到在这里是没有复办南大的条 件,因此在新加坡则是最好复 办南大的地点,新加坡在该项 复办南大的问题上,应该扮演

"解铃人就是系铃人’’的角色

他说,南大的创办是要让东南 亚地区的华裔子弟能有衔接中 小学到华文大学的完整教育体 系,而于过去新加坡政府却是 基于政治因素,而非经济因素 或财务问题,而关闭南大,结 果肇致新、马地区的华裔群体 都感到不满,新加坡政府难开 脱这项历史错误〇

他说,新加坡政府必须有勇气 来赖补该项历史错误,而今日 的新加坡资政李光曜显然也理 解到整个国际气候及廿一世纪 亚太经济圏的未来远景,并且 从最近新加坡的ー些部长领袖 谈话中不断强调寻根及发展华 文,都可以察识其中端倪。

他说,许多的实证都在验证说 明南大的创办先辈都是有远见 的,而新加坡关闭南大则对不 起南大先贤的;为着规过及配

合整个国际气候及让新加坡作 为对中国经济投资建立起桥梁 作用,能让南大重归云南园则 是会激起全世界华人的激赏的

他还说,假如在加拿大的南大 校友认为那里有复办南大的条 件也未尝不可,它能给北美地 区国家的人提供比汉学系发挥 更大作用的华文教育,但他却 觉得对于东南亚区域的华裔子 弟则是未必有多大的吸引力, 因为基于经济及生活费负担的 问题,及现实问题的考虑,较 富裕家庭的学生则将会选择到 欧美国家就读其他英文源流大 学,而中等家庭子女则会选择 到台湾或甚至中国留学〇

13Z第五部回専

张志超:

带来好处

南大校友张志超强调,假如政 府采取开明的政策歩骤,在泰 国及马来西亚都具备有复办南 大的优良条件〇

他对于国际知名作家悼素音在 一项南大校友聚餐宴会上提出 复办南大的概念设想深表替同 ;他认为该项南大复办的概念 的实现将会对整个东南亚华此 带来好处,因为它使到东南亚 区域国家的华文教育能够发展 从华文小学至华文大学的完整 华文教育体系〇

他说,该项复办南大的概念可 以通过向世界各国的华裔此群 筹款而得到落实,这个南大复

办将成为除中国港台界域外的 一间华文大学,这对世界华文 学习都有推动作用,不仅能给 国内的独中学生有更宽广的求 学深造的机会,还能鼓励更多 的外国人学习华文研究华文, 及促进华文的应用〇

他认为在复办的初始阶段,可 以依据条件需要设立文商理科 学系,然后逐步扩展到理论科 技及应用科技的教学领域〇

张志超是墨业于ー九六一年第 三届的南大校友;他目前是森 茶阳会馆会长,及前任森中华 大会堂继务。

陈志安:

复办最好

南大校友陈志安说,南大于ー 九八零年关闭最使到南大学子 感到遗憾的,假如真的能复办 南大,应该是最好的;但是他 对于复办南大的概念,觉得目 前仍在概念阶段,而且该项复 办计割则是一项耗费巨资的宠 大教育发展计割工作,除非能 获得全世界华裔及富豪的资援 支持,才能玉成斯举〇

他认为在复办初始阶段,最好 能够先从学院规模或研究所型 着手,然后在有适当条件下オ 渐渐扩展起来,渐近发展成为 一个具备三院九系的大学学府

他是毕业于ー九六六年地理系 的第セ届南大毕业校友〇

苏林邦:

值得鼓励

肄业于南大的苏林邦则说明, 南大校友在世界都有绰越的表 现;他认为该项复办南大的概 念应该鼓励的,假如能够得到 全世界的华族同庖的经济援助

,相信该项复办南大的计划是 能够实现的;而它的复办势能 开拓独中生的出路及给华文教 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远景〇

(原载1992年7月5日《南洋商报》)

第五部回响153

い:0ハ土,心力 ・* ;

.心ぎ为・%Eいやf)/ 蔑人"

•二、:,"寸


李儒森:

向华社及历史交待

李光曜应还南大原貌

韩素音医生在全球南大校友联 欢会上强调的南洋大学是具有 特质如:

昔加末李儒森吁请李光耀资政 ,在新加坡恢复南洋大学的原 貌,以取得海外三千余万华裔 的尊敬。

他指出,中华文化是促进国家 经济繁荣的原动力,复办南大 此正其时。

李儒森现任柔州中华总会副教 育主任,以及昔加末中华公会 与总商会总务,他以个人身份 受访时,表示全力支持前南洋 大学兼任讲师及国际知名作家 韩素音呼吁复办南大的建议〇

"海外三千余万华裔,团结起 来是ー股庞大的力量,要玉成 复办南大,并非一件困难的事

他说,七十年代是改革时代, 九十年代是谋求稳定及发展的 时代,政治家应配合时代的发 展及趋势,正确的处理政治, 经济和教育问题〇

"目前国际政治及经济发展已 出现转变的趋势,中华文化在 国际已日趋重要的地位,五千 余年的中华文化精华,正是促 进国家经济繁荣,富国强民原 动力,例如亚洲四小龙皆是受 中华文化潜移黙化的国家,因 此复办南大正合时宜〇’'

华社应响应

他指出,南大是马新及东南亚 华裔出钱出力兴办的民办大学 ,李光灌资政应义不容辞,恢 复南大的原貌,把完整的南大 交回马新华裔,以向华社及历 史交待〇

他希望新加坡华社,积极响应 复办南大的行动〇

槟城校友会 支持复办南大

槟城南大校友会对近日各界就 国际名作家,前南大讲师韩素 音医生在首届全球南大校友联 欢会上的〈复办南大〉的建议 的共鸣,以及我国反对堇领袖 林吉祥根据国情,吁请槟州首 席部长许子根博士在槟州创办 跨国性的华文大学(类似国际 回教大学的创办法),藉以复 办南大的建议,表示激赏〇

该校友会是针对国会及槟州反 对党领袖林吉祥吁请许子根博 士引用州政府权力在槟城复办 南大的建议,发表上述谈话〇

(-)作为跨国性沟通东西文 化的人才培育中心,特 别是配合当前世界经济 中心的向东转移到中国 的需要大批了解西方思 想且充份认识中华文化 的海外华人充当中介人 ォ的训练;

(-)作为三千万海外华人享 得民权的具体象征,以 华文为主要教学,研究 媒介的大学〇该会深信 ,协助实现具有上述特 质的南洋大学的复办的 专家,学者以及领袖的 奇思,异想的建议,都 像是涓涓细流,汇合成 江河水般奔腾的力量; 而能成功领导复办的领 袖,将一如当年创办南 大的陈六使先生一样, 流芳万世,永垂不朽。

因此,任何有魄カ,有曜识, 有雄オ大略的政治领袖,包括 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我国首 相马哈迪归生,槟州首席部长 许子根博士,国会反对堇领袖 林吉祥若能运用其影响力,让 国际性的南洋大学得复办成功 ,必将为世界华人的敬仰与激 赏〇全球南大校友必会全力支 持与配合〇

(原载1992年7月16日《南洋商报》)

134第五部回响

庆佳促良实表明

复办南大立场


民主行动篡中委陈庆佳今天呼 吁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林良实 启生在本周日主持槟州马华公 会代表大会开幕时,表明马华 公会对复办南大的立场与看法

他指出,自韩素音女士登高ー 呼复办南大的倡议后经获得我 国各阶层热爱华教的社团与公 众人士纷纷的响应与支持〇

在政党方面,行动党经敏捷地 由身兼国会反对重领袖的黛秘 书长林吉祥表明支持,并进ー 步地建议南大以国际大学的方 式在槟州复办〇

民政黛总部虽尚未表明立场, 但是其槟州民政童已立刻表示 拒絶南大在樗州的复解,把复 办南大的球踢给邻国的新加坡 政府。

他认为马华公会旣然自称不管 华裔和华此喜不喜欢,它仍然 是代表着马来西亚的华裔与华 社。因此,对复办南大这项关 系到我国华裔与华社的事件上 ,马华公会实在有必要尽早表 明立场与看法,所以他呼吁马 华总会长拿督斯里林良实医生 在华裔占总人口最多的横州作 出表态是非常适合时宜且是最 佳地点。

他驳斥民政薫指责行动重政治 化南大复办的课题的指责,他 问民政童,如果民政策认为行 动其建议南大在槟城复办是政 治化的话,那么民政》:建议南 大应由新加坡政府复办是不是 政治化?

(原载1992年7月18日《中国 报》)

第五部回响135

张发起:

复办南大狮城更适合

南大校友及政界闻人张发起认 为,以目前局势而言,让南洋 大学复办的最佳地点是在新加 坡云南园而非大马,同时于当 地复办将会事半功倍〇

他说,南大从五四年创办至ハ 〇年结束止,为世界各地培养 数以万计的各领域人才,因而 以这些学有专オ的校友们所汇 集的所有智力、人力及财力显 示,即使在国内创淅南大并不 难,但借镜于独大胎死腹中的

事情为殷竖,这个建议可能会 基于某些客观因素而无法履行

引起瞩目

"随着假多伦多举行的首届全 球南大校友会联欢会上,国际 名作家韩素音提出复栅南大的 呼吁后,此课题已引起世界各 地华裔的注目,因此冀新加坡 政府改变其针对南大的偏见, 让它的旗帜重新飘扬于云南园 旧址的空中〇"

他对本报记者表示,由陈六使 及李光前先贤创办的南大是ー 所广受各阶级侨胞所鼎カ支持 的民办高等教育学府,其原旨 是让新马的母语教育有一完整 的系统,同时扮演其捍卫华教 的堡垒,为新马一带华裔子女 提供深造机会〇

曾经一度担任南大同学反改制 ,反迫害斗争委员会要职的张 氏今日以个人身份表示,南大 的创办过程历尽狂风暴雨及多 方面的阻カ,最终还是在执政 当局的不公平政策及偏见下从 以华文作为媒介语的华教最高 学府眨为以英语为教学媒介语 的理工学院。

存有偏见

同时也是人民黛雪隆分部エ委 会委员的他抨置李光耀资政说 ,虽然李氏领导下的新加坡在 政治及经济有优越表现,但他 对民族教育却做了一项不公平 的对待及偏见。

"九十年代是谋求发展及稳定 的时代,政治领导人必须配合 时代发展及需求,正确的处理 经政教的问题,因此李光灌资 政应该遵循民意放弃过去的偏 见,首肯复办南大,让华文教 育挟着受国际注目的风劲冒起

与此同时,他也呼吁大马南洋 大学校友会及新加坡南大举业 生协会携手合作,召集世界各 地南大校友组成一支代表团遗 访新加坡,与当局举行对话, カ争南大在新加坡恢复原貌, 继续扮演其捍卫华教的角色。

(原载1992年7月]9日《中国 报》)

136第五部回响

韩素音

即使南大座落新加坡

也应在加国设立分校

国际著名作家韩素音启生最近 致函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教授 李光华,对她倡议复办南大ー 事, 作了一些澄清, 并补充了 ー些看法。她主张,即使南大 座落在新加坡,那也应在加拿 大设立分校,提供个学习华文 和中华文化的学术场所〇

韩素音的信,是围绕着新加坡 《海峡时报星期刊》今年七月

十二日的一则报道而写的〇

那则报道提到新加坡社会发展 部高级政务部长庄日昆表示, 就技术上而言,南大作国大的 一部份,仍然存在着〇

韩素音在信上说:"南洋大学 即使座落在新加坡(技术上, 作为国大的一部份)也应在加 拿大设立分校,在那里提供ー 个学习华文的学院〇

她指出,单在多伦多,就有二 十巴仙人口是华人〇南大如在 多伦多设立分校,就可以为美 国和加拿大数以万计的华裔子 弟服务,让他们有机会学习华 文和中华文化。

她说,不少海外华人有个大苦 恼,即就是怎样让他们的子女 ,都有机会接受两种文化的熏 陶,旣掌握他们入籍国家的语 言文化,又籍承他们本民族的 语言文化。

她强调,讲本民族的语言,认 出本民族的文化,是一项人权 〇她以她所居住的瑞士为例, 说明一个人掌握了多种文化, 无非也就增添了个人乃至全球 的财富〇

她感到欣慰,新加坡已抛弃了 以往那种把学习和掌握华文视 为颠复活动的"愚蠢观点’‘〇

韩素音说,将南大座落在新加 坡,是一种“狭隘"的看法, 因为这将为那些必须迢迢千里 把孩子送往新加坡专学习华文 的海外华人带来困难〇持这种

"狭隘’’看法的人,尽管动机 良好,但从全球的观点来看, 这种看法却是不成熟的〇

(原载1992年7月28日《南洋 商报》)

第五部回响137

噤嘴0

%教人

-

南大校友会吁新复办南大

量总全力支持

针对大马六间南大校友会要求 新加坡政府复办南大的声明, 董总表示全力支持〇

董总副主席陈松生律师认为这 项豊明是及时和时宜的,董总 全力支持这种反应;但南大校 友会应筹组复办南大的委员会 ,进入具体行动的阶段,而不 是停留在呼吁的阶段〇

陈氏建议这个由南大校友会召 集成立的委员会,应容纳工商 教育团体在内,甚至包括其他 拥有南大校友会的地区在内, 例如加拿大的南大校友会,大 家互相配合并以统筹统办的方 式参与复办南大的委员会〇

他指出,通过各方集思广益, 把意见收集起来,该委员会オ 向新加坡政府提呈请愿书或备 忘录,以便要求复办南大〇

(原载1992年9月7日《星洲 日机》)

138第五部回响

■ 1965年10月9日新加坡教育部长王邦文

先生主持政府建赠百万元新图书馆奠基 典礼

南大精神


■一辰

没想到,事隔多年’南大问题 又再成为热门课题,看似即将 熄灭的火种又再重燃!或许这 就是南大精神永垂不死的明证

世界知名作家韩素音,最近在 多伦多全球南大校友聚会上, 提出复办南大的宏愿,引起阵 阵回响,振奋人心!她同时指 出复办南大不一定要在新加坡 ,也可以在世界各地兴办多间 ,她也认为加拿大是复办南大 的理想地点〇

韩素音的建议具远见与灵活性 ;希望梦想成真!

要在何处复办南大不是主要问 题:"复办南大"オ是当前应 优先进行的事〇

热心华教的马新华吐领袖与团 体,以及散居世界各地南大校 友,应尽早聚首,积极筹备, 早日落实此千秋大业〇

如果加拿大具备条件,就立即 行动吧!先立下一面旗帜,才 有方向,才能产生凝聚カ。ー 时无法拥有本身校园,可先借 用他人校址开办〇打铁趁热, 越快越好!

本地的热心人士认为马新オ是 理想地点,但现时客观条件不 允许,我们不能空等待〇先在 海外复办,也可当作’借腹懐 胎’,ー俟本地政府点头,再 把海外南大’迁册’过来,在 此建立总校,海外南大就当为 分校〇由此类推,也可考虑在 本区第三国(如泰国)复办〇

用此不计较地点的变通办法, 相信复办南大的宏愿就易于落 实〇

南大的历史是马新华人奋门史 的一部份,也是东南亚华人推 广中华文化光辉的一页!她的 诞生与发展,历经艰辛与风风 雨雨。不久前新加坡总理呉作 栋在南洋理工学院升格为大学 时也慨叹"南大的历史是新加 坡人民的创伤!’'

但愿过去的是是非非只留着记 忆,不须再去追究,大家应往 前看〇当年不喜欢南大的部份 新加坡领袖,廿余年来他们为 新加坡的发展与稳定已作出了 巨大的贡献,论功过应属甲等 °而且近年来,人们也不难察 觉到,他们确有不断反思,不 断纠正错误〇让我们期待,新 加坡的领袖能亲自"重建"南 大,还回南大本来面目!

"云南园之歌’’又在太平洋彼 岸响起,南大精神要向世界放 光芒!未来的南大必将是世界 级的!

南大精神代表坚持民族教育, 积极推广中华文化的精神,在 本区域具特殊意义与使命,韩 素音与已故陈六使,就是最具 南大精神的代表人物,值得我 们学习〇

韩素音此时提出复办南大最合 时宜,中国的崛起,华文的国 际地位提升,现在积极推动复 办南大,正赶得上21世纪亚太 时代!

(原载1992年《南洋商报》)

第五部回零139

“续办南大”

切合时需

傅孙中

南洋大学于1956年3月30日开 始上课,1980年8月I60举行 第21届毕业典礼后,被迫并入’' 新大’’成为"国大’’而停办, 前后存在只有短短的25年,培 养了一万两千名学子〇

虽然南大的翳醴已被摧残,但 南大"自强不息,カ求上进’’ 的精神仍永垂不朽,南大问题 仍始终“死而不僵”,始终活在 人们的心坎上〇

南大在"众志成城’’下筹建与 发展,使华文教育由小学、中 学到大学,有个完整的教育将 系,是新马人民引以为豪的ー 部份〇南大的被迫人为消失, 使民族语文与文化被连根拔起, 委实令人哀痛不已〇

切根伤痛又被撩起

每一年的“南大之夜”在新马 各地轮值举行,便是全体南大 校友对母校追思与懐念的日子 ,切根的伤痛又重新被撩起〇

今年的"南大之夜",已于6 月26日至28日,一连三天,在 加拿大多伦多市举行,由北美 南大校友负责筹办〇这项"全 球南大校友联欢会”,吸引了 来自世界各地的三百多名南大 校友参加,充份体现了南大校 友热爱母校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大会除了再度点燃了 "南大 精神’',更进而由享誉国际的 名作家兼前南大讲师韩素音女 士提出"复解南洋大学”的建 议〇

韩素音女士是提议在加拿大复

140第五部回响

办南大,她认为复办南大是有 可能的,但复办的南大不一定 要在新加坡,也可以不止一间 。加拿大社会罹定,在加拿大 复办南大,全世界的学生都可 以来加念书,南大为中西学生 而开设,华裔学生不必去中国 大陆或台湾学习中华文化。她 强调,复办的南大是中文、技 术与科学并重〇

无疑的,如果在加拿大复办南 大成功,这所延续南大精神的 大学,将会带动北美华人学习 华语华文的热潮,加强华文的 国际地位。而且南大约有120 名校友博士、硕士、专业人士 留居加拿大,许多是国际著名 学者,这股力量结合起来,对 在加拿大复办南大有很大帮助 (应予支持〇 ..

不过,考虑到南大的创办宗旨 与背景,若客观条件允许,能 在本地区复办南大,当更有意 义。

顺水推舟玉成斯举

"复办南大’’的号角在加掌大 向起后,曾引起我国华教界及 舆论界广泛的向应与支持。马 新两国南大校友会代表,曾于 今年8月间先后在吉隆坡及新 加坡举行联席会议,共商如何 配合进行争取〇会议决定将" 复办"字眼改为’’续办”,因 为新加坡有关方面认为,南大 与新大合并成为国大后,在法 律上,南大还是"存在"于国 大内。

新加坡政府当年将南大与新大 合并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所 执的’’理由"是新加坡只需拥 有一间国立大学〇 12年后的今

天,在南大原址设立的南洋理 工学院,已于去年升格为南洋 理工大学,新政府也表明将再 设立另一间开放大学,这显示 新加坡需要拥有多间大学〇因 此,南大校友会建议新政府将 南大从国大撤出,绩办南大, 以应现时及未来的教育需求〇 国大侧重应付来自西方的发展 需求,南大侧重应付来自东方 的发展需求,两者互相配合, 相辅而行,促进东西文化交流

如果说南大在法律上还是"存 在",能方便成为"绩办南大 "的台阶,那又何妨"顺水推 舟",玉成斯举〇但如果"绩 办南大"不付诸行动,那无异 是画饼充饥,毫无意义。

教育中心无形资产

新加坡现是世界金融及贸易中 心,并且有条件发展成为教育 中心〇新加坡在经济发展与城 市重建所取得成就,博得好评 ’但对人权及民族语文教育的 压制,却广受非议。如果新政 府能配合国际形势趋向缓和的 转变,各国均以"经济挂帅’’ ,华语华文的应用价值日益提 高,续办南大,广收东南亚地 区华裔学生前往深造,使南大 继续扮演成为本地区"华文研 究中心"的角色,那将是非常 切合时需的,对新加坡百利而 无ー害〇各界热爱南大人士的 心灵创伤,也可获得一些补偿

21世纪将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的 世纪,经济发展方向,将由西 到东,着重亚太地区〇随着亚 太世纪的到来,华文的国际地 位提高,韩素英女士说,20年

后不懂华文的人就不能在亚洲 做生意了 〇 "芳吴报告书’‘起 草人之一的著名学者吴德摧教 授日前也预言,鉴于"汉字圏 "对经潸极具发展价值,中国 这头"巨龙"醒了,马新在未 来20年内,有可能会分别设立 一间以华文为主的大学。

当然,我们不能以"昨日的太 阳来晒今日的衣服’’。绩办的 南大,必须适应新环境与新形 势的需要,在教学、考试与行 政媒介方面,华英并重,真正 做到培养中英双语的髙级人材 。重要的是,它必须为东南亚 的华裔学生,特别是华文独中 生,广开深造之门。这样做, 对没有天然资源,强调人力资 源,重视东合国家区域经济合 作的新加坡,从长远来看,是 一项无形的大音产〇因为要使 经济合作更有效益,教育合作 是不可或缺的〇东合各国的华 裔优秀学生到新加坡深造回国 后,将大有助于成为经济合作 的可靠伙伴〇这是我们认为新 加坡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区域 教育中心的理由〇

共同愿望化为行动

南大本来就设在新加坡,1975 年后已由民办改为官办〇 "续 办南大’’的责任,顺理成章应 由新加坡政府负起〇各地南大 校友会已将他们的共同看法与 要求,通过新加坡副教育部长 柯新治博士转达新政府〇我们 恳切希望新政府能俯顺民情, 早日将"续办南大’’的构想化 为行动,实现新马人民的共同 愿望。

(原载1992年12月27日《南洋 商报》星期评稔)

第五部回率141

南大复办反「<

1弓涌大

新加坡应考虑

经济与学术能力不成问题 关于第二个问题,新加坡政府 实在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及学术 能力多办ー些大学〇政府也曾 表明会再设立一间开放大学〇 以新加坡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 及转口留易的商港枢纽而言, 应该设多间不同学术性质的大 学〇它也可能在将来成为亚太 区的著名教育中心〇

复办南大

・吕公明

基于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需要 ,马来亚南洋大学校友会、槟 城南洋大学校友会、霹雳南洋 大学校友会、马六甲南洋大学 校友会、新山及砂劳越南洋大 学校友会,近日发表联合声明 ,恳请新加坡政府,绩办南洋 大学,以应现时及未来的教育 需求〇

首先我们必须探讨两个问题: 第一、新加坡政府是否有意在 新加坡复办南洋大学;第二、 新加坡有没有能力多办ー些大 学〇

教育政策已非障碍

复办南洋大学应该不是泛泛之 谈,同时也不是任何国家的地 区适合复办南洋大学〇南洋大 学的根早在三十年前种在新加 坡云南园这块土地上。有了根

就容易活(复办),当然,也 更容易的开枝散叶・,迅速成长 〇因为这片土壤最适合培植南 洋大学,它曾经在这片土地上 盛放出灿烂的文化花朵,如今 在世界各地散发出芳香,而且 也播下了崇高文化的种子,因 此,归根结底,南洋大学应该 在新加坡复办重生〇

新加坡政府愿不愿意复办南大 ,也许是与新加坡的教育政策 息息相关,然而随着时代的改 变、环境的需要,教育政策是 可以灵活莲用的〇近年来,我 们已经看到新加坡政府偿试过 好些教育方针,如自主学校、 母语课程,甚至大力推广学习 讲华语运动等,这都是修正教 育体制的一些措施,总的来说 无非注重华人文化根源,因为 新加坡八十巴仙以上的人口是 华人〇

复办南大,正是时候

由于中国大陆正进行经济改革 ,南韩已与中国正式建交,越 南择脱战争积极求取经济发展 ,柬埔寨也渴望走入民生正轨 及经济复兴〇日本继续扮演エ 业国要角,台湾亦逐步与大陆 修好,香港于九七年结束英殖 民地统治,东合国家在和平及 安定中向前发展〇这在人文地 理环境方面,新加坡在亚洲或 东南亚所居的地位更形重要, 复办当日的南洋大学可说正合 其时〇

诚如马来西亚六个南洋大学校 友会发表的联合声明认为:「 配合国际形势的转变,华语华 文的经济价值日益提高,绩办 南洋大学,发挥南大的创校宗 旨与特质,兼重中英语文教育 ,以应付来自东方的发展需求 ,其客观条件已完全具备〇」

新加坡政府实应考虑六个南洋 大学校友会的声明及恳请,必 要时复办南洋大学,反正新加 坡重视人才教育,关心区域发 展〇 ・

(原«,1992年9月17日《星洲 日报》副刊言路版)

142第五部回响

复办南大是时候

・许元龙

前南洋大学的ー批为数数百人 的南大儿女,在加拿大的多伦 多出席"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 欢会"〇

南洋大学是卅セ年前,马来亚 与新加坡及东南亚的华裔同胞 ,出鎌出‘カ所创办的一间华文 大学,它亦完成了华文教育由 小学至中学到大学的ー套完整 的体系〇

南洋大学在开办的廿五年期间 ,它成了当时马新华文中学同 学深造的可靠管道之一,在当 时,华校高中毕业生,絶大多 数都是进入南洋大学深造,除 此之外,台湾也是他们另一个 选择升学之路〇

南大生存了】/4世纪,为马新 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在 国内外学术界商界政界及各领 域中的佼佼者当中不乏南大儿 女〇

南洋大学生不逢时,它不但在 创建时面对着诸多的刁难,在 成功创办之后,也面对着种种 政治因素困援。

南大灭亡了,但南大精神却是 永垂不朽的,而南大的儿女们 与创办南大的人民群众却证明 ,他们对南大的培育与创办是 正确的,否则,新加坡政府也 不会声称:如果时间能倒流,

它将不会关闭南大,也不会遗 余力的在鼓励其子民学好华文 华语了 〇

华文在国际事务所扮演的角色 越来越重要已是不容争辩的事 实,而令世界人民努力的学习 华文华语,或解禁华校的创办 之大潮流是锐不可当的,在这 种情形之下,复办南洋大学的 倡议就显得非常重要与迫切了

著名女作者韩素音建议在加拿 大复办南洋大学之呼吁是值得 人们关注的,加国是一个政治 稳定、学术自由开放的地方, 它比其他的国家的条件都优越

正当全世界人民都在热烈的学 习华文华语的当儿,在北美洲

创办南大正逢其时,它不但能 得到受华文教育者的欢迎,也 必能在发挥中华文化的精髓方 面,扮演着重要的一环〇

复办南洋大学,这是南大儿女 们应该积极去筹割与进行的, 复办虽是千头万绪,但以南大 儿女所持有的复办母校与南大 精神,相信众志可成城〇

复办南洋大学此其时也,希望 南大的儿女们肩负起历史的伟 大重任,为光复母校,为发挥 南大精神与中华文化的使命, 而齐心合力的使南大在世界上 再站起来,再为热爱中华文化 的人民群众创造一所大专院校 •让南大精神广泛传播到全世 界去。

(原载1992年《中国报》)

第五部回响143

南大复办反F .

匕宏"勺、南K

.节绯 ぐ”

\ .取我邸厂卜”

•复办南洋大学

•鸟哥

跟南洋大学有过一段渊源的国 际名作家韩素音女士’最近在 加拿大的国际南大校友大集会 上提出复办南大的建议〇

她的建议会引发什么实际的影 响,尚未可知,不过,在我国 却造成了微波'荡漾°她认为复 鄙南大,不一定在新加坡’也 不一定是独此一家,在加拿大 ,在其他国家都可以复办南大 ,多多益善。于是,便有人想 到了吉隆坡,当然’也有人认 为还是在新加坡好,而反对党 领袖林吉祥一下子就想起了槟 城,他促请许子根首席部长率 先响应韩素音女士的号召〇

复办南大?南大是一间怎么样

的大学,为什么要复办?很多 人说它是一间华文大学,是华 文教育的最高学府、民族教育 的堡垒;很多人也说过,它是 华族的骄傲、华人的光荣,总 之,那是华人之最:最爱、最 崇髙、最神圣〇如今要复办, 莫非是在恢复华族的骄傲、华 人的光荣,或者发展华文教育 、重建堡垒?骄傲和光荣在高 级商业吐会里没有一定的标准 ,有些人认为拿别人的屁股当 自己的脸皮,是一种骄傲和光 荣;有的人享到了局部自主权 便引以为荣,骄傲地津津乐道 。所以,华族的璃傲和光荣实 在无从恢复,也不知道什庆オ 是共同的骄傲和光荣〇

近乎九十巴仙的华人早已经认 命了,华文教育嘛,到高中三 年级算啦,何必更上一层楼?

于是,南方学院是不是一间华 文学府无所谓,只要向独中生 开ー开方便之门,便对得起华 社了;拉曼学院是什么货色都 没关系,只要广收华人子弟, 就有资格向华既筹募二千五百 万元〇其实也不止是认命,准 确地说,应该是华ほ的一种新 共识,大家都不认为华文最高 学府是一项需要,有了它可能 还是一种累赘。至于堡垒,更 加不敢厚望焉。

最爱者当然希望南大得以复办 ,犹如一位母亲不幸死了,她 的儿女们没有理由不希望她复 活,死而复活的奇迹不只是发 生在耶稣的身上,儿女们的希 望也未必是一个幻想〇然而, 复活的南大应该会是一个什么 样子呢?若是像南方学院ー样 ,那不如长眠到底,因为这都 不是儿女们所熟悉的母亲〇南 大生前其实也.不是一百巴仙的 华文大学,它的教学媒介语和 课本中英文混合,混合的程度 因人而异,但是,它的行政语 文却是ー百巴仙的华语华文, 因此,云南园是一个彻头彻尾 的华语世界〇

这样的一间半华文大学即使在 当前的新加坡环境里,都还有 不少的霸忌,客观的需要,时 代的要求,似乎拗不过人的因 素;马来西亚更不必说了,华 人社会本身都没有了这项要求 ,最爱者唯有赶紧为它超渡, 好让它可以快ー点到英语国家 的加拿大投胎,这是无奈何呀 无奈何!

(原载1992年《中国报》)

144第五部回响

复办南大的慎思

・吕公明

复办南大的意愿和心声在这时 候表达与响起〇如果站在华文 教育的立场而言,那是不需争 论的,那就是复办南大义不容 辞,是ー项意义深长的重大任 务〇

想当年,’五十年代初期新加坡 创办南大之时,马新尚未独立 ,两地皆为英殖民统、治,英殖 民政府时代只有新加坡一所大 学ーー马大〇由于时代的背 景不同,当时创立南大的发起 呼声获得马新两地以及其他东 南亚国家华侨的热烈响应〇在 新加坡方面陈六使先生一马当 先,首阶段便答应付出六十万 元开办费,李光前先生却承担 全部捐款的十巴仙〇当时的六 十万可抵现在的千万值,捐款 总数的+巴仙,其数目也十分 庞大。所以在各地各阶层华人 的大力献捐支持之下南大终于 在云南园建立起来〇

南大的崛起和末落,是经过两 个不同的年代,即在国家的独 立前建立起来而在国家独立之 后步向末路〇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厄连?因为国家独立后,国 家有它的教育政策方针,原来 设在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现在 是马来西亚的大学了,新加坡 为了设立新加坡国立大学便把 南大改制成为南洋理工学院, 到了一九九一年再改为南洋理 工大学〇

新加坡注重英文是众所周知的

事,不过在注重英文的同时为 什么不能让南洋大学保留其私 立大学的地位?这又是一个值 得讨论的问题〇

复办南大的必要条件

要设立一所上水平的大学,师 资和设备等问题不能忽视,因 此一定涉及庞大经费开销,在 南大改制之前除了政治因素之 外,也许已发生了经潸问题〇 如果长久下去南大是否可以成 为一所很成功的私立大学,是 必须加以探讨的〇如果政府愿 意拨款支持南大,让南大保留 原来的本质,那当然是毫无问 题,然而政府可以资助南大, 但它要南大改制,使之今日南 洋理工大学的文凭与国立大学 文凭同等〇

大约在几年前,新加坡总理李 光灌先生曾经说过,华文问题 应由中国和台湾去负责处理, 新加坡是多元种族的国家,又 是世界金融及贸易中心,不能 不注重英文(大意如此)。可 见新加坡对于华文的基本态度 〇但是世界潮流是会转变的〇 当时李总理的见解及新加坡对 于华文教育的态度,假使迁移 到今天,可能会有多少的修正 〇今天,新加坡政府大事鼓励 人口占八十巴仙的华人讲华语 (标准的北京话或称普通话) 学习儒家思想和"寻根’',这 是潮流使然,但学习儒家思想 、讲华语“寻根’’一定要有华

文基础,换句话说,一定要受 华文教育〇

南大就是继承华文教育的大学 〇如果南大今天仍旧以原来面 貌屹立于云南园,不但更具特 色而且也可符合时代潮流〇

如今要复办南大,似乎是难乎 其难。无损有偶,捐大在马来 西亚胎死腹中,南大在新加坡 半途夭折,假如要复办南大, 大学校址应该放在哪里?况且 要把私立大学办得有声有色, 非有庞大的经费后援不可,其 文凭是否能受到许多国家的承 认,当然也要考虑在内〇

以目前的我国情况而言,华小 、独中、南方学院甚至拉曼学 院,都是靠华此支助,筹款エ 作如当年般的南洋大学,纯粹 的民办的私立大学,从长久看 来实有很多困难〇

话说回来,从华小到高中而大 学的华文教育罢制,真的是中 国和台湾才能办得到,这.不是 其他国家的华人办不到,是格 于形势〇我们唯有希望有一天 有利复办南大的形势会到来〇 这是笔者对于复办南大的慎思 ,也许会有许多思考不到的地 方。

(原戟1992年《星洲日报》)

第五部回専145

(新加坡三十日讯)新加坡内 阁资政李光耀表示,假如"南 大精神’’完全丧失了,新加坡 就会有麻烦。他说:"英文是 工作语文,却不是我门历史之

,・李光耀

李光耀最近在新加坡总统府的 办公室接受台湾《中国时报》 总编辑黄栄松、特派记者徐宗 懋的专访时,表达上述看法〇

李光耀说,不管是过去还是现 在,华人族群被移植到一个非 华人的环境中,总有一个深重 的情意结ーー坚持紧抱着他 的语文、历史和文化。就这点 而言,这是很好的。

"不过,对于老ー辈的南大学 生来说,有一种失落感,我能 理解〇这是不可避免的〇我们 用转变它来拯救它,而不是看 着它瓦解〇"

访员问他,对华人社会而言, 南大只是一所学校,它是期盼 、梦想和精神的象征〇这股精 神是否也随南大而逝?

李光耀说:"我还不能回答这 个问题〇假如那股精神完全丧 失了,那我们就有麻烦了 〇"

他指出,我们的人民必然对自 己的历史、传统、文化、语文 有一份自豪。英文是工作语文 .却不是我们历史的一部分。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表示


新加坡就有麻烦

他说,不幸的是,我们的情况 使我们必须以英语作为工作语 文〇当学生和家长决定在学校 选择英文为第一语文时,南大 就维持不下去了 〇与其让它式 微瓦解,不如协助它转换教学 媒介,让它和新加坡大学合并 成一所大学〇

他说:"四年后我们果然做到 了这点〇当我们决定把南洋理 工学院提升为大学时,必须使 它和过去的南大有所区别:南 洋大学注重历史和语文,理工 学院注重科学等等。所以我们 在南洋大学名称上加了 "理工 "两个字〇"

他对访员说:"有时我有点恼 怨,自己花这么多时间在英文 上面,以至于我的英文比华文 好〇对许多新加坡华人也是这 样〇因此我把我三个孩子送进 华校,而不是英校〇他们把英 文当成第二语文学习〇但是由 于我的工作环境,由于我们是 银行、金融、媒体等国际中心 ,今天我所有三个孩子的英文 都掌握得比华文好〇但是他们 依然保有那语文文化的自豪和 骄傲〇

(原载1993年1月31日《星洲日 报》)

146第五部回响

南大重生的

新机运?

竖复カ反『

F浦大

► < FTR « » 纪・,部Hれめ'Ct 偿m* I X.Z- »*:«•


.Ne

•# * It化’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最近 在新加坡总统府内的办公室接 受台湾《中国时报》总编辑黄 蛮松、特派记者徐宗懋的专访 时,曾经这样坦诚表示:「假 如"南大精神”完全丧失,新 加坡就仓有麻烦〇」

他说:「我们的人民必然对自 己的历史、传统、文化、语文 有一份自豪〇英文是工作语文 ,却不是我们历史的一部份。 ...不幸的是,我们的情况 使我们必须以英语为工作语文 °当学生和家长决定在学校选 择英文为第一语文时,南大就 维持不下去〇与其让它式彻瓦 解,不如协助它转换教学媒介 ,让它和新加坡大学合并成一 所大学〇」

他指出:「尽管我们的学校, 中文是第二语文,我们可以濯 输人们作为华人的意识,作为 更广文明的一部份,那将是好 的。如果我们失去了那种意识 ,我们会有大问题,我们将无 法像过去那样成功〇」

公开肯定南大精神

这是曾任新加坡总理达30年的 李光耀资政,首次公开肯定" 南大精神’’及"中华文明’’的 历史僵值,也是南大肩负发展 民族语文教育遭受不幸的人为 摧残首次获得平反,令人振奋 。不过,我们必须忠于历史事 实,南大实际上是新加坡政府

•傅孙中

长期推行"英文至上"教育政 策,使当地华文小学、中学而 至华文教育最高环节的南大, 被迫连根拔起的必然后果〇絶 不是学生与家长不选择华校使 南大「维持不下去」〇因为在 "万般皆下品,唯有英文髙" 的社会环境下,学生与家长是 否有选择余地,尚值得商榷〇

尽管这样,随着国际形势趋向 缓和的转变,新加坡对内对外 的大小气候已经不同,华语华 文的经潸价值与国际地位日益 提高,新加坡的资源已能够而 且需要维持多间大学,把南大 从被并入的国大撤出,绩办南 大,发展民族语文教育,肩负 沟通东西文化的歴史使命,便 成为当务之急。这是延绩“南 大精神’’的最佳途径。

自强不息数苦奋斗

南大是应当时社会的需要,历 经重重刀山火海而创办与发展 起来的〇南大校友也是本着颊 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在非常恶 劣的客观环境下,取得令人刮 目相看的成就〇在云南园山岗 上的八个大字:"自强不息, カ争上游",可以概括地说明 南大的创业精神〇这种"要拼 ォ会愈’’的创业精神,是一个 国家,一个民族,要在经潸上 "成龙’’,所必须具备的〇我 们从’’亚洲四小龙"オ在经济上 的成功经验,不难洞察到这ー 点〇

第五部回等147

更广义地说:"自强不息’’具 有儒家道德实践意义〇中国古 书易经有言:「天行健,君子 以自强不息」,即君子应效法 天道的健行,自强不息地做道 德实践〇这种道德修养,乃是 当前新加坡年轻一代所需要的 〇因为新政府刻正致カ开拓海 外市场,扩展国外经济,却发 现在安逸生活中培养出来的青 年"精英",存有"怕输’‘的 心理,缺乏"敢于斗争,敢于 胜利”的大无畏精神,而且让 会意识与归宿感不强,对公益 事业不感兴趣,纯粹从个人功 利主义思想出发〇这种不健康 倾向,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对 国家社会的前途,无疑是一项 隐忧。因此当局展开"多讲华 语运动",推行懦家思想,希 望能向青少年们濯输懦家的道 德价值观,避免"麻烦"发生

及时补偿善莫大焉

南大是新马人民心血的结晶’ 南大所取得的成就,是新马人 民引以为豪的一部份〇南大的 被迫消失,始终成为新马人民 耿耿于懐的"伤痛” 〇 "解铃 还须系铃人",如果李资政能 再度应用他的影响力,使南大 重生,进一步发挥“南大精神 ",那将是及时的“补偿’’, 善莫大焉!

根据李资政的说法,已升格为 大学的南洋理工学院,似乎是

前南大的化身〇南大注重历史 和语文,理工学院注重科技、 工程、计算机、科学等,所以在 南洋大学名称上加上"理工" 两字〇如果事实果真如此,我 们建议新加坡政府,在现有的 南洋理工大学,增设历史和语 文学系,在媒介语方面,中英 文兼重,使它发展成为一间更 全面的大学,并恢复称为"南 洋大学’',使南大重生的愿望 获得实现,并使新加坡继绩「 保有那种对自我、对历史、对 语文文化的自豪和骄傲」〇

南洋理大易名南大

这是促使南大重生的最简便办 法,这样做絶非前"南大’‘掠 现"南洋理大’’之美,因为实 际上华校生数理优越性,本来 就是南大的特质〇在南大的数 百名在海外著名大学考获博士 学位的学者专家中,理工人材 最多,许多已是国际知名学者 〇把"南洋理大"扩充,贯彻 南大的创办宗旨与特质,实属 两全其美〇

希望李光耀资政对"南大精神 "与"中华文明’’的肯定,能 落实成为南大重生的新机运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 而求索」〇

(原<1993年2月21日《南 洋商报》星期评论)

148第五部回响

第六部


北美南大校友概况

系别 姓名 届别 离开南火后 携为址高学位/文・凭 就业概况 地址,定话及传具

中文 邓佩如 TANG PUT EU P.O.Box 145, Paradise, PA17562 U.S.A. Tel: (0) (717) 687-8564 (H) (717) 768-3174

中文 徐靖沂 CHEE CHENG KHEE 硕土 大学美术系 副教授 1508, Vermilion Rd. Duluth, Minnesota, 55812 U.S.A. Tel: (H) (218) 724-2554

中文 王声美 ONG SING BEE 徐氏帝廊 经理 1508, Vermilion Rd. Duluth, Minnesota, 55812 U.S.A. Tel: (H) (218) 724-2554

中文 李光华 LEE K.F. 顾士 学院文哲学系 教授 145, De La Roche Pointe Claire, Quebee Canada H9R 5B6 Tel: (H) (514) 426-0493 (0) (514) 457-6610 Ext 416

中文 黄玉会 NG GIK ENG 肝脏病理数据中心 行政助理 81, Mi 1lersgrove Drive Willowdale, Ontario Canada M2R 3S1 Tel: (H) (416) 736-9959

中文 % 张凌风 LANG GRACE LING HION 地产经纪 4239, Doncaster Way Vancouver, B C Canada V6S 1W1 Tel: (H) (604) 2280704

现语 候収齢 HAUW FUNG LING 117, Cove Lane Media, PA19063 U.S.A. Tel: (215) 891-6815

现语 叶天颂 YAP TIN SHOONG 硕士 私人踪间公司 董事长 1990, Leslie Avenue Ottawa, Ontario Canada K1H 5M3 Tel: (H) (613) 521-3331

歴史 陈丙丁 TAN PING TENG 硕士 陈氏律师楼 柬主 90, Wintermute Blvd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W 3P9 Tel: (H) (416) 498-5323 (0) (416) 596-1301 Fax: (416) 596-1048

歴史 梁素莲 LEUNG SOO LIAN 5895, Ormidale Street Vancouver, B.C. Canada V5R 4R4 Tel: (H) (604) 430-0833

地理 陈国相 TAN KOK CHIANG - 博士 大学地理系 副教授 31, Hickory Street Guelph, Ontario Canada NIG 2X2 Tel: (H) (519) B24-4623

地理 李禄汉 LEE LOCK HAN 7038 1/2 Mt. Vernon Street Lemon Grove. California 91945, U.S.A Tel: (619) 465-5449

150第六部北美南大校友概况

■ 1991年12月28日北美南大校友新年联欢会

系别 姓名 届别 离开市大后 携得最高学位/文凭 就案概况 地址,电话及传真

地理 罗舜珍、 CHOO SONG T 専业文凭 银行公关员 P.O.Box 8, 1981 Kathleen Ave Brights Grove, Ontario Canada NON ICO Tel: (H) (519) 337-8251 (0) (519) 332-4466

地理 林素清 LIM SUE S.C. H— 计算机系统 分析员 1646 Tasco Close Victoria, B.C. Canada V8N 5P2 Tel: (H) (604) 721-2756

政治 林兴正 LIM H.C. . 博士 経济管理 948. Beverhi11 Blvd Winnipeg, Manitoba Canada R2J 3B7 Tel: (H) (204) 253-2313

政治 隐文义 CHAM BOON NGEE 旧{. 大学政治系 副教授 8, Longhope Place North York, Ontario Canada, M2J 1Y2 Tel: (H) (416) 498-0018 (0) (416) 487-6735

政治 郑永美 CHANG LOCK MEE 赞馆束主 43 Handvi1le Mews. N.W. Calgary, Alberta Canada T3G 3N6 Tel: (403) 241-2463 246-8300

政行 陈玲环 TAN LAN HEE 1 餐馆束主 26, McDairmid Road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IS 1Z6 Tel: (H) (416) 3210725 (0) (416) 368-0136

政行 黄修徳 NG SIEW TECK 十ー 1510, Wedgewood Dr. Hillsborough CA94010 U.S.A.

第六部北美南大校友概况151

系别 姓名 届别 离开南大后 获得最高学位/文凭 就业概况 地址,电话及传真

教学 郑奋兴 TEH HOON HENG 博士 退休 5, Creĕkstone Place Port Moody, B.C. Canada V3H 4L7 Tel: (H) (604) 469-0445

数学 周金彪 CHEW KIM PEU 博士 学院任教 7862, Royal Oak Ave, Burnaby, B.C. Canada V5J 4K5 Tel: (H) (604) 434-2851 (0) (604) 430-6422

教学 陈国强 TAN KOK KEONG 博士 大学数学系 教授 125, Brook Street Halifax, Nova Scotia Canada B3N 2A7 Tel: (H) (902) 477-3509

数学 点守成 SIAM SOO SENG 1551, Thomas Avenue Coquitlam, B.C. Canada V3K 2L7 Tel: (H) (604) 937-0870

教学 朱永安 CHOO ENG UNG 两个博士 大学エ管系 副教授 6577, Parkdale Drive Burnaby, B.C. Canada V5B 2X4 Tel: (H) (604) 299-6936 (0) (604) 291-4209

数学 关成意 博士 计算机系统 分析员 3183, Barwel1 Road Mississauga, Ontario Canada L5L 3Z6 Tel: (H) (416) 828-1776

教学 庄正正 CHUNGPHAISAN VITHIT 博士 计算机系统 分析员 1, Conn1ston Avenue Nepean, Ontario Canada K2H 5H7 Tel: (H) (613) 596-1892 (0) (613) 726-5894

教学 陈玉成 TAN GEOK SENG 两个硕士 私人电肠公司 董事长 1863, El Serend Drive Victoria, B.C. Canada V8N 6K4 Tel: (H) (604) 477-0349

数学 洪少良 ANG SIOW LEONG 碛士 电腊系统 分析贝 5519, Rosedale Avenue, Cole St. Luc, Quebec Canada H4V 2J2 Tel: (H) (514) 481-2568

数学 谢日文 CHA YET BOON 两个硕士 计算机系统 工程师 12, Hatchet Plac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B 1C7 Tel: (H) (416) 754-0927

数学 郑振勇 TEH CHIN YONG 硕士 计算机系统 分析员 18, Andes Road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IT 3B8 Tel: (H) (416) 298-9507

数学 序朝葛 LIAW SAW KAR 相L 学院构师 1345, Cardinal Street St. Laurent, Quebec Canada H4C 3E9 Tel: (H) (514) 744-5432

152第六部北美南大校友概况

系别 姓名 屈别 离开南大后 获得最高学位/文凭 就业概况 地址,电话及传真

教学 王其成 ONG KEE SENG 博士 技术公司经理 15, Warm Canyon Way Hillsborough, CA 94010 U.S.A. Tel: (415) 347-5876

数学 叶卫南 YAP WAI LAM 碛士 联合国翱译 15, Paradise Drive Scarsdale, New York U.S.A. 10583 Tel: (H) (914) 472-6446 (0) (212) 963-6064

教学 吴益英 GOH JEOK ENG 硕士 计算机系统设计 1699, Sansonnet Road Gloucester, Ontario Canada K1C 5Z5 Tel: (H) (613) 837-1357 (0) (613) 567-3268

教学 侯平 » HAW PENG 两个碛士 计算机系统 分析员 62, Shaunavon Hts Cres., Don Mills, Ontario Canada M3A 2P4 Tel: (H) (416) 447-4562 (0) (416) 392-6713

数学 任学文 KANG HAK BOON 两个硫士 计算机系统 工程师 1646, Tasco Close Victoria, B.C. Canada V8N 5P2 Tel: (H) (604) 721-2756

教学 % 王亚平 WANG YEA PING 硕士 联邦高级电脍 顾问 917, Killeen Avenue Ottawa, Ontario Canada K2A 2Y1 Tel: (H) (613) 722-0603 (0) (613) 991-9420

教学 颜福华 GAN HOCK WAH + 碛士 私人电腊公司 东主 155, De La Roche Pointe Claire, Quebec Canada H9R 5B6 Tel: (H) (514) 695-6090 (0) (514) 383-3780

数学 输添徳 LAI TED T.D. + 硕士 计算机系统 分析员 6226, Burns St. Burnaby, B.C. Canada V5H 1X2 Tel: (H) (604) 439-9456 (0) (604) 294-7735

教学 温寿南

教学 李信明 LEE SIN MIN 博士 大学教学系 副教授 1465, Cresthaven Lane, San Jose, CA 95118 U.S.A. Tel: (H) (408) 265-1956

数学 林德昌 + - 博士 大学数学系 副教授 Dept. of Mathematical Sc1ence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4400 Un1versity Drive Fair Fax, Va 2203〇, U.S.A. Tel: (703) 323-3795

教学 林天福 LIM THIN HOCK + - 博士 股票经纪 993, Raneh View Cres. N.W. Calgary, Alberta Canada T3Z 1H8 Tel: (H) (403) 239-8107 (0) (403) 265-6750

第六部北美南大校友概况155

系别 姓名 届别 离开南大后 获得最高学位/文凭 就业概况 地址,电话及传具

数学 黄重新 WEE TIONG SIN 十三 博士 高级计算机 分析员 1050, 6th Avenue Dorval, Quebec Canada H9S 1H9 Tel: (H) (514) 631-6192 (0) (514) 395-6635

教学 秦永宁 TSIN YUNG HYANG 十三 博士 大学计算机学院 副教授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University of Windsor, Ontario Canada N9B 3P4 Tel: (H) (519) 254-3975 (0) (519) 253-4232 Ext 3001

数学 张来治 TEO LAI TEE 十五 硕士 计算机系统 分析员 1627, Amphion Street Victoria, B.C. Canada V8R 4Z5

教学 林春梅 1 LIM SOON MEI 廿ー 98, 01Ivewood Drive Markham, Ontario Canada L3S 3E1 Tel: (416) 294-3895

物理 王南岳 WONG NAN NYOH 博士 省卫生部 设计主管 21, Rehwinkel Road Edmonton, Alberta Canada T6R 1Y3 Tel: (H) (403) 469-9398

物理 黄光炮 NG KONG CHONG ’四 硕士 地产経纪 584, Calvin Court Burnaby. B.C. Canada V5A 3X8 Tel: (H) (604) 298-9020 (0) (604) 291-2881

物理 林碧珠 LIM PEAK CHOO 省政府出版局 117, Glenmanor Way Thornhi11, Ontario Canada L4J 3A3 Tel: (H) (406) 731-2397

物理 陈振华 CHIN CHENG 工程学士 商店东主 2709, Alice Lake Place Coquitlam, B.C. Canada V3C 5W8 Tel: (H) (604) 941-2779 (0) (604) 435-6422

物理 吴怡华 GOH EA HUA 博士 电腊系统 分析员 86, Cast 1 ebury Cres., Apt. 5 Willowdale, Ontario Canada M2H 1W8 Tel: (H) 416-499-7394

物理 林初树 LIM C.S. 博士 联邦科学 硏究员 10, McDiarmid Road Pinawa, Manitoba Canada Tel: (H) (204) 753-8325 (0) (204) 753-2311 Ext 2432

物理 张秀然 TEO SIU JAN 専业文凭 省政府技术员 753, Beman Drive Newmarket, Ontario Canada L3Y 4Z4 Tel: (0) (416) 895-1527

物理 陈金华 TAN KIM HWA 博士 大学硏究员 5730, Richmond Drive Madison, Wisconsin U.S.A. 53719 Tel: (H) (608) 274-4183

154第六部北美南大校友概况

•北美南大校友的第二代合摄于中央岛(1990年7月)

系别 姓名 届别 离开南大后 榄得址髙学位/文遇 就业概况 地址,电话及传具

物理 林升涛 LIM SIM T. 博士 省政府电力部 核子工程师 25, Hubert Street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IK 1Z7 Tel: (H) (416) 2660039 (0) (416) 263-8009 Ext 7229

物理 陈国适 TAN KOK KEONG 博士 联邦科学硏究员 740, Sherbourne Road Ottawa, Ontario Canada K2A 3H5 Tel: (H) (613) 728-1129 (0) (613) 954-0380

物理 郑金来 TEE KIM TAI + M丿L 联邦科学硏究员 12, Chessvale Close Halifax, Nova Scotia Canada B3M 4C7 Tel: (H) (902) 443-4889 (0) (902) 426-2930

物理 杨兴琳 YEO SING LIM + 地产公司 策事长 6768, Montgomery Street Vancouver, B.C. Canada V6P 4G4 Tel: (H) (604) 261-6570 (H) (604) 261-6590 (0) (604) 873-2288 Fax: (604) 873-0577

物理 罗时勤 L0 S.CHYN + 一 两个硕士 常记 3620, Golden Orchard Dr. Mississauga, Ontario Canada L4Y 3J1 Tel: (H) (416) 625-9073 (0) (416) 284-B110

第六部北美南大校友概况155

系别 姓 名 届别 离开南大后 获得学位/文凭 就案概况 地址、电话、传具

化工 林兴仕 LIM HENG SOO 硕士 环保公司 副黄事长 58 Flanders Drive Waterdown, Otario Canada LOR 2H0 Tel: (H) (416) 6890606 (0) (416) 521-7715

化工 林尊偈 LIM, JIM 博士 大学 801 W. 62nd Avenue Vancouver, B.C. Canada V6P 3R3 Tel: (H) (604) 322-5853 (0) (604) 822-4871 Fax: (604) 822-6003

化工 朱金鎌 CHOO, KIM P + 博士 管制工程师 P.O.Box 8, 1981 Kathleen Ave Brights Grove, Ontario Canada NON ICO Tel: (H) (519) 337-8251 (0) (519) 869-4325

化工 黄异裕 NG, HENG J00 博士 硏究公司 则茂事长 12423 Grandview Drive Edmonton, Alberta Canada T6H 4K3 Tel: (H) (403) 473-3685 (0) (403) 463-8638

化工 林迎青

エ管 % 陈荣福 TAN ENG HOCK + 硕士 商店东主 11842, 207th Street Maple Ridge, B.C. Canada V2X 1X5 Tel: (H) (604) 941-4139 (0) (604) 465-8033

エ管 李三美 LEE SAM BEE 1928 Leacock Pt. Coquitlam, 8.C Canada V3C 4V4 Tel: (H) (604) 941-7972 (0) (604) 687-2125

会计 张碧仙 TEOH PHAIK SIAN 58 Flanders Drive Waterdown, Ontario Canada LOR 2H0 Tel: (H) (416) 689-0606

会计 杨秋祈 YEO CHIEW KEE 会计师 3412 Garden Drive Vancouver, B.C. Canada V5N 4N5 Tel: (H) (604) 872-8739

会计 温充生 WOON LIANG SEN 会计师 201-2080 Maple Street Vancouver, B.C. Canada V6J 4P9 Tel: (0) (604) 736-0650 (0) (604) 263-4530

会计 李启川 LEE K.C. 赞馆东主 26 McDairmid Road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5 1Z6 Tel: (H) (416) 321-0725 (H) (416) 293-6408 (0) (416) 368-0136

156第六部北美南大校友概况

•北美南大校友全体照。(1990年7月摄于多伦多中央岛)

系别 姓名 届别 离开南大后 播博盈高学位/文遇 就业概况 地址,电话及传真

会计 颜光华 GAN K.F + 9171 Oanyluk Court Richmond B.C Canada V7A 4Y9 Tel: (H) (604) 271-9317

经济 吕庭训 LOO TED TEIN-S00N 4937 Blenheim Street Vancouver, B.C. Canada V6N 1N4 Tel: (4) (604) 261-4653

经済 宋瑞光 SONG ROBERT S.K 硕士 40 Clover Crest Road North York, Ontario Canada M2J 1Z6 Tel: (H) (416) 490-0976

经济 雷福安 LOI YO-ONG 旅馆経理 165 Grange Ave, Toronto, Ontario Canada M5T 2V5 Tel: (416) 366-5759

经済 黄吉生 BONG KIK-SANG 碛士 联邦通讯部 财务経理 1533 Forest Vai ley Drive G1oucester, Ontario Canada K1C 6G8 Tel: (H) (603) 830-3757 (0) (613) 996-5051 Ext 53¢

第六部北美南大校友概况157

系别 姓名 届别 离开南大后 搂得最高学位/文凭 就业概况 地址,电话及传具

化学 梁国精 LEUNG JANE K.C. 専业文凭 31, Hickory Street Guelph, Ontario Canada NIG 2X2 Tel: (H) (519) 824-4623

化学 陈慈莲 285, W. Stevens Avenue Wyckoff N.J. 07481 U.S.A. Tel: (201) 891-7582

化学 巫厚杰 HOE H.K. 博士 大学硏究员 96, Croslan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IR 4N5 Tel: (H) (416) 443-9624 (0) (416) 978-6687

化学 李家福 LEE KAH HOCK Zし 博士 公司策事长 947, Cedar Ridge Court Orange Park, Florida U.S.A. 32065-5757 Tel: (H) (904) 272-3884

化学 李永益 LEE WENG YEE 博士 胃院实验室 科学员 99, SilverRidge Rise, N.W. Calgary, Alberta Canada T3B 4P6 Tel: (H) (403ゝ 2860836 (0) (403) 220-3043

化学 李福海 LEE FOOK H. 博士 16, The Glen Pleansantvi New York 10570 U.S.A.

化学 丘オ良 HEW CHOY L. 博士 大学生化系 教授 11, Glenmanor Way Thornhi11, Ontar1 〇 Canada L4J 3A3 Tel: (H) (416) 731-2397 (0) (416) 978-6505

化学 翁绍梅 ONG CHOW MOOI 99, Si 1verRidge Rise, N.W. Calgary, Alberta Canada T3B 4P6 Tel: (H) (403) 286-0836

化学 吴描琼 GOH Y.K. -ハ 情丨 医院硏究员 4811-116 Street Edmonton, Alberta Canada T6H 3P9

化学 黄宗一 WIE SIONG 博1 Microdiagnost1c 公司之硏究与 发展主任 4921, Amador Or., Oceanside CA92056 U.S.A. Tel: (0) (714) 347-0307 (H) (619) 724-9521

化学 李孔杨 LEE KHONG YEONG 省政府高级 技术员 78, Wishing Wei 1 Drive Agincourt, Ontario Canada MIT 1J3 Tel: (H) (416) 491-6598 (0) (416) 235-5701

化学 王南昌 WONG NAM CHIANG 博士 医院化学硏究员 57, Highbridge Plac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V 4R9 Tel: (H) (416) 298-4749 (0) (416) 978-5554

系别 姓名 届别 离开南大后 获得最高学位/文凭 就业概况 地址,电话及传真

化学 周翠婉 博士 4921, Amador Dr. Oceanside CA92056 U.S.A. Tel: (H) (619) 724-9521

化学 陈雪玲 CHEN SIAK LIN 硕士 大学高级导师 50, R idware Cresent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IC 3S2 Tel: (H) (416) 283-9121 (0) (416) 284-3133

化学 赵堪余 TEO KANG ERH 博士 私人公司 董事长 5〇, Ridware Cresent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IC 3S2 Tel: (H) (416) 283-9121

化学 林幼燕 LIM YU YAN 硕士 餐馆东主 218, Besserer Street Ottawa, Ontario Canada KIN 6B1 Tel: (H) (613) 231-7688 (0) (613) 236-4166

化学 叶美幼 YAP BECK YU ヽ 博士 私人公司经理 90, Wintermute Blvd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W 3P9 Tel: (H) (416) 498-5323 (0) (416) 5961301

化学 沈树焜 SIM SOO KHOON 博士 石油公司 技术题问 72, Bermondsey Court, N.M. Calgary, ALberta Canada T3K 1V7 Tel: (H) (403) 275-0597

化学 陈诗华 TAN SEE HUA 碛士 省政府高级 化学师 277, Wright Street Frederiction, N.B. Canada E3B 2E3 Tel: (H) (506) 455-0881

化学 陈添花 TAN THIAM HUA 専业文凭 公司技术员 947, Cedar Ridge Court Orange Park, Florida U.S.A. 32065-5757 Tel: (H) (904) 272-3884

化学 刘宗田 大学技术员 71, Carnival Court Willowdale, Ontario Canada M2R 3T7

化学 陈春风 CHEN ALEX C.F. 博士

化学 余松水 ER SONG SWEE + 6贡士 高级科学硏究员 56 Manorglen Cresent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IS 1W4 Tel: (H) (416) 299-3052 (0) (416) 798-0700Ext.l27

化学 何银墉 HOR AH MEE 博士 科学硏究员 3407 Mui caster Road Mississauga, Ontario Canada L5L 5B1 Tel: (H) (416) 820-5014

第六部北美南大校友概况159

系别 姓名 届别 离开南大后 撞得最高学位/文凭 就业概况 地址,电话及传真

化学 李摧华 LEE NORMAN Y.E. + 工程学士 枝术公司 工程都经理 16 Sherk Cresent Kanata, Outario Canada K2K 2L4 Tel: (H) (613) 591-8009 (0) (613) 763-2694

化学 邱小芳 LEE SIOW FONG + 硕士 医院实验室 科学员 117*12-35 Avenue Edmonton, Alberta Canada T6J 2X2 Tel: (H) (403) 434-0304 (0) (403) 432-8490

化学 黄龙娇 NG LAY KEOW 博士 联邦高级 化学顾问 8 Queen Anne Cresent RR#2 Nepean , Ontario Canada K2C 3H1 Tel: (H) (613) 825-0682 (0) (613) 998-8510

化学 郑声彬 TAY SING PIN 博士 科技公司高级 科学硏究贝 54 Stradwick Avenue Nepean, Ontario Canada K2J 2Y5 Tel: (H) (613) 825-3646 (0) (613) 763-2283

化学 张启村 TEO K.C. .+ 博士 张氏硏究公司 董事长 6523 Salish Drive Vancouver, B.C. Canada V6N 4E3 Tel: (H) 263-4988 (0) 822-3238 Fax: (604) 228-6003

化学 徐桂英 TEO JACKIE 硕土 地产经纪 6523 Salish Drive Vancouver B.C. Canada V6N 4E3 Tel: (H) 263-4988

化学 陈传钱 TAN CHOU TOK + 博士 科学硏究员 9410 Moss Bank Court Spring Vai ley Ohio 45370 USA Tel: (H) (513) 885-7805

化学 王明顺 ONG BENG SOON 博士 高级科学硏究员 2947 Harvey Cresent Mississauge, Ontario Canadaa L5L 4V9 Tel: (H) (416) 828-8023 (0) (416) 823-7091

化学 黄国桥 H— 化学师 86, Glendower Circuit,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IT 2Z4 Tel: (416)754-2387

化学 王亭花 ONG TIN HUA 十三 护士学士 护士 56 Manorglen Cresent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IS 1W4 Tel: (H) (416) 299-3052

化学 高昌荣 KAW CHONG YUEN 十七 观赏鱼批发公司 部门经理 1701 McCowan Rd. Apt 105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5 2Y3 Tel: (416) 297-0140

化学 罗传裕 硕士

160第六部北美南大校友概况

■ 1988年7月2日北美 南大校友摄于渥太 华。

系别 姓名 届别 离开南大后 获得最高学位/文凭 就业槻况 地址,电话及传真

生物 刘宗主 LIEW CHOON CHIN 博士、院士 大学医学临床 生化系教授 81 Millersgrove Drive Willowdale, Ontario Canada M2R 3S1 Tel: (H) (416) 736-9959

生物 曾素蛾 医学博士 妇女専科 医生 948 Beaverhill Blvd Winnipeg, Manitoba Canada R2J 387 Tel: (H) (204) 253-2313

生物 黄维实 HWANG WEI SEK 医学博士 大学病理系教投 5619 Brenner Cres. N.W. Calgary, Alberta Canada T2L 1Z3 Tel: (H) (403) 282-0864

生物 石童飞 HWANG FAITH 药剂学学士 大学技术员 5619 Brenner Cres. N.W. Calgary, Alberta Canada T2L 1Z3 Tel: (H) (403) 282-0864

生物 蔡汝春 CHUA GEORGE N.C. 硕士 大学技术贝 5431 Bruce Sfreet Vancouver. B.C. Canada V5P 3M4 Tel: (H) (604) 322-1380 (0) (604) 822-6094

生物 黄虹満 WONG ANNA HUNG ER 碛士 省政府化验师 3471 Southgate Road Ottawa, Ontario Canada K1V 7Y5 Tel: (H) (613) 731-5809

生物 陈自觉 CHIN C. 博士 大学教硏 11, North Rhoda Street, Spotswood, New Jersey 08884, U.S.A.

第六部北美南大校友概况161

系别 姓名 届别 离开南大后 握得学位/文凭 就业概况 地址、电话、传真

生物 割国龙 LIEW PETER K.L. 硕士 餐馆东主 218 Besserer Street Ottawa, Ontario Canada KIN 6B1 Tel: (H) (613) 236-4166 231-7688

生物 陈玉雄 TAN GEOK YONG 博士 硏究 3216-114 Street Edmonton, Alberta Canada T6J 3H6

生物 雷亚胜 LOOI AH SING 博士 宝迪学院院长 29 RanclIffe Road Oakville, Ontario Canada L6H 1B1 Tel: (H) (416) 849-4983 (0) (416) 825-9871

生物 陈业开 CHAN YIP HOI 博士 科学研究员

生物 黄柏曜 WONG PAK YAU 硕士 博物馆硏究 分类员 31 Bankview Place Ottawa, Ontario Canada K1V 0G3 Tel: (H) (613) 523-5888 (0) (613) 990-6445

生物 鞘华録 CHIA WAM KIAM .七 Mi 1. 医院技术研究员 29 Rancliffe Road Oakvllie, Ontario Canada L6H 1B1 Tel: (H) (416) 849-4983

生物 林海珠 LIM HAI CHOO 博士 科学硏究员 RR#5 Turo Nova Scotia Canada B2N 5B3

生物 郑国宁 TAY KOK LENG 博士 联邦环境部 部门主管 12 Bel Ayr Avennue Dartmouth, Nova Scotia Canada B2W 2Z1 Tel: (H) (902) 435-2782 (0) (902) 426-8304

生物 杨安福 YANG ANN FOOK 硕士 农业部电子显微 镜技术员 40 Aero Drive Nepean. Ontario Canada K2H 5E4 Tel: (H) (613) 829-0519 (0) (613) 995-3700

生物 刘慈娟 LAU WAI KOON 3216-114 Street Edmonton, Alberta Canada T6J 3H6

生物 李秋月 LEE CHIEW GUAT 碛士 1300 Charmuth Road Luthervi11e Maryland USA 21093 Tel: (H) (301) 825-4291

生物 李荣岂 LEE ENG HONG 博士 私人硏究公司 董事长 RR#4 Rockwood, Ontario Canada NOB 2K0 Tel: (H) (519) 836-7196

162第六部北美南大校友概况

系别 姓名 届别 离开南大后 获得最高学位/文凭 就业概况 地址,电话及传真

生物 黄园祥 SURIA DAVID D 博士 大学生临床生化系 助理教授 486 Hidden Trail Willowdale, Ontario Canada M2R 3R8 Tel: (H) (416) 665-0865 (0) (416) 926-4845 Ext 3131

生物 沈文卿 SIN WAN CHING 博士 生化硏究员 40 Aero Drive Nepean Ontario Canada K2H 5E4 Tel: (H) (613) 829-0519 (0) (613) 596-4942

生物 郑瑞琼 TEH E.K. 72 Bermondsey Court. N.W. Calgary, Alberta Canada T3K 1V7 Tel: (H) (403) 275-0597

生物 王亭间 ONG T.L. 専案文凭 护士 118 Heathwood Hts Drive Aurora, Ontario Canada L4G 4W1 Tfel: (416) 727-7556

生物 欧阳助文 AW-YONG LAI MON 博士 31438 Townshipline Rd. Matsqui, B.C. Canada VOX ISO Tel: (H) (604) 854-3403 (0) (604) 854-3403

生物 李暁南 LEE S.N. + 硕士 教会服务 3 Brodeur Cresent Kanada, Ontario Canada K2L 1Z2 Tel: (H) (613) 592-1309

生物 邱淑茹 KHOO P.L. H— 9171 Danyluk Court Richmond B.C. Canada V7A 4Y9 Tel: (H) (604) 271-9317

生物 吴振强 WU C.C. 19 Dewiane Drive Toronto, Ontario Canada M2R 2P7 Tel: (H) (416) 733-9205

生物 蔡素日

化工 章友生 CHONG Y.S. 硕士 公司技术经理 2 Chessington Street St. Catherines, Ontario Canada L2S 3R7 Tel: (416) 988-5387

化工 马志忠 MAH THOMAS 博士 纸厂副硏究 主任 39 Fairington Cresent St. Catharines, Ontario Canada L2N 6G5 Tel: (H) (416) 935-3309 (0) (416) 227-1121

经济 李惟省 LEE YEE SENG 十一 硕士 市议会财政 资助部门主任 1303 Prestone Cres Orleans, Ontario Canada K1E 2Z2 Tel: (613) 824-9035

第六部北美南大校友概况163

•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筹委会捐献$2020.00予董敦总教育中心〇 林忠强(右四)代表筹委会将捐款支票移交予教总主席沈幕羽(右五)

董总署理主席郭全强(左五),教总副主席陆庭谕(左四),董总总务 叶新田(右三)。

系别 姓名 屈别 离开南大后 获得最高学位/文凭 就业概况 地址,电话及传真

未详 陈临阳 TAY LINDA 11 Edgeland Mews, N.W Calgary,, Alberta Canada T3A 4C9

未详 黄培和 001 P.H 284 01ympus Avenue Kingston, Ontario Canada K7M 4P9 Tel: (H) (613) 398-6041

未详 陈推莉 CHEN L Suite 104-808 E, 8th Avenue Vancouver, B.C Canada V5T 1T5 Tel: (H) (604) 876-8599

未详 张秋芳 CHONG CHU FONG Suite 112-36 E, 14th Avenue Vancouver, B.C Canada Tel: (H) (604) 324-8095

未详 欧阳昌大 AU YEUNG DAVID Apt. #6, Building 23 Stousser Place Lawrence, Kansas 66044 Tel: (913)-843-5495

未详 黄月英

未详 陈金珠

164第六部北美南大校友概况

第七部

其他

鸣谢

(甲)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筹备委员会自进行筹备工作至举行 输欢会期间,承蒙以下诸位师长、校友及热心人士捐助经费 、报效奖品与在《特刊》捐登广告,使騒欢会得以成功举行 ,护此致以万分之谢意。(以下数目一概以加拿大币计)

(―)捐款者名单 新加坡八百多名赠送四幅贺联给联欢会的校友合捐新币ー万元。

$4,600.00Z林源德

(ー万元马币)

$2,000.00:韩素音师长

$1,000.00:张灿泉

张泰卿

林顺忠

刘秀天、王昭英夫妇 李启川、陈玲屿夫妇

$ 800.0〇: 刘宗正、黄玉麓夫妇

陈国相、梁国精夫妇

$ 745.0〇:张文元(一千元新币)

$ 500.0〇:钟盛标师长

徐靖沂、王声美夫妇

$ 300.0〇:詹文义、余荫侬夫妇 余松水、王亭花夫妇 候平、蔡琼兰夫妇 林兴仕、张碧仙夫妇 巫厚杰、吴凤珠夫妇 郑振勇、陈玫隗夫妇 王其成、周丽华夫妇 马来西亚新山校友会

$ 200.0〇:李光华、古玉英夫妇 颜福华、程晓明夫妇

$ 150.0〇:田银河、王淑英夫妇

$ 120.0〇:叶锦有、翁翠娥夫妇

妇妇妇妇妇 夫夫夫夫夫会 华胜婷红娥友 月亚婷葵素校 李雷李林曾大 S)颂谦强涛正大 一5天华忠升兴拿 仆叶谢林林林加

$ 100.0〇: 叶卫南(美兀) 黄柏耀、林金叶夫妇 杨安福、沈文卿夫妇 王亚平、张世平夫妇 朱金表、罗舜珍夫妇 洪泉发 张妙芳 林素娇

$ 60.00:余秀斌

$ 250.0〇:陈国垣、鄢德娟夫妇

黄吉生、吴隋莉夫妇 $ 50.00: 赖添德

荘正正、吴燕枝夫妇

刘国龙、林幼燕夫妇

166第七部其他

(二)报效抽奖奖品者 •欢迎晚宴抽奖奖品由李启川、陈玲瑕夫妇 报效〇 •盛宴抽奖奖品由李启川、陈玲琅夫妇及徐 靖沂、王声美夫妇报效。

(三)报效香槟酒者 •南大之夜晩宴之香槟酒由刘宗正、黄玉惊 夫妇报效。

(四)在《特刊》捐登广告者 $2,000.00 Can-Nu Enterprise Limited • $1,500.00 陈丙丁、叶美幼夫妇 宝迪学院(Bronte College) • $1,000.00

黄祥勇、冯溢华夫妇, 杨天德,杨兴琳 Imperial College of Toronto 英 比 利 翰 儒 学 院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edical Assistance to Travellers • $ 500.00 许世俊,王如明,王发祥

% 陈肇星,李金源,陈蒙志 郑良生,廖春远夫妇,林达新,李荣丰

(乙)篝备委员会在筹备及举行南大校友全球联欢会期间,承蒙许 多校友、校友的子女及亲戚朋友给予热诚的协助,有的帮忙 接待或当槽导,有的帮忙布置场所或维持秩序,有的参与余 兴节目的筹备和演出等等,人数众多,不能在此ーー列名, 议此表示铭谢,敬祈原谅。

(丙)全球校友联欢会开会期间, 先后接到下列提词、贺联、 贺电、贺信及纪念南大的胡 姬花新品种放大照片: •提词:潘受老先生严元章博士 •贺联:新加坡八百六十九位校友 ・贺电:马来西亚南方学院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 •贺信:马来西亚华校董事会联合总会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公会联合总会 森美兰南洋大学校友联络小组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友与发展署 •胡姬花照片:白荣谦

此外,世界各地许多校友也先后来信预祝全球联欢大会成功 举行,浓情盛意,也在此ー并致予衷心的感激。

第七部其他167

南大全球校友联欢会

筹备委贝会

=

财政:巫厚杰

席政务书关刊 主财总秘公特

刘宗正

巫厚杰

侯平林升涛

黄玉鹭

陈丙丁 叶美幼

詹文义

座谈会专题:陈国相

接待与旅游:雷亚胜 林兴仕 张碧仙

康乐 膳食 摄影 査账 委员

谢华谦 李启川 余松水 郑振勇 林葵红 梁国精

赵堪余 陈玲旗 林金叶

各地联络人:

蔡琼兰 陈雪玲 陈玫瑰 余荫侬吴凤珠

•马来西亚

傅孙中林忠强 魏顺莲张泰卿 陈生昌刘佳境

刘庆祺沈观铭 许有利都俊溶

•新加坡

张炼蠢 刘汉新 姚恒强

•英国

徐靖沂(Minnesota) 王其成(California)

・加参大

黄吉生(Ottawa) 陈国强(Halifax)

陈玉成(Victoria)

叶卫南(New York)

李光华(Montreal ) 杨兴琳(Vancouver) 林兴正(Winnipeg)

特刊编委会

加拿大多伦多南大校友会:

詹文义(主编)'黄玉莺、

林葵红、叶美幼〇

马来亚南大校友会:

林忠强(召集人)、傅孙中、

陈培和、刘庆祺、颜翘步、李婷婷〇

168第七部其他

编者的话

膺文义

ー九九二年南洋大学全球校友 联欢会筹备委员会展开筹备エ 作时,便将出版《ー九九二年 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特刊 》列为重点项目之一。因此, 编辑委员会ー从开始,便又兴 奋又战战兢兢地负起这个重担 ,一心一意地想将这项任务办 好,以免辜负了这么多校友的 寄托和期望〇现在《特刊》已 编臻付梓,不久便能和遍布全 球的师长和校友见面了,心里 不但觉得如释重担,而且也深 深体会到《南大精神》的可贵 和力量的宏大〇

在筹委会的计划中,《特刊》 本来是要在联欢会举办之前在 多伦多印好,然后在联欢会上 分发给与会的师长和校友的〇 由于当时距离举办联欢会的日 期不远,没有充份的时间可以 征求长篇大论的稿件,遂决定 只征求不超过两千字的短文, ー方面可方便校友投稿,另一 方面也可缩短编辑和排版的时 间,才能赶得及在联欢会之前 出版。此外,加拿大的印刷费 昂贵,《特刊》篇幅太长,恐 怕会超出预算。可是,至四月 中,所接到的二十篇短文和二 十篇诗词中,几乎全部的文稿 的内容都是停留在个人对南大 的感懐的阶段上,而且百分之

五十以上的稿件都是发表过的 旧文章〇因此,如依照原来的 计划出版,《特刊》的内容必 定会是老调重弹,又不能突破 旧的框框〇恰好在那个时候, 又接到各地校友一般的反映, 认为《特刊》必须刊载这次联 欢会的盛况及座谈会的经过, 才能提高它的纪念性和特出性 〇在这种情形下,筹委会便决 定把出版《特刊》一事延遅到 联欢会之后,并将这个决定在 联欢会上公布,拜托与会的校 友把这项消息带回去,请各地 的校友们针对南大精神及其延 续的问题,多多投稿,以增强 《特刊》内容的份量〇另一方 面,编委会把收集有关举办联 欢会的资料和编写联欢会及座 谈会经过的记实性的文章的任 务,分配给多伦多和邻近地区 几位校友及其配偶负责,并请 林忠强和李婷婷两位同学负责 向筹委会成员征求意见后选定 要刊登的有关联歓会的照片, 同时约定数字校友提供有关南 大精神及其延绩的专论,而且 希望这本《特刊》能赶在ー九 九二年的圣诞节之前和全球校 友见面。

很明显地,以上有关延遅出版 《特刊》的决定,也牵涉到经

第七部其他169

费的学题〇既然要增加刊登有 关联欢会的彩色照片、资料、 记实文章等和专题论文,《特 刊》的篇幅必定会大大地增加 ,印刷费至少会加倍〇因此, 为了解决经费问题,便决定把 《特刊》送到吉隆坡去打字、 校对、设计、排版和印刷。可 是谁能在吉隆坡负责这件事的 顺利完成呢?幸好当时林忠强 还在多伦多大学作客座副教授 ,他和李婷婷ー从开始便投入 筹委会’的工作,对要将《特刊 》的出版工作的一大半移到吉 隆坡去完成一事,他们夫妇马 上见义勇为,挺身而出把这个 任务承担下来,并且答应在ハ 月底回归吉隆坡之后,负责在 那里召集校友成立一个编辑委 员会,积极投入在吉隆坡这ー 头的出版工作。忠强和婷婷ハ 月底结束研究起程回马,在九 月十二日便写信来通知编委会 说:吉隆坡的编辑委员会已经 成立,其成员如下:林忠强( 召集人)、传孙中、陈培和、 刘庆祺、颜翘步和李婷婷〇信 中并建议在《特刊》中多增加 一部,专刊载全球联欢会后的 回响的文章,并由吉隆坡的编 委会负责搜集数据和编辑的エ 作〇这个建议当然被多伦多的 筹委会接受了 〇

从上述可以看出,出版く特刊 〉的工作,一从开始便是一项 群策群力的任务和一项发挥了 校友跨国合作的努力〇多伦多 的编辑委员会有四位成员:詹 文义(主编)、黄玉惊、林葵

红和叶美幼〇选定了的稿件, 除了极少数的文章原封不动外 ,其他都由主编做了一些适当 的调整或修改,然后又再由各 位编辑委员审读,如有必要, 则再做修正之后オ寄给吉隆坡 编委会去打字和编排〇在这个 过程中,筹委会的成员也在开 会时或私下向编委会提过很多 好意见〇

至于校友的跨国合作,首先是 表现在世界各地的校友对编委 会征稿启事的热烈反应〇在短 短的五、六个星期里,能收到 从万哩之外寄来的四十篇稿件 .真是难能可贵〇在加拿大方 面,分配到写稿的校友或校友 的配偶,不论他们的公务或私 事是如何忙得不可开交,向他 们催稿再三时,他们都脸呈歉 意,再三表示不好意思,但从 来就不推议责任或打退堂鼓〇 吉隆坡的校友的精神更是可嘉 ,他们把出版《特刊》最项碎 和最繁重的一半工作,视为是 本份内的事,毫无二言地接过 任务,马上就整装待发,只要 多伦多方面的稿件审定停当, 那儿的工作便可迅速展开〇因 此,这次若是赶不及在圣诞节 之前出版,必定是多伦多方面 的延误所使然的〇

在收到的四+多篇(原来的四 十篇加上联欢会后收到的数篇 )文稿中,大半是发表过的文 章,有些的内容和南大却只有 边縁的关系,这些都被割爱了 ,敬请投稿的校友不要见怪。

编委会在此要向所有投稿的校 友表示衰心的感谢,他们仅是 寄来稿件这个事实,已是ー股 大力支持的力量了 〇师长们的 题词和严元章博士答应把他的 论文首次在本《特刊》登载, 也给大家莫大的鼓励,特此敬 谢〇各地校友慷慨地在《特刊 》上刊登广告和捐助联欢会的 经费,使到出版此《特刊》时 ,不用因经费问题而分心,真 是感谢不尽〇

编完之后的一个感览是:这本 《特刊》已不再停留于懐念南 大湖、相思树和亭园的阶段了 〇虽然《特刊》有两个部份还 照旧刊登了这一类感懐的诗文 ,但其他部份的文章已超越了 这个框框,并且突破了许多人 加的或自立的禁区〇对于南大 精神、南大精神的延绩及复办 南大的讨论,当然还处于’抛 砖引玉’的阶段〇不过,这《 特刊》若是能做到’引玉’之 效,则大家的努力便不是白费 的了。其实,真理是越辩越明 朗的,只要辩明真理的禁区不 存在了,南大的问题也就能越 辩越明了 〇

本《特刊》的诞生,全然是由 南大精神所促成的,它是南大 校友之间合作的结晶,是南大 校友之间互助的果实〇这种精 神如能进一步;更加有组织地 集中起来,其力量将会是更加 宏大的〇这是在编辑本《特刊 》的过程中,所深刻体验到的 一点心得。

170第セ部其他

第八部

广告

-A九一-4月敛呈 か济ス擘家祢检灰制款会U念 希沐/kli>中・女W比え A区海阀南火有肆永芝 —如凯李育%皆な从其贺

国 る&»尔

172

至诚祝贺

南大全球校友联欢会圆满命功

车筐夫妇

第八部广告175

t^e compliments

of

TAN & ASSOCIATES

Barristers & Solicitors

425, University Avenue, Suite 603, Toronto, Ontario, Canada

M5G IT6

Tel: (416) 596-1301

Fax: (416) 596-1048

陈丙丁律师

PING T. TAN, B.A., M.A., LL.B

第八部广告

2Bit^ compliments of

Gnh%i

Pacific Landmark Realty (1990) Ltd.

100-75, West Broadway, Vancouver, B.C. V5Y 1P1, Bus. (604) 873-2288 Fax. (604) 873-0577 Res. (604) 261-6570 Pager (604) 687-1220

杨兴琳

Sing-Lim Yeo

Director

Each Office Independently Owned and Operated


第八部广告175

CAN-NU ENTERPRISES LIMITED.

(ー羣加拿大南大校友创办)

附下机构

CANUSON DEVELOPMENTS CORPORATION

隆重推出

投资移民加拿大计划

获得加拿大移民部核准之投资移民计划

(核准文编号 No. : 8590-5-0NT-175)

计书!!在安大略省多伦多市附近彼德堡市

(City of Peterborough, Ontario, Canada)

兴建一座酒楼,占地两英亩,二层、 九十六间客房,会议室, ー百多部车位停车场,地点优越适中。

每户投资$350,000加元,年息4% ,五年后退回投资额。

投资户获得酒店房地产抵押为保证,保障稲当。

全家移民,节省儿女出国留学之费用。

无需在加拿大经营任何生意。

资料备索欢迎询问

计划负责人:詹文义陈国相李启川黄吉生刘国龙 计划之法律代表: 陈丙丁律师Ping T. Tan

Tan & Associates, Barristers & Solicitors

Suite 603,

425 University Avenue,

Toronto, Ontario, Canada M5G 1T6.

Tel: (416) 596-1301

Fax: (416) 596-1048

176第八部广告

至诚食贺

多伦多全球南大校友会联欢会圆满成功

新原企业有限公司

SIN YUAN ENTERPRISE SDN.BHD.

No.641, Batu 4, Jalan Ipoh, 51200 Kuala Lumpur.

Tel: 03-6277622 Telex: SINYAN MA 31596 Fax: 03-6213939 Lot 8, Likas Industrial Centre,

5 1/2 Miles, Jalan Tuaran, 89400 Likas, Kota Kinabalu, Sabah.

P.O.Box 17, 89407 Likas, Kota Kinabalu, Sabah.

Tel: 088-420632/1 Fax: 088-428509

、本机构经营: DEALING IN:

农业机械 水产机械 工业机械 建筑机械 矿山机械 食品机械 家用机械 五,金产00 农业化学原料 工业化学原料 爵药化学原料 塑料原料 植物油 香料 砺产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QUACULTURE MACHINERY INDUSTRIAL MACHINERY CONSTRUCTIONAL MACHINERY MINING MACHINERY FOOD & CONFECTIONERY MACHINERY HOME USE MACHINERY HARDWARE & METALS AGRICULTURAL CHEMICALS INDUSTRIAL CHEMICALS PHARMACEUTICALS PLASTIC RAW MATERIALS CEREAL OILS AROMATIC CHEMICALS MINERALS

第八部广告177

SE

英比利翰儒学院

IMPERIAL COLLEGE OF TORONTO

ONTARIO CANADA

•安省政府注册与承认

•提供第1。至13(0AC)级课程,保送上大学

•是安河最受尊崇的学府之一

•自置校舍、设备齐全又现代化

•自备宿舍,提供膳宿,方便又安全

•办学严正,对学生福利照顾有嘉

•师资优良,为学生提供全面教育

•学校环境,多市西郊,方便又宁静

•随时欢迎垂询与参观

本校顾问:陈国防硕士(南大第4届文学士,加拿人贵富大学硕士)

常驻新加坡,联络电话:(65) 3343951,传真:(65) 3343953

校 址:Imperial College of Toronto

20 Queen Elizabeth Boulevard

Toronto, Ontario, CANADA M8Z 1L8 Tel: (416) 251-4970 Fax: (416) 251-0259

178 第八部广告

■■■■

电1 [义(ネ。)有限 ノ'

GENERAL ELECTRONICS & INSTRUMENTATION CORP. PTE. LTD.

101, Kitchener Road, #02-17, Jalan Besar Plaza, Singapore 082〇. Tel: 2987633 Fax: 2910905

大吨孑厶ノ、有限公司

TYPE SOON & COMPANY (PTE) LTD Blk 261, Waterloo St., #01-31, 33, 35 & 37, Waterloo Centre, Singapore 0718.

Cable Add: "TYPHOON"

Telex No.RS 24837 (a/b TYPHOON) Tels: Sales 3366433 (6 Lines) Administration 3366431 (2 Lines) Directors 3388439 (2 Lines) Telex No.: 3397862


第八部广告179

金源五金有限公司

KIM GUAN METALS (PTE) LTD.

457, Macpherson Road, Singapore 1336. Telex: RS 24855 EASTAR Cable: EASTEEL

东风机ネ戒有限公司 EAST MACHINERY PTE LTD

A MEMBER OF THE EAST GROUP

新加坡工厂路二号东厦

电话:4736555 邮区 0315 传真:4730651

East Building, 2, Kung Chong Road, (off Leng Kee Road), Singapore 0315. Tel: 4736555 Cable Address: EASTWIND

Telex: EASLEX RS 24248 Telefax: 4730651

180第八部广告

Montreal Centre-Ville

Jardin Sinomonde 假日板华苑酒店 丽景轩

满地可市高级粤菜厅 *・香酒名厨主理・* 中国南方园庭式布置 彷古水榭鱼池桥畔 小桥流水绿杨垂柳 美食佳肴格调呙雅

承接各社团飮议团拜 春茗联欢,生日聚餐 商务请客,喜庆宴会 午市点心,晚饭小酌 服务殷勤,欢迎惠顾

99, avenue Viger ouest, Montreal, Quebec, Canada H2Z IE9. Tel: (514) 878-9888 Fax: (514) 878-8224 or 878-6341

Veg

❶ Tatoiies

JUtd.

Eng-Hong Lee, Ph.D, 李荣丰

R.R. 4 Roackwood Ontario, Canada NOB 2KO

Tel: (519) 855-4688 Fax: (519) 855-4260

第八部广告181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ASSISTANCE TO TRAVELLERS

AUSTRALIA

575 Bourke Street,

Melbourne 300

CANADA

40 Regal Road, Guelph, Ontario, NIK 1B5

SWITZERLAND

57 Voirets 1212 Grand-Lancy-Geneva

U.S.A.

417 Center Street, Lewiston, NY 14092

182第八部广告

凭 s ”岫 nrnmi 加”

通戏置对祯罚

反诅艮任

香港东南亚舞蹈团 郑良生廖春远贺

第八部广告183

’窘ん

---南大校友创办-

宝迪学院

Bronte College of Canada

320, Bronte Road, Oakville, Ontario, Canada L6L 3C8 Tel: (416) 825-9871 Fax: (416) 825-8195

Bronte College of Canada

校长:James Forrester

院长:雷亚胜博士


为你提供升大学快捷方式

•每年一月、五月及九月开课

•修完FORM 5或独中高三,只需セ个月即 可完成大学先修班课程。

•获取安大略省教育部颁发的毕业文凭 (OSSD)可申请进入加拿大、美国、英国、 澳洲、新西兰等大学深造。

•院长雷亚胜博士,南大第六届生物系校友 ,照顾学生,无微不至。

•成绩特优者,可申请学院奖学金。

欧知详谙,可联络各地代表:

Singapore Mdm. A.L.Looi 雷亚兰 No.1, Brook Road, 01-13 Katong Plaza, k Singapore. 1 542. \ Tel: 02-3458866 さ Fax: 02-3456679 Malaysia Mdm. C.K.Kok 郭翠群 Room 818, 8th Floor, Selangor Complex, 50000 Kuala Lumpur. Tel: 03-2323772 Fax: 03-9853695 Mdm. S.G.Oo! 黄秀玉 Room 706, 7th Floor, Penang Chinese Town Hall, Pitt Street, 10200 Penang. j Tel: 04-615815, 613391 / Fax: 04-627799

斑^ q

•出 版 者: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

寻委会

•编辑者:詹文义(主编)

黄玉莺、叶美幼、林葵红、

林忠强、传孙中、陈培和、 刘庆祺、颜翘步、李婷婷

•印 刷:合众美术印刷有限公司

UPA Press Sdn. Bhd.

Lot 27678, Batu 5他

Jalan Sungai Besi,

57100 Kuala Lumpur.

•发行处:马来亚南洋大学校友会

C/0 NANYANG UNIVERSITY ALUMNI ASSN. OF MALAYA

74, 1st Floor, Jalan Jejaka,

Taman Maluri, Jalan Cheras,

56100 Kuala Lumpur.

•封面题字:涛受

•封面插图:徐靖沂

•设 计:叶玉佩、林碧凤

・打字排版:华社资料硏究中心

•出版日期:1993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