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英殖民艰苦岁月 红毛楼见证沙翁变迁

 星洲日报2023.11.27


历经英殖民艰苦岁月 红毛楼见证沙翁变迁






社區報

Johor Edition

柔・新山:12, Jin. Maju, Tmn. Maju Jaya, 80400 J.B. Tel:07-333 1904(8條線) 佛 Fax:07-331 9858 (發行部)Tel:07-353 5536 Fax:07-353 2493

事・居變:No. 240, Jalan Mersing (Taman Kurnia) 86000 Kluang, Johor.

處 Tel:07-772 3864, 771 3528 Fax:07-771 3623

・昏株巴轄:No.8, Jalan Putri, 83000 Batu Pahat, Johor.

Tel:07-431 7522, 431 5055 Fax:07-431 4775

I 27. 1 1. 2023 丄星期ー

•麻坡:45-67, Jalan Salleh, 84000 Muar, Johor. Tel:06-951 4888, 951 2863 Fax:06-953 5063

■昔加末:24, 1st. Floor, Jin Ibrahim, 85000 Segamat, Johor. Tel:07-931 2175, 932 1886 Fax:932 3386

■古來:38b, Lorong 2, Jalan Pasar, 81000 Kulai, Johor. Tel:07-662 4396 Fax:07-663 9169

1. 英殖民时期,新村附近的园垢工人被仓促迁 移到村内,他们合力建起亚答屋。(沙翁华小 提供)

2. 沙翁华小殖民地最后ー届毕业生及师长合 照,后排左三为梁生。(沙翁华小提供)

3. 1952年沙翁华小儿童节庆典上,英国军官 (前排坐者左八)、沙翁新村村民与学生合

照。(沙翁华小提供)

4. 张信达(左二)从村民口中获悉英殖民历史 后,召集其团队制作校刊《重现沙翁》,记录 沙翁新村在英殖民时代的历史.(沙翁华小提 供)

有些人,4 有些事,

這些

報道、攝影〉徐可媛(

沙翁河水潺潺流动,时光巨轮往前推 动,英殖民岁月所留下的痕迹“红毛楼”虽 仍隐藏在沙翁新村内,却剩下残砖烂瓦,也 只有当地少数年长村民才知道这“红毛楼” 背后的故事。

星洲曰报《大柔佛》社区报本期的《这 些人那些事》,将带领读者ー起回顾沙翁新

部分照片受訪者提供)

时不少英国军官都曾居住在该居所内。

部分房屋仍保留旧式园坂宿舍模式

为断绝马共粮食供应链,英殖民政府设 立沙翁新村,仓促把周围的中小型园垣工人 迁移到备受监视的新村内,因此目前村内部 分房屋仍保留着旧式园垣宿舍的建筑模式。

譚美兀.•糧食受管控 僅1雜貨店賣米

村Nイ'ヽ

岁オ搬来沙翁新 gt 7 村,家里共8名成

员。他说,当时[,小尸

颁布宵禁令,每

天晚上7时以后不 能出门,家里大 人也不允许小孩 子出门。

“村内只有

3家杂货店,家里 是其中一家,货

源来自居銮。那时候村内杂货店都集中 ー起进货,叫ー辆罗里一次过载来,由 英军护送.半路不能停4:,怕货物供应 给马共.."

&说,当时英殖民政府管控粮 食,政府官员交代不能卖粮食给马共成 员家里经营的杂货店在学校附近,LI 常售卖面粉、食油、饼干等给村民,而、. 米只有村内的一家杂货店能够卖、

“一名成年人用’米牌’能拿到

•个星期的米粮,如2斤米、1斤面粉、

米粉、苏打饼等;小孩子的米粮则是减 半分配。所分配到的粮食不够吃,只好 自己在家种番薯及木薯。”

每户皆有男丁当国土警卫

谭美元指出,普通军官搭棚住,另外 有一间屋子供给军官住。他曾于傍晚时分从 远处观看英军拿着炮弹,对着对面的森林开・ 炮。

°其中较为友善的英军偶尔会派些巧克カ 给当地的小孩,谭美元记得其中有个年约40 岁的军官名字叫约翰,他偶尔站在远处与这 名军官打招呼“哈罗,John” 〇

“村内每户家庭都有位男丁是国土警卫 队(home guard )军官,他们接受训练,带有 配枪。晚上7时后,一般村民不被允许出门, 只有home guard能出来巡逻至次日天亮。”ヘ 谭美元提到,英殖民时代,先贤依旧不 忘教育,村民纷纷出钱出力建设起新校舍, 合力把沙翁华小搬迁至新地址。

村村民在英殖民时代的历史。

当时村里房屋大多以亚答叶建成,被称

歷經英殖民艱苦歲月

为亚答屋,唯有“红毛楼”使用砖块建成 抵御敌人的枪弹攻击。

“红毛楼”位于沙翁华小后方,是1950 年代初期驻扎在新村的负责事务官居所,当

5. 受访者在“红毛楼”原址上合影,左起为王祚 豫、黎福祥、谭美元、陈昭文、何寿江及张信 达。

6. 虽然“红毛楼”已被拆除,但是原址上仍保留 着烟囱,如今已被树枝包围。

7. 据村民描述,当年英军曾把枪放到墙上的洞 ロ,对准对面森林准备射击。

8. 据当地村民描述,当时马共成员会躲在森林身 处,而英军则会对准森林的方向开炮。

9. 当时村里房屋大多使用亚答叶建成,被称为亚 答屋,唯有“红毛楼”使用砖块建成,抵御敌人 的枪弹攻击。

10. “红毛楼”附近的监狱已被拆除,仅剩下破 损墙壁。(沙翁华小提供)

11. 被拆除后仅剩下破损墙壁的“红毛楼”。(沙 翁华小提供)

張信達:沙翁華小遷址與英軍有關► ► ►

〃[、翁华小校长张信达表示,虽然

・〇红毛楼已经被推掉了,但是我 们依旧可以找到ー些遗迹,希望透过校 刊《重现沙翁》,让学生及校友知道沙 翁新村也曾有过不少光辉的岁月〇

他说,其实沙翁华小的搬迁到现址 跟英军有关,担心以后没人知道这段历

史,因此透过老ー辈的口述记录在校刊 内。

张信达曾从老村民口中得知,英国 驻马最高军官杰拉德•沃尔特・罗伯特.邓 普勒爵士曾到访新村,并拨出3000英镑 供建设校舍,但由于年代久远,此事已 无从考察。

王祚豫陳昭文:

從長輩口中獲悉歷史

上十民王祚豫及陈昭文表示,由于出生在马来西 亚独立后,小时候看过新村四周围起的铁丝 网。由于近年部分老旧建筑物被拆掉,所以只能从老 人家口述中获悉英殖民时期的历史。

黎福祥,

英軍閒暇時會與村民打球

日士扎在当地的英国军官曾住在村内的“红毛 牡楼”,闲暇时光会结伴打篮球,甚至组团 和沙翁球队切磋球技。

黎福祥指出,英军大部分是年轻的成人,他的 年纪较小,也不懂英语,没办法跟英军聊天。

他曾透过沙翁新村第6任村长梁生口述,了解该 村的历史。尤其紧急法令期间,新村被围着铁丝网, 村民早上出去割树胶或从郊外回来,都会被驻扎在关 卡的警官检査后,オ得以放行。

“我对旧校舍还有印象,因为学校搬迁之前曾 来过沙翁新村参加叔叔的婚礼,当时是我爸爸拉着我 的手,酒席都摆在亚答屋。”

村民需拿“米牌”领取米粮

他与家人在1955年オ搬迁到沙翁新村,之前住 在森美兰瓜拉庇膀(Kuala Pilah ),当时正读着三年 级,校舍是ー排亚答屋,1954年学校オ搬迁到现在的 地址。

“当时还小,也不是很懂战事情况,家里大人 怕马共,所以オ搬家到沙翁新村,因为相比起北部, 这里的情况好点,在这边没遇到过马共成员。”

他提到,那个年代的粮食是最重要的,村民都 被限制米粮。家里的7名成员,包括父母、弟弟及妹 妹,都拿着“米牌”领取米。

何声でエ・

居民需攜牌才能進出

・十民何寿江表示,英殖民时期所发生的事是

イリ透过父亲才知道,他当时是名国土警卫队 军官,协助英军保护新村安全,维持村内生活秩序。

“每个人就有个居民牌,一天约700至800个村 民拿着居民牌进出,到园地割胶。他们会带一天的食 物量出门,进村前会被搜身。之前家后面都种薯类, 从小吃薯类吃到大,吃到怕了。”